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f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1
【引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人民生活質量的明顯改善,加強社會公德建設越來越成為促進國民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提高整體民族素質的迫切要求,越來越成為我國公民的熱切愿望。在現(xiàn)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的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wěn)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xiàn)。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著廣泛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著廣泛深刻的變革。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廣大民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使社會公德建設凸顯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使社會公德建設的價值具有了鮮明的時代色彩。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上下大工夫。目前,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已進入又好又快的運行軌道,這種“好”字當頭的快速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堅持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推動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這就要求我們在發(fā)展的實踐中既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chuàng)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的勞動者的整體素質。作為道德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公德與經(jīng)濟交融為一體,成為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國民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要源泉。在這樣的大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社會公德便備受關注。
【摘要】社會公德是指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具有廣泛適應性、普遍認同性、歷史繼承性等特點。反映了社會公共生活正常運行和經(jīng)濟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基本要求,體現(xiàn)了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認同,是人類人際交往活動中道德智慧的歷史凝結,是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應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社會公德通過勸導力和說服力,調節(jié)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良好社會風尚的培育,有利于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最鮮明的標志,是經(jīng)濟社會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最基本的保證。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yōu)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shù)赖履7丁?/p>
本文列舉了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公德層面所出現(xiàn)的幾點現(xiàn)象進行了調查,抽象總結其中蘊含的深層問題,淺析其成因,提出了基本的對策建議。
一`調查問卷的設計
1、您的性別A、男
B、女
2、您在公共場所排隊此時有人插隊,你會?A、馬上制止B、視而不見C、心里抱怨
3、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兒童、孕婦,您會怎么做?A、假裝沒看見B、主動讓座
C、別人不讓我也不讓
4、遇到紅燈,您將怎么做?A、一貫遵守交通法規(guī)B、經(jīng)常闖紅燈
C、趕時間的時候不遵守
5、面對乞討人群,您的態(tài)度?A、回避B、鄙視
C、給予幫助
6、關于教室占座嚴重的問題,你怎么看?A、不應該,這是不道德的行為B、應該,有利于自己學習C、無所謂
7、您對考試時作弊行為有何看法?A、可以理解B、反感
C、沒什么大不了的,自己也干過
8、對學校及社會舉行的愛心募捐活動,您的看法?A、是對的,發(fā)揚了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B、不對,我們花費的也是父母的血汗錢C、中立
9、目睹公共場合下一對戀人的親熱行為,您的意見?A、贊同,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B、反感,認為有傷大雅C、無所謂
10、您認為決定青少年社會公德意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社會環(huán)境B、家庭陶冶C、學校教育D、成人表率E、輿論導向F、影視作品
11您是否從小就接受社會公德教育?A`是
B偶爾,更多時候是自己學習
C極少
12、你認為社會公德心重要嗎?A不重要B`有點重要C重要D很重要E非常重要
13、你認為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注意個人形象A很不重要B不重要C一般重要D重要
E非常重要
14、若你的朋友要去做的事是你認為不對的,有違背社會公德,你是否會阻止?
A會,不過只是說說而已
B會,會多次提醒她、他不要做C無所謂,只要自己不做就行
D認為他有自己的看法,沒有必要瞎摻和
15、您能否完全尊重父母師長,團結同學,禮貌待人?A完全可以B有一定限度
C自己認為對的會堅持D其他____
16、請問你在與老師、師兄師姐打電話時,有沒有使用禮貌用語?A有,幾乎每次都用B緊急情況下會忘了用C幾乎不用
D在有求于對方的時候用
二`調查問卷的發(fā)放
該調查問卷共發(fā)出120份,有效收回108份。三`調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10%的同學社會公德水平很高,60%的同學社會公德水平較高,20%的社會公德水平還可以,10%的同學社會公德水平較低。四`我校大學生社會公德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xiàn)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1、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58%的人選擇“經(jīng)常參加”,有38%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shù)據(jù)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5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1%的同學認為這是醫(yī)院在掙錢,不去獻。
2、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7%,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3、環(huán)境保護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2
社會公德是指在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調查顯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60%的人選擇“經(jīng)常參加”,有34%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6%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調查中,86%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5%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2%,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7%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78%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現(xiàn)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guī)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xiàn)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63%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誠然,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3
一、調查目的:
目前,由于大學生公德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而我們缺少這方面的具體數(shù)據(jù)。所以我們這次的研究成果,希望得到學校和社會的重視,以豐富和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積極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二、調查意義: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xiàn)一個人的素質涵養(yǎng),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這次社會調查。
三、大學生社會公德現(xiàn)狀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
1、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在近期我們舉辦的一期“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大學生社會公德現(xiàn)狀調查問卷”中顯示,在“在一些建筑上涂鴉你認為好嗎”這一問題的回答上,有63%的同學認為“不好,它破壞了公物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在“若你的朋友要去做違背公德的事情,你的行為是?”有79%的同學選擇了“會,并且多次提醒他不要做”.但在“你在公共場所排隊有人插隊時,你會怎么做?”,卻有34%的同學選擇了“心存抱怨”.這就表明,在公德意識方面,大學生們普遍表現(xiàn)得比較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行為表現(xiàn)方面還需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2、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待提高。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幼,您是否會主動讓座?”這一問題,有86%的同學選擇了“主動讓座”;3%的同學選擇了“別人不讓我也不讓”;7%的同學選擇了“漠不關心”.樂于助人,尊老愛幼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這樣一種結果我們認為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還有待提高。
3、大學生逐漸認識到愛護公物的重要性。校園的優(yōu)美環(huán)境與完整的公共設施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無疑有著積極的影響。然而,大學生是否會時時處處維護這種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呢?當問及“你如何看待在學校圖書上批注勾畫這些行為”時,有68% %的大學生選擇“強烈譴責”,只有2%的大學生會無所謂,這個問題,學生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好的。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問道“你是否關注每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時,只有10%的人會非常關注,而有20%的人偶爾會關注,其余70%的則從來沒有關注過。
4、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然而,當代大學生遵守校紀校規(guī)狀況并不是很好,占座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上課接電話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如何看待圖書館或自習室的占座問題”的調查中,竟有41%的同學說出自己偶爾也有這種行為。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行為道德問題,同時也折射出當代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規(guī)則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但對于“如果上課你有電話打進來你會接嗎?”這一問題,有60%的同學選擇了“不接,下課再回電話”,這同時表明了很多同學仍會嚴格遵守校紀校規(guī),嚴格要求自我。
5.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的提問中也涉及了關于同學們對社會現(xiàn)存道德意識的看法。有31%的同學認為違反社會公德的不文明現(xiàn)象仍存在于大多數(shù)人身上,并且有51%的同學表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在逐漸弱化。當問到“決定公民社會公德意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時,“社會環(huán)境”、“家庭陶冶”這兩個原因位列榜首。同時,有42%的同學指出社會上存在的違反社會公德的不文明現(xiàn)象,最主要原因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
四、大學生社會公德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通過對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并結合與部分學生的座談,基本可以看出大學生社會公德狀況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 1、道德觀、多元化與復雜化.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遵守起來并不困難,對于常年受正規(guī)教育的大學生而言,應該是道德的底限。雖然多數(shù)大學生能按照公德的要求去行事,但落實到每一項,有很多同學達不到公德要求的?梢韵胂螅耆线@幾個方面的學生的數(shù)量會更少一些。也就是說,社會主義道德觀雖然依然占據(jù)一定的優(yōu)勢,但已非一統(tǒng)天下了,其它的道德觀、價值觀已經(jīng)對社會主義道德觀形成了一定的沖擊。道德觀的多元化與復雜化與其家庭背景、學校背景與社會背景緊密相關。 1)首先是家庭成員的道德水平參差不齊。 2)高校教師本身的道德觀具有多元化特點。 3)社會正處于轉型期,非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在社會上大量存在?偟膩碚f,大學生道德觀的多元化、復雜化不是某一因素造成的,是學校、社會包括家庭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道德“知”、“行”脫節(jié),道德標準的雙重化.“知”、“行”脫節(jié)問題早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關注,而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則很好的為這個結論提供支持。換句話,道德對于多數(shù)學生而言,僅是停留在“知”的層面,而已無法去“行”了。道德“知”、“行”脫節(jié)原因多由以下引起:1)社會道德環(huán)境不佳、學校德育不力、互聯(lián)網(wǎng)負面信息毒害等。2)個人心理尚未成熟。大學生剛成年,其心理尚未成熟,知識雖然豐富,可是閱歷淺、生活經(jīng)驗太少,對事情的認識容易限于表面。
