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

時間:2022-04-07 15:37:50 設計 我要投稿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11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11篇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1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

  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3.理解文中體現(xiàn)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由《論語》導入新課。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我們經!翱酌稀辈⒎Q,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今天我們學習《寡人之于國也》,看看孟子是如何憑著他高超的論辯技巧,闡述仁政的具體內容的。

  2.介紹《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點(結合擴展資料中的相關知識)

  3.教師范讀課文(或播放朗誦錄音)

  (1)要求學生認真聽,糾正自己的讀音及句讀錯誤。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教師投影,正音: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下劃線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棄甲曳( )兵

 、谕浚 )有餓piǎo( )

 、垭u豚( )狗( )之畜( )

  ④數( )罟( )不入wū( )池

 、轃o( )失其時

  ⑥謹庠( )序之數

 、哳C( )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嗌曛孕ì( )之義

  明確: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無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頒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導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把握全文大意

  討論交流后,點撥:《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的問題。

  從具體段落來看,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為自己“盡心于國”,而“民不加多”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并沒有區(qū)別,使文章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zhàn)國時國君所有的“統(tǒng)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

  二、課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學分節(jié)朗讀課文,檢查糾正讀音、斷句。

  2.學生齊讀課文

  誦讀指導: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末尾“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第2段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慢一些,語氣應平緩。

  第三部分排比,對偶句較多,要讀出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的特點。要把反問句的反問語氣讀出來。

  3.理清思路結構(在學生討論、明確段意的基礎上,教師板書)

  4.學生對照板書,試背課文第1.2節(jié)

  5.教師示范背誦第一節(jié),指導背誦方法

  點撥、誘導:找出重點句,劃分小層,理出思路,注意層與層之間的聯(lián)系,注意關鍵詞和句子的異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誦。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一、二兩小節(jié)。

  2.歸納文中的多義詞的含義。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2

  【教學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其歷史進步性。

  2、了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實詞的多義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4、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論辯藝術。

  3、通假字:頒—斑、無—毋、涂—途。

  4、一詞多義:之、王、時、食、數。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學設想】

  1、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2、插入文學常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3、比較孔、孟思想,可展開討論。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地盛產沙丁魚,但每次漁夫們出;貋,捕得的沙丁魚都會死去很多。這令漁夫們非?鄲。然而,有一個聰明的漁夫,他的沙丁魚卻死得很少,為什么呢?原來,他從外地購了幾條喜歡吃沙丁魚的鲇魚放在船上,使沙丁魚們有了恐懼感,動了起來,增強了活力。

  那么,同學們,這則故事反映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

  對,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那么,這是誰說的?他是怎樣闡述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學生答:孟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們今天就更進一步走近孟子,學習他的《寡人之于國也》。

  二、關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前372~前289),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學大師,是孔子學說的'嫡傳。后世常以“孔孟”并稱,元文宗封孟子為“亞圣”。

  更為可貴的是,孟子并不是簡單地繼承孔子的學說。他采用的是拿來主義的方法,占有、挑選、創(chuàng)新。例如:他否定絕對平均主義思想,主張社會分工;主張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他還提出性善論,“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七篇,各篇分上下,為儒家經典著作,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三、朗讀課文

  1、重申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選擇方式:

 、 齊讀。(了解學生整體學習情緒和朗讀水平。)

 、 個別讀。(深入解決具體的字音和句讀問題。)

 、 范讀。(對學生朗讀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示范解決。)

 、 分角色讀。(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

  四、課文分析

  1、找出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xiàn)。

 、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⑵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2、3、4段)

  ⑶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 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2、誦讀第1段。

  思考:梁惠王說他對國家已盡心盡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思考:梁惠王這么做,結果如何呢?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國盡心,而民不加多。

  可見梁惠王還是想勵精圖治的,所以他“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史記·魏世家》),于是數位賢者,包括孟子就不遠千里來到大梁,為之出謀獻策。

  重點詞語理解:之、焉、兇、加。

  3、誦讀第2、3、4段。

  問:孟子為什么要“以戰(zhàn)喻”?

  答:以對方熟悉的“戰(zhàn)”設喻,更便于啟發(fā)對方。

  問:孟子是怎樣“以戰(zhàn)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問:在孟子看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tǒng)治者不盡心本質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重點詞語理解:鼓、既、曳、或、以、走、無。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二部分。

  (第一課時完。)

  五、檢查第一、二段的背誦

  注意背誦技巧。

  六、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誦讀第5段:

  措施 效果

  , 不可勝食也。 養(yǎng)生

  , 不可勝食也。 喪死──→王道之始

  , 不可勝用也。 無憾

  本段層次:①②③/④/⑤

  重點詞語理解:違、勝、數罟、時、養(yǎng)生、喪死、始

  詞類活用:“喪死”──為動用法。

  2、誦讀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著食肉

  ──→王道之成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黎民不饑不寒

  重點詞語理解:樹、衣、畜、無、庠序、孝悌、頒、負戴、王

  詞類活用:“衣”、“王”──名詞作動詞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賓語前置

  3、誦讀到7段:

  思考:梁惠王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諸侯貴族

  對比

  涂有餓莩 下層百姓

  社會極端不平等,國家治理得不好。

  問:文中運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餓死歸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殺了人歸罪于兇器一樣,非;奶啤W詈,孟子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巴鯚o罪歲,則天下之民至焉。”

  重點詞語理解:檢、涂、莩、發(fā)、歲、斯。

  七、總結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發(fā)展生產,使老百姓“養(yǎng)生喪死無憾”。

  2、教養(yǎng)百姓,使民心歸順。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統(tǒng)治者不要歸罪于年歲,而要不斷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真心歸附。

  八、寫作特點

  1、結構嚴謹。

  2、善用比喻。

  3、氣勢充沛。

  九、完成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板書】

  第一課時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課時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措施 效果

  不可勝食也。 養(yǎng)生

  不可勝食也。 喪死──→王道之始

  不可勝用也。 無憾

  措施 效果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著食肉

  ──→王道之成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黎民不饑不寒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3

  教學設想:

  本文選自蘇教版“我有一個夢想經世濟民”板塊,屬于文本研習范疇,和《季氏將伐顓臾》同在一板塊。學習的意義也和《季氏將伐顓臾》一樣,一是文言文知識的積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勵學生經世濟民的思想意識。教學中,文言知識,應當落實重要的實詞和虛詞,落實文言句式。教學中反復朗讀,繼續(xù)增強文言文的語感能力。

  目標與要求: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積累文言字詞及文言句的基礎知識。

  3、在誦讀的基礎上背誦。

  4、人文教育上,激勵學生經世濟民的思想意識。

  教時設置:2教時

  第1教時

  要點:整體了解,積累文言知識

  過程:

  一、導入

  二、簡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中期魯國鄒(今山東皺縣東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學說對后世有很大影響,尤其對宋明理學影響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與孔子思想并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孟子生活的戰(zhàn)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蕩不安。同時,也是一個思想也更加活躍的“百家爭鳴”的時代。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fā)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的學說。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見解。

  孟子還認為“仁、義、禮、智、信”這些美好品性是一個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夠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這就是他的善性論。

  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隨著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圣人”,孟子也被稱為“亞圣”。

  關于孟子的事, 有“斷織教子” “孟母三遷”等故事,可見他得力于母親的教育不少。傳說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孫子子思,似乎不可信!妒酚浢献榆髑淞袀鳌氛f他“受業(yè)子思之門人”比較確信。孟子的學說受到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后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孟子曾游歷于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zhàn)爭的政治主張。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脫離實際的`空論。僅在齊做過一段時間卿,終未被重用。晚年退而著書。

  三、簡介《孟子》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有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般認為該書由孟子本人及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參與完成。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中流傳下很多精辟的言論,記憶這些精辟的言論對于我們的語言積累非常有益。諸如:“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钡鹊。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fā)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么《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并對后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酌现烙绊懼袊淮R分子,可以說孔孟之道是中國文化之根髓。

