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篇1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比如清明節(jié)、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等,其中春節(jié)最為隆重。這是個家家團圓的日子,人們走親訪友,相互祝福。春節(jié)前家家要準備好豐盛的年貨,所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忙得不亦樂乎!
寒假沒過幾天,我跟奶奶回豐惠老家,因為奶奶要準備過春節(jié)的年貨去了,我也期盼著幫她一起準備。
這天,奶奶說要做八寶飯和蛋餃了,這是奶奶每年必備的年貨,也是她的拿手菜,我興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忙活開了。做八寶飯的材料有很多:桂圓肉、蓮子、豆沙、橘餅、棗子、糯米、板粟……因為原料多,八寶飯也因此而得名。開始做八寶飯了,我們拿來一只碗,在上面涂上一層豬油并灑上白糖,然后把準備好的糯米放在豬油和白糖的上面,再在糯米上涂一些豆沙,最后把桂圓、蓮子、棗子等其它材料均勻地撒在最上面的.那層。最后的工藝是放到鍋里把它蒸熟。這樣,一碗香噴噴的八寶飯大功告成了。
做好八寶飯,我和奶奶又開始做蛋餃了。做蛋餃的準備工作是先要把蛋打好,把肉剁碎并放好調料。等油鍋好了,奶奶用勺子舀了一勺打好的蛋,放進油鍋里均勻撒開形成蛋餅,接著用筷子取了一些肉放入撒開的蛋餅上,再用蛋餅包住肉,做成了餃子的形狀,等蛋餃熟了取出,這樣一個蛋餃做成了。奶奶讓我也試試,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打好的蛋,照奶奶的方法開始做了,可怎么也包不住肉,做不出餃子的形狀。這時,奶奶告訴我,要盡量把蛋餅做得大些、均勻些,包肉的時機要掌握好,我再試了幾次,邊做邊琢磨,終于成功了。沒想到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并不容易,每件事都要用心和動腦筋去做。
我喜歡過春節(jié),喜歡春節(jié)歡慶的氣氛和濃濃的年味。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篇2
過元宵節(jié)啦!過元宵節(jié)啦!我祝大家元宵節(jié)快樂,像湯圓一樣團團圓圓!
今天,真是太高興了!在午托托管里,午飯里還有一個大油炸湯圓,這個油炸湯圓像個大泡芙,不過口感不同,聞一聞,嗯……真香!再仔細一點地聞,里面有甜絲絲的感覺。用手摸一摸,凹凸凸的,就是油炸過食品的感覺。
我迫不急待地咬了一小口,哇!就像吃了白糖一樣甜,再吃一大口,我都流出口水來了!比吃蜂蜜還甜,把的`我牙都快甜掉了,你說那得有多甜!
我開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股股甜絲絲的味道浸入全身,我的每一個細胞都感覺激動起來,真想再吃幾個呀!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篇3
因為馬上就要到冬至了,所以我們作文班今天舉行了活動——包餃子。
我們幾個人先看著老師怎么包的,接著我們信心滿滿的開始干活了。我們首先先把面和好,接著開始搟餃子皮,然后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包餃子。我先拿起餃子皮,用勺子挖了滿滿一整勺的餡兒放到餃子皮中心,接著我左一下右一下把餃子皮捏緊,誰知,餃子餡兒就像頑皮的孩子一樣,一下子竄出來,我用筷子戳了一下,這個頑皮的“孩子”載著對外面世界的向往,戀戀不舍的'“回家”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第一個“大作”完成了。我把我的作品放到老師作品的旁邊一看,簡直慘不忍睹。我向老師請教,原來我挖的餡兒太多了,才導致露餡兒的。我吸取教訓又重新包了一個餃子,我這次包的和上次包的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我又包了幾個一樣的餃子。餃子終于下鍋了!
吃上餃子后,我想:雖經歷了九牛二虎一難,但可以吃上美味的餃子也值了。我懂了: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不會那么簡單,要想認識它,就要親自到實際中調查了解,親自實踐。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到了。
今年是大年三十,家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清晨清脆的鳥鳴,把我們喚醒,按照家鄉(xiāng)這兒的習俗,一家人都要吃齋糯米團、荷葉包、年糕等等,圖個吉祥如意的兆頭。然后大家便開始忙碌起來,洗洗刷刷,貼上紅對聯,掛上紅燈籠,辭舊迎新,隨處可見新年佳節(jié)歡快的樂曲。
到了晚上出門,在外的親戚朋友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大家歡聚一堂,一起吃年夜飯。
大圓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等等豐盛佳肴,全家圍坐在一起,聊聊近況,談談理想,有說有笑,把酒言歡,盡情享受美食和團聚的快樂,熱鬧熱鬧的氣氛一直都會彌漫著。到了接近凌晨的.時候,鞭炮聲、煙花聲、春節(jié)晚會的樂聲、人們高聲談笑聲,不絕于耳,家家燈火通明,心情雀躍,希望和至親至愛的人共同迎接又一年嶄新的開始。
隨著一片又一片倒計時的呼喊,新年的鐘聲終于敲響了,人們載歌載舞,喜不自勝,互相道著新年快樂,給遠方的親友送上真摯的祝福,并許下對新一年新的生活的美好希冀。
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歡樂而又喜慶的日子,就像一首美妙的樂曲刻在我的心中。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篇5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隨著一陣陣鞭炮聲,我們送走了舊歲,春節(jié)的腳步已悄然而至。
大家都知道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會吃豐盛的 年 夜 飯,餐桌上少不了雞和魚。因為吃雞會吉祥如意,吃魚會年年有余。今年除夕,我們家來一個新創(chuàng)意,那就是餐餐詞語多。游戲規(guī)則:媽媽要做三道菜,每道菜都蘊含著一個成語,看誰能猜的又快又準。
游戲開始了,第一道菜是用青竹筍和梅子做的,我信心十足地說出了答案:“是青梅竹馬!我太厲害了,哈哈!眿寢屨f:“哼,別得意,好戲在后面呢!”
