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明朝思想文化的分析
思想
王的陽明哲學思想上,王的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并發(fā)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diào)“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而王的陽明的弟子王艮更進一部的強化此方面的論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義,而李贄則更肯定“人欲”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于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xiàn)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
因西學東漸使科學精神與實學風尚也開始流行。明末伴隨著朝代的更替與異族的侵略,哲學家開始更多思考現(xiàn)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晚明書院的興盛沖擊了官學的地位,許多知識分子利用在書院講學之際借機批評時政,如曾講學于東林書院的顧憲成及高攀龍,就常諷刺時政,也使東林書院成為與當權派對抗的中心,進而導致東林黨爭。當時學者也會借用寺廟周邊的空地舉行“講會”,倡導新的思想價值與人生觀。明代書院的自由探討辯論學風,是當時最開明進步的學術交融方式,在古老的中國書院里,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此平等交流。明朝人視學閥為恥,將以權力壓制民意視為卑劣,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權傾朝野的大首輔也不例外。
文學明代文學以小說達到的藝術成就最高,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以歷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和短篇的話本、擬話本。一些文人加工改寫了宋元話本,還創(chuàng)作擬話本!叭浴、“二拍”就是這種話本和擬話本的代表作。
馮夢龍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小說《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馮夢龍加工編輯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寫青年愛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轉運漢巧遇洞庭紅》等;與“三言”類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說集還有凌蒙初編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發(fā)現(xiàn)的《型世言》(陸人龍編著)。
傳統(tǒng)雅文學的發(fā)展在明代繼續(xù)發(fā)展,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啟、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yè)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萬歷時期,猛烈反對前后七子的擬古主義,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與袁中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他們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竟陵鐘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主張獨抒性靈,并且乞靈于古人,目的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戲曲元末雜劇一度中衰。明中葉后,隨著城鎮(zhèn)經(jīng)濟的繁榮,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戲曲又出現(xiàn)了新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作品。明代劇作中最負盛名的是《牡丹亭》。在明代,流行的戲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陽腔和昆山腔(昆腔)。昆腔本局限于吳中。嘉靖年間,著名音樂家魏良輔對昆腔進行改革,使它既集中表現(xiàn)了南曲的清柔婉轉的特點,又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聲腔,成了當時最有影響的一種戲曲音樂。
書法明朝朝廷極力推崇書法,明朝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為主。明初書法陷于臺閣體泥沼,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wěn)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于是臺閣體盛行。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tài)方向發(fā)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寵與唐寅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性化的新境域。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蕩的視覺效果,有名的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與倪元瑞等。
詩文明代詩文數(shù)量卻浩如煙海,不僅作家眾多,而且各成流派。永樂至正統(tǒng)年間,文壇上出現(xiàn)了以內(nèi)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為首的“臺閣體”詩派。明中葉,在反對臺閣體冗沓文風的斗爭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間的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崛起,繼而又有嘉靖、萬歷間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壇。他們以復古為號召,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當前、后七子復古運動興起時,文壇上又相繼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繪畫
明初,宮廷畫家居畫壇主流。15世紀中葉,江南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吳門四大家”崛起。他們廣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諸派之長,形成了各具特殊風格的繪畫藝術,又被后世稱為“明四家”。嘉靖時,杰出畫家徐渭,自辟蹊徑,創(chuàng)潑墨花卉。萬歷年,吳門畫家張宏開啟實景山水寫生之先河,在繼承吳門畫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畫面清新典雅,意境空靈清曠。明末還有人物畫家吳彬、丁云鵬、陳洪綬、崔子忠、曾鯨,花鳥畫家陳淳等。
《宋史》列賈似道于《奸臣傳》,其內(nèi)容不少來自野史小說,且出于反對者之口,遇事不問是非,均加貶抑。如鄂州之戰(zhàn),云似道私約稱臣輸幣,又虛誑報捷,最是壞事。然考《元史·世祖紀》,僅云約和,并無稱臣輸幣之語。況且《元史》里也記載了在鄂州之戰(zhàn)后期,忽必烈曾當著眾人的面夸獎身為南宋守將的賈似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眾不能勝,殺人數(shù)月不能拔,汝輩之罪也,豈士人之罪乎!”由此可見賈似道之才干。
如果說對秦檜前期的表現(xiàn),史學界尚有人加以些許肯定,那么對南宋后期身任理、度、恭三朝丞相的賈似道,就只有全盤否定。誠然,賈似道入朝以后的獨攬朝政,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奢侈腐化等一系列罪行,對加速南宋滅亡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言其權相或奸臣都不為過,但是如果我們能全面地、實事求是地對他進行評價,賈似道仍不失為是一個有功有過、過大于功的歷史人物。這里且不言他前期在守衛(wèi)兩淮和京湖地區(qū)時,在防御、筑城、營田和興修學校等方面的才干和貢獻,單從后期被人指責為造成南宋滅亡的兩件“罪狀”———他在鄂州之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和推行公田法來看,此人也有值得肯定之處。
先言賈似道在鄂州之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發(fā)生于南宋理宗開慶二年(1259年)秋冬間的宋蒙鄂州之戰(zhàn),是關系到南宋生死存亡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指揮入侵蒙古軍的最高統(tǒng)帥是蒙可汗之弟、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的忽必烈,直接領導鄂州保衛(wèi)戰(zhàn)的是南宋樞密使兼京西湖南北四川宣撫大使賈似道。蒙軍包圍鄂州(今湖北武昌)之后,宋蒙兩軍展開了長達三個月之久的激烈戰(zhàn)斗,雙方“死亡枕籍”。
但由于多種原因,蒙軍被迫于當年閏十一月上旬撤圍北返,南宋取得了鄂州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墒呛笕瞬粌H不承認賈似道在鄂州之戰(zhàn)中的功績,反而認為正是他在這次戰(zhàn)爭中與蒙古簽訂了“城下之盟”,后來又隱瞞真相,才招致蒙古的南侵和南宋的滅亡,是有罪無功。事實上,賈似道在鄂州保衛(wèi)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深得當時人的贊賞,如詩人劉克莊云:蒙古軍大舉南侵之際,“朝野失邑,凜凜有被發(fā)之憂”,賈似道“投袂而起,倍道疾馳,身先將士,蒙犯矢石”!耙孕栆曼S鉞之貴,俯同士卒甘苦臥起者數(shù)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掃如山之鐵騎,不世之功也!(《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二《與賈丞相》)
【明朝思想文化的分析】相關文章:
賀明朝的古詩閱讀分析和答案07-03
《雨中》教材分析及設計思想07-02
思想品德案例分析07-01
列寧租讓制思想分析報告07-03
90后員工的思想特征分析03-23
職工思想動態(tài)分析報告07-26
案例分析:華為的狼文化07-11
萬科的文化案例分析07-10
職工思想動態(tài)分析報告范文07-03
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諧思想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