  四、簡介背景

  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五、朗讀課文

  1、提醒幾個字的讀音:

  棄甲曳( )兵 涂( )有餓莩( ) 雞豚( ) 狗彘( )之畜( ) 數( )罟( )不入洿 ( )池 無( )失其時 謹庠( )序之教 頒( )白者不負戴于道路 申之以孝悌( )之義

 。▂è 。 涂,通假字,同“途”。 Piǎo。 tún zhì xù 。cù gǔ wū。無,通假字,同“毋”。

  xiáng 。頒 bān通假字,同“斑”。tì。)

  2、指名朗讀

  六、疏通文字,積累知識

  1、看注解,查工具書,弄懂以下字詞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不加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何如——是亦走也——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樹之以!虏印u豚狗彘之畜——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未之有也——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是何異于——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2、班級交流

 。ㄖ瑹o實義;于,對于。兼詞,于此。沒有變少。填,鼓聲;鼓,動詞,敲響戰(zhàn)鼓;然,地。已經。有人。怎么樣。是,這;走,逃跑。盡,完。眼很密的網。這就使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遺憾了。種植。穿;絲綢衣服。蓄養(yǎng)。謹,慎重;庠序,學校;教,教育。申,告誡;孝,孝順父母的品德;悌,敬愛兄長的品德;義,道理。未有之,賓語前置。打開(糧倉)。這和……有什么不同。怪罪。歲,年成。到。)

  七、作業(yè):翻譯課文,背誦全文。

  第2教時

  要點:翻譯課文,思考分析,完成作業(yè)。

  過程:

  一、朗讀課文

  二、互相翻譯,互相糾正

  三、指名翻譯

 。夯萃跽f:“我治理梁國,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這樣辦。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墒,鄰國的百姓并沒有減少,我的百姓并沒有加多,這是什么緣故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zhàn)爭,那就請讓我用戰(zhàn)爭打個比喻吧。戰(zhàn)鼓冬冬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怎么樣?”

  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yè)生產的季節(jié),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jié)拿著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么百姓便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遺憾。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始了。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么,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yǎng),那么,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季節(jié),那么,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么,須發(fā)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背負或頂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著,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

  現(xiàn)在的梁國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說:‘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于年成不好!@種說法和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梁國來了!)

  三、思路分析

  1、歸納文意,分析思路(提醒:不要受文中段落限制)(各同學寫出答案,再和同學討論,最后班級交流)

 。ǖ谝徊糠郑ǖ谝欢危,寫梁惠王為自己“盡心于國”,而“民不加多”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并沒有區(qū)別,使文章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不違農時”至“未之有也”),正面提出 “仁政”的具體做法,描繪施仁政王天下的美好藍圖。

  第四部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至“斯天下之民至焉”)反面批評梁國的現(xiàn)狀,回應梁惠王的疑問。)

  四、思考討論以下問題,先自由組合交流,再班級發(fā)言

  1、孟子和梁惠王的分歧在哪里?孟子如何設圈套讓梁惠王認同自己的觀點的?

 。夯萃跽J為自己為百姓盡心盡力,孟子認為他只是做了一些好事而已,并沒有施行真正的“仁政”。孟子設喻,用一個寓言故事套住了梁惠王,讓他不自覺地認同了自己的觀點,梁惠王和其他國王本質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2、如何使用對比手法論證道理的?

 。ㄌ优芪迨胶吞优芤话俨降膶Ρ,“仁政”的美好情景和殘酷的丑惡現(xiàn)實對比,不施“仁政”和歸罪年成的態(tài)度對比。)

  3、孟子的理想社會分為幾個層面?如何看待他的理想社會?

 。献拥睦硐肷鐣譃閮蓚層面,一是養(yǎng)民,二是教民。他的這種思想是有利于人民的,但是在戰(zhàn)國中期那樣的爭城奪地,相互攻伐,諸侯兼并的形勢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五、背誦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1、《同步導學》,2、讀以下文字,并口頭翻譯: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②死者壹③灑④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⑤耨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上)》

  注釋:①叟:對老頭得稱謂,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灑: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夯萃鯇γ献诱f:“魏國在當時,天下沒有比它更強大得國家了,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這時候,東邊和齊國打仗,敗給了齊國,我的大兒子死了;西邊又敗給秦國,喪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邊又受到出國污辱。我感到這是奇恥大辱,希望能夠替我國所有犧牲的人報仇雪恨,您說怎么辦才行?”

  孟子回答說:“土地見方百里的小國,行仁政可以使天下歸服。魏國這樣的大國,王如對人民施行仁政,減免刑罰,減輕賦稅,督促老百姓深耕細作,早除雜草,使年輕人在閑暇時間,學習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做事盡心盡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來侍奉父親兄長,出去用來對待上級。這樣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擊秦國楚國擁有堅固盔甲、鋒利刀槍的軍隊了。

  “秦國楚國征兵派夫,耽誤老百姓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來養(yǎng)活父母。父母挨凍挨餓,兄弟妻子兒子東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們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王若發(fā)兵前往征討,誰能與您抗衡呢?所以說:‘行仁政的人,無敵于天下。’請王不要懷疑。” )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肽芤恢?’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肽芘c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上)》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tǒng)一。實現(xiàn)統(tǒng)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zhàn)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tǒng)一天下。

  注釋: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樣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樣子。⑤浡(bō)蓬勃的樣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養(yǎng),這里引申為治理。⑦由:同“猶”

  (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后,對人們說:“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天下歸于統(tǒng)一就會安定。’‘那么誰能統(tǒng)一天下呢?’他又問道!浑S便殺人的國君能統(tǒng)一天下!一卮鸬馈!敲从钟姓l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愿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xiàn)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xiàn)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么也擋不住!”)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jié)。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學為喪葬,躃[bi]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蹦巳ィ崾,近于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于學官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ㄟ^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jié)。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躃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本驮谶@里定居下來了。)

  3、翻譯下列句子:

  (1)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憑借自己逃跑五十步,而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你看他怎么樣?

  (2)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完。

 。3)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這樣就能讓老百姓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遺憾了。

 。4)申之以孝悌之義

  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育告誡他們。

  (5)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梁國來了。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研讀文本,勾畫出談及“民不加多”的語句,理清文脈,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張。

  2.合作探究,涵泳體味,分析人物的觀點和情感,賞析孟子邏輯嚴謹、氣勢酣暢的論辯藝術,認識孟子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教學重難點】

  1.層層深入,分析孟子對治國得失的哲學思辨,站在現(xiàn)代理想與智慧經典的契合點上理解孟子思想。

  2.披文入情,反復誦讀,感知文本的內容、節(jié)奏、美感和理趣,感受語言魅力,豐富語文素養(yǎng)。

  【教學方法】

  1.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2.品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思路】

  1.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有關孟子及其經典名言的圖片)

  他,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他有民本思想,“民貴君輕”,主張行“王道”,施仁政;他慧眼如炬,善于攻心,比喻排比,論辯跌宕生姿。他,就是孟子。他的思想穿越時空,至今散發(fā)著智慧的芬芳。

  2.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學生用3分鐘速讀課文,勾畫出談及“民不加多”的語句,并以此續(xù)寫標題。

  梁惠王的困惑在于:“寡人之于國也”,“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孟子對此的評價為:“寡人之于國也”,“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孟子認為治國應當:“寡人之于國也”,“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據此文章自然分為三層:提出“民不加多”之疑,分析“民不加多”之因,解決“民不加多”的措施。

  (設計意圖:一線貫穿,由“多角度續(xù)寫標題”切入,符合文本的對話情境,便于學生緊扣治國問題與文本進行對話,并進行信息篩選整合,更能體會孟子議論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邏輯特色;便于深文淺教,直入正題,使全文結構自然呈現(xiàn);便于背誦,每句都是一個思維結點,彰顯了背誦思路。)

