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1
我從來沒有如此深刻地了解過辛棄疾。
從初中課文中學到,他能文能武,是絕世的愛國之才,卻從未深想他傾注于筆尖的,是滿滿的憂國憂民;他宣泄于刀尖上的,是對敵人的憤恨和寧死為國的堅定決心。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政途沉浮不定,卻不動搖那耿耿愛國心。當時的國勢不定,掌權者都選擇要聽命任之,只有一個辛棄疾,還如此滿腔熱血,一心救國救民,收復失地。好一個鮮明的對比!
而歷史卻只留他撫上欄桿時那輕輕一聲嘆息。
事實上,辛棄疾很單純,滿心的為國為民,滿腔的熱血激情,只為了能安定祖國,一門心思地為國家著想。朝廷任用他,他必然傾覆所有予以答復;朝廷棄他,他仍心系朝政,自省待命,以便于下一次任用時能更好地回復?墒,愈賣命,卻愈招國家的.冷落。在朝廷百官乃至天子都認定一切再沒有意義,灰心墮落時,辛棄疾炙熱血紅的愛國心,為國捐軀的忠心和執(zhí)著的精神對他們而言太過耀眼,刺亮了天空,卻穿不破朝廷眾人心中的陰暗。于是,他每一次發(fā)出光芒,還未喚起人們的熱情,就又重新投入了密閉的暗室,只剩他仰空長嘆,拍桿嘆息。
那一拍,只輕輕一聲,卻拍出一個絕世愛國者那無限的惆悵,不能言語的愁緒,孤單的苦悶,無可奈何的悲痛。
我能想象到,辛棄疾夜半猶不能眠,對酒澆愁愁更愁,他緩步走出樓閣,撫上那早已斑駁的木欄桿,仰頭看那邃藍天上一輪孤月,只照得地上一片蕭條,怎能不愁?怎能不憂?敵軍近在眼前,自己卻仍被朝廷棄之一邊,只能眼睜睜看農民百姓饑荒逃亡;只能聽奄奄一息的村落民眾被侵略者奪去性命時痛苦的哀叫;只能如今與孤樓相依,撫欄空想,無能為力。一聲輕嘆,小的聽不到,輕的可以忽略,卻真真實實地,從那能文能武的臣子嘴邊嘆出,忍下幾聲鳴咽。真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啊!
這樣一個辛棄疾,不得不讓我欽佩。他的骨氣,決心,伴著無奈和愁緒,就這樣穿過歷史,隨那在欄桿上的輕拍,一聲聲,傳到我心里。
好一個偉人。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2
最初對于稼軒的認識是在小學的課本里讀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那時對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中國歷有這么一個人罷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學課本上,從老師的介紹中得知他生平資料的一點皮毛,前兩次都在課本上遇見他的,而今天卻是在一張充滿了平凡氣息的紙上再次與他對話。
“把欄桿拍遍”,多么有詩意的一個題目,讓人眼前浮出一片景象:一個政途不順的詞人在一排安靜的欄桿前輕輕拍過,心情是復雜的。他想建功立業(yè)想讓自己的滿腔熱血注入到國家發(fā)展的壇子中。但是夢想有時雖然離現(xiàn)實很近很近,就是中間隔著一堵墻罷了。南宋的皇帝沒有練就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見一些像浮藻之類的東西,而終不知那從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賞。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朵荷花并沒有因為無人欣賞而馬上枯萎凋謝,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儀態(tài),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種不在乎有沒有人注意的但始終是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的品性——在風雨飄搖的時代從未動搖過收復失地的決心!
