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周時期陶瓷和紡織的資料
陶器,仍然是當時人們的生活必需品!蹲髠鳌范ü哪贻d,周王賞賜給康叔的“殷民七族”中有陶氏,大概是以燒陶為其職業(yè)的?梢,西周時期的陶業(yè)生產已經有了專門的行業(yè)。最近,在陜西岐山扶風發(fā)現了兩處西周早、中期的宮殿遺址,其中一處就是使用瓦的建筑物。這種瓦雖然僅是使用于奴隸主貴族的宮室上,但是,它在中國建筑史上卻具有重要意義。原始瓷器的生產,在商代的基礎上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陜西、河南、山東、北京等地的西周墓中均有原始瓷器發(fā)現。在淬西張家坡遺址中也發(fā)現了極少量的原始瓷器,表面有青色或黃色的釉,能夠看出器形的有豆和壘兩種①。這就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西周時期已經掌握了陶瓷工藝的高度水平。
西周時期的玉器使用更加普遍。它不僅用于奴隸貴族服飾或其他佩帶物上,而且又是他們區(qū)別尊卑的禮器,如璧、環(huán)、璦、璜、圭、璋、琮以及戈、斧、刀之類的仿兵器儀仗用品,等等。這些玉器都很精細,并有專門的作坊進行制作。在西周灃西遺址中,曾經發(fā)現有大量的紡陶輪和少量的石、骨紡輪以及骨、角、銅制的錐、針之類的工具,說明紡織業(yè)是當時的一種重要的手工業(yè)。
當時的紡織品遺物或遺痕,在那時的大小奴隸主貴族墓中時有發(fā)現。陜西寶雞茹家莊西周中期墓中新發(fā)現的一批有關蠶、絲的實物和遺痕,為研究西周絲織和刺繡提供了重要資料①。據《尚書·禹貢》所記,兗州“厥貢漆絲,厥篚織文”;青州“厥篚檿絲”。貢品都是各該地方的特殊物產或著名物產,以絲織品上貢,標志著絲織品的產量之大或織作之精。齊是周代絲織業(yè)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史稱:“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魚鹽”②。齊國的絲織業(yè)在西周初年己開始發(fā)展起來,當太公初封營丘時,由于“地潟鹵,人民寡,于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故齊能“冠帶衣履天下”③。車,除了用于戰(zhàn)爭外,也是當時重要交通工具。西周時期的車,形制更加精巧,種類更為增多。制造一輛車,要有木工、金工、漆工和皮革等多種工匠的合作,構成了一種綜合性手工業(yè)。西周時期的大小奴隸主貴族,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往往隨葬其真車真馬。從已經發(fā)現的西周車的構造看來,較之商代雖然多少有些改進,但基本上承襲了商制。
西周時期的青銅藝術是典型的奴隸主藝術,有著明顯的階級特性。但是它的工藝技巧,卻充分體現了當時手工業(yè)者和奴隸們的聰明才智。我國青銅藝術這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都是世代相傳的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西周青銅工業(yè)的發(fā)展
