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教育心理學心得

時間:2024-06-09 13:18:34 心理學 我要投稿

【集合】教育心理學心得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心理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集合】教育心理學心得15篇

教育心理學心得1

  說到自我控制,我們的老師往往想到學生的自我控制。實際上,課堂上的不少失控往往起因于教師本身的失控。要想有效地管理好課堂,我覺得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重視自我控制。

  當教師面對一個新的課堂,或者再次面對一個曾經讓自己非常棘手的課堂時,不少人很容易焦慮過度,感到沒有把握,內心里充滿著緊張不安和擔心害怕,唯恐出現(xiàn)課堂混亂和失控。焦慮因是個人預感到自尊心有可能受損而產生的類似于緊張不安和擔心害怕的綜合性情緒。避免焦慮過度,必須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不必為偶爾的管理失誤而恐懼,相信自己有能力管好課堂。同時,自尊心的維護又要適可而止,維護自尊心的愿望過于強烈,反而更容易受到傷害。應該看到,世上并沒有常勝將軍,任何一位教師都有可能出現(xiàn)管理失誤。關鍵在于善于從失誤中吸取教訓,努力將教訓轉化為經驗,這樣就有可能不斷減少失誤而成為課堂管理的高手。有些教師容易因課堂出現(xiàn)紀律問題而憤怒,有時還會大發(fā)雷霆。但自己在課堂里處于怒火熊熊的狀態(tài)時,很有可能使自己失去理智,出現(xiàn)過激的管理行為,甚至導致體罰或變相體罰。有個別教師常因一個或幾個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而停下講課,大聲斥責他們。有時甚至會因個別同學的不守紀律而遷怒于全班同學,例如因紀律不好而晚下課或晚放學。

  現(xiàn)在想想,“法不責眾”這個道理是對的。這種過激的行為惹起了大部分同學的不滿,對教學確實是一種損失。因此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在課堂發(fā)生的問題,即使在自己的尊嚴受到嚴重威脅時,也要冷靜地思考學生所發(fā)生問題的實質,沉著而機智的應對所面臨的問題,避免以自己的過激手段去壓制學生的粗魯。應當看到青少年學生畢竟是受教育的`對象,他們身上的問題一般都是發(fā)展中的問題,例如青春期的叛逆等等。因此盡量不要將學生的問題視為對教師的有意侮辱。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隨意插話,可用提示法、警告法、眾人排斥法來消除個別學生對課堂的擾亂,同時要盡量做到語言幽默,既起到警示作用,又維護了課堂紀律。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工作之一,其責任是十分沉重的。如果又出現(xiàn)課堂管理中的問題,很容易雪上加霜,平添一份沉甸甸的壓力。一般而言,教師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包括失敗和失落在內的挫折、面臨難以抉擇的沖突、積極或消極時的變化以及以某種方式去行事的期望。為了科學而有效地管理好課堂,教師要注意采用必要的應對策略,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主要可以運用以評價為中心的應對策略、以問題為中心的應對策略、以情感為中心的應對策略和以心理為中心的應對策略等四類策略。

教育心理學心得2

  作為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非常“不懂事”的學生,他們有的會經常違反學校紀律,把老師的叮囑當成耳旁風;有的會在同學交往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顯露出自私、不為別人著想的特點;還有的竟敢與老師頂撞,毫無尊師重道之言。這些學生令老師非常頭疼,費了很大的勁兒,收效卻甚微。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中講到,“不懂事往往是沒有能夠將社會規(guī)范和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在交往和溝通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比说某墒焓且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人通過社會實踐,得到了許多不同體驗的過程。那為什么有的`孩子能夠遵守社會規(guī)則,有的就很困難呢?“不懂事的孩子大多是被寵壞了,或者與現(xiàn)實社會過度隔離造成的!甭(lián)想一下曾遇到的“不懂事”的學生,的確大多屬于這兩種情況。

  記得有一個叫小江的學生,經常和同學鬧矛盾,每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從來都不讓步,從不認為自己是錯的。個人的自理能力很差,不會擦桌子,不會系鞋帶,衣服總是穿得歪歪扭扭的。后來得知,他上小學之前跟奶奶一起過,奶奶非常寵他,事事以他為中心,所以才養(yǎng)成他不知道考慮別人感受的不良習慣。對于這類學生,他其實本質上并不壞,只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訓練,在家庭教育中,從沒有明確生活中的原則,所以要在生活小事中訓練他的規(guī)則意識和合作能力。教師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必要時嚴格執(zhí)行,強化認識,讓社會規(guī)范入腦入心。