五、我們的建議
(一)加強社會公德教育
1、樹立良好的公德意識。
2、做好監(jiān)督、引導作用。
3、國家盡快完善經(jīng)濟市場體系,嚴懲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
4、加快社會公德法規(guī)法章建設。
(二)加強校園教育
1、學校積極舉辦公德素質宣傳,進行道德素質演講。
2、進行公德素質大評比同學生年終考核結合起來,這樣更具有約束力。
3、學校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加強規(guī)章制度的管理。
4、優(yōu)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創(chuàng)新社會公德教育方式。
(三)加強家庭教育。
1.家庭每位成員積極參加各種公德講座并予以借鑒。
2.家庭成員互相監(jiān)督勸導,爭取做公德模范家庭。
3.父母應以身作則,提高重視度,為小孩做好榜樣。
(四)加強個人學習
1、不斷加強學習,不斷豐富頭腦,增強修養(yǎng),樹立浩然正氣。
2、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牢記宗旨以守德。
4.嚴格自律以養(yǎng)德。
六、總結
綜上所述,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但仍有不足之處。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營造互相幫助、互相關懷的溫暖氛圍,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須再接再厲,要爭當?shù)赖履7丁?/p>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4
調查對象:xxx部分在校大學生
組員及分工:xx
組長:xx
個別訪談:xx
文獻收集:xx
個人體會:xx
幻燈片制作:xx
報告整理:xx
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yōu)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xx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shù)赖履7丁?/p>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xiàn)一個人的素質涵養(yǎng),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一、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yè)水平高和社會實踐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xiàn)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二、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jīng)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shù)據(jù)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 %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yī)院在掙錢,不去獻。
三、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四、環(huán)境保護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
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2 %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guī)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xiàn)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xx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五、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
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并沒有下降!痹诘玫缴鐣隙ê捅碚玫耐瑫r,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圣責任,時刻以社會公德典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公德形象大使。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5
近年來,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公德教育逐步重視并得以大力加強,從總體上看,大多數(shù)大學生具有較強的現(xiàn)代公德觀念、公德意識、公共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并能在行為層面上有所實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觀念上認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認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重大意義。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社會公德失范,存在著諸多不盡人意的缺點和弱點。比如:公共衛(wèi)生習慣差,隨地吐痰,亂丟雜物;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上課遲到、早退甚至曠課,偷竊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考試作弊屢禁不止;誠信意識淡。换A文明行為失范男女生談戀愛時行為有失分寸;不能愛護公共財產,等等。上述行為雖然不是大學生的主流,但它產生的消極影響令人憂慮,因為它不僅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學習,而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教育顯得極為重要而緊迫。
一、調查目的
調查的目的是加強大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應成為傳播校園公德意識和實踐校園公德規(guī)范的重要力量,對宣傳、維護校園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當代大學生校園公德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大學生公德意識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傳播公德意識的建議,共創(chuàng)美麗和諧的校園。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本調查的對象為下沙高教園區(qū)的四所院校的學生,四所學院分別為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jīng)學院、杭州師范大學、中國計量學院。共發(fā)放問卷80份,平均每所學校20份,收回79份,回收率為98。75%。調查對象中,男生有36人,占46%,女生43人,占54%;大一有19人,大二有11人,大三有23人,大四有13人,研一有10人,研二有3人。調查對象男女比例和年級分布都較為均衡。
2、調查方法:采取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在校園內學生密集的地方發(fā)放調查問卷。
3、調查處理:人工處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圖表用EXCEL來繪制。
三、調查的具體內容及結果分析
調查問卷的設計選取了校園內較為常見的違背校園公德現(xiàn)象的行為,共有11個選擇題,其中9道單選2道多選,以及1道主觀題。具體調查內容與結果分析如下。
1、問題:你經(jīng)常闖紅燈嗎?你對闖紅燈的反感級別是?選項:A只要過往車輛不是很多就理所當然地闖紅燈;B會隨大流,大家都闖紅燈的時候我也闖;C很少闖紅燈,不管自己還是和同學一起。
下沙的校園幾乎都分教學區(qū)和生活區(qū),連接兩個區(qū)的的馬路上都有紅燈,闖紅燈是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行為,不小心就會造成交通事故,危機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調查結果顯示,在四所學校的總體情況中,44個人選擇了很少闖紅燈,占55%;25個人選擇了隨大流,占32%;10個人選擇了理所當然地闖紅燈,占10%。對闖紅燈的反感程度中,61%的同學選擇了有點反感;20%的任選擇了不反感;有19%的人選擇了非常反感。從調查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到,大學生大多數(shù)對于闖紅燈行為是反感的,很少闖,但也有部分覺得無所謂、經(jīng)常闖,說明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在大學生中仍不夠強。
再對不同學校進行比較,從上圖表可以看到,杭師選擇很少闖紅燈的,理所當然地闖紅燈的也只有1個,而其他學校很少闖紅燈的數(shù)量一致,但是工商理所當然闖紅燈的是最多的,占比達25%,說明在這個問題上,杭師的表現(xiàn)最好,工商的表現(xiàn)較差。
2、問題:你如何看待考試作弊?反感級別是?選項:A予以支持;B堅決反對;C中立
調查結果顯示,在四所學校的總體情況中,有44人選擇了保持中立態(tài)度,占55%;有33人選擇了堅決反對,占42%,有2人選擇了予以支持,占3%。而在對該問題的反感級別上,43%的人選擇了不反感,34%的人選擇了有點反感,23%的人選擇了不反感。從此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對作弊行為是抱著中立、無所謂的態(tài)度的。說明作弊現(xiàn)象在學生群中比較常見,學生已經(jīng)對此不文明現(xiàn)象淡然視之。
在不同學校的對比中,選擇堅決反對的,工商最多,杭師最少;選擇中立的,工商最少,其他三所學校最多;選擇支持的,杭師和計量分別有一個。此數(shù)據(jù)表明工商的作弊現(xiàn)象比較少,表現(xiàn)較良好,其他三所學校差不多。
3、你愛惜校園的公共財產嗎?在使用學校的免費資源如衛(wèi)生紙的時候會有浪費行為嗎?反感級別是?A反正是公家的,想用多少用多少,無所謂;B偶爾會浪費,但有時會注意;C很注意愛惜公共財物,不管是不是自己的。
結果顯示,選擇偶爾會浪費的有45人,占57%;選擇很愛惜公共財物的,有33人,占42%;選擇想用多少用多的,有1人,占1%。而對浪費公共資源的反感級別上,有50%的人選擇有點反感,有34%的人選擇非常反感,有16%的人選擇無所謂。以上說明大部分人都意識到應該愛惜公共財產與珍惜公共資源,但仍有部分人對此抱無謂態(tài)度,校園中仍存在該不良現(xiàn)象。
在不同學校的對比中,選擇很注意愛護公共財物的,財經(jīng)和杭師最多,計量最少;選擇偶爾浪費的,計量是最多,杭師最少。但選擇理所當然地浪費的,杭師有一個,而其他學校沒有。這說明了計量的浪費現(xiàn)象是相對嚴重的,而其他三所學校的情況相差不大。
4、你會在圖書館的書上寫或畫嗎?對該行為的反感級別是?選項:A經(jīng)常;B偶爾;C從不。
結果顯示,有50個、占63%的人選擇從不在圖書館的書上寫或畫,有23個、占23%的任選擇偶爾,有6個、占8%的任選擇經(jīng)常。從反感程度看,有55%的人選擇非常反感,有31%的人選擇有點反感,有14%的人選擇不反感?梢钥闯龃蟛糠秩瞬淮嬖谠摬晃拿餍袨,但仍有小部分人在圖書館的書上寫或畫,該行為也是破壞公共財產的表現(xiàn)。
從不同學校的對比看,工商選擇從不在圖書館的書上寫和畫的最多,財經(jīng)和杭師最少;只有財經(jīng)沒有人選經(jīng)常,而其他三所學校都有2個人選經(jīng)常。說明工商在這點上表現(xiàn)是比較好的,而財經(jīng)表現(xiàn)最差。
5、你厭惡其他人說臟話嗎?反感級別是?選項:A厭惡;B無所謂;C自己也說。
結果顯示,選擇厭惡的有44個人,占55%;選擇無所謂的'有27個人,占34%;選擇自己也說的有9人,占11%。在反感級別上,認為有點反感的最多,占51%,非常反感的也占到26%,而無所謂的占到23%。數(shù)據(jù)表明說臟話的現(xiàn)象比較少,大家對該不良現(xiàn)象比較反感。但這跟我們平時的真實狀況有出入,現(xiàn)實中說臟話的同學不在少數(shù),原因或許是學生認為有些用詞很多人都說,已經(jīng)不屬于“臟話”的范圍。
從不同學校的對比看,財經(jīng)和杭師對說臟話反感的最多,計量最少,而選自己也說的四所學校情況相差不大,都只有2到3個。說明該行為上,杭師表現(xiàn)略好一點,計量表現(xiàn)略差一點。
6、上課、自習室或聽講座時你會把手機調成振動或靜音碼?對不調靜音的反感級別是?選項:A經(jīng)常;B偶爾;C從不會。
結果顯示,有65個人、82%的比例會經(jīng)常把收集調成振動或靜音;有11個人,14%的比例偶爾調成振動或靜音;有3個人,4%的比例選擇從不會。在反感級別上,41%的人對此有點反感,40%的人對此非常反感,19%的人對此無所謂。上課或開戶手機鈴聲響,不但會打斷老師講課或會議的節(jié)奏,也影響同學們聽課或開會的情緒,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大部分學生對這種不良現(xiàn)象是反感的。
從不同學校的對比來看,工商、財經(jīng)、杭師三所學校情況差不多,而計量學院的經(jīng)常調靜音的最少、從不調靜音的最多,在該行為上表現(xiàn)最差。
7、你在圖書館里或教室用書占位置嗎?反感級別是?選項:A經(jīng)常;B偶爾;C從不會。
圖書館或教室的座位資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供全校師生使用。在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還占著座位不給別人使用,那就是違背校園公德的表現(xiàn)了,尤其是一些為了獨占一張大桌子而占座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人、63%的比例是偶爾占座,而有21個人、27%的比例選擇經(jīng)常占座,僅有8個人、10%的比例選擇從不會占座。在反感級別上,43%的人選擇有點反感,38%的人覺得非常反感,19%的人認為無所謂。說明即使大部分同學反感占座,但占座現(xiàn)象仍普遍存在。
從不同學校的對比來看,工商經(jīng)常占座的人比較多,計量的比較少;從不占座的計量最少,其余三所學校人數(shù)相當。說明在這點上,計量的表現(xiàn)較好,工商的表現(xiàn)較差。
8、當其他同學在自習時,你會在圖書館、教室里接電話嗎?反感級別是?選項:A會;B不會;C看情況。
圖書館、教室是上自習、上課的地方,在里面接電話,會嚴重影響到他人學習,屬于違背校園公德的現(xiàn)象。從調查結果來看,50個人、占63%的比例選擇不會在圖書館、教室里接電話;20個人、占26%的比例選擇會看情況;9個人、占11%的比例選擇會。而在反感程度上,47%的人有點反感,40%的人非常反感,說明絕大部分人對此還是反感的。
從不同學校的對比來看,選擇不會的,財經(jīng)最少,其他學校相差不大;選擇會的,四所學校也差不多,選擇看情況的,財經(jīng)最多。從這里看,四所學校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情況是沒多大的差異的。
9、你習慣上課或者開會遲到嗎?反感級別是?選項:A經(jīng)常遲到;B有特殊原因時會遲到;C幾乎不遲到。
遲到是無時間觀念的表現(xiàn),上課遲到會擾亂課堂的秩序,也是對老師的不尊敬。開會遲到也許會造成會議推遲,耽誤大家時間。從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38個人、占48%的比例選擇幾乎不遲到,和選擇有特殊原因時會遲到的人數(shù)是一樣的,有3個人選擇經(jīng)常遲到。對此的反感級別,有點反感的占63%,無所謂的占23%,非常反感的占14%。說明經(jīng)常遲到的還是很少的,很多人也知道遲到是不好的,因此對此行為有點反感。但因為在校園內遲到?jīng)]有懲罰,不像在公司時遲到會扣工資,沒有外在約束,因此遲到現(xiàn)象也不在少數(shù)。
在對不同學校的比較中,可以看到選擇幾乎不遲到的,計量最少,工商、財經(jīng)最多;選擇經(jīng)常遲到的,工商、財經(jīng)、計量都有一個,杭師沒有;選擇有特殊原因會遲到的,計量最多,杭師次之。這表明在此現(xiàn)象中,計量表現(xiàn)得較差,工商和財經(jīng)的結果一致。
10、【多選】你認為這些不文明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選項:A學生個人素質差,自我約束弱,明知故犯;B學校管理制度問題,缺乏約束;C缺乏正確有力的導向。
