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藝術領域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
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垃圾與人類的關系,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為寶。
2、激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垃圾桶、圖書、照片等。
活動流程:
討論活動——查找資料——交流表述——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1、討論活動
出示垃圾筒,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沒有用?
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么樣?
那我們該怎么辦?
2、查找資料
�。�1)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看一看處理這些垃圾有什么好辦法?等會兒來告訴大家,好嗎?
�。�2)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
3、交流表述
�。�1)請每組的.代表來交流自己一組找到的處理垃圾的方法。
�。�2)播放電腦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并對垃圾分類有進一步的了解。
4、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2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會用各種方法制作魚。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3、增強對魚外形特征的認識。
活動準備: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電光紙、皺紋紙、剪刀、膠棒、紙杯、紙盤、課前組織幼兒參觀海洋觀、透明膠條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形式引出活動主題。
師:“不是船兒水中游,搖搖尾巴點點頭,深海淺水都能去,味道鮮美營養(yǎng)多”
幼:魚
二、能說出部分魚的名稱,并了解魚的外形特征(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師:前幾天,我們一起參觀了海洋館,在那里我們看到了許多魚,誰
還記得它們的名字。
幼:燕魚、鯊魚、氣鼓魚、章魚、射水魚·.....
師:它們長得什么樣?
幼:有的像條帶子,有的像個梭子,有的身上長滿刺,有的能變顏色,
有的魚會飛·.”..(教師引導)
三、激發(fā)幼兒制作的愿望
1、師:小朋友都特別喜歡去海洋館看魚,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一起動手來制作你喜歡的魚,放在咱們班的“海洋館”中。(出示以海洋館為背景的泡沫板)
2、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制作魚。
幼:剪、折、畫、撕、盤紙、用藥盒、盤子等制作魚的方法。
四、幼兒制作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分別介紹材料,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形式。
2、教師分組指導:
a、剪紙組:重點指導幼兒運用對稱的`方法剪魚,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鏤空,剪出不同形態(tài)及花紋魚。
b、繪畫組:重點能畫出魚的外形特征,并大膽運用顏色較均勻涂出美麗的花紋。
c、撕紙組:教師根據幼兒能力提供不同材料,一種沿線撕,一種脫線撕。
d、手工制作組:根據紙杯及紙盤的形狀粘貼上魚眼睛、魚腮、魚鰭等,鼓勵幼兒大膽裝飾。
五、美麗的海底世界
1、師生共同布置“海底世界”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隨意粘貼在展板上。
2、請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作品,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叫什么魚。(為魚起名字)
3、請幼兒共同給我們的海洋館起名字。(最后結果為“美麗的海洋世界”)
4、音樂游戲:“快樂魚兒游游游”。
聽音樂,模仿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暢游和相互嬉戲的情景。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京劇表演中的唱腔和身法,體驗京劇的魅力,萌發(fā)對京劇表演的喜愛。
2、嘗試京劇表演,用自我的方式大膽表現。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在感受和觀察比較中學習花旦和花臉的走路和亮相。
難點:引導幼兒把已有的經驗初步遷移到京歌中。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準備:把有關京劇臉譜的裝飾布置在活動室里,供幼兒欣賞。
知識經驗準備: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京劇的資料,并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及各種京劇臉譜的代表人物。
物質準備:
1、教師準備材料:制作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挑選京劇選段(有關花旦和花臉的音像資料),錄音機及磁帶。
2、幼兒操作材料:在四個花籃里放有絲巾若干、塑料圈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符)。
教學過程:
一、營造京劇的氛圍,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幼兒在京歌《說唱臉譜》音樂伴奏下進入活動室。(背景是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用來襯托京劇表演的氛圍。)
2、教師用京劇四大行當中的念的語調向大家問好,與幼兒互動。
3、引導幼兒講述有關京劇的已知經驗,幫忙幼兒了解京劇的文化。
小結:京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不但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深受外國友人的歡迎,是中國人的驕傲!
二、運用多種感官,學習花旦和花臉的動作特征。
我們一齊走進京劇的世界,領略京劇中人物的風采。
1、欣賞京劇《賣水》選段,學習花旦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旦是怎樣走的?手部的動作是什么樣的?
2、為什么花旦走路會這么輕�。磕阍囋�,怎樣走才會又快又輕呢?
3、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演與團體表演相結合)小結:花旦走路快如飛,兩腿并緊邁小步,一步跟著一步走,挺胸走路真開心。這種步子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圓場步,演員進場和出場時會這么走。
2、欣賞京劇《鍘包勉》選段,學習花臉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臉走路的感覺怎樣樣啊(神氣)
2、花臉的腳尖和花旦的腳尖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花臉走路的時候手要架起來?
