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評課稿15篇[優(yōu)選]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fā)展,推進教師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評課稿1
周老師今天上的是浙教版第15課《小鳥的家》,周老師作為一位新教師,給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堂精彩的美術課,實在難得。下面談談我對這節(jié)課的感受:
一、課前準備充分教具精致漂亮
周老師不管是自己的示范畫,還有板書,還有最后呈現的大森林,都制作的非常漂亮精致,看的出周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些課前準備。
二、循循善誘學生啟發(fā)想象能力
周老師能在關鍵時刻啟發(fā)引導學生去想象,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小鳥的窩。學生都說圓形的入口時,周老師會提醒可以改成愛心型的或是星星形。
三、基本功扎實教態(tài)自然親切
當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小鳥種類時,周老師能馬上再黑板上簡筆畫畫出來,這是讓學生驚奇的,也透露出周老師的基本功十分扎實,課堂上,周老師始終面帶微笑,給人一種親切感,讓學生能學的輕松自在。
最后提些建議:教師請各小組將自己的作品,安放在大樹上合適的位置,然后請學生以模仿小鳥的樣子飛到老師準備的大樹跟前,找出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作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的反思與評價過程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有趣味性。最后部分,建議教師提醒學生,不光讓我們知道要愛護小鳥和我們的共有家園,我們還要做一個標志,寫一句話,時時提醒那些不愛護鳥類和樹木的朋友,讓他們也要愛護小鳥和我們的共有家園。這樣的設想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可以檢驗本節(jié)課的人文目標是否達到。
總之,新的藝術教材教案的編寫是靈活多樣的,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突出學生的活動設計,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感受藝術課程給他們帶來的無限樂趣。
美術評課稿2
老河口市三中李建華老師主講的《蒼松翠柏》這節(jié)美術課,是一節(jié)造型表現課。從這節(jié)課的效果看,這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美術課。李老師的教學思路很清晰:基本理論的講述—基本技巧的強調—演示—評述。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難點分散,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學生人格。
下面,我將對李老師這節(jié)課作如下幾個方面的評述。
一、本節(jié)課處處體現美術課的人文性質。
課堂中讓學生講故事、完成范畫、完成作業(yè)并展示學生的大量作業(yè)等,這些方面,李老師很注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且也很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二、讓美術與其它學科相結合。
李老師在新課的開始講山石的畫法時,講到山石乃“天地之骨,流云之根”,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李老師讓學生講“盤古開天地”的傳說,把美術與文學巧妙地聯系在一起,學生心中便豁然開朗。在講山石的紋理常用的表現技法“皴”時,讓學生用地理中地殼運動的知識來解釋山石紋理的形成,把美術與地理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些都說明李老師對美術中的“綜合探索”領域的要求掌握很好。
三、緊抓重點,分散難點。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本學段已對美術知識有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把重點突出,學生就能更好掌握技法,這一點李老師做的特別出色。本節(jié)課重點學習了皴法之一“披麻皴”。李老師花了很長時間講解“披麻皴”的基本技法,課中反復強調皴時所用的“拖筆”以及皴時的用墨,這樣以來,就把深奧的“中國畫技法”化為較為簡單的拖筆“皴”,化難為易。
李老師在示范山石的畫法時,把較難的“皴”化為塊面的“拖筆”,學生掌握的又快又好,把難點分散在老師示范,學生演示之中,學生在實踐中探索筆墨的特點和繪制技巧,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態(tài)度嚴謹。
課前,李老師準備了大量的范畫,對教材的內容掌握的較為透徹,挖掘的較為深入,演示技法準確熟練,這些都說明了李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是嚴謹的,認真的。
另外,對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還有點不成熟的想法:
1、美術與生活聯系不夠緊密。
作為一個社會人,學習美術不是為了成名成家,而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自己每天徜徉在美的海洋里,特別是中國畫,要
是家中有一幅自己喜愛的中國畫,不僅美化了居室,提高了口味,更重要的使自己賞心悅目,心情愉悅,這一點李老師應該在課的拓展中提出來,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舉趣。
2、沒有較好的`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中國畫——傳統(tǒng)的中國藝術,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的藝術形式。李老師在講這節(jié)課的時候,把技法和規(guī)則講得透徹準確,但始終沒有帶出讓學生在享受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美的同時,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與交流,并對文化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3、發(fā)現問題后沒有及時糾正。
李老師在出示樣畫,讓學生分析技法時,學生的意見不統(tǒng)一,老師發(fā)現了問題但沒有及時糾正。比如:學生對同一幅范畫的基本技法有說“披麻皴”的,也有說“折帶皴”的,學生的認識不統(tǒng)一,老師應該講一下這兩種皴的主要區(qū)別,再讓學生分析,效果就不一樣了。還有讓學生演示皴的技法時,有個別同學皴錯了方向,老師應該講一下皴的方向性,再演示,學生會掌握的更好。
4、評價學生以多鼓勵為主。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情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李老師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時,沒有靈活的挖掘出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沒有努力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學生們的自我再現力很強,很短時間內都完成了作業(yè),李老師在評價作業(yè)時,沒有注重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鼓勵,而是泛泛而談。我想,如果長期這樣,在以后的課堂中參與的學生將會越來越少。
美術評課稿3
這堂由李建華老師執(zhí)教的《蒼松翠柏——山石畫法》是湘美教材第八冊中的第二課,本課屬于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整節(jié)課從總體上看,執(zhí)教老師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首先,李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感受中國畫——山石畫法特有的筆情墨趣,學習表現方法,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李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回顧知識,說一說:通過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樹的畫法",讓學生說出畫樹的方法,由此引導點明本節(jié)課內容.
二、重點知識,讀一讀: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即講解山石畫法,教師通過讓學生齊讀書上的"山石畫法",讓學生從整體上對山石的畫法有了一個初步了解.
三、欣賞范作,試一試:通過展示示范作品,讓學生了解山石畫的各種皴法,并通過教師演示,學生參與演示——試一試加皴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山石畫的有關知識和技能.