校園中違背公德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那學生們認為的原因是什么呢?調查結果顯示,45%的比例選擇了是因為學生個人素質差,自我約束弱;36%的比例選擇了缺乏正確有力的導向是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還有19%的比例選擇了是學校管理制度的原因。
在對不同學校的調查中,認為是學生個人原因的,計量最少,其他三所學校的數(shù)量一樣;認為是學校管理制度原因的,財經(jīng)最多,杭師最少;認為是缺乏正確有力的導向的,財經(jīng)和計量最多,杭師最少。說明在原因的認識上無法達成一致,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11、【多選】你認為學習政治理論和思想品德課對大學生的作用是什么?選項:A有助于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B對人生具有指導作用;C沒有明顯的作用。
此項的調查結果顯示,43%的比例認為學習政治理論和思想品德課對大學生沒有明顯的作用;29%的比例覺得還是有助于做出正確的加之判斷的,而有28%的比例認為對人生具有指導作用。從這里可以看出,有不少學生認為學校的教育對增強學校公德意識是無明顯所用的。
在不同學校的對比中,可以看到認為無明顯作用的工商最多,計量最少,從這里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對工商的學生的效果最差,對計量的學生效果較好。
12、【主觀題】你認為本校最缺乏公德意識的行為是什么?
最后一題設置了一題主觀題,以揭示學生眼中最缺乏公德意識的行為,以及對其他存在的違背校園公德的現(xiàn)象進行補充。調查調的結果如下。
。1)有關圖書館和教室的:公共圖書隨意涂畫;圖書館內隨意接聽電話、大聲喧嘩、食用有異味的食物(×6);占座(×4);借閱雜志不及時放回;到圖書館發(fā)傳單;借書長期不看卻不還
。2)有關衛(wèi)生環(huán)境的:教室垃圾不帶走(×2);亂扔垃圾(×4);隨地吐痰(×3);亂扔飯后殘余的垃圾;在桌子上亂涂亂畫;個人衛(wèi)生差;完廁不沖水;在教室墻上涂鴉;
。3)有關公共資源的:浪費公共資源;開空調不關窗;浪費衛(wèi)生紙(×4);(4)其他方面:遲到;插隊(×2);闖紅燈;說臟話(×2);穿著暴露;盜竊(×2);考試不誠信;缺乏誠實、守信;宿舍抽煙;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影響他人;不懂尊敬別人;情侶太囂張;情侶在公眾形象差;女生打扮太漂亮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校園各種公德缺失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大學生的校園公德仍需要得到增強。
四、校園公德缺失的原因
(一)學校教育的缺陷造成了學生校園公德觀念的缺失
學校教育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多數(shù)學校往往過多地關心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和得失,以此來評判學生素質的好壞以及學校和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對思想品德、道德修養(yǎng)、思想政治等重視不夠,存在公德教育目標空泛、理想化,教育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公德教育過程抽象、空洞,學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實踐,道德行為能力不強,進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為相矛盾的現(xiàn)象。
(二)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制約了學生良好校園公德行為的形成大多數(shù)家庭忽略了對孩子的公德教育,普遍存在重智力輕德育的傾向。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部分父母或長輩對孩子寵愛有加,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對孩子犯的錯誤,無原則地原諒,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導。長此以往,造成了孩子惟我獨尊、性格粗暴等不良習氣,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識。同時,很多父母也忽視了自身的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孩子的影響,現(xiàn)實中,很多父母不遵守社會公德,不注重個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孩子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
(三)大學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為弱點是其校園公德缺失的內在原因
作為當代大學生,具有思想活躍、積極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創(chuàng)新的特點,但另一方面,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控能力差,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熟。這使得大學生思想素質低、對自我的約束較差,不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學校之間的關系。這不僅對其學習有不利影響,也不利于其良好公德意識的形成。
五、關于加強大學生校園公德意識的建議
關于如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校園公德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我們有如下建議:
加強大學生自身修養(yǎng)與素質,通過積極參與各種校園公益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校園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yǎng)公德意識,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從小事做起,從小節(jié)攻起,帶頭踐行公德規(guī)范。
還應該加強家庭與學校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教育。大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家和校園,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正確的道德教育,不要將一些自私利己、時時提防他人的錯誤思想教給孩子;作為學校,應該多開展一些有關加強公德教育的活動,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并讓他們從實踐中培養(yǎng)公德意識。
此外,國家仍要大力倡導和諧。和諧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要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大學生作為社會的重要群體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著國家的形象。同樣,校園公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窗口。因此,大學生在提高自己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yǎng)自己的公德意識。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6
當代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 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 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 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基本現(xiàn)狀
近年來, 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公德教育逐步重視并得以大力加強, 特別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后, 各學校都積極 宣傳貫徹, 取得了明顯成效。從總體上看, 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和整體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大多數(shù)大學生具有較強的現(xiàn)代公德觀念、公德意識、公共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并能在行為層面上有所實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觀念上認同“愛國守法, 明禮誠信, 團結友善, 勤儉自強, 敬業(yè)奉獻”的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 認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重大意義。
但是,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社會公德失范, 存在著諸多不盡人意的缺點和弱點。比如: 公共衛(wèi)生習慣差, 隨地吐痰, 亂丟雜物, 在課桌椅上亂涂和亂畫現(xiàn)象比較嚴重; 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 上課遲到、早退甚至曠課, 就餐時任意插隊, 偷竊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考試作弊屢禁不止; 誠信意識淡薄, 助學貸款久拖不還; 基礎文明行為失范, 不能尊老愛幼, 尤其是男女生談戀愛時行為有失分寸; 集體主義觀念不強,不愿參加集體活動, 缺乏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艱苦奮斗精神差, 享樂主義思想有所抬頭, 不講節(jié)儉, 互相攀比, 時有酗酒、抽煙等不良習慣; 不能愛護公共財產, 圖書失竊, 教室、實驗室、宿舍等公共場所財物損毀嚴重, 等等。上述行為雖然不是大學生的主流, 但它產生的消極影響令人憂慮, 因為它不僅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學習, 而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 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教育顯得極為重要而緊迫。
二、大學生社會公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 學校教育的缺陷造成了學生社會公德觀念的缺失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 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利益的反映, 是基礎文明修養(yǎng)的重要內容, 重視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公德是學校教育的應有內容。但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多數(shù)學校往往過多地關心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和得失, 以此來評判學生素質的好壞以及學校和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對思想品德、道德修養(yǎng)、思想政治等重視不夠, 特別是對社會公德教育缺乏計劃性、長期性, 即使重視和加強了這方面的教育, 多數(shù)學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標空泛、理想化, 教育內容重理論、輕實踐, 公德教育過程抽象、空洞, 學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實踐, 道德行為能力不強, 進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為相矛盾的現(xiàn)象。
(二) 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制約了學生良好社會公德行為的形成
隨著知識經(jīng)濟的到來, 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極為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投資, 也愿意花費時間去督促引導孩子的學習。但大多數(shù)家庭忽略了對孩子的社會公德教育, 普遍存在重智力輕德育的傾向。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處于“核心”地位, 部分父母或長輩對孩子寵愛有加, 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對孩子犯的錯誤, 無原則地原諒, 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導。長此以往, 造成了孩子惟我獨尊、性格粗暴等不良習氣, 這種習氣伴隨孩子進入社會, 就會表現(xiàn)為目中無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個人主義思想嚴重, 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識。同時, 很多父母也忽視了自身的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現(xiàn)實中, 很多父母不遵守社會公德, 不注重個人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孩子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
(三) 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使學生社會公德認知出現(xiàn)偏差
大學生的成長是一個通過不斷學習及不斷適應各種社會規(guī)范并成為正式社會成員的社會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 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尚處于未最后形成的階段, 仍然較易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建立完善, 受市場經(jīng)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助人為樂、尊老愛幼、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產、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質被有些人認為是大話、空話、套話, 使其在調節(jié)、約束人們行為方面的作用弱化, 良好社會風氣受到污染。面對社會上諸多的道德行為, 一部分大學生放棄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價值主體的唯我化、價值取向的功利化、價值評價的利己化, 致使部分學生重利輕義、重個人輕集體、重眼前輕長遠, 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四) 大學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為弱點是其社會公德失范的內在原因
作為當代大學生, 具有思想活躍、積極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創(chuàng)新的特點, 另一方面辨別是非能力不強,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熟, 思想上活躍與混亂、單純與復雜、自強與脆弱、理性與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狀態(tài)在他們身上同時存在。一些學生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得不到老師同學賞識等, 加上對社會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風氣不能夠正確認識, 使人生價值發(fā)生傾斜, 使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逐漸突出, 厭倦、自暴自棄、隨波逐流也隨之產生, 很容易沾染打牌、抽煙、破壞公物等不良惡習, 生活中消極處世、冷漠待人, 造成道德觀念淡漠。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矛盾、生活挫折、貧困等出現(xiàn)了多種心理問題, 孤獨、沉默、消極、冷漠, 甚至性格扭曲, 這也影響到了他們正確地待人處世, 如果處理不好, 將嚴重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公德行為。
