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
在《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中提到:"作為幼兒教師,只要保持一顆童心,才能成為一個擁有真正生命意義的人,才能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并以自己的熱情影響孩子。"曾經的我一度渴望長大,而現在的我卻不愿"長大",因為我選擇了做幼兒老師,選擇了做一個"孩子王",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收獲了快樂獲得了充實,想知道我"返老還童"的秘密嗎?
秘訣一:和孩子們同一陣線
帶孩子們出去散步時,孩子經常會關注小蝴蝶、小螞蟻之類的昆蟲,這時的我便和孩子們一起看一看、玩一玩。記得有一次春天,校園里種植的油菜花開的正黃,引來了許多蜜蜂,孩子們一下子就被蜜蜂吸引了,一邊看一邊討論道:"這是蜜蜂嗎?會蜇人嗎?怎么抓不住!"我便說道:"我來捉一只怎么樣?"當我用空瓶子捉到蜜蜂后,孩子們便拍手歡呼:"老師好棒啊!"
秘訣二: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在戶外游戲時,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玩跳繩皮球等等,有一次集體游戲活動中,只見小君一組連輸了幾次,我便說:"老師和你一組好嗎?"他們疑惑的看著說:"老師也會玩嗎?"我點點頭說:"看!老師幫你們贏回來!",在孩子們一片加油聲中,我像個孩子一樣跑著、跳著,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但不同的是,現在的我是一名幼兒老師,在我的眼里看到了孩子以及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切是那么美好。
秘訣三:和孩子們好好聊天
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和孩子們說一說有趣的話題,比如:開學第一周,和孩子們聊聊話題"新年里到哪里玩了?在假期里最喜歡做什么事情?",一個孩子說道:"我最喜歡睡懶覺!"我便說道:"老師也喜歡的,在假期里晚一些起來的'確很舒服!"。再如:在角色游戲時,"小舞臺"里一個觀眾也沒有,演員們都"垂頭喪氣"的不開心,我便說道:"看我做的機器人然怎么樣!"聽到我的動作,小演員就議論開了,"老師!你的機器人不高級!""老師,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機器人"……不一會兒便吸引了很多觀眾!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2
人的一生要經歷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多個發(fā)展階段,“人的不同成長階段存在著不同的心理類型,這些階段之間的界限非常明確。且與身體成長的不同階段密切關聯(lián)”①。因此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再生的過程”②。童年期是兒童的心理從無到有的發(fā)展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童年期的發(fā)展是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終生的。
在童年期,我們也常常分為兩個小的時期,即:0-3歲(嬰兒期)和3-6歲(幼兒期)。這兩個時期有著明顯的不同,展示出了人的心理變化的從無到有,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fā)展順序。
一、兒童受外界的影響效果不同。0-3歲階段,兒童處于心理發(fā)展的無意識階段,“成人無法直接對兒童施加任何影響”③。3-6歲階段,“兒童開始變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響”。
二、兒童所處的外界環(huán)境不同。0-3歲階段,尤其是0-歲階段,兒童的語言、行為發(fā)展能力不足,尚處于襁褓之中,因此需要親人尤其是母親的呵護和照顧,因此特別適合在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之中成長,屬于母嬰共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個時期,也是建立親情和兒童對外界安全感的最佳時期,如果母愛的缺失和感官的接觸不夠,就容易導致兒童對外界的不信任,敏感,膽小,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各國不斷延長著產假、哺育假的時間,也是為了讓新生兒能得到母親的更好照顧。3-6歲階段,隨著兒童的身體、心理的發(fā)展變化,對外界的征服力量推動著他們希望在更廣闊的空間與更多的人交往,已經初步具備了適應集體生活的主觀心理愿望和客觀支撐能力,因此可以進入幼兒園學習了,所以大多數國家都將幼兒園的入園年齡確定為3歲左右,我國《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招收3-6歲兒童入園學習,可見,幼兒園的招生年齡確定是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而確定的,不能隨意調整。
三、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階段不同。隨著新生兒降臨在世間的第一聲哭泣開始,兒童就脫離了母體,來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上。新生兒出生以后的環(huán)境與在母親體內的環(huán)境截然不同,在新生兒降臨時期,兒童面臨著巨大的“出生恐懼,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恐懼行為”④,只有通過哭泣的方式來排解這種痛苦,成年人對這種痛苦也不能回憶起來。兒童的母語也是在xx歲左右發(fā)展起來了,在母語的獲得過程中,許多內在的秘密在悄悄的發(fā)生,比如發(fā)聲器官的不斷成熟,對環(huán)境知識的吸收,都需要一種特殊的心理能力來幫助完成,并且是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因此我們也不能回憶出我們母語是怎樣習得的,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習得了這種能力,這就是無意識心理活動的結果,也是有吸收力心靈的有力證明,這種具有無意識記憶和吸收力的記憶類型被帕西.納恩先生稱為“記憶基質”。兒童是通過心靈能力直接吸收知識,這些知識會成為兒童心靈的一部分,也就是成為大腦的一部分,兒童吸收知識是在塑造心靈(大腦)的過程,因此這些知識和心靈呈現水乳交融的'“合體”狀態(tài),而不是兩個截然不同可供分開的東西,因此嬰兒期的記憶是無意識的記憶,是不能被回憶功能調閱的一種記憶。而成人是通過大腦這個工具來儲存、記憶加工來獲取知識的,必須通過有意識的意志的努力才能達成,是有意識的記憶過程,因此成人的記憶不屬于大腦機體的一部分,屬于大腦儲存的內容,當然也容易從大腦這個工具中“調閱”出來,可供回憶這種心理機制進行提取。為什么成人覺得學習和記憶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而兒童確實如此地輕松自在呢,這就再次證明年齡越小的嬰兒在心理發(fā)育期間大多處于無意識的心理發(fā)展進程之中,因為“在我們的學習成為有意識的時候,我們學習的每一點知識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⑤。隨著兒童的生長發(fā)育變化,兒童的心理不斷走向成熟,心理活動的方式也逐漸由無意識開始變得有意識起來,“在開始學習動作之前,兒童就已經有了無意識的心理發(fā)展。當他開始學習第一個動作時,無意識的就開始變成有意識的了。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變得有意識起來。兒童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為記憶的一部分⑥!3-6歲階段兒童的心理逐漸從無意識向有意識過渡期,而動作的學習是其有意識心理發(fā)展的外在表現。