3、學花臉走路時腰應當要怎樣樣�。浚ㄍχ绷耍�
4、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現與團體表現相結合,教師口念:匡-采、匡-采)小結:花臉走路真神氣,勾腳用力向前踢,前腳邁出,后腳跟緊,腰板挺直,兩手用力握。古時候當官的`人都是這么走的,異常神氣!
三、欣賞京歌《說唱臉譜》,體驗小組表演的樂趣。
1、請幼兒欣賞京歌《說唱臉譜》。
教師提問:請大家說說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呀
小結;這首《說唱臉譜》把唱歌和京劇融合在了一齊,我們就把它叫做京歌。
2、欣賞京歌第二遍,引導幼兒分辨AB段資料。(重點找出AB段中間的間奏)教師提問:
這首京歌的演唱分成了前后兩部分,你聽出那一段適合花旦表演?
�。▊€別、團體練習)那后面一段就比較適合誰表演呀?(個別、團體練習)
3、鼓勵幼兒結合創(chuàng)編的亮相動作進行表演。
4、分小組互動學習、交流,分享創(chuàng)編的歡樂。
5、小組成果展示。
聽音樂,每組幼兒分主角展現合作成果。
小結:剛才每個小組的孩子不僅僅分配好演員主角----誰演花旦,誰演花臉?還能商量好表演的先后次序。你們的表演真精彩!
四、運用生活道具,提升表演經驗。
1、出示絲巾和塑料圈,引導幼兒選擇與主角相匹配的道具。
2、幼兒展示完整的舞臺表演。(從候場到演員依次出場,直至演出結束。)
五、活動延伸:
繼續(xù)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本主題活動相結合的區(qū)域環(huán)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體驗京劇表演的樂趣!
提議:
開展主角游戲:戲迷茶館創(chuàng)設表演區(qū):歡樂的小戲迷創(chuàng)設美工區(qū):魅力臉譜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夠模仿并創(chuàng)造不同的花的造型。
2、能夠準確的按音樂的節(jié)奏舞蹈。
3、喜歡韻律活動,能大膽的表現自對花朵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重難點:能夠準確的按音樂的節(jié)奏舞蹈。
活動準備:各種花朵造型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輕音樂入場。
教師帶領幼兒跟著輕音樂入場。
二、出示花園的花,并學習花的各種姿態(tài)。
師:有一個叫小意達的小姑娘,他有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里面有水仙花、玫瑰花等等,可是有一天小意達發(fā)現花園里的花都枯萎餓了,他非常傷心,媽媽看到后說你不用傷心,花們都很開心,因為在枯萎前他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他們都擺出了自己最美的姿態(tài),都跳了自己最美的`舞蹈,他們要爭奪舞王。我們一起來看小意達的花都有哪些呢?(播放音樂,教師將各種各樣的花擺在中間)
師:這些花都長得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姿態(tài)不一樣)
師:現在請小朋友一個挨著一個跳舞跳到你喜歡的花面前,學一學花的姿態(tài)�?凑l學的最像。
師:誰來學一學你剛選擇的小花是什么姿態(tài)?
師:現在我們要擺出跟剛才不一樣的花朵的姿態(tài),看誰擺的花最漂亮?(跟音樂擺花的姿態(tài))
三、與花共舞
師:剛才我發(fā)現小朋友一直擺一個姿勢有點累,現在有一個小伙伴給我們講一個不累的辦法,小黃花他也參加了舞會,他一直在舞動,所以就不累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黃花跳舞吧。
師:小黃花都在哪些地方跳舞了呢?誰來學一學小黃花在空中跳舞是什么樣的?在地下跳舞呢?