三、做好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的對策思考
(一) 進一步優(yōu)化校園公德環(huán)境, 切實強化對大學生的公德教育
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重要的制約和影響作用, 良好的公德環(huán)境對學生的成長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學校公德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來說, 一方面要重視人文環(huán)境的培育。首先,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養(yǎng), 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為人師表,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來引導學生、帶動學生。其次, 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健康向上的校園風貌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公德教育的積極性, 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 并以實際行動維護學生形象、維護自身形象, 提高公德修養(yǎng)。第三, 積極發(fā)揮輿論在學校公德建設中的導向作用,倡導公德意識, 推崇先進模范, 宣傳優(yōu)良的社會公德事跡, 譴責不講公德的行為, 鞭撻丑惡現(xiàn)象, 從而在校園內形成人人講公德、唾棄不文明行為的良好公德環(huán)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園美化工作, 以整潔優(yōu)美的物質環(huán)境熏陶人, 感染人, 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二) 把社會公德教育納入思想品德課程教學
高校要重視社會公德德育教育的課堂教學, 要把社會公德教育作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內容納入思想品德課教學計劃。一方面要教育學生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如待人禮貌、寬厚、誠實、守信、謙遜、恭敬、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尊老愛幼、克己自制等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要努力用體現(xiàn)社會主義新風尚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和時代精神來教育學生, 以“愛國守法, 明禮誠信, 團結友善, 勤儉自強, 敬業(yè)奉獻”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教育引導學生。在教育方式上, 既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說教。促使他們利用認識到的社會公德規(guī)范, 運用到日常生活、學習中去, 有意識地不斷實踐, 使自己的不道德行為受到抑制, 高尚的思想、行為得到強化。
(三) 強化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 加強社會公德日常行為的訓練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實際、向人民群眾學習, 進一步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為人民服務和獻身精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也是最直觀、最生動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學校可組織學生搞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科技、參與社區(qū)服務等活動,并力求使各項活動的開展形成一種制度, 以保證這些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大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 可以深刻體會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發(fā)現(xiàn)人民群眾偉大, 增強勞動觀念, 在實踐中認識自己的人生價值, 進而增強他們的道德需要,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高?赏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師設計的活動情境中去感知體驗, 從而在其中解決心理問題及由此形成的社會公德認知和行為問題, 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tài)與公德行為習慣; 根據(jù)形勢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心理機構, 開展心理工作,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了解學生心理狀況, 為一些處于不良心態(tài)的特別不良道德心態(tài)的學生, 幫其分析導致困境的原因, 使之擺脫矛盾和困擾, 正視自己的情況,找到如何解決不良心態(tài)的方法, 及時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開展心理衛(wèi)生知識講座, 并通過開展學習、交往、情緒等方面的主體心理輔導, 讓學生學會自我保健、自我調節(jié), 保持身心健康發(fā)展。
(五) 優(yōu)化社會大環(huán)境, 營造良好的社會公德氛圍
人總是處在一定的氛圍之中。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觀念, 都要受到環(huán)境氛圍的各種影響。營造有利的社會氛圍, 是搞好社會公德建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大學生社會公德水平的提高, 也有賴于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德水準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發(fā)揮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大眾媒體的作用, 以正面宣傳為主, 弘揚正氣, 為社會公德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其次, 要在全社會努力營造一個揚善懲惡的社會倫理機制, 利用道德的約束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氛圍是無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 在人人講道德講禮貌的氛圍中, 久而久之就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第三,要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在全社會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huán)境, 以此促進和保障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和發(fā)展。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7
調查對象:xxx部分在校大學生
組員及分工:
組長:
個別訪談:
文獻收集:
個人體會:
幻燈片制作:
報告整理:
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yōu)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shù)赖履7丁?/p>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xiàn)一個人的素質涵養(yǎng),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倍覀兊恼{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yè)水平高和社會實踐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xiàn)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jīng)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shù)據(jù)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y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huán)境保護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guī)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xiàn)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人。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并沒有下降!痹诘玫缴鐣隙ê捅碚玫耐瑫r,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圣責任,時刻以社會公德典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公德形象大使。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8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yōu)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shù)赖履7丁?/p>
在思想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xiàn)一個人的素質涵養(yǎng),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調查顯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倍覀兊恼{查結果顯示,有49%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8%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yè)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xiàn)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7%,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
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的活動,善于發(fā)現(xiàn)和運用先進典型,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學生道德楷模,讓廣大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進典型的高尚情操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白詮娭恰北闶且粋很成功的道德典范。在評選的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都用自己的事跡感動著每一個人,同時也在其內心深處產生正面的影響,起到典范的積極作用。
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但仍有不足之處。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營造互相幫助、互相關懷的溫暖氛圍,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徐再接再厲,爭當?shù)赖履7丁?/p>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9
調查對象:大學生
調查形式:問卷調查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公德
摘要:
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更應該遵守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yǎng)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努力做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目的及意義:
了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yōu)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shù)赖履7丁?/p>
調查現(xiàn)狀:
通過調查問卷設計,調查實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我順利完成了“大學生社會公德”的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未來接班人的主干群體,70%左右的被調查的同學具有較高的社會公德意識;20%左右的表現(xiàn)為良好;僅有不到10%的同學公德意識薄弱。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標準,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相關,也是樹立中國人良好國際形象的迫切需要。
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準則。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guī)范是每個大學生的義務。作為有較高素養(yǎng)的大學生,我們應當自覺培養(yǎng)公德意識,養(yǎng)成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行為習慣。
我們大學生應從小事做起,從小節(jié)做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社會公德所規(guī)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shù)人所忽視,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社會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yǎng)。其實,踐行社會公德并不難,提升敬人禮讓的境界同樣不難,比如,在公共場合主動排隊是講社會公德;乘坐公交車主動為老幼病殘孕乘客讓座是講社會公德;最后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是講社會公德;在馬路上看到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是講社會公德,等等。社會公德的境界,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一舉手一投足間慢慢升華的。
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更應該遵守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yǎng)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努力做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結合問卷及調查結果,我們作如下分析:
1、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在助人為樂方面,對于如“4、您打著傘在馬路上走,看見有人冒雨前進,您會怎么做?A主動共傘B若是熟人就和他共傘C看對方是否要求D視而不見”有82%的同學選擇了“A主動共傘”;7%的同學選擇了“B若是熟人就和他共傘”;有5%的同學選擇了“C看對方是否要求”;另外6%的同學選擇“D視而不見”?梢娢覀兊拇髮W生在助人為樂方面還是很積極的!