綜上所述,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無意識記憶發(fā)展的階段,外界環(huán)境對其影響十分重大,因為這是他們通過吸收環(huán)境中的知識來塑造他們的心靈的過程,他們還不具備有意識的分別、篩選、判斷等能力,對環(huán)境中的一切經驗“照單全收”,并且作為心靈(大腦)這個智慧器官的一部分永久保存下來,在此期間,由于處于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他們的“學習”也會變得輕松、自然,而且不感覺到任何的困難,我們看到3歲之前的孩子總是那么無憂無慮,不急不躁地緩慢而優(yōu)雅的成長著,在這個時期,是有一種神秘的“自然力量”在推動著他主動地、本能地、自然地向前發(fā)展,也是不容易受成人影響的一個時期,但他們要受環(huán)境的影響,成人作為環(huán)境中的活躍因子,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尤其是要“正確關愛和保護好兒童的天賦,為他們潛在能力的發(fā)揮提供幫助,不是指幫助兒童本身,也不是向他們的弱點提供幫助。這樣,教育成了向兒童心理發(fā)展提供幫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個灌輸語言和觀點的過程。⑦”因此嬰幼兒期間的教育就是一種養(yǎng)育、一種陪伴,而不是對他們說教。要充分用好“環(huán)境”這個無聲的老師去影響他們,幫助他們發(fā)揮人的潛能。
對兒童的教育要遵循其生理、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充分利用好每個階段的有利因素,比如如果能無限地延長兒童具有吸收知識能力的階段,讓他們在無意識中毫不費力地學習知識,這將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呢?但是如果他們長期這樣地無意識學習,雖然學習的過程輕松了,但是學過之后也記不住更多的知識,人類的智慧不是也不能增加嗎?因此任何一種心理狀態(tài)對人的成長均有利弊之分,我們的教育就只能順應心理發(fā)展的階段,因時施策,揚長避短,搭建適宜的平臺,營造適宜的環(huán)境,促進兒童適宜地成長。如春雨般“隨風潛入夜,當春乃發(fā)生”,滋養(yǎng)著生命的蓬勃成長。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3
讀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豆豆》一書,感慨萬千。書中記載了作者(豆豆)經歷過的一段真實故事。當豆豆的媽媽聽老師說孩子在學校是個“怪怪的人”、“搗亂”、任性,會影響別人,推薦轉學時,她想:必須要想辦法找到一所能夠理解這個孩子的學校。
“巴學園”真是一所奇妙的學校,當小豆豆第一次來到那里,校長就和藹可親地讓她介紹自己,“隨便怎樣說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長聚精會神地聽自己講了一個上午,情緒好極了。
“巴學園”的孩子能夠坐在用廢舊的電車改做的教室里,孩子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選取想學的課目,也能夠跟自己喜歡的同伴坐在一齊。音樂課,孩子們不僅僅用耳朵聽,更是用心去體會,他們光著腳跳來跳去,感受著節(jié)奏、韻律。學校運動會上,身體有缺陷的孩子總能拿到第一,而這一切都是校長的精心設計。
“不要把孩子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而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比老師的計劃,更要遠大得多!边@就是小林校長的辦學宗旨。
一段“巴學園”的生活,讓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一個讓大家理解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比如:我班的陳志剛小朋友,聰明、調皮,在別人的眼里他是個典型的多動癥孩子,整天摸這動那,一刻也停不下來。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筆到處亂畫亂涂,經常與別人說反話,老師說請小朋友坐好,他卻接話說看誰坐得不好。老師對他說服、教育、引導都不見效,不少家長要求孩子遠離他。我透過與志剛的家長談心,明白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對其進行了跟蹤觀察,發(fā)現他十分喜歡車,也愛畫車。投其所好,我們兩人共同探討與車有關的話題,他興趣猛增,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我發(fā)現他真是個“車行家”,明白那么多名車,他所畫的車,部部形色兼?zhèn),十分漂亮?/p>
我試著與志剛小朋友進行了幾次談話,將他的優(yōu)點告訴全班小朋友,請他自己講他最喜歡做的事,將車的有關狀況說一說,將他的畫貼出來。小朋友們這才發(fā)現志剛很了不起,自然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和態(tài)度,慢慢與他接近,理解了他。志剛小朋友融人到群眾懷抱,各方面都有很大進步。
透過讀書,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不應是僵硬的教育,而應是互動的充滿生氣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fā)現不了東西,有耳朵卻聽不到聲音,有心靈卻無法理解真、善、美,這是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深深思考的。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4