四、重點演示,學一學:通過再次演示,指出學生嘗試時出現的問題,加深學生的印象,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進行練習.
五、展示作業(yè),評一評:通過展示講評作業(yè),使課堂達到高潮,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
在課堂上,李老師以她特有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說,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創(chuàng)新的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本節(jié)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并存的系統(tǒng),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于“封閉教學”,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李老師打破了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大膽參與演示,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在這樣一個輕松的情境中,學生樂于嘗試,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中國畫的獨有魅力,身心得到舒展,同時,他們作品得到了展示,這極大鼓舞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盡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
二.有效互動,讓課堂充盈、靈動
本課是一節(jié)知識和技能性很強的課,內容較為枯糟,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李老師充分實施了"互動"這一方式.第一、通過讓學生講述"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故事,使學生生動了解"把石看作天地之骨"的內涵,并且由于是學生自己的'講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根據重難點"互動",教師出示不同皴法的山石范畫,讓學生對比欣賞感受皴的特點,提出問題:如何加皴?通過"互動".由學生上前演示皴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嘗試再進行畫法指導示范,巧妙解決了重難點。第三、結合評價"互助互動",在評價時,同伴之間借鑒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敏銳的審美鑒賞力
三.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堅持"授之以漁"
新課改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將學生看作教育過程中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于“授之以漁”,
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李老師在講授繪畫技巧時,采用讓學生欣賞范作,并通過提問題答問題,讓學生思考,逐漸引導學生獲得繪畫方法,了解有關注意事項.李老師改變了原有灌輸現成知識的教學方法,她讓學生拿著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力。
此外,教師教態(tài)自然,語言清晰,語言表述準確,操作演示熟練,顯示了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師素養(yǎng)。;由于美術課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各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因此,在賞析《蒼松翠柏——山石畫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點建議:
1、本節(jié)課重點講解“皴法”,但在學生練習時,對如何起筆勾出山石輪廓,較為遲疑,我認為教師在畫石起手、組合等方法應講解一下,降低學生難度。
2、學生參與面較小,雖然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注意了“互動”教學,但參與面較小,只有個別同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個學生得到鍛煉都有所發(fā)展,我認為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演示、小組比賽等形式,擴大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引入競爭意識提起學生的繪畫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雖然,本節(jié)課存在著若干缺憾,但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破了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使我們深切的體驗到課改帶給美術教育的無限生機。
美術評課稿4
1、評教學目標及任務達成
《吃蟲草》是三年級美術教材第14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蘇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各種吃蟲草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到自然界中這種奇特的植物,同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完成了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對于另一目標:運用綜合技法表現吃蟲草,蘇老師結合學生以往學習的經驗和不同作品的展示,向學生介紹了:砂畫、刮畫、剪貼等多種表現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路,為創(chuàng)作的多元性和多樣性打下了基礎,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式。
從教學的效果看,目標制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2、評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教師緊緊圍繞吃蟲草的種類特點進行分析,運用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抓住吃蟲草芳香的氣味、美麗的形狀、漂亮的顏色,從而了解吃蟲草的特點。
而綜合技法的使用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蘇老師展示、分析了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從而確保了創(chuàng)作過程中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畫面的構圖,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畫面空、構圖小是現階段學生最常出現的問題,教師在講授強調的同時,進行了示范,先出示構圖小的作品,學生一下就發(fā)現了問題,之后邊講邊演示,強調遮擋、前后、大小、高低的變化,突破了本課的這一難點。
3、評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發(fā)揮現代化技術的優(yōu)勢,展示各種圖片和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地進行觀察和分析。在示范的過程中,不僅有老師的示范,還有學生的參與,豐富了課堂的形式。
4、評過程及評價
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能較全面地關注學生。
創(chuàng)作和展示環(huán)節(jié)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加強了學生間的合作和交流。
但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似乎有些倉促,評價中語言的運用應更強調學科本位,如:構圖怎么樣?形狀如何?顏色的運用……可以結合本課的知識點進行評價。
5、幾點建議:
。1)關于課程的開放性
關于吃蟲草的主題,學生應該非常感興趣,對于三年級而言,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收集資料的能力,如果課前老師能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有2的提前準備,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老師的圖片有限,學生的收集可以彌補不足,也是培養(yǎng)能力的機會。
。2)示范的典型性和嚴謹性
蘇老師在演示過程中共有兩次比較重要的示范,第一次抓住繪畫中的問題:高低、大小、前后、遮擋……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但第二次演示粘貼的方法時,出現了一些誤差,粘貼的方法和繪畫相反,應先貼后面的,再貼前面的,大的在后,小的在前。既然是示范,應該嚴謹,有目的`性,此環(huán)節(jié)太過隨意,沒有達到示范的作用。
。3)板書的美觀和嚴謹
板書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本課教師如果能提前準備一些老師范畫的吃蟲草圖片,從形、色、線上都是很好的引領。
板書中出現:芳香氣味、美麗形狀、漂亮顏色,在語法上出現了錯誤。
(4)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整合和目的性
我始終認為:用最少的環(huán)節(jié)、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收益是有效甚至高效課堂的基礎。所以每個環(huán)節(jié)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蘇老師在展示吃蟲草圖片時,只是讓學生看這是瓶子草、那是捕蠅草,沒有深入觀察,根本起不到設置圖片的作用,教師可以和下面環(huán)節(jié):分析捕蟲器的形狀、顏色結合起來,讓學生根據問題去觀察,既整合了環(huán)節(jié),又充分發(fā)揮了圖片的作用。
其實,老師和學生一樣,如果摒棄橫向的甄別、比較,以縱向的個人發(fā)展來講,蘇老師今天的課,是我所聽過的她的課中最好的一次,無論從語言的表述,還是教態(tài)、方法的運用都有很大的進步。這也正是研討課的目的。
人是練出來的,課是磨出來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繼續(xù)能力!
