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山東春節(jié)風俗

時間:2023-03-09 14:17:16 春節(jié) 我要投稿

山東春節(jié)風俗(通用12篇)

  春節(jié),即農(nóng)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一起來看看山東春節(jié)風俗,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東春節(jié)風俗(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東春節(jié)風俗(通用12篇)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1

  春節(jié)舊俗

  舊俗春節(jié)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fā)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后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jié)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qū)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飯后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余頭。水餃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

  吃餃子充滿了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春節(jié)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fā)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拜年

  春節(jié)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后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后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xiàn)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fā)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臨清初一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此謂“拜莊鄉(xiāng)年”,最后,村長指揮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

  鄆城等地有“春節(jié)五更乞長”的習俗。兒童起床后一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鄒城則有搗鼠洞的特殊習俗,初一早晨,用面杖搗鼠洞,邊搗邊說“戳打戳,戳打戳,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一個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證糧食安全。

  初一忌諱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準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jù)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兇”。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解除。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商店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地區(qū)俗規(guī)

  魯西南地區(qū)俗規(guī),初一早上不能把雞、鴨、鵝等放出來,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攪亂了年(因為鞭炮齊鳴,會把家禽驚得到處亂飛),其它如牛、馬、狗、貓等家飼動物,都得到優(yōu)待,有的吃餃子,有的啃肉骨頭。有的人家用五谷雜糧喂牲口,牲口吃飽以后,再用掃帚從牲畜頭上往下掃,掃出什么糧食來,就意味著這種糧食豐收。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飯喂雞,據(jù)說雞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把各種食品端給狗吃,據(jù)說狗先吃的東西,必定豐收。

  膠東龍口、蓬萊一帶,初一早晨還有些特殊活動。一是照虛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紅燭,掀起炕席照照,然后再把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驅逐黑暗,把邪氣惡息統(tǒng)統(tǒng)趕出去。二是壓窗臺,把年前用面粉做好的各種各樣的面花于初一早晨放到窗臺上,十分美觀。三是“打秋千”,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囑咐,攀著門栓打三個“秋千”,據(jù)說這樣能長得快。四是放壓缸錢,把一些硬幣扔進水缸,據(jù)說放了壓缸錢,一年不會干旱,五谷豐登有余錢。五是丟盛蟲(蟠龍),初一早晨,女主人先要把年前用面蒸的`盛蟲放進糧囤和面缸之中。盛是剩的諧音,丟盛蟲取“剩余”之意。地當京杭大運河的微山縣南陽鎮(zhèn),年初一由兒童擎燈籠上街,跳躍歡呼唱吉利歌謠,俗稱“喊發(fā)”。兒童所唱吉利歌謠有多種:“發(fā)財!發(fā)福!買地!蓋屋!”,“今年好子(個)年!明年排大船!裝紅棗,下江南,裝一個,卸一萬,掃倉掃個八百擔!”,“發(fā)來!圓來!元寶轱轆家里來!”

  萊蕪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習俗。人們上墳、燒紙、鳴炮、叩頭,將祖宗送回墳塋。回家以后,把家譜收起來,春節(jié)祭祖儀式遂告結束。但是,有的地區(qū)是初二送家堂,還有的地區(qū)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串親

  串親是春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臨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孫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稱“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較遠的親戚家。膠東東部和萊蕪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親,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春節(jié)串親,都要帶一些禮物。新婚女婿給岳父的禮物十分講究,萊蕪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點、饃饃。雞、魚、香腸、罐頭、掛面、油條各算一色。此外,香煙、糖塊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雞要帶兩只,魚要帶兩條,各色禮物,均要雙數(shù),切忌單數(shù)。

  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給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話說:“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比R西串親的順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頭”。岳家對姑爺,特別是新婚姑爺要盛情接待。萊蕪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雞、魚、肉、蛋外,一般都要擺“四頂四”,就是四個果碟,四個炒碟,四個小碗,四個大碗和四個大盤。陪客的人要輪流給姑爺敬酒。岳家給姑爺?shù)幕囟Y是10斤左右的大饃饃和大糕各一個。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親,叫做“扎根”,據(jù)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扎根時,外祖父、舅舅、姨媽等都要送給新娘壓歲錢,魯西南的新婚夫婦串親一般都在雙日,意為成雙成對,大吉大利。舊時,臨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親,過了十五之后才能串親。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2

