校園招聘的問題
這段時間正是各大互聯網公司校園招聘的高峰期,應該說,每一家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互聯網公司都把每年一次的校園招聘當成一件大事而來抓,尤其是對人力資源部來說,更是大事兒中的大事兒。今年我已經投身創(chuàng)業(yè)公司,恐怕三兩年內也不需要參加校園招聘這等大費周章的事情了,倒是可以說一些過去的感受,供同學們參考。
且先說兩個來自 Twitter 的關于招聘的段子:
其一,據說某公司招聘,先把收集到的一大堆簡歷隨機挑出一半扔掉,因為他們的招聘理念是 "不要運氣不好的人" 。
其二,某 HR 說:校園招聘簡歷挑選法就是第一輪先把長得太寒磣的男生刷掉;第二輪,把長得太漂漂的女生刷掉;第三輪,再把星座和自己不和的刷掉。
且不說這兩個段子真實性與否,但至少可以肯定的透漏出兩個信息(尤其是對臨近畢業(yè)的在校生來說):找到一份工作有很大的偶然性(運氣成分)在里面,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則一定有其必然性;而對于招聘方來說,發(fā)出去的 Offer 信則是絕對有很大的隨機性的事情。
要知道,每年的校園招聘,那些招聘人員風塵仆仆奔波幾個城市的大學,還要起早貪黑的閱卷,忍饑挨餓的面試,負責聯系面試的人力資源部門甚至連基本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有的同學收到夜半電話也是不足為奇的事情,面試官有的一天要面試數十人,需要相當有體力才能堅持下來。這種情況下,就意味著一定有疏漏發(fā)生,比如張冠李戴,比如閱卷的時候多給加了幾分,或者是看著寫字太爛把卷子扔掉(沒錯,字寫得好機會都比別人多),比如想早點結束征程,所以,能拿到 Offer 的同學有很大一部分人應該先感到慶幸,要想想你找到這份工作的時候有多少人還奔波在各個面試考場呢。你真的是脫穎而出么?
的確有極少數的同學是相當優(yōu)秀的,也就是那些能同時拿到幾份 Offer 的人,暫且把這樣的同學看做優(yōu)秀吧,這類同學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找到一個更為適合自己的工作,更能讓自己有所施展的工作,這個選擇或許比較難,但有一點,千萬別因為錢而做出愚蠢的選擇,你的第一位工作可能決定你以后的職業(yè)生涯,但你的第一份工資不會改變你的命運。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要靠你自己平時多去留意一些業(yè)界信息,你得到的信息越多,你越有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要去和什么師兄師姐去比較,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尤其不要去比較薪水,這是最等而下之的事兒。聽取建議的時候也最好不要只聽來自師兄師姐的信息,其實他們自己也未必能搞清楚。考慮一下你做的事情能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價值?你的能力能給你未來的雇主帶來怎樣的價值?你做的事情會給你怎樣的回報(不只是工資)? ......
求職受挫的,不要氣餒,不要去怨天尤人,那些順利拿到 Offer 的人未必比你強到什么地方,但他們一定有些特質才會拿到好機會,而你,和周圍的人相比,有什么長處與整個會場的數千人競爭呢?依靠運氣是有可能找份工作,但如果沒有經歷過努力和掙扎,那運氣未必在你這邊。仔細分析一下自己,認清自己,有利于你做下一步的決斷。
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我覺得求職競爭起碼還算公平的,所謂"貧寒子弟無著落,富家兒女進機關,在校學業(yè)雖優(yōu)秀,沒有背景靠一邊"的現象在這個行業(yè)少有發(fā)生。你選擇別人還是別人選擇你,這是要取決于你過去幾年的積累與努力,取決于你是否是個有心人,所以我多希望是那些大二大三的同學也能看到這篇文章。是否花了更多時間去夯實基礎知識,比如操作系統、算法、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這些永遠都用得著的知識,而不是只為了考試而學習;取決于你是否利用各種機會去獲取業(yè)界信息。國內大學的這個垃圾教育網--局域網內的局域網--極大的限制了很多同學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途徑,想起來就有些火大--有些扯遠了,暫且不說。
對于招聘的隨機性,記得自己說過一個玩笑話,我說這些學生隨便站成一排,隨機挑一堆帶回公司按照既定的可能培養(yǎng)幾個月,魔鬼訓練之后,堅持下來的也能成為合格的工程師。這話或許沒錯,但很多公司看重的是候選人將來是否能融入公司的文化,是否契合某種感覺,是否是公司需要的那一類人,這才是他們眼里的"人才",多數"人才"都是針對某類公司或者工種才是"人才"。比如做銷售的,性能內向的人就很難吃的開,比如做數據的,太粗心的人也不成。所以,沒被錄取只能說你和這家公司不夠契合,總結經驗更為重要。也有的招聘人緣木求魚,直接看這個人能否符合公司的價值觀,這實際是候選人進入到公司后才應該考慮的問題。但是,當對方問你一些類似個性或是價值觀相關問題的時候,你需要能傳遞出來一種信息,起碼要能了解對方問你的是什么。比如,很多考官喜歡讓你說說在大學里經歷過的最有挑戰(zhàn)的事情是什么?最簡單的回答如果是:沒有。這就話不投機了。
好吧,還是扣住"校園"來說吧,其實校園招聘是個成本相當高的事情,算下來,多數招聘團隊在一個學校能人均招聘到一個畢業(yè)生就算不錯的了?紤]到宣傳和場地布置都是外包給那些專業(yè)招聘公司的,可以估算一下平均招聘一個人的成本如何了,這也是多數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希望采取的做法,這也是大家說的大公司"人才爭奪戰(zhàn)",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不蒸(爭)饅頭也爭口氣 :) 也有些公司的校園招聘主要是出于宣傳目的,比如 08 年經濟危機來襲,有些公司在招聘會上根本不發(fā) Offer ,讓不少同學空等一場。
校園招聘,對很多公司或者很多人來說,是公司形象宣傳會,是年底晉升的鋪墊,是賺錢的好機會,是筆大生意即將來臨......不過對于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則面臨著一定的參與、操作難度,所以,采取吸引學生來實習的方式吸引人才,非常值得嘗試,而且可以比較合理分配公司的資源--起碼不用傾巢出動去招聘。對于臨近畢業(yè)的同學來說,少了到處擠招聘會的困擾,可以專心利用這幾個月多學習一些實際的東西,多鍛煉一下自己,也是相當可取的。至少比參加什么北大青鳥之類的回爐培訓要好得多吧。當然了,有些實習生實習期滿也未必愿意留在這家公司,另攀高枝的事情常有發(fā)生,也要保持平常心才是:) 順便說一下,我們團隊近期實習生的招聘已經臨近尾聲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接觸過的一些同學,其實到畢業(yè)前至少還有幾個月的時間,這幾個月如果稍微專心一點,即使是自學,也完全能掌握一門可以混口飯吃的 IT 技能,可還是有很多人飄來蕩去最后一籌莫展。誠可嘆也。
【校園招聘的問題】相關文章:
成都校園招聘的問題07-12
中興校園招聘筆試的問題?07-12
校園招聘會問題07-12
工行校園招聘問題07-11
關于銀行校園招聘報名的問題07-12
伊利校園招聘的檔案轉移問題07-12
湖北郵政校園招聘的待遇問題07-12
關于校園招聘的學校選擇問題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