  3.再讀文本,涵泳體味。

  畫“三國形勢圖”,標明秦、魏、齊的相鄰位置,指出河內、河東所在,并簡介談話背景。

  (設計意圖:知人必先論世,了解梁惠王西畏強秦東敗于齊,“國以空虛”,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為何焦慮“民不加多”,為何特邀孟子指點強國之道。圖文結合,更利于學生置換角色,以天下為己任,分別從梁惠王和孟子的角度思考治國之道,從而與文本交流、碰撞、共鳴。)

  (1)第一段誦讀探究。:

  讀析示例: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學生分組接力誦讀這兩句話,體味:語調、語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讀?“盡心”有何為證?(用原文回答)“盡心焉耳矣”能否置換為“盡心矣”?這句話反映出梁惠王怎樣的心理?上下文有何為證?背誦第一句和相關語句。

  明確:前句輕讀,后句重讀。語調沉郁,語速滯重,表情苦悶。“盡心”是梁惠王自評的核心語,要重讀!氨M心”表現(xiàn)在“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睋Q為“盡心矣”削弱了表達效果,“焉耳矣”三個句末助詞重疊使用,是為了加重語氣。突出反映了這個一國之君對自己勞而無功的抱怨、困惑心理!皠凇北憩F(xiàn)在“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無功”表現(xiàn)在“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困惑”有“何也”為證。

  仿照示例,師生對本段其余句子進行合作探究。探究點:結合形勢圖用文言對“河東兇亦然”作完整表述;“無如……者”能否換一種表達方式? “何也”讀成升調還是降調?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背誦第一段。

  (2)其余段落分組合作探究。

  按文本內容分為四組:“五十步笑百步”“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天下民至”。

  誦讀準備:每段從語意看可分幾層?語調、語速、停頓、重音,如何處理?

  誦讀要求:讀出心理,讀出個性,讀出情韻,讀出理趣。

  誦讀方法:組內接力誦讀、同一句子比較誦讀、熟讀成誦

  探究重點:仿照示例,自主確定。

  學生分組展示探究成果,教師相機追問,進行縱深拓展,并予以總結、評價。

  (設計意圖:教是為了不教。由首句小切口打造出探究閃光點,激活思維,提供探究范例。第一段后文研讀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鑒賞“言語”的路徑,熟讀精思,為自主探究作準備。然后放手讓學生作為探究主體進行個性化閱讀,“人—本對話”、“人—人對話”,“滲透知識、理清結構、觸摸思想、熟讀成誦”,一舉四得。)

  4.三讀文本,賞析特色

  “王之好戰(zhàn)殘民,與鄰國之君無異,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雖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較,看比喻引君入彀的妙處。

  第五段3種措施刪去“也”字或刪“也”加“則”重新組句,第六段4種主張4個“矣”字讀出語氣,體味運用排偶音節(jié)鏗鏘、文如連珠的氣勢。

  末段一揭二諷三勸勉,且照應開頭,體會孟子鋪張揚厲、雄辯縝密的文風。

  5.五讀文本,熟讀成誦

  思路解說

  1.立足文本,讀出“三味”!白x書讀人讀生活,品詞品文品人生”,讀而品之,品讀出語言味、文學味、人文味,這是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的精義所在。而讀和品的對象與基礎都是文本,語文教學的互動文化——“人本對話”,若淡化或脫離了文本就難免誤讀和浮躁。文言經典尤其要注重由“言”及“文”,這些古老的語言文字可謂民族文化的地質層,它不僅是載體,實質上就是意識、思維、心靈、人格的組成部分。必先感受優(yōu)秀的言語形式,進而破解其深含意味的信息密碼,然后方能感知字里行間躍動著的情感、思想。抓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句,設計緊扣梁惠王心理律動、輻射全篇的問題鏈,以反復誦讀、篩選、整合、探究原文的形式進行,就為學生的感知、品味設置了全息式的、籠罩性的文言語境。再加上孟子為梁惠王作的這個道德設計,僅445字,語言生動、流轉自如,十分宜于誦讀,用中速讀一遍僅需2分鐘,讀5至6遍(包含分段式、多角度的文本探究)加上誦讀中的`間歇,40分鐘足矣!皾B透知識、理清結構、觸摸思想、熟讀成誦”,完全可以“畢其功于一役”。

  2.突出主體性,保證主導性。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應該更多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尤其是有了必修1和必修2兩冊的文言積淀,對于這篇相對淺顯的文言文,相信學生有自覺探究的能力。但淡化預設與講授,并不是要教師淡化出場,讓課堂放任自流。第一段小切口進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鏈設計,一反傳統(tǒng)的逐字逐詞逐句講解,質疑解疑活化文本、激活思維,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兼具,正是“授之以漁”,實現(xiàn)了由教讀到自讀的過渡。七段中其余六段放手交給學生,讓他們分組誦讀感悟,再展示探究成果,教師規(guī)正其探究方向,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體驗的生成和深化,使課堂收放有序,活而不亂。

  3.審美之旅,精神培育。《寡人之于國也》與《勸學》相對短而淺,卻列為精讀篇目,其后相對較繁難的《過秦論》《師說》要讓學生自讀,并且第三單元定位于“古代議論性散文”,而不是議論文,所以我將教學定位為“鑒賞”而不是“分析”,因為鑒賞是一種審美活動,同時鑒古也是為了知今,與古人精神相遇應是鑒賞的落腳點。孟子其文的尺幅興波,精神的燭照千古,保證了鑒賞活動與讀法指導的相得相融,人文經典與時代脈搏的宏音共振,再加上從導入到結語都注重文學性與邏輯性并重,學生可以充分感受語言美、結構美、情韻美、思想美,熟習文言讀法,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有興趣也有底氣來面對以后的自主學習。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fā)、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我們在初中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還分別成為成語沿用至今。之所以會這樣,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后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國也》,從中可以再進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可結合注釋①及課文后關于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教師適當補充: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主張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zhàn)爭,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脫離實際的空論。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進步意義。

  三、熟讀課文

  1.二遍。

  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第二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讀。

  2.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3.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投影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棄甲曳()兵

  (2)涂()有餓piǎo()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頒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5.3、4名同學朗讀,以此檢查朗讀情況,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6.男女同學比賽朗讀。

  7.全班同學齊讀。

  8.結合注解朗讀,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組成學習小組,學生遇到問題,向小組其他組員提出,組內自行解決,如解決不了,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征求意見,確定答案。

  9.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按學習小組分開,組與組進行比賽。如第一組開始讀課文的某一段或某幾句,讀完之后,可任意點其他小組來翻譯,翻譯對了,可由翻譯對了的`小組再讀課文的某段或某幾句,讓其他小組翻譯,以此類推。教師或其他同學可隨時糾正。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并作閱讀提示

   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如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睘槭裁凑f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來背誦,合書回答。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后“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并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并無本質區(qū)別的?

  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ㄒ颉拔迨叫Π俨健钡挠髁x理解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所以,應采取學生廣泛討論、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師稍作點撥分析)

  (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選一名代表發(fā)言。各組同學可隨時發(fā)表不同意見)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边@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边@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W生看課文,思考)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三組排比句。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fā)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yǎng)民的主張,后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xiàn)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tài)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tài)度。

  提問:這一段用什么方法進行說理?