美術評課稿5
經過三天的聽課,獲益匪淺。感覺這一次的優(yōu)質課評選的教師的授課無論從課程內容、課程設置、課件制作、課堂互動、語言表達等方面,都達到了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以前的這類評比活動也參加過,但多數情況都是就是那么幾個教師讓人感到特別優(yōu)秀,其他的都相對比較平常。而這次正好相反。
三天的觀摩時間很短,聽完整個課程,仍覺意猶未盡。下面就觀摩的過程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1、本次評比講授的課程全部為山東美術出版社的美術鑒賞及其他選修教材內容。我,F在使用的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教材,二者有一定的差別,編寫的角度不是一樣的。這給聽課帶來了一定的新鮮感受。一定程度上窺探了魯美版的教材全貌。
2、參加評比的教師在課程設置、內容安排上都比較有創(chuàng)意,課件制作較為精美,音樂課件的大量使用使美術教學的課堂效果更加良好。
下面就幾個案例談一下聽評課感受:
案例一:xxxx年5月19日膠州實驗中學倪麗娟利津二中
課程《中國民間美術》
課:常規(guī)導入,使用電腦課件。用喜慶的音樂突出年節(jié)的熱鬧,烘托節(jié)日氣氛,學生聯想音樂所能代表的現實環(huán)境。通過音樂導入紅紅火火的民間美術作品。學生閱讀教材,找到什么是民間美術并回答。
評:音樂和美術合稱為藝術,可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用喜慶音樂的形式導入民間美術,恰到好處。喜慶的音樂容易使人聯想到春節(jié)這一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是由很多民俗活動構成的,民俗活動恰好是民間美術樣式的載體。如:春聯、門神、掛箋、窗花、年畫等等。學生通過音樂很容易想到這些美術樣式。整體導入富于聯想、貼近生活。
課:了解了民間美術的界定,同學們試著發(fā)現一下我們自己身邊都有哪些民間美術樣式。學生回答(積極踴躍)
評: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授課的最根本任務,不能空講,要結合生活才能使知識在學生心里融會貫通。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身邊的美術樣式,也是對于美術的定義的一個鞏固。
課:觀看視頻圖像,展示各種樣式的美術作品。然后觀察同學們手中的民間美術作品,主要是觀察色彩和造型兩個方面,討論分析民間美術作品的寓意性和象征性。
評:課前教師發(fā)給同學們已經準備好的民間美術物件教具風箏、布老虎、年畫、泥玩具等。然后利用多媒體表現作品。學生不但能從多媒體中觀看到民間美術作品,更能從手中拿到的作品中親身體驗到民間美術作品的意義特征。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只停留在表象上,更能深入內心。
課: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共有4名同學回答了手中的作品)。學生分析的不錯(感覺學生整體素質比較不錯,這也是倪老師本節(jié)課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師引導著逐步深入分析。
評:分析的過程更要注重啟發(fā)式的引導方法,少一點直接性的引導。(如布老虎的象征性意義分析,引導學生分析可以試著讓學生從整體觀察色彩,再從老虎本身代表的含義上入手,比引導學生說“布老虎身上的大紅和黃色是不是很鮮艷”要好一點。
課:播放教師親身參與的年畫視頻讓學生觀看,然后運用圖片手段展示民間美術作品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并作簡要分析,總結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
評:立意新穎,教師親身體驗的視頻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增加了觀看的趣味性。適時的總結起到了趁熱打鐵的作用。
課:教師出示現場的一些較大的民間美術作品,學生觀看并討論分析。擴展練習:1、山東省有哪些民間美術樣式?2、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福娃有什么樣的象征意義?(學生回答較為不錯)
評:課堂練習必不可少,主要起到知識鞏固、總結的作用。練習的關鍵是選題內容。這兩道題選題合理,貼近生活。山東省的民間美術樣式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民間美術樣式。如:高密剪紙、膠州面塑、棗莊泥人、萊西葫蘆雕刻、楊家阜年畫、濰坊風箏等等。奧運福娃選題更趨時代性,讓學生體會民間美術的樣式是深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的。
課程總評:倪麗娟老師的課程設計整體比較好,沒有出現前后時間段不協調的現象,是一節(jié)十分生動的互動型的課程。開始用喜慶音樂導入課程,讓學生以一個比較熱情的節(jié)奏不如課堂教學,這時也個十分成功的環(huán)節(jié)。學生互動的較為成功,回答問題積極踴躍,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整節(jié)課輕松愉快,也為老師更好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生中個別同學對民間美術的熟知也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教師采用多媒體、掛件和實體物品綜合的授課方式不但
是學生能夠看得到,更能摸得著,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中兩名同學精彩的回答,倪老師即興送學生的民間美術作品使師生互動氣氛達到了高潮。貼近生活的問題設計也是本節(jié)課設計的一個亮點,讓學生回答山東地區(qū)有關的美術作品,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家鄉(xiāng)。福娃問題更是貼近時代特征,更是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
倪老師的這節(jié)課使整個評比課中的開頭課,,之前沒有可以參考的,但聽完她后面的課之后,我們幾個人研究了一下,覺得他的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評比繼續(xù)進行中,好的課程頻頻出現。張煥玉老師的可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耳目一新。
張煥玉濟南市濟鋼高級中學《中國古代青銅藝術》
張老師的課雖然是讓人感到沉重的青銅器,但整個課程的氣氛卻是十分輕松的。平淡無奇的內容在張老師的課堂中經過創(chuàng)造呈現出另外一種形式。他把課本知識經過揉和、整理、拓展分成三大部分,并且以一個導游的身份來介紹講解歷史、評說歷史,即“識廳”、“賞廳”、“評廳”。三個“廳”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進行的。采用導游的形式,比較新穎別致,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件制作較為新穎,切換時清脆的金屬聲音,從另一個側面加深了同學們對青銅器的印象。
課:進入“識廳”首先提出問題“什么是青銅器”,圖片示例分別列出青銅器的不同的種類樣式,并分析各種不同形式的青銅器的主要功用。及各種不同種類青銅器具上的`紋樣:夔龍紋、饕餮紋、竊曲紋等。根據所認識的不同的樽、爵、鼎、簋等,給出一個圖片示例,進入“考考你”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剛才所學的內容,分析展示的圖片。
評:生動的語言描述,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構成了本課成功的開始;A性知識鋪墊的“識廳”讓學生了解到青銅器的真實面貌。而在其后鞏固性的練習使同學們加深了對青銅器的認識。
課:導游繼續(xù)前行。觀察了第一部分的“識廳”后,進入第二展廳“賞廳”。這里主要展示的是青銅器的發(fā)展歷程。從夏朝到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發(fā)展歷程是不盡相同的,每個時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無論從體積、重量、造型、紋樣、用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偨Y各自特點并對整個觀賞過程進行點評。
評:課程講到這里已經差不多一半了,張老師從不同的時期著眼于青銅器的不同特點。用圖示的方法一目了然,使學生容易接受不易混亂。采用表格對比的手法使每個時期的各自特點更加突出,更加鮮明。夏代時期青銅器體積小、重量輕,到商代變得大了一些,西周時期體積更加龐大造型更加規(guī)范。等到了春秋時期,體積又再度變小,重量變輕,造型更趨于文明,紋樣多是樸實自然的,而且銘文較多。
