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小學語文交流課《釣魚的啟示》聽課的心得體會
王老師執(zhí)教的《釣魚的啟示》總體來說不錯,文本理解的準確,教師有扶有放,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從學生談的收獲中不難看出,孩子們的感受還是很大的。
一、緊抓爭議點,引發(fā)討論。課文的難點是父親語重心長的一段話,而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還應從“該不該放這條魚”入手。王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該不該放這條魚”可以說,抓的非常好,真理越辯越明,只有學生在發(fā)言中能做到有理有據(jù),我想就能體會到父親一席話的含義。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就要你應該尋找這些“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語句,引發(fā)學生討論的焦點,從而突破文本的難點。如劉玉鳳老師執(zhí)教的《普羅米修斯》,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這樣很容易打開學生的思維。
二、給學生一個空間,收獲一份精彩。王老師在學生充分理解了父親的話后,并沒有戛然而止,而是引發(fā)學生再次升華自己的讀書所得!皬囊患∈轮,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你想對父親說點什么?”讓學生變換角色,練習說話。課上到這里,以為文本理解的可以了,也可以理解為是對整節(jié)課的總結。沒想到王老師,又打出了一段字幕“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在他在知道沒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法國思想家”的一段名言。這句名言恰到好處地揭示了父親話語的真諦,以為老師又一次升華了中心,正為老師叫好呢,王老師又說:“你學完課文后,對道德有什么新的認識?或者你學完課文后有什么收獲?也把它寫下來,這就是你的名言了!焙⒆觽兊膭(chuàng)造力真的是讓我們驚訝,他們在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也能談自己對道德的認識,真的讓人佩服,同時也為王老師精彩的設計叫好。這也是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一次成功見證。
建議:
之所以說是建議而不是不足,是因為自己是在王老師的設計之上受到的啟發(fā)。如果王老師的教學上再改進一點,那么是否會更完美一點。
上課伊始抓“焦點”。上課伊始,王老師在學生回顧整體后就應該拋出“焦點”——該不該放魚。在王老師的課上,文本處理了一半多,老師才讓學生小組討論“該不該放魚”,這時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前面的“熏陶”,答案當然只有一個——放!那這樣的討論就虛同擺設,沒意義了。學生的理解也就僅僅局限在為什么放了。而且思維形成定勢,再讓學生談為什么放,學生的答案就只停留在“魚要產(chǎn)卵,會影響許許多多的魚”,而忽略了道德的問題。(如果這時教師引導——不產(chǎn)卵就可以不放嗎?也能進行及時的補救)如果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放?不放?并且,教師有意識側向于不放也有道理,減少學生口是心非的答案。那樣教學中,再讓學生找出不放的理由:沒有人看見;魚又大又美,那么誘人;釣的時間長;還以幾分鐘就到開釣的時間了等,在適機的引導學生讀文字,品讀這些理由,真的是不舍得放,同時明白這是多么大的誘惑呀!再讓同學們找出放的理由:你現(xiàn)在留下的是一條普通的魚,如果你不遵守道德的話,將來你留下的將是一條更加誘惑的“魚”——他可能是什么?讓學生猜想,進而理解父親的話中“像釣到的大鱸魚那樣”的是什么。
這樣的設計,就沒有了教學中教師的一問一答,牽著學生走的現(xiàn)象,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得以體現(xiàn)。
【小學語文交流課《釣魚的啟示》聽課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2017聽課交流計劃07-12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心得12-02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02-22
《釣魚的啟示》評課稿08-09
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聽課心得體會05-14
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01-23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優(yōu)秀]07-05
語文《釣魚的啟示》的教學實錄07-04
語文課聽課心得體會01-22
語文聽課評課心得體會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