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蒹葭》教案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蒹葭》教案設計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蒹葭》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蒹葭》教案設計1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首詩歌。它是《詩經國風》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愛情詩,采用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章法抒寫了主人公對意中人的傾慕之戀,以及欲見而不得的惆悵、執(zhí)著之情。
學生分析
八年級(初二年級)的同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啟發(fā)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fā)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彼,教師注重營造特定的氛圍,通過富有感情的誦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3、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動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儀、錄音帶和VCD碟片。
2、詩詞曲賦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ㄒ唬⿲дZ設計:
師:同學們,當你聽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這膾炙人口的歌詞時,是否記起了那首游子思鄉(xiāng)的千古絕唱《天凈沙秋思》?當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豐盛的晚餐時,是否記起了父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囑咐?當你驚嘆于戈壁灘的狂風吹沙時,是否憶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志豪情?古典詩詞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麗與奇妙。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蒹葭》這首詩歌,再一次滋潤我們渴求的心靈。
。ǘ┏踝x詩歌
1、多媒體投影薄霧中的水邊蘆葦,蘆葉蕭蕭,茫茫蒼蒼。在這個畫面的襯托下,投影出詩歌原文。(藍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樂(低聲地):播放小提琴曲《水邊的阿蒂麗娜》。
3、學生初讀課文:借助“預習提示”以及注釋,讀準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飛揚的導語,清新自然的背景畫面,悠揚恬靜的音樂,使課堂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美,使學生體驗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課的基調。
二、品味賞析
。ㄒ唬┱w感知
1、配樂朗讀:在《水邊的阿蒂麗娜》的音樂聲中,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誦同時進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從而產生共鳴。
2、請同學說說選擇《水邊的阿蒂麗娜》的作為背景音樂的原因。
體會詩歌迷茫而略帶憂郁的情感基調
3、詩歌中主人公為何憂傷?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態(tài)度如何?
整體感知詩歌的思想內容:向往和追求純潔的愛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執(zhí)著追求的感情。
。ǘ┢肺墩Z言
1、上述體會你是從詩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本課文重章疊句的結構特色,品味詩歌樸素清新風格灑落的語言
2、創(chuàng)新設計:請同學把大屏幕上的詩歌中加點的`詞改換一下,要求改后的詩歌整體風格不變。
這個設計遷移性、挖掘性很強,它點燃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自主學習的火花。詩歌中的加點詞語為三段對應部分稍加變化的詞語,學生改換后的詞大多是貼切的、和諧的,多元的。在這創(chuàng)新的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潛移默化的。
3、熟讀成誦。(采用男女聲交替讀、齊讀等各種形式)
三、激發(fā)激情
。ㄒ唬┥顚永斫猓
1、課后思考練習一: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目的讓學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為理解詩歌中的深層敘往往是從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為切入口的。
2、自由討論“蒹葭”“蘆葦”“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義。
讓學生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通過相象和聯(lián)想,準確體會意象的象征意義。
。ǘ┘ぐl(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激情
1、多媒體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詞,同時播放這首歌。
2、思考:你認為這首改編自《蒹葭》的歌詞好嗎?為什么?
在討論中,學生發(fā)現(xiàn)歌詞將原詩中的渺遠迷茫、纏綿感傷的意境,反復詠唱的形式等精華部分保留了下來。這一發(fā)現(xiàn),加深了學生對原詩的理解。學生在這首優(yōu)美的歌曲聲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體驗。
3、你也許不是詩人,也許不是藝術家,但老師相信你有豐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這首詩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的情景嗎?(各學習小組之間合作、探究、討論)
這一設計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這種開放型的題目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層出不窮,水到渠成地把學生創(chuàng)造的激情激發(fā)出來。
四、拓展延伸
閱讀徐學鵬的《中國隨想》,并回答問題。
中國隨想
徐學鵬
這是一片開滿鮮花的土地
我們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邊飛著一邊唱著春天的歌謠
這是一片藍藍的大海
我們是一只只的小貝殼
靜靜地躺在沙灘上心里卻裝著一片海嘯
這是一張古老而又年輕的臉
我們是她開放著的微笑
或許也有幾滴淚水
卻淹沒不了這微笑的美好
這是一個永遠的形象
我們是她傾吐出的一縷縷陽光
盡管也有布滿陰云的日子
但總會有一個早晨太陽將大地普照
啊——中國
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戀著的中國!
