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教育實踐反思

時間:2024-03-12 10:34:38 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實踐反思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實踐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實踐反思

教育實踐反思1

  一、教書育人,提高自身素質。

  老師就像學生的一面鏡子。我們應該從自己嚴格要求,影響感染學生。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老師跟學生之間也是很貼心的。實習的這段時間,由于指導老師的認真指導,我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跨科目聽課時,發(fā)現(xiàn)他們這些學校都在使用多媒體教學,而且收益都很好;貋碇笪乙矊W習著他們的教學方法,凡響不錯。我希望這股浪潮繼續(xù)下去。

  二、求實創(chuàng)新,認真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實習期間,我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并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盡可能做到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后仔細批改學生作業(yè),積極開展一些美術方面的競賽,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

  三、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反思實習以來的工作,在喜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chuàng)意的東西還不夠多。本來想在美術選修課開設“兒童水粉畫”興趣小組,但由于種種原因也沒能實現(xiàn)。今后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美術教學的特色點,為開創(chuàng)西城公學美術教學的新天地作出貢獻。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應更加兢兢業(yè)業(yè)

  實踐的心得: 作為一名實習美術教師,平時發(fā)現(xiàn)美術教學很輕松,但自己真的實踐后就覺得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美術這門科學是一門激勵人興奮的學科。它沒有語文學科的`詩詞海洋,沒有數(shù)理化學科的試題海洋,也沒有英語學科的語法海洋,更沒有政治學科的理論海洋。美術是具有趣味性的學科。它要通過實踐來掌握知識,它通過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完美的結合。而對于初到美術海洋的學生們,對于美術方面的知識似懂非懂。如果把太多的理論注入到他們的腦袋里,他們會對美術產生厭惡和憎恨,如果把美術知識化為游戲和故事,并且還能讓他們親自接觸實物,他們會對美術變得非常感興趣。所以

  美術教師要處理這些細節(jié),要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應該準備好教學用具

  初中階段是人生極為重要的一個關鍵年齡期,學生的邏輯思維任然需要很多的感性材料來支持,想象力發(fā)展的有意性迅速增強且多為有意識,有目的,想象力中的創(chuàng)造成分增多,想象中的現(xiàn)實性不斷發(fā)展,情緒情感的發(fā)展也處于轉折期,情感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常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具有很大的易動性,沖動性。情感內容日益豐富,深刻;因而初中美術教學的目的越切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就越容易實現(xiàn)。

  美術教學屬于美育的范疇,但它與智育的聯(lián)系。如何增長學生知識,何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也成了美術教學的目的之一。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繪畫與藝如術設計的基本技能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培養(yǎng)美術人才!

教育實踐反思2

  【摘要】幼兒教學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教學人才,一直是幼兒教育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借助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從幼兒教學實踐出發(fā),反思幼兒教育實踐的相關問題,以借教學人員與人才培養(yǎng)院校參考,在幼兒教學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有的放矢。

  【關鍵詞】幼兒教學;實踐反思;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

  如何解決幼兒師范教育與幼兒園幼兒教學有效銜接,使幼師學生能夠更好掌握幼兒專業(yè)知識與學習方法,為勝任幼兒園幼兒新課程的教學服務,做好與幼兒園幼兒教學有效銜接是幼師教學需要研究與解決的重點問題。當然,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首先是要理解“教育銜接”是什么?從學理上來講,“教育銜接”是指將學校教育各階段相連接,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

  1.幼兒教學理論層面上

  1.1當下幼兒園教育需求與學前教育課程教學體系的分裂

  從當下幼兒園實踐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幼兒教育課程中存在諸多不如。首先表現(xiàn)為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結構安排不合理上。當前,我國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的設置普遍重視學科專業(yè)課程設置而輕教育基礎課程設置,教學安排注重必修課,然而,對選修課程重視程度不高,幼兒專業(yè)課程所占比例明顯大于教學類課程比例。教育類課程課時過少,在幼兒課程中教育類課程所占課時比例小,不能凸顯出師范院校的特性。教育類課程是能夠集中體現(xiàn)“師范性”的課程,是幼師院校的特色,也是幼師院校培養(yǎng)師范生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意識主要途徑之一。其教學設置中實踐類選修課、跨學科選修課和教育基礎課都很少,這種課程結構安排讓教師缺乏自由度與靈活性,學生不能依照自己的興趣選修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fā)展及其不利。

  1.2目前幼兒教師群體對教學研究缺乏認識

  從當下,幼兒園教學群體來看,由于種種現(xiàn)實問題,大多數(shù)個體更加注重教學,而對教學深入研究不夠。其內在原因可能與當下幼兒教學院校的教學環(huán)境有直接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國幼師院校歷來注重理論課程教學、輕實踐課程教學,忽視了理論教學的價值,F(xiàn)今人們對教師能力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除了應具備的組織管理能力、實踐教學能力外,在課程開發(fā)、教學研究、教學反思和學習實踐指導等方面也要具備相應的能力。學前教育課程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幼兒專業(yè)實踐課程雖然是以學科為中心來設計的,但當前幼兒教育課程設置卻而忽視了實踐課程建設而偏重于理論課程建設。幼兒園幼兒的現(xiàn)行課程經過不斷改革,對健康、心理、體力活動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內容的不斷加強。

  2.幼兒教學實踐層面上

  2.1幼師院校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實踐實習機會過少

  作為一名幼兒專業(yè)的教學人員,深感到初到教學工作崗位上的種種困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實習、實踐的知識儲備過少。從根本上來講,與幼兒院校的培養(yǎng)有著直接關聯(lián)。當下,幼師院校對師范學生學習實習、實踐關注相對較少,以及對幼兒園幼兒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動態(tài)等銜接問題關注不夠。高校幼兒專業(yè)學生對幼兒學科認識不夠深刻,學習多有盲從心理缺乏與老師的溝通。幼兒師范的學生畢業(yè)是需要走上幼兒園工作崗位的,一味地灌輸大學知識,缺乏觀摩幼兒園課堂機會和與幼兒園課堂的聯(lián)系。對幼兒園幼兒課堂講授模式不熟悉,缺乏對幼兒園幼兒課堂的真實感受,對幼兒園幼兒課程改革就一無所知,高校沒有建立起與幼兒園幼兒教學相聯(lián)系的結合點,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這樣不能及時排除學生的顧慮和對的幼兒教學的疑問,對于幼師學生幼兒知識知識的鞏固和教師幼兒教學方式的`培養(yǎng)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一些野外實踐課幾乎不開,致使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書本知識,不能對所學知識學深吃透,很難勝任在幼兒園開展幼兒第二課堂的職責需要。從培養(yǎng)幼兒園幼兒教師的角度看,與幼兒園幼兒教學脫節(jié)缺乏課程內容重組能力,不能適應幼兒園教學的要求。

  2.1學前教育教材內容陳舊滯后與幼兒園教學內容脫節(jié)

  在與幼兒園幼兒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幼兒身心特點、幼兒新時期的特征、教學養(yǎng)成條件及區(qū)域幼兒與區(qū)域自然幼兒等課程的一些知識在新教材很少安排。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實踐課安排偏少,理論課安排較多。學前教育專業(yè)所選用教材都是與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我國改革開放聯(lián)系密切教材。但是伴隨學前教育課程調整和幼兒園幼兒課程教改,與之課程調整相配套的教材更新?lián)Q代卻明顯滯后。知識更新相對較慢,新知識、新科技、新的教學方法不能及時被補充道幼師教材中來,現(xiàn)有的教材與幼兒園幼兒新課改內容相比,嚴重落后和脫離時代的步伐,難以滿足當前學前教育教學的需要。幼師教學對幼兒園教學的熱門內容,如:區(qū)域自然幼兒、區(qū)域經濟幼兒與環(huán)境資源保護教學等內容重視不夠,有的幼師學校幼兒專業(yè)即使開設了資源保護、環(huán)境保護、區(qū)域幼兒等這些選修課程,也往往因為課時相對較少,缺乏實踐教學,只停留在基礎知識的講授上,很難與幼兒園幼兒教改進行有效銜接。

  結語

  作為培養(yǎng)幼兒園幼兒教學人才的幼師院校,能否培養(yǎng)出適應幼兒園幼兒新課程的要求的畢業(yè)生,是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的。鑒于當前多數(shù)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滯后于幼兒園新課改的現(xiàn)實,如何加大高校幼兒課改力度,做好幼師與幼兒園幼兒改革的有效銜接是今后學前教育教改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內容大部分都側重于自身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但卻忽視了忽視專業(yè)課,同時,專業(yè)課時過多和課程內容之間的重復過多等銜接問題,以及學前教育教材在幼兒學、教育學等缺乏實際價值的理論課程上涉及過多等問題進行關注。

  參考文獻:

  [1]程秀蘭.幼兒教育本質的規(guī)定性及其意義[J].學前教育研究,20xx,(09):3-13.

  [2]嚴仲連,蓋笑松.論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合理路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01):150-154.

教育實踐反思3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之后,“反思”這個詞在幼教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需要具備反思教學的能力,反思已經成為教師必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針對幼兒教學中的反思性教學作簡要探討。

  所謂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借助于行動研究,不斷的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教育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漸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其重點在“思”字,教師應該反思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要對自身的教育行為及其效果進行分析和思考,深究“為什么”這是反思實踐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反思能力,必須要學會探究式、批判性思考。

  在進行反思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直接參與,較多的利用獨立性反省的方法,同時注意通過與兒童或同行的對話進行合作性反思,研究的問題來自于自己教育過程中的真實問題情境,運用行動研究法通過回顧——分析—假設——驗證——總結這一實踐過程,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反思。

  1、借助教師自身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

  教師進行自我反思首先是從困惑或疑難問題出發(fā),先試著自我反思找到困惑點然后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行為的自覺性和理智性。

  教學實例:

  音樂欣賞:《催眠曲》

  教師在播完曲子后,問小朋友們聽這首曲子有什么樣的感覺,想做什么事情?當然老師希望孩子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曲子聯(lián)系起來:想躺在媽媽的懷抱里,甜美的安睡!教師請幼兒逐個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個孩子說:“我想蕩秋千”這個答案出乎教師的預料,教師說:“是嗎?你想蕩秋千啊?秋千蕩起來是來回擺動的,像寶寶的搖籃一樣!庇谑抢蠋煵シ配浺糇尯⒆觽冞吢犨呑鍪幥锴У膭幼鳌

  教學反思:

  按當時的情景老師尊重了孩子的回答,如果否定他是對幼兒的不尊重,因此決定接受幼兒的答案,引導出搖籃的擺動,正是由于教師行為的這種暗示才會引起后面幼兒的模仿。又由于自己教育技能的欠缺,當時只想淡化問題于是采用再放音樂讓幼兒做動作的策略轉到下一環(huán)節(jié),但教師感覺到這并不是一個最優(yōu)的教學策略。

  在反思中教師一方面意識到引導幼兒學習,形成高質互動的技能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先前的教育活動中未充分給予幼兒此方面的經驗,當時如果教師能夠耐心詢問幼兒的想法,有針對性的引導,真正讓幼兒懂得音樂與感受的關系,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2、借助幼兒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進行反思

  在反思教學過程中,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就成為“最基本的元標準”。

  教學實例:

  藝術活動:《有趣的'石頭畫》

  在活動中,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大量的材料:毛線、橡皮泥、彩色紙,又準備了幾種用石頭做的東西,讓孩子們進行參考。在活動中,大多數(shù)的幼兒就是按照老師給出的作品進行模仿。有一個小女孩把一塊圓圓的石頭畫成了一個藍色的太陽,當老師問他為什么時,她回答:“藍色是冷色調,夏天人們看到藍色的太陽就感覺非常的涼爽。”

  教學反思:

  幼兒的想象力是無窮的,雖然沒有藍色的太陽,她卻以色調來裝飾了太陽的顏色,寓意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絲絲涼意。她的意愿是美好的,教師應該尊重她。所以,老師要根據(jù)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反應去積極引導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