  還有一類學生與之相反,不是被寵溺過度,而是被隔離過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過于嚴格,與社會接觸較少,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畏懼、恐懼或者敵意的心理。他們很敏感,一個微笑有可能被理解為挖苦嘲笑,一個動作可以被誤解為攻擊,他們自我防御機制非常不成熟,常常以攻擊性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環(huán)境。記得有個學生叫小可,家教很嚴,在家寫完作業(yè),就是隨便玩玩,但不允許去別人家玩,也不能帶朋友來自己家,如果出去玩,就會招來家長的辱罵。有一次上課時,有位同學沖他笑了笑,課下他就把那位同學打了,問原因,他說是因為他被人嘲笑了。還有一位同學,和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拉都拉不住,嘴里還振振有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兩天不抽,皮肉發(fā)餿!睂τ谶@類學生,不要指望短時間內就能改變。首先要從家庭開始改變,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有愛的家庭環(huán)境至關重要,孩子有了安全感,便會卸下很多防備。在學校里,要進行規(guī)范化要求,讓他們在合作交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繼而總結經驗,改變之前的錯誤做法。

  對于“不懂事”的學生,有時真得很上火,也很無奈,但終須要面對的,無論如何,不能放棄,不能貼標簽,以積極的心態(tài)、積極的方法去獲得積極的體驗,理解學生獨特行為和背后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法,才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教育心理學心得3

  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書。從而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選擇的都是校園中最常見的事情,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學的原理。

  書中重點研究了23種教育心理現(xiàn)象,卻全然沒有一般心理學書籍那些枯燥難解的專業(yè)術語,沒有刻板無趣的說教,讀后感覺像是朋友之間的一次傾心交流。首先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鮮活生動的學校典型案例,使我感覺到就像在傾聽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然后作者從心理學的專業(yè)角度出發(fā),通過列舉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學實驗,對學校案例進行了深入而淺出的剖析。每每讀到作者那些總結性話語的時候,都讓我有豁然開朗之感,書中除對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還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對策非常實用易行,簡直就是一線教師的管理寶典。

  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往往憑直覺判斷,我們都認為我們自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想法往往會藏著許多盲點。比如學生犯錯違反了學校紀律,我們的做法就是批評,我們也認為這樣做肯定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行為主義的.“聯(lián)結”和“強化”的觀念。有些學生違反紀律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如果教師給予不痛不癢的懲罰剛好滿足了學生的意圖,那么倒強化了學生違反紀律的行為。還比如,對一個犯錯的孩子,我們最終的教育目的就是學生自己認錯,學生不認錯好像事情還沒有完,學生態(tài)度變好了,自覺認錯了,教育也就完成了。其實這里就藏著一個盲點,學生長此下去就會認為犯了錯只有認錯就可以,有些學生明明沒有認識到錯,為了逃避教師的批評,就會做表面上的認錯。那么教師的行為就是誘發(fā)了學生撒謊。

  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看似普通的例子,背后卻隱藏著深刻的心理學知識。像書中提到的“破窗戶理論”、“旁觀者效應”、“虛假的一致”等等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這些心理學理論,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辦事,有章可循。

  對于孩子來說,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相對較弱,如果總是經歷失敗,那么對事情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尤其是象學習這種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活動。而對學習一旦失去了信心,學習就很難進行下去,當然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所以,對于孩子,一定要更多的去給予鼓勵,讓他們自己品嘗更多的成功,體驗更多的成功后帶來的喜悅。這樣孩子才會把繁重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動機,只有有了內在的動機和興趣,學習才會變得輕松。同時體驗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會更有信心,也才會更愿意去嘗試困難,面對挑戰(zhàn),戰(zhàn)勝自我,才會出現(xiàn)良性的循環(huán)和不斷的進步。

  這本書提到的心理學知識不僅包括學生的,也包括教師自己的,通過讀這本書,相信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會有更多的收獲,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充實,這本書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教育心理學心得4

  積極心理學思想是由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賽利格曼提出,在20xx年發(fā)表了《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吹響了建立積極心理學的號角。

  什么是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一種以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個體和社會走向繁榮的科學研究。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品質和力量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fā)點,提倡用一和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xiàn)象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fā)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而獲得幸福。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是指積極心理學要以研究人的幸福為中心,幸福在多數(shù)情況下是主觀的,所以它也被稱為主觀幸福感,意即個體自己親身的感受。事例:有一個聰明人和一個老實人一起到海邊玩,聰明人在海邊撿了很多漂亮的貝殼,而老實人也在海邊撿了很多漂亮的`鵝卵石。當他們走到一起時,聰明人提議兩個人交換自已所撿到的東西,老實人爽快地答應了。聰明人在交換之前悄悄地把自己撿到的最好看的兩個貝殼藏匿了起來,把剩下的給了老實人,而老實人則把自己撿起到的所有鵝卵石都有交給了聰明人;厝ブ蟮哪翘焱砩希蠈嵢怂煤芟悖斆魅藚s徹夜難眠,他一直在想:老實人是不是也像他一樣把最好的石頭藏匿了起來。在這里聰明人客觀上占了便宜,但主觀上卻并不感到幸福;相反,老實人客觀上吃了一點虧,但主觀上卻感受到了幸福,這就是主觀幸福感。塞利格曼創(chuàng)造造性地提出了幸福的三個要素——樂趣、參與、和意義。樂趣通常表現(xiàn)為興高采烈的外在情緒表現(xiàn)形式;參與是指對家庭、工作、愛情與業(yè)余愛好等方面的投入程度;意義則意味著個體對行為或事件深層價值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能發(fā)揮自我的力量,達成超越自我之上的目標。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真實的幸福,他必須要感受到良好的情緒體驗,這種良好的情緒體驗又可以使他更好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但真正的幸福則必須要達到超越自我。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三個基本點”是:積極情緒、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tǒng),這三個基本點實際上就是人類獲得幸福的基本路徑的具體體現(xiàn)。

