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新課改實驗的反思與總結
1、部分主管教學的領導和骨干教師分赴北京、廣州等地參加新課標培訓班的學習;
2、高一全體教師參加了市教研室在西麗等地組織的新課改的培訓活動;
3、召開了高一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家長和全體任課老師參加的“三軍”聯(lián)席會議,學校主管校長和教務處陳主任宣講了新課改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實驗的程序和步驟,并提出了相關要求;
4、全部十三個學科進入新課程模塊教學;
5、體音美率先進入模塊選修,學生開始走班上課;
6、設計擬定了學科模塊學分評定方案;
7、設計擬定了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及學分評定方案;
8、語、數(shù)、英三科在第一模塊結束后進行了補考和學分試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模塊補考和評價條例;
9、其他學科正在進行學分評定;
10、 教務處和班主任正在開展新的學生學籍檔案的整理工作;
11、 配合市、區(qū)兩級教研室組織新課標的課堂教學觀摩課
12、 期中考試后組織高一全體任課老師對新課程教學進行了一次研討,對前一段教學、教材、訓練等各方面提出了8個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擬定了8項對策。
13、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組織高一全體學生開展校外綜合實踐活動。
一學期新的課程改革實驗交織著得失成敗,日夜奮戰(zhàn)在課改第一線的老師們也有不少心得體會。圍繞新教材、課堂教學、學生學分評價等方面對本學期進行了反思與總結,現(xiàn)匯報如下:
關于教材
優(yōu)點:1.教材理念新, 整體思路很好, 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應用和探索意識。
2.教材編寫結構新穎,內(nèi)容緊扣時代脈絡,更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學生深切地感覺到科學對人類及對自己將來的作用,明確科學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對學生的引導有積極的作用。
3.對知識的掌握由以前的重結論到重過程和方法、重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重態(tài)度情感、重學科的現(xiàn)實應用、重知識的遷移能力、重基礎知識的建構,不再片面強調(diào)知識體系的完整。
4. 體系構建人性化、素材選取生活化、語言文字通俗化、版式設計美觀化。 制版、內(nèi)容、圖片能吸引學生。
5.新教材的一大亮點是在課后給思考、運用、探究、拓展性的問題,在明確探究目標的前提下提出活動建議,用問題把豐富的材料串聯(lián)起來,仿佛在浩如煙海的竹林中幫助我們開辟了一條通幽小徑。在學習內(nèi)容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個拓展、延伸的平臺,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原理與基本知識的前提下進一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深入思考,這就使得課程教學內(nèi)容具有較大的開放度,是以往教材所不能比的。
問題: 1. 一個模塊的量太大,限制了教學思考的空間; 教材知識點太多,每個課時的內(nèi)容也安排得太多,以至普通學校無法正常完成。
2. 教學課時緊張。對于新課標精神的貫徹、新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學生新的學習方式的實現(xiàn)都是十分不利的。新教材中大量材料、名詞、理論觀點都是教師以往教學沒有接觸到的,需要為他們補充知識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3. 部分教學材料的典型性不強,教材中有些內(nèi)容雖寓意深但顯得不簡潔,比如解析幾何中證明中點公式所用的方法就極繁,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有阻礙作用。選材有的不太好:如在驗證酶的高效性時,其實完全可以用新鮮的豬肝做,實驗效果十分明顯,而課本中所先用新鮮的醞母菌液的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建議是否可以更改。
4. 教材中體系不是很完備,前后知識點間邏輯關系不是很好,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還是先講為好。物理教學中出現(xiàn)物理需要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但數(shù)學沒學的現(xiàn)象,急需上級有關部門宏觀調(diào)控,加強學科整合。
5. 教材里注意設計了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內(nèi)容,比如口頭訓練閱讀要求,研究性學習等,但是因為缺少有效的檢測方式,甚至沒有必要的檢測,這種設計就形同虛設。
6. 不配套:課本所述的知識比較基礎,但課后的題目有的難度大,且同課本所學內(nèi)容進度不符,再有,光合作用的地位十分重要而課后習題只有區(qū)區(qū)的兩道選擇題,這明顯同對學生的能力、知識等要求是不相符的;把高考原題照搬過來,對剛剛學習基礎知識的學生來講,其難度定是過大了;還有與教材配套的練習冊將以前的舊題、高考題等不管進度難度地拿來,內(nèi)容好多太深、難度大,對學生的適用性不好,不利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教材中所配習題基礎題量還應大一些,以便于不同類學生選擇.