問題:
1、詩中哪些意象給你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詩人借助這些意象表達怎樣的情感?
2、這首詩在語言上與《蒹葭》有哪些相似之處?
3、請用恰當的情感和語氣語調朗誦這首詩。
板書設計
寫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學后記
這堂課中,我努力營造了一個情感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也得到了增強。這堂課中,我還滲透了音樂的教學,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蒹葭》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認識《詩經》重章疊句,起興等有關特點。
2. 感受,理解和鑒賞詩歌音樂美,繪畫美和情感美。
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讀順詩歌。
教時安排: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播放樂曲《在水一方》,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習《詩經》選篇《蒹葭》作鋪墊。
2. 導語:通過《關雎》一詩的學習,可以說我們已經在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最得風人深致”的一首《詩經》作品——《蒹葭》。
3. 交代學習方法:吟讀——譯讀——研讀——美讀。
二.吟讀。
《蒹葭》中有些詞語如“涘、湄、沚”比較生僻,句式、押韻也不符合常見的規(guī)律,讀起來有詰屈聱牙之感。本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就是要讀通,讀順詩歌,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1. 檢查預習,為學習詩歌掃除字詞障礙。
2. 提出吟讀要求:聲音要有起伏,節(jié)奏比較自由,帶上古人的味道。
3. 聆聽配樂朗讀,直觀感受吟讀方法。
4. 學生吟讀。
5. 教師點評學生的吟讀。
三.譯讀。
由于年代久遠,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可能比較模糊,本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就是要理解詩歌內容。
1. 提出譯讀要求與方法:把《蒹葭》譯成現(xiàn)代詩,以詩譯詩,不要譯成文;注意力求押韻,詩歌講究押韻;譯詩就是把有些字解釋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擴展一下,,用解釋擴展的`方法來翻譯,記下來就是詩。
2. 教師示范: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蘆花一片白蒼蒼,清早露水變成霜。
3. 學生小組譯讀練習。
4. 學生譯讀交流。
5. 概括詩歌主要內容。
四.研讀。
。ㄍㄟ^《關雎》一詩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詩經》的寫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這是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習成功的基礎。) 《蒹葭》一詩玲瓏剔透,令人遐想,美不勝收。本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就是鑒賞詩歌的藝術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韻。
1. 方法介紹:回憶鑒賞《關雎》藝術美的方法,遷移到本詩的鑒賞。
2. 推薦選題,供學生選讀。 研讀選題如下: 《蒹葭》的音樂美 (理解《蒹葭.》用韻,疊詞及重章疊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繪畫美(理解《蒹葭》“興”的運用所營造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來表現(xiàn)強烈、細膩、豐富、執(zhí)著感情的特色。) …… (學生也可自定選題,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朧美 ……
3. 學生分組研讀,教師巡回指導。
4. 研讀交流,教師相機根據教學目標進行點撥。 五.美讀。 通過美讀,在學生頭腦中鮮明完美地再現(xiàn)詩歌描繪的藝術形象。
1. 播放配樂朗讀。
2. 播放音樂,學生自由美讀,互聽互改。
3. 學生配樂美讀交流,全體鑒賞。
4. 美讀成誦。
六.作業(yè):
1. 制作《蒹葭》的朗讀錄音帶。有條件的可以配樂。
2. 任意選擇詩句,擴展成一段話,描繪出意境。
板書:
蒹葭《詩經》
音樂美——用韻 疊詞 重章疊句 一唱三嘆 余音裊裊 繪畫美——起興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強烈、細膩、豐富、執(zhí)著
《蒹葭》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 調動多種朗讀手段,了解《蒹葭》這首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通過對關鍵詞句的閱讀體驗,了解《蒹葭》的表現(xiàn)手法,初步掌握《詩經》的賞析方法。
3、 通過學習《蒹葭》,感受《詩經》的藝術魅力。
說明:
《蒹葭》作為《詩經》名篇對于高中學生作詩歌鑒賞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進行閱讀鑒賞之前教師要對《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有一定的介紹,在這基礎上,通過充分誦讀,對關鍵字詞的反復咀嚼,應該可以幫助學生把握這首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詩經》的賞析方法。同時,調動畫面、音樂等多種因素可營造和諧美妙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情感的融入詩歌的意境中。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了解《蒹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現(xiàn)手法,初步掌握《詩經》的賞析方法。
2、 難點:感受《詩經》的藝術魅力。
說明:
“詩無達詁”,所以對本詩的主題學生可以見仁見智,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對具體語言個性化的體驗,教師鼓勵學生言之成理即可。對于感受《詩經》的藝術魅力學生較難把握,因此教師點撥和學生自己平時的閱讀體驗相結合來化解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資料準備: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畫面
提問:你所知道的描繪秋景的詩句。交流自己所積累的描繪秋景的詩句。從歌曲、畫面和古詩句中感受秋的氛圍,為課文的研習做好情感的鋪墊。
課文研習
思想內容朗讀課文:1、把握文中描寫蒹葭、白露、伊人的關鍵詞。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情景
3、概括詩歌主題。朗讀后學生找出描寫蒹葭、白露、伊人的關鍵詞。如蒹葭:蒼蒼—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為霜—未晞—未已 (形態(tài))