教育心理學心得5

  我們學校楊婷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記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蹦敲磳τ诤⒆觼碚f,教育意味著什么呢?首先意味著讓他們從現(xiàn)在就感覺自己是一個快樂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感受到人生的快樂。需要解釋一下,這個“快樂”顯然不是主要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僅僅指將來長大成人后謀得一份好職業(yè)以便過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能充分體驗到思考的快樂,求知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而且還要充分體驗到來自純真友誼的快樂,來自集體溫暖的快樂,來自野外嬉戲的快樂,來自快樂的天性被縱情釋放,青春的激情被縱然揮灑的快樂……

  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要讓兒童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边@不正說明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嗎?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呢?

  快樂不是那么簡單!由于周圍環(huán)境的壓力,人為的壓制和其它原因,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快樂的.。實踐證明:快樂的孩子自尊、樂觀、自我控制力強。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希望我?guī)У陌嗉壍暮⒆邮强鞓返摹?/p>

  快樂雖然對每個成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體驗,對孩子來說卻是大同小異。他們會因為老師的一聲贊揚而快樂,會為了獲得一顆五角星而快樂。但是我們在教育中常常會忽略很多:孩子吵了、孩子哭了、孩子皮了……這些都是我們生氣的理由,是我們發(fā)怒的導火線。面對各式各樣的孩子,我們有太多的借口為自己的粗暴辯解。有時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從孩子的心理出發(fā),一切為了孩子的快樂而設想,還不如天天帶孩子去游樂場。

  在教育孩子時,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并與他人融洽相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向幼兒滲透、灌輸“好孩子要常常想到別人的需要”的思想,介紹一些對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物。讓孩子在實踐中加深感受他人的情感體驗,加深理解關心他人行為的意義。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體驗別人的思想情感。并教給孩子關心他人的一些做法。提醒幼兒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及時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體驗關心他人的快樂。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使這種行為得到鞏固和發(fā)揚。

  讓孩子在完成學習、勞動任務中,或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如:讓值日生整理圖書、排放桌椅等等,讓孩子的生活得到充實,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會獲得滿足和愉快。

  當然,在教育孩子時,允許孩子犯“錯誤”。孩子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習和成長的,嘗試就免不了犯錯誤。孩子可以從錯誤中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梢钥闯,這些“錯誤”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和缺乏知識的緣故,我們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錯,還要認識到出現(xiàn)錯誤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必由之路。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要認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學的方法和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讓他們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無拘無束地認知、探索、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吸收知識的養(yǎng)料,在成長的年輪上輕輕松松地,快快樂樂地度過燦爛的童年歲月,踏著快樂的節(jié)拍去創(chuàng)造快樂的未來生活。

  在新的世紀里。我們教師要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塑造今天的孩子,讓孩子在“快樂中學會快樂”,快樂每一天。

教育心理學心得6

  在師大學習教育心理學,收獲很多,學習到了許多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對自己曾經的教學工作行為進行了一定的反思。通過學習,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行為,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懂得學習,并且能夠成為自己的未來的設計師。在學習中,我發(fā)現(xiàn)學習動機理論的應用,對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尤為重要。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大多是學習上的失敗者,他們很少有學習的成功,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機和熱情。運用學習動機理論,適當?shù)夭扇∫恍┎呗,能夠更好地讓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習,關注發(fā)展,關注自我突破。通過楊帆老師的講解和教材的解讀,我懂得了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好奇心。

  認知好奇心是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核心,是一種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表現(xiàn)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為。〝情境〞不僅指實際生活情境,還包括模擬交際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學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還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積極參與的好方法。

  2、運用強化原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A、為學生設立明確。適當?shù)膶W習目標

  B、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識面打開了我認識教育及心理的思維,獲得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有如下心得體會。

  心理教育是培養(yǎng)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機能,充分發(fā)揮其心理潛能,促進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構建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

  心理教育內容包括發(fā)展學生的認識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培養(yǎng)健康的情緒。高尚的情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個性(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協(xié)同教學實驗提出的六個〝學會〞,即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關心。學會自我教育,既是心理教育的目標,又是心理教育的基本內容。