  爸爸是河南人,媽媽是山東人,因此過節(jié)的風俗也不太一樣。去年的春節(jié)我就是在山東度過的。山東的春節(jié)猶如一幅幅連環(huán)畫,熱鬧非凡。

  按照山東的習俗,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下旬才開始。一開始做的是準備工作。大人們都忙著買一些吃的食物和過年時要穿的.新衣服。小孩子都買一些摔炮,尤其是男孩子,這是他們的最愛。女孩子就買一些在手里拿著玩的煙花,這些煙花在晚上放最適合不過了。

  除夕夜,人們都要開著燈睡覺,據(jù)說這樣吉利。

  正月初一可是春節(jié)中最隆重的一天。一大早,男人們就會帶著自己家里的男孩子們去拜年。這禮拜年,要給比自己年長的人扣頭以示尊重。吃飯前,還要放一掛鞭炮。吃完早飯就更熱鬧了。結了婚的女人家也要去拜年,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是成群結隊的拜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去逛超市,買煙花爆竹來玩,去放煙花爆竹。女人們拜完年就要回家?guī)屠先藗儼溩樱瑸橥聿妥鰷蕚。大約在這天下午四點多的時候就要開始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好像一首快樂的歌。只要抬頭一看,多多少少都會看到煙花那絢麗的光芒。這里的人一般睡覺早,七點多鐘就已經(jīng)進入了夢鄉(xiāng),可這一天人們熬到十一點多還沒睡覺。到處都能聽到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還能看到五彩繽紛的煙花。

  這里的春節(jié)真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過完正月十五就正式結束了。人們的生活又回到了從前的樣子:大人上班,小孩上學。

  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墳上祭祖的習俗,祭祖要帶上豐盛的貢品、紙錢、香鉑,并且還要帶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靈。初三初四則是走親戚的日子。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3

  我是山東人,老家在山東威海,今年因為爸爸值班,沒回去。但是我們仍然用我們那邊的方式過年。在那些回家過年的日子里,過年要干什么都十分有規(guī)律,就拿過年的前幾天來說吧。我們山東人在過年前幾天要備年貨、打掃衛(wèi)生、買新衣服。備年貨是孩子最想干,也是干的最積極的一件事。在過年的前幾天,大人通常會領著孩子到集市上買些零食和糖果,還有所謂的.“旺旺大禮包”如果你在山東賣一些小食,那在過年前一定會“大豐收”。當然還要一些福字和對聯(lián)。

  在農(nóng)歷二十三那天,家家戶戶都忙著打掃衛(wèi)生,這就是大家所說的辭舊迎新。把一年的灰塵都打掃干凈,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三十,山東要干些啥?先吃頓豐盛的年夜飯,然后看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當聽到電視里悅耳的鐘聲,就開始吃餃子,這餃子里有錢和紅棗,如果誰吃到錢或紅棗,說明這一年的福氣會很好哦!下面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給長輩拜年,收壓歲錢嘍!這次收到的可都是長輩們對我們的祝福,太爽了!呵呵。

  大年初一,穿新衣吃餃子,出去拜年了。在我們山東,走親戚訪友都能收到壓歲錢。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也想去山東呢?想來?我們山東人民隨時歡迎你們哦!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4

  我的祖籍是山東省,我雖然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出生,但是我還保留了一些山東人過節(jié)的習俗。我認為山東人過春節(jié)時的風俗很有特點,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到了小孩子日日夜夜盼望的除夕,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我也特別愛吃餃子。山東人做餃子的方法也很有特點,煮餃子前是要鳴放鞭炮,為了讓家人一年都平平安安。煮餃子燒火要用芝麻秸,意味著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日子會越高越好。餃子要多煮幾碗,必須多出一些,表示年年有余。餃子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王爺,保家人幸福美滿。就餐時,除了每人吃一碗餃子,還要多盛一兩碗,希望人丁興旺。餃子里包了許多東西比如:硬幣、棗子、栗子等。吃到棗子,表示新的一年能早期干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這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會長命百歲;吃到硬幣,說明這個人這年會發(fā)財。我在每次除夕都會吃到硬幣或花生米,特別幸運,使我很高興。