2、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在我們的調查中有90%以上的同學認為“文明禮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關的。
3、珍惜、愛護公共設施
對社會共同勞動成果的珍惜和愛護,是每個公民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它既顯示出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也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如對于“5、作為大學生,您是如何對待教學設施的?A很愛護、且主動保護B自己不破壞就好C隨心所欲”的問題,有70%以上的同學選擇了“A很愛護、且主動保護”;20%左右的同學選擇了“B自己不破壞就好”;且只有不到4%的同學選擇“C隨心所欲”。通過調查和小組成員平時的觀察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于公共設施的愛護也比較好。
4、環(huán)境保護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根本上說保護環(huán)境是對全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利益的維護。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大學生要牢固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如:“8、外賣打包時,您會因保護環(huán)境而要求少打嗎?A不會B會C想過,但很少做”有75%以上的同學選擇了“B會”;有20%以上的同學選擇了“C想過,但很少做”;僅有5%左右的同學選擇的是“A不會”。如此表明我們大學生對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還是很愛護的。
5、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正如我們的調查,大家對于“在公共場所插隊行為的態(tài)度”有一半以上的同學表示會馬上制止,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會在心里抱怨,僅有5%左右的同學會在心里謾罵和15%的同學對此視而不見;又如,對于“在公共場合摟抱等不得體行為”僅有30%左右的同學表示反對。由此表明我們的大學生在遵紀守法著方面的狀況并不理想。大學生對自己的紀律要求比較低;在遵紀守法方面還有待提高。
通過其他一些問題了解到我們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水平整體表現(xiàn)良好。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問題和不足,有待我們努力,去尋求解決的。
對于存在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大學生社會公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對事物的認識不夠深,易于受到外在不正確因素的影響及自身錯誤認識的影響,心理機制不夠完善,知行不一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項方法:
第一、完善社會公德的教育體系。
道德教育是社會公德養(yǎng)成的外部機制的基礎。古語說:"德教為先。"德教即是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化,糾正大學生認識上的誤區(qū),細化道德行為,給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樹立具體的模板。首先,普及公共文明禮儀知識。應集中宣傳公共生活領域文明禮儀知識。其次,突出公共文明禮儀教育重點。在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著力培養(yǎng)責任意識,主動營造和愛護身邊清潔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在公共秩序方面著力培養(yǎng)自覺遵守法規(guī)的意識,解決知行不統(tǒng)一的問題;在公共交往方面著力培養(yǎng)尊重他人、關愛他人、與人為善的意識。最后,構建公共文明禮儀教育體系。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將個人融入到集體的大環(huán)境之中。
第二、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修養(yǎng)體系。
道德修養(yǎng)是社會公德養(yǎng)成的內部機制的核心,即古人所強調的"修身為本"。道德修養(yǎng)是培養(yǎng)社會公德并逐步完善人格的最基本的途徑。"助人為樂"這一社會公德基本要求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說的是把幫助他人作為自己的快樂。然而,正是這通俗的四個字,道出了履行社會公德過程中的崇高道德境界。所謂道德境界指接受道德教育、進行道德修養(yǎng),所達到的道德覺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質狀況和精神情操水平。社會公德能否充分發(fā)揮其巨大的社會效應,關鍵在于它最終能否轉化為廣大同學的道德修養(yǎng),并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創(chuàng)建體系。
給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走進實踐的機會。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深化社會公德的意識形成自己獨立的基于實踐的理論體系。我們可以組織與社會公德有關的公益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公德建設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促進大學生社會公德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第四、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示范機制。
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的活動,善于發(fā)現(xiàn)和運用先進典型,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學生道德楷模,讓莘莘學子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進典型的高尚情操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
總結:
我們大學生要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愿者服務等公益事業(yè)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的實際活動有很多具體方式,既可以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guī)范、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特點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既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么是符合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言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yǎng),并帶動他人,影響社會。
道德是分領域和層次的。不論在哪一領域哪一層次,大學生都應當自覺培養(yǎng)公德意識!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鄙鐣伦鳛樯鐣煌凸采钪袘斪袷氐淖罨镜牡赖乱(guī)范,我們大學生理應養(yǎng)成遵守社會公德良好行為習慣,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公德意識。
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公德的修養(yǎng)和實踐水平有更高的期望與要求。同學們一定要把這些期望化為提高自身強大修養(yǎng)的強大動力,努力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形象,爭做堿性社會公德的模范,以實際行動推動我國社會公德建設。在實踐中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10
一.調查背景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人民生活質量的明顯改善,加強社會公德建設越來越成為促進國民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提高整體民族素質的迫切要求,越來越成為我國公民的熱切愿望。在現(xiàn)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的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wěn)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xiàn)。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著廣泛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著廣泛深刻的變革。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廣大民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使社會公德建設凸顯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使社會公德建設的價值具有了鮮明的時代色彩。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上下大工夫。目前,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已進入又好又快的運行軌道,這種“好”字當頭的快速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堅持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推動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這就要求我們在發(fā)展的實踐中既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chuàng)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的勞動者的整體素質。作為道德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公德與經(jīng)濟交融為一體,成為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國民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要源泉。在這樣的大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社會公德便備受關注。
二.調查意義
社會公德是指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具有廣泛適應性、普遍認同性、歷史繼承性等特點。反映了社會公共生活正常運行和經(jīng)濟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基本要求,體現(xiàn)了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認同,是人類人際交往活動中道德智慧的歷史凝結,是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應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社會公德通過勸導力和說服力,調節(jié)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良好社會風尚的培育,有利于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最鮮明的標志,是經(jīng)濟社會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最基本的保證。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yōu)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shù)赖履7丁?/p>
本文列舉了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公德層面所出現(xiàn)的幾點現(xiàn)象進行了調查,抽象總結其中蘊含的深層問題,淺析其成因,提出了基本的對策建議。
三.調查方法
調查以隨機抽樣為主,同時對本校的部分學生進行了面談。為了了解大學生道德現(xiàn)狀,這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其中大二學生50份,大一學生50份,擔任學生干部的占30%。報告將基于這些調查數(shù)據(jù)對大學生的公德狀況進行分析和總結。
調查對象:蘇州大學部分在校大學生。
四.大學生社會公德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xiàn)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1、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7%,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儀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2.課桌文化
課桌文化對我們來說不算什么新名詞。課桌文化就是學生在課桌上涂寫的內容所映射的文化現(xiàn)象,從60后的“毛主席語錄”到90后的“城管”每個階段的課桌文化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特征。課桌文化也是學生發(fā)表個人情感和不滿的平臺。有的同學表示課桌是用來學習的,不是用來當草稿紙,也不是用來收集垃圾文字的。在對課桌文化的調查中,數(shù)據(jù)顯示16%人不以為然并表示干過此事;12%的人認為課桌文化很有品位;也有12%的人表示與我無關,而選擇最多的是討厭這種事,高達60%。從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學生道德沒有淪陷,多數(shù)大學生不認可課桌文化。整體大學生素質還是良好的。
3、環(huán)保意識
環(huán)保意識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7%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6%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guī)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xiàn)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
4、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03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
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五、對策建議