  3、借助于同伴的合作、互動式研究進行反思

  在實踐中許多教師在自我反思過程中出現(xiàn)“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現(xiàn)象,以目前教師反思能力來說,很難以“旁人”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育實踐。借助與同伴的合作一互動式研究來進行反思,讓每個人的經驗觀點成為一種共享的資源,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構建、擴展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教學實例:

  常規(guī)活動:“鏡子變干凈了”

  在幼兒園的盥洗室里,有一面非常大的鏡子,幼兒每天洗手的時候都喜歡照鏡子,甩手時也不太注意,鏡子上常常有很多水漬。有一天,保育員老師在擦干凈鏡子后,老師怕孩子又把鏡子弄臟,于是用報紙遮住鏡子。

  教學反思:

  這件事不僅引起了教師的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孩子的關注,保育教師應用的方法是否適宜,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教怎樣配合讓幼兒既能照到鏡子又不影響衛(wèi)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教養(yǎng)員通過反思意識到自己在洗手環(huán)節(jié)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當發(fā)現(xiàn)孩子甩手后弄得鏡子,都是水漬時,也沒有及時提醒,這樣遮住鏡子治標不治本,孩子沒有愛護的意識只能讓鏡子干凈一時,孩子們照不到鏡子感覺很失落,問題一經提出,大家共同對于這件事進行反思,確定下一步的行動策略,教師緊密抓住生活中的事情,和幼兒討論“是否喜歡盥洗室的鏡子”,“鏡子臟了怎么辦”,“怎樣洗手鏡子不會臟”。保育員、教師、幼兒共同制定了規(guī)則張貼在盥洗室內,幼兒對于自己制定和通過的規(guī)則,更容

  易接受和遵守,一個日常保教工作的問題在教師的反思中迎刃而解。

  反思讓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的自我思考、審視、反省、判斷、分析、概括、總結,不斷的調整教育教學實踐,自覺的規(guī)范教育行為與師生互動,這樣不僅使自己的學習與實踐具有更明確的方向并能取得更好地效果,而且使教師專業(yè)素質在不斷的反思中得以有效的提高,真正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教育實踐反思4

  我現(xiàn)在教的是二年級,我是從一年級接的這個班,當時他們天真、活潑又好動,每一個都非?蓯,但是這么多可愛的孩子聚在一起場面就難以控制了。為了保證紀律,提高學習效率,我想一個方法,就是用計分冊做了六個表,分別是課堂表現(xiàn)、早讀、衛(wèi)生等等。誰表現(xiàn)的好就在他相應的表格中涂上紅格。通過這種直接的方式不但保證了課堂紀律,還提高了孩子們的上進心。

  但是到了二年級,我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就沒那么靈了,孩子對這種激勵機制有了免疫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努力了,而且有一些表現(xiàn)不好的孩子覺得自己的紅格永遠也追不上別人,也不再努力了?吹竭@種情況,我意識到這個評價方式對他們已經不起作用了。后來我就翻閱了許多書,回憶之前聽的關于班級文化的講座,我覺得二年級,可以嘗試著小組評比了,讓紀律性強、學習好的孩子帶著紀律較弱的孩子一起進步,用集體的力量督促他,鞭策他前進。

  開始我也有些猶豫,覺得二年級的孩子就進行小組活動和評比會比較難比較混亂,效果可能也不好。但是經過我精心的設計,耐心講解和激勵,小組評價的效果要比個人評價的效果好了很多。我們班一共36個人,每六個人一行,所以我按他們的座位分成了六組,利用班會讓小組成員自己推薦組長,自己想組名并想一個口號。我觀察著他們的行動,我發(fā)現(xiàn)一些組很快就推選出組長了,而有的組每個人都想當組長,投票的時候也很難抉擇出誰才能當組長,這時孩子們向我求助,然而我并沒有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只是說要求要自己選組長。慢慢地,在他們的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懂得了謙讓,主動將組長讓給了組內的其他同學。我覺得通過這次自主選組長,讓一部分孩子成長了起來,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里都把最好的都給他們,所以他們都很有信心,很有干勁兒去爭這個組長,但是那么多同學一起掙的時候,他可以選擇謙讓,沒有只考慮自己,而是為全組考慮,我覺得他們進步很大。確定好組長之后,我看到每個組都在認真的.思考自己的組名,組名換了一個又一個,終于找到大多數(shù)組員滿意的組名了,然后又一起想一個積極進取的口號。通過他們這次自主的選舉和起組名,我感覺到很多孩子都成長了。有的從爭強好勝,變得懂得謙讓,有的從一言不發(fā),變得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吹竭@個情景,我想無論結果如何,我這個選擇到現(xiàn)在肯定是有價值的,因為每一個人都很有干勁兒都很熱愛自己的小組,努力著想為自己的小組掙得榮譽。

  組長、組名和口號確定之后,我又跟大家講了一下評比的規(guī)則。每天從各個細節(jié)進行評比,如每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早讀、午休等等。在黑板上分別貼出六個組的組名,如果組里有表現(xiàn)特別好的,或者整個組都表現(xiàn)不錯的,就可以在組名下面畫勾,如果有個別同學表現(xiàn)的不好就會在他們的組名下面畫一個叉子,每一節(jié)課間都來總結一下各組的表現(xiàn),如果有勾或者是什么都沒有的,就可以在周評比的表中畫一個五角星,一周評比過后,我將數(shù)出每組周評比表中的五角星。在后黑板上有屬于每個組的帆船,帆都降到了最低。每周五角星數(shù)量最多的組可以將本組的帆船升三個格,五角星第二多的升兩個格,第三多的升一個格。本周五角星個數(shù)最多的船上,還會掛著周冠軍的小紅旗。通過這種評價激勵方式,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有了轉變,自律性強的同學不但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會提醒組員好好表現(xiàn),自律性不好的同學為了不給組里拉后腿也表現(xiàn)的好了起來。以前單純的靠老師對個人的表揚和批評,整節(jié)課下來老師很累,孩子們也有一些倦怠,而通過這種方式不但減輕了老師要一一評價個人的負擔,還增強了孩子們的凝聚力榮譽感。

  這種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評價已經在我們班持續(xù)三周了,效果非常好。每當看到孩子們?yōu)榱俗约航M的榮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回答問題,提醒同組人共同努力的時候,我都會很高興,覺得這是一種即系統(tǒng)又高效的方法。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有每個年齡段的特點,一年級時孩子只能關注到自己,所以對孩子個人進行評價會取得很不錯的效果。但是當孩子到二年級以后,這種方法的效果就不太明顯了,而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評價效果會好的多。二年級的孩子逐漸有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所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評效果就更好了,而且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增加孩子們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孩子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教育實踐反思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之后,“反思”這個詞在幼教界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開放多元化的幼兒教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都需要每一名教師具備反思教學的能力,反思已經作為教師必備的一種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我們當中許多教師兢兢業(yè)業(yè),但教學業(yè)績平平,汗水與成果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她們主要靠自身原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教學,知識不更新,方法不改進,又不善于總結,因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自我的圈子里往復和循環(huán)。實際上,我們每一天都在實踐著具體豐富的、生動的教育活動,有很多的感受和經驗,如果做工作的有心人,抓住并找準問題的切入點進行深究,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不斷的在實踐——反饋——調整——再實踐的過程中實現(xiàn)螺旋式的上升,勢必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這樣才能將很多理念性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教育行為,才能更好的獲得專業(yè)化的發(fā)展。因此學會反思,就成為教師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成為每一個教師聯(lián)系日常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研究的首要任務。我們試著記錄下我們在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并針對我們的教育實例進行反思及分析,期待將理論轉化為自身的實踐,從而掌握教師如何依據(jù)自身的實踐進行反思,從哪些方面著手反思,如何進行分析和概括,又怎樣制定下一步的改進策略到最后應怎樣進行歸納和總結,以獲得專業(yè)的成長。我們提出的經驗,希望對提高每一位教師的反思能力有所幫助。

  一、 正確理解反思性教學。

  反思性教學指的是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借助于行動研究,不斷的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教育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漸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在這里揭示了反思性教學是為了教育教學研究并在教育教學中研究。教師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教師研究的過程就是教育教學的過程,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的反思也好、研究也好都應緊密聯(lián)系教育教學實踐工作,其重點在“思”字上,教師應該反思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要對自身的教育行為及其效果進行分析和思考,深究“為什么” 這個“為什么”是反思實踐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反思能力,要學會探究式、批判性思考。正如馮曉霞在“新《綱要》與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報告中提出的教師“專業(yè)化的起點,在于愿意去思考問題,并嘗試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

  二、 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反思性教學

  在進行反思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直接參與研究,較多的利用獨立性反省的方法,同時注意通過與兒童或同行的對話進行合作性反思,研究的問題來自于自己教育過程中的真實問題情境,運用行動研究法通過回顧—分析—假設—驗證—總結這一實踐的過程,以不同的視角進行反思。

  1、 借助教師自身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

  教師進行自我反思首先是從困惑或疑難問題出發(fā),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困惑,先試著自我反思首先找到困惑點然后收集資料,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收集既有資料、觀察和記錄情境、在教學及學生的接觸的過程中尋找必要的信息、進行內省,三是分析資料,這個過程要注意抓癥結所在,找到核心問題;四是形成行動策略,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只滿足一個構想;不要過多受到執(zhí)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干擾;并且要充分利用教學情境中的多種資源與力量。五是實施與檢驗行動策略,最好在心中預先演練;并有機會在學校嘗試行動策略;真正地將行動策略貫徹到實際工作中。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行為的自覺性和理智性。

  具體的說教師要借助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映來分析、判斷自身所確定的教育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采用的組織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是否適宜,并思考為什么適宜(不適宜)批判性的思考,并學會通過表面現(xiàn)象分析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并提出改進的策略?梢钥闯鲈诜此冀虒W的過程中教師由單純的教師變?yōu)檠芯空,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們向自己學習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結合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出發(fā),更加理性的研究自己的教育實踐,解釋自己的實踐,達到思辨上的同步,才能向專業(yè)化發(fā)展。

  教學實例:在一次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請幼兒欣賞的是一首歡快的樂曲,并請幼兒說一說聽完這首樂曲有什么感覺,想做哪些事情,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希望幼兒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所欣賞的曲子相聯(lián)系,從而有快樂、高興等感受,教師請幼兒一個一個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個孩子說:“我聽了想睡覺。”這個答案出乎孩子和教師的預料,教師說:“是嗎?你聽著想睡覺?”說完這句話教師記錄下幼兒的感受,心中也有這樣的疑問,“歡快的曲子怎么會有睡覺的感覺”,但又不想直接點明,接下來許多孩子都模仿這個孩子的回答也說:“聽起來想睡覺!辈⑶矣變洪_始興奮的說著“想睡覺”這時教師覺得應該將幼兒的注意力拉回來,于是打開錄音機讓幼兒再聽一遍并隨著音樂做動作。

  教學反思:結合當時的情景教師覺得應該尊重幼兒的回答,因此在第一個孩子說聽了想睡覺時猶豫是不是應該否定他,但當時認為如果否定他仿佛是對幼兒回答的不尊重,因此決定接受幼兒的答案,,正是由于教師行為的這種暗示肯定起到了反作用,才會引起后邊幼兒的模仿。又由于自己教育技能的欠缺,當時不知如何是好,只想淡化問題于是采用再放音樂讓幼兒做動作的策略轉到下一環(huán)節(jié),但教師感覺到這并不是一個最優(yōu)的教學策略。在反思中教師一方面意識到在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形成高質互動的技能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先前的教育活動中未充分給與幼兒此方面的經驗;當時如果教師能夠耐心詢問幼兒的想法,有針對性的引導,真正讓幼兒懂得音樂與感受的關系,可能就不會產生后面幼兒爭相模仿的情境。

  2、借助幼兒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進行反思

  《綱要》強調教師“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和發(fā)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意義,教師應視之為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jù)”,因此在反思教學過程中,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就成為“最基本的元標準”。