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情景,初步感知詩歌主題。朗讀為學生把握詩歌思想內容打下基礎,并在找關鍵詞和描繪詩中情景的過程中把握本詩思想內容——。一說,愛情詩;一說,明志詩;一說,人生哲理詩。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詩無達詁”,我們可以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見”之情,“執(zhí)著追求”之意,“堅貞不渝”之志是不變的。
課文研習
表現(xiàn)手法根據課前對《詩經》表現(xiàn)手法的了解和積累,分析《蒹葭》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
提示:從“興”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讀詩歌,找出起興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鑒賞,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補充,進一步體會《蒹葭》的意境。這部分的研習是本詩學習的難點,憑個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補充讓學生較全面掌握本詩的表現(xiàn)手法并了解到學習中互助協(xié)作的重要性。
賞析詩歌立足于詩歌的思想內容進行賞析
立足于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賞析學生自選角度對《蒹葭》進行賞析,小組討論,推選一部分進行全班交流。
結束新課
布置作業(yè)放歌曲《在水一方》,師生共同探討《蒹葭》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邊欣賞音樂,邊回顧以前學過的相關詩歌,感受《詩經》的藝術魅力。通過探討《蒹葭》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進一步感受《蒹葭》的藝術魅力。
思路點撥
本詩是先秦的詩歌,對于第一次接觸《詩經》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梢砸岳首x為突破口,初讀來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再讀以感受詩歌的畫面美;精讀以感受賦興手法的韻味美。由讀到品,帶領學生走近《詩經》、賞析《詩經》進而學會研讀《詩經》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練習舉隅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基本掌握了研習和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請于課后自主研習和賞析《采薇》,并完成研習報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賞析文。
附:《采薇》研習報告
一、 吟誦全詩,疏通詞句,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的情景。
二、 詩人通過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 賦、比、興手法在本詩中的具體運用:
四、 《采薇》與《蒹葭》兩詩在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異同點?
五、 請用500字寫一篇《采薇》的賞析文
《蒹葭》教案設計4
一、寫作背景
《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500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關于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睹娦颉吩疲骸拜筝,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苯袢颂K東天在《詩經》辨義沖闡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躋’、‘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袥b”,意思是治國有希望!倍恰罢匈t”說。姚際恒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被蛑^:“征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比恰皭矍椤闭f。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云、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如呂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于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征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里,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蒹葭》屬于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來秦逐漸東徙,都于雍(今陜西興平)。秦地包括現(xiàn)在陜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qū)域的民歌。
二、注釋:
1、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與“蒼蒼”的意思相同。 白露為霜:晶瑩的露水變成霜。為,凝結成。
2、所謂:所說,這里指所懷念的。
3、伊人:這個人或那個人.指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
4、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邊,即水的對岸。方,邊
5、遡洄(sù huí)從之:沿著彎曲的河邊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遡洄,逆流而上。遡,通“溯”,逆著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盤旋的水道。從,跟隨、追趕,這里指追求、尋找。之,這里指伊人。
6、道阻:道路上障礙多,很難走。阻,險阻,道路難走。
7、溯游從之:順流而下尋找她。溯游,順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8、宛在水中央:(那個人)仿佛在河的中間。意思是相距不遠卻無法到達。宛,宛然,好像。
9、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樣子。與下文“采采”義同。
10、晞(xī):曬。
11、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邊。
12、躋(jī):升高,意思是地勢越來越高,行走費力。
13、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14、采采:茂盛的樣子。
15、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陽光蒸發(fā)完畢。已:完畢
16、涘(sì):水邊。
17、右:迂回,彎曲,意思是道路彎曲。
18、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19、之:代“伊人”
三、譯文:
蒹葭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回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四、詩歌賞析
1、詩歌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內容呢?依據是什么?
