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敦煌大歷史》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敦煌大歷史》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起敦煌,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首先想到莫高窟,想到石窟的壁畫,所謂“世人只聞敦煌之名,卻不識敦煌的千姿百態(tài)”。讀完《敦煌大歷史》,我對敦煌有了全新的了解。
正如作者邢耀龍所說:“敦煌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邊境小城,像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紡輪,但大歷史的很多線索卻都在這里絲絲入扣!边@個邊境小城,承載著中國的大歷史,它是漢唐的一扇窗,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是中華文化寶庫,是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獨特的文化遺產(chǎn)。
讀《敦煌大歷史》,我驚喜又震撼,恍如進入寶山。這是一本關于敦煌歷史和文化的大眾讀本,全書共分十八章,按時間線為讀者梳理了敦煌地區(qū)的千年時光。以張騫回到長安開篇,一路講到漢朝的信息傳遞;從河西儒學脈流,講到三大石窟的起落;從孫悟空和敦煌,講到西夏……書中有傳奇的人物,有金戈鐵馬的歷史往事,有燦爛的文化,更有薪火相傳的精神。這樣的古今隔空對話,讓我與書中的絲路人共情“喜怒憂思悲恐涼”;讓我打破對吳承恩《西游記》中那個膽小迂腐的唐僧的刻板印象,認識了一個獨步19年西域取經(jīng)、游學的玄奘;讓我明白,是張騫、衛(wèi)青、霍去病等一個個偉大歷史人物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共同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敦煌歷史。
讀《敦煌大歷史》,我為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化而自豪!岸,大也;煌,盛也”,敦煌的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敦煌是一個由移民建立起來的城市,三苗人是敦煌的第一批移民,而后因移民而興,也因移民而衰,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坐落于河西走廊西部盡頭的敦煌,成為了古代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讀此書,如行走在文化歷史長河中,令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讀《敦煌大歷史》,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敦煌情懷所感動。邢耀龍,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的一名“90后”敦煌學學者、歷史作家、詩人,被網(wǎng)友譽為“敦煌掃地僧”、新時代的“守窟人”。正因為作者和千年石窟的日夜相伴,才讓我們在閱讀時感受到他身上滲透進骨髓的文化浸淫,歷史和藝術相融的精神之戀。往事越千年,一代代守窟人的執(zhí)著與孤寂,讓敦煌的故事延綿不斷,使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得以弘揚,歷史精神為時代所堅守。
打開敦煌的大門,歷史在此刻是凝固的華夏樂章,讓我們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