  學生思考、討論、發(fā)言。

  狗彘食人食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

  明確:對比涂有餓莩比喻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

  如果我們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態(tài)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說:“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師作朗讀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對偶句式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的特點讀出來。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

  教師范讀、學生朗讀并背誦。(教師帶領學生以排偶句為重點,集體背誦。)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jié)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進一步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ń處煱创私Y構逐一提問,學生逐一背誦)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

  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后練習,進行閱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投影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1)樹之以桑(2)可以衣帛(3)然而不王者(4)王無罪歲(5)既來之,則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動用法,其他使命詞活用為動詞。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說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賓語前置句)

  三、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數

  例句出處釋義

  愿得補黑衣之數《觸龍說趙太后》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寡人之于國也》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shuò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國也》cù密、細密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赤壁之戰(zhàn)》shǔ計算

  2.直

  例句出處釋義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說》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賣炭翁》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指南錄〉后序》徑直、直接

  3.發(fā)

  例句出處釋義

  百發(fā)百中成語發(fā)射

  發(fā)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征發(fā)、派遣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寡人之于國也》打開

  野花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琵琶行》出發(fā)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fā)《五人墓碑記》發(fā)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發(fā)出、抒發(fā)

  4.兵

  例句出處釋義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兵器

  窮兵黷武成語戰(zhàn)爭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軍隊

  草木皆兵成語士兵

  5.勝

  例句出處釋義

  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盡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優(yōu)美的

  三、閱讀訓練(附材料)

   投影: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②死者壹③灑④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⑤耨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釋:①叟:對老頭得稱謂,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灑:xǐ通“洗”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譯文]梁惠王對孟子說:“魏國在當時,天下沒有比它更強大得國家了,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這時候,東邊和齊國打仗,敗給了齊國,我的大兒子死了;西邊又敗給秦國,喪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邊又受到出國污辱。我感到這是奇恥大辱,希望能夠替我國所有犧牲的人報仇雪恨,您說怎么辦才行?”

  孟子回答說:“土地見方百里的小國,行仁政可以使天下歸服。魏國這樣的大國,王如對人民施行仁政,減免刑罰,減輕賦稅,督促老百姓深耕細作,早除雜草,使年輕人在閑暇時間,學習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做事盡心盡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來侍奉父親兄長,出去用來對待上級。這樣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擊秦國楚國擁有堅固盔甲、鋒利刀槍的軍隊了。

  “秦國楚國征兵派夫,耽誤老百姓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來養(yǎng)活父母。父母挨凍挨餓,兄弟妻子兒子東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們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王若發(fā)兵前往征討,誰能與您抗衡呢?所以說:‘行仁政的人,無敵于天下!埻醪灰獞岩!

  教師注釋疑難詞句。

  要求學生能看大致看懂材料,然后結合課文,談談孟子的仁政思想。

  學生討論,暢所欲言,交流看法。

  四、小結

   課文所講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講的“仁者無敵”,強調的都是實行仁政是統(tǒng)一天下的根本保證。孟子認為,國君如能實行仁政,減稅寬刑,不濫殺無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歸心。這就是說真正能夠愛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戰(zhàn)勝的。不是嗎?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沒有沖垮我們,及其強大的金融風暴沒有壓倒我們,關鍵是我們有一個能夠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國共產黨,我們的黨是戰(zhàn)無不勝的黨。

  五、布置作業(yè)

   1.預習《勸學》一課。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書設計]

  寡人之于國也

  惠王對話孟子

  疑問(移民移粟)設喻

  民不加多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設圈套)

  不可(走進圈套)無望民之多于鄰國(回答)

  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施仁政的措施(目的)

  [延伸閱讀]閱讀下文,完成文后要求。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要求:認真認識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實行仁政是統(tǒng)一天下的根本保證。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tǒng)一。實現(xiàn)統(tǒng)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zhàn)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tǒng)一天下。

  注釋: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樣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樣子。⑤浡(bō)蓬勃的樣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養(yǎng),這里引申為治理。⑦由:同“猶”

  [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后,對人們說:“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天下歸于統(tǒng)一就會安定。’‘那么誰能統(tǒng)一天下呢?’他又問道!浑S便殺人的國君能統(tǒng)一天下!一卮鸬!敲从钟姓l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愿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xiàn)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xiàn)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么也擋不住!”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6

  一、理清文脈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后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于“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安爨弴,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班弴癫患由,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并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fā)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巴鹾脩(zhàn),請以戰(zhàn)喻!笨偺嵋痪,然后舉出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的反問,進一步啟發(fā),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弊詈笠宰又プ又,“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這兩句突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鄰國統(tǒng)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里暗示著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認為,合理地發(fā)展生產,使老百姓“養(yǎng)生喪死而無憾”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安贿`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比M排句,提出了發(fā)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些措施后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著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三組排句,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弊髡咴谶@里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lián)系起來。

  第4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這一段,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yǎng)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拔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边@三組排句又提出了發(fā)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些措施后所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yǎng)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弊髡咴谶@里連用四組排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xiàn)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兩句承上啟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應。

  第5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tài)度。孟子批評統(tǒng)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于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哪里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著作者針對統(tǒng)治者歸罪于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tǒng)治者的虐政。最后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于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才能使他們歸服!八固煜轮裰裂伞被卮鹆碎_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二、寫作特點

  1.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xiàn)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運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于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3.氣勢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xiàn)在語言上是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如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音節(jié)鏗鏘,氣勢充沛。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疾爨弴恼,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沒有更減少,我的百姓沒有更增多,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zhàn)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zhàn)鼓,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

  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這也是逃跑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yè)生產的季節(jié),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jié)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yǎng),不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耽誤它的生產季節(jié),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而稱王,是不曾有過的事。

  “貴族家的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成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解題指導

  一、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理清課文思路,以便于背誦。

  1.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耍瑒t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笔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

  二、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

  參見“課文鑒賞說明”關于第三部分的分析。

  三、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整理過去學過的文言實詞的'義項,積累常見文言詞。

  四、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以現(xiàn)代觀念審識古人的思想。

  可以從兩方面評價。(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1.首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2.加強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養(yǎng);3.統(tǒng)治者嚴于律己,不推卸責任。(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在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時,不能濫砍濫伐,濫捕濫殺,更不能竭澤而漁。

  ●教學建議

  課文第三部分闡述孟子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教學時可參考“課文鑒賞說明”作適當講解。

  ●有關資料

  一、作者作品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他是子思(孔子孫,名伋)的再傳弟子,曾游說齊、宋、滕、魏等國。當時“天下方務于合從連橫,以攻伐為賢”,孟子卻說“唐、虞、三代之德”,被諸侯認為迂闊、遠離實際,不被采納。因此,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書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一個最大的儒學大師,一向認為他繼承了孔子學說的正統(tǒng),后世將他和孔子并稱。他曾拒楊墨,反縱橫,維護和發(fā)展了儒家學說,對當時和后世思想界影響很大。

  《孟子》在寫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辯,具有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墨酣暢的風格;采用了多種方式方法進行辯論,邏輯嚴謹。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種發(fā)問的方式方法,時而提問,時而設問,時而反問,運用自如,靈活多變。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陳述事理,辯論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保ā睹献印けM心下》)得到百姓擁護的人才能成為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人可以成為諸侯,得到諸侯歡心的人可以成為大夫,可見“民為貴”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認為社會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樂業(yè),這一點在當時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2.邦國的主權在民。

  孟子與梁惠王談話,梁惠王問:“天下惡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绷夯萃鯁枺骸笆肽芤恢俊泵献踊卮穑骸安皇葰⑷苏吣芤恢。”梁惠王問:“孰能與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與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君王不嗜殺戮,那么,天下沒有不愿意把政權交給這個君王的人。萬章問孟子:“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說:“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比f章問:“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孟子說:“天與之!庇终f:“堯薦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保ā睹献印とf章上》) 是說堯把舜推薦給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開介紹給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做了天子。雖然在孟子看來,歸根到底天有決定權,但是天還是把事情告訴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過孟子說法的唯心論霧障,我們可以看到,在孟子看來,一個政權的建立是要通過百姓認可的。歷史學家范文瀾稱這種思想為“敬天保民”,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對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從的。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边有,齊宣王問孟子:“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回答:“于傳有之!饼R宣王問:“臣弒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痹诿献涌磥,國君對臣民不仁,臣民對國君也可不義;國君既“賊仁”,又“賊義”,則臣民就可以誅此獨夫,這是合情合理的。這一點,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

