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匯編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聽爺爺奶奶說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跟我國古代屈原跳江的故事有關,作為紀念,我們每年都要過端午節(jié)。
因為這是個特殊的節(jié)日,我知道大家每年這個時候要包粽子、吃粽子,所以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主動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子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紅棗、雞蛋、肉等做為陷,將自己喜歡的味道和陷搭配合適,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葉子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然后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粳米紅棗等,折疊起來包出棱角,做成四角或三角的形狀。最后在粽葉的外面纏上粽葉條或做衣服的線,終于把一個完整的粽子做成了。
我最開心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的`洋相:聽說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說我們出去吃飯吧,我說好啊,于是我們就去了麗豐,到了那里排了好多的.人,我們還要排隊拿號碼牌等吃飯,媽媽就去拿了號碼牌,我們就在那里坐著等。
后來看到別人都拿了菜單在 那里先點菜,媽媽就說讓我去跟阿姨要個菜單過來,一開始有點不好意思,不過媽媽的任務又得完成,然后我就去問阿姨要了,我走到臺前說:阿姨,可以給我一張菜單嗎?阿姨就笑著給了我一張菜單。有了菜單但是沒有筆怎么辦?媽媽又讓我去拿筆,我就跑去拿,找了半天沒有筆,都被別人拿去用了,怎么辦呢?后來我突然看到另一家等候區(qū)有筆,我就跑去借來用了,用完了又還回去了。媽媽還夸了我真棒!我很開心!現(xiàn)在出去媽媽都會給我布置一些任務讓我來完成,我也會高興的把她完成的。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彌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著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劃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jié)日里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彌漫,江南小鎮(zhèn)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的時候拿下來順著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著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許多地方或許還留有著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里有著朱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著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jié)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斗艷,卻也失去了曾經(jīng)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6月12日,就是端午節(jié)。在端午節(jié),人們比賽賽龍舟,掛艾葉驅蟲祛病,會做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令人開心。
老媽單位發(fā)了兩張?zhí)嶝浫�,可以獲得兩箱粽子。有蜜棗的、八寶的、菠蘿的、豬肉的。早上,我吃了一了個蜜棗的與八寶的粽子,美味極了,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覺旅行。
中午,外婆邀請我與老媽去她家吃飯。在外婆家,我與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憤怒的小鳥”,打通了許多困難的關卡,還品嘗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干餡的粽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包粽子比賽。
只見,一個個的參賽選手迅速地從盆里抓出米與豆,倒在用粽葉卷成的筒里,倒出多余的部分,再把筒口封住,用細線捆緊,整個包粽子的過程,僅有15秒!甚至有的參賽選手用了5分鐘就包30個粽子!
我還在電視上看了賽龍舟比賽。十隊龍舟排在湖面,等待著裁判的一聲令下�!邦A備-開始”!裁判打響了發(fā)令槍。龍舟上的選手拼命搖槳,眾多龍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對手超過了的自己。隨著第一艘龍舟沖過終點線,觀眾們頓時發(fā)出驚嘆,“真是迅速”。我聽到周圍觀看的群眾熱烈的吶喊聲,喊聲過后,觀眾們又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粽香中,讓我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jié)的到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端午節(jié)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去病防疫的節(jié)日,后來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去逝,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一家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媽媽一大早到市場買了兩把艾葉,掛在門上。奶奶在忙著包粽子,她這一手可行了!只見她一手拿著勺子放餡兒,一手包著粽子,那粽子包得又快又好。而爸爸則忙著去漠江河看龍舟比賽,聽爸爸說,每次的龍舟比賽都很精彩呢。
我跑到奶奶身旁,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微笑著說:“你要先把一片粽葉弄成一個漏斗形,然后把準備好的米和餡放到里面,再包成一個四角粽子,最后再用粽子葉裹一層,用繩子綁起來就可以了�!蔽以囍隽艘粋€,但看起來真的不像粽子。接著,我又試著包了好幾個,最后終于成功了,哈哈。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同時,也是我的生日!
大約在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生日”這個概念突然闖入了我們幼稚的頭腦。第一次知道,除了過年以外還有一個自己如同期待過年一樣期待的日子。而且,那個日子只屬于自己,是別人向自己祝福的日子。過年是鞭炮齊鳴,舉國同慶�?蛇^生日不放鞭炮,也沒有過年那么隆重。但是,過生日似乎更溫馨,更甜蜜。就像一股涓涓細流,輕輕的從心房淌過,旁人只能看著你并向你微笑,那份舒心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
童年的那個時候,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把“生日”這個詞引入我們純真的生活。下課后幾個小伙伴圍坐在一起,用甜美天真的童音問:“你的生日是什么時候?”或者“你是哪天生的?”對生日的討論,就像一陣龍卷風,一下子就席卷了我們的世界。
也曾有小伙伴歪著腦袋,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期待地盯著我,問我的生日是什么時候。我總是讓他們很失望,因為我總是對著他們的每次詢問無奈地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太年幼的我,那時還不知道什么是生日呢!
