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節(jié)氣推薦
在一年四季中,除了每個季節(jié)養(yǎng)生要注意的問題外,有兩個節(jié)氣非常值得我們注意,一個就是冬至,另一個就是夏至。一年有24個節(jié)氣,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jié)氣在一年里邊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冬至大家知道,它第一個特點就是太陽直射點到了最南邊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第二個特點就是陽氣開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說“冬至一陽生”;夏至時太陽到了北回歸線,到了我們大家覺得最熱的時候,這時太陽開始重新向南走,既是最熱的時候,也是陰氣開始生的時候。所以一年里邊,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jié)氣是很特殊的,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我們老百姓有句古話說,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時候。為什么?冬至的時候,陰氣最盛,陽氣剛剛來復;夏至的時候,陽氣最旺盛,陰氣剛剛來復,這兩個時間由于陰陽都處在極度交替的時候,大家如果仔細注意的話,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就會出現(xiàn)很多不舒服的感覺。
我建議大家在冬至和夏至的前后幾天就哪兒都別去了,好好在家睡覺。你睡覺有什么好處?我們知道對人來講,遵循著生長化收藏的規(guī)律,冬至的時候,陽氣剛剛初生的,它很弱小,如果這時候你把它耗散了,生都沒有,長化收藏就別說了,這時候你多睡點覺,比你一年其他時間睡覺都有用。夏至的時候,也要多睡點覺,因為這時候陰氣剛剛初生,陰氣主下半年,陰氣剛剛出生的時候,它也很弱小,這時候你要不很好注意自己的睡眠,陰氣剛剛出生,你就把它耗散了,那長化收藏就談不到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冬至和夏至這兩個季節(jié),要多注意一些。
春分和秋分這兩個節(jié)氣,也很重要。這兩個季節(jié)比較重要在什么地方呢?春分和秋分的時候,人的氣血一半在外邊,一半在里邊。春天的時候,氣血從里邊向外邊出;秋分的時候,氣血從外邊向里邊收,都是一半在里邊,一半在外邊,所以這兩個時間段,是我們人最應該出去活動的時候,因為春天和秋天的活動,有助于你氣血從里邊向外走或者從外邊向里邊走。
總而言之,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然界的環(huán)境里面,我們一定不要違背這個環(huán)境,你違背這個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無疑就要懲罰你,這是毫無疑問的。
小暑時節(jié)養(yǎng)生要點
小暑為每年7月中旬前后,今年為7月7日始,至22日結束。其反映暑熱程度,暑即炎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正是民間繁忙的時候,種植蔬菜,備足過冬;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炎熱的氣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yǎng)護。
心靜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yǎng)護和鍛煉時,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yǎng)陽”之原則!鹅`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jié)則傷臟!边@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系,有一定規(guī)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中醫(yī)養(yǎng)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xiàn),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然而,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這“喜”是在不過的情況下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故夏季養(yǎng)生重點突出“心靜”,心靜自然涼。
飲食
暑季是消化道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在飲食調養(yǎng)上要改變飲食不節(jié)、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飲食應以適量、清淡且富有營養(yǎng)為宜。推薦飲食如下:
炒鱔片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產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用素油炒鱔片加大蒜方法簡便,老少咸宜。
蜜汁藕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yǎng)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另外,小暑時應多吃炒綠豆芽,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補虛止汗的功效;蠶豆燉牛肉,具有健脾利濕、補虛強體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還可常吃絲瓜、苦瓜、黃瓜、冬瓜以及淡水魚、海帶等,對身體都有益處。
藥茶
天氣炎熱對人體的影響非常大,為此要做好防暑降溫。推薦防暑茶:
綠豆酸梅茶綠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適量,待涼后代茶飲。有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消暑解毒茶銀花、連翹、鮮竹葉各10克,煎水代茶。具有清熱解毒功效。
消暑祛濕茶 金銀花、綠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具有消暑利濕生津之功效。
清心解暑茶取鮮竹葉心、蓮子心、麥冬、鮮佩蘭各6克,煎水代茶涼飲,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人體脾胃受“濕邪”的影響最大。很多南方人一到梅雨季節(jié)會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或黃膩等,中醫(yī)叫做“濕邪中阻”。
北方的降雨量雖然較少,但很多人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tài),運動少,再加上心情不舒暢,也會導致脾胃功能欠佳,出現(xiàn)和“濕邪中阻”類似的癥狀,中醫(yī)叫“內生濕邪”與南方的“外感濕邪”相對應。這時候,如果再淋一場雨,“內生濕邪”就非常容易與“外感濕邪”相結合,使人容易患病或病情更為復雜。
所以,雨季里,人們容易出現(xiàn)胸悶脘痞,嘔惡,眩暈、小便不利,大便不暢、腹瀉,水腫、婦女帶下多,下痢赤白、淋濁、股癬等病癥。
要避免受到“濕邪”的侵擾,在梅雨季節(jié)應做到以下保健措施:
避免外濕傷身
盡量少在潮濕的地方。如果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濕機或在墻角放置干燥劑,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后及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以祛除濕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助消化,促進血液流通。
合理飲食
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藥物,如藿香正氣水、保和丸等。
推薦:食療防濕:
高梁:有健脾益腎、滲濕止痢的功效。適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癥。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苡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于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癥。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于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癥。
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癥。
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鮑魚:具有養(yǎng)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利濕行痹的功效,適用于陰虛內熱、血枯經閉、乳汁不足、陰虛陽亢、夜盲內障,以及濕熱內蘊所致的五淋、黃疸等病癥。
田螺:有清熱利濕、通便解毒的功效,適用于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熱結膀胱、小便不通、鼓脹水腫等病癥。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節(jié)氣】相關文章:
夏至節(jié)氣文案03-18
冬至節(jié)氣的習俗和農事活動04-29
夏至日和冬至日有什么關系01-26
夏至節(jié)氣文案通用12-08
[實用]夏至節(jié)氣文案09-01
夏至最火文案04-05
夏至節(jié)氣文案15篇03-21
夏至節(jié)氣祝福語08-07
夏至節(jié)氣祝福語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