課:由“賞廳”出來,進入最后一個展廳“評廳”。評廳的主要目的是學生能運用“識廳”和“賞廳”的知識來評價青銅器具。觀看兩件青銅器作品。一個是尊,一個是鼎。從名稱、用途藝術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方面進行評價。
評:本環(huán)節(jié)張老師采用的是挑戰(zhàn)的形式進行的,有點類似電視里的“想挑戰(zhàn)嗎?”,名稱就叫“挑戰(zhàn)解說員”。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整個課程進行質的飛躍的過程,學生由剛才的賞過渡到了現在的評。分組的解說方法,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生到前臺的解說,鍛煉了學生開放的性格,也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課:課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總結、提出期望。在總結本課內容的同時進而提出了保護文物的方法,使學生意識的保護文物應從自身做起。
評:本節(jié)內容在總結的基礎上提出的期望,屬擴展內容,不過正是這個擴展內容體現了素質教育的以人為本,重視育人的觀念。
整體評價:濟南市濟鋼高級中學的張煥玉老師的課程設置合理緊湊,實用性較強,可見整體聲音效果很好。三個展廳的設計,使學生耳目一新,帶著好奇去聽課。尤其是“挑戰(zhàn)解說員”環(huán)節(jié)更是把課程帶到了高潮。豐富生動的肢體語言和語言表達使得課堂氣氛熱烈而又活潑。
隨著觀摩的繼續(xù),許多好的課程都陸續(xù)的浮出水面。xxxx年省優(yōu)質課一等獎的濟寧市第一中學的萬璐璐老師的課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xxxx年5月20日上午第一節(jié),我們在膠州三中聽取了萬老師的優(yōu)質課《中西古典園林》。
課:課件采用了圖片和視頻圖像相結合的方法展示了中西古典園林。課程首先從欣賞園林的視頻開始,然后進入課題中西古典園林,學生參照教材,讀出園林定義,教師借園林的繁體“園”字講園林構成。
評:繁體“園”字解釋園林可謂新穎獨到,頗具創(chuàng)意。激發(fā)學生學習園林的興趣。課:園林的欣賞方法——三心二意法!叭摹奔础扒逍摹薄拔男摹薄扮R心”,“二意”即“畫意”“意境”。導入本課,詮釋園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園林面對面。
評:聽了萬璐璐的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語言。流暢的語言表達、完美的語言組織,是本課的授課過程好似一只歡快的樂曲。視頻資料的導入,豐富了課程內容,使學生欣賞園林如身臨其境。
課:對比中西園林。西方的園林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種秩序美、人工馴服自然的美感。學生在中戲對比中發(fā)現不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帶來的不同的美的文化差異。列舉了四時的園林美景,讓學生了解不同季節(jié)的園林。
評:如詩如畫的園林給同學們帶來了視覺上的美感。課件中的音樂更是沁人心神。合理的音樂設置會讓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更佳良好。隨堂的小練習、提問也起到了知識鞏固的作用。學生氣氛活躍,回答積極踴躍。
課:播放蘇州園林的短片《憶江南》,從色彩、意境上讓學生感受蘇州園林。提出分類賞析法:框景、借景、分景、移景。對比中西園林藝術,作總結性分析。最后用真實的本地園林(膠州市)景觀解說結論。
評:條理清晰的分類方法,使課程脈絡更為清晰。借用實際的膠州本地園林景觀,使學生更容易賞析。課后的作業(yè)也是很有針對性的實踐性問題:拍攝依稀本地的園林景觀。讓學生在詳細了解園林之后再去和園林面對面,更能加深理解。
總體評析:萬璐璐老師的課程聽下來,似行云流水,非常流暢,課堂節(jié)奏把握的很好,沒有多余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互動性也還可以。語言組織和表達精彩,可見優(yōu)美動人,是本節(jié)課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但有一點需要提的是:中西園林中不應把日本園林(枯山水)算作中西園林以內的,可以算作補充教學資料。
短短的幾天觀摩的時間結束了,仍覺意猶未盡。百花齊放的省優(yōu)質課給了我太多的啟示,學到了太多的課堂教學方法、處理課堂事件的手法、對待學生互動的方式等。同時由于本次使用的是魯美版的教材,也更豐富了我的美術鑒賞知識?v觀整個優(yōu)質課評選,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和教師的語言組織是整個授課的中心靈魂部分。通過這次膠州之行,我學到了很多:
1、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學過程要更注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班級根據不同的班級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可千篇一律。
2、要結合實際進行教學課程組織。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了課程本身的趣味性之外,教師的語言和課程組織結構設計也是重中之重。很多優(yōu)秀的理論型課程也正是從學生的實際環(huán)境入手,引導啟發(fā)。如勝利十中的潘志杰老師的《中西古典園林》利用膠州本地的園林景觀引入新課。蓬萊一中的陳湘怡老師的《中西神像雕刻》采用宗教引入的方法等。
3、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創(chuàng)新。本次優(yōu)質課的課件制作可謂精美。許多老師不但有圖片文字,而且都插播視頻資料,從全方位進行視覺教學。萬璐璐老師的《中西古典園林》精彩的視頻片段引人入勝。倪麗娟老師的近親身體驗的視頻更是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棗莊40中學的孫云山老師的《北京故宮和巴黎凡爾賽宮》,更是用視頻恢復了圓明園的原貌,使學生更能感受中國文化建筑的恢宏壯闊。
4、實物課件在課堂上使用的頻率也更為頻繁。實物課件以其“百聞不如一見”“看見不如摸到”的效果,對教學效果的加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張煥玉老師的《中國古代青銅藝術》使用的戰(zhàn)國編鐘模型,孫云山老師的“斗拱”模型等。
5、課程設計要更注重實效性,結合具體實際。不要只講空空的理論,更要教會學生處理實際的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才能使知識發(fā)揮作用,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6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至關重要。一節(jié)好的課程要求語言組織合理,語氣流暢。這就要求要練好普通話,多讀書。這樣才能在授課時更加豐富,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
7學生心理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如授課的導入要抓住學生年齡的特征,分析其愛好,偏向,投其所好,才能做其他的課題,所以學生的心理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8、踏實備課是一堂課的基礎因素。只有備好課、備精課,才能上好課、出精品課。備課要不只停留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范圍內,更應廣泛涉獵,凡是和本課有關的知識都要準備。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
還有很多的感悟,自己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求證,不斷融匯。這一系列的獲益對我今后的教學活動將產生很大的觸動。為我的教學起到了強大的輔助作用。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促進教學能力的進步這才是我所希望的,也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我會努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當自強不息!
