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音樂課后反思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課后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課后反思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感受樂曲的雄壯氣勢,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
2.能邊聽音樂邊看指揮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3.表演中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使自己的節(jié)奏與同伴保持一致,體驗與教師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雷神》音樂、《雷神》圖譜、鈴鼓、碰鈴、響板、沙錘、大鼓。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雄壯氣勢,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雄壯氣勢。
師:這首樂曲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用身體動作感受樂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
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用動作感受、表現(xiàn)樂曲。幼兒隨音樂在教師的語言暗示下,完整的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
師:請小朋友再來聽一遍音樂,用自己喜歡的身體動作來感受樂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
3.分段出示《雷神》節(jié)奏圖譜,根據(jù)圖譜節(jié)奏,引導幼兒邊聽邊用身體動再來感受樂曲旋律和節(jié)奏。
。1)師:聽第一段音樂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你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教師依次出示圖譜,幼兒依次用動作來感受、表現(xiàn)不同部分的音樂旋律。
(2)幼兒嘗試跟隨音樂看圖譜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
(3)分聲部做身體動作,為打擊樂器做準備。
4.引導幼兒為《雷神》樂曲自主進行配樂。
師:小朋友聽一聽、想一想,你覺得在樂曲的什么地方適合用什么樣的`樂器來進行演奏。
重點引導幼兒聽樂曲的過渡部分,下雨打雷部分,引導幼兒聽音樂適合用什么樂器。
5.幼兒嘗試和同伴合作進行演奏。
。1)幼兒初步嘗試用樂器進行演奏。
。2)啟發(fā)幼兒討論在合適的地方加入大鼓,突出樂曲中雷神的形象。
。3)加入大鼓,引導幼兒用樂器進行演奏。
(4)交換樂器。幼兒專注看教師指揮進行集體表演,體驗與同伴合作進行演奏的樂趣。
6.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到表演區(qū)用樂器繼續(xù)進行演奏。
《雷神》課后反思
《雷神》這節(jié)節(jié)奏樂活動的設計很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在循序漸進中自然的感受理解音樂,然后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到最后的用樂器演奏音樂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
在本節(jié)的音樂節(jié)奏樂活動《雷神》中,樂曲極富感染力,節(jié)奏感強。我同時運用故事情境與樂曲相結合方法,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借助圖譜幫助幼兒更進一步的感受理解音樂的旋律與節(jié)奏。當幼兒熟悉樂曲后,在循序漸進中獲得愉悅的身心體驗以及美的享受,從空手演奏到合作演奏再到交換樂器演奏,在多層次中支持幼兒的身體表現(xiàn)。
本次活動的教學效果較好,大部分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充分感受了音樂并演奏了樂曲。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幼兒的發(fā)展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在演奏樂曲活動中,節(jié)奏感強的小朋友就會更容易的投入到活動中,但一些開小差的小朋友就更慢的融入到活動中,在活動中我也應該嘗試讓幼兒來擔任指揮,在后續(xù)的活動中,我會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能動性,充分發(fā)揮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
音樂課后反思2
這是一件小之又小的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正是著件小事卻讓我這個剛剛不入教師隊伍的年輕教師為之一陣,發(fā)出深深的思考。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的歌曲,《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雷鋒是一個什么樣的戰(zhàn)士呢?同學們對他的了解有多少呢?”學生們都涌越發(fā)言講出了許多關于雷鋒的故事!巴瑢W門講的都非常好,那么老師想問問大家知道他的紀念日是那天嗎?”話音一落教室里慢慢的陳靜下來。在沉靜里發(fā)出了一個清脆甜美的'聲音4月5號,當時的我的確是很驚訝怎么是4月5號?