  教育實例:“小精靈辯論賽”——空氣更重要還是水更重要教師抓住幼兒對水、空氣等資源的興趣,采納幼兒提議的模仿“超級大贏家”電視欄目中小朋友辯論賽游戲的形式,組織了主題為“空氣更重要還是水更重要”的辯論賽活動,教師根據(jù)每位幼兒的不同觀點將其分為“大力水手”和“空氣精靈”兩隊,活動前向家長發(fā)出預約海報,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查找準備支持本隊觀點的辯論素材并請孩子背下來,活動中全班1/3幼兒參加,兩隊幼兒一對一闡述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自由辯論,辯論總體要求是:聲音洪亮,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活動中發(fā)現(xiàn)無論哪一位辯手都是開始時聲音洪亮,隨后聲音越來越小,一位辯手因忘記未能完整闡述準備的內容,在自由辯論時,許多辯手采用了無意義爭吵或互相“攻擊”的方式辯論。

  教學反思:教師認真分析幼兒活動中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聲音越來越小的原因有二:一是辯論素材超出幼兒生活經驗,過于高深,如:認為空氣更重要的幼兒說“空氣中有氧氣、氮氣、氫氣、氦氣......,氖氣能發(fā)出紅色的光,氬氣能發(fā)出......,對空氣破壞會形成溫室效應,造成南極北極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認為水更重要的幼兒則說到“我們人體內的水份主要以體液的形式存在......,地球表面70%被水覆蓋,其中98%是含有鹽分的海洋,只有2%是新鮮的淡水......”。這些高深的辯材超出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原有水平,他們怎能記得完整無缺。二是活動主旨在于了解空氣和水的重要性,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并不在于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力,記憶內容的高深與一對一對弈中背誦的壓力勢必造成幼兒聲音越來越小甚至忘記內容。同時,教師根據(jù)幼兒自由辯論中的表現(xiàn)分析出,大班年齡的幼兒易位思考能力還很差,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更應該捕捉幼兒周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物,通過他們的親身體驗與感受來培養(yǎng),而不能僅依靠辯論賽這種形式。活動形式雖然新穎,但不利于目標的完成,不太適應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教師通過家長與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嘗到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資源的益處,也引導幼兒認識到信息的來源是多途徑的,提出了改進方案。

  下面是教師第二次組織活動的簡要介紹:繼續(xù)將幼兒分為兩隊,此次活動全班幼兒參與,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闡述本隊觀點,教師分別記錄在兩塊大黑板上,有的幼兒在教師幫助下做了蠟燭燃燒試驗。告訴大家氧氣可以助燃,有的幼兒畫了一張爺爺在家吸氧的圖片,告訴小朋友氧氣可以維持病人的生命,還有的幼兒讓小朋友用一只手捏住鼻子一只手捂住嘴巴,強調沒有空氣可不行,而另一組幼兒則拿來水果讓小朋友品嘗,告訴大家果類的水分可多了,沒有水植物就活不了,我們就再也吃不到這么好吃的水果了,有的幼兒還拿來科學取得水車告訴大家,水有很大力量,能讓水車的輪子轉起來,水多時力量會更大能用來發(fā)電,幼兒的參與熱情異常高漲,都想為自己隊贏得一分,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總結出水和空氣都重要,每個小朋友都要從我做起,保護資源,保護環(huán)境。

  3 借助于同行的合作—互動式研究進行-反思

  在實踐中許多教師在自我反思過程中出現(xiàn)“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現(xiàn)象,以目前教師反思能力來說,很難以“旁人”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育實踐,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原因分析有以下幾種,一方面教師的自省意識不夠強,沒有掌握反思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活動時注意力集中在組織各環(huán)節(jié)上,隨機性和靈活性不強的教師注意力無暇關注過程中的許多問題,因此處于一種無意識狀態(tài)反思時也不夠客觀。最后,教師常常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深思熟慮的活動已經認為趨于完美或已經發(fā)揮教師個人應達到的.水平,突破瓶頸再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提高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不妨借助與同伴的合作—互動式研究來進行反思,讓每個人的經驗觀點成為一種共享的資源,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構建、擴展自己的經驗和理論。

  教學實例一:“鏡子變干凈了”在幼兒園的盥洗室里,有一面非常大的鏡子,幼兒每天洗手的時候都喜歡照鏡子,甩手時也不太注意,鏡子上常常有很多水漬,有一天,保育員老師在擦干凈鏡子后,老師怕孩子又把鏡子弄臟,于是用報紙遮住鏡子。 教學反思:這件事不僅引起了教師的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孩子的關注,保育教師應用的方法是否適宜,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教怎樣配合讓幼兒既能照到鏡子又不影響衛(wèi)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教養(yǎng)員通過反思意識到自己在洗手環(huán)節(jié)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當發(fā)現(xiàn)孩子甩手后弄得鏡子都是水漬時,也沒有及時提醒,保育員教師也意識到,這樣遮住鏡子治標不治本,孩子沒有愛護的意識只能讓鏡子干凈一時,孩子們照不到鏡子感覺很失落,問題一經提出大家共同對于這件事進行反思,確定下一步的行動策略,教師緊密抓住生活中的事情,和幼兒討論“是否喜歡盥洗室的鏡子”,“鏡子臟了怎么辦”“怎樣洗手鏡子不會臟”保育員、教師、幼兒共同制定了規(guī)則張貼在盥洗室內,幼兒對于自己制定和通過的規(guī)則,更容易接受和遵守,一個日常保教工作的問題在教師的反思中應刃而解。通過分析和交流反思,教師在生活活動中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能夠更好的抓住幼兒身邊的真實情境,引導幼兒學會生活。

  教學實例二:一位小班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小熊請客”故事表演活動,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角色對話嫻熟,表演道具的運用也很熟練,動作表情語調也很到位,活動后教師認為目標達到,孩子感興趣,很樂于表演,當幼兒出現(xiàn)爭搶“大石頭”砸狐貍不要“小石頭”,教師也及時做了引導,但一些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如“今天活動的目標中重要的一條是讓幼兒大膽表演,從幼兒的表現(xiàn)來看已經很好的達到目標的要求,為什么還要組織今天的活動?”“活動中教師大量時間充當故事中的串詞角色,對如何進行大膽表演進行了哪些指導?”“在今天的活動時間內,幼兒在原有水平促進了哪些方面的發(fā)展?”隨著一個個問題的深究,有關教育立足點,教師如何成功的高質量的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的時間效益等問題得到澄清。這種合作—互動式研究不僅幫助這位教師逐漸學會反思,也啟發(fā)提示每位教師從更多角度考慮問題,并以同行的實踐作為一面鏡子,反射并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基礎上,由教師集體梳理實踐中碰到的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的核心是什么,然后集體攻關,在每個層次上組織經驗交流、研討,不斷將研究推向深入。在整個集體反思的過程中,教師并不局限于“誰對誰錯”,大家更多的關注在每一個教學實例中能夠獲得哪些經驗與教訓,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分析、建議,每個人都以尋求真知,和一種開放性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的褒貶,以探究者和合作學習者的身份審視自己的實踐和教育經驗,教師從中教師可以不斷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教育觀念,從而得到發(fā)展。教師反思性成長必須要有一個團結、合作、充分交流的集體,而這種工作方式恰恰能造就一個好的集體,必然會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教師對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反思,讓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的自我思考、審視、反省、判斷、分析、概括、總結,不斷的調整教育教學實踐過程,更加自覺的規(guī)范自己的教育行為與師生互動,這樣不僅是自己的學習與實踐具有更明確、自覺的方向并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使教師專業(yè)素質在不斷的時間和反思中得以不斷的、更為有效的提高,以真正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教育實踐反思6

  “二期課改”中,幼兒的學習活動是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是幼兒圍繞著一個主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xiàn)象和事物,活動的內容是孩子們所感興趣的,以幼兒生活經驗來展開的活動,教育反思:實踐主題背景下音樂活動的感悟。我認真學習理論,大膽實踐操作,不斷進行反思,開展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引領幼兒走進音樂世界,在嘗試和實踐的過程中我獲得了很多感悟……

  一、音樂活動回歸生活

  1、內容選擇生活化

  內容選擇就是要在主題的背景下,幼兒有相應的經驗,能滿足幼兒的興趣,是幼兒想知道的有一定成立的價值。如在主題“植物的營養(yǎng)”中,各種能泡茶的植物是幼兒熟悉的,與生活緊密相關的題材,相關的經驗為游戲的實施、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當老師問到:“最近天氣變化很大,我有點頭痛、嗓子痛,可我害怕吃藥。我聽說你們在研究各種茶的功效,我最喜歡喝茶,那請你們幫幫我告訴我應該吃什么茶?”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出了很多有營養(yǎng)的植物,孩子們眼中躍躍欲試,積極探索的真情流露。

  在選擇教材時,總是盡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等多方面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xiàn)兒童情趣的教材。這些教材充滿趣味,使孩子喜歡,學起來也就有積極性。如“中國娃娃”、“泥娃娃”、“買菜”、“種豆”等。

  結合季節(jié)的特征,我們在開展“植物的營養(yǎng)”的主題。秋天是一個植物成熟、豐收的季節(jié),為了讓幼兒充分感知這一特征,我們挖掘了家長資源,帶著孩子來到了附近的菜園,當孩子們看到滿園蔬菜時,開心得不得了,并嘗試了摘采蔬菜,由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隨后我們又參觀了蓮溪菜場,在此基礎上,在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蔬菜大賣場”、“蔬菜音樂會”孕育而生。活動中,在回憶采摘蔬菜、搬運蔬菜的情景中,孩子們的情緒一下子調動了起來,整個活動,孩子的情緒是愉悅的,表現(xiàn)時也能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而動起來

  “植物的營養(yǎng)”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各種豆豆產生了興趣,在家長的幫助下,有的孩子收集了不同顏色的豆豆,還用豆豆制作了漂亮的“豆豆畫”;有的孩子和家長一起串起了豆豆鏈。孩子們通過各種活動,了解豆豆簡單的知識后,我通過“鼓上的小豆豆”、“我是一粒米”讓孩子們感受糧食的來之不宜。

  2、設計趣味化

  精心設計每一次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的設計充滿趣味性的,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學習。如:游戲“保健茶”,由于幼兒在主題背景中游戲,所以孩子們非常喜愛游戲,專注的眼神,一張張富有表情的小臉,當在老師注入“沸水”后,隨著音樂慢慢綻放,各自都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天賦,擺出各種優(yōu)美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各種植物在水中泡開的樣子。而且每一次的泡茶讓孩子們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舒展自己,孩子們展現(xiàn)著他們的童齡妙舞。就這樣在模擬的泡茶游戲中,讓孩子們借助音樂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激發(fā)了孩子表達的愿望,真正體現(xiàn)了“玩中學”、“學中玩”。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輔助化

  良好適當?shù)沫h(huán)境往往對我們的教學活動會產生一定的輔助,橋梁作用。我們以往總是會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放在活動出現(xiàn)使用,其實環(huán)境也可置前給予。如:游戲“保健茶”我在之前就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茶研坊”,讓幼兒在環(huán)境中看看、玩玩、嘗嘗,知道植物與人的關系。

  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我們將幼兒園活動設計部分空間讓給了孩子,讓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師從中擷取幼兒興趣所致、幼兒發(fā)展所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課題生成新的課程。例如在開展“中國娃娃”主題活動中,為了讓孩子們更多的了解家鄉(xiāng)浦東的新變化,發(fā)動孩子采用自己的方式收集所需資料。再在集體、分組活動中和孩子一起對資料進行整理,在整理資料過程中逐步接近知識本源。于是孩子們邊拍手邊說浦東新面貌時,將原有的知識再次整理,有節(jié)奏的再現(xiàn)出來。

  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貼近,適合孩子的表現(xiàn)表達,只有回歸生活的話題,才能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二、音樂活動追求整合

  《綱要》指出:要改變以前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倡導幼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幼兒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1、關注幼兒情感的培養(yǎng)。