美術評課稿6
大家好!,下面我謹代表教務處對王晶老師這節(jié)課進行點評,希望各位領導及授課教師本人批評指正!大家都知道,新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具有趣味性、實效性和師生互動性的特點,那么,作為一名初中政治教師,如何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臺,根據初中生好奇善動的特點,真正克服過去枯燥而機械地照本宣科的弊病,讓學生樂學,好學呢?王晶老師《難報三春暉》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的有效生成!,給聽課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五個亮點;二、三點缺憾;三、三個建議。下面說“新”
在主動體驗中豐富感知、強化情感。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教師要努力去發(fā)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這節(jié)課中,王晶老師不僅讓學生講故事、做表演,凡是學生自己能自主完成的問題,她都權力下放,將學生看成了課堂的真正主人,她還不失時機地對學生使用如”、”、”、”、”、”、”這些使課堂氣氛緩和或產生歡樂的語言進行肯定,以積極、鼓勵的姿態(tài)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體驗,使學生不再擔心集體的壓力和他人的眼光,積極地去體驗、思考。教學手段新,具體表現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上,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歌曲、文字材料、圖片材料等極具說服力,學生熟知或未知的感性材料,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教學目標清,王晶老師的教學目標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清晰可辨,“”“”“”
層次清晰,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下面說“準”
“”并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教師的點撥,加上各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地去體會、去感受,不但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了對重難點的突破,而且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下面說“活”
王晶老師的這節(jié)課,體現了新課改的基本要求,教學中將討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融為一爐,通過觀看廣告、小品、講故事、歌伴舞、評星頒獎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積極思考,達到了快樂學習的目的。課堂氣氛活新課程評價一堂好課,重頭戲看學生的活動。王晶老師很好的注意了這一點,努力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搭建了一個多維互動的平臺,因而本節(jié)課無論在學生參與人數,時間數量,參與討論問題深度、廣度上都很好的證明了她的努力。整合教材能力強。王晶老師依據教材,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在不背離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了重組,由此,可以看出王晶老師善于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整合教材?傊,王晶老師的這節(jié)課體現了新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具有趣味性、實效性和師生互動性的特點,克服了過去枯燥而機械地照本宣科的弊病,讓學生樂學,好學,教學目標把握正確,突破了課程的重難點。
第一:理解教材深度不夠,應該進一步開掘教材的內涵、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半y報三春暉”有兩個目題。第一目“愛灑心間”,小峰與媽媽這個故事放在教材的開篇是有深意的,不但要用這則材料而且要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討論,學生自然由此體驗父母對子女的一片苦心,進而明白父母理應得到愛的回報。第二目“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我認為,要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相關材料。關于落實“孝親敬長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必須履行這一義務”這一問題時。除了在課堂設計的相關情景外,必須有效使用教材中相關鏈接的材料對學生深化。王晶老師開篇揭示了課題的出處,但沒有揭示其內涵,雖然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的確明白了應該孝敬父母以及怎樣盡孝的問題,但如果在課堂結束環(huán)節(jié)能夠來一個點睛之筆我想,效果會更好。本課課題出自于孟郊的《游子吟》誰言寸草
心,報得三春暉。
第三:課堂教學留白藝術有待加強,應該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時空。“”
空白藝術的特點是:教師指導,學生操作。在空白中,學生既要動腦又要動手,或悟,或做,或記,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必將誘發(fā)學生的學習靈感,不同思維特點的學生皆可找到用武之處,從而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和學生學習的信心
聽了本節(jié)課我對“如何上好一堂課,讓課堂活起來第一、
第二、以課本為中心,活用教材,用活教材。要處理好資源開發(fā)與教材內容的關系,把學生、教材、教師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作為一名教師,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有活資源意識,會開發(fā)和整合課程資源,要選取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熱點材料呈現給學生。第三、轉變觀念,要把握好角色引領。要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及時更新教學模式和結構,要體現師生互動生成尊重學生主體。要更多些體現活動內容化、內容活動化的教學理念。我們發(fā)現,有些教師特別是富有愛心的有經驗的教師上得很輕松,學生也學得輕松,效果也很好。為什么呢?主要著力于師生間知已知彼,配合默契,教師把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親身體驗,讓他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樣,以最少的濃重的情感投入輕松地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體現了引領者角色作用。
美術評課稿7
昨天,聽了我校楊方云老師上的一堂美術課《我心中的太陽》,讓我受益匪淺。《我心中的太陽》是浙教版美術第一冊的內容,從備課、教具的準備以及精彩的多媒體課件來看,楊老師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教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制作他們“心中的太陽”,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作品,整堂課可以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課堂導入
楊老師以一個關于“太陽”的謎語導入課題,通過讓小朋友們猜謎這個活動,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分析與探究
1、揭示課題后,老師提出:“為什么說太陽是人類的'好朋友?”讓學生說說自己與太陽的故事,不僅鍛煉了一年級小朋友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通過交流,使學生知道故事里的太陽和人類一樣也有“喜、怒、哀、樂”,為下面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
2、接著,老師又提出“你們怎么畫太陽?”并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他們先思考,后制作,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然后,老師播放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各種造型的太陽:擬人的太陽、四季的太陽、具有各自興趣傾向的太陽等等,在豐富學生視覺的基礎上,啟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突破了原有太陽的概念,再通過不同的表現方法(點、線、面),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想象設計出“獨特的太陽造型”,創(chuàng)作出來的每副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4、最后,老師提出學生可以用畫、撕、剪、折、貼等各種方法制作太陽,這樣學生不受約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制作,更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了他們馬上動手制作的熱情。
三、展評:
通過評一評“哪副畫最棒”,學生不僅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更使他們在展評中學會互相學習,互相借鑒。
總的來說,楊老師上課時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她的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童趣,是一堂重主體、重合作、重過程、重創(chuàng)新的好課,是一堂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好課,是一堂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的好課,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教育教學方法,我要將這些好的方法運用到自己以后的教學中,使自己的課也能上的更加精彩!