從歷史這本書里慢慢去翻閱去找尋,壯志難酬的人真不少。陶潛也是有建功揚名之心的,只不過官場對他來說是一個黑黑的染色坊,所以他及時的抽身,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清新秀麗的田園詩作,不再執(zhí)著于自己曾經的建功立業(yè)!白砦讨獠辉诰啤钡臍W陽修在仕途不順的時候,也只能在小亭子里舉著杯子,望著斜陽,喝喝悶酒,曾經的理想變成了自己閑置時的偶爾的回憶。但辛棄疾不同,因為他是真正操過刀的人,正如文中說道的“是快刀利劍殺過幾次人的'!边@說明他的詩詞真的是從刀刃上用血洗蘸過的,是真的從鐵蹄黃沙的洗禮中抽出來的,帶著對于“希望再回沙場”的無限渴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只是拿著劍或是舉著酒杯在某一個容易勾起回憶找尋感覺的地方寫下詩或是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憤懣之情。
如果在這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若宋朝是一棵參天大樹,那辛棄疾則是一片樹上的葉子,而且不是長在樹的冠頭,天天都能夠享受陽光的充分愛撫,恰恰是長在最下端的沒有陽光沒有充分的養(yǎng)料,但就是這樣的一片葉子卻是不停地向上生長,從未停止過自己心中的信念,一種追求功業(yè),追求北伐的愛國信念。這種執(zhí)著又何嘗不是可貴的呢?這種執(zhí)著的心又何嘗不是神圣的呢?
也許我們當代人,特別是當代的青年人,也應該去試著擁有一顆執(zhí)著的心呢?試著向一顆種子學習,學習一顆種子是怎樣的從硬如土石的大地下鉆出來,然后是怎樣從一株小芽去努力地汲取養(yǎng)料從而歷經歲月風霜地長成為一顆參天大樹的。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困難的,也是陰霾籠罩的。所以,你就需要從現(xiàn)在開始,向一顆種子學習,學習它的執(zhí)著,也勇敢地去嘗試!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3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起,它告訴讀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棄疾怎么從一個愛國志士成為愛國詞人的,以及這個過程是如何決定了他的詞、他本人在文學史上的惟一性和獨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棄疾放在中國歷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yè)”的特點,突出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唯一性”和“獨特性”。
文章的主體部分是將對辛棄疾的人生遭際的介紹與對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的評價交錯起來來寫的。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人生遭際時主要圍繞他的以下幾個經歷:
一是他的行伍經歷。這一段介紹充滿了神奇色彩,他單人獨馬追殺偷印之賊,他躍馬橫刀突入敵營生擒叛將,活脫脫一個血氣方剛,驍勇善戰(zhàn)的武夫。中國歷史上的大文豪有誰有這樣的能耐?
二是他的為官經歷。作者用數(shù)據作了這樣的介紹:“他作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時間被閑置一旁,而在斷斷續(xù)續(xù)被使用的20多年間又有37次頻繁調動!弊髡呖陀^地分析了辛棄疾南歸后不為朝廷喜歡的種種原因:
其一,他太愛國家,愛百姓,愛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煩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別認真,簡直是個工作狂,于是招來許多詆毀,甚至說他獨裁,犯上,皇上也就對他時用時棄;
其三,他愛提意見,45年間,他都不停地上書,不停地嘮叨,不停地要求痛殺賊寇,收復失地,這怎能不讓主和茍安的朝廷心煩?辛棄疾的這些特點在今天看來都是優(yōu)點,是大大的優(yōu)點,但在當時的朝廷看來卻都成了令他們心煩的缺點,是不能容忍的缺點。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欄桿,吟詩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歷程。從一個沙場英雄對軍營的渴望,到一個憂國游子對蒼天的發(fā)問,從 “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的心病,到“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的內痛,這里有悲壯的呼喊,有遺憾的嘆息,也有無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人生遭際時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詞,這些詞幾乎都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這些詞作時既沒有一引了之,也沒有詳加賞析,而是結合人物的命運作了精當?shù)狞c評。作者首先總評辛棄疾的由行伍經歷到棄戎從筆的無奈:“南歸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zhàn)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紙箋,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边@里有“鋼刀利劍”與“羊毫軟筆”的對比,這里有“奔走沙場”與“筆走龍蛇”的對比,我們還透過“只剩下”、“淚灑”等詞語真切感受到作者對詩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從詞作的內容和讀者感受的角度來評說的,引《破陣子》時作者說“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引《水龍吟》時作者說“辛棄疾在這里發(fā)出的卻是一聲聲悲愴的呼喊”;引《菩薩蠻》時作者解說道“他只有一塊心。