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
袁隆平的形象可謂“幾十年如一日”的“農(nóng)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駝,平頭,一身過時衣,兩腿爛泥巴。但也就是他,獲得了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證書和500萬元的高額獎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獲獎,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他不僅僅攪動了人們對科學家的好奇,更引起人們對大獎的產(chǎn)生以及我國科技獎勵制度的關注。
1976年,袁和助手培育的三系雜交水稻“南優(yōu)2號”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比常規(guī)水稻平均增產(chǎn)20%,到20__年全國累計推廣38億畝,增產(chǎn)稻谷3600億公斤。
1995年,袁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兩系法雜交水稻生產(chǎn)應用,到20__年全國累計推廣面積達5000萬畝,平均產(chǎn)量比三系增長5%—10%,續(xù)寫“東方魔稻”的新篇章。
20__年,“超級雜交稻”到達農(nóng)業(yè)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標,突破日本專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論極限產(chǎn)量,被全國400位院士評選為“20__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的第一項成果。
20__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只以科學家名字名民的股票。袁老說,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術育出畝產(chǎn)800公斤的超級雜交水稻,目標是20__年實現(xiàn)大面積推廣。
他先后獲得了聯(lián)合國知識產(chǎn)權組織“杰出發(fā)明家”金質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饑餓獎”、聯(lián)合國糧7農(nóng)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日本“日經(jīng)亞洲大獎”、作物優(yōu)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等八項國際獎。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并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饑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fā)明之后的第五大發(fā)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
袁隆平,平頭小臉,其貌不揚,土里土氣。你想不到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而正是這個顯得有些平凡和土氣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非凡的奇跡——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種著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獲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
是怎樣的力量把一個人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并且積極影響著16億人的命運呢?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促使著袁隆平年輕時違背母親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促使他執(zhí)著于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的呢?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縮寫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從一棵天然雜交稻開始,袁隆平開創(chuàng)了水稻育種的新歷史。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的英雄,也是有著世界性貢獻的杰出科學家,他獲得的一系列國際獎勵可資證明。若回答“下個世紀誰來養(yǎng)活中國人”?沒有哪位科學家比袁隆平更有資格回答了。
關于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著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以“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還講了一個故事。
從“1953年到1966年,我在農(nóng)校一邊教課,一邊做育種研究,每年都去農(nóng)田選種。從野外選出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植株,找回種子播種,看它第二年的表現(xiàn),這樣來篩選具有穩(wěn)定遺傳優(yōu)異性狀的品種,這稱為系統(tǒng)選育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1962年,我在一塊田里發(fā)現(xiàn)一株稻鶴立雞群,穗特別大,而且結實飽滿、整齊一致,我是有心人,沒有放過它。第二年我把它種下去,辛苦培育,滿懷希望有好的收獲,不料大失所望,再長出來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這時候一般人感到失敗就放棄了,我坐在田埂上想為什么失敗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選出的是一棵天然雜交種,不是純種,因此第二年遺傳性狀出現(xiàn)分離,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雜交種的產(chǎn)量來計算,畝產(chǎn)能達到1200斤,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發(fā)靈感,既然水稻有雜交優(yōu)勢,我為什么非要選育純種呢?從此我致力于雜交水稻育種!
