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奇松》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黃山奇松》評課稿【優(yōu)選】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那么優(yōu)秀的評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山奇松》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黃山奇松》評課稿1
《黃山奇松》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描寫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在教學本課時,盧南老師合理設計主問“品讀課文,找出描寫奇松的關鍵詞語,從哪里感受黃山松之奇呢?邊讀邊寫下你的感受。”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黃山奇松的美和奇,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認為本課中盧老師這幾點做得比較好。
一、以讀書為主線。
人教版小語教材特別注重“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讀作為學習語言行之有效的方法。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自由讀,然后讓學生深入學習迎客松,通過課文插圖感悟文中“枝干遒勁”的意思,利用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飽經風霜”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迎客松的奇,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細讀品味,讀出感情,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接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這樣,通過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情感。
二、重視圖文結合。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都有插圖,插圖的內容都和課文有一定聯系,是一種不錯的資源。 在《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中有三張插圖,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并巧妙運用。1、 讓學生看迎客松圖和送客松,仔細觀察他們的枝干,理解詞語“遒勁”、“蟠曲”等詞語的.意思。 2、 讓學生看圖展開豐富的聯想,出示自己搜集到的黃山奇松的集錦圖,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千姿百態(tài)”。 這一系列環(huán)節(jié)都巧妙地將圖與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他們說話的能力,通過他們的想象說話、更好地挖掘課文的深刻內涵,理解黃山松的奇。
三、注重遷移運用。
教學最后,在學生掌握本課作者的寫作技巧“詳略得當”“總——分”“比喻”之后,老師播放“黃山奇石”,教師設計這樣一項作業(yè)“介紹黃山奇石。” 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由完成老師設計的“形成性”作業(yè)到主動運用于說、寫實踐,并積極向課外語文活動延伸,這是人教版在注重遷移運用中提出的具體要求。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第一、二環(huán)節(jié)可以整合為一個環(huán)節(jié)“品讀全文,找出描寫奇松的關鍵詞語,從哪里感受黃山松之奇呢?邊讀邊寫下你的感受。”這樣更整合些。
《黃山奇松》評課稿2
《黃山奇松》是一篇描寫黃山秀美風光的散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繪了黃山松樹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字里行間流露著各種美感,語言美、姿態(tài)美、情感美。所以老師訓練朗讀,通過語言文字感受迎客松的“奇”,并且讀好句子,進行感受,最后能夠積累下來。
雷老師很認真,花了很大功夫來準備,今天給我們呈現的課堂很不錯,有不少亮點。
首先,雷老師在“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導入后,讓學生初步談了對三大名松的印象,之后圍繞我們組《讓品詞析句在教學中閃光》的教研主題,在教學課文時,有意設計了思維力度較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充分接觸文本、品讀課文語言的過程中,體悟豐富的內涵,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比如在講到:迎客松姿態(tài)優(yōu)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這一句時,不急于讓學生一下就體會到“奇”,而是讓學生先通過“遒勁”和“郁郁蒼蒼”來感受奇松頑強的生命力,再讀出這種生命力來,接著抓住“飽經風霜”一詞體會奇松生長過程中的艱辛,再讀再悟,學生很容易體會到松樹的.“奇”之所在,讀為悟服務,悟反過來促進朗讀的提高。
第二,老師教第一棵松樹后,總結出學習方法,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習第二棵松樹,交流后匯報學習體會,最后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三棵松樹,教師來個小結。這樣,學生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是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注意對學生“授之以漁”。
第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圖片、視屏的恰當運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飽經風霜”以及各種松樹的奇特之處。畫面與文本結合,更增加了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是:一方面雷老師太依賴于教案,還沒有學會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另一方面,整個課時安排有點前松后緊,如果能合理安排時間,會更完美。
《黃山奇松》評課稿3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中的一篇描寫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過對三大名松的具體描寫和對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的概括描述表現了黃山奇松的“奇”。
在教學中,黃老師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拓展視野,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學習對象上,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促其思考。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利用課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圖像,讓學生仔細觀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態(tài),說說各自的特點。直觀的畫面喚起了學生記憶中已有的表象,學生用流暢的語句說出了名松的特點。多媒體的展示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反思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言語形象的感知、言語情感的感受、言語內涵的感悟,去領悟作者怎樣恰當而又得體地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語言技巧合技能,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把屋言語內涵,更真切地感受言語情感。從而使學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課文精妙、典型的言語現象和作者駕馭語言文字的技能和技巧一起凸現在學生的.腦海里,為學生正確、生動、得體地運用語言,做好鋪墊。
今天聆聽了許老師執(zhí)教的《黃山奇松》,我對小班化教學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小班化教學的理念和模式在許老師的課堂上已經基本成熟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良好風氣已在課堂上蔚然成風。許老師的“快樂學習導航”單設置的很科學實用。它分為“我會學”、“我發(fā)現”、“我探究”、“我質疑”和多元化評價,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上課之前,學生們在組長的帶領下,按照“快樂學習導航”的環(huán)節(jié),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合作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將預習落實到實處,帶著知識和疑問走進課堂。在課堂上匯報小組的學習成果時,我發(fā)現這些發(fā)言的同學,各各都訓練有素,他們的發(fā)言禮貌得體,有理有據。其他同學則耐心傾聽,適時補充觀點、給予他人評價。老師在課堂上適時地引導和點評,在小組討論時加以啟發(fā)點撥。整個課堂活潑而嚴謹,學生的討論收放自如。
評課時,陳老師建議對文中“飽經風霜”這個詞還要挖掘,比如可以在學習導航單后面出示一些有關資料,這樣更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個詞語。在爭當小導游介紹三大奇松的奇美環(huán)節(jié),陳老師建議要引導學生自己組織語言,結合課文和收集到的資料,多角度地介紹,而不能一味地讀書中的語句。我也想給出自己的一點點小建議。由于學生的能力有限,他們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沒有思考到本文的一些寫作手法,比如課文中詳寫抓典型,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寫實與聯想”相結合的表達特色。當學生沒有思考到這些層面時,教師要循循善誘,引導他們擦出思考的火花。
【《黃山奇松》評課稿】相關文章:
《黃山奇松》評課稿09-24
(精選)黃山奇石評課稿07-11
黃山奇石評課稿06-18
黃山奇石評課稿04-02
《黃山奇石》評課稿06-22
《黃山奇石》評課稿通用01-27
黃山奇石評課稿(精)09-01
[優(yōu)]黃山奇石評課稿07-23
黃山奇石評課稿優(yōu)秀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