美術評課稿8
閱讀提示:
優(yōu)秀美術評課稿《畫情緒》評課稿,這堂由余老師執(zhí)教的《畫情緒》一課屬于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首先,余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優(yōu)秀美術
這堂由余老師執(zhí)教的《畫情緒》一課屬于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
首先,余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風趣幽默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習慣,以培養(yǎng)表現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余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看一看:人們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們不同的情緒。(并給每個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來加深情緒感受)
二、游戲表演:
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不同的情緒。
三、名畫欣賞:
蒙克《吶喊》,先從局部色彩和用筆分析、感受畫面所表現的情緒。再從整體畫面感受。
四、教師示范:
當場畫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所要表現的不同情緒。
五、范畫欣賞:
展示一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說一說你覺得它分別表現的是哪種情緒。并總結規(guī)律。
六、名畫欣賞:
康定斯基、米羅的作品
七、畫展作品:
教師本人去參觀畫展與作品的合影,拉進藝術品與學生的距離感。
八、學生作業(yè):
試用不同色彩、線條表現現在的情緒,并為作品取個題目,寫上簡單文字說明。
九、展示作品:
讓學生帶上自己的作品,來給大家說一說自己表現的了什么樣的情緒。
在課堂上,余老師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
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說,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生活、重創(chuàng)新的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讓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節(jié)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并存的系統(tǒng),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于“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陸老師打破了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導入部分就運用一組同學們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圖片,讓學生猜猜他是什么樣的心情,并給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加深對情緒的理解。(如奧運冠軍劉翔的照片,劉翔學生都認識也是學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學們的興趣)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并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
二、 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探究”的學習,是一種學生通過游戲、欣賞等方式來自主探索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陸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實施了這一方式。第一、游戲。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創(chuàng)設情景:如果你被老師指定代表班級參加開學儀式。如果你被綁架了。
根據情景請學生用語言和動作表演你當時會是什么樣的情緒。小學生的表演欲望比較強,這樣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能使學生更好的體會情緒表現。第二、根據重難點,“自主探究”。首先,通過欣賞蒙克的作品《吶喊》(局部),從色彩、線條來感受畫面表現的情感。其次,教師當堂示范,用淺綠、桔紅畫出柔和的線條。再用深藍、深紅重重的畫出雜亂的線條。讓學生更直觀的體會老師在畫兩組線條時的不同情緒。接著,馬上欣賞兩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
體會表現的不同的情緒,并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規(guī)律。(愉快的情緒:色彩明亮、對比柔和、點線圓潤、曲線較多;不愉快的情緒:色彩灰暗、對比強烈、點線錯亂、折線較多。)
三、 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堅持“授之以漁”
課改中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有思想、意識、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與教育研究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都應該是人,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于“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
丁老師在指導學生制作方法時采用讓學生欣賞范圖,并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總結規(guī)律,學會繪畫表現的方法。陸老師已經改變了原有灌輸現成知識的教學方法,他讓學生拿著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力。
這是一堂完整、充實而精彩的美術課,給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學習
美術評課稿9
這是由海濱一小的 王老師執(zhí)教的《風兒吹過》一課,從整體上看,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
本節(jié)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鶕哪昙墝W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王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通過聽風——模仿風——感受風——畫風,層層誘導深入,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學生在這樣一個輕松、活潑、和諧、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開放的情境活動中,學生樂于嘗試,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并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二)王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二是課堂表現沉著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三是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課堂練習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說明執(zhí)教者課前、課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足之處:
1、教師上課語氣過于平淡,要富有激情,不要吝嗇激勵學生。
2、教師拿出迷你電風扇讓學生感受風的時候,學生感覺到涼快,這時教師總結了不同季節(jié)吹過來的風有不同的感覺,這時教師是否提出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冷暖用什么顏色表達好。讓學生從不同的色調中嘗試出不同的表現風的方法。
美術評課稿10
聽課之后,感受甚多,并不只是因為第一次親身體驗新課程標準授課評比賽,而是真切地認為課之形式、課之內容本身有其特別感人之處。為此次活動寫感,心中開始壓抑不住興奮之感,泛起無數漣漪,感慨實在太多太多,不是三言兩語的輕描淡寫,也不是用草率的語言隨意概括。試著回想那時那景,細心品味課中情趣——或近或遠、或深或淺、隱約可見,可謂是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畫。雖然每節(jié)課的時間定為40分鐘,但似乎為一場華麗、脫俗的音樂劇,劇中人物姿態(tài)萬千,劇中情節(jié)跌蕩起伏,使人思緒無限。
美術是人類情感的溫床,是情感交流的場所,美術中的形、色、質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觀形象與符號,容易喚起人的情感體驗。“課內有情”是課程本身帶有的一種情懷,這種情懷又延續(xù)給了每個聽課人,通過這種情懷的傳導,與學生內心情感相互交流,產生了意味深遠的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則使人難以忘卻。“情中有趣”則是美術課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延伸到學習活動中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此次課程評比體現了美術課程教學中的多樣性,打破了以往教師評價的方式,選擇了以學生自主評價作品的教學方式,也加強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尤其是音樂與美術的結合,為新美術課程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時,引入新的教學理念之外,還注意保留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給新美術課程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美術評課稿11
李老師執(zhí)教的《蒼松翠柏》是一節(jié)國畫技法與表現的美術課,從整體上來看,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開放,富有活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思路,組織形式上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是一堂讓學生感興趣,躍躍欲試的一堂課。
一、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