大學生社會公德建設方面存在些許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心理機制不夠完善,對事物的認識不夠深,易于受到外在不正確因素的影響及自身錯誤認識的影響。針對如此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項方法:
第一、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教育體系。
道德教育是社會公德養(yǎng)成的外部機制的基礎。古語說:"德教為先。"德教即是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化,糾正大學生認識上的誤區(qū),細化道德行為,給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樹立具體的模板。首先,普及公共文明禮儀知識。新聞媒體開辟專版、專欄和專題節(jié)目,集中宣傳公共生活領域文明禮儀知識。其次,突出公共文明禮儀教育重點。在公共衛(wèi)生方面著力培養(yǎng)責任意識,主動營造和愛護身邊清潔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在公共秩序方面著力培養(yǎng)自覺遵守法規(guī)的意識,解決知行不統(tǒng)一的問題;在公共交往方面著力培養(yǎng)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寬容他人的意識;在公共觀賞領域全面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和觀賞禮儀知識,提高觀賞水平;在公共參與領域著力培養(yǎng)人人參與奧運、人人從自我做起的意識和行動。最后,構建公共文明禮儀教育體系。開展像“班班唱”、“大家唱”之類的活動,將個人融入到集體的大環(huán)境之中。
第二、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修養(yǎng)體系。
道德修養(yǎng)是社會公德養(yǎng)成的內部機制的核心,即古人所強調的"修身為本"。道德修養(yǎng)是培養(yǎng)社會公德并逐步完善人格的最基本的途徑。"助人為樂"這一社會公德基本要求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說的是把幫助他人作為自己的快樂。然而,正是這通俗的4個字,道出了履行社會公德過程中的崇高道德境界。所謂道德境界指接受道德教育、進行道德修養(yǎng),所達到的道德覺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質狀況和精神情操水平。道德境界猶如階梯,從初始境界到完善境界,其間是漫長的中間境界。道德境界層次是基于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鍛煉和自我培養(yǎng)功夫而形成的。從社會公德的角度分析,道德修養(yǎng)包括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動態(tài)上的"下功夫",即依照社會公德的要求,進行學習、體驗、對照、反省等心理活動和實踐活動;另一層含義是指靜態(tài)的"已經(jīng)達到的功夫",即經(jīng)過長期的修養(yǎng)之后所逐步達到的道德境界。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社會公德能否充分發(fā)揮其巨大的社會效應,關鍵在于它最終能否轉化為廣大同學的道德修養(yǎng),并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創(chuàng)建體系。
給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走進基層的機會。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深化社會公德的意識形成自己獨立的基于實踐的理論體系。我們可以組織"希望工程"、"送溫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計劃"、"扶殘助殘"等公益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去,使志愿服務覆蓋廣、參與人數(shù)多,這對社會公德建設有著深刻的影響。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源于基層、扎根群眾,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實踐才有意義,不要一味的搞形式主義。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公德建設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促進大學生社會公德水平再上一個臺階。第
四、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示范機制。
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的活動,善于發(fā)現(xiàn)和運用先進典型,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學生道德楷模,讓廣大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進典型的高尚情操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白詮娭恰北闶且粋很成功的道德典范。在評選的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都用自己的事跡感動著每一個人,同時也在其內心深處產生正面的影響,起到典范的積極作用。
六、總結
綜上所述,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但仍有不足之處。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營造互相幫助、互相關懷的溫暖氛圍,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徐再接再厲,爭當?shù)赖履7丁?/p>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11
前言:
社會公德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作為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社會公德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學生作為具有較高知識儲備和道德修養(yǎng)的特殊群體。大學生的社會公德和科學文化素質高低,將直接關系到21世紀我國精神文明的面貌和現(xiàn)代化建設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社會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有較高的期望。大學生遵循社會公德對自身發(fā)展,對社會進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體情況 :
調查顯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yè)水平高和社會實踐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xiàn)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結合問卷及調查結果,我們作如下分析: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jīng)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shù)據(jù)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y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huán)境保護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
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
大學生社會公德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通過對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并結合與部分學生的座談,基本可以看出大學生社會公德狀況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
社會公德的這五個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遵守起來并不困難,對于常年受正規(guī)教育的大學生而言,應該是道德的底限。雖然多數(shù)大學生能按照公德的要求去行事,但落實到每一項,有很多同學達不到公德要求的?梢韵胂螅耆线@五個方面的學生的數(shù)量會更少一些,也就是說,社會主義道德觀雖然依然占據(jù)一定的優(yōu)勢,但已非一統(tǒng)天下了,其它的道德觀、價值觀已經(jīng)對社會主義道德觀形成了一定的沖擊。
道德觀的多元化與復雜化有其家庭背景、學校背景與社會背景。
1.首先是家庭成員的道德水平參差不齊
2.是高校教師本身的道德觀具有多元化特點。
3.社會正處于轉型期,非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在社會上大量存在。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12
一、調查目的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 銅陵學院在校大學生
2、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所取得的樣本中的個體發(fā)放《大學生公德意識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公德意識基本情況。
3、調查方法:對銅陵學院的全部學生進行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分共發(fā)放50的問卷,調查文卷問題采用單選回答的方式總共12題。
三、調查的內容:
調查問卷附在最后一頁)
調查結果分析:
對答案進行分析
1、通過對調查表的收集整理,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參加調查的男生有25名、女生有25名
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xiàn)為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我這次調查的問題主要選擇針對于這三個方面
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第2-5題)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70%的人選擇“肯定參加”,有20%的人選擇“看情況”,另外有10%的人選擇“沒興趣,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學校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文明禮貌是人與人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6%的被調查者在打電話給老師、學長都會禮貌用語。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長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在公交車上遇到老人、婦女、兒童或殘疾人對我們大學生很常見的事。讓個位子也是很簡單很容易辦到的事。在本次調查中有50%選擇“一定會”,4%的人選擇“不會”還有46%的人選擇看情況。給尊老愛幼讓座也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美德,我覺得大家應該積極主動的讓我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個人素質。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贊同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6%,但做到能始終如一的人卻只有半數(shù)。這說明我們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能再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再關于你認為大學生肆無忌憚的說臟話的問題調查中,98%的女生人認為不好,既不文明也不好聽 。2%的女生認為一般般,它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作為語言武器 。0%女生無所謂對此沒什么感覺。40%男生認為沒什么感覺。20%的男生認為一般般,40%的男生認為不好。我們在大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培養(yǎng)自己文化修養(yǎng),女生在這方面普遍較好,而男生有很大一部分認為無所謂。我認為這是不好的現(xiàn)象大家應該積極主動的加以改正。
人與社會(我們與學校)(第6-9題)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在我們關于考試做弊的調查中,竟有70%的同學認為做弊不足為怪。有54%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
最近學校正在倡導文明就餐。對此我也做了個調查。有60%食堂吃完飯會送主動盤子給食堂阿姨。34%的人因為文明就餐員的關系改正才送。還有6%的人不愿意送餐盤。對于送餐盤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好的行為,能保持校園食堂的干凈整潔。學校就餐風氣也是很對的大家應該積極響應、積極參加。
另外我們校園中打飯很少排隊尤其二生活區(qū)。從數(shù)據(jù)上看男生90%選的C。在二生活區(qū)的男生大家不會主動排隊,他們覺得如果排隊的話就會很吃虧打不到好菜。女生一生活區(qū)情況要好些,80%的人都會排隊以及鼓勵大家排隊。僅有20%的人選擇“據(jù)是否涉及自己利益而定”。這個現(xiàn)象需要學校給予措施來糾正。
人與自然(第10-12題)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近道而踐踏草坪,有88%的`同學會“偶爾”只有2%的人會選“A 從不(如果看見別人有這樣的行為,還會上前制止)在保護草坪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夠,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草中被踩出一條路。
根據(jù)調查,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0%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1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然而對于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6%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人都愛面子。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xiàn)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圣責任,時刻以社會公德典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附錄
關于大學生社會公德現(xiàn)狀的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們:請把自己的選擇寫在每個選項的后面,請做最真實的選擇,謝謝您誠摯的合作!大學生不大學生不僅應具有各種知識與技能,更應該具有高尚的操守與良好的公德。為了了解當下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情況,特進行以下調查:
1.你的性別是:
A 男 B 女
2.有公益活動你會參加嗎?