  在農(nóng)村,大年初一早上不能把家畜放出來,如果家畜被放出去后會被爆竹聲驚嚇到,這樣年就會被攪亂。牛、羊、馬、狗等家畜會得到優(yōu)待,狗能吃到餃子,而大型家畜能吃的'五谷雜糧。人們等家畜吃飽以后,再用掃帚從家畜的頭往下掃,掃出什么糧食來,什么糧食就會豐收。人們會用初一早晨的隔夜飯喂雞,據(jù)說雞在過年時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

  山東省的人們過年的習俗與眾不同吧!我們國家的各個民族或地區(qū)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真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5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的風俗代表著為不同的文化。第6課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北京的春節(jié),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山東的'春節(jié)。

  在山東,元旦要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有些地區(qū)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jié)節(jié)高升,飯后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余頭’’。

  到臘八這天,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首先支起大鍋,用糯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江米、葡萄干等來熬粥,火要用溫火,慢煮,一小時后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熬出來非常的香。

  臘月23過小年,這在山東是為打發(fā)老灶爺也就是灶君上天,在傍晚擺上貢品進行,灶君像旁的對聯(lián)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為一家之主,以保一家平平安安。

  臨近三十,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xiàn)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式各樣的饅頭、餃子、糕餅。

  大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城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帶。午后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后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送“壓歲錢”,裝在紅紙袋里,上面寫有“長命百歲”的字樣,放在小孩子的枕邊。

  春節(jié)期間,村村鎮(zhèn)鎮(zhèn)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元宵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燈節(jié),在這天家家都要點燈、吃元宵,以保團團圓圓。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6

  照山東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在這一天,家家都開始做隔年飯,隔年飯是用各種肉,各種菜等做出來的。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做炸果子,就是把面做成薄薄的,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放到熱油里面,過十分鐘,炸果子一個個胖胖的,就著餃子一起吃,在山東過年,家家吃炸果子和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面,把老面、甜面等買回家,交給父母,讓父母把面做成一個個“小動物”,和隔年飯一起吃。第二件大事是買鞭炮和花炮。但東北人是不買小玩意兒的。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要用的東西,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雞肉、魚肉等預備充足,店鋪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初六關門,到正月初七才開 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端上年夜飯,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之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斷。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夜截然不同,街上沒有什么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在午前探親,女人在家打掃。中午把除夕的隔年飯吃完,暗示年年有余。

  大多數(shù)店鋪在初七開張,不過并不忙,店鋪中的人還可以輪流到街上看戲、逛街。

  元宵上市,春節(jié)又來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被燈照著亮如白晝。晚上還可以吃元宵呢!

  一轉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jié)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們要去上學了,大人們又要去照常辦事了!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7

  春節(jié)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節(jié)為高潮。在春節(jié)期間,我國大部分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顒迂S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顒舆@天被人們視為最吉祥的日子。

  濟寧是運河民俗最集中的地方。當年慈燈寺門前有熱鬧的`廟會,春天有城隍爺出巡,夏天汛期有迎送小龍王,呂洞賓誕辰時呂公堂煙火興旺。每年春節(jié),龍燈、旱船、高蹺、秧歌、獅子舞,走街串巷,絡繹不絕。

  進入臘月20以后,開始蒸饅頭,做豆腐,殺豬賣肉,打掃房子,買鞭炮,做新衣服。大年三十中午開始帖春聯(lián),并上林請先人回家過年。到晚上,家家點亮天燈,一個大家的男人們一般聚在一起喝酒熬夜,而婦女則會在一起包水餃,包完后一般就睡覺。

  大年初一,男人們在凌晨四點左右就把全家人喊起來,都穿上新衣服,祭老天爺爺,還有門神,放鞭炮,下水餃吃早飯。而后家中留下一中年人照顧老年人,接待拜年的人。而其他人則會出門拜年,一般先到近門近族家拜年,給長輩磕頭。然后近門近族聚在一起到別人家中拜年。抽棵煙,喝口茶,吃點瓜子,同老人聊聊天。從村西拜到村東,不管姓什么,只要家中有老人,都拜一遍。這是初一,給本家及本村人拜年。