7.新教材的推出可能是時間太倉促之故,有些地方出現(xiàn)了知識差錯,勘誤應及時更正。
8. 探究課的教學模式還應不斷探索。探究課在以往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過,“怎么上?怎樣上好?”沒有可以參考的成功范例,完全靠教師摸索,有一定的難度,今后應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借鑒,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關于課堂教學
優(yōu)點: 1.新課程教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學習的主要目的
不再是僅傳授給學生結論性的東西,而是教給一些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
自己獲得知識的能力。
2.現(xiàn)在的課堂上,學生思維靈活了,發(fā)言踴躍了,學習氣氛空前活躍。
老師的少講精講,帶來的是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
3.新課標賦予老師較大的教學自主權,也給予學生更大的主動學習空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雙向互動有利于改變過去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式。
4.新課程教學的四點轉(zhuǎn)變(1)以學生為本,以能力為中心,以活動為重點。
。2)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師生合作。
。3)實踐性作業(yè)和探究性實驗增多。
。4)學生帶著問題來,帶著更多的問題走。
問題: 1.教學評價的系統(tǒng)性、操作性的不完善,評價標準不確定,使一些符
合新課標精神的課堂教學形式缺乏實際意義,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運行在舊的軌道上。
2.教師對教材、教學內(nèi)容的取舍上有多大自由度?教師自行選用的教學材料可以占到多大的比重?課標沒有具體要求。高考方案的不確定,教學評價方案的不統(tǒng)一,操作不完善使老師處理教材舉步履維艱。
3.完成模塊教學的標準沒有可供操作的具體指標,很多教學要求沒有量化標準,例如:語言教學的聽、說、讀、寫在一個模塊中怎么量化?如果以學校為單位來制訂這個具體指標,不同的學校就可能有不一樣的內(nèi)容,那么一個區(qū)內(nèi)各校之間有可能產(chǎn)生比較大的差異,對教學質(zhì)量產(chǎn)生較大影響。這個差異是不是允許的?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新穎的學習方式需要長時間的細致的用
心地慢慢培養(yǎng),新課標知識點太多,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只能是走走過場。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課教學,在班級人數(shù)多,學生之間水平相差較大的情況下難以有效地進行。
5.基于新的教學理念,課程專家建議把課堂交給學生,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
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但
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老師講得少正好
又可以掩蓋部分老師知識儲備的不足和課堂準備的不充分。結果是,學
生從課堂上獲得的知識,反而不如以前:以前雖然不怎么精彩,但好歹
沒有什么錯,把老師講的背下來,也不失為一種收獲。而現(xiàn)在課堂上誰
說的是對的呢?
6.學習氣氛空前活躍,主要發(fā)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躍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內(nèi)向者仍然少有表達自己的機會。一節(jié)課發(fā)言的人次可能會有幾十次,但發(fā)言的學生的面并不廣。課改讓部分學生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這樣他們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學習,思考問題,以使自己表現(xiàn)更佳,贏得老師更多的青睞和同學更多的掌聲;而另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看別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準備,不想思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在課堂上的收獲反不如以前。這樣下去就隱伏著一種危險:學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兩極分化,課程改革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可能就會落空。
7.過去的課堂教學,一般都預先設定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都圍繞這一目標來展開,教學目標過于明確、單一,教師的作用就被過分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性將受到扼制。所以人們批評過去的教學像表演,特別是一些公開課,老師簡直是在背臺詞,學生也是根據(jù)課前排練按部就班舉手發(fā)言,顯得很“假”。
現(xiàn)在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就使課堂上不可預料的因素比以往大大增加,可能導致課堂的“失控”即不能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每節(jié)課應該有一定目標,但這個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學習任務不能太多。
關于教學評價
1.新的教學評價體系尚未明確,教師習慣沿用固有模式,老師對新課標的理解也會存在個性差異,我們鼓勵什么?
2.新課標環(huán)境下,形成性評價具有重要地位,怎么使這種操作科學規(guī)范?
例:廣泛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總體閱讀量”應該成為檢測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指標,但是因為在學生的學分中要求不明顯而被學生忽視,也導致現(xiàn)有的測量結果與學生實際的語文能力常常不能吻合。
3.在整個社會的主流仍然是“以高考論英雄”,故新的高考方案將對評價的作用、方法及效果起到巨大影響。
4. 實施課改實驗是否成功,對學生的評價也是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以往的評
價是一張試卷定終身,只看考試成績,F(xiàn)在課改要求評價多元化。我校探
索的學分評價標準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從出勤、課堂活動、實驗技能及動
手能力、作業(yè)作品論文及其它成就情況(如:課外調(diào)查報告)、學業(yè)形成性
測試、模塊結業(yè)測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對促進學生注重學習過程有
較好的促進作用,但是若學分在高考中起不到應有的地位,如些下去又會
形同虛設。
5.應該由教材編寫者統(tǒng)一擬定一套每個模塊的試卷,這樣能比較精確地把握每個模塊的水平標準;一個模塊沒有通過,就應重修,是重修通過后再學習下一模塊,還是接著往下繼續(xù)學習,再回頭重修,各學科情況不同,應有標準.