在我們曹幼這片園地上又掀起了一股濃濃的學陶風,陶行知先生是我國教育界最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杰出教育家,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偉大先驅。學習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陶行知新論》,讓我的收獲頗豐、感觸很深。作者在書中:“為什么天下的人會如此看重他?這不奇怪,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滿天下人也愛他就在情理之中了,從許多側面反復說的一個意見,陶行知仍然‘活’著,他將長久地‘活’下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愛是陶行知畢生事業(yè)的靈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愛這份工作,愛幼兒,也有著熱情的心態(tài)?墒牵灿性S多沖動和不理智。教師是凡人,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當多次說服總不肯聽,當正面教育被一再地置之腦后,幼兒中錯誤常犯、是非不斷,我們都會煩惱、生氣,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每當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有時也會忍不住想發(fā)脾氣,不給他好臉色看,但想想看我又會覺得很內疚。有些幼兒制控能力比較差,有時反復犯錯,現在我所任教的大一班里,有一個幼兒是屬于各方面自控、動手技能比較弱的那類,他可以隨便在白紙上,想畫啥,就畫啥,像什么,就說什么的,有一次在畫畫時,就拿起紙來折飛機了,嘴巴還嘀嘀咕咕的。當時我很生氣,順手把畫紙收掉,他看見我這樣的動作,嚇的朝我看看,又看看被我團的皺巴巴紙,眼淚馬上流下來。我忽然覺得自己不知解釋,開始冷靜下來。我輕聲地問他,是不是現在想畫畫了?他很無奈地看著我,然后點了點頭。我想起在看過的教育故事里,如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yǎng)。有了適當的營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比嗽谟仔‰A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師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幼兒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幼關系。在這種師幼關系中,孩子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不僅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能力的差距,更要教師的多多付出,”“因為能力的差別,更要有教師的多多幫助。”老師對他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我最后還是給他一張鉛畫紙,讓他重新畫到涂鴉期世界去,還問我:“老師我的`好不好……”我沒有責怪他。孩子,無論他是否聰明,但他們都是可愛的。
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我們應敞開更大愛的門,接納每一個幼兒,寬容每個幼兒,牽著他們的手,帶著他們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今后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更有“愛”的教育理論。而在人類全體之中,弱勢群體的生命權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認為弱勢群體最需要愛。學習陶行知先生思想,提高自己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他的思想我們怎么學也學不完,但只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沿著陶先生的足跡一直走下去,我想我們的收獲會很大的,我們的心情也是快樂的。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5
只有當他成為自我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規(guī)則時,他才能管住自我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一樣于舊式教育里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我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期望他們安靜。但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欲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fā)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了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guī)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后,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動,我們都就應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我的紀律。在自由之后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時候,孩子才是他自我的主人,當他成為自我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fā)展。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6
對于成長于文化斷層年代的我們,胡適先生似乎只是歷史的一個符號。他以前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戶外的倡導者等,由于種種原因,難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對于他的了解多來自片段性的軼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圖覓得一本《胡適的聲音》,雖然只是一冊不一樣時期的演講集,但也足以窺見胡先生博大精深學養(yǎng)的滄海一粟。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適的聲音》一書的卷首語,這是胡先生一生主張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來,不論在什么語境下先生都會是一個“大右派”。作為一個有深厚舊學背景,在完善的西學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學者,胡先生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是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曉暢明白,樸實自然,沒有精英意識,即使此刻閱讀也有極強親近感,很貼合他倡導的白話文就應是“活”的文字。
書中涉獵的領域和年代跨度很大,從“五四”時期到五十年代,幾乎收錄了胡先生一生中不一樣時期的各種演講資料;讓我們看到胡先生歷經學者到官員(駐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長等不一樣主角轉化中為人,治學的態(tài)度;能夠充分體現他畢生倡言的“大膽的假設,留意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為人之道。