師:我們和小黃花一起跳舞吧!(播放音樂)
師:現在四個小朋友一組,變成一個大花。看哪一組大花的姿態(tài)和別的組不一樣?(跟音樂跳舞)
四、音樂停止,自然結束。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旋律,及感知音樂速度的變化。
2、聽辨樂曲,能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3、樂于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
4、啟發(fā)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chuàng)編新歌詞并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重點:
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活動難點:
感受樂曲速度快慢的變換。
活動準備: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樂曲,卓別林表演視頻,勃拉姆斯像,卓別林像。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旋律。
1、請幼兒初步欣賞音樂,討論并談談對音樂的'感受2、教師小結:這首樂曲聽起來活潑歡快,有的時候快,有的時候慢,聽了讓人想跟著音樂動起來。
二、欣賞視頻表演,激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樂曲的欲望。
1、請幼兒欣賞視頻,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2、向幼兒簡單介紹卓別林及樂曲《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和其作者。教師總結:視頻中,卓別林在刮胡子時,是根據音樂的快慢來改變動作的快慢的。
3、引導幼兒說出用按摩的方式也可以將音樂表達出來三、聽辨樂曲,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按摩動作。
1.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按摩動作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做按摩動作,感受B段樂曲時快時慢的節(jié)奏。
�。�1)請幼兒再次欣賞樂曲B段。
�。�2)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節(jié)奏做按摩動作,可換動作進行按摩。
小結:樂曲中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我們做動作的時候要跟著樂曲的節(jié)奏。
四、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節(jié)奏的快慢,感受樂曲熱情奔放的旋律。
1.欣賞教師的配樂按摩表演,觀察按摩動作,感受樂曲旋律。
2.幼兒初步嘗試合作表演,一位扮演按摩師,一位扮演顧客,通過動作來感受樂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幼兒按摩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節(jié)奏和旋律。
3.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按摩動作,體驗有趣的按摩。
五、活動結束,帶幼兒離場。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可根據音樂來為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進行一次有趣的按摩,和家人共同分享本首樂曲帶來的歡樂。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6
活動前評析:
我班幼兒活潑好動,他們非常喜歡聽音樂、唱歌,一次活動區(qū)時間,我發(fā)現表演區(qū)的幾個小朋友正在用沙巾、圍巾和表演區(qū)里的服裝互相裝扮,而且還隨著音樂聲扭來扭去,恰好我們進行的主題是各行各業(yè),我想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們做一名小設計師,用自己的雙手去設計、制作喜歡的服裝,這樣的話既滿足了幼兒的表演欲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情趣和動手、動腦的能力,因此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個體差異,設計了小小造型師這一活動,我想孩子們在設計、制作服裝時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如:用什么材料?制作什么樣的服裝?怎樣制作,教師心理要先有數,這樣才能減少很多問題的發(fā)生。我事先準備了不同的材料,來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我還在班里張貼了很多服裝的圖片,以供孩子們欣賞,讓他們對服裝有具體的感性經驗,這樣讓他們設計、制作服裝時就不會那么困難了。
活動目標:
1、體驗表演的樂趣。
2、嘗試自主選擇材料做個人造型設計。
活動準備:
1、各種制作材料:報紙、皺紋紙、卡紙、煙盒、掛歷紙、毛線、鐵絲、編織袋、彩色塑料袋等。(還有為能力差的幼兒準備的半成品)
2、表演用的各種輔助材料:眼鏡、塑料項鏈、手鏈、雨傘、各種帽子等
3、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
活動過程實錄
一、導入:今天我們幼兒園要舉行一個模特大賽,韓老師也想去參加,可是我穿得不夠漂亮,我要幫自己打扮打扮,打扮漂亮了才能去呀!(教師自己進行裝飾,幼兒觀察老師的裝飾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教師穿上事先用彩色塑料袋做好的裙子,用編織袋做的上衣。
老師:你們看老師變得漂不漂亮?
幼兒:漂亮!
老師:你們想不想比老師更漂亮!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參加模特大賽呢?
幼兒:想!
老師:那我有一個要求,什么要求呢?仔細聽好,今天我想請大二班小朋友當設計師,給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好朋友設計一個造型,誰設計的漂亮誰才能和老師一起去參加模特大賽,你們有沒有信心設計好?
幼兒:有�。▽氡容^吸引幼兒,教師本來穿的衣服很漂亮,可還說不漂亮,孩子們就想知道比老師的衣服還漂亮的衣服到底什么樣,用什么東西做的,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為活動的開展做了鋪墊)
二、拿出各種材料,和幼兒一起討論造型設計。
1、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準備了哪些材料?
2、教師分別出示準備好的材料問幼兒:
�。�1)教師:這是什么?
幼兒:塑料袋
教師:我們可以用它做什么?
幼兒1:做裙子。
幼兒2:可以做衣服(上衣)。
幼兒3:還能做小兜兜。
教師:說得真好!
(2)教師:這是什么?
幼兒:報紙
教師:那報紙能做什么呢?
幼兒1:也能做裙子!
教師:怎么做?
幼兒1:把報紙剪成小條,上邊放一根毛線,粘好了。(他一邊說還一邊比劃著,生怕我們聽不懂。)
教師:還能做什么?
幼兒2:能做帽子。
幼兒3:也能做衣服。
教師:你想做什么樣的衣服?
幼兒3:我想做這樣的-----(孩子指了指自己身上穿的馬甲說)
(3)教師:這是什么?
幼兒:皺紋紙
教師:皺紋紙能用來做什么?
幼兒1:能做裙子。
幼兒2:能剪小花粘在衣服上。
教師:你能想到用皺紋紙來做裝飾,想法真好!除了剪小花,是不是還能剪很多形狀呢?
幼兒2:點了點頭。
�。�4)教師: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卡紙、掛歷紙、編織袋、
教師:你想怎樣用這些材料來裝扮自己或是你身邊的朋友呢?請小朋友們在組內說一說自己準備用什么材料給誰做什么?
