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xué)實錄
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
引題:
漢魏六朝,文風(fēng)綺靡,多數(shù)文人都追求艷麗的辭藻和華美的形式,然而,陶淵明的出現(xiàn)無異于在花團(tuán)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綠葉,又好像在珠光寶氣濃妝艷抹的貴婦人中走來一位不加修飾的清純少女,他辭官歸田,躬身自耕,飲酒賞菊,娛情山水,想必我們都還記得1600多年前,他為我們設(shè)計的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世外桃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這和諧美妙的畫面曾牽動過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心弦那么今天我們再來欣賞陶淵明的一篇向往田園的佳作《歸去來兮辭》李白有兩句名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用這兩句話來贊美《歸去來兮辭》再恰當(dāng)不過了聽人說不如自己切身感受來的真切,接下來讓就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音韻諧美,清新自然的《歸去來兮辭》
師:朗讀聽完了,我們說詩詞曲賦的鑒賞貴在誦讀,誦讀時要注意語調(diào),語氣,語速,和語頓要能讀出情意,讀出韻味請同學(xué)們自由誦讀,品味文章
(學(xué)生自由讀)
師:詩的美,詩的韻味,只有在誦讀時才能感受到,因為語言是由聲音,有節(jié)奏的,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節(jié)奏,表達(dá)不同的情感好,那位同學(xué)來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生配樂進(jìn)行誦讀)
(師評價)
抑揚頓挫,節(jié)奏分明,感情投入,讀的妙
師:接下來請同學(xué)們集體誦讀《歸去來兮辭》通過誦讀,我們對《歸去來兮辭》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我們仿佛看到詩人,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看到詩人躬耕壟畝,詩酒琴書的田園生活在這平淡自然的旋律中你感受到詩中彌漫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氣氛?
遠(yuǎn)離官場,逍遙閑適,寧靜淡泊,自得其樂
陶淵明以詩心慧眼來透視生活,用生花妙筆來點化景物,通過無拘無束的鄉(xiāng)間生活的再現(xiàn)和云淡風(fēng)清、明凈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懷,也反映出詩人厭惡官場、遠(yuǎn)離世俗的孤傲之態(tài)我們談?wù)摗稓w去來兮辭》習(xí)慣于稱道陶淵明的田園之樂和隱逸之歡,但是如果認(rèn)真品讀課文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字里行間潛藏著人生悲涼,詩人抒寫歡快喜樂的同時,總是有意無意地使用一些容易讓人們想到他的酸心隱痛的詞句,這些詞句都是歡樂其表,憂痛其里的曲折暗示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一下詩人隱藏歡快喜樂下的人生悲涼
我們說“學(xué)而優(yōu)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讀書古時讀書人的理想,那么陶淵明為什么選擇了歸隱的道路哪?他歸隱的原因是什么哪?
“心為形役”
那么詩人的心志怎樣被形體役使,心為形役的含義是什么哪?我們先來看兩段話
看《宋書陶潛傳》里的一段話
幻燈片顯示:
“郡遣督郵至縣,吏自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這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這就是非常有名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從這一段話我們可以看出陶淵明不愿做官,不愿羈身宦海,折腰事人,仰人鼻息,但是后來為什么又做了官哪?我們來看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一段話
幻燈片顯示: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在親友勸告下,“脫然有懷”,入于仕途,求得彭澤縣令一職但未過多久,便“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師:從這一段話我們看出陶淵明后來為什么又做了彭澤令哪?
生:為口腹之計
師:做官之后,未過多久,為什么便“眷然有歸歟之情”哪?