對書中感觸頗深的是一篇對“五四”事件的回顧演講稿,具體而詳盡的過程描述讓我們身臨其境;一方面,他承認“經過了這次轟動全國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贊嘆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另一方面,他堅持說,五四戶外“實是這整個文化戶外中的一項歷史性的政治干擾。它把一個文化戶外轉變成一個政治戶外”。他明確表達了:對抗爭政府的同情和對戶外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為獨立知識分子,一貫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寧鳴而生”。
另一篇極具特色的演講稿是關于中國禪宗的發(fā)展史,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系統(tǒng)講述了佛教在中國成長發(fā)展的過程。胡先生關于禪宗發(fā)展史的研究考證翔實,表述客觀風趣。胡先生本人沒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從學問的視野進入。胡先生的禪宗研究源于他編著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到他離世只完成《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禪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處,他一向在進行這方面的彌補。胡先生對禪宗史下過很多功夫,頗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礎上專門為影響很大,成為一代宗師卻不識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會和尚傳》;晚年,又花很多時刻去考證《虛云和尚年譜》。雖然禪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學一隅,但嚴謹的態(tài)度足以描述中國佛教發(fā)展的歷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發(fā)日本禪宗學者鈴木大拙與他的一翻論戰(zhàn)。胡先生對于禪宗史的研究體現了他在治學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會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禮貌的交融,感受到他作為獨立知識分子,用獨立、理性、職責、正見、負責的言論來發(fā)表個人思考的行為特點。
如何深入的探尋與認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獨立知識分子的思維來“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我們需要一生探尋的問題。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7
本學期我閱讀了虞永平教授撰寫的學前教育專著《幼兒教育觀新論》,受益匪淺。
《幼兒教育觀新論》是一本記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的書籍。書中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了若干個師幼互動行為,虞教授用35張圖表將研究的成果以數據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孩子在對人、對事所持的各種內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種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本書從兒童觀、教育觀、活動觀、課程觀、環(huán)境觀、生活觀、游戲觀、知識觀、教師觀和評價觀十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論述與講解。主要闡述了幼兒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和這些問題在現代的新發(fā)展,對于教師重新認識幼兒教育基本問題,改變教育的觀念的方法,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幫忙。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師與幼兒游戲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幼兒游戲中扮演著許多主角,從時間的規(guī)劃,到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到行為的觀察、活動的指導,無不體現了教師的支持與參與。
讀了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七章“游戲觀”,不僅僅個別小案例是我們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問題,還帶給了游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我仔細閱讀著每一字每一句,從中獲得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忙的信息和經驗。
書中的第七章第三節(jié)“幼兒園游戲情境創(chuàng)設與觀察指導”的闡述資料令我感觸頗深。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觀察者、記錄者,更重要的還就應是幼兒游戲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引導者。
該章節(jié)中重點講解了對幼兒游戲的觀察與指導,總結出了三種最常見的觀察記錄游戲的方法:整體掃描法、定點觀察法、個人追蹤法,透過各類記錄表和觀察實例,對幼兒游戲中教師的參與方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指導。作者用了一些發(fā)生在幼兒園的真實的師幼互動案例,描述性的.記錄了孩子的幾多歡樂、幾多愁!走進教師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場域,走進了他們進行行為往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微小空間。在這些案例中孩子們具有獨特的內在尺度、動機、意愿、需要與沖動,以及老師是如何去了解孩子的需要、明白他們的思想,把握好與幼兒互動的節(jié)奏,運用恰當的方法介入、指導等等。作者以關注者的身份對師幼互動行為發(fā)表種種先見,以白描的手法展現師幼互動行為的現實所在。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幼兒園游戲中也摸索出了五種促進師生互動的方法:擬人法、情景再現法、拋磚引玉法、媒體輔助法、問題設疑法。
如:巧用“擬人法”,游戲時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賦予小木偶、玩具小動物等以人的口吻,引出交流話題的一種方法。運用擬人化的教育,將抽象的道理說得簡單,通俗易懂,復雜的說教變得形象,易于幼兒理解和認可,其效果遠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的多。此方法個性適合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能夠在短時間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進而激起幼兒與“小動物”一齊說說、做做的愿望,師生間的互動自然產生了。