在西周官府手工業(yè)中,最為重要的仍然是青銅工業(yè)。早期銅器的分布地點,除了豐、鎬和成周外,各地的諸侯國大概也都有鑄造。已經發(fā)現的西周早期最大銅器如《大盂鼎》,雖然沒有商代《司母戊鼎》大,但這時發(fā)現的青銅器總量卻超過了商代晚期?梢,西周早期的青銅工業(yè)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西周中期以后的銅器出土數量則超過了早期,例如在長安、扶風、岐山等地歷年來發(fā)現了多批窖藏銅器,一窖少則四五十件,多則百余件,其中大部分是屬于這一時期的。又如,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銅器竟達一百八十一件,其他大宗的工具、武器、車馬等器物,更不下五千件。其數量之多,說明了那時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商代銅器中以酒器的門類最為豐富,西周時代則著重于飪食器。西周銅器的主體是鼎、鬲、甗、和、?、簠。我們說周人減少了酒器的鑄造,并不是絕禁飲酒,不過是有了一些節(jié)制而已。西周中晚期的青銅酒器主要是壺和盉。西周晚期青銅酒器非常少見,如爵,改變了形狀,成了有柄的圈足小杯,觚也降低了高度成了有把手或雙把手的杯形器。與銅器的形制相適應,西周時代銅器藝術裝飾的題材和風格,與商代大體相同,也有濃厚的民族特色。這種銅器裝飾題材的獨特的內容和風格,以及極為別致的裝飾方法,完全說明了商周的銅器藝術是在中國的土地上生產和發(fā)展起來的。再從鑄造技術看,這時已經擺脫了商代的鑄銅工藝,發(fā)明了一模翻制數范的方法。例如虢國墓出土的鬲、、簋、壺等器,和其他地區(qū)西周中晚期常見的同類器物,往往都是采用這種方法鑄造的。在虢國墓中還發(fā)現有三面銅鏡,這表明在當時的青銅工業(yè)中不僅有禮器、武器,而且有了生活用品。
歷史
共和
、僬w形式,見共和制。
、跉v史年號:
指周厲王之后﹑周宣王之前十四年間(前841~前828)的政權。有兩說﹐一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執(zhí)政﹐稱共和﹔一為共和執(zhí)政。周厲王胡暴虐侈傲﹐寵信虢公長父﹑榮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加勸諫﹐指出榮夷公好“專利”(霸占土地山川的產物)﹐會釀成大難﹐厲王不聽﹐終以榮夷公為卿士﹐執(zhí)政用事。芮良夫又告誡執(zhí)政諸臣﹐不可“專利作威”﹐否則國人將“為王之患”﹐也未得結果。國人對厲王不滿﹐“謗王”﹐厲王大怒﹐命衛(wèi)國之巫監(jiān)視國人﹐有“謗”者殺﹐致使諸侯怨恨不朝﹐國人不敢談論政事。大臣召穆公虎進諫﹐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厲王仍不聽。經過三年﹐國人憤而起義﹐攻襲厲王﹐厲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縣)。太子靜藏在召穆公家﹐被國人包圍﹐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太子才得免難。
厲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同行政﹐號為共和。共和元年(前841)﹐為中國古史有確切紀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靜﹐是為周宣王﹐共和乃告結束。
一說厲王出奔后﹐諸侯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稱共和。厲王死﹐共伯和使諸侯奉太子靜為王﹐自己回到衛(wèi)國。此說與《史記.衛(wèi)世家》記載不合。
土田附庸
土田附庸
「土田附庸」一句,出自《詩·魯頌·宮》篇,其云:「乃命魯公,俾侯于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埂竿撂锔接埂故侵父綄僭谕恋厣献鳛槠陀沟母髡。分封制度下,封君擁有三批屬民,一是擔任官司的人,一是分配的殷遺民,一是附屬在封地上的原居民!竿撂锔接埂辜粗钙渲械牡谌。
漫淡周陵
周陵通常指周文王之墓和周武王之墓,周公是圣人,他的墓也可以列入其中。周成王不敢以周公為臣,周公逝世,遂使其近于文武而葬。那么周陵在何處呢?
