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食節(jié)的傳說
節(jié)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寒食節(jié)的傳說,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大兒子叫重耳。繼母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承國君,千方百計要害死重耳。重耳不得已只好逃出晉國,在外邊過著逃亡的生活。跟隨他出逃的還有一些文臣武將。
晉獻公死后,重耳的異母弟弟夷吾做了國君,就是晉惠公。晉惠公覺得哥哥重耳雖然逃亡在外,但終究是禍害,不把他除掉,自己的地位早晚要不穩(wěn)。他就派了幾個身強力壯的武士,秘密去刺殺重耳。沒想到這件事走漏了風聲,有人急忙去給重耳送信。
當時,重耳正在狄國住著,得知這個消息后,慌忙召集他的隨從,商量往齊國逃跑。忙亂之中,行李和盤纏都叫一個趕車的給偷跑了。一群人急急忙忙逃出來,因為沒有行李盤纏,一路上只得乞討為食。時時刻刻提心吊膽,只怕有人來追殺他們,就這樣跑了六七天。
這一天,來到衛(wèi)國的郊外,這里前不著村,后不挨店,連個人影也看不見。六月的天氣,又是大中午,太陽像個火球似的,烤提人渾身難受。他們從早晨到中午,跑了幾十里路,還滴水未進,又饑、又渴、又熱、又累,真是人困馬乏。特別是重耳,哪吃過這種苦,已經(jīng)是有氣無力,走一步都十分困難了。重耳看見前面有棵大樹,用手指了指說:“咱們到大樹下歇一歇,找點吃的。”剛到大樹底下,重耳連餓帶累就癱倒在地,昏過去了。眾人急忙將重耳救醒。于是幾個人分頭去找吃的,剩下的都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歇著。
出去找吃食的人陸續(xù)回來了,都是兩手空空。連個人家都沒有的地方,到哪里去找吃的?眾人看著重耳都發(fā)愁了,怎么辦?大家出來就是為了保護重耳,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那不就前功盡棄了嗎。正在為難,只見一個叫介子推的武將,雙手端著一個冒著熱氣的盆兒,一瘸一拐地走過來。到跟前一看,是一盆兒肉湯,大伙兒趕忙把重耳扶起來,把肉湯端給他。重耳一見是肉湯,不問青紅皂白,一下吃了個精光。吃了以后,人也有了精神。猛然,他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忙問:“這種地方,你怎么弄來的肉湯?”
介子推回答:“是我大腿上的肉。”
重耳一聽,吃了一驚,眾人也都是一愣,怪不得剛才回來時一瘸一拐的。重耳的淚順著臉流下來,說:“都是我連累了你,連累了大家,讓我以后怎么報答你呀?”介子推說:“我們但愿你早歸晉國,當一個好國君,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并不想讓你怎么報答!
重耳含淚,連連點頭。這時,又有一個人弄來些稀粥,大家分著吃了些,急忙往前趕路。
重耳一伙饑一頓、飽一頓地總算到了齊國。齊國國君齊桓公正在籠絡各路諸侯,想建立霸業(yè),所以,就把他們收留和保護起來。
后來,重耳在齊國和秦國的幫助下,返回了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晉文公即位以后,曾在晉惠公手下做過大夫的呂省、谷腸苗發(fā)動了叛亂,晉文公又調(diào)兵遣將,平息了這次叛亂,國內(nèi)總算安定下來。
晉文公隨后舉行了復國封賞大典原來跟隨他逃難的難兄難弟,全都加官晉爵,成了晉國顯赫一時的人物。那些同情過、接濟過他的人也都做了官,投降歸附的舊臣也都做了適當安排,又下令尋找那些該封賞而沒有受到封賞的人。
在封賞中,人們沒有看見跟隨文公一起出逃的介子推,都覺得很奇怪。原來,重耳回到晉國以后,介子推只隨群臣朝見了一次,就回家了。介子推這個人很正直,很看不慣朝里有些人?堪⒄劮畛羞^日子,不愿意和他們在一起。
他還有個老母親六十多歲了沒人照顧,介子推很孝順,就假說有病,回家和老母親一起生活。自己耕種田地,閑了就打草鞋賣。介子推很長時間不在朝里,晉文公論功行賞時,就把他給忘了。
介子推有個鄰居,名叫張解?吹浇樽油茮]有得到封賞,很是憤憤不平,就到介子推家報告消息,讓他去請賞。
介子推只是微微一笑,沒有作聲。老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喜上眉梢,說:“兒啊,你跟重耳逃難十九年,歷盡千辛萬苦,又有功勞,為什么不請賞,難道享榮華富貴不比你成天彎腰織草鞋賣強嗎?”