�。�5)幼兒在組內說自己準備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樣的服裝。只有一個小朋友說要給老師設計,其他幼兒都是為自己設計。
教師:想好了的小朋友就悄悄地去取你所需要的材料,不要爭搶,要愛惜材料,設計的要和別人不一樣,廢棄物要扔進你們組的垃圾箱里。
(材料的準備比較豐富,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ㄗ尯⒆觽冋f一說材料能用來做什么,怎樣做?實際上是給幼兒一個基本的思路,幼兒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有更好的發(fā)揮)
三、幼兒分組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孩子們制作時都非常專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能主動互相幫忙,有的幼兒做的很快,我就請他去幫幫能力差的小朋友,并指導他為自己挑選配飾。多數幼兒能獨立完成設計、制作說明孩子們平時的動手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雖然做出來的并不是很漂亮,但那是他們自己做的,因此,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的那份幸福和快樂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
四、造型表演
教師發(fā)現部分幼兒已經做完了開始放音樂
1、教師穿上幼兒設計的服裝示范如何走臺步及亮相。
2、教師帶領幼兒為自己的造型配備合適的臺步與亮相動作。
(孩子們開始不會亮相,經過老師的指導都會擺個最酷的姿勢,跟著音樂走得特有精神,穿著漂亮衣服,帶著眼鏡、舉著陽傘的小姑娘,穿著肚兜戴著帽子的小男孩 ------,在場的老師被孩子們逗得哈哈直笑,孩子們真是太可愛了,孩子們真正體會到了表演的.樂趣,作為老師的我對于孩子們的表現也是滿心歡喜。)
3、請幼兒把自己設計的動作表演一下。
4、指導幼兒按秩序進行表演。
�。ū緛硐氡硌萃暌院笤u選最佳造型師,并頒發(fā)獎牌,但是孩子們表演的興趣有增無減,無法進行,孩子們紛紛吵著還想表演,這個活動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有了強烈的表演欲望,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教師自我評析:
幼兒在這次活動中能選擇各種材料做個人造型設計,也能在表演中大膽地展示自己,在操作過程中,幼兒大膽、仔細,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最后的時裝表演環(huán)節(jié)將活動推向高潮,幼兒穿上自己設計的服裝進行表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前后活動相互呼應,每一個孩子都獲得了克服困難后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創(chuàng)作意識。
園長評語:
此次教育活動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他們充分想象,幼兒參與的興趣濃厚,設計的各種造型新穎、有創(chuàng)意。最可喜的是:教師關注全體幼兒,并且兼顧個別差異,提供不同難度的工作組合,合理分工,體現幼兒的合作意識。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7
活動目標
能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裝飾、制作紙袋動物,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各色卡紙、彩色即時貼、皺紋紙、畫筆、剪刀、雙面膠等。
2.利用紙袋制作的小動物表演的《動物狂歡節(jié)》視頻片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彩色紙袋,討論紙袋的用處
1.你們家里有紙袋嗎?爸爸媽媽平時是怎么處理紙袋的?
2.紙袋除了可以用來裝東西,還可以用來干什么?
二、播放視頻《動物狂歡節(jié)》,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
1.你看到了什么?這些小動物是用什么制作的?
小結:原來紙袋還可以制作成各種小動物。今天,森林里要舉行“動物狂歡節(jié)”,想請小朋友們制作各種小動物來參加,你想不想試一試?
三、幼兒討論制作紙袋小動物的順序
1.你想用紙袋做什么小動物?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進行總結:在制作紙袋小動物的時候可以根據紙袋的大小、形狀、顏色,選擇不同的輔助材料加工制作成各種小動物。
3.討論:做小動物的時候可以按照什么順序來做?
教師小結:①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小動物。②選擇紙袋和各種輔助材料。③用畫筆畫出小動物的五官及四肢。④進行組合,并對小動物的身體加以裝飾。
4.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制作紙袋小動物,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對小動物的身體進行裝飾。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8
設計思路:
天氣逐漸轉熱,孩子們的運動量也增了很多。有時我會聽到孩子們自己會說:"我已經滿腕汗了。"接著會有孩子說:"我晚上洗澡的。"家都紛紛說:"我也洗的……"于是在孩子們自由討論中,我設計了這次主題性的音樂活動《小鴨愛洗澡》。能讓孩子們通過音樂形式表現表達洗澡的樂趣,知道勤洗澡愛干凈,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目標:
1、欣賞、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并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2、樂于用肢體語言表現洗澡的'情景。
3、通過歌曲知道勤洗澡愛干凈,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鴨媽媽頭飾、小鴨圖片、小毛巾、麥克風
活動過程:
一、進場:老師帶領幼兒聽著《母鴨帶小鴨》的音樂進入音樂室。
二、復習導入
1.復習歌曲《我是小金魚》
讓幼兒來當小明星,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2.復習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三、欣賞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師:小朋友看,誰來啦?(教師戴上鴨媽媽的頭飾,扮演鴨媽媽,讓幼兒扮演鴨寶寶)鴨媽媽帶著鴨寶寶玩得好累呀,渾身都臟兮兮,這該怎么辦呢?(洗澡)怎么洗呀?讓我們一起聽聽音樂,聽聽小鴨子是怎么洗澡的。
重點: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欣賞,能跟著歌曲節(jié)奏點點頭。
2.你聽到了什么?小鴨是怎么洗澡的?都洗了哪些地方?還需要洗哪里?