我曾經按圖索驥,索其大冢,在咸陽市渭城區(qū)周陵鄉(xiāng)周陵村看到了周陵。它們一南一北,相距百米,南為周文王陵,北為周武王陵,皆有畢沅所立其碑。畢沅是江蘇太倉人,以科舉考試的形式為清政府錄用,并為乾隆青睞。乾隆三十八年,就是1773年,任他做陜西巡撫。為官一度,除了處理公務,他走遍三秦山川河流,勘察勝跡,收集金石,撰以為書。其人并非附庸風雅,相反,他是真正喜歡學問,對經史諸子多有研究,終于著作等身。陜西幾十座帝王之陵,無不有他所勒之碑。昔日守土之臣,往往比肩接踵,然而得以留名的總是十分寥落。凡流芳者和傳頌者,當為立德立言之士,立功也可以留名,不過其功必是修路建橋或營造水利之類的千秋萬歲之功,急功短利是不行的。畢沅是尊重和維護文化遺產的人,而且頗為奧博,可惜他為周文王和周武王樹碑有誤。
畢沅之錯是有緣故的。一直以來,方志野史或其他著作,皆認為周陵在畢,然而其畢有二,其一是渭河以南的杜中之畢,其一是渭河以北的畢原。畢沅顯然放棄了杜中之畢,選擇了畢原,他說:“文王陵在咸陽縣北一十五里畢原上!庇终f:“武王陵在文王陵北!庇终f:“周公墓在文王墓東。”這便錯了,而且以訛傳訛,竟產生了鄉(xiāng)名周陵鄉(xiāng)和村名周陵村。所謂杜中之畢是司馬遷所斷,畢指終南之道。師古有言:“畢陌在長安西四十里!痹娫唬骸敖K南何有?有紀有堂!奔o為基,堂喻畢道平正如堂。文王作豐邑,豐邑在鎬水西,武王作鎬邑,鎬邑在豐水東,其去二十五里,這一帶為周之本營,在茲向祖宗致祭非常合適,所以周陵當在斯地。遺憾畢沅不以為然,從而紕漏一處,荒謬幾世。
經考證,畢沅所立碑之周文王陵,是秦惠文王公陵,周武王陵是秦悼武王永陵。實際上自宋以降,如是兩座秦王陵便誤之為周陵,并建筑祠堂以致祭。,反復修葺,逐漸擴充,遂有文王坊、戲樓、獻殿、過殿、后殿。規(guī)模宏偉,望之巍然。按禮,明清以來,朝廷以時會遣重臣率守土之臣向文武行祀。畢沅曾向乾隆皇帝報告:因為公務經過陜西各府,各州及各縣,凡見帝王之陵必下車拜之。想來,他一定是要拜周陵的?上莸氖乔赝,別的大臣也都拜了秦王吧?鬃釉唬骸胺瞧涔矶乐~也!泵髑逯,包括畢沅,顯然不是向秦王獻媚,不過若有靈在,那么文、武尷尬,秦王遂會竊笑的。
周陵在杜中,在豐鎬一帶,但一再探查并挖掘,它都遲遲不現。周陵應該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然而它究竟在哪里呢?
當年開鑿昆明池,掏出了黑土,漢武帝很是困惑,便問東方朔。東方朔佯裝不明白,答其西域胡人知道,可以詢之,漢武帝遂再問胡人,胡人說:“劫燒之余灰也。”什么時代的劫燒呢?誰制造的劫燒呢?西域胡人又怎么知道是劫燒呢?豐邑和鎬邑,或有周陵,皆在劫燒之中嗎?當然也有論者指出,是昆明池淪陷了周的故都,并有周陵吧。還有論者認為,秦始皇在豐邑之間營造其宮就已經毀了周的遺存?傊幸稽c神秘——周陵消失了。
九鼎
、傧鄠飨挠龛T九鼎,象征九州,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zhàn)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于泗水彭城下。唐武后、宋徽宗也曾鑄九鼎!妒酚洝し舛U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則興,鼎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后亦以九鼎借指國柄。
九鼎就是九州的象征,就是完整的國家,九鼎振動就是國家受到安全威協(xié),周朝時中國分九州:冀、兗、青、揚、荊、豫、、雍、幽、并,每個州都有一個鼎來象征的。
、谟鞣至恐。詳見成語“一言九鼎”
【西周時期陶瓷和紡織的資料】相關文章:
骨瓷和陶瓷的區(qū)別06-24
陶瓷的作文12-04
中秋節(jié)資料和傳說06-27
中秋節(jié)的資料和傳說06-27
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資料07-01
傳統(tǒng)工業(yè)紡織工程就業(yè)前景和方向03-22
陶瓷調研報告08-18
陶瓷文化標語12-28
陶瓷貿易口號12-30
陶瓷廣告標語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