  4.政事以民為歸宿。

  孟子對梁惠王說:“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敲,“地方百里而可以王”。雖然孟子的主張歸根到底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階級的權利,但是,在戰(zhàn)國時代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5.用人以民意為準。

  孟子說:“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保ā睹献印るx婁上》)又說:“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笥医栽豢蓺ⅲ鹇;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見可殺焉,然后殺之!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献又鲝堖x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殺掉某些人,光聽左右大臣及諸大夫的話不行,應以“國人”的意見為出發(fā)點,這種觀點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6.國君應以保民為職分。

  孟子主張君王應做到“不擾民”,反復強調“不違農時”“勿奪其時”的重要性;又分析君與民的相互關系,“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與民同樂”,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應使百姓安居樂業(yè)。

  齊宣王說:“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泵献诱J為有小勇,有大勇!拔耐跻慌蔡煜隆,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樂業(yè)。齊宣王又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貨!泵献诱f:“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齊宣王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稱贊周初古公父帶著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說:“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

  孟子說:“春秋無義戰(zhàn)。”又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彼鲝埲绻M行戰(zhàn)爭,也應“解民倒懸”。這種思想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7

  教學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于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我們經?酌喜⒎Q,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兜玫蓝嘀У拦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于國也》也體現(xiàn)了孟子的.這一主張,并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板書題目]

  二、誦讀

  1.教師范讀正音

  王好(hào)戰(zhàn) 棄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勝(shēng)食也 數罟(cùgǔ)不入灣(wū)池

  養(yǎng)生喪(sàng)死無憾 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餓莩(piǎo)

  2.學生齊讀(注意斷句,體會孟子的語言特色)。

  3.學生分角色朗讀(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xiàn)。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人)。

  說明:梁惠王自謂盡心于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著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誦讀第一段

  梁惠王說: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梁惠王施行這樣的政策,結果如何?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于國盡心 結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后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請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為什么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zhàn)喻?

  提示:孟子說請以戰(zhàn)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zhàn)設喻,這樣便于啟發(fā)對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么?

  提示:棄甲兵走者,五十步與百步走。

  說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從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tǒng)治者有別。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jié)輕或重的區(qū)別。

  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tǒng)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么區(qū)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誦讀二、三、四段。

  指導朗讀: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說,先設喻。讀起來應從容不迫。以戰(zhàn)喻后可稍長停頓,則如何用征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于 焉耳矣 兇 無如 加 好 請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無 于

  五、作業(yè)

  1.背誦前兩部分。

  2.理解常用實詞、虛詞。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8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預習疏通詞句,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孟子思想的博大,學習其論辯藝術。

  過程與方法:教師用情景設計、問題啟發(fā)作引導,學生的自主發(fā)現(xiàn)式學習與小

  組探究式學習相結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孟子文章雄辯的氣勢,關注現(xiàn)實社會,注重提升修養(yǎng)。

  【教學重點】

  對孟子“仁政”內容的理解。

  【教學難點】

  學習孟子運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藝術。

  【教學過程】

  導入

  (課前播放百姓逃難視頻)張養(yǎng)浩曾說,這天下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剛才的這個短片里,我們看到了戰(zhàn)亂之時,百姓輾轉流離、彷徨悲苦的凄慘情景。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你也身在其中,你的愿望是什么?(由學生回答引導)那么,百姓究竟需要些什么呢?希望孟子的智慧能夠給我們以啟發(fā)。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國也》。

  整體把握

  齊聲讀,整體感知

  學生拿著筆,將自己的與集體讀音不一致之處做標記,讀完后迅速核對統(tǒng)一。

  自由讀,疏通詞句

  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和此前的預習速讀全文,勾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句,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商討解決。

  教師出示五個句子請學生翻譯,以考查對文意的掌握情況。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內容探究

  1.教師設疑,引導學生細讀文本

  【活動設計】

  將學生分為三大塊,分別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梁惠王為什么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探究其心理,結合時代背景)

  孟子是怎樣向梁惠王說明道理的?(從論證方法和語言修辭特點方面思考)

  本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有哪些?(注重理解概括)

  要求:共同討論后要形成書面文字,推舉出小組長做代表發(fā)言;卮鹨晕谋緸橐罁m當聯(lián)系所知的課外知識。

  逐個解決問題(以學生的理解回答為主,教師引導輔助)

  扣住“民不加多”的疑問把握梁惠王的心理,聯(lián)系第二段“王好戰(zhàn)”

  介紹背景: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匱乏、勞力不足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的當務之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形象性:外在做法不同,本質相同

  談具體措施的大量排比,可選取一段讓學生齊讀,感受其充沛的氣勢

  “狗彘食人食”與“涂有餓殍”的強烈對比,及“刺人而殺之”的比喻,指出了統(tǒng)治者應有的態(tài)度

  此題的關鍵點在于,不只是對原文的翻譯解釋,而要進行理解歸納。

  (“王道之成”相較于“王道之始”,在物質生活層面有大幅度提升,并且涉及了文化教育層面。)

  孟子,戰(zhàn)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繼承者與發(fā)展者。其“仁政”思想主要包括:

  以民為本,反對暴政;

  減輕刑罰,輕徭薄賦;

  制民之產,使民以時;

  重視教化,與民同樂。

  原來孟子是在告訴梁惠王,只要讓老百姓豐衣足食,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就會心滿意足了。帶著這種認知,讓我們一起再把最后三段朗讀一遍。

  探究現(xiàn)實意義,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

  孟子的“仁政”思想無疑是極具人文情懷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維持社會秩序的戰(zhàn)國時代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同。但它的人文光輝并未消減,反倒在幾千年后的現(xiàn)代社會里大放異彩。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的體現(xiàn)。

  提示:分田到戶,使農民都有土地

  取消農業(yè)稅,給以種糧補貼

  人大代表,尊重人民的意志

  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

  家電下鄉(xiāng)、城鎮(zhèn)醫(yī)保等

  拓展延伸

  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博大不僅體現(xiàn)在治政方面,也表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里,我選取了孟子學說中的幾句,請大家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引導學生提高完善個人品格,提高自身素質)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若學生打不開思路,教師可以以第二句做示范引導:

  古人言:“知恥近乎勇!毙邜u感也是人前進的動力。如果安于自己的落后,滿足于現(xiàn)有的安逸,我們是永遠沒有辦法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2.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1.掌握“數、發(fā)、直、兵、勝”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兩個虛詞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等幾個句式的特點,辨析它們和現(xiàn)代漢語的不同特點。

  德育目標

  結合本文學習,聯(lián)系歷史資料,了解孟子思想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這一比喻的內涵。

  2.領會孟子辯詞的思想性、邏輯性。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包括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語感訓練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能夠落到實處;顒臃绞搅η笊鷦踊顫,或個別朗讀、集體朗讀,或輪流朗讀、分角色朗讀,讀后有評,以評促讀、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和背誦。

  2.點撥教學法。本文選自儒家經典名著,語句看似淺顯,內涵卻較艱深。為此,在背景資料介紹、文化知識簡介及比喻說理的分析方面教師須相機點撥指導,避免學生囫圇吞棗。

  3.討論法。應與誦讀同步進行,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教學磁帶、投影儀、相關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預習提綱

  1.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掌握重要詞語的音、形、義。

  2.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師生共同分析1~4段,背誦1~4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我們在初中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暗玫蓝嘀薄笆У拦阎边分別成為成語沿用至今。這充分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后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國也》。(板書文題)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結合注釋①及課后關于孟子的介紹了解孟子。

  教師適當補充: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主張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zhàn)爭,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脫離實際的空論。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識、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進步意義。

  背景資料(多媒體顯示)