  《綱要》重視幼兒興趣、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把情感作為認知發(fā)展的推動力。一個幼兒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情感,老師的情感對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教師應尊重幼兒,平等地對待每個幼兒,在師生互動中幼兒愉快輕松,主動積極,形成一個良好、溫馨的氛圍,幼教之友《教育反思:實踐主題背景下音樂活動的感悟》。這樣才能達到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熱愛。師生間建立起平等的情感關系,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傾聽幼兒的愿望,在可行情況下滿足他們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師平等對待每個幼兒,教師要善于捕捉幼兒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苗子及時地給予鼓勵,讓每位幼兒有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讓幼兒成為活動中真正的主人。如在“運菜”的活動中,教師的動作引導既能給幼兒啟發(fā),也是對幼兒美的熏陶,給孩子提出新的挑戰(zhàn),讓孩子們表現(xiàn)地更好。又如歌曲“老烏鴉”,從歌詞內容上看是一首表達親子間關愛和親情的敘事性歌曲;從音樂效果上看采用了旋律節(jié)奏的變化和滑音渲染了兩個人物之間親密的關系和各不相同的人物特征。它更像一個述說小烏鴉愛媽媽的感人音樂童話,容易與幼兒產生感情交流,激起幼兒心理上的感動,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媽媽愛我、我愛媽媽的情感。這是在“我愛媽媽”的主題活動中開展的活動。這個活動設計不局限在一次活動,而是放在一個連續(xù)性的活動中,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運用動作、歌唱、接唱等多種音樂語言,盡情地表達個人的感受。

  2、關注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

 。1)、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要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是一點一滴扎實地積累,在音樂活動中,更要結合音樂本身的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種條件和機會,使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發(fā)揮,給孩子多接觸音樂、了解音樂的`機會。在開展音樂活動時,教師可恰當?shù)靥峁┯欣谟變哼M行想象、創(chuàng)造的示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加深幼兒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如“小蝌蚪找媽媽”,這是一個老教材的語言故事,而將之與音樂相結合無疑是教材創(chuàng)新上的一個亮點,符合課改中整合的理念。音樂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探索、表演、動手實踐,使他們有機會獨創(chuàng)、試驗自己的藝術想象,嘗試對已經感知了的東西進行變化與重新組合。這些創(chuàng)造性活動沒有對、錯之分,也不會給幼兒造成挫折感;這個嘗試的過程能夠使他們體驗到發(fā)現(xiàn)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表達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與個性,豐富自身經驗,是教育中最有價值和意義的部分。在活動中,我提供了幼兒熟悉的樂器,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節(jié)奏與表達表現(xiàn)經驗,來進行創(chuàng)作回旋曲,孩子們在活動中大膽的創(chuàng)編、合作,將各種樂器進行組合表達表現(xiàn),在這過程中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樂器的認知感受結合表達事物的形象來調換樂器,從而達到了更完美的效果。

 。2)、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音樂活動是一個群體活動,如合唱、集體舞、游戲等,因此要把個體的創(chuàng)造和群體的合作交往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既要尊重個體發(fā)展,又要關注群體合作能力。如在合奏“蔬菜大賣場”的過程中,孩子們不是機械的練習和操作,規(guī)則的建立是循序漸進地,不斷深入的,是由幼兒通過觀察、討論、操作自己建立的。在幼兒了解游戲方法后,教師邀請幼兒由一個到數(shù)個地蔬菜的隊伍,并在敲奏中引導大家觀察思考操作上的問題,共同尋找原因,使幼兒不斷地觀察和把握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適時介入敲奏的方法。最后全班幼兒用一人一塊音塊的方法,自如地進行了合奏,為“蔬菜大賣場”營造出熱鬧的場面,活動中發(fā)展了幼兒合作能力、手眼協(xié)調、自控、聽辨等能力。

 。3)、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只有學會認識音樂、駕馭音樂,學會尋找體驗音樂的美,才能進入音樂的天地,并借助音樂獲得積極的人生經驗。因此,幼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是以審美為核心,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幼兒學會感受美、體驗美、表現(xiàn)美,從而逐步獲得身心發(fā)展的和諧美。如幼兒在演唱“老烏鴉”時,通過對歌曲的處理『第一段:小烏鴉(活潑、歡快);第二段:老烏鴉(痛苦、沉重);第三段:小朋友(活潑、歡快)』,使幼兒情感上的共鳴,投入到小烏鴉愛媽媽的情感中。在合唱時,每位幼兒都能控制好自己的聲音,與同伴的聲音達到統(tǒng)一和諧,從而感受歌曲的美。

  三、音樂活動“教”與“學”

  《課程指南》指出:教師的教育方式應以直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yōu)橐约ぐl(fā)幼兒主動探索、自主活動為主。優(yōu)化幼兒的學習方式,使幼兒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因此我們不僅要研究教師怎樣教,而且要研究讓幼兒學會學習的方法。

  首先,教師應當去觀察了解幼兒年齡特點及身心發(fā)展階段的需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提供材料,從“問題情景”、“問題材料”出發(fā),在教師主導下幼兒探索性、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如在開展回旋曲“小蝌蚪找媽媽”時,我們將“小蝌蚪找媽媽”的圖片展示在音樂區(qū)中,并提供了各種小樂器,幼兒根據(jù)圖片上的動物特征選擇不同的樂器,在此同時,我會與幼兒討論用什么樂器的聲音、節(jié)奏表現(xiàn)動物,將音樂的元素與角色緊密結合,如孩子們討論出用木琴表現(xiàn)鴨子搖搖擺擺地走路,用響板啪啪的聲音表現(xiàn)鴨子的叫聲……用元素來建構,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xiàn)。

  其次,教師應使個別幼兒身上的閃光點變成全班幼兒身上的閃光點。讓幼兒有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從而自覺去謀求知識并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表現(xiàn)。如在律動“運菜”中,我從孩子們中選出了兩位幼兒進行演示,一位幼兒手臂一前一后做挑菜狀,一位幼兒則彎著腰做背筐狀,對于他們的表演加以大肆表揚。經過他們的啟發(fā),其他幼兒也有所感悟,再次表演時,動作豐富了,夸張了,逼真了,各個興趣昂然。

  再次,教師應善于使用教育機智。高超的教育機智可以使教育藝術錦上添花。如在游戲“種豆”中,教師采用了情景性的語言,針對性的分句練習,對于音高不準的問題,教師說:“豆豆沒結到上面,再長上去一些!焙⒆觽凂R上意識到耳朵要聽著鋼琴,并對自己的音高加以控制,在動作創(chuàng)編動作時,教師發(fā)現(xiàn)了幼兒用“跪”的動作表示長得低的豆豆。于是立刻將這一信息傳遞給其他幼兒,及時拓展了幼兒的思路。

  總之,在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中孩子們體驗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練唱和技能技巧的練習,而更多的則是體驗自主參與的氛圍,同伴合作、協(xié)商的愉悅,增強了孩子們探索、實踐的興趣和自己尋求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相信,這種與時俱進的音樂活動不僅可以熏陶孩子們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孩子健康、活潑、開朗的性格,為立足于現(xiàn)今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育實踐反思7

  【摘要】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關鍵,所以針對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反思,制定相應的策略。本文針對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問題與反思給出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開放教育 法學專業(yè) 實踐環(huán)節(jié) 問題與反思

  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為實習以及社會調查,為了實現(xiàn)對應用型人才進行培養(yǎng)的目標進行實現(xiàn),需要應用性非常強的法學專業(yè)時間教學,以便學生可以對法律問題正確處理,形成依法辦事以及應用法律的眼光對待社會事務,在工作單位當中,樹立正確的法律職業(yè)道德觀念。

  1、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概述

  根據(jù)中央電大教學當中的計劃規(guī)定,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當中涵蓋了兩個重要內容,其一為課程實踐性環(huán)節(jié);其二為集中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課程實踐,具體來說便是借助遠程教育實施課程實踐活動,具有明顯的遠程教育特征,與課程之間的結合非常緊密,教師對學生實施指導,并與學生共同完成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在學生的課程學習到某個階段之后,可應用相應的方式對其進行考核,與卷面考核不同,更加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監(jiān)控以及實施評價。集中實踐環(huán)節(jié),為 學生完成學業(yè),或者即將完成學業(yè)之后,是對其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理論研究水平等進行檢驗的教學過程,追求的是最終效果[1]。兩項內容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側重點有所不同,任務目標不同,但都是對應用型人才進行培養(yǎng),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2、遠程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教學目標模糊

  遠程開發(fā)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日常授課主要內容便是實習以及社會調查,這是因為教學目標所確定的。在實際教學當中,針對實踐教學目標的`設定,存在的普遍問題便是目標設置比較高,目標過于空泛。例如:教學宗旨為對法律人才進行有效培養(yǎng),需要人才在對基礎知識進行掌握的同時,能夠進行教學、司法事務以及科研等相關工作,這樣的教學目標在當前辦學資源比較匱乏的情況下,有些籠統(tǒng)并且目標過高,所以不容易實現(xiàn)[2]。

  2.2教學師資水平有待提升

  遠程開放教學法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但結合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對于專職教師隊伍的構建還存在不穩(wěn)定的情況,有些教師沒有過多的實踐經驗,教師整體出現(xiàn)年輕化,不能將司法經驗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進行貫徹。此外,辦學資源以及經費也對遠程開放教學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質量給予了限制,因此影響了教學效果。

  2.3教學方法與社會脫節(jié)

  法學屬于研究以及實務為一體的學科,以往的講課方式會應用理論知識教學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對最新的法律條例以及法學理論,但對學生學習的思維以及方法的構成,需要應用一些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養(yǎng)成。結合當前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教師的授課方式通常會應用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背誦等教學形式完成,這樣學生實踐能力會得不到鍛煉,說明實踐環(huán)節(jié)方法與社會發(fā)生了脫節(jié)[3]。

  3、完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意見

  3.1明確定位,統(tǒng)一規(guī)范

  在實踐教學當中,針對開放教學體系在整個教學當中處于何種位置,需要有非常精準的定位,所以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實踐教學不單是法學專業(yè)教學當中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更是實現(xiàn)法學專業(yè)教育每項指標要求的組成部分,需要結合目標對人才進行培養(yǎng)。國內以及國外教育實踐已經有力的證明,實踐教學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提升,是對學生全面素質教育進行實施的有效手段,盡管不是各項課程都對可實踐教學方法進行應用,但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當中,對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進行統(tǒng)一的強制性要求,在操作上完全可行,可引起高度重視,對法科學生培養(yǎng)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效果進行了強化實踐。

  3.2明確實踐性教學方法,考核辦法以及評價標準體系

  怎樣組織實踐課程、實踐性環(huán)節(jié),并對其進行有效的評價。需要制定嚴謹、合理的考核辦法,并對評價標準進行詳細劃分。針對當前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各項課程教學大綱以及中央電大各教學文件當中,并沒有給予詳細的規(guī)定和標準,結合這一問題需要針對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課程范圍給予明確,并結合課程的不同性質對不同的形式進行選擇。為了對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有序以及正確性實施給予保障,要在教學文件當中對主要形式進行采用。例如:規(guī)定在民事訴訟法學審判程序編課程學習結束后,對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進行開展,不但要統(tǒng)一布置教學文件,還需要教師以及學生結合課程的不同性質,對相應的方式進行自主選擇;其次需要將課程實踐性環(huán)節(jié)在考試當中所占據(jù)的比例進行提升,這樣可以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同時也對課程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考核方式給予了規(guī)范。學生在完成實踐性環(huán)節(jié)之后,需要根據(jù)書面報告以及實踐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對學生的最終成績進行;最后,需要對評價標準細則詳細制定,以免在評分上出現(xiàn)隨意性問題。

  3.3轉變思想觀念,注重法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開展

  法律實踐最關鍵的作用是論文都無法取代的,所以對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盡管開放教學當中的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有所區(qū)別,大部分為社會人士,在時間上不能對其進行統(tǒng)一安排,所以應用不集中的實習方式進行實踐可以理解。但不可將這種方法簡化為社會調查報告。盡管無法在時間上統(tǒng)一安排,但開放教育當中的學生并不需要從學生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轉換,他們已經擁有了生活閱歷,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這也是法科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所以需要用合理的方式,對法學實踐積極開展。例如: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開展專題社會調查。小組當中要保障學生的分工明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身份,務必團結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后對其進行統(tǒng)一評價,每個成員的表現(xiàn)都會對最終評分產生影響,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參與性得到提升。

  4、結束語:

  總之,遠程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將專業(yè)知識提升,教師在其中的作用便是督促以及引導,使學生能夠應用法律知識對問題進行探究和了解。其中,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更新自身的學習思維等,以便學生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謝潔茹.遠程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xx(30):223-224.