小結:洗洗頭呀,家來洗頭!洗洗臉呀,家來洗臉!
3.出示圖片,講解歌詞內容。
四、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師:小鴨子除了洗洗頭、洗洗臉,還有哪里需要洗一洗呀?
重點引導孩子膽表達,嘗試模仿歌曲中歌詞來演唱。
(洗手洗洗手呀,家來洗手)(洗腳洗洗腳呀,家來洗腳)
五、演唱歌曲
師:(幼兒每人一條小毛巾)讓我們拿著小毛巾和小鴨一起來洗澡吧!
重點指導:能有自然地聲音演唱,能跟著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六、游戲鞏固
師: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池塘洗洗澡吧。(幼兒圍成圓圈來做池塘,聽著音樂拿著小毛巾洗澡)
重點指導:鼓勵孩子們嘗試用動作表現洗澡的動作。
師:哦,洗干凈咯,我們都是愛干凈講衛(wèi)生的乖寶寶!
七、退場
天黑了,鴨寶寶也把身體洗干凈了,我們趕快回家吃飯吧!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9
教材分析
小書簽色彩鮮艷,形狀多樣,具有一定的美感,能激發(fā)幼兒愛看圖書的興趣。本活動內容較豐富,集中了繪畫、裁剪、拼貼、手工制作等美術設計、工藝制作手段,通過制作也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書簽的特點和作用。
活動目標
1、了解書簽的特點和作用,學習制作書簽的方法。
2、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制作多樣的書簽,并與同伴分享,互留書簽。
3、喜歡進行書簽制作,體驗動手制作書簽的樂趣。
活動準備
收集多種形狀、多種形式的書簽數個,各種書簽的圖片、打孔機、絲帶、剪刀、卡紙、樹葉、布、水彩筆等多種材料。
活動建議
一、出示書簽,引導幼兒了解書簽作用
1、教師出示書簽,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在哪里見過它?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師小結:這是書簽,可以將它夾在書里,幫我們記下書看到了哪里。
二、欣賞圖片,進一步了解書簽的多種多樣和特點
1、教師播放多種書簽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書簽的形狀和圖案。
小結:這些書簽有多種形狀,而且顏色也非常漂亮!書簽的多姿多彩,已經使它變成了一種精美的`藝術品,不少人把收藏書簽作為一種高尚的文化生活來充實自己呢!
2、引導幼兒發(fā)現書簽的特點。
師:我們看了這么多書簽,他們雖然多種多樣,可是他們卻有著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了嗎?
教師小結:書簽多種多樣,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小而薄。
三、學習制作方法,自主選材進行制作
1、交流:書簽是怎樣做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裝飾?
2、教師講解書簽的基本制作流程。
�、艠嬎�。
⑵畫外形,根據構思畫出想要的外形。
�、窃O計細節(jié),運用粘貼或繪畫的形式表示。
�、妊赝庑渭粝聛�。
�、纱蛏峡�,安上飄帶。
3、教師出示豐富材料,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選材制作。
四、布置書簽展,共同欣賞
1、將幼兒的作品布置成書簽展,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設計意圖和亮點。
2、幼兒互相評價,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書簽。
3、互留書簽,師:這是我們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學期了,小朋友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交換書簽留作紀念。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0
設計意圖:
新年即將到來,“節(jié)日賀卡”引起了我班孩子極大的興趣。有的孩子從家里帶來了圣誕卡,有的孩子拿來了新年卡,并聚在一起相互欣賞、討論。作為老師看到這個場面,在高興的同時,又冒出一個奇好地想法,這些賀卡雖然美麗,但都是從超市里買來的。孩子的想象力無限豐富,為什么不讓他們在收集、觀察、欣賞感受的基礎上自己制作賀卡呢?