誰能夠想象到,一個關系著16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偉大的探索與成功,就這樣由袁隆平的一個意念而開始并最終誕生了。
為了雜交水稻,袁隆平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知識、汗水、靈感、心血,沒有什么不是為了那夢寐以求的雜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階段,為了獲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xx年到1965年連續(xù)兩年的酷暑季節(jié)頂著烈日大海撈針般地尋覓在安江農(nóng)校實習農(nóng)場和附近生產(chǎn)隊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檢查了4個常規(guī)水稻品種的14000多個稻穗后,終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體的勞累還在其次,學術界權威的質疑與反對,使袁隆平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當時學術界流行的經(jīng)典遺傳學觀點認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經(jīng)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許多不良的因子已經(jīng)被淘汰,積累下來的'多是優(yōu)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會退化,雜交也不會產(chǎn)生優(yōu)勢,從而斷言搞雜交水稻沒有前途,甚至說研究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然而無論是科學道路上的挫折、失敗,還是人為的干擾、破壞,所有的磨難都無法動搖袁隆平執(zhí)著的夢想。他堅信實踐才是真正的權威,火熱的生命加上知識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切。
1966年,經(jīng)過兩個春秋的艱苦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后,袁隆平把獲得的科學數(shù)據(jù)進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寫出首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權威雜志《科學通訊》第4期發(fā)表。這篇論文的發(fā)表,標志著在國內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先河,這不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水稻育種課題的啟動,而且開創(chuàng)了一個劃時代的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隨后的30多年間,他在雜交水稻這個領域始終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個接一個,他創(chuàng)造的雜交水稻神話一個接一個。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產(chǎn)稻谷3500億公斤,相當于解決了35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廈民族幾千年都在渴盼的夢想,寫下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1999年6月,“袁隆平農(nóng)業(yè)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昭示著高科技與資本的緊密結合,將促進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而對于科技與知識的力量,怕是鮮有人能比袁隆平有著更深切的認識了。
假設我們的超級稻大面積推廣時“1畝平均增產(chǎn)400斤,推廣1億畝每年就可以增產(chǎn)糧食400億斤,相當于目前國內一個中等省份一年的糧食總產(chǎn)量。而我搞超級稻研究,只需要國家1000萬元的投資。所以科技進步產(chǎn)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畝產(chǎn)提高的潛力到底還有多大呢?我跟你講,潛力非常大。在理論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對地表太陽能的利用率可以達到5%。目前全國水稻的平均畝產(chǎn)為800斤左右,只相當于利用光能的12%,通過科技進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論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著畝產(chǎn)翻番。我們的超級稻成功并推廣后,預計可使全國水稻平均畝產(chǎn)增至1200~1300斤,F(xiàn)在我的學生們,年輕的一代的科研人員技術手段更先進了,開展分子水平的育種,效率更高。展望一下,達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時16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就解決了。你說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夢,誕生于兒時那片美麗的園藝場,然而,回眸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誰也無法想到,他之所以會如此義無反顧的選擇以農(nóng)業(yè)作為自己奮斗一生的事業(yè),竟只是緣于兒時感覺到的剎那間的美麗。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3
俗話說,人以食為先。生存是人類永恒的主題。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他們從未停止過對食物的渴望。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不吃就餓。足以體現(xiàn)食物對人的重要性。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上立于不敗之地,首先要解決的是人民的溫飽問題。
上個世紀,災難來了,饑荒嚴重,人民生活受到嚴峻考驗。一個憂國憂民、渴望生存的博學之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種的漫長研究之路。他是雜交水稻——袁隆平的偉大父親。
黑瘦,顴骨突出。藍色的絲綢被染成了白雪的顏色。手掌寬且粗糙。穿著便衣。話不多。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普通農(nóng)民一樣單純。他還笑著說,不管怎么打扮都是農(nóng)民。
與其他坐在室內享受國家補貼的院士不同,袁隆平是一個一輩子在田間勞作的農(nóng)民。
袁隆平堅韌執(zhí)著。在探索雜交水稻的道路上,他遇到了太多的困難和失敗,但他從未放棄。他博愛,胸懷寬厚,對全民慈悲,會用自己的身體赴湯蹈火。研究不成功的`時候,袁隆平在田間尋找一株自然變異的雄性不育株,頭上頂著毒陽,腳上泥濘。
他用粗糙的手撫著稻穗,向深邃的黑土地傾訴著自己的夢想。
20世紀70年代,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推廣雜交水稻的種植。種植雜交水稻后,產(chǎn)量大幅增加,受到全國無數(shù)農(nóng)民的贊譽。此后,雜交水稻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并在世界各國引進和種植。雜交水稻養(yǎng)活中國和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他成功的原因值得深思和探索。袁老說,他相信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首先知識——袁隆平畢業(yè)于西南農(nóng)學院;其次,汗——研究雜交水稻幾十年了;第三,基于對遺傳學的深刻理解,《靈感——》論證了鶴立雞群的水稻植株是“天然雜交水稻”;第四,Chance ——發(fā)現(xiàn)了一種雄花花藥不開裂且具有特殊性狀的植物。他有所有這些優(yōu)點,所以他成功了。這四點中,最有價值的是“汗”。誰能堅持一輩子在田里度過?如果是幾個月,也許有人能堅持,如果是幾十年,他們害怕。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別人,而是袁隆平。
袁隆平敬業(yè)敬業(y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袁隆平?jīng)]多久就起床離開了。"稻子已經(jīng)長好了,要去田里了。"就是這么簡單的文字,充滿了對名利的漠視和對行業(yè)的不懈探索。怎么能不被感動?現(xiàn)在的人都被社會浮華弄得失去了眼睛,靈魂蒙上了灰塵,空虛而貧窮。袁隆平成功的道理和我們能不能成功本質上是一樣的。我們希望成功,但總是不愿意付出,擦肩而過得不到。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而且做到了極致。毫不夸張地說,他拯救了世界。
"我一生的追求是讓每個人都遠離饑餓。"——這是他一生的心思。
傳統(tǒng)美德,——,探索精神,博愛精神,無私奉獻精神。他用自己的智慧養(yǎng)活了世界上億人!
