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我們使用上倡議書的情況與日俱增,倡議書有利于倡議者交代清楚倡議活動的原因,以及當時的各種背景事實。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1
xxx:
一是高舉孝文化旗幟,用自身的孝行引領社會。
志愿為國人在思想、精神、道德等素養(yǎng)境界提升上獻出一份力。在傳統(tǒng)文化中“孝文化”占據(jù)重要地位,因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孝的深層詮釋,是倡導由孝心到孝行,進而“泛愛眾而親人”“博施于民而濟眾”。秉承孔子的孝道觀,就是要讓孝從家庭走向社會,走遍華夏大地,此乃同仁之共同意愿。
二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我們的擔當;要想擁有幸福家庭,實現(xiàn)幸福美滿人生,應當大力弘揚孝文化。
針對當今社會困擾人們的三大社會問題:與父母溝通問題、夫妻相處問題、孩子教育問題。我們倡導以弘揚孝道為切入口,結合現(xiàn)代最新心理學,融合儒釋道的精髓,揭示家庭與社會之道、幸福與財富之道、眼前與長遠之道,進而實現(xiàn)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國家和諧,乃至世界和諧。
三是響亮地提出:人人爭當孝子賢孫。
忠臣與孝子是天下第一等好人。何謂好人?我們認為:考慮國家和別人比考慮自己稍多一點就是好人。一個好人吃香的社會,肯定是美好的社會。
四是行孝的第一個層次是在家庭“孝老愛親”,第一位的是孝敬父母,因為“善待父母”乃家庭關系中子女的最基本的義務,亦是做人之本。一個“孝”字全家安,一個“孝”字全家順,一個“孝”字全家和,家和即可萬事興,興者富,富者福;博施孝行,就可打開通向幸福的大門。
五是何謂“孝”?請記住十句話:
1、貧困的父母,錢到為孝;
2、衰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3、孤單的父母,相伴為孝;
4、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5、患病的父母,照顧為孝;
6、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7、忠職盡責,干好工作為孝;
8、當官的兒子,清廉為孝;
9、父母對你的期待,你能實現(xiàn)就是盡孝;
10、遵紀守法,不讓父母擔憂為孝。
六是一個成功的男人身后必定有一個賢惠的內助,孝子身后必定有賢妻。
在每個家庭中,妻子的作用極其重要。女人要做好妻子,好母親,好婆婆,男人也是同樣要做好兒子,好父親,好丈夫。夫妻地位平等,要互愛、互尊、互敬、互幫、互助。不輕言離婚,因為夫妻離異傷害最大的是子女。倡導對愛情忠貞不渝,追求銀婚、金婚,鉆石婚至白金婚。
七是欲實現(xiàn)輩輩孝,代代傳,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應以自身的孝行,垂范子孫。要重視家教,培育良好家風。倡導家家制定家訓、家規(guī),因為良好的`家訓家規(guī)傳遞的是正能量。對子女不求成龍成鳳,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健全人格做起。
八是在社會上倡導尊老敬賢,視天下父母為己父母,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做公眾孝子。
做孝子,不僅要做家庭的孝子,更要做社會的孝子。社會的孝子做派是“尊老敬賢”。尊老與敬賢二位一體,尊老當敬賢。賢者,德高望重之人也。為此,我們呼喚新鄉(xiāng)賢,因為時代需要千千萬萬的新鄉(xiāng)賢。鄉(xiāng)賢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鄉(xiāng)村中的一個重要載體。具有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等功能。當務之急是創(chuàng)立新的鄉(xiāng)賢文化,讓鄉(xiāng)賢文化賦予時代內涵。
九是倡導忠于國家,做祖國母親的“孝子”。
當孝子的最高境界是忠誠于國家!缎⒔(jīng)》開宗明義曰:“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中華傳統(tǒng)孝文化的內涵,由維系家庭倫理道德擴展演繹成維系社會的倫理規(guī)范。我們倡導樹立敬畏意識,敬畏憲法、敬畏所有法律法規(guī)。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當然包括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在言語行動上,維護祖國的尊嚴,樹立中國人的良好形象,努力做最美中國人。
孝是小家之愛,忠是大“家”之愛;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升華。倡導大忠大孝,追求忠孝兩全。欲使美德萬代傳,須從小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孝老愛親,尊賢敬老,中華美德,光耀千秋。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2
親愛的家長朋友:
本周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這一節(jié)日既是賞菊、登高等民俗活動的載體,也是弘揚孝道文化的重要契機。我校歷來高度重視以“愛”為特色的文化教育,一直致力于讓每一位綿外學子都能在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下茁壯成長;每一位綿外學生家長都是綿外的有機組成部分,健康的親情更是重要的`教育能,家長良好的引導和示范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匯聚成強大的教育正能量,共同創(chuàng)造綿外學子美好的未來。
為此,在重陽佳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校團委、學生會、少先隊大隊部特向全體綿外家長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百善孝為先”,請您和孩子一起給自己家中的老人送上一份祝福、一份關愛,他們年紀大了,需要晚輩的關心與呵護。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請您抽時間帶孩子多親近他們,了解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需要。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請您引導孩子在關心家中老人的同時,也要關愛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到敬老院、社區(qū)去為老年人開展生活服務、心理輔導、文藝表演等志愿活動,多為他們做點兒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家長朋友們,孝與美好相伴、與愛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是建設美好未來的潤滑劑。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敬老、孝老、助老,關愛身邊的每一位老人;讓我們的共同的希望——您的孩子,重陽節(jié)過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最后祝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長壽、幸福安康、萬事如意!