  到初二,外甥到姥娘家拜年。初三四到姑姑家,初五初六到老丈人家。特別初六,一般新姑爺都在初六上門。初七初八開始到姨家等等。

  小時候,和很多小孩一樣,都盼望著過年,F(xiàn)在每每回憶起小時候過年的情景,我都覺得美美的,那時的經(jīng)歷,是我一輩子珍藏的記憶。一提到過年,最開心的是孩子,最累的是父母。除夕之前,媽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家大掃除,要把每一個角落掃得干干凈凈,意味著除舊迎新。第二件事就是要去市場買年貨。鞭炮不是男孩子的專利,也有專門為女孩子設計的鞭炮,橢圓形,尾部很細,手拿著尾部,使勁摔在地面上,“啪”地一聲,還很響呢。

  臘月二十三:吃小年餃子

  年三十:一桌子菜,吃餃子,守歲,夜里12點到第二天太陽出來前不能上廁所

  年初一:大早上吃餃子,放鞭炮,走奶奶家

  年初二:走姥姥家

  初三:就不大講究

  初四;不出門,怕“出事”

  初五:吃“破五”餃子,吃餃子就可以動刀動剪子

  正月十二:小年,吃餃子

  正月十五:吃元宵,看燈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8

  孔府年節(jié)有一些和民間不同地方

  臘八。臘八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給當差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粥果”。這樣粥是供內宅,本族以及上供用。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臘八這天派尼姑來要粥,要“盆頭米”。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場面“蒸壯”就出現(xiàn)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饅頭。

  大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帶。午后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后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送“壓歲錢”,裝在紅紙袋里,上面寫有“長命百歲”字樣,放在小孩子枕邊,每人準備一個景泰藍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據(jù)說孔府中所有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過后所有人起來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樓”。朝各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南、西北,各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神牌位,正中一張桌子上擺天地神牌位!疤斓貥恰迸,立“朝天竿”,點“天燈”,日夜不熄,一直要點半個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來,先不說話,用手摸摸食盒里東西和壓歲錢。起床后拜廟、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來孔府拜年。下午當?shù)亍褒垷魰豹{子舞等進孔府表演,孔府當差和“花炮戶”燃放焰火,慶祝新年。

  寧陽縣

  寧陽縣元旦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后將年前以面粉做成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著門拴打三個秋千,據(jù)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qū)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jié)節(jié)高升,飯后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余頭“。膠東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jù)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舊時還有初五“送窮“習俗。當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曲阜則在初五辦“文曲星會“,初五晚上,學生要到老師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師出題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師它焚掉,叫做“文曲星會“。

  嶗山

  春節(jié)期間,嶗山村村鎮(zhèn)鎮(zhèn)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元宵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燈節(jié)。嶗山沿海漁村里,鞭炮齊鳴,漁民在船老大帶領下來到各自漁船上送燈,預祝新一年漁業(yè)豐收。

  農(nóng)歷清明節(jié)到谷雨期間,是嶗山漁民祭海時節(jié)。祭海時,漁民們在海灘上擺設豬、雞、魚三牲供品,大面饃和糖果,點燃香燭鞭炮,舉行傳統(tǒng)祭海儀式。祭海日子里,純樸豪爽漁家人用好酒好菜熱情地招待前來觀看祭海親朋好友,大家一起開懷暢飲。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9

  莘縣溫莊火獅子

  火獅子是莘縣溫莊獨有的一種民間藝術絕技,據(jù)當?shù)厝送扑阋褌骶糯,?00年歷史!盎皙{子”有別于傳統(tǒng)的南獅、北獅,用數(shù)千根火捻點燃后的亮點組成的獅子輪廓,極其藝術感染力,是山東省乃至全國獨有的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的民間舞蹈形式!盎皙{子”2007年被山東省政府收錄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柳林花鼓

  柳林花鼓,又稱秧歌,是山東省冠縣境內優(yōu)秀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柳林花鼓創(chuàng)始于明朝時期,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以武打動作與民歌演唱相結合,載歌載舞,生動地反映了北宋末年梁山英雄化裝混進大名府,搭救盧俊義的情景:持傘者:吳用;頭鼓:劉唐、李;二鼓:柴進、花榮;頭鑼:孫二娘、扈三娘;二鑼:顧大嫂、樂大娘子;和尚:魯智深、武松;京媽媽:金小姐(即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救出的那人,因其能歌善舞,特從外地請來,以協(xié)助眾好漢進城);老韃子:宋江;憨。貉嗲唷jP注聊城微信公眾平臺,賬號“說聊城”的拼音。收獲更多精彩;