第二道菜被端出來了。我一看迫不及待地說:“不就是土豆嘛,這有啥說頭?”媽媽卻說:“非也非也!”我吃了一塊,清脆爽口,發(fā)現并不是土豆,而是馬蹄。我想:馬蹄,馬蹄,難道是······,我突然明白了。于是我得意洋洋地說:“是馬到成功!”媽媽很不服氣。
第三道菜也端上來了,是用削成絲的竹筍和雞塊一起做的,我左思右想,抓耳撓腮,就是想不出來。媽媽說:“不會了吧,不會了吧?告訴你,是蛛絲馬跡。”我一想也對,只好認了。
媽媽為我們盛上的`這一桌集文化與物質于一體的大餐,可真是別有一番風味。我們邊津津有味地享受著這份大餐,邊欣賞精彩紛呈的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開心極了。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篇6
萬物復蘇、春風拂面,在植樹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班的許多同學都興高采烈地來到濟南植物園植樹,我也不例外。仿佛今天是個十分喜慶的日子。
我們來到植物園,看見來植樹的人山人海,我們急急忙忙領來了筆直的小樹苗和一把鐵鍬。開始植樹了,我拿著沉重的鐵鍬,手腳并用,使出吃奶的勁,好不容易才鏟了一小塊泥土,再接再勵,我過了好大一會兒才挖好樹坑。雖然樹坑不是很深,但卻把我累得滿頭大汗。接下來就是圍土了,媽媽來扶著小樹苗,我用鐵鍬鏟樹苗周圍的土來填這個樹坑,慢慢的.,樹坑填滿了,我再用腳輕輕的踩了踩,小樹苗就固定好了,接下來該干什么了?哦,該澆水了。這時,爸爸也提著好不容易從排了長長的隊伍后才接來的一桶水,我接過爸爸遞過來的水桶,將水緩緩地倒入樹坑。小樹苗種好了,我還給小樹寫了祝福語,掛在樹干上,希望小樹能夠健康﹑快樂、茁壯的成長,早日給我們帶來一片綠蔭。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們用自己稚嫩的雙手植下我們的幸福樹,這也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大事、好事,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
希望我們能夠攜起手來,愛護樹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果我們都能做到植樹護樹,我們的環(huán)境就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家園就會越來越美麗。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篇7
我的家鄉(xiāng)在綏陽,綏陽是一個比較熱鬧的小鎮(zhèn)。在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熱鬧的也就是春節(jié)了。
春節(jié)也叫做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大家都很重視,各家各戶都在春節(jié)前半月就忙著籌辦年貨。賣對聯、鞭炮、食品的人都會大賺一筆。
到了除夕中午,各家各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和各式各樣的福字。遠方的親人都要趕回來吃團年飯,到了晚上八點,大家都圍在一起看聯歡晚會。當新年鐘聲敲響時,大家坐在一起吃餃子,餃子里包上錢,如果有人吃到了錢,就象征著一年財源滾滾。
到大年初一的早晨,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拜年開始了。小孩們給大人恭喜,大人忙著給小孩掏紅包。在這天小孩可發(fā)了大財。朋友互相訪問,親戚往來也是春節(jié)的主要活動。從初二到元宵節(jié)的期間,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三五成群,拿著禮物去串親訪友,談談過去一年的生活或新的一年的打算。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民間風俗----春節(jié)。我喜歡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喜歡它的情趣盎然,更喜歡春節(jié)的歡天喜地,因為在春節(jié)這一天,大家都可以團團圓圓一起分享快樂。
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節(jié)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是傣歷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節(jié)日一般持續(xù)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jié)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jié)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
潑水節(jié)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游戲,;ò闷恋幕ú甲龀桑瑑妊b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伙子接不著輸了以后,小伙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潑水節(jié)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后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云南傣族地區(qū),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距今有700年歷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qū)影響的增大,潑水節(jié)的習谷也日益廣
潑水節(jié)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陽歷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可是潑水節(jié)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fā)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fā),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xiāng)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F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麗江華坪地區(qū)的傣家潑水節(jié)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里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于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并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xù)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
潑水節(jié)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jié)日里食用。
潑水節(jié)的活動
潑水節(jié)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jié)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這里。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沖對岸。此時,千萬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钅芒)鑼、象腳鼓一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對方灑過去!八ǚ,傣家狂”,到了高潮,人們用銅缽、臉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的洗禮過后,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钅芒)鑼和象腳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yè),翩翩起舞。激動時,人們還爆發(fā)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癡,通宵達旦。
“丟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專場游戲!鞍笔窍笳鲪矍榈男盼,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伙子,小伙子再擲給姑娘,并借此傳遞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