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3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
“百善孝為先,行孝教為本”。一個“孝”字,飽含了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一個“教”字,左邊是“孝”字,右邊是“文”字,蘊含的就是孝道文化。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它是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和助推器。為此,我們特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爭揚孝德之風
我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我們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但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們應該秉持的“孝德”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甚至被遺忘。面對孝文化的斷層危機,弘揚孝道文化必然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強烈呼喚。
我們呼吁: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孝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傳承孝德傳統(tǒng)、爭揚孝德之風,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
二、孝親起于自身,敬老見于小事
事親行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它不需要偉大作為和豪情壯志,它需要的是堅持,我們可以用平凡演繹孝德。孝敬父母、關愛老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工作細節(jié)做起。
我們呼吁:全體教師要加強孝德修養(yǎng),努力踐行鐵嶺市教師“孝行十個一”,將“孝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強化職業(yè)道德建設,切實發(fā)揮示范和引領作用;積極將孝道文化教育融入課程計劃,尤其是語文、德育、歷史課教師更要以課程為切入點,以自身為主力推手,充分利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當中“孝德”教育的典型事例開展教學工作;通過多種方式交流孝德教育的經(jīng)驗和做法,倡導良好風尚,對“反哺”事例和身邊發(fā)生的“孝敬父母”優(yōu)秀事跡進行廣泛宣傳。
我們呼吁:全體學生要遵守鐵嶺市職業(yè)院校學生守則、鐵嶺市中小學生守則,積極踐行鐵嶺市職業(yè)院校學生“孝行”十個一、鐵嶺市中小學生“孝行”十個一。為父母洗一次腳、敬一杯茶、梳一次頭,點點滴滴見真情;為父母披一件衣、鋪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給父母打一個電話、送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在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要關愛我們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多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相信我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份付出,社會便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美好。
我們呼吁:家長朋友要加強對孩子的孝道教育,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要讓孩子體察父母的慈愛和奉獻,要讓孩子從一些細節(jié)中產生對父母的敬慕之情和孝敬之心,利用身邊活生生的典型孝道事例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做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無聲”。把孝道變成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更要讓孩子明白“尊重長輩并不是迂腐,粗魯撒野并不是瀟灑,只有對長輩發(fā)自內心的尊重與愛戴,才是現(xiàn)代公民應有的素質與風范”。只要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媒體導向形成合力,孩子就會由愛父母和家人進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傳播文明禮儀,規(guī)范基本動作
我國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加強禮儀規(guī)范教育,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傳承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對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對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學習、傳播“文明禮儀”,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我們呼吁: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努力學習文明禮儀、傳播文明禮儀,積極踐行鐵嶺市中小學生文明禮儀規(guī)范,除完成市教育局規(guī)定的文明禮儀基本規(guī)范動作的訓練和普及外,還要積極開展文明禮儀自選動作的學習實踐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加強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友善、融洽,使校園的孝道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弘揚孝道,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希望你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全社會形成孝親敬長、感恩圖報的良好氛圍,讓我們一起攜手傳承美德、弘揚孝道,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的明天!