如果沒有雜交水稻的發(fā)明,很難想象我們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們每個人,都應懷著最誠摯的謝意與最真摯的感動,向袁老致敬!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4
袁隆平他常說:”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為科學家!弊鳛橐幻鶎痈刹康狞h員,身處環(huán)保工程第一線,我應該把個人的理想同國電集團的環(huán)保事業(yè)及國家、民族的'奮斗目標統(tǒng)一起來,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國家的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和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興國的實踐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和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并立身本職,從做實、做大、做強著眼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第二要學習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袁隆平院士認為:”成功的要決在于知識、汗水、靈感、機遇!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了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xiàn)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于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鉆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職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舍。并弘揚時代精神,樂于服務,甘于奉獻,振興我國電力環(huán)保事業(yè),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滿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奮力跋涉,把綠色的夢想書寫在大地之上;在布滿荊棘的實驗叢林中躑躅前行,嘔心瀝血。歷經(jīng)無數(shù)次的挫折和失敗,為生命中彌足珍貴的雜交水稻事業(yè)無怨無悔,傾其一生;歷經(jīng)數(shù)十載的不懈探索和艱難實踐,袁隆平終于成功了!他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福音。他先后獲得“國家特等發(fā)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lián)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并在20xx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20xx年4月,榮登“20xx中國心靈富豪榜首富榜”。20xx年9月14日,他作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體常委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jīng)濟學家布朗曾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21世紀誰來養(yǎng)活中國?”20年來,我國已通過雜交稻增產(chǎn)3500億公斤,每年增產(chǎn)的稻谷可以多養(yǎng)活7000萬人,這就是袁隆平的回答。因此,很多中國農(nóng)民說,吃飯靠“兩平”——一靠,二靠袁隆平。其實,袁隆平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饑餓問題的法寶。西方國家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fā)明之后的第五大發(fā)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2月初,網(wǎng)友、專家攜手評選的“新四大發(fā)明”名單出爐,“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復方蒿甲醚”最終入選。并且“雜交水稻”在評選中一直遙遙領先,占據(jù)第一的位置直到最后。
有人說袁隆平比那些富裕起來的農(nóng)民更像農(nóng)民,瘦小的身子,高高的'顴骨,背微駝,小平頭,古銅色的臉龐爬上了些許老人斑,歲月風霜刻在了寬闊的額上,曬得黝黑的手臂被稻葉劃上了一道道傷痕,穿著農(nóng)村里常見的那種花紋短袖襯衣,一條灰褲,老式黑皮鞋上沾滿泥巴,手上戴著一塊黑色手表,特征很鮮明。但就是這位看似很平常的老人,卻在華盛頓正式就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并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的唯一當選者。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先生在新當選院士就職典禮上介紹袁隆平院士的當選理由時說:袁隆平先生發(fā)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增產(chǎn)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的先進事跡在國內外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與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20xx年10月,在湖南考察時專程赴袁隆平主持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詳細察看項目進展情況,充分肯定了他們做出的重大貢獻。30多個國家的總統(tǒng)、國王或部長會見了袁隆平院士。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叢書《走近袁隆平》所作序言中指出:“袁隆平同志等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就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知識分子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科技工作者敢于創(chuàng)新、頑強拼搏、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宏大抱負,集中體現(xiàn)了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平易近人、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國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寫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做出了無愧于祖國和時代的貢獻!