李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非常嚴謹,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術語專業(yè),沒有教學遺漏現象;另外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沒有知識性錯誤,說明李老師在課前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提前反復研究哪些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畫更適用于教學,并繪制出許多范畫供學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本節(jié)課突出美術課的趣味性,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呈現活潑多樣的形式和教學方式,改變美術課過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美術課良好的態(tài)度,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1、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固有的知識,李老師根據教學需要,繪制更能體現山石技法的范畫,讓學生理解的更為透徹,提高視覺感覺能力,激發(fā)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時,邀請學生根據自己對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現一番,激發(fā)了學生的活動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同時在演示過程中,有技法表現方面的失誤時也可以及時指出。這樣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給予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學習方式具有自主性。
1、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fā)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學生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讓學生回憶并講盤古開天的故事,理解國畫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從精神領域讓學生自主聯想,知道中國畫的神韻,意境。
2、讓學習具有挑戰(zhàn)性,使學生學習后能獲得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能獨立自主地處理問題,增強了學生的自尊滿足;引導學生結合地理知識解釋山,石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從山石的本來面貌延伸到山石的表現技法“皴法”。
3、學習盡量照顧了學生的志趣,使學生能通過學習獲得內心的快樂。在示范時讓學生大展身手,使學生的自主表現欲望得到滿足。
4、及時展示已經完成的學生作品,促進學生積極完成的興趣。讓學生評價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學生敏銳的審美鑒賞能力。這樣,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審美能力。而肯定的評價,能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以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總之,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素質良好,語言表達清晰,操作示范熟練,基本功扎實,學生積極參與,體現面向全體學生。而學生在這樣輕松,和諧,開放的學習活動中,樂于嘗試,學習到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品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美術評課稿12
首先,陳老師從備課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我們先來回顧老師的課堂足跡:
第一:欣賞沙畫表演視頻或手指印畫導入,引出指墨畫,激發(fā)學 生學習興趣
第二:初步嘗試、體驗指墨畫:
1.感受水墨變化
2.嘗試畫花,體驗用手指作畫樂趣
第三:走近大師 拓展表現
第四:學學大師
陳老師課過程也較清楚,從徐悲鴻作品《貓》與潘天壽指墨作品《貓》進行對比,感受指墨畫的不同之處,啟發(fā)學生從線條、墨色、畫面效果等方面仔細觀察體會、展開討論交流,它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
陳老師以自己嫻熟的技能給學生進行了示范,展示。
相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接觸中國水墨畫已有幾次經歷,但對于用手指作畫還是很難掌握其特性。指墨畫教學的.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現方法,大膽地將自己對國畫的認識和感受表現出來,提高學生表現能力。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關注大自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但教學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中國畫我學的不多,只能用我淺顯的知識提幾點看法,希望一起探討,以此共勉:
我想,讓學生在掌握了指墨畫基本技巧后,運用“梅花”作為練習,教師的示范給了孩子們很好的引領和啟示,為了避免示范給學生帶來的千篇一律,是否的適可而止,并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所長,創(chuàng)作獨特形象。教師在演示時應該多做幾種造型演示,比如可以畫小動物,如小雞、小螃蟹等造型簡單而且可愛生動,可以更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更加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作題材,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作內容,使得作業(yè)更加多樣化。
美術評課稿13
王曉波老師執(zhí)教的課,是一節(jié)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從整體上看,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應該說,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chuàng)意的美術課,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節(jié)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采用開放的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我們的教學很多時候都屬于“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王老師打破了傳統(tǒng)的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形式, 采用開放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學內容沒有局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王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具有開放性;其二,獨特新穎的舞臺主持加競賽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
二、采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王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第一,組隊內學生間互助互動,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第二、抓住重難點,展開 “互助互動”。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欣賞,教師引導思考教師根據學生的建議進行畫法指導(示范),巧妙解決了重難點。從表面看是學生幫老師解決了難題,實質是學生自己幫助了自己。第三、結合作業(yè),“互助互動”,美術作業(yè)與其他作業(yè)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同一事物的表現也各不同,作業(yè)的設計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了作業(yè)的質量。第四、結合評價,“互助互動”,評價時,采取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鑒賞力。
三、教學態(tài)度嚴謹認真
如果說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那么教學態(tài)度就決定著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另外,據我所知為了上好這一課她還對二年級學生對包裝紙知識的了解情況和學生是否喜歡用競賽的形式上美術課進行過詳細的調查;二是課堂表現沉著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三是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課堂練習先易后難,先個體后合作,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說明執(zhí)教者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并進行過多次試教的錘煉。
四、教師素質良好
教師教態(tài)自然,語言清晰,語言表述準確,操作演示熟練,學生參與率高,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
當然,在賞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點思考:
1、好動、好問、好說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利用這份天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提的教師不提;學生能解答的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要把展示自我的機會完全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中如何把學習的自主權更完全地還給了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努力形成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力?