再如利用“情景再現法”,這是一種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場景,以引起幼兒必須的情感體驗,參與游戲分享討論的方法。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我覺得情景再現的方法還是比較適合的。情景再現法的使用是讓幼兒在一種直觀、用心、愉快的情緒下參與分享討論,有情感的參與,幼兒自然會投入這樣的情境中,與教師的互動討論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幾種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狀況選取適宜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自主性游戲,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結合使用。
以上是我在粗淺的翻閱這本書后的一點體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還將再細讀書中的許多案例,感知它深刻的涵義,體會身臨現場與孩子發(fā)生的一切……。相信透過我進一步細致地觀察、全面的了解,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定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8
正確看待幼兒之間的爭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在幼兒園里,爭吵、告小狀,是一種常見現象,有時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點兒小紙片兒也會爭起來,教師面對這種現象,常常是采取簡單的阻止方法。從表面上看,教師是在制約幼兒的不良行為,似乎充當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實教師這時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現象的發(fā)生。因為對于幼兒來說,爭吵、鬧糾紛并非都是壞事,而且往往有著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義。教師應該通過孩子們的爭吵和糾紛,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們對于事物的看法,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爭吵或鬧糾紛,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可能得到鍛煉,
一次戶外活動,我將孩子帶到放有輪胎的教學樓頂玩滾輪胎。輪胎只有十一個,孩子卻是幾十。這時許多行動慢一點的孩子空著手跑過來找我說:“琨琨、星星有輪胎都不讓我玩”,我笑著說:“是嗎?想個好辦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辦法吧!”有的孩子聽我這么一說,就跑去從別人手上奪,力量強的仍能玩著,弱一點的便被奪走了。這時不斷有“老師,某某搶我的輪胎”的叫聲,琨琨也跑過來大聲叫著:“老師,雨桐把我的輪胎搶去了!”雨桐小小的個子,敢奪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說:“他玩好了,都流汗了。”琨琨不服氣地說:“我沒玩好,還要玩!”雨桐說:“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會兒!”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辯不止。這時有孩子喊“老師,有人打架了”其實,從我對他們說“想個好辦法”時我就看在眼里,聽在耳里,只是為了鍛煉孩子們的交往能力,有意讓他們自己去玩到輪胎。當看他倆爭執(zhí)不下,才決定去處理的。我心平氣和地問:“雨桐,你為什么搶琨琨的玩具?”雨桐見我先讓他解釋理由,就得意地說:“老師,你看琨琨玩得頭上都出汗了,還不讓我玩玩!苯又矣钟蒙塘康目跉鈱τ晖┱f:“雨桐,琨琨和你一起玩好不?”這時雨桐想將輪胎送給老師,老師接過輪胎做了個向他們方向滾的動作,倆孩子“咯咯”笑著追輪胎去了。
在對幼兒施教時,教師常常會發(fā)現,一些平時話少和因教師提問而怯場的孩子,在與同齡孩子爭吵時,往往面無懼色,變得口齒伶俐,思路敏捷,用語豐富?梢姡瑺幊秤欣阱憻捰變旱恼Z言表達能力。當然,由于幼兒詞匯較缺乏,語言表達能力普遍較差,他們有時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語言的情景性較強;他們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詞語,對于那些雖然具體但表達程度不同的詞語也難以區(qū)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擠、碰、踩等詞語統(tǒng)統(tǒng)用“打”來代替,從而夸大了事實。如上例中,雨桐和琨琨本來只是爭吵,可一幼兒卻向老師報告他們“打架”了。這種夸大事實的現象在幼兒中是常見的,多是由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差造成的。爭吵,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幼兒運用語言的一種實踐,只要老師給予適當引導,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是有益的。
(二)在爭吵和鬧糾紛中,幼兒明辯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前天中午,幼兒分組洗手,準備吃午飯。這時,洗手間傳出了哭聲和叫聲。原來,健健將水刷到了小嵐的頸膊里,把衣服給弄濕了一片。只聽小嵐說“我給老師說,你把我的衣服弄濕了!苯〗≌驹谝贿呎f:“我沒有看見,又不是故意的!毙惯吙捱呎f:“你看見了,是邊笑邊弄的!”這時,瀲瀲走過來了,邊用手絹給小嵐擦眼淚邊說:“小嵐別哭了,健健不是故意將你的衣服弄濕的,一會讓他給你說對不起。走,咱們去吃飯吧!崩蠋熆吹竭@一情景,沒有去干涉,因為孩子們自己已經知道該怎么去處理了。這時,我找了一條干毛巾,悄悄交給健健,讓他主動給小嵐道歉并把干毛巾墊在小嵐的濕衣領里。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兒年齡雖小,卻已有了一定的`道德準則和美好情感。他們之所以發(fā)生爭吵,是因為起初都認為自己有理,這說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幼兒的這種是非觀念雖然還比較膚淺,但是是很可貴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師只是在認真觀察分析的情況下,對幼兒給予了不露聲色的引導和幫助,這樣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三)在爭吵和鬧糾紛中,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養(yǎng)
