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教師的第一本書》有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師讀一本書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讀一本書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讀一本書讀后感1
當我閱讀《感悟人生》后深有感觸。從開始閱讀到結束,我心中始終以自己最大的熱誠、以自己純凈的心靈去汲取書中的點點滴滴和值得我學習的精華。
這本書從季羨林老先生千萬字的著作中篩選出這位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東方文化大師的想法及成長經(jīng)歷。這不僅僅是季老先生的感悟,也是我們的導師對年輕人的教誨,它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去奮斗、探索,怎樣追求理想與目標,也使我們看待生活、事物的眼光變得更加深邃。
書中,看似是先生在教育我們,但更多流露出的是他對下一代的關心與鼓勵。他把自己成長、學習的全部經(jīng)驗無私地奉獻給了每一位讀者,使讀者獲益匪淺。
讀完這本書,老人的聲容笑貌好像浮此刻我眼前,他的金玉之言,將永久地刻在讀者的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奮進;讀完這本書,猶如品嘗醇美的甘露,自有味道在其中,“世紀老人”非凡的人生經(jīng)歷,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讀完本書,我深深知道作為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學習的有很多方面,這需要本身的不斷去閱讀超多相關書籍,才能及時的充電,更好的為教育服務,無形當中也會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從而提高自我,何樂而不為呢。
對我感悟最深的、啟迪最大的是季老先生對人生的態(tài)度。他一共寫了3篇“論人生”,每一篇都從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觀察點洞察著人生的好處與完美。先生提出了“不完滿才是人生”,還有他對人生好處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好處與價值的話,其好處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職責感”。從這些樸實、簡潔的話語中,我們就能夠體會到先生的氣質(zhì)與人品。他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更要告訴我們對待人生要有不懈的發(fā)奮與強烈的職責感。
要想使人生變得有好處,就要有目標,想要到達這個目標,務必經(jīng)過無數(shù)代人的共同發(fā)奮。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huán)組成的,每一環(huán)從本身來看,只但是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但沒有這許許多多的個體,鏈子也就無法組成。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職責,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這就是人生好處與價值的體現(xiàn)。季老先生雖已到耄耋之年,但正是由于老人的使命感和職責感,使他仍然筆耕不輟,他想把更多的“財富”留給下一代,讓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的無私和博大,也從中《感悟人生》。
這本書,讓我感到在生活中,工作中,就應以高度的熱情去應對,去進取,去發(fā)奮,去開拓我們嶄新未來。讓我們吸取其中的斗志,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傾盡自己的所有。
教師讀一本書讀后感2
在全局開展的讀書月活動期間讀了一本“世界500強企業(yè)推崇的優(yōu)秀員工思維理念”的書籍—《你在為誰工作》,讀后深刻體會到了一個人生哲理:只有抱著“為自己工作”的心態(tài),承認并接受“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才能心平氣和地將手中的事情做好,也才能最終獲得豐厚的物質(zhì)報酬,贏得社會的尊重,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對于“你在為誰工作”這個簡單而又包含深刻人生意義的回答,下面是我讀此書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共勉。
一、為什么要努力工作
態(tài)度決定一切。一個人對工作的態(tài)度是他志向的表示。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就是了解了那個人對生命的態(tài)度。因為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工作是人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所以我們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和持久的熱情。
1、不只為薪水而工作,還要為自己的成長而工作。薪水僅僅是我們工作回報的`一部分。工作能豐富我們的經(jīng)驗,增長我們的智慧。在工作中,我們獲得技能與經(jīng)驗,工作賦予我們終身受益的能力。
2、認真工作是真正的聰明。認真工作,才能使我們獲得豐厚的報酬,滿足我們的基本需要。只有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斷提高,加薪升職才有可能變成現(xiàn)實。否則,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二、敬業(yè),最完美的工作態(tài)度
1、工作中無小事,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才能做好事情。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jié),細到應該被忽略。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不過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為鍛煉自己、深入了解企業(yè)情況、加強業(yè)務知識、熟悉工作內(nèi)容的機會,利用小事去多方面體味,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們供電企業(yè)的干部職工教育管理工作何嘗不是如此呢?