袁隆平是我們黨培養(yǎng)出來的當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當代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作為科學家,袁隆平院士不僅貢獻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貴、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了完美結合和高度統(tǒng)一,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風,為我們身處教育戰(zhàn)線的廣大知識分子樹立了學習的典范。
感動中國頒獎詞這樣寫到: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nóng)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袁隆平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如今,81歲高齡的袁隆平依然為農(nóng)民多產(chǎn)糧而活躍在田間地頭,為人類真正擺脫饑餓而奔走在世界各地,直到生命最后的盡頭。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chǎn)黨員;他,是一位執(zhí)著的老人,退休后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荒漠戈壁中;他,更是廣大干部群眾的優(yōu)秀代表,是黨員干部堅守信念,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他就是原阿拉善盟政協(xié)主席蘇和老人。他退休后依然不忘革命事業(yè),孤身一人駐扎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大漠黑城近十年,栽種梭梭十余萬株,很好的改善了黑城周圍的沙化環(huán)境,保護了黒城遺址,并帶領黑城人民轉產(chǎn)致富,他以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的優(yōu)秀品質和崇高精神造福了一方水土,造福了黑城人民。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愛這土地》中寫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蘇和在晚年依然扎根沙漠,他就像自己種植的梭梭一樣,不畏惡劣的環(huán)境,在生命的禁區(qū)依然挺立,防風固沙,綠化家鄉(xiāng)。蘇和,他是沙漠綠洲永遠的守護者,他更是時代的楷模,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以來,像蘇和這樣腳踏實地跟黨走,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思想的黨員干部層出不窮,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和發(fā)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急民之所需,想民之所想,他們向我們詮釋了一個真正共產(chǎn)黨員的偉大情懷。蘇和是我們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和贊揚,更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學習他猶如駱駝般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蘇和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毅力和決心,挑起重任,走著漫長的艱苦道路,在漫漫沙海中造出一片片綠洲,改善了黑城日益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綠樹茵茵對于黑城來說已不再是夢。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利益的得失,蘇和老人就這樣以自己吃苦耐勞,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在黑城腳下辛勤勞作,一步一個腳印,帶領黑城人民走向希望的綠洲。
學習他猶如梭梭般扎根基層的公仆情懷。蘇和老人心系黑城人民,像梭梭一樣扎根荒漠戈壁,以特有的堅韌挺拔精神,為廣袤無垠的沙漠帶來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他以牧民群眾為友,以荒漠戈壁為家,梭梭就很好的向我們展示了蘇和老人扎根基層,無怨無悔的公仆情懷。身患糖尿病,卻不顧個人安危,在一片不毛之地“安營扎寨”,打井找水、育苗植樹,克服無數(shù)艱難險阻,他在烈日下守望,在嚴寒中挺拔,在鹽堿中抗爭的堅強意志,使他無愧于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這一光榮的稱號。
9年過去了,蘇和老人已年近古稀,但他堅守綠色的夙愿依舊。是他讓我們看到了環(huán)境再變,理想絕不動搖的執(zhí)著精神;是他讓我們明白了社會再變,靈魂絕不浮躁的崇高品質;更是他讓我們銘記誘惑再多,信念也絕不變質的共產(chǎn)黨人優(yōu)秀本色。他是沙漠綠洲永遠的守護者,他更是牧民群眾永遠的守護神。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7
讀袁隆平,讀“雜交水稻”之父,我可以從中讀出精神,讀出品質,讀出境界。
讀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個偉大的理想。
“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多么偉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是無數(shù)英雄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堅定而明確的理想。他們把理想作為自己人生的航標,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達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緊弦的發(fā)條,拉滿弓的銳箭,展示出常人所難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過讓常人望而卻步的艱難險阻。終于,他實現(xiàn)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讓中國人遠離了饑餓。
讀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業(yè),必須先學做人。
只有做一個老老實實的人,才能踏踏實實做事;只有做一個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貪圖名利,他可能早已是億萬富翁;如果袁隆平貪圖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歲的.高齡流連于稻田之間。他是真正想為人民做點實事,為農(nóng)民增收,為國家分憂。
讀袁隆平,我知道機遇寵愛有準備的人。