  聊城雜技

  聊城雜技歷史悠久,藝人輩出,逐漸形成了富有齊魯特色的雜技行業(yè)文化體系。聊城雜技主要包括馬戲、魔術、表演三大種別,重視腰腿頂功,突出新、難、奇、美、險,藝術風格樸實、英武、粗獷,素有齊魯英豪之稱,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運河秧歌

  運河秧歌是一種綜合性的舞蹈,至今約三百多年的歷史,是當?shù)厝嗣袢罕娝矏鄣拿耖g歌舞藝術形式。在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境內古老的運河兩岸的十幾個水閘碼頭,幾十個村莊流行。目前梁水鎮(zhèn)、沙鎮(zhèn)、道口鋪、閆寺、李海務(今鳳凰辦事處)等一帶均有秧歌隊。運河秧歌陣容龐大,少時二三十人,多時六七十人。其中傘棒舞的動作豪邁粗獷,矯健、英武、多與武術套路相糅合,難度高、力度大。秧歌演出通常先以棒舞開場,然后舞傘人領諸人登場。隨后傘旋棒打,舞隊中花大姐、花公子、三花臉、憨老婆、憨小、紳士、老翁、火流星、高蹺、跑驢等角色,在傘的指揮下依次表演。穿梭在隊伍中的憨小、憨老婆等丑角,不時地說出農(nóng)村最讓人發(fā)笑的話,詼諧逗趣。

  東昌府道口鋪竹馬舞

  竹馬舞是道口鋪辦事處的特色文化,也是聊城有名的民間舞蹈形式!爸耨R舞”是春節(jié)期間民間的一種花會形式,多在元宵節(jié)前后表演。表演竹馬者一般要求4男4女,分生、旦、凈、末、丑等角色,正生騎紅馬,青衣(俏閨女)騎黃馬,小生騎綠馬,花旦(花大姐)騎白馬,小丑騎黑馬。竹馬的表演在跑動時,各角色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配合默契,以走場為主,有“雙進門”、“開四門”、“水溜溜”、“繞八字”、“蛇蛻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圓場”、“三龍出水”、“南瓜蔓”等十余種。演員手中的道具,或馬鞭,或刀槍劍戟,或棍棒,根據(jù)人物身份選定。表演者通過表情、姿態(tài)和唱腔,表現(xiàn)劇情和人物性格。表演時,伴奏樂器多為鑼、鼓、镲等打擊樂器。目前,這種活動已與秧歌、戲曲小唱如弦子戲、三句半、呂劇、豫劇等有機結合,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內容更鮮活的寓教于樂的民間娛樂健身運動。每逢節(jié)慶,五顏六色的群馬,生龍活虎,跳躍奔馳,大大活躍了節(jié)日氣氛,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冠縣三合莊高蹺

  冠縣辛集鄉(xiāng)三合莊村高蹺,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已傳承11代。它的表演氣勢歡騰,熱烈奔放,輕盈優(yōu)雅,靈活飄逸,粗獷剽悍,樸實穩(wěn)健,具有魯西民間舞蹈的典型特點。高蹺隊剛組建時時只有3付拐子,表演動作也非常簡單,后來經(jīng)一代又一代傳人不斷豐富發(fā)展,隊伍逐漸壯大,表演日漸成熟。高蹺隊多在民間集市、廟會上打場子表演,頭付拐上錠有鋼釘,能很快打開場地。表演中演員扮成各種戲曲人物,踩著高蹺進行表演。技藝高超的演員能表演劈叉、翻跟斗、從八仙桌上向下翻等高難度動作,喜劇人物則插科打諢、詼諧逗樂。高蹺表演沒有固定的曲目,往往根據(jù)演員的特長,表演一些簡單的小戲,如《小放!、《劉海砍樵》、《十八相送》、《豬八戒背媳婦》等。關注聊城微信公眾平臺,賬號“說聊城”的拼音。收獲更多精彩;