航甬T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樂》時作者提醒讀者辛棄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魚兒》時作者感慨道“今天我們讀時,每一個字都讓人一驚,直讓你覺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淚”;引《水調歌頭》時又告訴我們辛棄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兩首《丑奴兒》時看似在談詞的風格,仍然揭示了辛詞“于淡淡的藝術美感中,卻含有深沉的政治與生活哲理”的特點。寥寥數(shù)言,一語中的。
文章主體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運、作品以及作者的閱讀感受、評說融為一體,讀來饒有興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節(jié),作者點明了以“把欄桿拍遍”為題的原因,回應了開頭,揭示了辛棄疾從一個愛國志士而成為一個“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的愛國詩人成熟之由。
這一段的評說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曬”,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錘百煉”,辛棄疾在詞作領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來的。歷史的“歪打正著”毀掉了一個赳赳武夫,卻成就了一個千古詞人。
這是一篇充滿陽剛之氣的人物評傳體散文,在寫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
一、聯(lián)想豐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學大家的心路歷程,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大膽的聯(lián)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這樣。或由辛棄疾的事跡,聯(lián)想到他的詞作;或由他的詞作,聯(lián)想到他所處的的時代、他的事跡和內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簡要述說了辛棄疾南歸的遭遇后,就聯(lián)想到他的《破陣子》《水龍吟》兩首詞,引述下來并加以評說,把一個熱切盼望重返沙場痛殺賊寇,而又壯志難酬的愛國將軍的悲憤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接著,又自然聯(lián)想到一個問題:辛棄疾南歸后為什么不為朝廷喜歡?作者引用了辛棄疾本人的話,并且概述了有關辛棄疾的事跡以及朝廷的心態(tài),揭開了其中的謎底,這就是他太愛國、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機會就真抓實干,時刻準備沖上前線去,這就讓主和茍安的朝廷心煩,惹來詆毀,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再如,由“棄疾”這個名,聯(lián)想到他憂國的心病,聯(lián)想到他表達這種憂思的詞作?傊髡咄ㄟ^聯(lián)想和想象,把辛棄疾由愛國志士到愛國詞人的心路歷程展現(xiàn)了出來。
二、以評帶傳
梁衡的人物散文,寫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戶曉的偉人,還有文驚當世,傳之百代的文人。而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卻從作者的筆端一一鮮活起來。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評帶傳,他寫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論上又重新給出評價,而這種評價又是不落窠臼的。人們都承認辛棄疾是個大詞人,但能從他的出身到成業(yè)的發(fā)展史上判定辛棄疾的詞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還在文中借郭沫若評說陳毅的“將軍本色是詩人”來評說辛棄疾這個人,“詞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說辛棄疾是“詞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斷,而說辛棄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獨見了。梁衡說“他的詞是在政治的大磨盤間磨出來的豆?jié){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終在出世與入世間矛盾,在被用或被棄中受煎熬”。作者還將辛棄疾的為政與陶淵明、白居易的為政作了比較,表明了辛棄疾為政的投入與積極。他能從人性的深層重新來詮釋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棄疾走上詩詞創(chuàng)作道路的必然性時就作了這樣生動的評說:“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的風云,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藝術的升華,文字的捶打,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蕩,如地殼內巖漿的滾動鼓脹,沖擊積聚。既然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槍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腦地注入詩詞,化作詩詞。