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共享單車實踐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fā)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共享單車實踐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京只有共享單車,沒有共享電動自行車。這共享電動自行車一直沒有入駐北京,那是有原因的,主要還是從交通安全還有車輛本身的安全性來考慮,所以北京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一直就沒能徹底進入到市場中,最近這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排查越來越嚴格了,這么嚴格當然也是從安全角度來考慮的。共享電動自行車沒有辦法進入市場,共享單車就需要提供足夠的數(shù)量,這樣能滿足大家的出行需求。北京的人多,人口密度大,經(jīng)常能看到北京的許多個街區(qū)到處都是共享單車。曾經(jīng)還出現(xiàn)過一個街區(qū)亂七八糟的全是共享單車不說,而且還五顏六色的,讓來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下了地鐵進入到市區(qū),就能由衷地感覺到一個“亂”字。
共享單車剛開始在北京流行的那幾年,有不少媒體還有新聞報道都說過北京這個共享單車“亂”,現(xiàn)在如果在網(wǎng)上找圖片,還能找到當年新聞報道的圖片呢。那干脆不要共享單車了嗎?不合適啊,不能說害怕去管理這個共享單車,就不讓市民騎了,這是剛需,人十八線的小縣城有些還在管理共享單車上頗有心得呢,這大北京總不能連個共享單車都管理不了吧?于是乎,北京走了很多路線,在共享單車管理上費盡心思。
首先要和幾家在北京投放共享單車的企業(yè)商量清楚,必須讓這些企業(yè)的調度能跟得上。還要對北京城里的各個區(qū)域使用共享單車的情況了如指掌,什么地方的共享單車容易堆砌在一起,什么地方的共享單車不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這都是要討論和研究的,看似小小的共享單車,要在北京進行管理的話,那是需要我相當大的一隊人馬的。在這方面的管理,北京采用的是“蠶食”的手段,共享單車的管理上能好一點就好一點,能做一點好的改變就做一點好的改變,但是不能說“沒辦法”。想要管什么是一定會有辦法的,說沒辦法,很有可能就是沒有在這件事上想太多。
比如北京之前為了管理好共享單車停車難的問題,想了很多辦法。這共享單車停放問題,各大共享單車企業(yè)的APP只能保證能停在什么區(qū)域,不能停在什么區(qū)域,除此之外不能細化停車方式。就導致能停車的區(qū)域有時候停得亂哄哄的全是共享單車,還會出現(xiàn)很多共享單車疊放停在一起的情況;蛘咴谝粋能停車的區(qū)域里,從這頭到那頭全是共享單車,還停的東一輛西一輛,有的橫著放,有的豎著放。附近的居民想停一輛自己的單車在這個區(qū)域,那就要費勁挪幾輛單車不說,還要擔心一會兒回來騎的時候,遇到自己的車被共享單車“圍堵”的情況,那時候要搬得共享單車就更多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北京后來就在一些地方試行了“入欄”的方式,就是這個區(qū)域里確實可以放共享單車,但是只能放在固定的欄位里。在這些被圈起來專門放共享單車的地方,地面還有標識,就是告訴大家這個共享單車要怎么放,車頭沖著哪個位置,車尾在哪個位置。這樣放好了,取用方便,從視覺上看北京的共享單車也不會那么“亂”了。
北京最近在做的是減少市面上的共享單車的數(shù)量,目前暫定的是要把共享單車的數(shù)量壓縮到“五十萬”。別誤會,別意外以后出門騎單車可能“一車難求”,這是只在冬天才會壓縮數(shù)量,到天氣暖和的時候,特別是春天大家都想騎車出去踏青,疫情也控制住的話,那么還會加大投放共享單車的數(shù)量,不會讓大家出行的時候沒有車的。做管控的原因是,北京冬天的時候的天氣寒冷,最低氣溫能到零下十幾度,像這樣的天氣是不太適合共享單車出行的。大部分人騎共享單車不會像專業(yè)的騎行人那樣,什么裝備都有。也不會做保暖工作和防風防雪的工作,所以在冬天很多人出行不會選擇共享單車,就算萬一要用車也都是打個車,這樣比較安全和舒適一些。而這些共享單車大部分是鐵做的,輪胎是橡膠,這大冬天在外邊不用又凍一冬天,對車企也不好。干脆讓車企回收一些,管理上會輕松一點,也能讓北京的共享單車減少看起來不是很亂,這樣一舉多得,干嗎不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