一天早鍛煉罷回活動室,孩子們都去拿小椅子準備吃早餐。貝貝突然為自己做有記號的椅子和楊軍爭吵起來:“你為什么搶我的椅子,這個是我的。給我!”楊軍理直氣壯地說:“又不是你從家了拿來的,我先拿到的,就不給!”貝貝央求說:“是我爺爺給我刻的記號,你看!睏钴妼⑿艑⒁傻乜匆伪成峡逃小柏悺钡男∫巫,然后還是不大情愿的說:“好吧,還是還給你。”貝貝大概見楊軍沒堅持不給,就說:“現在你先坐,吃完飯了你還我哦?”楊軍態(tài)度堅決地說:“不,給你!必愗愐脖阏Z氣溫和地說:“我倆就坐一塊吃好嗎?”于是,兩個小朋友笑笑,一塊去取飯了。從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兒之間的爭吵和糾紛,是幼兒人際交往中產生矛盾的表現。孩子對自己心愛的東西是很感興趣的。一把小椅子應該由誰坐,在孩子心目中是有一定道德標準的,這種標準在爭吵的過程中會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具體。也正是在這種爭吵甚至打鬧中,幼兒學會了觀察和分析,有了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并在觀察學習過程中掌握與同伴相處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間始終和平相處,沒有矛盾沖突,反而缺少了這種機會。所以,成人常常發(fā)現,有些幼兒一分鐘前是“敵人”,一分鐘后又成了游戲伙伴。孩子一般不會像成人那樣因利益沖突而長久記恨對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追求是玩得開心、盡興和獲得成功。為了這種利益,孩子可以馬上發(fā)生沖突,也可以馬上和好。
如今的幼兒,很少有與人交往的機會,缺乏與同伴交往的經驗。孩子進了幼兒園,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和交往經驗的缺乏,必然會產生人際沖突,于是其行為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表現為懦弱膽小,二是表現為有攻擊性行為。因而,幼兒間的爭吵現象不時發(fā)生。作為教師,應當通過這種現象細心地分析幼兒心理,了解發(fā)生爭吵和糾紛的原因,正確評判幼兒的行為,注意給予適時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盡可能地掌握與伙伴友好相處的方法,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9
本書是由艾米·勞拉·多伯羅、勞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寫,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在幼兒園中題“課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背景里,《托幼班創(chuàng)造性課程》無疑給我們一種新的觀念震蕩。這一課程以幼兒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理論為依據,充分關注了家庭、社區(qū)和托幼機構之間的關系,關注了保教人員、家長和社區(qū)成員的關系,以優(yōu)質教育的思想,系統(tǒng)構建了托幼機構的創(chuàng)造性課程。
《托幼班創(chuàng)造性課程》是理想的,更是現實的。所謂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標。有些追求和目標基于對幼兒和幼兒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評估。與其他年齡段的課程一樣,設定幼兒發(fā)展的目標,是落實課程理想的主要步驟,也是保教人員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擬定各類工作計劃。本書所展示的計劃較為具體、直觀,又有示例,清晰明了,有操作性!锻杏装鄤(chuàng)造性課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將一般的幼兒發(fā)展目標落實到個性的幼兒身上,為設定個別化目標,真正思考“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課程”。這個過程,是以評估特定幼兒的發(fā)展需要為前提的。該書詳細地說明了評估幼兒需要和行為并確定目標和行為的進程,示例生動、搞笑。尤其是對幼兒觀察和對觀察資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鑒好處。此外,該書提出給幼兒規(guī)劃一個能滿足他們需要且是傳遞正向信息的環(huán)境,主張“將幼兒的家長和文化帶入托幼機構”,這些觀點,一方面體現了教育機構環(huán)境的特點,另一方面體現了以幼兒為本、以幼兒發(fā)展為重的原則。該書還在保護幼兒的安全及給予幼兒行為明白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創(chuàng)造性課程》是現實的。當規(guī)劃。環(huán)境等轉化為幼兒和成人的行動時,幼兒的`發(fā)展就成為可能!锻杏装鄤(chuàng)造性課程》詳細地說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了解幼兒的需要,如何滿足幼兒的需要,如何明白幼兒具體的行為,如何調整幼兒特定的情緒。涉及幼兒的交往、睡眠、飲食、玩耍、制作、欣賞、模仿、扮演、閱讀、律動、郊游等等日復一日的具體行為。涉及特定活動的準備,涉及幼兒在活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心理現象,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困惑,涉及可能產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當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對幼兒行為的鼓勵、引導策略。該書在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體生動的。
看完《托幼班創(chuàng)造性課程》,我深切感受到,一個優(yōu)秀的幼兒教育課程方案,是扎根于幼兒生活的,是能真實反映幼兒的需要和潛力的,并且有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我能夠在其系統(tǒng)的指導策略中感受到理論的力量,也能在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們長期的實踐和思考。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0
看過朱教授的理想的教師,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不禁想到理想的幼兒教師是什么樣的呢?記得愛爾維修以前說過:“人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于環(huán)境,個性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huán)境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有的人則變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人!比欢诤⒆佑仔r期對他影響的是教師和家長。那么怎樣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兒教師呢?