他并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著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于他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敝骷伊簳月曉谡劻汉獾囊槐旧⑽募瘯r說:“我確信,作為一個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對歷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寫出來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來發(fā)表的《最后一位帶罪的功臣》、《覓渡,覓渡,渡何處》、《把欄桿拍遍》,證明了這一點。他的思想一游到更遠的歷史中去,一與那些歷史時期中的人物敞開心扉地對話,則就變得火花四濺了。文字也時而激昂;時而惋嘆;時而叩問;時而調侃,姿肆張揚起來了…… ”
一般來說,與政治密切相關的事件、人物,寫其“思想”容易,寫出“美感”來難。常見的通病是嚴肅有余、活潑不足。梁衡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他像一位烹飪大師,非弄出個“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滿意足。他的那些評說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癟的教條,而是形象生動又充滿美感的。像“南歸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zhàn)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紙箋”;像“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永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象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還有“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只能熱淚橫流”。這些文字多美呀,讀起來令人回腸蕩氣。
三、善用對比
對比手法是作家們常用藝術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處運用了對比,使人物形象更為鮮明突出。第一處運用對比是在引用了《破陣子》之后,作者先將它與岳飛的《滿江紅》比較,認為只有《滿江紅》可以與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盧綸的“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與之對比,認為“這些都是旁觀式的想像、抒發(fā)和描述”,從而突出了辛詞的“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第二處對比是將他與陶淵明、白居易的從政經歷對比,他認為辛棄疾“對待政治”,“不像陶淵明那樣淺嘗輒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樣長期在任,亦政亦文”。因為“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所以“隨時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閑,大起大落,大進大退”。第三處對比是將辛棄疾的豪放與蘇東坡的豪放作比較。蘇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學史上是將“蘇辛”連稱的,但梁衡卻在同中見出異來,他認為:“蘇的豪放僅止于‘大江東去’,山水之闊!币驗椤疤K正當北宋太平盛世,還沒有民族仇、復國志來煉其詞魂,也沒有胡塵飛、金戈鳴來壯其詞威”。而“真正的詩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會、民族、軍事等矛盾)所擠壓、扭曲、擰絞、燒煉、捶打時才可能得到合乎歷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為正義的化身。詩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風的鼓蕩下,才可能飛翔,才能燃燒,才能炸響,才能振聾發(fā)聵”,而辛棄疾的詩正是這樣的詩。第四處對比是將辛棄疾的婉約詞與柳永、李清照的婉約詞作比較,他認為“柳、李的多情多愁僅止于‘執(zhí)手相看淚眼’、‘梧桐更兼細雨’,而辛詞中的婉約言愁之筆,于淡淡的藝術美感中,卻含有深沉的政治與生活哲理”。這些都是很有見地的精辟之語。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4
也許這個故事你并生疏——一位老人,在一個山住了15年,與許多人一起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帶,3700畝林網……與風沙抗爭,雖已經81歲了,但他依然留在這里,準備好了棺材,在付出心血的山里等待死亡。
也許他沒有周恩來總理的為人民服務,即使生病也在病床上批改文件的令人感動,也沒有華羅庚在講臺上與世人道別的隆重,有的只是在山溝中綠化便留在這綠色遍野的山溝中,等待死亡。他用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山溝里的樹沒有白楊的挺拔,沒有街旁邊樹的公整如一,為城市增添魅力,而只是稍微傾斜,有的已被被雨水沖刷的七零八落,但他們所在的山坡上,已經形成了一層一層的梯形。老人說:“這些樹下有2米多的淤泥呀!蹦切浔阆窭先艘话銏允刈约旱.職責,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老人從中年到老年,身體漸漸虛弱,拄著拐杖,每一天在自己的小院門口看著自己的成果,有時拿起自己快不能拿動的鋤頭與樹苗,一種下,澆水。誰能想到,就是這樣的堅守。15年做成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巨大任務。并還將自己的辛苦換來的錢全給大家,一冬天,便為村民一人買下了一個彩電。山,綠色與微風相映成趣,滿山的翠綠,生機勃勃,老人已與這山融為一體。他的生命更已經轉化成了青山,永遠不老。