3月5號也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日子,沒有國慶的隆重,沒有九一八的刻骨,但是雷鋒的精神卻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不能忘卻的。我們的社會正是有了雷鋒精神的存在,才使人與人之間多了一份幫助,多了一份關愛。也許是年紀小,也許是環(huán)境太優(yōu)越,但是對于3月5號紀念意義這么大的日子我們無論如何是要記的,不但我們要記住要教育我們的學生記住他。要是象3月5號這樣的日子都不能脫口而出,那么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又如何得以發(fā)展,弘揚。
100分是每個學生永遠追求的,這個數(shù)字他們永遠不會忘記。3月5日是個比100分簡單的數(shù)字這些祖國的明天的太陽卻是那么的陌生,淡薄。不能不給我們教育者敲響警鐘。面對這樣的問題引起我深深的反思。
反思: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是只把書本上的知識全部教給學生就是一名好教師,不是每節(jié)課都上滿四十分鐘不間斷就是好課,F(xiàn)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不只是教書,更重要得是育人。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的職責是把美育,德育教育貫穿到每一節(jié)課。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用先進的人物的品質去影響和感染他們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打下烙印。把他們真正培養(yǎng)成國家有用的人才。看起來時間記錯是件小事但,關鍵是我們教育者應該因起反思。我們應該具體形象的將課本以外的知識教授給學生。教師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學生的心靈就如同一張白紙我們要讓他變的色彩斑斕,光芒熠熠。
音樂課后反思3
新《課標》指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游戲。一旦讓他們識譜,課堂氣氛就會出現(xiàn)冷場,更不用說音樂情感方面了。下面我根據(jù)自己一些教學實踐來說一說如何有效的識譜:
在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會用今天要學的歌曲的音樂,并讓學生和著音樂做一些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后讓學生欣賞歌曲并感受音樂,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后,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xiàn)音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jié)課是輕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
以聽為先導,創(chuàng)編為手段。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貫穿于音樂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識譜教學也不例外。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節(jié)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想象的空間和機會。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其實,創(chuàng)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chuàng)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學習簡譜,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小學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备鶕(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xiàn)能力、鑒賞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讓每個孩子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
音樂課后反思4
一節(jié)好的音樂課離不開教師的文化水平、業(yè)務能力以及師生的共同參與;離不開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更離不開教師與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筆者發(fā)現(xiàn)成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特別重視良好心境所起的作用,因此我認為,良好的心境是教師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l.什么是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種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情。它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使人的生活都染上某種感情色彩。教師懷著平靜、愉快的心境與學生相處,不僅學生受益,而且也給教師本人帶來無窮的樂趣和特有的幸福感。
2.良好的心境對生活、工作、學習的影響
心境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心境使人朝氣蓬勃,頭腦清晰,求知欲旺盛,因而可以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并帶來愉快的人際氛圍;而消極的心境則使人消沉且處于一種被動的抑郁寡歡的狀態(tài),因而常給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
3.保持良好心境的重要性
既然教師職業(yè)要求我們提高心境,那么我們就要重視良好心境在課堂教學上的運用。因為我們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還要將自己的志趣、才能、性格、情感、意志、心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更應引起注意。
音樂課后反思5
幫“在開展活動前,教師不僅要關注這個活動本身,還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如在第一周的活動中開展了哪些活動?哪些經(jīng)驗是幼兒原有的?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導入形式。這樣從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的導入,幼兒更加的容易接受。在前一周開展了音樂活動《哈羅哈羅》,幼兒有與同伴一起拉手、跳舞的經(jīng)驗。因此,我在活動的開始選擇用“勾勾手”手的游戲導入,幼兒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也很感興趣。利用游戲的形式,幼兒對于歌詞有初步的了解。
在開展活動前,我先分析歌曲的特點,是歡快的節(jié)奏還是舒緩的節(jié)奏?哪些地方唱的時候要注意?在執(zhí)教時,要用怎樣的聲音來范唱?彈琴伴奏時用怎樣的節(jié)奏?在《小指勾一勾》活動中,我提前分析了歌曲,知道范唱時要用歡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用歡快的節(jié)奏來伴奏。對于這首歌曲中“伸出你的小指頭”這一句前面是附點音符,為了幫助幼兒唱準,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這一句單拿出來,先放慢速度,帶幼兒唱附點音符,再通過對比,從而感受附點音符,最后唱準附點音符,熟練以后再加快速度。
在引導幼兒演唱《小指勾一勾》這個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知道與好朋友勾手指的時候眼睛要看著對方,臉上要微笑,讓幼兒感受到與好朋友一起玩勾手指游戲的快樂,鼓勵幼兒多與他人交往。
