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學》讀書筆記參考
孔老夫子的內(nèi)修境界的認識寫在了大學著作了,你讀完有什么感受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大學》讀書筆記吧,歡迎參考。
《大學》讀書筆記1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實際上就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奔走呼吁,這是有當時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的,這里不具體闡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內(nèi)修功底的。因為他首先應是“修身”的典范,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否則,若沒有內(nèi)在和外在完美的統(tǒng)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不斷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二、簡要談談對孔老夫子的內(nèi)修境界的認識
這里僅從《大學》角度談。雖然,《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但后人認為《經(jīng)一章》是孔子的原話記錄,《傳十章》一般認為是對“經(jīng)”的解讀。本人認為,“傳”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為“經(jīng)”一章尋找理論依據(jù)。大凡有人提出一種學說或理論觀點,除了引用大量事證外,一般都需要有說服世人的權(quán)威著作或言論作為理證,表示有古圣先賢的傳承為依。這樣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賢言論,只能是一種論據(jù),并不表示能夠完全解讀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內(nèi)核,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話就能完全透露出來,況且“傳”十章所引用資料更多是從社會功能性方面去注解的。本人這里試圖從內(nèi)修角度去解讀三綱要乃至“修齊治平”理念。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內(nèi)德光明的一個注腳。德性,本來就是光明的體性,也就是通常說的慧性。“明明德”第一個“明”,一般作動詞解釋為對明德的能動認識。在經(jīng)世方面,古今賢哲多解讀為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個“明”定義為“弘揚”等義,但這遠遠不能涵蓋“明”的后得“智”性一面。所以,僅僅“弘揚”一詞,內(nèi)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顯出來的。所能弘揚的,只能是社會道德人性的一面,卻不能涵蓋內(nèi)在修為超凡脫俗的一面。若沒有這一面的內(nèi)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燦爛的火花來。所以本人覺得此處更是一種明“智”的狀態(tài),這種“智”體現(xiàn)在《大學》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過這個路子,達到對“明德”的覺悟,則“近道矣”,即通達體性之“大”(上期對“大學”之“大”的解讀),它包容一切,涵蓋一切,空明廊闊。
2、大學之道在“親民”。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著手點,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會,并以遠古堯舜禹,近之西周王朝為樣板奔走呼吁,終身致力仁政仁愛理念。
關(guān)于“親民”,很大部分學者根據(jù)《大學》所引用《康誥》“作新民”而注解為“新民”,所謂棄舊圖新、去惡從善是也。本人從內(nèi)在德性修養(yǎng)角度,認為垢盡為新,“德潤身”,光明顯現(xiàn)為新。但從行道角度講,“親民”不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內(nèi)涵。否則,同一篇目中,為什么不直接根據(jù)古語概括為“新民”而采用相異的詞匯呢?顯然,二者內(nèi)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學生,若僅僅是“新民”涵義,他就沒有必要另外創(chuàng)造一個“親民”詞匯。再閱讀后文,《大學》引用《康誥》語“如保赤子”,這樣“親民”之意才趨于完整!叭绫3嘧印闭f的是愛護民眾如同母親護親生嬰兒般。所以,“親民”與孔老夫子一生倡導的“仁”,即與“仁政仁愛”在內(nèi)核上,極為一致。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3、大學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字,《大學。傳十章》第三章“《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薄对姟吩疲骸熬囆U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睔w納起來,于社會,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順乎自然。于個人,君子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這也是明了治國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于至善,揚圣賢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絕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個“在于”,即“三綱要”,分別從內(nèi)證德性,外化德行,仁愛所依等三方面講述了通達大學之道。
4、緊接著,《大學》論述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義,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為”。水有“止”,就不起波瀾,人心有“止”,心則安靜,心安靜則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則摒除物欲的蒙蔽,這便是“慮”的作用,也就是起“觀”智。有“觀”則有“照”,觀照同時,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則近道矣。道次第頗是分明。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東方圣人孔老夫子的內(nèi)修功底,真乃個人修身實踐與家國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統(tǒng)一。
三、闡明“明明德于天下者”應該怎么做?