生:質(zhì)性自然
結(jié)合《宋書》和小序,我們可以看出心為形役的含義有兩個
幻燈片顯示:心為形役含義:
一是詩人為口腹之計,羈身宦海,折腰事人,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遭遇了冷眼和歧視,深感屈辱和厭倦
二是詩人質(zhì)性自然,與俗相違
在這中間我們可看出詩人雖然質(zhì)性自然,但為了口腹之計,還是逆情悖性,違心違己,做了許多不愿做的事,因此心為形役,惆悵悲傷然而詩人一旦醒悟,便覺得“往者不可諫”而“來者猶可追”;覺得“迷途未遠(yuǎn)”,“今是而昨非”,因而決計棄官歸田這中間固然有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慶幸,更有陷身官場、鑄成大錯的沉痛雖然最后大夢初醒、了然徹悟,回歸田園,但之前陷身官場,心為形役的悲痛是顯而易見的在這中間我們不難看出陶淵明的心為形役之悲
但是回歸田園之后的陶淵明真的就擺脫了心為形役的悲哀,真的就那么閑適自在嗎?我們說他有終于沖破“塵網(wǎng)”、掙脫“樊籬”的歡欣鼓舞;也有與家人久別重逢、安享天倫的歡暢喜悅,有閑庭信步、觸目成趣的寧靜安逸;有飲酒寄傲、與世隔絕的孤高自許,也有策杖流憩、矯首遐觀的自然情趣總之,一句話,寧靜淡泊的日常生活,溫馨樸實的家鄉(xiāng)親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觀令詩人留連忘返,沉醉不醒我們品讀文章,也會感同身受,靈犀相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自然段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刺人眼目、動人心魄的詞句,逼人沉思,耐人尋味
幻燈片顯示:“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寫白云,高蹈塵外,任意東西,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無心”喻指白云飄浮不定,了無心機,自自然然,順順當(dāng)當(dāng)寫山林飛鳥,朝出暮歸,遠(yuǎn)近覓食,行于當(dāng)行,止于所止“厭倦”暗示飛鳥奔波勞碌,歸林投巢,安于靜謐,自得其樂無論是白云還是歸鳥,它們都
幻燈片顯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逍遙閑適,生意盎然
師:而現(xiàn)實中的詩人怎么樣哪?
生:詩人淪落塵網(wǎng),陷身官場,與世沉浮,受人羈絆
白云飛鳥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逍遙閑適,生意盎然更加反襯出現(xiàn)實中詩人的不自由不自在,這種扭曲心靈,壓抑性情,失去自由而又無可奈何的痛苦是深刻的,也是沉重的
幻燈片顯示:詩人在他的其他詩作中也有相同的感受“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中寫道:“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詩人羨慕飛鳥游魚的自由自在,而生活中自己就像羈鳥池魚一樣受人羈絆,失去自由他內(nèi)心的痛苦溢于言表
在文章中除了這一句暗示詩人的痛苦之外,還有一些詞句也隱含了詩人的痛苦,同學(xué)們找一下哪些詞句也隱含了詩人的痛苦
幻燈片顯示:“景蘙蘙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寫夕陽晚照,光景暗淡,渲染悲涼情懷;寫蒼松兀立,孤獨無靠,更隱喻詩人孤高傲世、形景相吊的落寞和悲愴一個人孤獨到象李白看山一樣,“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其內(nèi)心的寂寞、痛楚是可想而知的,“引壺觴以自酌”流露出詩人自酌自斟,無以為伴的孤獨和苦悶“倚南窗以寄傲”頗有幾分出塵傲世,孤憤不平之意“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更是直截了當(dāng)?shù)亟沂境鲈娙伺c世隔絕,獨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這些文句,看似逍遙閑淡,實則憂憤滿懷,從這些詩句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看似閑適自在,寧靜淡泊的日常生活中隱含著一種莫可名狀的痛苦,看似閑庭信步,觸目成趣的安逸中隱含著居家涉園之痛那么詩人的田園生活是不是就充滿了樂趣哪?縱讀詩文,我們不難體會詩人身體力行、躬耕隴畝的舒心愜意,游山玩水、搜奇覽勝的幽雅閑適和琴書相伴、情話相談的融洽歡快,不過,深入思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在字里行間照樣潛藏著人生的悲涼
幻燈片顯示:先說詩人的交往對象親戚農(nóng)人,詩人可以和他們“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談天說地,家長里短,有遠(yuǎn)離官場的淡泊,有共享親情的溫馨,可是,詩人心性高潔,與世相違,風(fēng)流雅致、高標(biāo)獨步,這遠(yuǎn)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市井小民所能理解、所能認(rèn)同的,和樂歡悅的交談之中飽含世無知音的隱憂文中“樂琴書以消憂”無疑又暗示了這一點,只有詩書琴韻才可以寓情傳志,消悉解憂,而一般的“親戚”、“農(nóng)人”則只可形交,不可神往