在延伸活動我改變了幼兒的座位,大家由原來的正馬蹄形變成圓形,大家圍成一個圓,請幾名幼兒聽著音樂去找朋友,拉拉手,勾一勾、碰一碰,游戲幾次換一些幼兒游戲。
一個好的教學活動要從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關注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思考得更加的細致、周到。踏踏實實開展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有所收獲,體現(xiàn)活動的價值。
音樂課后反思6
修改理由:原教材的活動有個前提,就是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開展的。根據(jù)我班幼兒沒有聽過這首原唱歌曲的實際情況,我作了修改,將活動重點從定位在填充歌詞改成學習用不同的聲音邊唱邊表演歌曲,因此活動過程全部修改,將原本的故事導入改成手偶表演導入,以唱歌為重點,用圖譜的形式加深幼兒對歌曲內(nèi)容的理解。
反思:
一、教具準備有利有弊
1、手偶準備——手偶表演很有趣,設置的情景也是貫穿整個活動,而且首尾呼應,很恰當。但是活動下來才感到這種手段不適合大班幼兒。大班幼兒年齡大,社會經(jīng)驗豐富,對虛幻和現(xiàn)實的東西已有一定的區(qū)分能力,所以,當大家看到手偶表演時,就有幼兒說這是老師在黑板后面戴著個手套呢,當時就有些掃興的感覺,就像魔術師被看出了破綻,有種失敗感啊。
2、掛飾準備——活動中我為每位幼兒準備了一個雙面掛飾,一面是兔子一面是狼。結合活動過程的`需要,引導幼兒變換著自己的角色,能更投入地進行不同的聲音的學唱,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老師配合不夠默契
活動需要搭班曹老師配上琴聲,但由于時間倉促,未能事先練習練習,所以在節(jié)奏上兩人一直不能配合好,課前把精力都放在教具和教案設計的準備上,卻疏忽了兩人的琴聲配合,這也是準備不充分的表現(xiàn),在以后的類似活動中,為確;顒幽茼樌_展,而且要使每個教學手段都能有效展示,我們課前應關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工作,包括幼兒的、教具的、還有老師自身的,任何一方都不可小視。
音樂課后反思7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目標有三方面一是技能目標:使學生能用輕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進行簡單地歌曲表演。二是認知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小提琴、吉他、圓號三件樂器。三是情感目標:通過當一名小音家,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音樂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設計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以《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原則,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點,讓學生通過感受、模仿、體驗、實踐等一系列的音樂活動進行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受及創(chuàng)編能力。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初聽歌曲、模唱曲調(diào)、學唱歌詞、表現(xiàn)歌曲、創(chuàng)編歌曲五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逐步、由淺入深的由接受歌曲,到掌握歌曲,再到自由拓展歌曲,很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下面我再根據(jù)本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結合課堂教學情況給大家談談我的教學反思。
我按教材要求,讓孩子們用摸唱的方法學唱歌曲。通過默唱、輕唱、自由唱、有感情唱等循序漸進的步驟,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提出、解決問題,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學生才是在這一堂課的主人。因此不管是歌曲動作的設計,自編歌詞,都是學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嘗試和探究欲望,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即鞏固了本課的節(jié)奏內(nèi)容,拓展了學習,又感悟到了音樂迷人之目的。
最后的音樂活動是我設計的本課高潮。我通過復習、轉換音樂表演等形式來創(chuàng)編動作,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拓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經(jīng)過自己創(chuàng)編、同桌間交流、自由表演、上臺展示等步驟,孩子們各顯神通,都能創(chuàng)編出自己喜歡的動作,不但自己跳的很投入,也能和小伙伴們配合默契。通過自評、同學評、老師評等評價手段,他們更喜歡、更有信心表現(xiàn)自己。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一直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非常寬松、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tài)度,輕松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學生一個自由充分發(fā)揮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一種放松的、活躍的心里狀態(tài),因此整堂課中,充分體現(xiàn)出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使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我認為不夠好的地方是:在課堂中,難點出現(xiàn)在一些節(jié)奏方面,這是我意料之中的。我精心設計了通過聽、說、唱、想等多項活動來熟悉歌曲,解決難點。我想通過第一環(huán)節(jié)學唱曲調(diào)中進行解決第三樂句的難點,效果不是很好,我的解釋分析也略顯枯燥了些,使課堂氣氛冷了下來;一字多音的樂句,處理最不好,范唱有一些欠缺,盡管我進行了多次范唱,但效果不太明顯。
音樂課后反思8
在《音樂課程標準》“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和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等理念指導下上了這么一堂欣賞課,我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jīng)驗,同時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仔細推敲的地方:
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投入地來欣賞一段音樂,那么就需要音樂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他們處理好聽覺與聯(lián)想的關系,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從而豐富和發(fā)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利用多媒體教學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不會被圖片或動畫所取代,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必須是為音樂服務的。
以上是我上課的一點感受與心得,很多想法欠成熟,希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共同探究,共同進步!