可是,好奇心是誰都有的,哪怕是三五歲的孩子。問我的人多了,我便對“生日”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放學后背著書包屁顛屁顛的跑回家,拽拽正在廚房切菜的媽媽的衣角問:“媽媽,我是哪天生的?”媽媽停下手里的活,溫柔地告訴我說:“你生在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我的生日居然是個節(jié)日耶!
從此,當小朋友再討論各自生日的時候,我總是聲音宏亮地告訴他們,“我生再端午節(jié)!”自豪感藏不住地直往外冒。隨著他們“哇啊——”的一聲,自己的虛榮心耶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才知道,原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再農(nóng)歷五月初五舉身赴汨羅,卻又有千千萬萬條新生命再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誕生。一條生命的結束,又有許多條生命自此開始。屈原的祭日成了我(們)的誕辰,是生活的戲劇性還是歷史的昭雪?應該是對惡勢力的極度諷刺吧!我相信,一個屈原倒下了,必會有成千上萬個“屈原”再站起來!
祭日,我們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讓記憶更加深刻。而作為節(jié)日和生日,它則是熱鬧和快樂的。
端午節(jié)當天,我和媽媽去商場采購�?吹皆S多的柜臺里都擺滿了各種各樣口味兒的粽子,有紅棗的、蜜桃的、杏仁的、核桃仁的,數(shù)不勝數(shù)。柜臺前,媽媽們領著自己可愛的孩子,在售貨員的介紹下仔細的挑選,我看到一個約莫五歲的小男孩,盯著柜臺里的粽子直咂嘴巴,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小時候每逢端午節(jié)家里總會吃粽子,但那時候的粽子不是商場買來的`。而是去菜市場買來粽葉,再去米市買些糯米。然后一家人圍著一小盤糯米,用粽葉慢慢的包。主料:糯米。配料:親情、勤勞、耐心、溫馨。品名:幸福粽。
我所在的城市,當?shù)厝擞袀€風俗習慣,就是在端午節(jié)這天會給孩子手上栓一根五色繩。所謂的五色繩,就是用五種不同顏色的同縫紉線差不多粗細的線并在一塊兒組成的一個較粗的繩。因由五種顏色的線合并而成,故稱“五色繩”。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這天要給孩子系五色繩呢?作為這座城市的外來人員,其中的原因我不得而知。只是聽買五色繩的老板說,在端午節(jié)給孩子系上五色繩的話,孩子不吵、不病、好養(yǎng)活。一根繩子就有如此的功力?當然不可能,那只是父母的一種期望、一份寄托罷了。
在從商場回家的途中,媽媽說給我也買一根五色繩,我經(jīng)不住誘惑也去買了一根。倒不是我也相信老板們的說法,而是它的顏色確實好看,很想民間刺繡用的花線,很漂亮。隨后媽媽和我又去定做了一個蛋糕,我的本意是今年就不用什么蛋糕了,一家人弄桌兒酒菜就完了�?蓩寢尠职謪s很堅持,一定要做一個,還說什么這可能是我在家過的最后一個生日了。是呀,馬上就要畢業(yè)了,以后的生日我還指不定會在哪兒更什么人在一起過呢!像現(xiàn)在這樣更家人在一起過生日的這份愜意可能以后也很難再體會到了吧?
去年我聽說日本在和我們國家爭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要把端午節(jié)定為他們國家的法定假日。我們中國人當然是不能容忍他們這么做的,但是我就想過,我們向日本挑戰(zhàn)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全國人民都端午節(jié)重視起來,拿出過年的那份熱情來慶祝端午節(jié)。那么,日本的謬論就會不攻自破了。沒想到我去年的愿望在今年就成為了現(xiàn)實,從今年起,端午節(jié)成了我們國家愛的法定假日——節(jié)日當天放一天!我們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日本!
晚上,爸爸值完晚班回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點燃蠟燭唱起生日歌。燭光在每個人臉上搖曳,其樂融融!
節(jié)日是生命的盛典,生日是生活的點綴。端午節(jié),讓我們一起祈禱吧。為祖國祈禱!為十三億同胞祈禱!也為自己祈禱!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姥姥的粽香——端午節(jié)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
端午節(jié)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姥姥包粽子認真細心。包好的粽子,養(yǎng)眼養(yǎng)胃又養(yǎng)心。
往年,端午節(jié)前幾天,姥姥就張羅買葦葉、糯米。葦葉買回,要“打”葦葉,所謂“打”就是把葦葉一片片碼齊,浸在水里泡一天使葦葉更平整而有韌性。米得稍泡會兒,邊淘邊泡。等葦葉泡得了,米也淘好泡好了,才能開始包。包粽子也很有講究,姥姥包的粽子四個角六個面很標致特立體。葦葉包成,麻繩捆綁,結結實實美觀大方。
粽子包好同雞蛋一起上鍋煮,通常煮兩三個小時,悶一宿。吃姥姥包的粽子得有耐心,忍得住饞,頭天煮的粽子,第二天早晨才能吃�?梢坏╅_鍋就是色香味俱佳!