  [2]王旭.遠程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法制博覽(中旬刊),20xx(04):304.

  [3]韋丹蓓,吳建宇.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問題與反思[J].科技信息,20xx(35):298-299.

教育實踐反思8

  洋溢著鮮活時代氣息的高中新課程改革正撲面而來,高中新課程注定要改變“高中生的學習生活”,還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英國教育學者Elliott強調課程改革實際是“教師的變革”,日本教育學者左藤學提出了當課程由“傳遞中心”變?yōu)椤皩υ捴行摹睍r教師的角色轉換:由“技術熟練者”的教師變?yōu)椤胺此夹詫嵺`者”的教師,這種后現(xiàn)代意義的教育發(fā)展前景,深刻揭示了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身份嬗變——做反思性的實踐者。

  一、反思教學理念,倡導平等對話

  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對有關教和學現(xiàn)象所持的某種理論、觀點和見解。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是教師做“反思性實踐者”的關鍵。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傳遞中心”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已被廣大教育者否定,倡導平等的師生關系,讓知識、技能在“師生對話”的課堂上流通促成,這是符合新課標精神的教學理念。倡導師生在課堂中平等對話能夠充分體現(xiàn)“教為主導、學要主動”[2]的新型師生關系。這要求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與教材知識順利實現(xiàn)對接。學生感受了情景刺激,萌發(fā)學習興趣產生探究意向,通過積極的主體活動體驗實踐過程,在師生、生生的平等對話中完成知識與能力的同步增長,促進價值與情感的協(xié)同發(fā)展。

  二、反思教學方法,倡導啟發(fā)探究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學手段!疤铠喪健钡慕虒W方法揭示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強權現(xiàn)象,“建構主義教學觀”則集中反映了“當今教育舞臺中的時代精神”,其核心是強調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在“學習材料和情景”中不斷提高認知能力,最終實現(xiàn)意義建構[3]。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教師善于啟發(fā),學生樂于探究是流行的和諧課堂現(xiàn)象。如在《苯》教學中,教師打破教材內容編排順序,以“探究苯的分子結構”為課題,設計“情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教學流程如下:[師模擬情景]法拉第首先發(fā)現(xiàn)苯→引起學生探究興趣(明確探究方向:確定物質的分子式和結構式)→計算苯的分子式(鞏固烴燃燒計算技能)→[生猜測結構]C6H6分子高度不飽和,可能含有不飽和鍵(碳碳雙鍵或三鍵)→[生設計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C6H6和溴水、高錳酸鉀反應不褪色,否定存在“典型的不飽和碳碳鍵”→[師創(chuàng)設情景]展示碳碳單鍵、碳碳雙鍵和苯分子中的碳碳鍵的鍵長、鍵能數(shù)據(jù)(學生猜想苯分子結構特點:具有單鍵、雙鍵的性質);講解1mol苯最多能和3molH2加成生成環(huán)己烷(學生猜想苯分子的結構特點:分子中含有碳環(huán));演示實驗證明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種結構(學生猜想苯分子的結構特點:6個氫為等效氫);苯的鄰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種結構(學生猜想苯分子結構特點:不是單雙鍵交替結構)→[師生交流]分析凱庫勒式,呈現(xiàn)現(xiàn)代苯分子共振理論→[學生歸納]總結苯分子的結構特點,完成知識建構。注意: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時,應扮演好三大角色:即“矛盾的制造者”、“方法的啟發(fā)者”和“知識的呈現(xiàn)者”,營造開放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搭建自由探究的舞臺。

  三、反思教學過程,倡導情感體驗

  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了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把培養(yǎng)學習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判斷納為教學目標,其目的是關注學習過程中“人的情感發(fā)展”,讓學生享受成功,體會失敗,釋放喜怒哀樂,把學習視為“生動而豐滿的情緒流動過程”[4]。有這樣一道習題(如右圖):在燒杯溶液盛半杯Ba(OH)2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加入稀硫酸,電燈逐漸變暗,滴至一定量時,電燈完全熄滅,為什么?本題是考查溶液的導電性與離子濃度關系,但學生在實驗室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難觀察電燈完全熄滅的現(xiàn)象!這使學生非常驚詫。本題涉及的.化學原理很簡單,實驗失敗的原因顯然與離子濃度有關。師生猜測可能與“水”有關,設計了2組對比實驗:甲組測自來水的導電性,乙組測蒸餾水的導電性,發(fā)現(xiàn)甲組燈泡亮而乙組燈泡不亮。學生很高興,認為找到問題的癥結——實驗室是用自來水配制Ba(OH)2和H2SO4溶液(總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如Cl-),導致燈泡不熄。故需用蒸餾水配溶液,配制多大的濃度呢?教師提示:三個實驗小組分別配制0.1mol/L、1mol/L和5mol/L的Ba(OH)2和H2SO4溶液,取20mL Ba(OH)2溶液放在燒杯里,當消耗20mL H2SO4溶液時,燈泡仍然亮!學生很失望,情緒產生波動,有的想放棄,師生都覺得納悶:“難道未完全中和?”學生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有的說是酸性,有的說是堿性,卻沒有人說呈中性?大家很疑惑,在分析操作后大悟:原來燒杯溶液的PH不相同,酸式滴定管附近溶液的PH酸性強,遠處的堿性強!因為滴入的H2SO4沒有和Ba(OH)2充分反應,學生馬上想到邊滴酸液邊用玻璃棒攪拌——燈泡熄滅!同學們不禁歡呼雀躍,可在做濃度大的一組實驗發(fā)現(xiàn)燈泡很難熄滅,同學們此時冷靜迅速地找出原因:因該組實驗取的Ba(OH)2和H2SO4濃度大,滴入H2SO4稍過量。經過反復實驗,師生得出結論:配制試劑的濃度小,體積取量精確,攪拌充分是使“燈泡熄滅”的三要素。通過本次實驗,學生深切體會影響實驗成功的因素很多,也經歷了多種情感的洗禮,科學思想、合作精神、受挫心理和意志品質都得到了鍛煉。

  四、反思教學得失,倡導理論提高

  教學總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反思教學中的成功和失敗,是教師提高的有效手段,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反思教學內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備課時遇到什么困難,是否調整教材,其目的在于顯現(xiàn)教師的內隱理論;二是課堂中是否發(fā)現(xiàn)了預料之外的問題,是怎樣處理的,其目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問題;三是下課后感到有哪些滿意的地方或困惑,其目的是通過自我評價,成為教師提升教學理念的生長點。如《物質的量》是老師公認難講的概念課,筆者反思十余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制約教學效果的三大“瓶頸”:一是此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發(fā)達,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不強;二是教師很少從科學方法論的高度駕馭教材,教學內容整合不夠;三是教師未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新知識“同化和順應”得不夠導致學生似懂非懂。筆者嘗試按“三么”流程設計課堂教學,效果較好。第一、為什么(要引入物質的量)?教師以客觀需要設問:“如何知道一杯沙子的數(shù)目?”學生自然想到數(shù),是一粒一粒地數(shù)嗎?教師以生活經驗啟發(fā):“為什么將12個雞蛋稱為一打?”等科學記數(shù)的實例,使學生理解科學記數(shù)應遵循的原則(精確而方便),引出用“分集團”數(shù)大量微觀粒子的方法。第二、(物質的量)是什么?教師類比:“如何描述一杯沙子的質量?”學生自然想到用克(單位)理解質量(物理量),“多少質量是1克?”這涉及到單位的標準問題(教師要多舉例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論的熏陶,如何描述概念?);類比引出規(guī)定:用摩爾(單位)描述物質的量(新引入的物理量),多少(微粒)是1摩爾?這也需要確定摩爾標準,自然引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理解科學研究繼承方便的原則。第三、(物質的量)怎么用?教師繼續(xù)類比:“已知一杯沙子質量,如何求一堆沙子的杯數(shù)?”“已知一杯沙子的數(shù)目,如何求一堆沙子的數(shù)目?”引出摩爾質量、物質的量與質量的關系,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物質的量與微粒數(shù)的關系。根據(jù)上述教學過程,學生能將抽象概念與生活經驗有機地融和,學習起來很輕松。復原科學研究歷程,調動學生的探究的積極性,以生活素材為例,“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是學習概念的重要手段,新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同化順應程度,是關乎本課成敗的關鍵。這種反思利于教師從科學方法論的理論高度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高屋建瓴地掌握概念課教學的實用套路。

  教師要與時俱進,盡量擺脫職業(yè)的惰性和局限,成為充滿反思意識和創(chuàng)造活力的群體,這要求教師必須時時加強對專業(yè)實踐情景的整體理解,再通過經驗的積累和突變使專業(yè)內涵變得精致靈巧。教師在理論和經驗的持續(xù)碰撞中不斷成長,以期能成為反思型的教育實踐者。

教育實踐反思9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初中語文作為整個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對培養(yǎng)人才有著首當其沖的責任。語文教學要堅持“文道結合”的原則,既要進行語言訓練,又要進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語文教學中,生在形象感染,思想熏陶,通過潛移默化來進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指導感情朗讀,激發(fā)思想教育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思想性很強,有效地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能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激發(fā)學生情感,從而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督鹕ā肥且皇缀苊赖纳⑽脑姡且环腿藢の兜膱D畫。詩歌寫的是一個母親和調皮孩子的故事。篇幅短小,意蘊深刻,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教師在講授新課時,要先范讀一遍,請學生閉上眼睛,跟著教師的朗讀想象出現(xiàn)的畫面,感受其中的溫馨。然后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注入感情自由朗讀,再次感受仿佛置身于迷人的樹林間。學生整體感知“我”是一個調皮、愛撒嬌、快樂的孩子;“我”看到了一個溫柔、善解人意的母親;我聽到了一個母子須臾不分的故事。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作者的內容和情感,并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寫的情景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振,從而蕩滌、升華知己的心靈,真正體驗到人間的至愛親情——母愛。

  二、抓住課文重點,突出思想教育

  講讀課文,不能平鋪直敘,應有詳有略,主次分明,抓住文章重點,能起提綱挈領的作用,以達突出思想教育的目的。如《背影》這篇敘事記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狀態(tài)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文章第六段是全文的重點所在。先讓學生說出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然后分別找出相關語句,最后剖析描寫的意義和作用,如這些動作描寫突出了父親老態(tài)龍鐘、步履艱難的情形!斑@時我看著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將父親對兒子的摯愛轉化成了兒子對父親的神情,父子間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抓住重點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學生在認真的閱讀分析中體會到人間的真情,并在內心引起了強烈的震撼,教師可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三、剖析人物行為,加強思想教育

  初中語文課本里有不少課文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xiàn)人物的高貴品質。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如豪氣沖天,膽識過人,救國救民的毛澤東;為國為民,積極正直的魯迅;勤學好問,善于思考的愛因斯坦;品德高尚、英勇頑強的志愿軍戰(zhàn)士;正直無私的車夫……學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在文章中找到描寫人物的.語句進行品讀賞析,感悟其品質的高尚,精神的偉大,在閱讀分析中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將書本的知識內化為指導行動的指南,從而健康和諧地發(fā)展自己。

  四、開展情境教學,滲透思想教育

  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從而受到教育。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投影展示,初步感知獲教育。以貝多芬的名言,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的音樂,以及自身的不幸卻給別人帶來快樂為展示內容,讓學生進入情境,感受偉人的魅力。師生交流了解貝多芬感人事跡,為學習課文奠定情感基礎。

  初中語文教學所面對的是初中生,其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最終確立,抓住契機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寓思想教育于語文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語文教育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引導得力,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實踐反思10