根據(jù)《音樂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鼓勵全體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通過生動有趣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音樂活動的目的。
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學習。在這一點上教師如何選擇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本課教學中教師將整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分段感受理解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境,啟發(fā)學生運用不同的參與表現(xiàn)形式來體驗音樂情感。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劉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從興趣引入,運用了視覺圖像法。
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對我們漢族的孩子來說了解得不多。為了使學生們更直接的.了解到我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慣,合理運用了電腦軟件制作了一些他們吃、住、穿等方面的風情畫面,配合優(yōu)美的內(nèi)蒙古《賽馬》,視聽結合,避免了枯燥的說教,使本來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具體形象化,并很自然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引入到美麗的大草原的情境中。
在分段欣賞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活動來提升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驗。赫冬陽同學用二胡演奏了《賽馬》。這首曲子是黃海懷作曲的。樂曲描寫內(nèi)蒙古人民在節(jié)日賽馬的熱烈景象。結構是常見的有再現(xiàn)的單三段體。第一段音樂性格熱烈奔放,以堅定有力的強音和急促的音型寬緊相間,刻畫賽馬場上群馬飛奔的沸騰景象。樂曲的第二段,曲調(diào)興奮昂揚,抒發(fā)了人們在節(jié)日里的歡樂之情。其中前半部分節(jié)奏輕快活潑,音樂富有動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題旋律,而二胡巧妙用食指撥動內(nèi)弦,奏出跳躍的分解和弦,兩者生動的結合,妙趣橫生。尾部做了擴充形成高潮后,以漸慢速度引出二胡的華彩樂段。最后,再現(xiàn)第一主題,熱烈歡騰的賽馬景象重現(xiàn)在聽眾眼前。如此一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興趣高漲,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對于樂曲第二部分的主旋律,老師主要引導學生隨琴、隨樂曲哼唱和模仿二胡的演奏來加深印象、表現(xiàn)音樂。最后,采用分組表演的方法,分別讓不同的學生表演不同的段落,再進行集體參與活動,使欣賞、演奏和表演達到和諧一致,讓學生有更大的空間能充分自主地表現(xiàn)音樂。
在樂段分析處理中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聽辨能力。
音樂課后反思9
今天一年級的第一堂音樂課,我們學的是《你的名字叫什么》,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我就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在坐得最好的小朋友面前,豎起大拇指,這一豎,引得其他小朋友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在課的一開始,我對孩子們說:“以后,你們的音樂課,就由我來做你們的音樂老師了,你們想認識我嗎?”“想!”,“既然我們上的是音樂課,那么,老師想通過音樂的'方式來介紹我自己,你們可要聽好了,我叫李老師,我叫李老 師!(同時,在黑板上板書節(jié)奏:** *下面,我想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朋友,那么你能不能學著李老師,用音樂的方式來介紹一下你自己呢?”一下子,十幾雙小手高高舉了起來,我叫起一個學生,輕輕對她唱著:“你的名字叫什么?”她高興地拍手說:“我叫** *,我叫** *!”。
于是,我又唱著《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最后一句對她說:“你的名字真好聽!”同時,獎了她一個笑臉,這下,孩子們可激動了,個個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經(jīng)過一番“開火車”后,孩子們基本上把這首歌曲在無形中學會了,接著,我對學生說:“因為我們上的是音樂課,以后我們就要用音樂的方式來進行上、下課問好,你們想學嗎?”“想!”一聲高過一聲!忽然有個聲音說:“哇,音樂老師好厲害!”當我們經(jīng)過比賽、游戲等過程學完上、下課問好及“靜坐”音樂后,我們的下課鈴聲在不知不覺中響起來了,課后,有幾個孩子跑來對我說:“李老師,你真厲害!”呵呵……這些孩子,一句“甜言蜜語”,竟讓我一下子有點“飄飄然”了!