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4
親愛的家人:
您好!
讓我們一起將這則短信轉發(fā)給您所在的所有群,或者朋友圈,掀起一場《萬人春節(jié)孝親大行動》。在此提出以下三點孝親方案:
一:認真聆聽父母的`嘮叨。
二:找父母的好處!
三:給敬愛的父母磕頭洗臉洗腳!
最后建議大家千萬記得一件事:就是不能跟父母講道理,永遠都是他們對了,假如父母跟我們講誰誰不好,我們就附和著說那個人的不好,這叫順心法,其實父母就是想讓我們評評理而已。
就在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我們要懷著無比感恩的心給我們的父母磕三個頭,一叩首:感恩父母生育養(yǎng)育之恩,二叩首:感恩父母多年的包容與牽掛,三叩首:立志這輩子要把父母祖先的優(yōu)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并且做父母祖先最驕傲的后人!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做好自己,做出榜樣,影響別人!
《萬人春節(jié)孝親大行動》有你,有我,還有他!
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5
xxx: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毙⒌牢幕侵袊鴤鹘y(tǒng)文化中內涵最深、包容最廣、綿延最長、最有滲透融通力的文化體系;這不僅是儒家文化的理論基礎,也是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優(yōu)秀的思想精華。
步長制藥倡導以“全心全意為人類健康服務”為核心的價值觀,這與儒家思想的精華“忠孝禮義”是分不開的!耙岳蠟樽稹薄ⅰ白鹄暇促t”,是以自然情感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強有力的文化心理、行為習慣和傳統(tǒng)美德,這也是現(xiàn)在大力弘揚孝道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
作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步長制藥也在努力倡導遵循“忠孝禮義”的道德準則。步長制藥董事長趙濤先生多次強調,要讓步長人努力傳承這種精神,鼓勵所有步長人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為榮,提倡孝道文化榜樣作用,是社會的需要、家庭的需要、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更是衡量步長事業(yè)發(fā)展和企業(yè)文化進步的重要標準。
因此,我們倡議:
第一,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孝德之風。
中國的孝道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我們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持家之寶、治國之道。烏鴉尚有反哺之義,羔羊亦知跪乳之情,弘揚孝道文化,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呼喚。面對孝道文化教育的缺失,面對孝德文化的斷層危機,我們呼吁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孝德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以孝德行天下。
第二,孝親起于自身,敬老見于小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曾經(jīng)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做出重大貢獻,理應受到社會的敬重和年輕人的關愛。孝敬父母、關愛老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細節(jié)做起。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在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要關愛我們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多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相信我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份付出,世界便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美好。
第三,圍繞孝道文化,學習孝子榜樣。
開展發(fā)掘周圍人中的孝子活動,推薦宣傳真實感人及有一定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孝子事跡,讓其在本單位和社會中起到良好的的輿論引導和示范帶頭作用。步長制藥將把此項工作作為一項長期持續(xù)性的企業(yè)文化工作展開。
“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tǒng)美德。孝與和諧相伴、與愛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是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助推器。請讓我們共同攜手,積極參與,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向父母向長輩獻一份孝心,以對長輩們的尊敬之心、感恩之情,爭當敬老愛老的實踐者、孝道文化的傳播者!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相關文章:
弘揚文化倡議書06-27
弘揚敬老文化倡議書07-02
關于弘揚文化倡議書09-30
弘揚孝道美德作文02-07
小學“弘揚傳統(tǒng)文化踐行中華孝道”活動方案07-02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倡議書05-20
踐行感恩教育,弘揚孝道文化紅領巾廣播稿06-27
關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倡議書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