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為霜。
俗語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說: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2、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個時間呢?
清晨(拂曉)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3、詩歌開頭前兩句的藝術手法叫什么?
叫做“比興”的藝術手法,也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
4、詩歌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采用了比興手法,以對蒹葭的景色描寫為起興,引出詩人對伊人的思念之情。
5、“溯洄從之”“溯游從之”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用了借事抒情的寫法。
6、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蘆葦——叢生茂密 。因秋來而變黃,因霜襲后會發(fā)白。秋風搖曳中更添凄涼。
白露秋霜——潔白,晶瑩,觸感是涼的
河畔道路——崎嶇難行,險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靜,澄明,清冷。成語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曉霧——拂曉之時水邊晨霧朦朧更添迷離之感
7、詩歌通過這些景物描寫創(chuàng)設了一種怎樣的氛圍?
清冷 孤寂 凄美 迷離
8、選取幾種景物把你在腦海中形成的畫面用幾句話描繪出來。
詞語:蒹葭秋風白露 秋霜 秋水 晨霧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深秋的清晨,霜濃霧重,在青蒼的天際下,河畔那一大片叢生的蒼蒼蒹葭,在蕭瑟的秋風中起伏搖曳,茫茫秋水之上,曉霧朦朧,煙水迷離……
9、這時候,主人公出現(xiàn)了,他時而癡癡凝望,時而上下追尋,飄風的蘆葦叢中伊人身影若隱若現(xiàn)。大家結合詩句體會一下主人公追尋伊人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僭谒环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一個:“在”字,主人公確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邊
、谒蒌闹 溯游從之
匆忙而連續(xù)的動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追尋而不得時心情如何?失望 悵惘 痛苦
、苤皇R蝗藖辛⑺厱r感受怎樣?孤獨寂寞
10、這首詩選自 ,是一首典型的 (內容)詩。以 起興,寫出了追尋伊人不得的苦惱心情。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詩經.秦風》 愛情 蒹葭 塑造了一個熱烈向往愛情,不畏險阻,百折不撓,執(zhí)著追求,堅貞不渝的青年男子形象。
11、讓主人公千辛萬苦執(zhí)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樣的魅力呢?此時我們腦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樣的?
氣質高雅 溫婉動人!八^伊人”歷來說法不一:愛情、隱士、事業(yè)、友情、理想、自由,還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個盡善盡美的境界?芍植豢芍,虛幻飄渺的“伊人”是本詩的中心意象!耙寥恕钡男蜗笫冀K是朦朧而模糊的,所以千百年來,讀者對“伊人”的解讀也是各種各樣,眾說紛紜的!耙寥恕笨梢允歉邼嵉钠焚|,也可以是美好的理想,可以是向往的愛情,也可以是難得的知己。它涵蓋了人世間所有可遇而不可得的人生境遇。
12、這首詩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包涵了什么內容?
意境朦朧,含蘊不盡。人世間各種可望不可及的人生境遇 。
13、如果我們將這首詩作為愛情詩來解讀,談談從詩歌中領悟到的愛情觀。
反對“閃婚”“閃戀”,反對“只求一時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真摯純真,專一執(zhí)著,含蓄高潔……
【《蒹葭》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蒹葭》教案設計09-05
蒹葭教學設計05-27
《蒹葭》教學設計06-03
改寫蒹葭的作文06-01
詩經蒹葭的藝術特色03-01
詩經蒹葭的藝術特點03-01
蒹葭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04-19
《背影》教案設計08-21
《關雎》教案設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