活動目標:
1、在欣賞賀卡和動手制作的過程中,體驗新年即將到來的歡樂氣氛。
2、初步了解賀卡的`種類和功能。
3、愿意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制作賀卡。
活動準備:
1、小猴明明布偶一個
2、幼兒制作賀卡的材料:毛線、紅、黃、藍等各色顏料、油畫棒、膠水、卡紙、彩紙、剪刀、吸管、白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生談話:孩子們,新年快要到了,小猴明明想給好朋友小豬胖胖送一張漂亮的賀卡,可他發(fā)現兔媽媽百貨商店里的賀卡多種多樣,看得小猴明明眼花繚亂。你們能幫他看看都有哪些賀卡嗎?
二、欣賞賀卡:
1.了解賀卡的種類:
孩子們,你見過的賀卡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賀卡有什么用處?
2.為賀卡分類。
根據形狀、材料、內容、圖案不同進行分類。
3.了解賀卡的演變:
樹葉賀卡—紙賀卡—電子賀卡。(幼兒根據賀卡的不同進行討論,說說自己賀卡的種類。)
三、制作賀卡: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認識不同的制作材料。
2.把幼兒分成四組,制作賀卡.
(1)為第一組幼兒提供了顏料、油畫棒,引導孩子感受兩種材料的結合繪畫。
(2)為第二組提供了顏料,嘗試上色后對著,學習基礎拓印技法。
(3)為第三組提供了顏料、吸管,嘗試吹點技法。
(4)為第四組提供了色卡紙、毛線、彩紙、剪刀、膠水,練習剪貼技能。
四、展示賀卡:
孩子們,賀卡做好了,請互相說一說,你的賀卡是用那些材料制作的,是怎樣制作的?
小朋友可真能干,制作的賀卡真好看,現在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把賀卡送給他,并說一句祝福的話,你的好朋友一定會很開心。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和幼兒搜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制作賀卡。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1
設計意圖: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奇妙而有用的線。幼兒對什么是“線”,哪里有“線”,抽象的“線條”概念有濃厚的興趣,探索兩點之間可以形成哪些千變萬化的線條,這些線條又可以構成什么樣的圖案。
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學習古代傳統手工藝——十字編的基本方法,感受中華文化中的編織工藝。孩子們張開好奇的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敏銳的心去感受,用細膩的心靈去創(chuàng)作,在“線”的千變萬化中盡情享受探索、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十字編的基本方法。
2.能夠掌握十字編的基本方法,并進行創(chuàng)造編織(米字編)。
3.感受編織工藝——十字編的規(guī)律美。
活動準備:各色毛線繩若干、樹枝或木棒等。
活動重點:學習十字編的基本方法。
活動難點:掌握十字編的基本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PPT出示蜘蛛先生,導入情境。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蜘蛛先生。我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家。瞧,這就是我的'藝術品。它是我吐絲織的網。請你仔細觀察,我織的網是有規(guī)律的哦。(PPT演示有規(guī)律的網)
2.設置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編織一個我這樣有規(guī)律的網呢?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在我們傳統的手工藝中,有一種叫做十字編的方法。千百年來,古代的人們用他們的巧手制造了許許多多的工藝性很強的生產、生活用具或裝飾用品。
�。ǘ┗净顒�
1.欣賞各種十字編的藝術作品。
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十字編的藝術作品吧。
2.視頻演示十字編的基本方法。
�。�1)介紹準備的材料。(視頻演示材料準備)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十字編的編織方法吧。我們需要準備的材料有——各色的線繩、木棍或樹枝、數字標號、彩穗等。
�。ㄒ曨l演示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1)用毛線將兩根木棍交叉綁好。
�。�2)將木條翻過來,把線拉到A下方開始編。
�。�3)把毛線從A拉到B,繞木條一圈。
�。�4)依此方式,把線接著從B繞到C,從C繞到D,再從D回到A。繞的時候要拉緊。
(5)可以換接不同顏色的毛線,繼續(xù)按照原來的方式纏繞,編織出不同的花色。
�。�6)完成后,在頂端多繞幾圈固定。
�。�7)最后在頂端編個小圈,再把多余的線剪掉,就可以當掛飾。
(三)結束活動
欣賞作品,教師小結。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傳統手工藝——十字編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像蜘蛛先生一樣,編織出五彩的藝術作品,做一個小小藝術家。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2
【教材分析】
《捏面人》這一活動選自省編教材的一首說唱歌曲,含有一些京劇中的韻味。當唱起來的時候,朗朗上口,很有特色。歌曲中加上念白部分體現了教改的開放性原則,幼兒可根據所想到的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使他們既有成功感,又不破歌曲的完整性,此外,捏面人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已經對我們現在的孩子們來說越來越陌生,通過這一活動讓孩子萌發(fā)對民間藝術的一點熱愛。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熟練的延長歌曲。
2.能即興在念白部分創(chuàng)編“捏一個××干什么”的歌詞。
3.感受歌曲的韻味以及說唱歌曲《捏面人》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
經驗準備:幼兒對西游記的人物有了一定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出示 ppt 圖片,讓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提問:老爺爺捏了這么多面人,把我們的眼睛都看的怎么樣了?幼兒回答(眼睛都花了)
(2)小結:捏面人是我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它是由面粉、顏料、香油、防腐劑捏成的面人,老爺爺本領真大,我們一起來給他一個大大的贊吧!