  這是上大學以來的第一次見習,學前教育見習實踐報告。由于之前從來沒有真正的走進過幼兒園,因此每個人都是抱著極大的好奇心與興奮性。

  一大早就坐上了開往武漢的汽車,中午十一點多才到達xx。一下車,就看到門口的led屏上歡迎長大師生的字幕。走進xx,映入眼簾的是一些證書,還有屏幕上小朋友們純真的笑容。往里走,有一個展示廳,里面有xx自己編寫的教材和自創(chuàng)的玩具以及蒙氏教育的教具等。工作人員給我們簡短的介紹了xx的情況,向我們講解見習過程和應該注意的事項就帶我們參觀了大樓,處處可見xx人的精神:至愛至真,育善育美。

  簡短的休息后,就正式進入了下午的見習環(huán)節(jié)。xx公司將我們分為了三個小組分別進行學習,我所在的小組有11個人。從xx公司到達清江山水幼兒園幼兒園用了十五分鐘,大家都很累了,但是,所有的疲倦在大家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便都煙消云散了。

  進入幼兒園,便被他溫馨的環(huán)境所吸引了。跟我們平時映像中的學校完全不同,完全就是家的感覺。一些細微小處都考慮的很周到,比如說若是要與家長進行交流,是在一張類似于餐桌樣的桌子上進行的,旁邊有一個用簾子隔開的小地方,里面還擺上了小桌子小凳子,說是因為跟家長交流時為了避免小朋友無聊而開設的,以后要做成一個科學角,社會實踐報告《學前教育見習實踐報告》。處處體現(xiàn)著其用心。

  由于兩點左右小朋友都還沒有起床,園長就帶我們參觀了xx,看得我們很是羨慕,樓梯的墻上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制作的美工作品,還設有專門的舞蹈室,閱讀室,美工室,游戲室和娃娃家房。色彩豐富,卻不會感覺花花綠綠。里面的設施與人性化是讓我們想回到幼兒園的主要原因。在舞蹈室里,有一面大鏡子,投影儀和舞臺。閱讀室地上鋪上了地毯,這樣既保障了安全又可以一定程度的使閱讀室保持安靜。美工室里還安裝了水龍頭,彩筆蠟筆一應俱全,最值得一提的是幼兒園為小朋友們提供了大量的空白紙扇,面具和瓶子,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拓展其思維。另外,不管是美工作品還是建筑模型的作品,老師都會將其作品進行保留,成品將其進行展出,半成品則讓小朋友下次繼續(xù)完成。這樣小朋友做事就不會養(yǎng)成半途而廢的習慣,也更有利于自信心的培養(yǎng)。xx公司幼兒園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娃娃家這一環(huán)節(jié),與其他幼兒園不同的是,他的活動區(qū)域更加廣泛,一整個房間都是娃娃家區(qū)域,娃娃家超市的`東西也更逼真。并且實物下面都有標記,圖文一一對應,幫助小朋友更好的認知事物同時也方便他們收拾整理。在超市門口,擺放了一個收銀臺,上面還有玩具驗鈔機和電話,基本完全來自于生活,兒童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就學習好十以內的加減法。娃娃家醫(yī)院也基本接近生活,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感知生活,融入生活。這也是xx課程的一部分,不過是隱性課程罷了。

  xx人重視“一日生活皆教育”,他的操場不像常規(guī)學校那樣方方正正的,而是像家庭小區(qū)似的,場地也并非平平整整,有著一定的起伏,換了一種方式加大兒童的運動量。在四樓的大陽臺上,還別出心裁的開設了“空中足球場”,讓兒童在冬天的時候更加充分的接觸到陽光,就連出水管道都很有心思的設計成椰子樹的形態(tài),美觀的同時使綠化環(huán)保的觀念深入兒童內心。還有一個xx做的非常細心的方面就是小朋友用的廁所,廁所有坐便式和蹲便式,洗手的水龍頭有擰的,壓的和感應的。這樣便在無形中各方面鍛煉了小朋友,也使他們在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上有了多方面的認識。

教育實踐反思11

  通過新課程改革培訓、學習及兩年多的教學實踐,淺談我對新課程改革的一些認識:新課改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相信新課改的作用逐步顯現(xiàn)出來,為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認可,它將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上一個新的臺階,將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如何推進新課改和一些教學反思總結。

  一、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在今后的教學中堅定推進新課改

  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F(xiàn)在還有部分教師對新課改不理解,不配合。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以身作則堅定推進新課改。

  二、將專家講解的普遍教育原理與實際情況相相結合,全方位的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切實落實好新課改。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弊鳛橐幻W教師,為提高工作的自覺性,避免盲目性,落實我國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論。正確認識教育現(xiàn)象,認清教育與社會、教師與學生、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等各種基本關系,避免因認識的混亂帶來實際行動的偏差。正確的認識是成功的教育活動的前提。正確認識教育問題,必須正確的認識到:教育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是一種永恒的社會現(xiàn)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qū)表現(xiàn)出不同特征。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又面對眾多智力、才能、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的發(fā)展變化著的學生,他們受到來自不同的家庭、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想正確解釋教育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了解事情的原委,抓住問題的關鍵,作出正確的判斷。自覺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方式的自覺意識,使課堂教學走出“填鴨式”的泥淖。

  三、要轉變教學方式,正確而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

  新課程的標準,強調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從過去授人以魚,向授之以漁轉變。要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觀,積極引導學生在“知識的大觀園”內主動參與,樂于探索,積極實踐。

  在課堂上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1、積極實踐“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將自己置于“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的位置,通過自己的動腦、動手、動口,去思考、質疑、猜測、探索、實踐、評價,提出獨創(chuàng)的見解。同時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真正把學生當作朋友,耐心地傾聽他們的發(fā)言,認真地聆聽他們的提問。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敢于奇思異想,質疑問難。

  2、激發(fā)興趣,寓教于樂。興趣是成功的先導。在進行教學時,應注意從興趣出發(fā),讓學生在愉悅中獲取知識。以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

教育實踐反思12

  作者:許卓婭

  最近,我在同事的建議下作為“客戶”進入一家健身中心。在正式進入“鍛煉”程序之前,同事告誡我:“千萬不要勉強自身,記。耗闶莵砭S護自身的身心健康的,快樂和舒適是你來這里追求的第一目標!

  回想在有氧健身房“跳舞”的成年人,我們的參與動機除了個人喜好、健康原因、群聚需要等因子,還包括審美、學習、創(chuàng)新、讓自身感覺年輕、打發(fā)多余時間、提高生活質量等多種不同的價值追求。我不由感嘆:我們這些在公共場所“跳舞”的成年人似乎真正做到了“讓舞蹈回歸游戲性”——由自身決定,為快樂而參與,并享受快樂的過程。

  人們對于舞蹈教育價值的認識是不時發(fā)展變化的。當前我國早期兒童舞蹈教育實踐同時存在多種價值追求,它們的課程模式和師幼互動模式也因此存在許多差異。

  一、以考級、提升“素質”和演出、競賽為主要目標的幼兒舞蹈教育實踐

  這一類舞蹈教育實踐存在兩種形式。一是當前一般被稱為興趣班的舞蹈教育實踐。這些興趣班可能設在幼兒園里,也可能設在其他各種性質的教育機構中。興趣班之所以吸引家長,主要原因是這類課程的提供者向家長許諾:課程一定會提升幼兒的舞蹈審美素質(起碼會比沒有接受過專門教育的幼兒更能感受美、表示美),并能夠通過“考級”這樣的社會評價體系向家長證明其教育效果。

  二是當前許多幼兒園仍保管的節(jié)日、特殊慶典活動、家長開放日活動的舞蹈扮演以和少數(shù)幼兒園仍在參與的舞蹈競賽。近年來主要由各種媒體謀劃組織的兒童“選秀”活動也應歸在此列。許多學者批評這類活動僅僅為了滿足成人的虛榮心。然而,除了這一點確實需要認真反思和批評以外,局部教師和家長的確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起碼滿足了局部喜好舞蹈扮演的幼兒的審美需要、游戲需要和發(fā)展需要,提升了他們的扮演技能,鍛煉了他們的體魄、智能和毅力,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團隊精神,同時也使這局部幼兒有機會認識自身學習舞蹈的力量和潛能,進而增強他們更主動地投入舞蹈學習的內部動力。

  我從上世紀60年代到現(xiàn)在,非正式地調查訪問過不少不同時代業(yè)余學習舞蹈的兒童和他們的教師、家長。他們認為扮演、競賽對虛榮心的滿足不可否認地存在于參與者的價值體系之中,但無論這種價值在某個人生階段占據(jù)多么重要的地位,都絕不會是參與者追求和收獲的唯一價值。此外,許多幼兒也供認,練功、排練確實辛苦,遇到挫折也會哭泣,但舞蹈扮演的自由流暢感、天天進步的自我效能感,以和通過扮演、競賽獲得的成果感仍是非常值得追求的。

  我們不可能杜絕以上類型的舞蹈學習和舞蹈教育實踐,也沒有必要一味指責這些活動可能對幼兒生長帶來的危害。我認為更具建設性的行動可能是認真研究這些危害形成的具體機制,設法放大正面影響,縮小負面作用。

  最近十年間,我曾經兩次近距離觀察上海和南京的兩位舞蹈興趣班資深教師的師幼互動過程。有幸的是,兩次觀察時恰巧都有另一位比較年輕但又顯然缺乏審美激勵經驗的教師同時在場,讓我能夠有所比較。盡管四位教師都采用“示范一模仿”的師幼互動模式,但我確實感受到資深教師自身的魅力是吸引幼兒投入舞蹈學習(舞蹈游戲)、感受主體力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關注開發(fā)智力和提升發(fā)明力的幼兒舞蹈教育實踐

  上世紀60年代以來,開發(fā)智力和提升發(fā)明力的幼兒舞蹈教育理念日益成為幼兒園舞蹈實踐探索的主流。在奧爾夫、科達伊、達爾克洛茲、綜合音樂感、蒙臺梭利等國外音樂舞蹈教育理論以和實踐體系的影響下,幼兒園教師和專門從事早期兒童音樂舞蹈教育的私人教育機構或個人紛紛開始嘗試以開發(fā)智力和提升發(fā)明力為主的幼兒舞蹈教育實踐。

  回顧將近四十年的探索歷程,我們先是在“感性與理性”“放任與塑造”兩個極端中間之字形“振蕩”,然后逐漸搖擺到相對“中和”的狀態(tài)。比如“提升發(fā)明力” 的問題在目前大局部教育改革較為深入的地區(qū)已經進入“瓶頸”!半S便跳”已逐漸成為幼兒園正常集體舞蹈(或韻律活動)教學的主流。教師只敢運用兩類教育行為:一是“鼓勵”——“還有什么不同動作?”二是“接納”——“不錯!很好!真能干!我們跟他(她)學一學!痹S多教師供認自身“不敢”教,即不敢示范,更不敢組織幼兒模仿學習。許多教師甚至緊抱雙臂,在遠離幼兒的地方擺出一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姿態(tài)。殊不知教師只要不把自身的示范當作幼兒唯一模仿的對象,而是將它作為即將激起“千層浪”的“石頭”之一的話,應該不會對幼兒的發(fā)明力發(fā)展發(fā)生負面影響。況且,在以“腦力激蕩”作為團隊互動模式的集體教學活動中,參與者在教師、同伴和其他媒介提供的典范中可自由選擇。這種類型的互動更能引發(fā)幼兒“有中生有”的發(fā)明,并因“繼承性發(fā)展”而使新的發(fā)明富有生命力。

  三、關注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和親社會人格的幼兒舞蹈教育實踐

  “學習怎樣做事”“學習怎樣學習”和“學習怎樣一起生活”是21世紀全球兒童教育的一起追求。假如我們將學習跳舞劃歸“學習怎樣做事”一類的話,那么通過舞蹈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怎樣學習”)和親社會人格(“學習怎樣一起生活”)也是教師的重要職責。

  目前,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和集體教育活動中,教師提供幼兒學習舞蹈的機會主要有:

  (1)活動轉換或過渡環(huán)節(jié);

  (2)“小舞臺”角色游戲時間;

  (3)音樂區(qū)角活動中的自由活動;

  (4)晨間或午后體育鍛煉中的音樂舞蹈游戲;

  (5)舞蹈興趣小組活動;

  (6)為演出或競賽而特別安排的排練、訓練;