2、教育要以人為本,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個學生得到鍛煉都有所發(fā)展。 總之,王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突破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tài)中,學生的心情一直處于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tài),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
由于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那么對美術課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時鉆研也不夠,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膚淺看法,在賞評中若有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美術評課稿14
當代的小學生都有很強的卡通動漫情結,卡通動漫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喜歡上卡通的可愛、喜歡動漫的視覺感受,動漫卡通伴隨著他們成長。而目前,國產卡通比不過日本美國卡通在他們心目中的位置,國產卡通動漫水平有待提高。我們的美術課堂有責任點燃學生“振興民族動漫”的藝術理想。《卡通——動起來的漫畫》一課讓我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1.闖關游戲貫穿課堂教學,寓教于樂。
為了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在課前對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進行了調查,并從中選擇了形象特點最突出的幾個,設計了“闖關”游戲導入環(huán)節(jié),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學生對卡通是非常喜愛的,但對卡通的概念、知識卻是很模糊的,為了讓學生從多方面認識、了解卡通,又不感到枯燥,我將這些知識歸案整理、設計成闖關游戲,使學生在競賽、游戲的積極情緒中,促使學生在頭腦中產生對卡通形象的回憶、再現,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視運動反應,也系統(tǒng)認識、了解卡通的概念、創(chuàng)作方式、各國的卡通特點,以及如何創(chuàng)作卡通等,有效的解決教學重難點。
2.采用課外網絡視頻教學引發(fā)學習興趣,變難為易,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
在《與布里茲一起畫卡通》的節(jié)目中,有一段是牙膏變成卡通形象的,這段視頻在課上給學生觀看,大師嫻熟的卡通技巧讓學生頓生敬佩感,學習興趣大大激發(fā),我覺得確實為學生的卡通創(chuàng)作興趣起到了催化作用。我提前布置學生通過網絡視頻學習布里茲的卡通畫法,并且在自己模仿練習其中喜歡的卡通形象,這樣既延伸了學習時間,同時也讓學生課上有備而來,也是對學生探究精神的很好訓練。
3.設計創(chuàng)作多個小練習,循序漸進地在實踐中體驗創(chuàng)作成功的樂趣。
課堂上通過圖片欣賞——視頻教學——遞進創(chuàng)作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逐步了解卡通的特點,學習卡通的創(chuàng)作?紤]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的繪畫水平還達不到原創(chuàng)卡通的.水平,因此采用了卡通中最常用的擬人手法,在原有生活物品的造型基礎上添畫人的五官、衣著、四肢,使之變成卡通形象,特別設計了“1分鐘畫表情弟”、“讓字母動起來”兩個小練習,方法簡單、易操作,效果也很好,最主要的是深受學生喜愛。我巧妙地發(fā)給學生的作業(yè)紙是“白色小汗衫”,卡通字母就設計在“小汗衫”上,學生一下子有了創(chuàng)作的欲望,同時也訓練了構圖、設計能力,展示評價時汗衫上的“小衣架”就起到很大作用,不用貼,省時又方便,學生能從中體會到創(chuàng)作卡通的快樂。為解決添畫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我采用板演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直觀指導,有效解決了“創(chuàng)作卡通形象”這一教學重難點。
本課在欣賞的同時觸動創(chuàng)作靈感,以“游戲貫穿教學,實踐中解決問題,評價中升華情感”是本課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ㄍㄔ揪褪怯哪、富有動感。我想,我的課堂也能讓學生在“幽默、動感”的課堂上探索、掌握知識和技能,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建議:1.教學語言力求簡練、優(yōu)美。2.在賞析三個國家卡通畫風格環(huán)節(jié)可有效整合,并增加一些學生自主探究。3.創(chuàng)作內容可以學生姓名首字母來設計,既增強學生興趣,又相對避免雷同。
美術評課稿15
張老師扎實的國畫基本功,從容的教態(tài)讓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這是一節(jié)六年級的國畫課,梅、蘭、竹、菊稱為花中四君子。張老師靈活處理教材,把課題改成《凌霜斗寒菊》,這節(jié)課就讓學生畫一畫菊花。
1、有針對的欣賞圖片
對于菊花的圖片欣賞,張老師不是單單的一張張欣賞,而是同時出示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它們的時序,拋給學生一個問題,學生會帶著問題欣賞菊花圖片,這次的圖片欣賞其實也是為下面畫菊花埋下伏筆。接著把畫和詩結合起來欣賞,畫面有什么內容,可以配哪首詩?
2、有層次的進行示范教學
一張國畫如果沒有對比,學生還真不知道哪張畫得好,哪張畫得不好。張老師出示兩幅圖案一樣畫法不一樣的國畫,讓學生鑒別線條和墨色。在對比國畫的過程,學生學會了如何去評價一副國畫的好壞,知道怎樣的線條和墨色是比較好的國畫作品。接著,張老師在大黑板上進行有韻味的又節(jié)奏地進行菊花十字法的畫法演示,用墨的濃淡去表現葉子。對于墨的濃淡變化,張老師還拍了一段錄像,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觀看葉子的畫法。
3、巧妙的進行構圖教學
國畫特別講究構圖布局,如果老師只是單單告訴學生怎么構圖是好,怎樣是不好,恐怕學生是掌握不好的,張老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特別巧妙。創(chuàng)設了一個“找茬的游戲”,讓學生找一找兩幅作品有沒有不一樣?一開始我還真有點被悶住了,這不是一樣的嗎?仔細觀察發(fā)現一幅是頂角出來的,一幅是沒有頂角的',在我們的國畫中,一般不提倡頂角的構圖。
這節(jié)課唯一遺憾的是,學生作品展示的內容比較單一,展示出來的作業(yè)不多,導致評價的時候比較單一,沒有太多的針對性。
【美術評課稿】相關文章:
美術評課稿11-14
[精選]美術評課稿09-06
美術評課稿[經典]08-21
美術課評課稿03-07
美術課評課稿(精選)07-21
小學美術評課稿-《動物面具》評課稿07-31
小學美術評課稿09-21
寫美術評課稿07-23
精美術評課稿01-07
熱門美術評課稿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