2.引出歌曲,老師范唱第一段
(1)提問:老爺爺真厲害,老師還把他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 聽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結:幼兒重復歌詞,老師補充
(2)最后一句,你看老師這個動作像唱什么呀?你們見過唱京劇的嗎?今天老師帶來一段京劇,因為這位捏面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著濃濃的北京味。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吧。
(3)提問:老爺爺捏的是什么呀?請你來聽一聽、說一說(幼兒回答)教師依次出示圖片
小結:小朋友們聽的真認真,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吧,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說第一部分歌詞。
(4)師:說的部分我們要按節(jié)奏念“捏一個 xxx ︱xx ︱x–”
幼兒跟著老師一起打節(jié)奏,師幼一起按節(jié)奏說老爺爺捏了哪些東西。
3.創(chuàng)編歌曲,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出示圖片豬八戒,引出《西游記》里的人物提問:這是誰?是哪個故事中的人物?
小結:對,這是豬八戒,是西游記里的人物。提問:《西游記》里除了豬八戒,還有誰?
小結: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捏一個唐僧騎大馬,孫悟空打妖怪沙和尚挑著籮,老爺爺還會捏什么,我們下次在把它唱出來吧。
活動反思:
在難點學習中幼兒的興致十分高,活動中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說唱和京韻兩合體,是幼兒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幼兒十分的感興趣,有了興趣,幼兒就能跟著我的步驟學下來。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演示法、引導發(fā)現法、問答法、圖片法等方法幫助幼兒學習。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較重點的部分,把這個難點前置,為后面的整體說唱打下基礎。活動中通過教師的范唱、戲劇表演、角色變化等方式學習歌曲。讓幼兒在形式多變的情境下練唱不覺得枯燥乏味。使課堂氣氛活躍歡快,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歌曲。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3
教學目標
1.欣賞盧梭的作品《奇異的景色》,感知畫面豐富的色彩及對動植物的細膩刻畫,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
2.大膽畫出心中的叢林。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活動前觀看視頻《美麗的熱帶叢林》。
2.多媒體課件1個。
3.鋼琴曲《迷霧森林》、《森林狂想曲》。
4.水粉顏料、排筆、樹枝、紙團、眼藥水瓶、小噴壺、白帆布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畫面,自由地談論對作品的第一印象。
課件播出作品,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欣賞畫面,邊看邊自由談論對作品的第一印象。
二、仔細觀察畫面,欣賞動植物的細膩刻畫及豐富色彩的運用。
1.小朋友,在這幅畫里你看到了什么呀?
小結:我們看到了茂密的叢林里有許多奇花異草,樹上結滿了鮮艷的果實,叢林里還躲著可愛的小動物。
2.你覺得這幅畫美在哪里?(引導幼兒發(fā)現畫面中動物的美、植物的美、色彩的美,三者次序可根據幼兒的.注意點隨意調整。)
(1)關于動物的小結:畫上的猴子姿態(tài)都不一樣,有的坐在樹上、有的蹲著,還有的愜意地躺在那兒吃果子。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畫中猴子的姿態(tài)。
(2)關于植物的小結:叢林非常地茂密,一層層重疊在一起,畫面顯得很豐滿。這些植物的形狀各不相同,它們像活的一樣充滿了生命力。
(3)關于色彩,教師可利用課件提取畫中綠色色譜,向幼兒介紹畫家用了二十幾種綠色來畫叢林植物,每一片葉子都仔細地描繪,深淺不同的綠色細膩地刻畫出叢林植物的繁茂多樣。
三、了解作品名稱及畫家,欣賞其他叢林組畫,進一步感受盧梭的作品風格。
猜一猜畫家在畫這幅畫時心情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這幅畫是法國的—位叫盧梭的畫家畫的,畫的名字叫《奇異的景色》。其實盧梭并沒有去過真正的叢林,但是他根據自己的想象畫了很多熱帶叢林的畫,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
四、大膽創(chuàng)作心中的叢林,嘗試運用深淺不同的綠色表現形態(tài)各異的叢林植物。
1.你心中的叢林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把它畫下來。
2.介紹作畫的工具。
幼兒多人合作在白帆布上畫一畫心中想象的熱帶叢林。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盡量不去干預,適時幫助、引導有困難的幼兒完成創(chuàng)作。課件定格在四幅叢林組畫,音樂循環(huán)播放。
五、分享作品,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創(chuàng)作活動結束后請小朋友們自由走動,欣賞自己和同伴合作的作品。教師引導他們從色彩是否豐富、植物的形態(tài)是否生動、想象是否獨特等方面進行評價。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4
一、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chuàng)造美。幼兒教育目標要求"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中美的欣賞力。"梅花,我們地方的孩子們生活中很少有見過,更缺乏了解。于是,結合六苴中心幼兒園的梅花特色教育,我根據梅花的表現形式吹點畫,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初步認識梅花,并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式來表現梅花的特點,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幼兒非常喜歡美術活動,而"吹畫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簡單易操作,非常適合大班的幼兒進行學習。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梅花的基本特征;
2.保持畫面干凈整潔,體驗吹點畫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裝在滴管(容量足夠大)的墨汁,綠色、黃色、粉色、紅色、橘紅的紫色顏料,抹布,ppt及梅花作品。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欣賞梅花作品,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們好,我是六苴中心幼兒園的王老師,我們幼兒園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梅園,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和老師們觀賞梅園后,制作了很多漂亮的梅花作品,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把你觀察到的梅花樣子和大家分享。
2.觀察發(fā)現梅花的基本特征。
�。�1)你看到的梅花的枝干是什么樣子的?從哪個方向生長?花朵有些什么顏色?花朵長在什么地方?