從查得威克發(fā)現(xiàn)中子,到中國科學家合成人工胰島素。他們遇到機遇,獲得成功,哪一個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哪一個不是經(jīng)歷了數(shù)千次的實驗呢?有位名人說得好:“當你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時,就可以考慮機遇了!”是啊,機遇永遠偏愛有準備的人。
讀袁隆平,我知道運動是很重要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試想,如果所有的科學家都健康長壽的話,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增添多少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啊!每次聽到有風華正茂的科學家去世,我都會為他們感到惋惜,為國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經(jīng)常運動,使自己身體健康,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為人類多作貢獻。袁隆平七十六歲了,仍然能在實地實驗,這與他平時經(jīng)常運動,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直接的關系。
讀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華;讀袁隆平,使我的心靈得到美化;讀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8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亞試驗基地做過一個夢:夢中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他和他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這是多么美妙的夢境!誰能不為一位水稻科學家對事業(yè)的如醉如癡,夢魂牽繞,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呢?
袁隆平投身雜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幾十年。他說,搞這個研究工作,是很苦的,頭上有太陽曬,腳下是泥和水,但是在這里有希望,有目標,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樂。幾十年來,他基本上是默默無聞,孜孜不倦地從事他的研究。衣著簡樸,飲食清淡,閑時拉拉小提琴自娛。
他的快樂,他的充實,來自他所執(zhí)著的事業(yè)。他總結說,自己一是不怕失敗,搞研究難免有失敗,怕失敗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一點,不要斤斤計較名利得失,過于計較,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儉樸,身體要好。這是一位做學問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從本質上講,這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氣概,不趨時,不趨利,不趕時髦,不做“時尚才人”,不要把自己當“商品”。“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而大旱,無所用,棄而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無所用,則還為蓋焉。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孟子》)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哪里錢多,就往哪里鉆。搞文學專業(yè)的改行當律師,學遺傳的去當會計,學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擠……所謂“跳槽”,往往給自己出難題,結果像鄭人一樣,成了失敗的典型。帶來的是喜還是憂?假如做學問的人一味適應“市場需要”,想要多出幾個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場”思維模式,選擇自己的專業(yè),還要根據(jù)自己的性情所近和能力所及。在這點上,胡適有一段話說得很好,他說:他已經(jīng)六十二歲了,還不知道究竟該學什么,還在東摸摸,西摸摸,“也許我以后還要學水利工程亦未可知,雖則我現(xiàn)在頭發(fā)都白了,還是無所專長、一無所成?墒俏乙簧芸鞓!彼麤]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標準去學時髦。“我服從了自己的個性,根據(jù)個人的興趣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朋友們,接受我經(jīng)驗得來的這一個教訓,不要問爸爸要你學什么,媽媽要你學什么,愛人要你學什么。要以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學,這個標準很重要!(《胡適口述自傳》)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種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為任地、辨土、審時,違背這些自然規(guī)律,就葉大實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學問也是如此:“強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時”、“地利”,不能光盯著幾個錢。從心理準備上講,心猿意馬難以到達彼岸,束腰禁欲,也不會爆出靈感的火花。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假如去掉“靈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學。靈感產(chǎn)生于快樂,產(chǎn)生于“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專心致志——這是成功的關鍵。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這一點上,深入地學下去和做下去,心無旁騖,才會有所成就。色諾芬說得好:大黃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頭牛。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愛付諸自己的事業(yè),他的人生是快樂的,他的夢也是快樂的,溫馨的。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合集】11-06
袁隆平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9-10
袁隆平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經(jīng)典)10-17
學習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體會9篇06-14
袁隆平的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1-08
袁隆平先進事跡心得01-16
袁隆平先生的先進事跡12-19
袁隆平先進事跡優(yōu)秀11-22
關于袁隆平的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