  高唐落子舞

  高唐“落子”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發(fā)源地在高唐縣城南15公里處的倪堂村。落子舞的道具簡單,僅用1根1米左右的.竹竿,兩端加紅毛線穗、銅鈴數(shù)個、竹竿涂上綠顏色,桿體夾銅幣,打跳起來,隨著舞步的節(jié)奏,同時發(fā)出多種清脆的聲音,陳列在室內,還是一種非常漂亮的工藝品。落子舞的服裝講究,男演員頭戴英雄巾,黑褲褂加黃坎肩,打裹腿,黑鞋加彩綢;女演員上身緊身紅褂,下身緊身褲、紅鞋,具有古今結合的觀賞價值!奥渥印比藬(shù)不限,10到40人均可,但打、跳的動作、舞步、節(jié)奏要絕對一致。全隊人員要求男女各半。在歷史上,領舞者是類似戲曲舞臺上的男丑角和女彩旦。女彩旦大多數(shù)為男扮女妝。男女領舞者是隊伍的支柱和核心。他們不僅與整個隊伍配合一致,而且相互挑逗,妙趣橫生,令人捧腹不止。

  田莊花船

  田莊花船位于冠縣冠城鎮(zhèn)田莊村一帶。田莊花船有著200多年的歷史。田莊花船表演分“文武場”,文場演唱,武場舞蹈。文場共5人,踩街時敲鑼鼓,表演時演唱本地流行的亂彈。亂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被稱為“北曲遺韻”,唱腔風格高亢嘹亮、悲壯蒼涼,別有韻味。演唱的劇目主要有:《鐵冠圖》、《高平關》、《趙公明下山》、《高金寶下南唐》等。武場舞蹈表演包括4部分:它有花船、花車、二人搬、老姜背老婆四種舞蹈組成,表演各富特色;ù硌輧(yōu)美流暢,模仿逼真;花車表演配合默契,風趣幽默;二人搬表演熱烈火爆,技術獨特;老姜背老婆表演真假難辨,富有極強的生活氣息。

  魚山梵唄

  “梵唄”起源于佛陀時代,“梵”為古印度之意,“唄”為贊嘆、贊頌,是佛教舉行宗教儀式時,在佛菩薩前歌誦、供養(yǎng)、止斷、贊嘆的頌歌,是凈化人生的清凈之音,后世泛指為傳統(tǒng)佛教音樂。因“唄”與佛教同樣從梵土(古印度)傳入中華,故稱“梵唄”。公元230年曹植登臨魚山,聞巖洞內傳有梵音歌唱,便擬寫音調并依《太子瑞應本起經(jīng)》的內容編撰唱詞填入曲調,后被稱為“魚山梵唄”。

  臨清五鬼鬧判舞

  “五鬼鬧判”是流傳于臨清城區(qū)的一種面具舞蹈,是以古代傳說的神話故事為內容的大型民間舞蹈,“五鬼鬧判”中的“判”即陰司判官,亦即傳說中的鎮(zhèn)鬼之神鐘馗;“五鬼”即是手執(zhí)琴、棋、書、畫以及撐傘的蝙蝠鬼,每當演出之時,隨著一陣緊鑼密鼓,手執(zhí)琴棋書畫的小鬼首先翻騰跳躍出場,動作灑脫,加之多種形式隊形變換,整個場面情趣盎然,隨后身材高大、豹頭環(huán)眼、腰佩利劍的判官在傘鬼的伴舞下出場,只見他手執(zhí)木板,舒展闊袖與眾小鬼打斗嬉戲,或環(huán)眼圓睜、明察秋毫;或托琴聆曲、凝目觀畫;或舉盤品棋、捋髯審書,小鬼判官配合默契,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加之借鬼喻理、伸張正義、鞭撻邪惡的深刻思想內涵,因而不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它都深受勞動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郎莊面塑

  郎莊面塑產(chǎn)生于冠縣北館陶鎮(zhèn)郎莊村。面塑花樣豐富,題材廣泛,“哪叱鬧海”、“趙匡胤借頭”、“舞獅”以及老虎、金魚、青蛙、瓜果、花籃等,應有盡有。其制作過程,用精麥面粉發(fā)面,發(fā)好后在案板上用剪刀、梳子等工具捏塑出各種花樣,然后蒸熟,上膠繪色、曬干即成。它的造形簡練夸張。面塑為半浮雕式,經(jīng)過蒸熟“發(fā)胖”,顯現(xiàn)出一種渾厚的造型美。著色也很大膽,常涂以大塊面的紅、黃、綠等原色,間以多變的線條,再用少量的鈷藍和白的粉點綴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后用墨綠勾畫出任務眉眼和發(fā)色,造成色相度的對比,使面塑色彩更加活潑跳動、絢麗多彩。著名民間工藝美術專家鮑家虎曾幾次到冠縣考查,贊其為“民間工藝品中的一枝奇葩”。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10