幼兒教師應有愛心、耐心、職責心和專業(yè)的知識,并細心的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當然專業(yè)知識并不是只懂得自我的一點專業(yè),對于專業(yè)以外的東西一概不知也毫無興趣。比如:他們十分缺乏常識,就像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們對時事等問題發(fā)表的拙劣看法,時常成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兒老師就應胸寬廣,富地獻身精神,充滿仁愛之心,理想的老師就應能夠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決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確地對待工作中的問題。
。ㄒ唬⿶坌
如果一個教師在孩子做錯事以后也不告訴原因就斥責或打罵,而不是耐心的講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頑固、冷酷、殘忍,會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內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對孩子將來的`發(fā)展也有必須的影響。
。ǘ┠托
對待孩子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煩,都就應做到孩子問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傳播知識和方法時決不能嫌麻煩,敷衍塞責,就應了事,必須都要真實合理,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為對社會矛盾和缺陷有辨別潛力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孩子潛在的潛力。如果培養(yǎng)出來的人辨別不出人間的好壞和善惡,對世界沒有思考的認識,這類人越多將會成為社會的累贅。
(三)職責心
如果一位教師沒有職責心,他不管孩子是否來上課了,是否學會了?孩子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什么事他一概不知,這樣的教師我想是不會教出好學生,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忘記自我的職責或對工作不負責,后果不堪設想。
。ㄋ模贤ê屠斫
溝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長和老師還是孩子和老師等等。如果一個老師對溝通技能方法的掌握十分好,與孩子示來社會適應潛力的高低緊密相聯(lián)。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家學會與家庭成員溝通,在幼兒園學會與教師同位的溝通技巧,當他走入社會時,他也能很快地與他人溝通,更重要的是與他們溝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講理的亂說一通。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因此我們教師應取長補短,盡力讓自我成為別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師。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1
讀了《玫瑰與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遺傳,是難于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yǎng)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yè)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于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貋硪院蟊阏蘸J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蛟S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里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jié)里,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閱讀吧,相信在閱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yōu)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閱書籍,行走于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2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發(fā)現,非常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后感受頗深。非常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并沒有發(fā)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guī)律與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與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fā)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與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fā)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fā)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著相對應的發(fā)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與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huán)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煉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fā)育與治理的發(fā)展都有務必的關聯(lián)。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fā)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fā)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fā)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采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與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并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非常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非常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群眾生活。非常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與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fā)展。對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于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杰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fā)展認知與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里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jié)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fā)展狀況與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fā)
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僅僅如此,非常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來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lián)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lián)的重要性。人際關聯(lián)非常好的幼兒與人際關聯(lián)非常差的幼兒的區(qū)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于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與社交潛質。行為表現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非常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fā)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游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采取著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于婚姻與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與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非常多時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3
《綱要》中指出:藝術教育在整個幼兒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意義。它貫穿著不同領域,在不同領域的交叉和融合過程中發(fā)揮著中介作用。幼兒美術教育是以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需要、提高其審美修養(yǎng)和藝術素質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它強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是以活動過程本身為目的的一種需要的滿足。在暑假里我閱讀了《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中的《在情境中教美術》一篇文章后,結合本人在美術課題中的一些教學活動,也做了一些思考:
在大班《豐收啦》的主題活動中,我們開展了國畫“向日葵”的繪畫活動,活動的目標有兩個:一是能掌握向日葵的特征,學習用一筆雙色來畫花瓣。另一個是能夠合理布局,表現前后的遮擋關系。這次活動是通過邊講故事邊畫圖的形式,把孩子帶進故事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故事是這樣引出的:“有一天,老師去散步,走了一大圈(向日葵的花盤外形),這塊地真不錯,我決定開墾一下,要種點什么。先往左邊開了一條條溝,又往右邊開了一條條溝……變成了一個個小格子。這么好的地,我種上了一顆顆種子(點畫向日葵的籽)!比缓笪矣钟孟嗤姆椒ó嬃肆硪粋遮擋的向日葵,并沒有刻意的提出遮擋的關系,只是說在走大圈時,碰到了一條溝,就不能再走了。完成了這些步驟,整個向日葵花盤就呈現出來,孩子們一下就猜出畫的是向日葵。然后是添畫花瓣,先請孩子們說說花瓣的顏色:有的說是黃色的,有的說是橘黃色的,也有的說一半黃色一半橘黃色。結合孩子們的觀點我及時講述了一筆雙色的畫法:先用毛筆蘸上桔黃色顏料,把筆舔好再去蘸黃色的顏料,舔好筆后沿著向日葵圓一個接著一個印畫花瓣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只有個別孩子的花盤畫得小了些,這次繪畫活動多數孩子都是自己動手畫的,前后的`遮擋關系的向日葵表現的很好,一筆雙色運用的也不錯,最后我還將多數孩子的作品布置成了主題墻飾《向日葵花園》。由此可見,一旦孩子們的注意力和情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并被給予了運用美術語言加以表現自己情感的機會,那么,不用過多地去教他們美術技能、技巧,他們也會對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變得積極、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幼兒沒有較高的繪畫技能,他們的美術作品也依然會充滿著創(chuàng)造性和激情。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4