  (7)集體音樂教育活動中的舞蹈學習等。

  特別列出這些不同的學習機會,目的是想請大家注意不同時段的學習機會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發(fā)展機會。在前四種學習時段,教師一般都會給幼兒更多探究、嘗試、自由發(fā)明以和獨立解決學習和交往問題的機會。在發(fā)現(xiàn)幼兒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有經驗的教師也會根據(jù)具體情況為幼兒提供發(fā)展援助。但是在后三種學習時段,特別是興趣小組和為演出、競賽而安排的排練活動中,教師往往更關注排練質量和訓練效果,對幼兒學習能力和人格發(fā)展的關注則較少。事實上,在這三類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并完全有可能投入精力、發(fā)明機會促進幼兒在學習能力和人格方面的發(fā)展。而且,長期實踐研究的結果顯示.當幼兒能夠以親社會的人格、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習慣)投入舞蹈學習的時候,排演和練習的效果絕對是事半功倍的。如在發(fā)展學習能力方面,我們可以著重鍛煉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反思調控能力以和語言、圖形符號和動作之間相互解釋的能力等。在發(fā)展人際關系能力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兩人乃至多人的自由合作創(chuàng)作,著重鍛煉幼兒的協(xié)商合作能力;也可以通過隊形變化等較為復雜的集體舞蹈,著重鍛煉幼兒的團隊精神和協(xié)調能力。

  四、關注維護和發(fā)展舞者審美天性和游戲主體性的幼兒舞蹈教育實踐

  舞者審美天性和游戲主體性既是人類舞蹈的原初性傾向,又是個體舞蹈的終極性傾向。實際上這種傾向在個體一生的發(fā)展中是不時變化的,即人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精神自由、身體自由、知識技能、人際關系價值內涵的理解、體驗、追求是不同的。正因為這些肯定經歷的變化,個體一生中對審美和游戲價值內涵的理解、體驗和追求會變化,對舞蹈美、舞蹈游戲情趣的理解、體驗和追求也會變化。

  因此,當3歲以下的幼兒更需要依照自身的意愿“隨便跳”時,也許給他們更多機會“隨便跳”會更有利于維護他們的審美天性和游戲主體性。當3~6歲的幼兒越來越渴望從社會的舞蹈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和挑戰(zhàn)時,也許為他們提供包括豐富的社會舞蹈文化信息的環(huán)境和參與更“高級”(復雜、細膩)的舞蹈實踐機會,激勵他們通過鉆研和鍛煉不時逾越自我,會有利于更久遠地維護他們的審美天性和游戲主體性。

  和我們一起舞蹈的小朋友中,絕大局部將來不會從事專業(yè)舞蹈工作,也不會從事與舞蹈直接有關的工作。但我們希望通過負責任的舞蹈教育,他們能夠從人類舞蹈文化的滋養(yǎng)中獲得更多正面的、可終生受用的東西。

教育實踐反思13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師范教育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趨勢,社會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能力作為教師能力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加強對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將基于反思性實踐對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展開分析探討。

  關鍵詞:反思性實踐;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對策分析

  就目前來看師范院校在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若不及時改善便會影響師范生的實踐水平的提升,筆者將分別從: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基于反思性實踐的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為師范教育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師范院校的實踐課程包括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參觀、教育調查以及其他教育活動,是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踐融合的有效途徑,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完全符合“教師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規(guī)律。

  教育實踐旨在通過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強化促進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提升,現(xiàn)階段師范院校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還有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缺乏對學生實踐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師范生實踐能力與反思能力較弱等方面。

  從目前來看我國示范院校在相關課程設置中反思性教學內容相對缺乏,學生對教學反思的了解十分匱乏,甚至許多學生還未意識到教學反思實施的必要性,另外許多師范院校在課程內容設置中過于傳統(tǒng),依然以心理學、教育學、教學法為主要板塊,極少涉及到教學反思,另外師范院校在學生實踐反思中缺乏合理指導,從而影響到教學實踐效果。從另一方面來看,師范院校實踐實踐合理性不足,致使實踐教學效果難以達到相關標準。

  其次師范院校的教育模式相對單一,無法確保教學的多樣性,在教育實習方面依然采取自主實習以及頂崗實習兩種形式,師范院校不論采取哪種形式都不利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

  二、基于反思性實踐的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綜上筆者對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基于反思性實踐下師范院校應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筆者將從:有效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科學教師能力觀、對教師教育課程建設加以優(yōu)化為反思教學提供學科載體、加強對師范生實習期間教學反思的合理指導、采用多元方式評價師范生的實踐反思,詳情如下。

  (一)有效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科學教師能力觀

  基于反思性實踐下教師應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新的能力觀,教師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實施者,直接影響到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靈活應用實踐知識,將個人教學信念、價值觀、理論知識融為一體?偟膩碚f教師只有勇于實踐、樂于實踐方可將教學行為有效落實。為了改善師范生教學實踐問題,還應對中小學與師范院校的合作關系予以建立,對實習基地進行建設,實現(xiàn)學生與實習學校間的有效互動。

  (二)對教師教育課程建設加以優(yōu)化為反思教學提供學科載體

  為了提高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師范院校應對相關課程合理增設,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學反思知識。學生通過系統(tǒng)學習可加強對教學反思內涵、要求、途徑等知識的了解,確保師范學生教學反思信念的提高。

  此外還應對實踐課程建設進行強化,對實踐課程學識適度增加,最后還有對教育實踐模式不斷豐富,合理設置實踐性課程,確保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將其貫徹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此外示范院校在實踐基地、實踐機構設置中應將多樣性體現(xiàn)出來,使師范生體驗到不同層次學校的教育狀況。

  (三)加強對師范生實習期間教學反思的合理指導

  其次還應對師范生實習間教學反思合理指導,師范院校應對實踐指導教師進行合理選拔以及培訓,確保其教學反思能力及指導水平的提升,并兼具專業(yè)知識以及責任心。在培訓工作中應對反思能力培養(yǎng)目標加以明確,確保教育實踐共同指導的落實。與此同時師范院校應對實習指導教師合理安排,以此來提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

  (四)采用多元方式評價師范生的實踐反思

  現(xiàn)階段我國部分師范院校對學生實踐反思能力要求相對較低,僅要求學生寫3~5篇反思體會,未對實踐反思具體環(huán)節(jié)有效明確。在師范學生實習中實踐反思作為一個重要的實施環(huán)節(jié),缺乏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從而對實踐反思缺乏重視度。實際上對師范學生實踐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是短時間的,師范院校應發(fā)揮更多時間來開展實踐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

  與此同時師范院校應將多元評價方式應用其中,合理評價學生的實踐反思能力,首先應確保反思數(shù)量的足夠,一周實踐反思體會最少為2~3篇,師范院校教師應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其中以發(fā)展性評價為主,對師范生每次的反思過程加以重視,提高師范學生的實踐能力。

  (五)對實踐教學模式予以創(chuàng)新

  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教學能力,首先師范院校應對現(xiàn)行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進行轉變,對反思實踐教學開展的重要性正確認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就業(yè)競爭力的提升。師范院校在反思實踐教學中應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對以就業(yè)為主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構建,使教學方法得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師范院校在選擇教材時應對學生實際情況展開調查,選擇與學生實際水平一致的教學內容,且教學內容應避免晦澀難懂。從而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提高語言文字水平。

  在師范院校實踐教學中還應對教師隊伍進行優(yōu)化建設,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在具體實施中師范院校應對教師定期培訓,使其掌握先進的理論知識,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國家部門應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扶持,對教師專業(yè)規(guī)范進行制定,為其專業(yè)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jù)。與此同時教師應從自身角度來做出改變,對學生實踐教學能力著重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結束語

  就目前來看我國師范院校在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若不及時改善便會影響教學效果。目前師范生教育反思所采用的信息資源包括課堂觀察、現(xiàn)場訪談以及日記案例,為了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合理指導,通過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做好準備工作。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有效創(chuàng)新,師范院校學生的教學能力逐漸提升,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這對于師范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樊晶。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實踐課程體系建構的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xx

  [2]崔波;诜此夹詫嵺`的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J]。黑龍江高教研究,20xx(02):94—97

  [3]王芳。課程改革背景下師范生教育實習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xx

教育實踐反思14

  上世紀末,為了全面提高基礎教育師資水平,國家將師范教育全部納入了全國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的轉型。小學教師培養(yǎng)開始了由中專層次向專科、本科層次轉變。在轉型過程中,一方面,小學教育專業(yè)教師培養(yǎng)開始向著更高的層次發(fā)展,提高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術性,使其具備高等教育的基本內涵,成為各個高等院校建設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強化“師范性”為基本特征的中等師范培養(yǎng)模式逐漸邊緣化,小學教育專業(yè)在高等師范教育培養(yǎng)模式的泛化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專業(yè)特點和專業(yè)品格。這種變化反映在教學上就是理論教學備受關注,而實踐教學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樣的局面帶來的后果是:小學教育專業(yè)發(fā)展與小學的實際需要漸行漸遠。因此,當下我們必須認真反思小學教育專業(yè)建設中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探討相應的對策。

  一、概念界定

  高等師范教育途徑有兩個:一個是理論教學,一個是實踐教學。所謂理論教學,即通過理性的灌輸與啟蒙,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所謂實踐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實際操作為主,獲得感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作為高等師范教育的實踐教學則包含了各種技能課的教學、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教育科研、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等。

  由于教育是實踐應用性專業(yè),需要經過“臨床”實習,在師范教育從三級培養(yǎng)體系轉變?yōu)槎壟囵B(yǎng)體系,其內涵擴展為教師教育并走向專業(yè)化以后,實踐教學在教師教育專業(yè)中已經成為與理論教學并駕齊驅的教師培養(yǎng)途徑。實踐教學的改革成為當今教師教育專業(yè)改革的關鍵。

  二、實踐教學在小學教師教育中的作用

  實踐教學在師范院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師范生教育能力,并能讓高師學生步人工作崗位后,更快向教師這一職業(yè)角色轉變。具體表現(xiàn)在:

  1.強化專業(yè)意識,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樹立職業(yè)信念。

  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小學教師首先要學生能對小學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一個清醒、全面的認識,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體驗教師職業(yè)的平凡與崇高,在內心深處生發(fā)出對小學教師職業(yè)的深厚情感,樹立為之奮斗的信念。這種心理上的準備顯然不是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所能賦予的。從康德開始,情感和信念就被從知識論的范疇中排除出來,歸屬到實踐范疇中。所以要想完成師范生向教師角色的心理準備,實踐教學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途徑。

  2.加深學生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理解。

  理論教學是從課堂到課堂、書本到書本,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專業(yè)知識。通過加強實踐教學,這方面得以大大改善:加深了學生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在此基礎上,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能構成一個整體,即組成為知識群,成為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不是彼此分離、理論脫離實際的知識。

  3.提高學生的教育技能技巧,豐富個體的實踐知識。

  單純依靠傳授現(xiàn)成知識而不發(fā)展知識,是培養(yǎng)不出所需人才的。優(yōu)秀的教師或者有經驗的教師,絕不只是現(xiàn)成知識的說明者,而是善于根據(jù)不同的對象,對所傳授的知識進行科學的選擇和解釋,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豐富個體的實踐性知識,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智慧。正是理論化的系統(tǒng)知識與個性化的教育智慧的綜合,成就了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特征。

  4.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師范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獨立性工作。實踐教學不僅是教育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種手段,而且還是未來教師獲得知識,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途徑之一。通過實踐教學,師范生的認識建立在內容豐富、實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礎上,在參與教學實踐、掌握必要的職業(yè)技能的同時,其思維能力也在不斷發(fā)展。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對高校師范生的培養(yǎng)確實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現(xiàn)在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實踐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yǎng)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為學生構筑一個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xié)調、相輔相成的。

  三、我國高等師范教育實踐教學現(xiàn)狀

  教育實踐教學活動從目前來說是我國師范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觀念到實踐上都存在著一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