A.肯定會
B.看情況有好處就去
C.沒興趣,不參加這個
3.請問你在與老師、師兄師姐打電話時,有沒有使用禮貌用語?
A.有每次都會有禮貌用語
B.看情況
C.不會
4. 在公交上你會給老人、婦女、兒童或殘疾人讓座么?
A 一定會 B 不會 C 看情況
5.你認為大學生肆無忌憚的說臟話,好嗎?
A.不好,既不文明也不好聽
B.一般般,它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作為語言武器
C.無所謂對此沒什么感覺
6. 對于考試作弊你什么看法?
A.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B.無所謂,自己很少作弊
C.贊同自己經(jīng)常作弊
7.你相信有我們學校從不作弊的人嗎?
A相信 肯定有 B不清楚,可能有 C肯定沒有
8.在食堂吃完飯會送盤子給食堂阿姨嗎?
A每次都會
B文明就餐引導員在旁邊時才送
C基本不送
9. 你是怎么看待食堂打飯不排隊問題的?
A 自己排隊,也鼓勵其他人排隊
B無所謂,自己也不排隊
C 據(jù)是否涉及自己利益而定
10.當你外出找不到垃圾桶怎么辦
A自己先留著找到垃圾桶再丟 B找個角落丟 C隨便扔
11.看到亂丟的垃圾你怎么辦
A會主動撿起來 B 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 C 不理會
12.你會為了操近道而踐踏草坪么?
A 從不(如果看見別人有這樣的行為,還會上前制止) B 偶爾 C 經(jīng)常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13
一、調查目的:
我們在20xx年11月——12月,對我校朝陽校區(qū),兩個系部展開了“大學生社會公德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為,目前,大學生公德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然而,我們卻缺少這方面的具體數(shù)據(jù)。我們這次的研究成果,希望得到學校和社會的重視,以豐富和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積極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二、調查意義: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xiàn)一個人的素質涵養(yǎng),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三、調查方法:
調查以隨機抽樣為主,同時對本校的部分學生進行了面談。為了了解大學生道德現(xiàn)狀,這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其中老生(注:大二學生)50份,新生(注:大一學生)50份,擔任學生干部的占30%。報告將基于這些調查數(shù)據(jù)對大學生的公德狀況進行分析和總結。調查對象:青海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朝陽校區(qū)部分在校大學生。
組員及分工:蘇義音翟立新李永鋒王淑芬胡夢瑤夏吾旦正多日杰才布旦敕丹堅措
四、大學生社會公德現(xiàn)狀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
1、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
調查顯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缺乏責任感的”。只有少數(shù)的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yè)水平高和社會實踐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xiàn)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xiàn)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2、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待提高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xiàn),也是社會對大學
生的殷切期盼。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37%的人選擇“經(jīng)常參加”,有高達56%的人選擇“偶爾參加一次”,另外有7%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這樣一種結果我們認為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待提高。
在我們對無償獻血的問題上,從我們的調查數(shù)據(jù)中顯示,對于無償獻血,只有11%的同學積極參與,有70%的同學持中立態(tài)度,還有19%的同學認為影響身體健康不去獻血。這也說明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待提高。
3、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有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65%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89%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6%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5%。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有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
4、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的重要性。
校園的優(yōu)美環(huán)境與完整的公共設施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無疑有著積極的影響。然而,大學生是否會時時處處維護這種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呢?當問及“公共衛(wèi)生間的水龍頭忘了關,正嘩嘩流水,你恰巧經(jīng)過,你會怎么辦”時,有88%的大學生選擇“隨手關上”,只有2%的大學生會視若無睹,這個問題,學生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好的。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jù)調查了解,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65%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19%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guī)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xiàn)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guī)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guī),熟知校紀校規(guī),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guī)。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
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6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五、大學生社會公德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通過對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并結合與部分學生的座談,基本可以看出大學生社會公德狀況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
一、道德觀多元化與復雜化
社會公德的這五個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遵守起來并不困難,對于常年受正規(guī)教育的大學生而言,應該是道德的底限。雖然多數(shù)大學生能按照公德的要求去行事,但落實到每一項,有很多同學達不到公德要求的?梢韵胂螅耆线@五個方面的學生的數(shù)量會更少一些,也就是說,社會主義道德觀雖然依然占據(jù)一定的優(yōu)勢,但已非一統(tǒng)天下了,其它的道德觀、價值觀已經(jīng)對社會主義道德觀形成了一定的沖擊。
道德觀的多元化與復雜化有其家庭背景、學校背景與社會背景。1、首先是家庭成員的道德水平參差不齊。2、是高校教師本身的道德觀具有多元化特點。
3、社會正處于轉型期,非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在社會上大量存在。。
總之,大學生道德觀的多元化、復雜不是某一因素造成的,是學校、社會包括家庭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道德“知”“行”脫節(jié)道德標準的雙重化
“知”“行”脫節(jié)問題早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關注,而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則很好的為這個結論提供支持。問及“在食堂打飯,遇到有人插隊,會如何反應”時,調查結果中48%選擇了“心中抱怨”,27%選擇“視而不見”,有超過7成的大學生明知應該通過言行去制止這種不道德行為,可是他們卻選擇了沉默。換句話,道德對于多數(shù)學生而言,僅是停留在“知”的層面,而已無法去“行”了。
道德“知”“行”脫節(jié)原因多由以下引起:
1、社會道德環(huán)境不佳、學校德育不力、互聯(lián)網(wǎng)負面信息毒害等。
2、個人心理尚未成熟。大學生剛成年,其心理尚未成熟,知識雖然豐富,可是閱歷淺、生活經(jīng)驗太少,對事情的認識容易限于表面。
六、我們的建議
。ㄒ唬┘訌娚鐣陆逃
1、樹立良好的公德意識。
2、做好監(jiān)督、引導作用。
3、國家完善經(jīng)濟市場體系,嚴懲損害公共利益行為。
4、加快社會公德法規(guī)法章建設。
。ǘ┘訌娦@教育。
1、學校積極舉辦公德素質宣傳,進行道德素質演講。
2、進行公德素質大評比同學生年終考核結合起來,這樣更具有約束力。
3、學校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加強規(guī)章制度的管理。
4、優(yōu)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創(chuàng)新社會公德教育方式。
。ㄈ┘訌娂彝ソ逃。
1、家庭每位成員積極參加各種公德講座并予以借鑒。
2、家庭成員互相監(jiān)督勸導,爭取做公德模范家庭。
3、父母應以身作則,提高重視度,為小孩做好榜樣。
。ㄋ模┘訌妭人學習。
1、不斷加強學習,不斷豐富頭腦,增強修養(yǎng),樹立浩然正氣。
2、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牢記宗旨以守德。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14
一、引言: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yōu)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是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shù)赖履7。所以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就所在院校(北京交通大學)電信學院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調查對象為大二學生。利用自制問卷預調查5份,結果發(fā)現(xiàn)在問卷的問題設計、語言文字以及格式排版等存在些問題。特別是在問題的設計上,起初有像“你覺得大學生社會公德素質怎么樣”的主觀問題,導致很多問卷在該問題上都是空白或寥寥幾句話,關鍵是這種問題對本次的調查無益,所以我對問卷進行一番調整,并自己填寫問卷,以被調查者的角度審視設計的問卷。隨后對40名電信學生進行了匿名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5份,其中男生21份,女生14份。
二、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
總體概況
經(jīng)過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雖然有一小部分的學生在一些方面存在缺陷,但當今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也就說明了對基本的道德行為和范疇,大家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在現(xiàn)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的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wěn)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xiàn)。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先鋒更應認識到社會公德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踐行之,而要想提高社會公德意識,則要求我們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
這次調查主要涉及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和遵紀守法和對社會公德整體認識的問題。下面將就這幾方面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展現(xiàn)和分析。
助人為樂
關心體貼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時候,能主動熱情地給予幫助和照顧,急人之急,幫人之苦,憂人之憂,救人之危,在別人得到幫助的同時自已也能從中得到快樂,這是人的一種高尚行為。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中,對于社區(qū)服務和公益活動,31.43%的人覺得很有意義并樂于參加,45.71%的人有時間才會去,22.86%的`人則不樂于參加。而對于愛心募捐活動,經(jīng)常參加的有34.29%,偶爾參加的為60%。而對于參加的動機,絕大部分人都認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得到的結果我覺得大學生雖然知曉這種活動的必要性,但未能踐行,說明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待提高。
對于乞討的態(tài)度,80%的人會是視對象而定,只有17.14%的人會伸出援助之手。視對象而定的人覺得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應乞討,所以不幫,再者則是因為現(xiàn)在社會上騙子比較多;而幫的情況下主要是出于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和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我覺得這樣的結果可以理解,社會的陰暗面多少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取向。但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因為即使對方四肢健全,可以存在欺騙嫌疑,只要你幫助的人里面有真正需要幫助的,哪怕只有那么幾個,我覺得這是值得的,也許就是你那不起眼的一兩元錢,說不定就能幫助他們度過苦難。所以,這進一步說明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確實有待提高。