《大學》概括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1、起用古人的經(jīng)驗。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經(jīng)驗是值得大寫的。
首先,遠古堯舜禹等,是圣君典范。當然,按歷史記載,堯舜禹時代的社會背景是沒有階級的剝削與壓迫,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極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
《大學》讀書筆記2
1805年7月,拿破侖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zhàn)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帕甫羅芙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瓦西里公爵和他漂亮迷人的女兒海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皮埃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fā),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皮埃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祖霍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侖征戰(zhàn)歐洲頗感興趣。在這里,他高興地結(jié)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伯爾孔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qū)④姷恼賳荆ト嗡膫髁罟,將出國跟征?zhàn)歐洲的拿破侖軍隊作戰(zhàn),任即將分娩的妻子莉莎和妹妹瑪麗婭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zhàn)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里,委托父親加以關(guān)照。于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lián)合縱隊去任職,并受到了嘉獎。
皮埃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組霍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遺產(chǎn),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shù)一數(shù)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瓦西里公爵早就窺視別祖霍夫家的財產(chǎn),本想通過聯(lián)合別祖霍夫公爵的大女兒——大公爵小姐卡季什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后,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皮埃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海倫嫁給彼埃爾,以圖錢財。結(jié)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皮埃爾發(fā)現(xiàn)了妻子與好友多羅霍夫之間的曖昧關(guān)系,他與多羅霍夫行搏斗,并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后,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回到了妻子身邊,但妻子依然放蕩如故,令皮埃爾陷入了郁郁寡歡的生活中。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lián)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zhàn)斗就要打響了。由于在戰(zhàn)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采取了馬上出擊的戰(zhàn)略,結(jié)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莎正好產(chǎn)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后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于領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與法言和,和平生活開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托洛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塔莎深深地
吸引了。但由于伯爾孔斯基老公爵強烈反對,只好互相約以一年的緩沖期,而 后,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即出國去了。但是,年輕的娜塔莎無法忍受寂寞,且被皮埃爾之妻愛倫的哥哥阿納托利的誘惑,而擅自與其約定私奔,同時私自去信取消與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的婚約。但私奔一事及時被娜塔莎的好友索尼婭阻止,與此同時娜塔莎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大病一場,之后洗心革面。
一八一二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zhàn),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于多勃琪諾戰(zhàn)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jié)節(jié)敗退,眼見莫斯科即將陷于敵人之手了。洛斯托夫家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產(chǎn)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塔莎方能于傷兵中發(fā)現(xiàn)將死的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她向他謝罪并熱忱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皮埃爾化裝成農(nóng)夫,想伺機刺殺拿破侖,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其妻海倫于戰(zhàn)火中,仍繼續(xù)其放蕩行為。最后,因誤服墮胎藥而死亡。
幾番奮戰(zhàn)后,俄國終于贏得勝利,皮埃爾于莫斯科巧遇娜塔莎,兩人便結(jié)為夫婦,而安德烈·伯爾孔斯基公爵的妹妹瑪麗婭也與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結(jié)婚,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有人說,托爾斯泰寫《戰(zhàn)爭與和平》的契機是為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于片面。我認為,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說,應該是包羅萬象的,而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小小的目的。從《戰(zhàn)
爭與和平》里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gòu)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是主觀的,同時又是客觀的。說它主觀,是因為他來源于托爾斯泰的思考與總結(jié),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說它客觀,則是因為他并不強加于人,而是對人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在“托化”的同時又逐漸凸顯出自己的個性來。
另一方面,我又認為,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里。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guān)心的,應該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恒。《戰(zhàn)爭與和平》里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jié)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希望我們?nèi)オ毩⑺伎,并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zhàn)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構(gòu)造了一部屬于自己的《戰(zhàn)爭與和平》。
應該說,《戰(zhàn)爭與和平》這部書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樣不凡。
結(jié)構(gòu)安排方面,要處理好這樣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難的,托爾斯泰卻能夠憑借自己的藝術(shù)天才,在戰(zhàn)爭與和平之間穿來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亂。而且,托爾斯泰似乎特別擅長描繪那種高難度的大場面,戰(zhàn)爭、舞會、宴席,他可以用極簡短的話把每個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盤托出,卻從無顧此失彼雜亂無章的感覺,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塵莫及的。
語言方面,《戰(zhàn)爭與和平》始終保持一種質(zhì)樸大氣且與眾不同的風格,它并不旗幟鮮明,但內(nèi)蘊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亞的雕章琢句來,要強出許多。
人物性格方面,《戰(zhàn)爭與和平》也有其高超過人之處。首先,書中幾乎每一個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瑪、小尼古拉等,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其它小說如《紅樓夢》、《水滸傳》也有類似成就)。其次,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斷變化。如皮埃爾,從單身到結(jié)婚、從私生子到繼承人、從海倫到娜塔莎、從雅各賓派到共濟會、從戰(zhàn)爭前到戰(zhàn)中到戰(zhàn)后、從貴族老爺?shù)椒斣俚结尫拧某醭龅罆r的年輕氣盛到后來的好學深思,他的性格一直處于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tài),每經(jīng)歷一件事情,他都會產(chǎn)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身的轉(zhuǎn)變。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經(jīng)歷過很多大的變故,從軍、負傷、喪妻、對娜塔莎的愛情及娜塔莎的變心、還有死亡。相比皮埃爾而言,他的性格的變化是比較突然的,這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及自身特點有關(guān)。娜塔莎的變化最大,尤其是與皮埃爾結(jié)婚后,她由原來那個活潑、快樂、愛唱愛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不修邊幅、甚至有點吝嗇的母親,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見到她時,竟會大吃一驚。但,無論這些人物的變化多么不可思議,我們都會覺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異議,似乎一切事情就應該這樣。而且,無論他們怎樣變化,皮埃爾還是皮埃爾、娜塔莎還是娜塔莎、安德烈還是安德烈,他們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大學》讀書筆記參考】相關(guān)文章:
450字讀書筆記參考07-01
讀書筆記600字參考07-01
哲學讀書筆記精選范文參考07-02
青鳥讀書筆記500字參考07-05
童年讀書筆記500字參考07-05
100字的讀書筆記范文參考07-01
論語讀書筆記300字參考07-01
《我們》讀書筆記參考1200字07-01
參考昆蟲記讀書筆記07-03
《媽媽走了》讀書筆記參考1500字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