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音樂家》觀后感
當(dāng)觀看作品時,我們會沉浸在情節(jié)之中,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音樂家》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知道冼星海源于他的作曲《黃河大合唱》那雄壯,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讓人振奮,讓人充滿激情,其他的知之不多。20xx年5月16日下午3時許,愚夫有幸參加了由西安曲江國際影城(鐘樓商圈)觀看了這部感人的愛國教育片——《音樂家》。了解了冼星海在戰(zhàn)爭年間,只身阿拉木圖卻心系祖國的偉大精神……
本片以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幾年直至去世的經(jīng)歷為主線,穿插延安離別和演奏《黃河大合唱》片段,渲染出戰(zhàn)爭年代冼星海只身他國,思念故土,思念妻女和在阿拉木圖生活中遇見同是音樂家的拜卡達(dá)莫夫,并創(chuàng)作了《阿曼蓋爾德》的故事。
離家執(zhí)行任務(wù),不知道這一別就是永別,從此猶如樹沒了根,跪向祖國,還有那邊境鐵絲網(wǎng)上凍僵了的鳥兒,無不在訴說冼星海內(nèi)心的無奈和悲涼,戰(zhàn)爭面前生命顯得多么的渺小,胡軍把一個有血有肉的冼星海通過屏幕浮現(xiàn)在大家眼前,買給妻子的一把梳子和一枚鏡子,六封被退回的書信,在阿拉木圖干活時候被磨的血泡,卡莉婭,早安;闊克,晚安。想妮娜了……讓人落淚,讓人心情壓抑,痛恨戰(zhàn)爭的無情,也感慨不分國際的友誼。
卡莉婭和妮娜在1990年的會面,是不是讓在天堂的冼星海有些許安慰,終于沒有了戰(zhàn)爭,有的是思念和愛!
小演員扮演的卡莉婭非常到位,思念父親,把冼星海當(dāng)成自己最親近的長輩的那種小孩子心里活動表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樸實(shí),真誠,似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般。
音樂不分國界,音樂響起,無論什么皮膚,什么口音,為了共同的信念和理想走在一起,演奏的音樂里都有千般情絲,千般寄托。也激勵鼓舞著人們向上!
盡管袁泉出鏡不多,卻通過畫樂普格子和默默淚流滿面,把對自己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現(xiàn)了出來,也讓人落淚。
此片地域夸度大,延安,阿拉木圖;時間跨冬季,春天,夏天;天上戰(zhàn)斗機(jī),地上掃射飛機(jī),火車,陣勢大。被戰(zhàn)爭淪為乞丐的小提琴人最后敲鐘自盡的悲壯,貼尋找兒子的阿拉木圖年邁孤獨(dú)的老婦人,無不讓人痛恨戰(zhàn)爭。
本片零碎的表現(xiàn)讓人在觀看中被感染,融入其中,不知不覺中隨著冼星海病逝把劇情推向了高潮,也到了片終。觀影的一位觀眾隨著字幕大聲唱出了《黃河大合唱》于是全場起立,全場自發(fā)的一起合唱,或許這就是看此片的目的。
【《音樂家》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音樂家的名言12-04
著名音樂家12-14
音樂家的故事06-23
音樂家作文08-06
音樂家名言06-20
音樂家的名言10-21
音樂家名言12-27
音樂家名言集合05-12
小小音樂家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