最后,梁先生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為國王》。一開始其便寫了國王的權高位重,一國之財任其所用,一國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標。
但接著梁先生就說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的時候長短并不是絕對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當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為王,有的人只喜歡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權勢而折腰。但其實如今的社會是多元的,國王也是多元的,每個人在其行業(yè)中在其領域內都可成為王。接著告誡我們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稱王。正如北宋的劉永,雖被仁宗貶謫,但其在他的領域??詞域中成為了他的王。所以我們不要自暴自棄,埋怨社會的不公平,只要我們肯努力,就會成為自己的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也不用自卑,更無須驕傲,努力便可成為自己心中的王。
這就是我讀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會真正的學會讀書,學會發(fā)現(xiàn)美,學會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將會更加美好。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5
梁衡的文章讀到現(xiàn)在,最喜歡看他寫的議論文。我一向堅信,不論寫什么樣的文章,將自己獨一無二的思想傳遞出來的才算是成功。梁衡的議論文與我的評判標準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詞、擲地有聲。特別是那篇《怎樣區(qū)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簡直讓人拜服。但今天其實想呈現(xiàn)的,是一些有關于讀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讀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驚于那篇《晉祠》居然影響到了那么多的學生,更吃驚于我當初讀它時卻沒受什么感動——甚至說,根本沒什么感覺。我在讀到本書第三單元的時候還特地重讀了《晉祠》原文,的的確確是生動美妙?蔀槭裁串敵鯇W這篇文章的我,就沒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覺得原因有二:
第一個是因為老師沒教好。我們的老師在上課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晉祠游玩時的照片,照片上的晉祠泯然典型的“中國式景區(qū)”,游人密密麻麻,小販熙熙攘攘。上課了,老師對著大屏幕為我們介紹晉祠:“我去的時候晉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攤販,哎呦,真的是亂七八糟的……好了,我們來看文章……你看這里,描寫得多美!”殊不知,我們早已因為她對于晉祠的`描繪而對之感到乏然無味了。
或許是因為我從小就立志想從事教育行業(yè),我總喜歡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F(xiàn)在,《晉祠》的這個例子又給我?guī)砹诉@方面的啟示。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最重要也是最難達到的是引起學生對于所傳授內容的興趣。
這一點雖說難達到,但我覺得,至少應該在課堂上、講課文時,為學生營造一個美好的氛圍,至少不應該去破壞這個氛圍。即使現(xiàn)實真的很骨感,但我們又不是在上社會課。文章中的晉祠,處處透著古樸之美。而作為一個教師應該做的,我認為應當是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們還原“晉祠式”的美,卻不能用現(xiàn)實當中的情形來草率地帶入其中,這樣反而破壞了這份獨一無二的美感。
第二個原因,私心覺得是因為教材編得不好。且不說排版與插圖,單憑教材上對于文章的剪切,就讓古色古香的晉祠又一下子遜色了很多。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被用來細細品讀的文章就不應該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讀文章好比看“場中美色”(當然不是“一眼即過”)。若要看一個美人是否真美,當然要看未經過任何修飾的樣子嘍!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纖細,可若直接扔給你一段細腰、柳眉,和一只骨碌骨碌轉的眼珠子,這可哪里還有美感可言呵!
說得太激動了,有些言過其實。不過我覺得,文章不應該剪,像《晉祠》這樣的好文章,更不應該剪。擔心課時的話,老師們哪怕略過這些沒有什么知識點的句段,也應該保留學生們觀賞這“美人”身上各部分的權利,無論美丑。你瞧,《晉祠》原文中,其中有許多關于石像、雕刻的典故,我在讀時便能能夠結合著這些典故去“游”晉祠,那樹、那水、那石,都是有故事的,便更顯得活靈活現(xiàn)?墒钦n文中,卻刪去了這些段落。失去故事的晉祠變得單薄了許多,單薄到只剩下一頁書紙。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剪后的文章早已“花非花”,又怎能不讓我們這群年少無知的“蜂蝶”們懷疑真正的“春色”好文在課本之外的地方呢?