  1.實踐教學活動內容、形式較少,時間安排較晚。

  目前,大多數(shù)院校的教育實踐教學活動仍然僅限于一次突擊性的教育實習以及為數(shù)不多的教育見習和參觀,教育實習構成了教育實踐教學活動的主體,而這往往又都是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個學期中的一個月來進行的。師范教育課程計劃安排也遵循著傳統(tǒng)的做法,即傾向于一個個順序安排師范教育的不同部分:普通教育——學科專業(yè)——教育理論與方法——實習。這等于向學生示意理論學習與實習是兩項有區(qū)別的活動,從而維護了以“模仿”為主的培訓模式的教育實習的原始觀念。這種做法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難以和教育實際相結合。因為這種安排背離了教育實習對實習生來說的另一重要目標——為他們提供在工作中反省、檢查、修正自己所掌握的完成教書育人職責技能的機會,直接后果是即使實習生在教育實習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也只能帶著這些問題走上工作崗位。此外,由于學生從未進行過其他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不具備一定的實際經驗,也給教育實習帶來不少困難,影響了教育實習的效果,也不利于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2.實踐教學活動的安排不夠周密。

  隨著大學擴招,絕大部分學校的教育實習安排是采取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自主聯(lián)系實習學校,在教學活動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著很大漏洞。模擬教學也往往只是給學生一部分內容,讓他們去挑去講,而缺乏模擬前的詳細指導及講完后的深入探討,往往使教育實踐活動流于形式。

  3.教育實習時間短、范圍窄。

  作為教育實踐教學的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育實習在我國師范院校中沒有受到充分重視,實習太短,內容形式單一,與一些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目前我國實行的集中實習時間6—8周很難保證教育實習的良好效果。其間,只能讓實習生講幾節(jié)課,配合班主任做一點工作,較好的還可能主持一次主題班會或團隊活動,而深入細致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活動、家訪等等,根本無法落到實處。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教育實習難以幫助實習生對教師職業(yè)活動獲得全面的了解,也難以實現(xiàn)教育實習對實習生的一個重要目的——精確與鞏固理論知識,獲得教師職業(yè)所需的技能技巧。因此,實習時間不充裕,與不斷擴大的教育內容及不斷提高的教育實習質量的要求不相適應,成為現(xiàn)階段教育實習的一個致命弱點。

  4.缺乏“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

  從我國高師教育實習現(xiàn)狀來看,大多數(shù)高等師范院校缺乏教育實習基地。目前,我國師范院校的教育實習,多數(shù)是在臨近實習前才落實實習點,而缺乏被美國教育界稱之為“入門學!钡哪欠N教育實習基地。大多數(shù)院校是“掃一槍換一個地方”。這種教育實習主要以“學院為基地”,而不是以“學,F(xiàn)場為基地”,與小學關系疏遠,難以與其建立一種共生關系,并結為平等的合作伙伴,使教育理論缺乏生長成熟的土壤,學生更難以在真實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體驗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缺乏科學的指導。

  學生進行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指導教師要在精講有關職業(yè)技能的基本知識、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改善、不斷趨于整體協(xié)調和完善,以獲得穩(wěn)定的教師職業(yè)技能。目前教師對學生技能訓練的指導總體比較薄弱,這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師自身的原因。相對而言,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guī)范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比較“外露”,看得見摸得著,教師對學生訓練能夠提供良好的指導。按理說各科教學法在訓練技能方面是具有優(yōu)勢的,因為它與學科專業(yè)、實習有直接聯(lián)系,而且課程又是各系自己開設。但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這主要與“法”中無“法”的課程自身相關,也與教“法”者不懂“法”有關,有的學科教學法教師甚至從未教過小學,這哪里還談得上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心理學、教育學教師不了解小學教育教學實際,其他各科教師頭腦中毫無技能訓練的示范意識和指導意識,是高師院校中比較普遍的問題。

  6.缺乏嚴格的考核。

  《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基本要求(試行稿)》第四條指出:“高等師范學校要從培養(yǎng)合格中學教師的高度出發(fā),結合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確保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到嚴格的訓練和考核。”它對四大部分訓練內容(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書寫規(guī)范漢字和書面表達、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核分別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但實際執(zhí)行情況不盡如人意。其他訓練內容的考核有的學?峙逻B細化的考核標準都沒制訂,更談不上嚴格考核了?己吮旧砭哂性u價、激勵、反饋等功能。通過考核檢驗師范生職業(yè)技能掌握和運用情況,從而評價高師教學工作成效;通過檢驗和評價,讓學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勵他們加強技能訓練,同時也促進高師教學改革的深入?墒俏覀兾茨茏龅絿栏窨己耍瑤缀跏惯@些功能喪失殆盡,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四、開展有效實踐教學的策略

  1.加強高等院校與小學的校際聯(lián)合,建立穩(wěn)定的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實習基地。

  實踐教學存在的種種積弊,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高校與小學之間存在隔閡,沒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使實踐教學的開展失去了賴以展開的平臺。在這一點上,美國的實踐教學模式可以給我們以啟示。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美國大學教育系(或教育學院)與當?shù)刂行W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培養(yǎng)新教師,鼓勵在職教師進修,開展合作研究,以達到共同發(fā)展的目的。參與合作的中小學稱之為專業(yè)發(fā)展學校。這種學校強調與當?shù)刂行W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我們也應該在高師教育和小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在實踐教學方面展開較為全面深入的合作,在課程內容設置、實踐指導、學生管理、成績考核等方面實現(xiàn)無縫對接,從而保證實踐教學有序、高效地展開。

  2.打破單一的實踐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實踐體系。

  傳統(tǒng)的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在時間安排上分布零散,沒有系統(tǒng)性、規(guī)定性,直到最后的集中教育實習階段才略顯規(guī)范性,但時間安排得并不合理,太短、安排太后。而連續(xù)性、漸進性全程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則是從師范生入校第一天起(包括寒暑假)就實施,涵蓋了師范生在校的全過程。同時,它在時間安排上體現(xiàn)出一定的連續(xù)性、漸進性特點。先以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一系列實踐環(huán)節(jié)(如:熟悉學校環(huán)境的實踐、教學技能訓練、見習、模擬實習、試實習等)來減輕教育實習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精神負擔及憂慮感,使他們逐步適應教師職業(yè)生活,然后才真正進行實戰(zhàn)演習的“教育實習”。

  3.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全面發(fā)揮實踐教學的作用。

  學生的教育實踐絕不僅僅是聽一兩節(jié)課、主持一兩個主題班會這么簡單。實踐教學的內容應該涵蓋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變當前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必須打破舊有的思維格局,站在未來教師的崗位上全面審視實踐教學的內容。概括地說,學生的實踐教學應該包括:課堂教學實踐、課外活動教育實踐、參與性教育實踐、模擬性教育實踐、觀摩性教育實踐、研究性教育實踐、社會實踐和整體性教育實踐等8個方面,這8個方面基本實現(xiàn)了對未來教師職業(yè)的全面覆蓋。

  4.建立嚴格的質量考核機制,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

  根據(jù)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建立嚴格的質量考核機制,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這種考核機制應該包括確立操作性較強的質量評估標準、建立規(guī)范化的實踐教學組織程序標準、建構統(tǒng)一協(xié)調的組織管理系統(tǒng)。通過這些標準的建立,將實踐教學納入嚴格的考核程序中,以期對教學實踐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促進教育實踐活動的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實踐教學在小學教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對實踐教學的思想認識,積極探索有關實踐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提高小學教師教育的質量。

教育實踐反思15

  1 教師教育反思性實踐的內容

  1.1 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

  教師在自身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可以對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探究和解決。教師在對具體教學實踐過程進行的自我反思,其是以自身真實的教學實踐過程為基礎的,其可以對自身的教學計劃、目的,教學方法以及教育模式等各個方面進行反思,使得我們對教育的反思性實踐更具有科學性與研究目的性。另一方面,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完成教書育人過程的主要實踐途徑與方式。對于自身的具體教學實踐過程的反思,可以使得教師的教學過程更為優(yōu)化、完善,從而可以在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

  1.2 對自身教學計劃規(guī)劃進行自我反思

  教師對于教育過程中教學計劃的制定與規(guī)劃,是教師日常教學過程的基礎與前提。教師的教學過程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其所制定的教學計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某些紕漏與缺陷。因此,教師對于自身教學計劃的規(guī)劃與制定進行的自我反思,可以對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預防。并且,對于教師自身教學計劃的規(guī)劃與制定進行的反思,可以根據(jù)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過程的反應情況,來反思學生對于自身確定的教學目標,運用的教學模式等各個教學計劃內容的適應程度,從而可以對教學計劃進行及時的修改與補充,將其所發(fā)揮的教學效果發(fā)揮得更好。

  2 教師教育反思性實踐的方法

  2.1 反思總結法

  反思總結法,即對自身與他人教學實踐過程的經驗與教訓的思考與總結。對于自己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教學缺陷進行有效的反思,并結合他人與自己的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可以使教師在教學實踐的探索上,少走些彎路。教師利用反思總結的方法進行的教育的反思性實踐,可以讓自己對教學過程中的教材使用、教學方式、與學生的交流方法等問題上有更深刻的理解,以自身與他人教學實踐中的經驗為改正基礎,增強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模式等。

  2.2 對話反思法

  對話反思法,即教師通過與其他教師或者學生的有效交流,來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的反思的方法。教師與其他教師的研討,可以使得自己與他人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火花,或者是根據(jù)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來充實自己。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也尤其重要,學生是教師教學實踐的直接體驗者,學生是教師教學實踐的最有力的評判者。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學生所發(fā)應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真正欠缺的`內容。因此,這一教育的反思性實踐的反思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適應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正確需求。

  2.3 錄像反思法

  錄像反思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錄像機將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最直觀的觀察與反思。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一直是參與者的角色,對于自身的教育缺陷就容易產生“當局者迷”的困惑,利用錄像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錄制,將自己的教學活動真實再現(xiàn),從旁觀者的角度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評價、反思,更利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模式的進步與完善。

  3 教師教育反思性實踐方法的實際應用

  3.1 創(chuàng)設情境

  教學實踐活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教師在教育中進行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教師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從而可以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找到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關鍵問題。

  3.2 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師進行反思性的教學實踐的第一任務就是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顧及的方面有很多,像是明確的教學行為計劃,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營造教學氛圍的教學手段等等,這些方面中的任何一項都會存在著某些教學問題。因此,我們要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自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實踐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之間的問題,從而能夠從最根本的問題上,保證我們教學實踐反思的有效性。對于學生的教學模式,我們都有清楚、明白的認識,即任何教學模式都不可能滿足所有的學生。因此,我們要在自身的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得所有學生都可以對知識進行有效地理解與掌握。

  3.3 溝通交流

  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教師所要進行的任務就是尋找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措施,保證自己的教學質量。對于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問題,最有發(fā)言權的就是學生。所以,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與不同性格、不同學習水平等的學生進行溝通,從多個方面尋找、總結問題解決的方法與策略。而且,教師還可以通過自身積極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來感染學生,從而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一定的鼓勵作用。

  3.4 實踐檢驗

  當我們完成了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不可缺少的,就是對反思的成果,即完善的教學模式等進行實踐上的檢驗。反思性實踐的實踐檢驗可以使得教師的反思性教學實踐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而且,當我們經過反思后總結出來的教學計劃、目的,進一步完善的教學模式,更上一層的教學水平等等,經過實踐檢驗時,我們對于教育的新一輪的反思性實踐又將開始了。在這種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中,我們的教學水平、教學理念等會緊跟社會、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完善、進步,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并使得我們自身也得到了個人品質的完善。

  4 總結

  現(xiàn)今,我國實施的一系列與教育相關的政策,使得學生在教育上有了更高、高嚴格的要求。教師要使得自身的教學水平能夠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要求以及自身專業(yè)的發(fā)展,教育中的反思性教學實踐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實踐反思】相關文章:

案例:反思教育教學實踐10-12

實踐主題背景下音樂活動的教育反思12-15

關于反思幼兒舞蹈教育實踐的價值體系12-15

反思和重塑高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05-15

進園跟崗實踐學習反思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06-21

實踐與反思演講07-02

幼兒文明禮貌教育實踐中的反思與措施的教育理論論文07-02

教育的反思07-02

愛心教育實踐11-25

教育實踐總結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