6.自評。每個學生根據(jù)本人實際情況,對一學期以來政治課的學習態(tài)度、學
習方法、學習效果、體驗與收獲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寫出書面總結。
集體評價。同班同學之間通過一學期的觀察,相互評價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
果,給出評價意見。
實踐與思考
1.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因而教學效果并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究其原因是忽視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新的課程下,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即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因此新課程下,應實施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還課堂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積極探討,實現(xiàn)師生互動式的交流和合作。
2.對教材內(nèi)容和課堂教法進行調(diào)整,打破授課的固定形式,根據(jù)各部分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安排,削減部分易掌握知識點的課堂用時,少講、精講甚至不講,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將與課本聯(lián)系密切、學生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鮮活的問題引入到課堂中來,拓寬學生的視野,開發(fā)思維潛質(zhì),提高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綜合的教學方法。減少學生在課堂上的無效勞動,提高認知效率,縮短理論認知到實踐應用的距離,爭取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果。
對于少講、精講甚至不講的部分教學中可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
教學方法如練習測驗法、課下閱讀題目設置(將教材中的根據(jù)知識點要求改編成材料分析題,留做課后作業(yè))、練習置疑法(由學生討論后提出問題,然后由教師集中力量解決疑難的方法)、分組討論歸納提綱法等,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6.堅持持久論。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一堂課能解決的,要持之以恒
因此課改還需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才能形成較完備的體系。
克服硬件決定論。要有因地制宜的思想。部分教師存在課改需要較高的硬件設施,目前的教具是以前教材的,條件差了課改不易成功的想法。其實不然,我們主要從教法領會課改精神,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因地制宜體現(xiàn)課改。
注意課改的實效性。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的同時,千萬不能忽略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是科學探究的基礎。
7.加強學科整合,研究學科內(nèi)部、學科之間的教學內(nèi)容的遞進關系和
8.有效使用教材資源:(1)精選新教材中多而雜的圖片。
。2)充分利用新教材“欄目”。
[聯(lián)想質(zhì)疑]用于教學的“銜接、導入”。
[觀察思考、實驗探究]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方法導引、知識點擊、概括整合]重點用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9.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恰當?shù)氖褂枚嗝襟w素材和網(wǎng)絡資源。好的資源用于課堂教學如同“畫龍點睛”而違背教學規(guī)律則“畫蛇添足”適得其反。
資源的使用忌:一閃即逝、教師包辦、只看不問、色彩強烈、動畫過多、錄像過長、幻燈片代替板書?傊杂行、恰當、合理、實用為原則。
10.合理有效的設計學生活動,如:實驗設計、現(xiàn)象描述、實驗操作、文字表達、觀看錄像、問題討論課堂習題、知識概括與整合等,調(diào)動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筆。
11.適當處理配套練習,有些科目要自己增加適合學生的作業(yè),雙基訓練必須落實。對課后練習分類處理,個人完成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硬性作業(yè)與彈性作業(yè)相結合,書面呈現(xiàn)與討論交流,如化學課把練習分為三類:“基礎知識型題”要求人人過關,個人硬性書面作業(yè),測試評價的主要題型。“情景型題”,多在課堂討論交流,師生共同完成;“實踐活動型題”,布置課后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以小論文的形式呈現(xiàn)、交流。
12.課堂教學盡量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體現(xiàn)過程評價,要求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進行記錄。考勤、作業(yè)、測驗、上課回答問題(數(shù)量、質(zhì)量)、實驗技能及動手能力、探索性問題的研究情況等教學各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有記錄,模塊學分計算時必須有所體現(xiàn)。
13.學分認定:①學分資格:根據(jù)廣東省教育廳文件規(guī)定,課程模塊的實際修習時間不得低于該模塊規(guī)定學時數(shù)的六分之五。作業(yè)不得少于應交作業(yè)的80%,考勤和作業(yè)達到要求的學生才可參于模塊計分;
、谀K成績:各學科按模塊計分辦法,按比例對學生考勤、作業(yè)、小測、
實驗、考試等各方面計算總分,總分(模塊成績)達到60分以上的獲得該模塊學分。
。3)模塊補考:對模塊考試不及格的同學給一次補考機會,補考后總分
還達不到60分的學生重修該模塊。
14.教學標高:中、英、數(shù)必須嚴格過關;
X科基本過關,合格標準、主干突出,基礎夯實。
作業(yè)要求:中、英、數(shù)強化拓展,講練配套;X科作業(yè)18次以上。
新課程給我們教師帶來很大的沖擊,也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只要我們能不斷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的思維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基礎教育事業(yè)一定會翻開新的篇章。
【高中新課改實驗的反思與總結】相關文章:
高中政治新課改反思07-04
高中新課改培訓總結04-26
歷史新課改反思07-05
歷史新課改的教學反思04-02
2019年高中新課改培訓總結07-03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10-25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07-02
歷史新課改的教學反思3篇04-03
新課改培訓總結04-14
段考總結與反思高中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