今年4月,我榮幸地參加縣里舉辦的新幼兒教師培訓,在培訓期間,學習幼兒保育、幼兒管理、幼兒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感受頗深。作為新教師我深感榮幸,也感到教育理念的學習必要性和迫切性。想要跟上教育時代的步伐,就要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素質提高。作為一民教師,必須隨著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師德師養(yǎng)。在培訓期間,有很多的心得。
一、教育理念方面
1、新課堂的學習方式交叉融合運用
新課程倡導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學習。最常用的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我自己的解,以前幼兒園里是可以用像小學一樣的方式來教學的,但當我來到縣示范幼兒園,才發(fā)現,在這里,幼兒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是幼兒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幼兒自主的學習,與教師合作、研究學習。
2、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的改革的理解。
新課程提出學生評價改革的重點: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標體系,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評價要做到:給孩子更多的微笑,會發(fā)現孩子沖我們微笑;給孩子更多的寬容,會發(fā)現孩子變得自信,表現出責任感;給孩子更多的贊賞,孩子變得自尊,不再故意搗亂;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孩子變得更積極,學習更加努力;給孩子更多理解和關懷,孩子變得寬容,師生、生生更加和諧。這是每一位教師都可以做到的。作為老師,你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評價?你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評價?如何評價才能激勵學生的發(fā)展?我們都得去思考:一個班學生有優(yōu)有差,要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是否只用表揚方式不用其他方式,將來學生是不是經不起一點兒批評和挫折?所以,評價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客觀、公正地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評價標準時要關注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特征,破除“以教為主,以學為教服務”的觀念,樹立“以學論教,教為促進學”的觀念。
二、教育改革方面
1、加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觀念。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現在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自主地進行反思與總結,而不是被動的,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是要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的。
2、調整自己的角色, 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當提供適合學生教育環(huán)境的角色。因此,我們必須用心記。何覀円獎(chuàng)造的是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我們要轉變角色,走進新角色。我們教師就要由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變?yōu)閷W生自我發(fā)展的促進者和領路人,由教學活動中的主角變?yōu)閷W生自主性學習的指導者和拓荒人。在教學方式上,要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被知識牽著鼻子走。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不斷反思自我,營造維持他們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
3、努力提高教師的素質是關鍵。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甚至制約課改的進行,今天的學生不再是幾年前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對新事物的追求與敏感往往超越我們成年人。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要勤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yǎng),以滿足新課標的課堂教學要求,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當中,要讓學生去想、去做,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去感悟知識。因此,這不僅要求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fā)現和挖掘學生發(fā)展的潛能,維系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還要有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以保證雙方的協(xié)調發(fā)展。
總的來說,在這次的培訓中,通過導師和同伴們的指導和幫助,我不斷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將繼續(xù)努力,認真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做一個合格的教育人!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5
閑暇時間,在圖書大廈里看書時,發(fā)現了這本由朱家雄教授主編的《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買完回家仔細的看完了,正如序言里所說的,“這是一本幼兒園教師親切、可讀、實用且有益的書”。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一共有七輯,分別是: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讓孩子愛我們;聽孩子的話;擠一點時間來反思;做一個有協(xié)調能力的班主任;理解家長對孩子的愛;像熱愛工作一樣熱愛生活。分別從幼兒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專業(yè)成長和班級管理,以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收集了全國幼兒教師的一些案例、感受、體會和建議,然后統(tǒng)一編輯而成。書中內容包含了幼兒教師工作的各個方面。對于一名幼兒教師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借鑒的作用。
《品讀“職業(yè)幸!薄肥潜緯谝惠嫛跋蚝⒆訌堥_你的懷抱”中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有這樣問道,有人說:“幼兒教師是‘高級保姆,低人一等’,只是負責看孩子,負責他們的吃、喝、拉、撒、睡!币灿腥苏f:“家有三斗糧,不做孩子王!薄爱斢變航處熣娴男腋?”“當幼兒教師真的能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嗎?”看到這個地方,我不禁回想起了我剛踏入幼兒園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思想斗爭,甚至還想到過退縮和放棄。我想這也是現在每一位教師踏入幼教行業(yè)所要遇到的問題。書中作者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幼兒教師應該將幼兒快樂的成長過程視為自身生命增值的過程,從中享受奮斗與收獲的感動,要學會熱愛,要學會奉獻”!坝變汗ぷ鞯腵核心是愛”、“幼兒工作需要耐心、細心、誠心和責任心,需要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認為,教師是一項平凡的工作,教師的職業(yè)幸福就是用一份愛,一顆心去獲得孩子的愛,贏得家長的心。這種被需要、被尊重、被理解和支持的體驗是幸福的。
在第三輯“聽孩子的話”中有一篇文章叫《不可忽視的教學細節(jié)》。作者用實際案例《有趣的管子》詳細的闡述了什么是教學細節(jié),如何去做好教學中的細節(jié)。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慎對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流程,更應該關注那些看似簡單的細節(jié)問題。筆者還提出,細節(jié)能反映出教師的教育理念,體現教師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在設計每一次教學活動時,都要注重教學細節(jié)的預設,同時還要及時捕捉、利用精彩的細節(jié)。
像這樣實際解讀教師教育教學方法的文章在本書第三輯“聽孩子的話”中還有許多。當我看到這個部分時,感覺書里所說的就是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能給我?guī)砗芏嗟膯l(fā)。
以上是我對于《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一個簡單的介紹。在看了這本書后,最深的一個感觸就是,這不是一本理論類讀物,也不是一本純實用類讀物,這本書介于兩者之間,可能對于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可能更有益,更切合其需要,從專業(yè)上來說,能促進幼兒教師的業(yè)務提升與反思,有益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值得大家去閱讀的一本書。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相關文章: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心得02-19
幼兒教師的讀書心得04-06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06-16
幼兒教師的讀書心得04-07
幼兒教師個人讀書心得02-21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03-01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03-24
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12-29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15篇02-27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 (精選22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