  年前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年前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年前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年前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jié)中才能吃到肉。

  年前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jié)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年前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后被紅紙代替。

  年前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新年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新年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新年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新年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shù)。

  新年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新年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新年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新年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yǎng)生息。

  新年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新年大年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新年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jié)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圣母”。是拯救難產(chǎn)婦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后演化為元宵節(jié)觀燈。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11

  辭灶

  日照的年味從臘八開始漸濃,而從臘月廿三小年開始,大家就開始緊湊的忙年了。臘月廿三這天,要進行辭灶。傳說中,作為一家之主的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jiān)察一家,到了臘月廿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一年的功績。

  臘月廿三這天,家家戶戶包餃子,辭灶時一般要將煮好的水餃先端到灶臺上祭過灶王爺,然后才可以開飯。有的人家還喜歡在灶臺上擺放一些點心和糖果等送灶王上天,祈求灶君享用美食之后,“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除塵

  臘月廿四打掃衛(wèi)生,是一年中最認真最徹底的清潔,一般全家動手。先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里,徹底清掃一遍,再用掃帚打掃房頂和墻壁的灰塵、蜘蛛網(wǎng),連玻璃、窗臺等也都要仔細地擦拭干凈。家里的鍋碗瓢盆也都擦拭一新。

  近幾年,不少人不愿自己動手打掃衛(wèi)生也怕自己清潔的不徹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找家政公司打掃,特別是居住在樓房的人們更喜歡找保潔擦拭玻璃,清洗油煙機等。

  做豆腐

  臘月廿五,做豆腐。日照的豆腐好吃,采訪中不少家住外地的人都有這樣的感慨。日照水好,日照的豆制品也非常細膩。對于不少人家來說,做豆腐這一習俗仍然保留著,因為豆腐代表著“都!,有的人家還喜歡將一部分豆腐凍起來,留著正月吃。白菜豬肉燉豆腐是正月里餐桌中最常見的菜。

  做豆腐首先要選好的黃豆泡,泡好后再磨成豆汁,再將豆汁放鍋里煮,然后點入適當鹵水,攪拌,等出豆腐腦時,再將其放入篩子之中,壓制而成。一般做豆腐需要全家人一起參與,一個人燒火,一個人負責點鹵水,特別是壓制豆腐時更需要全家總動員。做豆腐也是一門學問,鹵水點多少,火候是大火還是小火都是有講究的。

  蒸餑餑、年糕、發(fā)團

  對于日照人而言,年會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六,因此小年過后要多準備一些餑餑,以備正月吃。因此從臘月廿五后,就要開始蒸餑餑了。日照人喜歡團團圓圓的感覺,因此用白面蒸的餑餑個頭也大!拔壹乙话阋唤锩嬲粢粋,往年都是7斤面蒸7個餑餑。”市民尹女士介紹,今年家里的餑餑也還是按照老標準。

  不少人家還喜歡蒸年糕,年糕諧音“年高”,再加上口味香甜,特別受家中的小孩喜歡,而年糕不僅有黃色還有白色年糕,寓意著黃金和白銀。而棗山也是日照特色的年俗食品,通過棗子的點綴,將本來單調的面食形成了一個“山”的形象,也寓意著新的一年的生活會越過越紅火。

  作為日照的特色面食,發(fā)團很受日照本土居民的喜愛。一般的面食是以白面為原材料制作的,而發(fā)團則是用大米磨成面制作的,制作的發(fā)團白中透亮,吃起來也很有勁道。同時發(fā)團本身的.名字也代表著發(fā)財和團圓。

  添碗筷

  臘月二十六七趕大集置辦年貨,除了要買肉、魚、蔬菜、水果等年貨外,日照人還喜歡添置一些新的碗筷,不管是盤子還是碗添置的數(shù)量都是雙數(shù)的,特別是當年有新媳婦嫁入或者孩子出生更會在過年時添置餐具,寓意著“添丁”。