堯堯的話:也是育才的作業(yè)。要求讀文章,寫筆記。我從來不知道“讀書筆記"該怎么寫,跑到新生群上一問,有一個姑娘答:“邊讀邊寫唄!比缓笪冶阋庾R到讀書筆記就是“讀書時的筆記”——這樣解釋可能有點古怪,不過的確給了我啟示。我就把自己的在讀時的思緒整理,歸納起來,便形成了這篇文章。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6
梁衡筆下的辛棄疾有著與眾人眼中不同的精神與性格,在他細膩的描寫中,我們能深刻的體會到梁衡獨具一格的賞析,他認為,辛棄疾是一個剛毅的軍人,是一個愛國的政客,是一個有才華的詞人。不光是辛棄疾這個人,他的詞也在梁衡的筆墨下,更加有聲有色,就如破陣子一詞,梁衡寫到:“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只能熱淚橫流!鼻,他將辛棄疾的這首詞所表達的.錚錚鐵骨,用簡潔深沉的筆觸從內之外的為讀者展現(xiàn)。
梁衡的構思很是巧妙,他把大部分重點筆觸放于辛棄疾的“愁”,寫他應貶而愁,應國而愁,應姓而愁。其實,也不能說他應姓而愁,只能說應“辛”而愁,無數(shù)的“艱辛”、“酸辛”、“悲辛”、“辛辣”,在他的人生中繪制出一幅令人概嘆的畫。
辛棄疾他剛毅、辛棄疾他柔情。但說到底,他也只能說是一個由武從文,由文從政的政客兼詞人。
辛棄疾他愛國,但就是被“國”所局限了自由,在20多年間他有37次頻繁調動,可到了最后,都是因為他的過于盡職,導致了皇帝忌用他,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他開始無數(shù)的作詞,表現(xiàn)他的愁,表現(xiàn)他的哀,表現(xiàn)他的喜,表現(xiàn)他的憤慨,他將自己胸腔里的所有激昂、慷慨、悲憤,全部通過一支筆和一張紙,融合了千千萬萬的情感,傾注于一首詞中。
梁衡說:“辛棄疾并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著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于他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這句話說得著實有道理,的確,在命運的折磨下,辛棄疾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7
有人說閱讀是一種對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要實現(xiàn)這樣的對話,第一步是作者要敞開心扉。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分享《把欄桿拍遍》讀書心得,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這個假期,我讀了中國現(xiàn)代作家梁衡寫的散文集《把欄桿拍遍》,讀完后,放下書,我頓時有很多感觸。
在散文寫作勢不可擋的時代,在散文寫作沒有“王法”的時代,在散文寫作已經成為許多作家狂歡和作家夢想的時代。
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chuàng)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為我們帶來成為“典范”的“巧文”。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梁衡先生會成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說閱讀是一種對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要實現(xiàn)這樣的對話,第一步是作者要敞開心扉。
不愿表現(xiàn)自己真實本性的人,無法與讀者以心換心,也就無法讓讀者用心去體味,進而感動。
正如余華所說:“一個真正的作家總是為他的心而寫作。”因此,除了“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間注入了無限的感情。
看完散文集《打倒欄桿》后,我覺得其中的一些句子讓我感觸頗深:“辛棄疾的文字不是用筆寫的,而是用刀和劍刻的!
別人用筆寫字,力量也只到紙上,辛棄疾用筆寫字,卻是刀和劍的真實寫照,在離戰(zhàn)爭最近的地方,吧感情深深的'刻在生命和歷史的長河里。你看‘艱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內俱焚。
良藥苦口利于病,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會喜歡苦澀的滋味,辛棄疾一腔壯志在面對現(xiàn)實時處處碰壁,苦口的良藥展示自己的天地,便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獨自承受。
他有一顆對國家和民族的心,這顆心比天空更大、更熱,他不能放手,也不能關閉;他有無窮無盡的實踐能力。他不怕流言蜚語。他用了“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扁”這句話,讓人想起關漢卿的義無反顧。
自從我讀散文以后,我就開始喜歡上它了,喜歡它優(yōu)美的句子和特別的內容,但是當我讀到《把欄桿拍遍》這本散文集時,讓我對散文有了不同的感受。
也許,在一些人看來,梁衡的散文是如此的苛求,以至于影響了它的自由本性,限制了它的自由發(fā)揮,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喜愛,因為我們中學生的寫作在真正自由之前必須受到規(guī)范。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把欄桿拍遍讀書筆記06-23
把欄桿拍遍有感07-01
讀把欄桿拍遍有感12-01
把欄桿拍遍的讀后感02-02
把欄桿拍遍讀后感01-20
把欄桿拍遍的讀后感07-06
把欄桿拍遍讀后感07-05
讀把欄桿拍遍有感8篇12-01
讀把欄桿拍遍有感(8篇)12-01
《把欄桿拍遍》讀后感范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