  首先通過學習教育心理學,我知道了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結構框架。學習性質。學習流派及主要爭論的問題;通過學習,自己對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體系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對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別是對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問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差異等內容有進一步的深入了解。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學中根據(jù)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做好教學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學方法指導工作,減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通過學習,我也更加明白教師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師這個職業(yè)有其工作獨特性。作為一個教師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堅定的意志品質,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提高。而作為一名學生忙學習態(tài)度和品德也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掌握不同的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要善于了解學生,知道學生存在個體差異,知道他們存在不同的心理差異;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面對學生的差異,采取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分層教學,進行個別化教學。適應性教學;及時了解學生,不斷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堅持性。獨立性和責任感。另外意識到師生交往和課堂互動的必要性師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作為教師要能夠和自然地和每個學生交流。談心,做他們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能夠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有統(tǒng)一的奮斗目標,師生關系融洽,互相愛護。關心和幫助。教師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學生,不要有認識上的偏差。給學生適當?shù)钠谕档,促進學生全面成長。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形成科學的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會。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習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因為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xié)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fā)展需要。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并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人格的培養(yǎng)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想這都是將成為我更加努力的動力,我會把學習中得到的體會實踐于我的教學工作中。

  〝習得無助〞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新〞名詞,我常常會埋怨現(xiàn)在的孩子上課不認真,學習成績不理想,原來現(xiàn)在很多孩子出現(xiàn)厭學心理,害怕去學校,害怕見老師,了解了這些心理學理論,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辦事,有章可循。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把〝心靈的圍欄〞變?yōu)楱斝撵`的花園〞,要用仁愛澆水,用文化做土壤,用智慧做陽光,用理性的思考做研究。去精心養(yǎng)護它,讓它永遠垂青著綠茵,飄著花香,結滿碩果,給孩子們真正帶來成長的快樂和終身發(fā)展的幸福。部分原因就在于〝習得無助〞,而且不僅僅是學習方面。

  對于孩子來說,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相對較弱,如果總是經歷失敗,那么對事情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尤其是象學習這種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活動。而對學習一旦失去了信心,學習就很難進行下去,當然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所以,對于孩子,一定要更多的去給予鼓勵,讓他們自己品嘗更多的成功,體驗更多的成功后帶來的喜悅。這樣孩子才會把繁重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動機,只有有了內在的動機和興趣,學習才會變得輕松。同時體驗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會更有信心,也才會更愿意去嘗試困難,面對挑戰(zhàn),戰(zhàn)勝自我,才會出現(xiàn)良性的循環(huán)和不斷的進步。

  總之,《教育心理學》從用教育心理學去發(fā)現(xiàn)學生。呵護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塑造自己。打造日常教學亮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等方面出發(fā),從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總結了教師如何在教育中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如何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的教育更加有效的方法。

  作為一個教師,真的很有必要學一些有關心理學方法的知識,或許純理論的東西,學起來會有些累,像《教育心理學》就是一本不錯的好書,值得每個教師好好品嘗。了解了這些心理學理論,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辦事,有章可循。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把〝心靈的圍欄〞變?yōu)楱斝撵`的花園〞,要用仁愛澆水,用文化做土壤,用智慧做陽光,用理性的思考做研究。去精心養(yǎng)護它,讓它永遠垂青著綠茵,飄著花香,結滿碩果,給孩子們真正帶來成長的快樂和終身發(fā)展的幸福。

教育心理學心得7

  今天早上來到學校,學了《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第二節(jié)中學生的發(fā)展與教育,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關于關鍵期:奧地利生態(tài)學家勞倫茲在研究鳥類的自然習性時發(fā)現(xiàn),剛卵出的幼禽,如小雞、小鵝,會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時間內追逐自己的同類,若錯過了這段時間,便很難再學會此類行為或“印刻”自己的“母親”。他認為這個時間是幼禽認識并追隨母禽的關鍵期。后來,發(fā)展心理學家將動物的關鍵期概念引入兒童行為學習的研究領域,認為兒童心理的發(fā)展同樣存在關鍵期。這是個體早期生命中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較小甚至沒有影響。已有研究提出,2歲是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和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當然,兒童的行為學習與動物的完全依賴本能的學習不同,即使錯過了關鍵期,有的能力經過補償性學習仍有可能獲得,只是難度要大的多。所以,我們要抓住關鍵期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適當?shù)慕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我家寶寶快2歲了,從今天起我要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他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上,多問他是什么?為什么?培養(yǎng)他勤思考并善用語言表達的習慣,否則孩子可能只會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了。

  第三節(jié)中學生的人格的發(fā)展(一)人格的發(fā)展階段不同的心理學家對人格的發(fā)展有不同的看法,這里介紹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理論。埃里克森認為,兒童人格的發(fā)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八個順序不變的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屬于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

  該階段的發(fā)展對周圍世界,尤其是對社會環(huán)境的基本態(tài)度,培養(yǎng)信任感。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給予嬰兒適當?shù)摹⒎(wěn)定的與不間斷的關切、照顧、哺育與撫摸,嬰兒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信任感,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而可信賴的地方,這種對人對環(huán)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個性品質的基礎,是以后各個時期的基礎。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