今天的音樂教學真得讓我很快樂!
音樂課后反思10
《長大要當宇航員》是一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的歌曲,唱出了小朋友們“長大要當宇航員”的理想。全曲僅四個樂句,富于鄉(xiāng)土氣息。歌詞中的襯詞,增加了歌曲的情趣,突出了輕快、活潑的特點。根據(jù)這首歌曲的特點,我的優(yōu)秀教案思路是以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動身,以他們的體驗為教學起點,引導學生自身去發(fā)現(xiàn)音樂、參與音樂、認識音樂、喜愛音樂、理解和表示音樂,體會音樂豐富的內(nèi)涵。通過具有引導性、挖掘性的提問,啟發(fā)學生積極考慮,充沛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進行自由探索,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示能力。具體表示如下:
一、律動導入,讓音樂被快樂感知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勝利的一半”。一個精彩的導入能強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課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律動教學是世界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所創(chuàng)導的啟迪學生靈感,培養(yǎng)學生發(fā)明思維的一種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我就是以一首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種太陽》帶領學生一起律動,給學生們發(fā)明一種參與音樂律動的環(huán)境,讓學生置身于某種音樂情趣下,通過運用自身的肢體語言,使學生在氣氛的渲染下和教師發(fā)生共鳴,體驗情感,然后進入新歌曲的教學。
二,適時哼唱,讓旋律深入人心
哼唱旋律是學生最容易掌握的一種音樂教學手段,而且無需借助其他輔助用具,學生能夠張嘴就來。因此在學唱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用“IU”哼唱歌曲旋律,每一遍的哼唱都有相應的要求,讓學生在哼唱中讓學生自身去發(fā)現(xiàn)歌曲中出現(xiàn)的音樂符號,如和點節(jié)奏、四分休止符、切分節(jié)奏等,且每一遍的哼唱方式也是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如第一遍由老師帶領哼唱,第二遍老師不帶唱,學生自身聽旋律哼唱,第三遍直接跟琴哼唱,同時在學生每一次的哼唱后都作出相應的評價與指導,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歌曲旋律。這樣,通過哼唱旋律這個保守而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印象,在引導學生有效地走進音樂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演唱能力以和對音樂的記憶能力。為后面的歌詞加入作了有效的鋪墊。同時,我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在歌曲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連那些在歌唱方面比較落后的'學生都樂此不疲,唱的有模有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三、投入范唱,讓音樂清晰出現(xiàn)
教師的范唱有著磁帶、光盤無法比擬的一個優(yōu)點——對比。聲音的對比、表情、動作、情緒的對比等等。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模仿力強,假如光聽聲音,也許只能模仿其聲而難以神其形。只有在教師不同的演唱中學生才干獲得審美的體驗,逐步意識到怎樣才是好的歌唱表示。因此,我在教學歌曲環(huán)節(jié)除了讓學生聽錄音范唱外還加入了自身的表情演唱法,讓學生有一個更直觀的多篇與對比,這樣做不只能抓住學生學習注意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輕松地解決一些難點節(jié)奏的學習。例如教學“2 2 5︱2 5 5︱2 6︱1 0︱”這一樂句時,學生很容易把“|2 2|”這一八分音符唱成兩個四分音符|2 2|,因此我在范唱時特別讓學生注意,看老師是怎樣表示的。有了老師動情的范文,準確的音準掌握,學生也自然會更加用心的去演唱,極力地去模仿老師的歌聲,更投入地去探索,去表示,把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用歌聲把它表示出來。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是通過情感體驗來達到審美的目的,這是音樂教育的核心。一堂好的音樂課,教師完全進入角色是重要前提。因此,在課堂中我積極主動地像小朋友一樣天真爛漫地唱啊、跳啊,用自身的熱情去感染學生,開啟學生的心智,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發(fā)揮小朋友們好奇、好動、好勝、好玩的天性,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多篇、發(fā)現(xiàn)歌曲的美之所在,促使課堂氣氛逐漸高漲,始終充溢歡聲笑語。