  《寡人之于國也》選自《孟子·梁惠王》,是該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韓非子·五蠹》)孟子所處的戰(zhàn)國中期,“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劉向《戰(zhàn)國策序》)。各國諸侯爭城奪池,角逐武力,蠶食鯨吞,征戰(zhàn)不斷;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熱,朝不保夕;社會混亂,禮制崩壞,世風傾頹,劇烈動蕩。權勢與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視為天道,攻伐凌侵被視作合理,由大國以“力”統(tǒng)一天下的態(tài)勢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后,魏又稱梁,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國在幾次重大戰(zhàn)役中慘遭失敗,失去了昔日的強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詞厚幣以招賢者”,為振興魏國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賢”應邀來到魏國。梁惠王對孟子說:“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遠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將何以利吾國?”孟子則以“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對答,指出專言求利的嚴重危害性和躬行仁義的重要意義。二人另一次會面是在禽獸嬉游的池沼邊上。梁惠王得意地問孟子:“賢者亦樂此乎?”孟子以“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對答,并通過歷史事實的對比,證明了賢者“偕樂”與不賢者“獨樂”有截然不同的結束:文王關愛百姓,百姓愛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樂,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樂。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國也》這么一次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學生瀏覽、把握背景。

  四、熟讀課文

  1.放錄音兩遍。

  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第二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讀。

  2.學生各自朗讀課文,注意斷句,體會孟子的語言特色。

  3.教師出示投影,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1)選出加點字音、形正確的一項( )

  A.養(yǎng)生喪(sānɡ)死 不可勝(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餓莩(piāo) 龜玉毀于犢(dú)中 孝悌(dì)之義

  C.數(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雞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數罟(ɡǔ)

  (2)下列加點詞解釋全錯的一項是( )

  A.河內兇(荒年) 曳(拖著)兵 谷(稻谷) 不可勝(盡)食

  B.庠序(學校) 孝悌(孝順父母) 斧斤(砍伐樹木) 洿(濁水不流)池

  C.餓莩(死人) 王無罪歲(年歲) 狗彘(母狗) 雞豚(養(yǎng)豬)

  D.勿奪(搶奪)其時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餓莩

  (選兩名學生回答,明確)

  (1)A(B.莩piǎo;犢—櫝;悌tì。C.數cù;污—洿;王wànɡ。D.豚tún。)

  (2)C(A.谷:糧食。B.孝:孝順父母;悌:敬愛兄長;斧斤:斧子。D.全對。C.餓莩:餓死的人;罪歲:歸罪于歲;彘:豬;豚:小豬。)

  4.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5.結合注解朗讀,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組成學習小組,學生遇到問題,向小組其他成員提出,組內自行解決,如有疑難,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征求意見,確定答案。

  6.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五、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1.提問:這篇課文記錄了孟子與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加多。

  提問:課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有哪些?

  學生明確。

  教師出示投影,全文結構自然呈現(xiàn)。

  投影: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有不同表達)

  明確:梁惠王自謂“盡心于國”問孟子“民不加多”的緣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著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研習第1段

  (1)選一學生朗讀第1段

  (2)理清背誦思路。

  提問:梁惠王說:“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绷夯萃跤X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學生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與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學生明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問:梁惠王面臨怎樣的困惑?

  明確:于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梁惠王------于國用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3)朗讀指導

  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焉耳矣”三個語氣詞連用,表委婉、傷感的語氣!昂觾取彼木渲背猩暇,“移民”“移粟”兩句并列而又相互補充,應一氣讀完,“河東兇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應重讀,起強調作用!安爨弴眱删,前句輕讀,后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為下文提問作鋪墊。最后“何也”要讀出疑問語氣,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試讀。

  提問:梁惠王為何對“民不加多”倍感憂慮?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國策?

  學生討論并交流。

  明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戰(zhàn)爭和統(tǒng)治者的橫征暴斂以及生產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減少、地廣人稀、兵員和勞動力匱乏。為達到富國強兵、拓擴疆土、問鼎天下的.目的,各國諸侯的當務之急是千方百計地爭奪、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勞動力和兵員,發(fā)展生產力。增殖人口,是時代前進的需要和新的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決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當然會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憂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決定綜合國力的要素之一。實行計劃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yōu)生,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是當前我國的基本國策,是從國情出發(fā)作出的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擇。

  3.研習第2、3、4段

  (1)學生齊讀2、3、4段。

  (2)理清背誦思路。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的疑問是如何思考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并無本質區(qū)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戰(zhàn)”設喻,這樣便于啟發(fā)對方。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學生思考、討論。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边@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tǒng)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么區(qū)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板書:

  梁惠王 孟子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移民移粟) (設圈套)

  |

  不可---------------------------------無望民之多于鄰國

  (走進圈套)

  (3)朗讀指導

  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說,先設喻。設喻一段應讀得慢一些,語氣應平緩。“則何如”用征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萃醪恢怯,回答“不可”語氣平常。當梁惠王進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边@句話有潛臺詞,讀時語氣要從容。

  教師示范朗讀,學生低和。

  學生嘗試背誦2、3、4段。

  教師提示應重點掌握的詞語:①填然鼓之 ②棄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1~4段。

  2.理解掌握重點詞語。

  3.熟讀5、6、7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研習5、6、7段,理清背誦思路,教師適當作朗讀指導。背誦5、6、7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學生齊背一遍,再抽查一名學生獨背。

  二、導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來啟發(fā)梁惠王,指出他與鄰國的實質是一樣的,那怎樣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張。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1.研習第5、6段

  (1)女生齊讀第5段,男生齊讀第6段

  (2)理清背誦思路

  提問: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學生看課文,思考。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學生找出三組排比句回答)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fā)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確:“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提問:要想“王道之成”還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學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yǎng)民的主張,后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四組排比句為梁惠王展現(xiàn)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板書:

  (Ⅰ)措施 效果

  不可勝食也。 養(yǎng)生喪死無憾

  不可勝食也。 |

  不可勝用也。 王道之始

  (Ⅱ)措施效果

  王畝之宅,樹之以桑, 七十者衣帛食肉 王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黎民不饑不寒, 道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成

  要求學生對照板書,填充空缺處,嘗試背誦5、6段。

  (3)朗讀指導

  第5段兼用排比和連環(huán)兩種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為一層,語勢逐層上升,要突出最后一層,這是孟子的主要意圖所在。“養(yǎng)生喪死無憾”一語出現(xiàn)兩次,前者輕讀,后者重讀。

  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項基本內容,四個“矣”表陳述語氣,氣勢充沛,要讀出層次。最后用雙重否定句式總結,要讀得堅定有力,其中應有勸勉之意。

  選一男生朗讀5、6段,其余同學點評。

  學生齊讀5、6段,背誦。

  教師提示應重點掌握的詞語:①數罟 ②數之以桑 ③衣帛 ④養(yǎng)生喪死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研習第7段

  (1)學生齊讀第7段

  (2)理清背誦思路

  提問:孟子從“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兩方面詳細闡述了使民加多的辦法,但這還不夠。君王對此還應有什么態(tài)度呢?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呢?