開鍋,清香四溢,綠色蒸騰。那種綠不像翠那么耀眼,它平實柔和。粽身的深色麻繩是暗綠,蘆葦葉是深綠,雞蛋被葦葉的青綠涂染深褐色略有斑駁的綠。綠,水墨畫般渲染,瞬時使你的眸子清靈如水。葦葉的清香,濃郁的甜絲絲的米香、淡淡的蛋香撲鼻而來。忍得住,你就等到把粽子剝開放碗里,撒上紅糖,用筷子夾開一小塊,仔細品嘗。饞得受不了,就用葦葉當碗,剝出一角咬一口,一口一口,葦葉全剝開了,粽子也吃完了,吃得嘴粘手粘。
粽子很大,吃完一個即飽。可那濃香讓人肚飽眼不飽,眼飽心不飽。此時,姥姥就把剩下的粽子分分,一些讓我們拿回家慢慢吃,另一些分給周圍鄰居們嘗嘗。
媽最愛吃粽子,姥姥每次分給我們家最多。她還特意給媽買了個大竹籃,年年包了粽子,都讓媽拿著籃子回家盛。我們給籃子取了名,叫“粽子籃”,而我們家的“竹籃粽”也出了名。媽常常遵著姥姥的叮囑,把粽子分分,讓身邊的人都嘗嘗。端午節(jié)時,我家的鄰居小孩看見我們的“粽子籃”,都感到無比興奮。
每年端午節(jié),姥姥的鄰居、朋友們,她的兒女們,她兒女的鄰居、朋友們都多多少少能吃到她包的粽子。多少年,我們周圍的親友都唇齒留香。
姥姥的粽子香香糯糯“走四方”,姥姥的粽香散布最廣最遠最深,在我們的記憶中常留不忘!
有一天當我們踏過那條熟悉的小路,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拐角已是岔路
成群走在街上的人,哪個不是深懷著自己的一份孤獨,或許一個人并不孤單,一個沒有回憶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單。
有時候我不是不想張口,我怕一張口,那些深隱的念便碎成了淚,那些令人心酸的感覺又浮上了心頭。
多年后的一天,刻骨的東西忽然變得模糊不清,你記不起曾經(jīng)與某個人在一起的細節(jié),只是感覺一切恍然如夢。
愛有時候只是某個階段,我們卻將其假想成了一生,我們的心啊,為何如此的彷徨,原來我們一直都在離別中。
我們可以做到對一個人放棄,卻做不到對一個人忘記,有一天當我們踏過那條熟悉的小路,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拐角已是岔路。
時光的角落里,零落了幾多無力詮釋的清愁,卻不能夠再與一個人重新認識,重新開始一次。
人生是一場永不落幕的演出,今天的親近或許就是明天的遙遠,如夢如幻的.往事,只在心間留下一抹惆悵的真。
生命的故事里曾經(jīng)走失了誰,人生的河流里淹沒了多少勇敢的執(zhí)念,愛總在最深時落下交織的帷幕,我們已不敢向那個故事里的人索要太多。
或許冷漠與薄涼,才是分開的兩個人最適應,最恰好的溫度,我們已經(jīng)無法再醞釀出那些突然的溫暖,我們的心已經(jīng)無力再承受那樣猛烈的撞擊。
錯過,卻不再期待新的遇見,多年后依舊在反復問詢自己的心,我究竟愛過的是那段時光,還是那段時光里用心陪我走過的人。
錯過的人,即使還在心底千百次的憶起,卻只能說與文字里的天涯海角聽了,我已經(jīng)不敢在一個人的心里,拾取一份仿若當年的在乎……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每次過端午節(jié),我的香包不是姥姥給的'就是大人買的。這次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了香包。
首先,老師給了我們做香包的材料。流蘇、香包布、針線,最后一個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材料艾草。
開始做香包了,我先香包布反著對折一下,再穿針引線,最后,將香包布縫上。我本以為很簡單,因為以前我看見姥姥縫香包,不一會兒就縫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于是,我便縫了起來,果然很順利,直到快縫完,當我回頭檢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都開了。于是我耐著性子,把開的地方補上了。直到最后,我還是沒縫好,這時,我想到了辛勤的姥姥,不禁有一陣心酸。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作文05-29
【經(jīng)典】端午節(jié)作文07-29
(精選)端午節(jié)作文07-12
端午節(jié)作文【經(jīng)典】07-21
端午節(jié)作文(經(jīng)典)08-02
端午節(jié)作文07-18
端午節(jié)作文07-18
端午節(jié)作文07-18
端午節(jié)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