音樂課后反思11
小班的音樂活動好久沒有親身體驗了,好久沒有嘗到小班孩子們甜美的聲音了。今天的網(wǎng)上音樂觀摩活動讓我震撼:一首老歌《小蜜蜂》的旋律在嚴雷老師的創(chuàng)編下,變成了一首熟悉簡單好記又贏得大家喜歡的快樂禮貌歌;多次的演唱形式,采取了不一的角色出現(xiàn),還運用了各種不一的聲音,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特別是那漂亮的課件制作和課件運用的效應,讓我羨慕不已、五體投地?梢,嚴老師她善于挖掘音樂元素,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了如指掌,并在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不但創(chuàng)設音樂環(huán)境,還在活動中營造自由、輕松的'音氛圍,讓孩子在音樂環(huán)境下加強音樂的感染力,針對個性積極調(diào)動幼兒參與性,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
一開始,以一座房子引出,讓幼兒說說覺得會是誰的家,對于孩子們的答案并沒有肯否,而是采用走近點去看看邊慢慢放大房子,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到熊的圖案,從而使他們自己肯定是小熊的家,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也增強了信心。
接著利用課件讓幼兒觀察有誰來小熊家做客,通過小動物來做客的情境,讓孩子們在看看、說說、動動中熟悉了旋律,還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的興趣。在學唱中都是以角色的身份來練習,首先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媽媽,接著熊寶寶,然后是熊爸爸,最后分角色來演唱,孩子們在一次次扮演角色中一遍一遍快樂的學唱著,雖然是反復演唱,但由于每一次的要求不同,在情境扮演中學唱,所以孩子們至始至終快樂的演唱,最后以一首活潑有趣的音樂律動中結束。
從這次觀摩活動中,我感悟到要想上好一次音樂活動,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個性,愛唱愛跳是幼兒一種語言,過去我們的教學活動大部分老師都是以老師教,幼兒以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復的演唱,讓孩子機械的練習。在這種情境下孩子們就失去了對音樂的想象、理解,根本不能體驗情感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后的音樂教學中,不但要創(chuàng)設音樂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還要做到融入孩子們的世界,做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
音樂課后反思12
本次音樂活動——《小老鼠和大懶貓》音樂選自海頓的第94交響曲片段,音樂有較明顯的強度與力度變化?紤]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活動中結合故事、課件、游戲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強度、力度的變化,并引導孩子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的變化來表現(xiàn)樂曲力度的變化。孩子在扮演小老鼠走路的時候,能分辨出音樂的輕重,根據(jù)輕重聲音,他們一步一步有節(jié)奏地走,也給這個音樂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通過本次的欣賞活動初步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扼@愕交響曲》中的“驚愕”,我可以在剛開始引出的時候,鋪墊詞語“驚愕”;雖說有圖譜的出示幫助幼兒理解整段音樂的結構,但是總體來說圖譜的`利用還是不夠,可以與音樂配合;吃餅干的環(huán)節(jié)可以省略,用動作代替;在胸飾的擺放方面也需要我再仔細考慮,我是不是可以事先在教室里貼好或者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自己來撕取,這樣一來也減少了幼兒注意力的分散。