  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自主性。兒童初步嘗試獨立處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許幼兒去做他們能力所及的事,鼓勵幼兒的獨立探索愿望,幼兒就會逐漸認識自己的能力,養(yǎng)成自動自主的個性;反之,父母過分溺愛和保護或過分批評指責,就可能使兒童懷疑自己對自我和環(huán)境的控制能力,使之產生一種羞恥感。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

  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主動性。由于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的發(fā)展,兒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動范圍擴展到家庭之外。兒童喜歡探索環(huán)境,承擔并學習掌握新的任務。此時如果父母或教師對兒童遇到的問題耐心聽取,細心回答,對兒童的建議給予適當?shù)腵鼓勵或妥善的處理,則兒童不僅發(fā)展了主動性,還能培養(yǎng)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對兒童的問題感到不耐煩或嘲笑兒童的活動,兒童就會對自己的活動產生內疚感。有時,當兒童的主動性產生沖突時,也有可能產生內疚感。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

  .該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勤奮感。這個時期絕大多數(shù)兒童已進入學校,他們追求工作完成時所獲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所帶來的師長的認可與贊許。如果兒童在學習、游戲等活動中不斷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獎勵,兒童將以成功嘉獎為榮,培養(yǎng)樂觀、進取、勤奮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學不當,或努力不夠而多次遭受挫折;蚱涑删褪艿侥,兒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

  自我同一性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其活動經驗而行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謹慎的選擇和決策,尤其體現(xiàn)在職業(yè)定向、性別角色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這些方面和各種選擇,或者他們根本無法在其中進行選擇,就會導致角色混亂。

  我覺得孩子的培養(yǎng)方面,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一定要擔當起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采取民主型的教養(yǎng)模式,因為民主型教養(yǎng)模式下培養(yǎng)出的兒童是最成熟的,他們有能力,獨立性強,自信,知足,愛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歡交往,自我肯定。我們不能成為專制型的父母,更不能成為放縱型的父母。作為老師更要成為民主型的老師。

教育心理學心得8

  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給我的教育方式一次新的洗禮,我們應該基于兒童的心理視角,以兒童的積極體驗為途徑,以培養(yǎng)兒童的積極人格為目標,為孩子的未來指引一條走向幸福的大道,從而自己也能與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其中的第五章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兒童教育新思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做孩子積極的榜樣。

  兒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強。榜樣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學生改變認識,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做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人。

  二、留給孩子教育“空白”。

  教育需要講究“空白”藝術,適當?shù)目瞻,才能產生美感,才能讓孩子們有自己的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正如書中所說,讓孩子的心理在學習與生活中獲得免疫力吧。讓孩子遠離“時間貧困”和“空間貧困“。拉近師生間的精神距離,指引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和孩子成為自己人。

  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首先,我們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讀了此書后,我們感悟到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效應“,蹲下身子聆聽孩子的心聲,主動與學生交流,講道理,一起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當然,也要適當?shù)亟o孩子一些必要的懲罰,跳出”自己人效應“。

  總之,我們應該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從事教學工作,做好自己的典范,留給孩子空間,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尋求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我們應該努力做到這一些,因為這樣,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因為他們快樂,我們就能感受到幸福。

教育心理學心得9

  這學期我在教學之余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對工作特別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務教育。通過閱讀本書,我有以下收獲:

  一、學習《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學》指出教育心理學研究為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教育在心理發(fā)展中起著主導作用,教育要適應受教育者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分析了中小學生與成人學習的特點;強調了教師通過認真學習心理學,可以系統(tǒng)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guī)律,使教師能夠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相應的措施。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

  二、了解學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

  1、有助于我們提高教學工作質量。

  人的任何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fā)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學習也不例外。學習是復雜的心智活動過程,牽涉到整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比如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構成直接參與學習活動的智力系統(tǒng)。而這些非智力因素,構成了與學習相關的動力系統(tǒng)。其中的動機則是學習活動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必然

  在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在學習中能專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學習熱情,遇到困難時有頑強的自制力和堅強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就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激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

  提高教學工作質量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工作,并不是僅僅掌握某學科的知識就能勝任、駕馭的。這就需要教師掌握并運用一些心理學原理來實施教育教學策略。比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興趣、情緒、意志品質和最佳的學習時機,都要求教師采用最佳的手段以優(yōu)化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各種因素。這時,就需要了解學生賴以進行信息加工一些主要心理過程,獲取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規(guī)律,以及相關非智力因素情況。

  2、有助于我們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學習過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guī)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也就是說,教師了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yōu)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此外,本書還提到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三、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通過引入難度適宜,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制造學生心理上的不協(xié)調,激發(fā)其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幫助

  學生建立合理的目標體系和積極地學習期望,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求知欲、自尊心、好勝心、信念、理想等”。作為老師,只有了解了學生“內部動機”的作用,才能有目的、有計劃的創(chuàng)設某些外部條件如有效利用反饋和評價、合理利用獎勵和懲罰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預期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愛、關懷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產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學習進步,使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真實的愛有助于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教師的嫌惡將導致學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雕像”,對每個學生都寄托期望,并給予適當?shù)男睦戆凳,使學生能夠向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五、遺忘的規(guī)律的啟示