2、心中常存責任感,忠誠于自己的職業(yè)。責任感是一個人對待任務、對待公司的態(tài)度。一個人責任感的強弱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責還是渾渾噩噩,而這又決定了他工作成績的好壞。一個有責任感的員工,不僅僅要完成他自己份內(nèi)的工作,而且要時時刻刻為企業(yè)著想。公司也會為擁有如此關注公司發(fā)展的員工感到驕傲,也只有這樣的員工才能夠得到公司的信任。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能為發(fā)展壯大自己的企業(yè)獻言獻策,利用自己的良好人際關系、家庭關系、社會關系為廣大客戶供好電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和可靠的電能學院做好招生工作。
3、絕不拖延,立即行動。拖延是一種惡習,拖延會侵蝕人的意志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能的發(fā)揮。避免拖延的惟一方法就是“現(xiàn)在就做”,接到新的工作任務,就立即切實行動起來。正所謂“笨島先飛早入林”。
教師讀一本書讀后感3
在這個在燈紅酒綠、喧囂冗雜的世界上,世人為柴米油鹽而忙碌著,有誰可曾跳出當局,以旁觀者的身份與角度看待這個世界?
《蘇菲的世界》一書以一個小女孩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以她的內(nèi)心來感受這個世界。她處世不深,故她童真的眼光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恰是以一個旁觀、好奇的眼光看到的世界。這樣超脫、超俗的眼光是哲理的基礎,同時也是它的最高境界。
書中闡述了一些關于哲學的基本問題。蘇菲接二連三地從庭院中的郵箱里發(fā)現(xiàn)了一封封匿名信,上面寫著: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引發(fā)了蘇菲的思考,也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在我看來,人因思而存在,思想雖然抽象,卻引導著每個人的生活,引導著這個世界的秩序。然而,當蘇菲對著家中的鏡子說話,并聽著鏡中的自己說著一樣的話時,我與她都想到了這些問題的另一層含義。
一個人是相對于某個時段與空間所存在的。當日轉星移、滄海桑田的千百年后,這個人是否還會存在?無疑,肉體是不會存在的。變化是永恒的,靜止只是相對的,在變化的世界上,人好比是清晨草葉上的露珠,不過一瞬間存在于世上罷了,但是,露珠還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于世上,或是淅瀝的雨,或是輕飄的云,或是皚皚白雪,又或是輕拂楊柳的風。那么,人也會以不同形式存在于這個世上,大概就是所謂的精神了吧。肉體雖會被磨滅,精神卻是永恒存在的,這樣算來,有了精神的人生會是永恒的。正如張思德和雷鋒一般,他們的生命雖然如煙花般短暫,卻也如煙花般絢麗,在人們心中,在這世上,永遠地留下了他們奉獻于人民的精神。
在這本書中,蘇菲曾對她的.媽媽說:“你是最幸運的一個!彼f,“因為你不像原野里的百合花一樣,只是活著而已,也不像雪兒或葛文達一樣,只是一種生物。你是人類,因此具有難能可貴的思考能力!薄叭绻篱g只有植物和動物,就沒有人可以區(qū)分貓和狗、百合與鵝莓之間的不同。植物和動物雖然也活著,但我們是唯一可以將大自然加以分類的生物。”她的話雖然充滿童真,卻揭示了人類之美麗與偉大。
試想若世上沒有會思考的人類,那么我們也就不會有對世界的認知,甚至不會有冰箱、電腦、手機等日常用品的發(fā)明,也不會有事物名字的存在,所以,正如蘇菲所說,作為會思考的人類,我們很幸運。面對這樣的幸運,我們卻時常感受不到,在喧囂的世界里,眼里所看到的、內(nèi)心所注重的,只是自己所得到的物質(zhì)回報,殊不知,我們所擁有的作為人類的思考能力,足以勝過世上的一切。在抱怨生活不夠富裕時,不妨以一種超脫、樂觀的角度看待,我們所擁有的已然很多,我們所追求的應始終是精神的富足。人類很偉大,人類的思想可以在一秒之內(nèi)到達天涯海角,這樣強大的能力足以使我們領略到人類的美麗,使我們不禁發(fā)出對自身生命的贊嘆。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們的精神得到升華與凈化,在喧囂的世間感受另一個桃花源的存在。它揭示精神的偉大,揭示人類的偉大,如明燈一般引領生命走向智慧之境。