�。�2)觀賞完梅花和梅花作品后,有的梅花枝干有彎有直,有的從下往上生長,有的枝干是垂下來的,有的是從側邊伸展開,還有的是斜著的,現在請大家也一起來制作自己滿意的梅花作品。
活動二:鼓勵幼兒根據自己觀賞后的經驗嘗試大膽創(chuàng)作。
1.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顏料與畫紙,請你選擇喜歡的梅花枝干的特點,創(chuàng)作出你心目中的梅花。
2.幼兒大膽交流自己創(chuàng)作的方法。
3.教師小結:大家創(chuàng)作的梅花作品都不錯,要是梅花的枝干吹畫的再漂亮一些就更好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吹出漂亮的枝干。
活動三:教師示范講述吹畫梅花方法。
第一步:吹出樹枝、樹干,先將滴管里的全部墨汁滴在紙上(自由選擇滴墨汁的位置),然后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要用力適度,主干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
第二步:手指點畫花心,用右手食指沾黃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心。
第三步:手指點畫花瓣,在花心周圍點上不同顏色的花瓣,排列上要注意層次,點花瓣時手腕要提起來,用指肚點花瓣,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點畫好后要用餐巾紙把手擦干凈。
活動四:幼兒再次嘗試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吹點畫梅花時要保持畫面干凈、整潔。
2.幫助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完成吹畫,能力差的只要掌握吹的方法即可,盡量使每個幼兒獨立完成,享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評價展覽作品,將幼兒作品展示在主題墻,大家共同評價、共同欣賞。
1.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暫展示在卡紙或者畫夾上,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創(chuàng)作梅花的。
2.帶領幼兒布置創(chuàng)作畫展。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5
【教學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果及性質。
2、利用各種蔬果的特征制作、組合成各種造型。
3、培養(yǎng)動手制作能力、塑造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蔬菜、水果、牙簽、及時貼、剪刀。
2、教師制作的各種蔬果造型。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教師:小朋友帶來的水果真多,大家互相瞧一瞧,都有什么?
教室:今天,我們就來和水果、蔬菜交朋友。
二、觀察各種蔬菜、水果。
1、分組觀察帶來的蔬果。
教師:說一說你喜歡什么蔬菜和水果?它是什么顏色,有什么味道?看誰說的生動形象,讓人了解這種蔬果的鮮嫩、美麗、可愛以及它的營養(yǎng)價值所在。
2、教師:蔬果除了可以食用外,還可以做什么?
3、教師:我們平時吃的蔬果還可以做出很多可愛的造型,一起欣賞一下。
三、制作蔬果造型。
1、教師:小朋友,說一說你剛才都看到了什么?
幼兒:香蕉做的小狗,蘿卜做的茶壺,青豆做的螞蟻,菜花做的.綿羊......
2、你想做什么?用什么材料來做?(幼兒自由探索、擺弄,創(chuàng)新不同的造型。)
3、幼兒選材、自由創(chuàng)作。對個別幼兒在插接方面給予幫助。
4、幼兒相互交流、自主創(chuàng)新。
四、暢想未來的蔬果。
未來的蔬果有不同形狀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的,一種蔬果可以有很多種口味。請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暢想未來的蔬果會是什么樣子、什么口味的?(幼兒講述、暢想。)
五、展示、欣賞作品。
幼兒相互欣賞、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