  記憶的加工過程有三個不同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來自環(huán)境的信息首先到達感覺記憶系統(tǒng),這時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系統(tǒng),短時記憶系統(tǒng)的信息經過復習便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從理論上講,信息是可以在長時記憶系統(tǒng)中永久貯存的,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常常體驗到知識的遺忘。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時間內遺忘很快,

  以后逐步緩慢。了解了遺忘的規(guī)律,科學復習和有效記憶尤其重要。我們帶領學生及時復習,合理分配復習時間,進行回憶,進行反復閱讀相結合,采用記筆記等方法,實現(xiàn)記憶恢復,戰(zhàn)勝遺忘。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yè),作為一名教師,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去研究和學習, 我會運用這本書里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shù)谋頁P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fā)展,形成穩(wěn)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今后我還要繼續(xù)研讀它。

教育心理學心得10

  假期我再一次的閱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通過閱讀,我進一步的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會。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

  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教師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通過學習,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習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典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xié)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開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開展需要。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并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開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開展。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人格的培養(yǎng)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想這都是將成為我更加努力的動力,我會把學習中得到的體會實踐于我的教學工作中。

教育心理學心得11

  這個學期,我閱讀了皮連生教授的《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具體闡述了教學設計的含義、意義和特點,簡要介紹了教學設計的起源、發(fā)展和未來趨勢,系統(tǒng)地梳理了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概括介紹了教學設計過程模式,它將心理學中的學習論和教學心理學的內容滲透在教學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從事教學設計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重要文獻,也是語文教學設計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其最大特點是提供了比較詳盡的教學設計的學習論基礎和比較完整的教學設計的理論范式。讀完之后覺得很有收獲。下面是我對書中內容的一點認識。

  首先,關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系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范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關于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為什么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我在讀完以后有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yōu)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yōu)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yǎng)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yè)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tǒng)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才能選擇適當?shù)慕滩,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guī)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讀完這本書收獲良多,對我也深有啟發(fā)。其中頗為深刻的是:

  一、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要培養(yǎng)學習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能力,讓知識活起來。同時也是在培養(yǎng)一個有思想、會思考的人。

  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機器,所以,老師不僅要告訴他們閱讀的重要性,更要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F(xiàn)在很多學生,學習一篇課文就是一篇課文,做一道數(shù)學題就是一道題,換一種問法就不會了,學習很機械,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把握學生心理,站在學生的角度多考慮問題,教給他們方法,讓他們學會閱讀。并在閱讀中樹立自己的觀點和思想,不做一個人云亦云的人。

  二、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思想與行為。

  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的,而不是“高分低能”或者是“高智商,低素質”的人,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能僅僅把分數(shù)當做評價一個學生好差的唯一標準,更要關注學生的思想。老師要像警察,能發(fā)現(xiàn)學生變化的蛛絲馬跡;老師要像良醫(yī),能夠對癥下藥,醫(yī)好學生的“頑疾”;老師要像慈母,用愛心對待每一位犯錯誤的學生。

  三、要將教育學、心理學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教育學、心理學是每一個出身的教師的必修課,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面對問題學生,我們有可能急噪,有可能“恨鐵不成鋼”,有可能惡語相加,有可能冷嘲熱諷,以至于出現(xiàn)了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我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是會從讓自己的學生學好這一點出發(fā)的,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報道教師和學生矛盾的事件,甚至是劍拔弩張、以血的教訓換來我們深思的事情越來越多呢?我想關鍵還是要靈活運用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要研究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有針對性地施教。

  “現(xiàn)在教師所面對的學生,還這么不懂事!逼鋵崜Q個角度想想他們畢竟還是孩子。所以對待學生,我們要研究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的共性,還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問題來因材施教。

  五、學習與勞動相結合。

  也就腦力勞動要與體力勞動結合起來,效果更佳。

  教給學生科學用腦,提高學習效率,不做無用功。既做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又做一個懂得高效率工作的人。

  讀書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盡力地將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切實的應用到語文教學和班級日常管理中去,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教育心理學心得12

  《教育心理學》是在師大里必修的一門課程,工作之后,再次拿起這本書,細細品讀,別是一般感覺。

  一談起“教育心理學”,很多人似乎都知道,但是讓他們細說,又說不清楚。專業(yè)的規(guī)定: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根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教育心理學研究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在年前幾個難得的和風煦煦的午后,乘著早春的暖意,我讀完了整本書,第一感覺是這一次的閱讀自己的感受更深刻。整本書里,我最感興趣的是“學習的根本理論”這一章節(jié)。