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性很高,興趣也很濃,我可以在以后的藝術教學中,多多開展此類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
音樂課后反思13
上周,我在大班執(zhí)教了一次音樂活動《北京的金山上》!侗本┑慕鹕缴稀肥且皇锥炷茉?shù)牟刈迕窀,歌曲還有濃濃的藏族舞元素,可以讓幼兒在欣賞了解藏族文化的同時,學會藏舞的基本舞步。
本次音樂課《北京的金山上》是為了讓幼兒對藏族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學習藏舞的基本舞步同時感受樂曲表達藏族人民對毛主席,對祖國的感激和熱愛之情;顒娱_始,我將課前搜集來的穿著藏族服飾的人和藏族人民獻哈達的圖片播放給幼兒看,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么民族的人,他們藏族服飾的特點是什么,經(jīng)過我的引導,幼兒普遍發(fā)現(xiàn)藏族服飾的袖子是很長的,他們穿的裙子都是五彩的。在問到幼兒藏族人民通常送給別人的禮物是什么時,幼兒都回答不出來,有些孩子講長長的,白白的圍巾,我順勢問下去,那這些長長得白白的圍巾叫什么呢?最后,我告訴幼兒這個叫“哈達”,并請幼兒學習歌中最后一句“巴扎黑”獻哈達的動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如果在其中結合生活經(jīng)驗請幼兒把自己所知道的藏族舞舞步跳給大家看看,可能會對后面活動的展開,奠定更好地基礎。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將歌曲播放一遍,讓幼兒欣賞,聽一聽歌中唱了什么?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覺?在聽得過程中,有個別幼兒對這首歌已經(jīng)熟悉,還有個別幼兒已經(jīng)聽著音樂在開始跳舞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沒有及時的.制止,導致在欣賞完歌曲后,回答這首歌唱了些什么內(nèi)容時,好多都回答不上來,個別幼兒從頭至尾,只聽到最后一句。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反思自己應該在組織欣賞的過程中,請幼兒坐在位子上仔細傾聽,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欣賞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組織幼兒一起學習《北京的金山上》的藏舞,我重點訓練了彈簧步和甩袖,一開始幼兒的興趣很高漲,非常認真地跟著音樂跟我學,但跳過幾遍后,我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開始開小差,開始胡鬧了,我即便有上前制止,但效果并不明顯。課后,我反思在幼兒失去興趣的時候,怎么樣才能再度挑起他們的興趣呢?我想,當時如果我在一旁對跳的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請他去西藏做客,跳給藏族的人民看,可能會再次挑起幼兒的興趣。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原本是想把歌詞的大意講給幼兒聽,讓他們帶著感情去跳這個舞蹈的,但是到最后發(fā)現(xiàn),大家都沉浸在跳舞的興奮中,根本聽不進我傳授的情感,我應該把這一環(huán)節(jié)提到一開始的欣賞歌曲中,在他們欣賞完歌曲后,讓幼兒談談這首歌曲表達的什么情感,效果可能會更好。
《北京的金山上》這節(jié)課在執(zhí)教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值得反思,相信通過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實踐,我會有新的突破。
音樂課后反思14
音樂活動結束后,我認識到我雖然把整堂課的內(nèi)容都上了下來,但是在過程中沒有完全投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沒有完全放得開。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我的教學步驟錯了一步,導致最后幼兒理解這首音樂的效果不是太好。當我將掛圖拿出來,邊放音樂邊解釋故事,一遍結束后,我就急于將動作加入到音樂里,其實那時候幼兒還沒完全掌握音樂,只有個別音樂感較強的幼兒能夠跟上音樂做動作,知道哪些音樂是表現(xiàn)大象的,哪些音樂是表現(xiàn)蚊子的。所以當我請幼兒來分角色表演的'時候,都是我在一旁提醒幼兒什么時候蚊子的音樂開始,小蚊子應該出來,什么時候小象音樂開始,小象應該出來。到了快結束的時候,我又將掛圖和音樂結合解釋了一遍,其實這一步驟應該放到前面去,能夠起到加強幼兒對這個音樂的理解,但是我卻把它放在的結尾,導致這一步驟沒起到作用。
總之,這一次的音樂教學活動讓我懂得教學過程不能錯一步,不然會影響全局的效果!