  明確:孟子采用對比的手法,揭示了社會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對梁惠王自認為“于國盡心”的駁斥。此外,孟子還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辯護,勸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板書:

  對比 狗彘食人食(諸侯貴族) 天

  涂有餓殍(下層百姓) 施仁政 下

  比喻 涂有餓殍歸罪于年成不好 之

  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 除暴政 民

  要求學生對照板書,嘗試背誦第7段。 至

  (3)朗讀指導

  “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諸侯貴族的荒淫,朗讀時,要讀出義憤之情來!巴坑叙I莩”句要讀出悲憤、嚴厲的語氣!叭怂馈本涫墙栌弥T侯國君的自我辯護的口氣,應讀出諷刺意味。接著用一個比喻來反駁,應用嚴厲的質問的口吻來讀。最后,勸勉梁惠王棄虐政行仁政,應用和緩、勸慰的語氣來讀。

  學生依照指導自行朗讀品味。

  教師提示應重點掌握的詞語:①檢 ②發(fā) ③王無罪歲

  四、學生背誦課文5、6、7段

  請學生歸納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確:發(fā)展生產,制民之產,教化百姓,除虐政?偟膩碚f有兩點:一是保民,使民無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后思考練習三、四。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在誦讀中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分類歸納文言知識,注重詞句積累。進行拓展訓練,使學有所獲。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學生齊背或滾動式背誦。

  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文,概括本文的寫作特點,進一步指導學生背誦

  學生自由發(fā)言。

  明確:結構嚴謹。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xiàn)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善用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于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如用“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比喻“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形象生動,文字顯得從容不迫。

  氣勢充沛。語言上使用排比句式,音節(jié)鏗鏘,氣勢非凡。

  學生隨此背誦相關部分。

  教師再次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合書循聲低和,從中體會孟子的論辯氣勢。

  三、分類歸納文言知識

  1.多媒體逐題顯示

  (1)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

  例: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贅渲陨

 、诳梢砸虏

 、廴欢煌跽

 、芡鯚o罪歲

 、菁葋碇瑒t安之

 、奁湟蝗谇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項是( )

 、僬煞蛞鄲蹜z其少子乎

 、诩刹蛔孕

 、劭谥砸玻茢∮谑呛跖d

 、苄欣钪鶃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摒B(yǎng)生喪死無憾

  (3)與“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

  A.惟利是圖 B.各是其所是

  C.誰能定是非之真 D.是誰之過與

  (4)選出與“各不可勝食也”中“也”用法相同的一項( )

  A.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5)分別說出下列句中的加黑字的詞義和用法。

  寡人之于國也 寡人之于國也

  填然鼓之 移其民于河東

  之 王道之始 于 無望民之多于鄰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樹之以桑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賱t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②無失其時

  ③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④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7)對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直不百步耳。

  譯:只是沒有逃跑一百步罷了。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譯: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人逃跑五十步然后停下來。

  C.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譯:這怎么能對刺傷人之后而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

  D.未之有也

  譯:沒有這樣的事情啊。

  選7名學生依次回答,其他學生指出對與錯。

  明確:(1)⑤與例句是使動用法。(①②③④均為名詞活用作動詞,⑥是名詞作狀語)

  (2)⑤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丈夫:古義為成年男子,今義為妻子的配偶。自信:古義為賓語前置,即相信自己,今義為一個雙音節(jié)詞。宣言:古義為發(fā)表議論,今義為公開場合發(fā)表的言論。行李:古義為出使的人。養(yǎng)生:古義為供養(yǎng)活著的人,俱與今義不同)

  (3)D(A.提賓標志,無意義;B.動詞,贊同、肯定;C.名詞,正確)

  (4)C(A.表句中停頓,B.表疑問,D.表句中停頓)

  (5)“之”(結構助詞,主謂之間;襯字,無意義;結構助詞,定中之間“的”;代詞,否定句中作賓語前置;襯字,無意義)

  “于”(對于,到,比,在,跟、與,均為介詞)

  (6)①“無”通“毋”,不要。

 、凇盁o”通“毋”,不要。

 、邸邦C”同“斑”,花白。

 、堋巴俊蓖巴尽,道路;“莩”通“殍”,餓死的人。

  (7)C(注意“是何異于”應譯為“這與……相比,有什么不同啊”)

  2.師生共同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三題,引導學生在動態(tài)的語境中辨析詞義,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明確:

  1.數目 1.發(fā)射

  數 2.幾,若干 發(fā) 2.派遣

  3.shuò,屢次 3.打開

  4.cù,密 4.花開

  1.不彎曲 1.兵器

  直 2.僅 兵 2.戰(zhàn)爭

  3.價值 3.軍隊

  4.兵士

  1.能承受

  勝 2.盡

  3.勝利

  4.超過

  5.優(yōu)美的

  四、課堂練習

  教師預先將此部分內容打印成材料,每生一份,以便課堂閱讀。

  君與民

  梁惠王①曰:“晉國②,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食,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以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襄王③。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肽芘c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頸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注: ①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五、六章),梁惠王又稱魏惠王,他在位期間,曾從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都大梁,所以又稱梁惠王。

 、跁x國:這里指魏國,梁惠王自稱本國為晉國。

 、哿合逋酰毫夯萃醯膬鹤。公元前318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閱讀本文,真正認識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請學生談談閱讀體會。(教師可作適當指導,但不能動輒評判)

  (本語段譯文見備課資料部分)

  五、課堂小結

  課文所講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講的“仁者無敵”,強調的都是實行“仁政”是統(tǒng)一天下的根本保證。孟子認為,國君如能實行仁政,減稅寬刑,不濫殺無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歸心。這就是說,真正能夠愛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戰(zhàn)勝的。不是嗎?1998年那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沒有沖垮我們,極其強大的金融風波沒有壓倒我們,關鍵是我們有一個能夠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國共產黨,我們的黨是戰(zhàn)無不勝的黨,2008年奧運會申辦成功,WTO的勝利加入,無不證明這一點。中國共產黨將帶領人民向著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行進。

  六、布置作業(yè)

  1.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孔孟之道及其儒家學說在中國的地位和影響。

  2.閱讀《讀本》P250《墨子》中的片斷《非攻》,初步了解墨子的思想。

  附:孟子重孝

  孟子,戰(zhàn)國時鄒(今山東鄒城)人,父親早亡。孟子少年受母親“三遷”、“斷機”之教,努力攻讀,終于成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儒學大師,后世尊為“亞圣”。在孔子謝世百年之后,孟子繼承和發(fā)揚孔子的孝道理論。他認為,天下事,“孝親為大”。他以為,那種不事生產、懶惰成性、貪財好色、不贍養(yǎng)父母、好勇斗狠、陷父母于不義的人,都是不孝。孟子論孝,還有一個可貴之處,是他把“孝親”推演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敬老觀念。母親死后,孟子以隆重的禮儀殯葬,有人批評他葬母規(guī)格不應超過父親。他說:當年沒有條件依禮葬父,今天有了,依禮葬母是對母親,也是對父親的懷念與尊敬。

  三遷斷機孟母賢 孟子成長母懿范

  孝親又及人之老 敬老當居九州先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xiàn)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學習巧用比喻釋疑的方法,提高論辯能力。

  2.提高掌握古漢語常識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理解孟子主張行仁政,重視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積極思想。

  2.對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進行探討。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難點:對孟子“仁政’內容的理解。

  解決辦法:

  1.對課文第三部分闡述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的正確理解。這部分實際上是孟子“仁政”內容的具體化。

  2.對孟子及《孟子》一書的了解。

  課時安排

 。舱n時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

 。2)借助字典,正確譯文。

  (3)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2.課內采用專題討論的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疏通課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結構。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關知識。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本文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著作,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編輯的,共七篇。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現(xiàn)在山東省鄒縣)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的向背。主張“制民之產”(使農民有規(guī)定數目的田可耕),但同時卻主張恢復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曾游說齊宣王、梁惠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但始終未被采納!睹献印返奈恼潞苄坜q,感情強烈,辭鋒犀利。在宣傳主張、論辯事理時,常能分析對方的心理,因勢利導,步步深人,層層進逼,以使自己的論辯最后獲勝!睹献印愤善于運用譬喻來說明道理,常于從容談論之間引喻對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記孟子答梁惠王問所講的幾段話,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兇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歸順。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實際上是無法實現(xiàn)的,但主張減輕勞役、發(fā)展生產、興辦教育、利民保民,還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積極思想。

  全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論證嚴密,說服力強,全文圍繞“保民而王”的觀點,首段先寫梁惠王質疑,為答問作準備。第二段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釋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無望民之多于鄰國”。第三、四段正面論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處。末段巧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批駁人死罪歲,自然得出“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結論。顯示了孟子的辯才。

  全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節(jié)奏感。

 。常疚膶W習的知識點

 、僬莆毡疚牡耐僮郑骸爸薄薄爸弧;“無”—“毋”,“頒”—“斑”;“涂”—“途”

 、谡_分辨古今異義詞,如“寡人”“河”“請”“走”“或”“嘶”。

 、蹨蚀_使用一詞多義的詞。如:“于”、“王”,“以”“食”“之”。

 、茏⒁庠~類活用的詞。“鼓”、“樹”、“衣”、“謹”、“王”。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預習課文

 。1)借助字典,通讀,通譯課文。

  (2)標出課文結構層次,歸納文意。

  2.導入新課

 。1)學生復述課文。

 。2)用課文原話回答以下問題,目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倜献邮窃鯓诱f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收”并無本質區(qū)別的?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诿献诱J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紹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問答。

 。1)本文中心內容是什么?