  前人對教育心理的研究可謂是執(zhí)著與艱辛,因為他們要把我們平常司空見慣的心理活動外化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而且這種高度還要具備科學性,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學習的根本理論”這一章里,對“學習”的定義就有兩個。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的過程中,有經驗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相對持久的變化;狹義的學習即指人類的學習。緊接著,對于學習是怎么產生的,不同的專家經過他們的研究得出了幾種不同的結論,也就是現(xiàn)在的幾種關于學習的理論。桑代克的試誤學習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論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論被歸納為聯(lián)結學習理論,苛勒的頓悟學習、布魯納的認知發(fā)現(xiàn)學習和奧蘇伯爾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論被歸納為認知學習理論,還有在當代產生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v觀近現(xiàn)代,關于學習的理論可謂是百花齊放、精彩紛呈。

  當然在這些理論的背后都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心酸故事。他們的理論研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百上千次的實驗,而且大多數(shù)都是在動物身上的實驗。桑代克為了其學說的.成立,整天與兔子為伴;苛勒那么為了否認桑代克等人的學說,孤獨地與大猩猩共處……面對著這么多的故事,看著這么多人的付出與堅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就為了一己學說得到世人的認可,就為了能為教育心理學奉獻自己的一己之力,就為了探索教育心理的規(guī)律并更好地為教育實踐效勞。看完這本書,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自身,想到自己時不時地抱怨這抱怨那,與這些們的奉獻相比實在是微缺乏道。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者,每一個學習的個體只能經歷一次心理成長開展的過程,教師對其是一生的。因此,我認識到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并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教育影響未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開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開展。我想這也許就是每個老師的心聲。

教育心理學心得13

  身為老師,相信大家對《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是再熟悉不過了,各自家中都會有好幾個版本的書籍,最新購得的這一本來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它能寫出什么新意?帶來什么新東西呢?滿心期待著。

  打開目錄,是既熟悉又新鮮的感覺,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實驗,師范學習時便已在腦中刻下深刻印象;布魯納的認知學習實驗、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實驗,是在參加工作后漸漸熟識起來的;鄧克爾的功能固著實驗、柯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實驗,則是些不折不扣的新朋友。書中給這些心理學史上的經典實驗加上了“學習即條件反射”、“期望導致結果”、“發(fā)現(xiàn)中學習”這樣的標題,直截了當?shù)馗嬖V你“是什么”、“該怎么樣”,光是看目錄都覺得大受裨益。

  收獲一:知其所以然

  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在班中建立了一套獎勵機制,大致是:10個√換一顆☆,10顆☆換一個印章,10個印章?lián)Q一樣小禮物。讀到米斯切爾的延遲滿足實驗后,方才明白這樣做背后的.深層意義:延遲滿足能力從小就有,能夠自我延遲滿足的人,更善于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多的未來成功的希望。因此,培養(yǎng)人的自控能力,必須從小抓起,要讓孩子從小就習慣于需求的延遲滿足,適當?shù)目刂啤⒄{節(jié)自己的行為,抵制誘惑。孩子的進步離不開表揚和獎勵,家長和教師要學會延遲獎勵策略,當孩子有很好的表現(xiàn)和取得進步時,可以給他一個累積獎勵的標志,等累計到一定階段后再進行獎勵。通過這樣的獎勵方式可以強化延遲滿足行為。

  收獲二:落到實處

  有句話說得好:“無論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錯,第二次就容易做錯。”這是什么原因?洛欽斯的“第一印象”效應實驗很好的闡述了這個問題,讓我從根本上了解了“第一次”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開學時的首次師生見面,我會打好招呼,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親昵地摸摸孩子的小腦袋,多說些贊許的話,這些舉動雖小,但會讓學生感到被重視的溫暖,為今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特別對于所謂的“差生”來說,這是師生良好溝通的開端。另外我還要組織好第一次早操,上好第一節(jié)課,批改好第一次作業(yè),做好第一次批評和獎勵……

  一直以來,在教學過程中我能注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方法,研究并解決各種教學問題,但一直都是就事論事,沒有從學生的心理層面上來思考。事實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心理學的因素對學習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心理,再去研究“教”與“學”,再去建構課堂,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古人有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就是這個道理。

  教育心理學就好像是我們教學的源頭活水,汲取這源頭活水,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教學,真正實現(xiàn)靈活、高效、學生樂于參與的生命課堂。書本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用心學習、用心實踐。

教育心理學心得14

  《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是由曹某某、章建躍主編的,這本書從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出發(fā),以中學生數(shù)學學習過程為基本線索,從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心理的分析入手,論述了數(shù)學概念、數(shù)學原理、數(shù)學思想方法和數(shù)學技能等的學習和教學,并對數(shù)學學習中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培養(yǎng)、數(shù)學學習的遷移問題等進行了討論,在此基礎上,提出數(shù)學教育改革的基本觀點,并最后落實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上。

  一直以來,我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斷的研究并解決各種問題,但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僅憑著教學經驗而為,從來沒思考過學生的心理層面。讀了《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一書,使我從教學心理學的角度對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進行了重新的思量。