教師讀一本書讀后感4
轉眼,做老師已經(jīng)一年半了,想想覺得很不可思議。始終認為自己還是個學生,怎么有資格做別人的老師呢?這一年多我一直在摸索中成長,尤其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有資格教別人的老師?在困惑和迷茫中,我利用寒假閑時,仔細閱讀了莊華濤老師的《學生是一本書》,很是受益。
這本書共有五個專輯,第一輯:做學生心理的“及時雨”;第二輯:隨時播下美好的種子;第三輯:比對與錯更重要的;第四輯:教育是相互磨礪;第五輯:做溝通家校的高手。
書本的序?qū)懙暮茫美蠋煹臉藴室话銇碚f,就是公開課要上得好,論文要寫得好,學生成績要考得好,但我認為,好老師最重要的標準是,他有一肚子的學生故事。故事、教育、教師這是一串多么美好的姻緣。這本書將每個學生比作一本書,他會很多時間去細細品味每一本書,不只課堂,更多的是課外。莊老師的書中,有拔氣門芯報復同學的思怡的故事,時常裝病的煥玲的故事,愛哭佬佳軒的故事,被推進女廁所的修文的故事……光讀這些故事,你就知道莊老師花了多少時間在陪孩子一起成長。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陪伴的故事,溫暖的故事。
有人說:每個人生下來就是一本書,父母是他的出版社,他的名字是書的名字,他的出生日期是書的出版時間,身份證號是他的'書號。那每個學生何嘗不是一本書呢?可以說,教師是學生的出版社,畢業(yè)時間是學生的出版時間,學生的面貌、儀表就是書的封面和底面,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水平、思想修養(yǎng)等就是書的內(nèi)容。
學生這本書不是擺在書店里讓人隨意翻閱的書,他是一本不喜歡被隨意翻閱,對于那些用過即扔,或者隨意撕毀書的人,他們是絕不愿意給你翻閱的;對于那些斷章取義、甚至誤解扭曲書的人,他們也不會讓你翻閱;而對于那些愛惜書、以書為友、熱忱對待書的人,他們不但歡迎你來翻閱,還會主動對你敞開胸懷。學生有千千萬萬,所以書本也是形色各異,學生的內(nèi)向、開朗、深沉、輕浮、勤懇、懶惰、驕傲等等性格使學生成了一本深奧的書、不易理解的書。
任何一個班級,都會存在不同類型的學生。俗話說“人的十指都有長短”,何況人呢?每個班級存在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是正常的。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只把愛播撒給優(yōu)等生,而忽視后進生,處罰差等生。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早就給我們敲下警鐘:“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是!我們有時在處理同學之間的糾紛時,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只抓住差生訓斥一通。這樣,往往使這些后進生的自尊心受到打擊,他們有理不敢申訴,只好憋在肚里。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自尊感,渴望得別人的關心和幫助,也渴望能受到他人的關注和認同。所以,做一個會讀書的老師,讀懂學生這本書,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
【教師讀一本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教師的第一本書》有感11-14
讀一本書讀后感03-27
暑假讀一本書的讀后感12-14
讀一本書讀后感15篇03-30
讀一本書作文06-14
一本書讀后感02-26
一本書的讀后感03-10
讀《父親是一本書》有感08-06
同讀一本書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