介子推說:“重耳能當國君是上天的意思,現(xiàn)在有的人爭權(quán)奪利,真不知羞恥。我寧愿終身打草鞋養(yǎng)活老母親,也不敢貪天之功為己有,去爭一官半職!
老母親又說:“兒啊,你不愿當官,去說一說也好嘛,不要埋沒了你的功勞!
介子推說:“我既然不想當官,不想得利,見他作什么呢?”
老母親見他態(tài)度堅決,也就不說什么了。介子推想了想,對母親說:“我非常喜愛綿山,那里山高水清,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正適合我們居住!
母子二人商量好以后,收拾了一些簡單行裝,介子推背著老母親上了綿山。
張解心里總為介子推沒得到封賞不平,他就寫了一篇詩文,掛到文武百官來來往往的朝門上。有人看了不知說的什么,就揭下來送給文公,文公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蛟龍失掉了主子的寵愛,沒有深潭可以躲藏。眾蛇曾隨他周游各地,有一天蛟龍餓得昏了過去。一條蛇把自己的股肉獻上,蛟龍吃了才有力氣繼續(xù)逃亡。蛟龍重新返回深潭,眾蛇也住進了新房。只有一條蛇仍無住處,背負老母流落荒野,十分悲傷。
文公看罷,恍然大悟,說:“哎呀,我怎么把介子推給忘了,真是老糊涂了!
急忙派人去召介子推,但介子推早走了。文公就把張解找來,詢問介子推的下落。張解把介子推逃封的情況說了,答應領路去找。晉文公當下備車駕馬,親自率領文臣武將去尋找介子推。
大隊人馬來到綿山,找了好幾天,也沒個蹤影。有人建議說:“介子推最孝順,要是放火燒森林,他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蔽墓X得這也是個辦法,就下令放起火來;鸪孙L勢,風助人威,漫天大火燒了三天才滅,’可是始終沒見介子推出來。文公又派人搜山,只見他們母子二人相抱在一起,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fā)現(xiàn)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像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詩云: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薄白阆隆笔枪湃讼录墝ι霞壔蛲呏g相互尊敬的稱呼,據(jù)說就是來源于此。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莫,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根柳枝,把柳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jié)”。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zhí)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jié)日。每逢寒食,人們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雖然傳說不等于事實,但從傳說中卻也看出了清明與寒食兩個節(jié)日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這是值得注意的,也是這個傳說的價值所在!硗,從古代的典籍資料上看,寒食節(jié)確有禁火、吃寒食、祭祀掃墓這些風俗習慣,介子推的傳說不過是人們將這些風俗通過想象串聯(lián)在州起罷了,如單就傳說真實與否討論不休的話,反倒是吹毛求疵了。
拓展閱讀:
寒食節(jié)習俗介紹
1、寒食節(jié)習俗
1.1、禁煙冷食:寒食節(jié)古代也叫“禁煙節(ji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zhí)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并參與。
1.2、拜掃祭祖:寒食節(jié)掃墓祭祖
百姓上墳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后將子推燕、蛇盤兔撒于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于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1.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shù)十種之多。
1.4、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jié)象征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1.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于唐宋。
1.6、寒食秋千:秋千原為古代寒食節(jié)宮廷女子游樂項目。
2、寒食節(jié)的特點
2.1、節(jié)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時,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jié)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形成最早的節(jié)日。
2.2、延續(xù)歷史長。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jié)日期限不等,2.3、文化內(nèi)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愛國,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負,隱不違親的孝道品德發(fā)展為聚民心、凝國魂,體現(xiàn)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jié)日。并形成餳、青精飯等系列養(yǎng)生長壽的寒食食品。
2.4、節(jié)日活動多。拜掃展墓、禁煙、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賞花、斗雞、饋宴、詠詩等。
3、寒食節(jié)吃什么
寒食節(jié)吃冷食
清明時節(jié),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大好時光,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把個清明節(jié)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百五節(jié)”,在農(nóng)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jié)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jié)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因時間上和清明節(jié)接近,并受其影響,因此在后世的發(fā)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jié)前后綿延兩千余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jié)的傳說】相關文章: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02-18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11-04
寒食節(jié)有什么傳說_寒食節(jié)的習俗03-16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集錦04-21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解析02-22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由來09-18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6篇11-05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6篇)11-06
寒食節(jié)的傳說故事2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