幻燈片顯示:再說詩人的出游方式“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徑丘”孤舟獨往,自娛自樂,有時探尋幽深曲折的溝壑,有時翻越崎嶇不平的山丘,瑰怪之觀,人跡罕至,詩人卻情有獨鐘,樂而忘返,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陶淵明就是一位遺棄世人同時也被世人遺棄的山林隱士他特立獨行,遺世獨立,孤高自許,與俗相違,他是自由的,同時也是孤獨的,痛苦的
幻燈片顯示:最后看看詩人的所見所感“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看到萬物復(fù)蘇,生機勃發(fā)的景象,詩人不是歡欣鼓舞,詩性大發(fā),而是悲愁嘆老,自傷自悼,面對欣欣向榮的大好春光,詩人內(nèi)心里充滿了對生命流逝的無奈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詩人貌似平和歡樂的田園生活之下,其實充滿更多的世無知音的苦痛、遺世獨立的絕望和生命流逝的無奈,貌似融洽歡悅的交往,逍遙自在的出游,其實隱藏了更多的交往出游的憂患和憂慮我們不難看出詩人的交往出游之憂
陶淵明曾在他的一首《雜詩〉里這樣寫道: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在晨那么詩人有著什么樣的生死觀哪?同學(xué)們在文中找一下
委心乘化,樂天安命
歸隱后的陶淵明真的就能那么委心乘化,順應(yīng)自然,安于天命嗎雖然我們一直強化詩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樸歸真,守節(jié)養(yǎng)性的人生理念,但是,文中強烈的感嘆和接二連三的反問又使我們分明意識到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和苦悶有詩為證:
幻燈片顯示:“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師:這兩句話什么意思哪?
生:寄身于天地之間還能有多少時候?何不隨心所欲的生活而不管他生死呢?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哪?
感嘆人生苦短,余生不多,強調(diào)委心任運,順其自然,
生:為什么會心神不寧,
孟子曾經(jīng)說過“達(dá)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陶淵明在他不得志的時候做到了獨善其身,潔身自好但作為一個學(xué)富五車,才華橫溢的文人,他一定也很想兼濟天下,大濟蒼生,但是黑暗的現(xiàn)實把他那“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擊得粉碎,他的一生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選擇,隱居時想出仕,出仕時要歸隱,心情很矛盾最后他選擇了歸隱的道路然而歸隱后的陶淵明,他總有感時傷懷,不忘塵世的時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正是折射出詩人平日里心有所求,志有所得,而心力不足的痛苦和無奈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聊是什么意思哪?姑且,暫時是不是暗示詩人歸隱田園的這種選擇也僅僅是一種權(quán)宜之計呢?事實上,歸隱田園之后的陶淵明并不能夠做到真正的歸隱,因為他總有不忘塵世,感時傷懷的時候然而現(xiàn)實中的詩人卻在塵世中扭曲心性,失去自由,“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說明詩人不想迷戀世俗以獲取功名富貴,但神仙居住的地方又找不到所以他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他只好醉情山水,到自然山水中去尋求心靈的解脫和情感的寄托了,保持自己純真質(zhì)樸的天性這些文句,看似詩人要委心乘化,順其自然,但在字里行間我們都能感覺到詩人在出仕和歸隱之間的矛盾和掙扎,他的委心乘化里,夾雜著對塵世的憤慨,在這中間我們不難看出詩人的委心乘化之僨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我們了解到《歸去來兮辭》是一篇孤憤難平、憂樂相生的心靈之歌,有詩人返樸歸真、頤養(yǎng)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時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嘆;有縱浪大化、逍遙浮世的自由自在,也有誤入官場、心性扭曲的懊悔痛心;有家人團(tuán)聚、琴書相伴的寧靜淡泊,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難訴的郁悶孤寂……一句話,誠如清代詩人龔自珍說的“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己亥雜詩》),品讀陶文,沉浸在山水田園之中,切不可樂而忘憂,忽略了詩人的隱曲痛衷
【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xué)實錄】相關(guān)文章:
《歸去來兮辭》教學(xué)實錄07-04
《歸去來兮辭》教學(xué)實錄范文07-04
《歸去來兮辭并序》優(yōu)秀教學(xué)實錄07-04
《歸去來兮辭》的課堂實錄07-02
《歸去來兮辭》課堂實錄07-02
《歸去來兮辭》課堂實錄及自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