音樂課后反思15
活動目標
1.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拔根蘆柴花》。
2.在教師指揮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案,豐富演奏內(nèi)容。
3.在集體演奏中,注意樂器打擊時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應和諧一致。
重點: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拔根蘆柴花》。
難點:在集體演奏中,注意樂器打擊時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應和諧一致。
活動準備
1.會看指揮、分聲部做身體模仿動作。
2.鈴鼓、碰鈴、圓舞板、大鼓、鈸等打擊樂器人手一件。已經(jīng)擺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活動過程
一、 熟悉樂曲、鞏固節(jié)奏型
1、 伴著歡快的《拔根蘆柴花》音樂幼兒和教師一起跳舞,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快樂,激發(fā)幼兒進行音樂活動的興趣。
2、 鞏固、熟悉節(jié)奏型。
二、 聽音樂《拔根蘆柴花》,做相應的身體動作。
三、 學習用打擊樂演奏樂曲。
1、教師引導幼兒探索、設計配器方案。
2、幼兒根據(jù)配器方案,看教師指揮用樂器進行演奏。
教師:請小演員們從椅子底下輕輕拿出樂器,準備好,我們這一次要用小樂器來演奏了。
3、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演奏樂器中的困難。
4、教師啟發(fā)幼兒設計新的配器方案。
5、幼兒按照新的配器方案看教師指揮演奏。
教師:這一次我們要用剛才討論的新的配器方案演奏樂曲了,請仔細看好我的指揮。
6、教師組織幼兒探討如何讓演奏更好聽,并提出力度要求。如:X XX|中強、輕快; [11]~[16]小節(jié)稍弱、跳躍;[19]~[24]小節(jié)稍強、熱烈。
課后反思: 拔根蘆柴花(打擊樂演奏)
這次的公開課是園指定讓我上一節(jié)有關打擊樂方面的內(nèi)容的音樂課,讓年青教師能有一個對上打擊樂有個初步的了解,說真的我心里沒有一點底,首先現(xiàn)在的教材中在打擊樂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很少,孩子接觸各種打擊樂器就很少,在這種情況下要上好一節(jié)打擊樂課 很難。再說這次是讓我上給年青教師看起到一個示范作用,所以我很重視這一次的公開課。要上好這方面的課,首先要給孩子鋪墊一些有關內(nèi)容,如:認識多種節(jié)奏型、接觸一些打擊樂器并認識、還要學會如何去欣賞音樂等等。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知識鋪墊。
《拔根蘆柴花》是我們大班九月份的`主題《中國娃》中的內(nèi)容,整首曲子以民間樂器二胡為主奏樂器,再配以其他的樂器伴奏,表現(xiàn)了歡快愉悅的情緒,洋溢著濃濃的中國音樂風。 一首樂曲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音樂教學,既可以欣賞又可以演唱即能創(chuàng)編律動又能開展音樂游戲。我把打擊樂演奏作為《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的表現(xiàn)形式。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在學會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演奏。難點是:注意樂器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的一致和諧。設計配器方案。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創(chuàng)造的熱情很高,尤其是在最后樂曲合奏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表現(xiàn)特別棒,各種樂器配合得非常默契。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打擊樂的孩子們來說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讓我尤其欣慰。
成功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
1、活動過程中,體現(xiàn)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先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讓孩子嘗試各種樂器,讓他們心里上得到滿足。孩子們興趣很高,他們演奏時個個都非常認真、投入。
2、幼兒能根據(jù)老師的指揮進行不同的演奏,效果不錯。
3、不足的地方事先我也想到了,在圖譜上是否能讓幼兒看出強弱拍的關系,在集體評課中有的教師也提到了這一點。
【音樂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的課后教學反思06-18
音樂課后反思12-05
(精選)音樂課后反思07-06
【精選】音樂課后反思07-06
音樂課后反思通用02-14
音樂課后反思【精】02-14
音樂課后反思【薦】02-14
音樂課后反思【熱】02-14
音樂課后反思【推薦】02-14
【精】音樂課后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