  即使家中成員沒有增加,也要添置餐具,這是因為餐具增多,意味著家中不缺吃少穿,日子過得豐盈,同時也蘊含著一種期待,新的一年人丁興旺。

  貼對聯(lián)

  貼對聯(lián)自然是過年不可或缺的習俗,不管是住樓房和平房,不管是居民家中還是辦公寫字樓,人們都習慣在門中貼上“門迎百福開財源順意來”、“福生金寶地財進富貴家”、“笑納八方財喜迎四季福”等代表著富貴和吉祥的春聯(lián)。

  除了在大門上貼春聯(lián)外,市民還會在小汽車、摩托車等車輛上貼上“車行千里路人車保平安”的吉祥春聯(lián)。而居住在農(nóng)村的人來說,會在糧倉中貼“酉”,由于“酉”和“有”諧音,自然也寓意著家庭更富有,新的一年莊稼大豐收。貼對聯(lián)時,豬圈、雞舍、狗窩等也不會放過,因為在日照人心里,不僅人要過新年,同樣也希望家中“六畜興旺”。

  “福”的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大大小小的“!弊譂M是。在貼“!睍r不少人還喜歡將“!钡惯^來貼,以代表“福到”。門中貼“福”,而窗戶中也會貼上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窗花。

  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中的菜的數(shù)量也是雙數(shù)的,最少4道,一般8道“發(fā)發(fā)發(fā)”、10道“十全十美”等,并且還要熬肉,放入粉條,寓意著生活幸福,長長久久。

  吃過年夜飯,全家人要圍在一起包餃子看春晚。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在守歲期間,小孩可以向長輩叩頭或者拜年,長輩則要向晚輩放紅包,以祝福孩子的新的一年茁壯成長。待到晚上12點,鞭炮齊鳴,以祝福新年來到。

  初一不掃地

  正月初一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穿上新衣服,少的給老的拜年!斑^年好”“新年越過越好”走在大街上見面都要彼此祝福,還要給熟悉的人挨家挨戶拜年。

  在正月初一這一天不掃地,由于到家中拜年的人多,瓜子皮,糖果皮等鋪滿一地,在日照多數(shù)人眼中,這象征著財富。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之所以正月初一不掃地,是因為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要從外頭掃到里邊,寓意著將外邊的財富聚攏到自家來。

  山東春節(jié)風俗 篇12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家家戶戶供奉灶王爺,奉品中“糖瓜”是少不了的,希望灶王爺上天后多說吉利話,多言自己的好話,給來年帶來平安。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這個不難理解,就是給家里大掃除,二十四這一天,對房間的各個角落來一遍大掃除,把家里打掃的一干二凈,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二十五做豆腐,以前家里究,過年能吃上一點肉就是非常豐盛的飯菜了,以前主要是以豆腐來招待客人的,所以到了二十五這一天,大部分人都會做一些豆腐,同時據(jù)說玉皇大帝聽灶王爺上天匯報后,這一天會下界查訪,所以豆腐渣自己吃,以示自己的清苦

  臘月二十六割年肉,以前物資匱乏,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吃上肉,所以到二十六這一年才出去割肉,待春節(jié)期間招待賓朋好友

  臘月二十七殺年雞,與上面的情況一樣,只有等到二十七的'那一天,才會把自己家養(yǎng)一年的雞殺了,準備好后待春節(jié)招待賓朋

  臘月二十八貼年畫,這一天人們把年畫、春聯(lián)、福字等都貼好,把村里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只等過年

  臘月二十九請祖上大供,馬上就要過年了,這一天會去上墳,請祖先回家過年。這是尊老愛幼美德的體現(xiàn)

  大年三十過春節(jié),這是農(nóng)歷最后一天,也就是正式的春節(jié)了。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家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過新年。

【山東春節(jié)風俗】相關文章:

關于山東春節(jié)風俗作文(精選16篇)02-23

山東春節(jié)作文06-30

山東春節(jié)習俗11-13

山東的春節(jié)作文02-20

山東萊蕪中元節(jié)風俗知多少呢12-16

[推薦]山東春節(jié)習俗01-10

春節(jié)有什么節(jié)日風俗作文 關于春節(jié)的風俗的作文02-25

廣州的春節(jié)風俗12-17

廣州春節(jié)的風俗03-22

春節(jié)風俗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