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詩詞賞析:山中
王維《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荊溪,名長水,又稱產(chǎn)水。源出陜西藍(lán)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霸水。王維穿行在山中,山路往往滂著溪流。蜿蜒曲折,似乎與人作伴的清溪。
首兩句:初冬天寒水淺,露出磷*白石。因天寒紅葉變的稀了。
后兩句:盡管冬令天寒,但整個秦嶺山中,仍是蒼松翠柏,蓊郁青蔥。山路順溪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就象被籠罩在一片空翠之中,身心都受到它的侵染。縱然無雨,卻自然感到“空翠濕人衣”了。這幅由白石磷*的小溪,鮮艷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爛鮮明。富有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diào)
薄霧散盡,荊溪如一塊越扯越長的銀飄帶,向遠(yuǎn)山中淡淡隱去。水很薄、很清,涓涓細(xì)流輕輕彈奏著石頭的琴鍵,一路吟唱,蜿蜒而出。 冬躡手躡腳的來了。這位頑皮的孩子,用寒風(fēng)的十指收集秋天張貼在樹上的五顏六色的卡片,然后,又毫不憐惜地甩在地上。幾片楓葉躲過了它冷冷的視線,竟勇敢地昂起紅樸樸的臉,如長夜里的火把,頓時照亮了整個季節(jié)。詩人為她們大膽的舉動一陣驚喜,心中盛滿了溫暖和激動。
山路似有似無,在青蔥蓊郁的蒼松翠柏中躲躲閃閃。陽光企圖伸長手指溜進(jìn)來,最后仍讓一層一層的葉片擋住了去路。 空明的山色蒼翠欲滴。這秦嶺的初冬呵,盡管無雨,卻被滿眼的綠色打濕了目光和衣裳,以及心靈深處的那個靜謐的夢。
【賞析】:
這首小詩描繪初冬時節(jié)山中景色。
首句寫山中溪水。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浐水,源出陜西藍(lán)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這里寫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著溪流,山行時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與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xì)流,露出磷磷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由于抓住了冬寒時山溪的主要特征,讀者不但可以想見它清澄瑩澈的顏色,蜿蜒穿行的形狀,甚至仿佛可以聽到它潺潺流淌的聲音。
次句寫山中紅葉。絢爛的霜葉紅樹,本是秋山的特點(diǎn)。入冬天寒,紅葉變得稀少了;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對王維這樣一位對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詩人兼畫家來說,在一片濃翠的山色背景上(這從下兩句可以看出),這里那里點(diǎn)綴著的幾片紅葉,有時反倒更為顯眼。它們或許會引起詩人對剛剛逝去的絢爛秋色的遐想呢。所以,這里的“紅葉稀”,并不給人以蕭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對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連。
如果說前兩句所描繪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兩個局部,那么后兩句所展示的卻是它的全貌。盡管冬令天寒,但整個秦嶺山中,仍是蒼松翠柏,蓊郁青蔥,山路就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蒼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體那樣可以觸摸得到,所以說“空翠”!翱沾洹弊匀徊粫皾褚隆保悄菢拥臐,濃得幾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份,濃得幾乎使整個空氣里都充滿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xì)雨濕衣似的涼意,所以盡管“山路元無雨”,卻自然感到“空翠濕人衣”了。這是視覺、觸覺、感覺的復(fù)雜作用所產(chǎn)生的一種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種心靈上的快感!翱铡弊趾汀皾瘛弊值拿,也就在這種心靈上的快感中統(tǒng)一起來了。
張旭的《山中留客》說:“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沾衣”是實(shí)寫,展示了云封霧鎖的深山另一種美的境界;王維這首《山中》的“濕衣”卻是幻覺和錯覺,抒寫了濃翠的山色給人的詩意感受。同樣寫山中景物,同樣寫到了沾衣,卻同工異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藝術(shù)是永遠(yuǎn)不會重復(fù)的。
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鮮艷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爛鮮明,富于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diào)。和作者某些專寫靜謐境界而不免帶有清冷虛無色彩的小詩比較,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與美學(xué)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