  本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會的不平等。

  (2)試概括本文的結構是什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據此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孟子用設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總結、擴展

  綜至全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為每一部分的畫龍點睛之筆,既標明三個部分的聯(lián)系,又將每段議論的要點點明,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2.對孟子“仁政”內容的理解。

  3.分類整理古漢語常識。

  二、整體感知

  孟子善于雄辯,并氣勢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觀點鮮明,明確,學習時要研究其具體的方法。

  對于古漢語常識,要注意準確把握,探尋規(guī)律。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出題討論式

  討論題:

 。1)為什么說孟子善用比喻說理,他如何做到論辨的氣勢磅礴?

  孟子善用比喻說理的“善用”重要表現(xiàn)在用對方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fā)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歡打仗,就用戰(zhàn)爭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盡心于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的荒唐,說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tǒng)治者的虐政。

  作品讀起來氣勢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闡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偶句,提出了發(fā)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些措施后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對孟子“仁政’內容應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這里闡述了孟子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

 、俨贿`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跀殿共蝗霙闯兀~鱉不可勝食也。

  ③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芪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蓦u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薨佼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咧攷煨蛑,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總之,孟子以為解決“民不加多”的狀況,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

  2.以訓練式,完成分類歸納古漢語現(xiàn)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句意是:只是沒有跑百步罷了。)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鄰國的多。)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通“斑’。句意是: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東西頂著東西了。)

  涂有餓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餓死的人。)

  (2)古今異義詞

  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于形影孤單的人。句意是:我對國家。)

  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內遇到饑荒。)

  請以戰(zhàn)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于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句意是,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憑借它吃到肉。)

  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拋棄鎧甲,拖著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于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來。)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么。今常用于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3)一詞多義

  于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比,介詞)

  寡人之于國(對,介詞)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在,介詞)

  王

  然而不王者(為王,動詞,讀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詞,讀wáng)

  以

  請以戰(zhàn)喻(讓,介詞)

  可以無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漢語知識。

  2、能力目標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理解文意,能夠體會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標

  (1)從孟子的言行之中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內涵;

  (2)認識孟子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二、教學內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點字詞以及語法知識的歸納;

  4、領會孟子辯詞的思想性、邏輯性,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層層深入,分析孟子對治國得失的哲學思辯,站在現(xiàn)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領會孟子辯詞的思想性、邏輯性,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點撥教學法。在背景資料介紹、文化知識簡介及比喻說理的分析方面教師須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

  3、討論法。應與誦讀同步進行,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層次。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在初中時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暗玫蓝嘀薄笆У拦阎边成為成語沿用至今。這充分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后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國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1、學生結合注釋①及課后關于孟子的介紹了解孟子。 2、教師適當補充: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最有聲望的大師。他的學說的核心就是要講“仁義”行“仁政”,即實行所謂“王道”。其理論基礎就是民本思想,重視人的生存權利。因此孟子對那些不行仁政,殘酷掠奪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惡痛絕!豆讶酥趪病肪托晾钡爻爸S了以賢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詡“為民父母”,可實際上卻“率獸而食人”,是人民的災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來說理,論辯技巧十分高明,這在本文中都有明顯的體現(xiàn)。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范的手法,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排比、對偶句,筆鋒咄咄逼人。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寡人之于國也》這篇文章中,去深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獨特的行文風格吧。

  (三)、熟讀課文

  1、教師泛讀,學生注意聽字音。 2、學生齊讀全文。

  3、教師糾正、強調易讀錯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學生輪流先朗讀后翻譯,一人一句。

  2、教師點撥,依據課文注釋強調重難點字詞以及語法。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國家的治理,很盡心竭力的吧!黃河以南發(fā)生災荒,就把那里的災民移往黃河以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南。當河東發(fā)生災荒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纯脆弴木髦鬓k政事,沒有想我這樣盡心盡力的?墒牵弴陌傩詹⒉灰姕p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見增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戰(zhàn)鼓咚咚敲響,交戰(zhàn)激烈了,戰(zhàn)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著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腳。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覺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說:“不行。他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可是這也同樣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您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眾比鄰國增多啦。

  只要不違背農時,那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魚肉不入池塘,那魚鱉水產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無盡,這樣便使老百姓供養(yǎng)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滿足。老百姓養(yǎng)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

  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著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jié)地繁殖飼養(yǎng),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注重鄉(xiāng)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出現(xiàn)在道路上了。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于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

  “現(xiàn)在,豬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xiàn)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饑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說‘與我無干,是武器殺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夠不歸罪于荒年,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涌想您這兒來了!

  【語法知識】

  1、通假字

  2詞類活用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義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連接全文層次的三個關鍵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導學生對文章層次進行劃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師生共同分析課文內容,歸納本文重點語法知識,體會孟子文章的語言魅力。

  (一)師生共同分析課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選一學生朗讀第1段 (2)師生問答

  提問:梁惠王說:“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绷夯萃跤X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與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問:梁惠王面臨怎樣的困惑?

  明確:于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選一學生朗讀2、3、4段。

  (2)師生問答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的疑問是如何思考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并無本質區(qū)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戰(zhàn)”設喻,這樣便于啟發(fā)對方。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如何理解? 學生思考、討論,請一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边@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tǒng)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么區(qū)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請一學生朗讀5、6、7段 (2)師生問答

  樣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張。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學生看課文,思考。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學生找出三組排比句回答)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fā)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確:“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提問:要想“王道之成”還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學生找出排比句,進行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yǎng)民的主張,后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四組排比句為梁惠王展現(xiàn)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二)請學生歸納孟子的“仁政”思想。

  總的來說有兩點:一是保民,使民無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文,概括本文的寫作特點

  1.巧設譬喻,迂回曲折。

  談問題先把主旨藏起來,從側面、反面、外圍人手,逐漸引向本題。如本意要講實行仁政,卻先以戰(zhàn)設喻,從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覺中跟著他走。這樣,文章如曲徑探幽,引人入勝;文勢則波瀾起伏,毫無板滯。

  2.邏輯謹嚴,層層深入。

  表面看來,文章鋪張揚厲,散漫無紀,實則邏輯清晰,段落分明,層次井然。如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實,實行仁政,均是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

  3.詞豐筆活,理足氣盛。

  善用貼切的比喻、有力的鋪排,考究用詞,講求句式。奇句與偶句,單勢句與排比句,交錯使用,筆勢靈活,理直氣壯,談鋒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極富雄辯的氣勢。

  (四)、課堂小結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論在我們今天仍然適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幾千年來,孟都受到眾人的膜拜,我們還尊稱其為“亞圣”。讓我們懷著對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深刻體會其思想內涵。

  (五)布置作業(yè)

  思考:孟子關于治國的言論,對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有何啟示?與我們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有何異同?

  教學反思:

  學生反饋: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04-07

《寡人之于國也》優(yōu)秀教案設計08-29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11篇)04-07

《寡人之于國也》課文分析12-30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合集11篇)04-07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設計集合11篇04-07

《六國論》教案設計(精選5篇)04-14

落葉也美麗03-07

痛苦也美麗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