  教學二字包含了教師的地位,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落實啟發(fā)式教學要把握好針對學生的四個關鍵問題:提供良好結構功能的數(shù)學知識結構;全面準確地把握現(xiàn)有數(shù)學認知結構;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主動性;提供思維策略的指導。從而指引學生自主的實施思維活動,融會貫通地掌握并應用知識,發(fā)展智力和能力,真正實現(xiàn)全面和諧發(fā)展。數(shù)學教材的編寫采用螺旋式上升,因此遷移是數(shù)學學習中的一種較為普遍現(xiàn)象。學習的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授人以魚以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這句話說明,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習策略的教授,提高遷移意識,同時合理恰當?shù)木幣沤虒W內容,促進學生學習的遷移。 《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一書,讓我對數(shù)學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對我今后的課堂教學受益匪淺。

教育心理學心得15

  《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是我們大學要學的一個科目,但讀大學時,沒有經過教學,沒有實際的操作,所以當時讀書時學得沒有不好,現(xiàn)在,隨著自己教學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太薄弱,徐老師給我們看的書中,恰好有這本書,所以,現(xiàn)在,我又拿起這本書,細細閱讀,雖然,還是感覺不是很能看懂,覺得很高深,但結合教學實際,還是有一些體會。

  該書有一段話對數(shù)學老師出題(例題、習題、考題等)較有指導性,因為它介紹了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有哪幾種深度,于是啟發(fā)了我們可以出哪幾種難度的數(shù)學題:

  “如何判斷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深度?標準大致有:

 。1)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表述所學的知識;

 。2)能否基于這一知識做出推論和預測,從而解釋相關的現(xiàn)象,解決有關問題;

  (3)能否應用這一知識解決變式問題,即保持關鍵特征不變,改變非關鍵特征,從而使原來的關系體現(xiàn)在新情境中,這要求學生對知識的真正含義有概括的把握;

 。4)能否綜合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真正的問題往往不是單憑一個知識點就能解決,而是需要綜合幾方面的知識才能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知識的整合是與知識的理解深度密切相關的,這就是建構主義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標;

 。5)能否將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實際問題中去,在實際生活中廣泛而靈活地應用知識,是建構主義的重要初衷,這同樣要依賴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對知識形成深層次理解,這是建構主義學習和教學的核心目標,建構主義的許多主張都與此相關!疄槔斫舛鴮W習、教學’是建構主義的一條重要信條。當然,深層理解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第71頁)

  下面試著把這五個難度概括地予以表述,并略作些解釋或補充:

 。1)轉述:即用自己生活化的語言表達教科書對知識點的嚴謹表述,目的是防止非理解性的死記硬背。比如“什么是加法對乘法的分配律?那就是:一個數(shù)去乘一個加式時,可以先一個個乘,再把每個結果加起來”。此時不必過分追求邏輯嚴謹性,能基本說對就可以了。

 。2)揭示:把具體問題中隱藏的數(shù)學知識揭示出來。給出算式45-78+55=100-78=22,問:“這里運用了什么算律?”[45-78+55=45+(-78+55)=45+(55-78)=45+55-78=(45+55)-78=22,用了兩次加法結合率、一次加法交換律]。又如可問:“你覺得最近全校各班之間的足球賽中有哪些數(shù)學知識?”

 。3)變式:該書指出“變式可以區(qū)分為概念性變式和過程性變式兩類”。

  “概念性變式”有兩種:一種是我們熟悉的,即符合概念定義但外表與標準式不同,如底邊沒在水平方向的等腰三角形;另一種即常說的“反例”,即外表相似但不符合概念定義,如有某兩條邊形成凹口的“多邊形”(幾何學里的多邊形只指凸多邊形)。

  “過程性變式”該書沒給出嚴格定義,我理解它是指“得出某概念或某原理的多種數(shù)學過程”。綜合該書第118-119頁和第166-167頁內容,過程性變式無非是“化一為多”和“化多為一”兩種:

  化一為多:得出或表達概念、原理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如導出方程概念時,表示未知量的可分別是黑框、空框、任意拼音字母、最后是x,它們等價;又如從一般四邊形變到正方形可以有多條途徑,先變成菱形或先變成矩形等。

  化多為一:把多樣化的數(shù)學知識化歸為一。如學了簡易方程之后,爭取把過去那些用算術方法做的題目化為用方程方法來做。又如弄懂只要會做分數(shù)題,百分數(shù)、比和比例之類的題就不難。

  運用過程性變式的意義在兩方面:一方面可讓學生通過多種過程獲得概念或原理,從而達到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對多樣化的數(shù)學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記憶深、好應用。

 。4)綜合:讓一道題里綜合多個數(shù)學知識點。

  (5)實踐:設置符合實際生活情境的問題。

  讀書過程中,我們慢慢地就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充實了自己,即使培訓結束,我都要堅持讀書。

【教育心理學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心理學的心得01-23

教育心理學心得03-30

心理學教育心得10-24

教育心理學心得06-04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教育心得12-23

學習教育心理學心得12-31

心理學教育心得【精華】12-23

學生心理學教育心得12-23

心理學講座教育心得11-13

教育心理學心得【熱門】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