文明禮貌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貌,是個人素質、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也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
當在公交車上遇到弱勢全體時,80%的人會主動讓座,其余20%的人則有時會讓,大家普遍尊老愛幼相當必要,需要給予弱勢群體以同情和幫助。說明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持肯定態(tài)度。
對公共場合吸煙的行為74.29%的人很反感,17.14%的人較反感;而當公共場合有人插隊時,82.86%的會在內心抱怨,8.57%的人會馬上制止。
以上數(shù)據(jù)都說明了在文明禮貌層面,大學生有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
遵紀守法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建設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在全社會形成“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念,讓遵紀守法成為我們的責任。
調查結果顯示,20%的人堅決不會闖紅燈,45.71%的人在趕時間的時候會,而31.43%的人在沒有車經(jīng)過的時候會;當撿到物品時,91.43%的人會主動交公;但當看到校園內的消防栓損壞時,會告知相關人員和若無其事的人則幾乎對半。以上數(shù)據(jù)都揭露出了當代大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有待加強。這是由于當今的特定社會現(xiàn)象使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而當問及對社會公德是什么概念時,68.57%的人認為是心理上對社會的熱愛從而希望它變得更好,并盡全力支持;而14.29%的人會偶爾用行動支持。這表明大學生對社會公德的理解是很準確的,沒有太大的偏差。
三、大學生社會公德情況總結:
通過如上數(shù)據(jù)的初步分析,可將大學生社會公德狀況總結如下:
遵守社會公德對于從小受正規(guī)教育的當今大學生而言,應該是道德的底限。雖然多數(shù)大學生能按照公德的要求去行事,但落實到每一項,有很多同學達不到公德的要求。換句話說,社會主義道德觀雖然依然占據(jù)一定的優(yōu)勢,但也并不是一統(tǒng)天下,其它的道德觀、價值觀已經(jīng)對其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列如家庭成員道德水平的參差不齊從小就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如今社會處于轉型期,非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在社會上大量存在,也會使大學生的公德觀發(fā)生一定的改變。
大學生在踐行社會公德方面存在比較嚴重的“知”“行”脫節(jié)問題。當公共場所出現(xiàn)插隊情況時,82.86%的學生選擇了沉默,而只有8.57%的人會馬上制止的數(shù)據(jù)讓人難免有點心寒。所以道德對于多數(shù)學生而言,都只停留在“知”的層面,而沒能去“行”。而作為將“知行”作為校訓的交大學子更應盡快改變這種現(xiàn)狀。
四、應對措施:
作為個人,在平時要從我做起,嚴于律己,增強修養(yǎng),樹立社會公德意識,不斷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家庭中,父母應以身作則,提高重視度,為孩子做好榜樣;家庭成員間可互相監(jiān)督勸導,爭做模范家庭。
學校則應積極舉辦公德素質宣傳,時常進行道德素質演講;盡快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更重要的是要不斷改善校園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道德觀念。
國家社會要做好監(jiān)督、引導工作,加大對損害公共利益行為的懲罰力度,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15
通過調查問卷設計,調查實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我順利完成了“大學生社會公德”的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未來接班人的主干群體,80%左右的被調查的同學具有較高的社會公德意識;僅有10%公德意識薄弱。在文明禮貌方面,接近90%能做到尊老愛幼。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標準,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相關,也是樹立中國人良好國際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為樂方面,大學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為樂。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
對社會共同勞動成果的珍惜和愛護,是每個公民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它既顯示出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也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但40%的同學在愛護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態(tài)度,要不要愛護公物還要看情況而定。僅有50%會明確如何對待公共財物。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根本上說保護環(huán)境是對全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利益的維護。作為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大學生要牢固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但僅僅有15%的同學才會自覺地保護環(huán)境,主動撿起干凈教室中的碎紙屑。20%的同學會視而不見;其余被調查的同學會考慮去撿,但不一定會付諸行動。
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更應該遵守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yǎng)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努力做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公共生活是指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和透明性,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更為直接和廣泛的生活空間。而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準則。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guī)范是每個大學生的義務。作為有較高素養(yǎng)的大學生,我們應當自覺培養(yǎng)公德意識,養(yǎng)成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行為習慣。
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公德的修養(yǎng)和實踐水平有更高的期望與要求。同學們一定要把這些期望化為提高自身強大修養(yǎng)的強大動力,努力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形象,爭做堿性社會公德的模范,以實際行動推動我國社會公德建設。
在實踐中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愿者服務等公益事業(yè)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社會公德意識的實際活動有很多具體方式,既可以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guī)范。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特點服務社會;貓笊鐣;既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么是符合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guī)范的言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yǎng),并帶動他人,影響社會。
從小事做起,從小節(jié)做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guī)范。社會公德所規(guī)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shù)人所忽視,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社會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yǎng),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踐行社會公德并不難,提升敬人禮讓的境界同樣不難,比如,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候是講社會公德;乘坐公交車主動為老幼病殘孕乘客讓座是講社會公德;在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排隊時自覺站在“一米線”外是講社會公德;最后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是講社會公德;外出旅游時不在景點設施上隨意刻畫是講社會公德,等等。社會公德的境界,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一舉手一投足間慢慢升華的。
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有著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我們大學生或多或少會因此更講社會公德。但在缺少監(jiān)督的網(wǎng)絡空間里,遵守網(wǎng)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重要的信息平臺與交流工具。網(wǎng)絡生活中已成為大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wǎng)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網(wǎng)絡活動中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遵守網(wǎng)絡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義:對維護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有積極作用;保證大學生的業(yè)余學習和生活健康。豐富發(fā)展;有利于大學生活拓展視野,增強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避免個別大學生誤入歧途。
大學生應當積極倡導網(wǎng)絡文明,堅持文明上網(wǎng),養(yǎng)成科學。文明。健康的上網(wǎng)習慣,在網(wǎng)絡生活中加強社會公德自律,做到:正確使用網(wǎng)絡工具。大學生應當學會利用網(wǎng)絡這一先進工具獲取知識和信息,使之成為提高自己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網(wǎng)絡上存在不少虛假、低級庸俗甚至反動、浮穢和色情的內容,同學們要提高鑒別善惡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網(wǎng)站,不瀏覽不良的內容。健康進行網(wǎng)絡交往。網(wǎng)絡已成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收發(fā)郵件、實時聊天、視頻會議、網(wǎng)上留言、網(wǎng)上交友等。網(wǎng)絡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侮辱、誹謗他人,更不能參與網(wǎng)絡色情游戲、賭博等活動。同學們應通過網(wǎng)絡開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動,在網(wǎng)絡交往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wǎng)友,避免受騙上當。自覺避免沉迷網(wǎng)絡。適度的上網(wǎng)對學習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長時間沉迷于網(wǎng)絡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損害,F(xiàn)實中存在著一些同學上網(wǎng)成癮,沉迷于網(wǎng)絡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耽誤學業(yè)、甚至放棄學業(yè)的現(xiàn)象。值得同學們警惕的是,沉迷于網(wǎng)絡尤其是游戲已成為近年來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學生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出發(fā),學會理性對待網(wǎng)絡。養(yǎng)成網(wǎng)絡自律精神。網(wǎng)絡的慮擬性以及行為主體的匿名隱蔽特點,不利于發(fā)揮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作用,使得道德規(guī)范所具有的外在約束的效用明顯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了維護網(wǎng)絡道德規(guī)范的基本保障。大學生應當在網(wǎng)絡生活中培養(yǎng)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jiān)督的網(wǎng)絡空間里,自覺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道德是分領域和層次的。不論在哪一領域哪一層次,大學生都應當自覺培養(yǎng)公德意識。《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社會公德作為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我們大學生理應養(yǎng)成遵守社會公德良好行為習慣,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公德意識。
【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調查報告02-21
大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報告03-11
關于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調查報告10-09
大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報告范文09-19
大學生社會公德情況調查報告02-12
大學生社會公德情況調查報告01-15
社會公德調查報告01-24
大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報告(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