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梵高的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梵高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梵高的讀后感1
梵高的一生,是很極端的一生。青年時,志向想成為一名教士,并到最艱苦的礦場去傳教,最后卻發(fā)現教士的虛偽,并因此產生了對上帝的懷疑。之后,開始學畫畫,并開始瘋狂一般的工作。的確,當人心中有某種無法宣泄的情緒時,往往會找一個方式來疏導它,更何況是像梵高這樣內心極其澎湃的那種人。
性格決定命運,我一直非常相信這句話。天才也有天才的性格,而其性格往往都是異常的極端,卻往往與這個社會大多數人無法合拍。平庸者有平庸者的性格,他們做事都是那么的到位,那么的.合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他們是這個社會的主流,當然,主流,也就意味著平庸。
劍走偏鋒,才能創(chuàng)出一套不同凡響的絕世武功,而正是因為走的偏鋒,所以弄不好會極大的傷害習武者,所以絕頂高手與走火入魔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天才和瘋子,往往也只有一線之隔。他們的共同點是,不按常規(guī)出招,達到某種極致。
梵高的那幅巨作向日葵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吧,金黃色那是一種像太陽一般熾熱的顏色,充滿了生命力,野性的力量,一種扭曲的倔強,一種刺目的絢爛,但也是一種讓人confusion的顏色,一種迷離的色彩。他的名畫系列,向日葵和麥田系列給我們的印象應該是深刻的吧。他的這兩個系列的畫,我也是喜歡的。
天才注定都是孤獨的,但不能反過來說,孤獨的絕大多數實際上是庸才。所以我們大不可以用天才的孤獨來安慰自己的孤獨,來給自己阿Q一下,來給自己麻醉一下。自從看了梵高的自傳,他給我的感覺是一頭在黑暗中受傷的野獸,獨自在暗處舔著自己的傷口。他是那么地渴望愛情,那么地渴望友情,但這些東西,對于他來說,又是那么的遙不可及。
他第一次愛上了他表姐,才成為寡婦帶著一個孩子的表姐,他那如潮水般洶涌的愛以及對畫畫的無比狂熱卻掙不到一分錢嚇壞了其表姐,離他而去。受傷的梵高,和一個洗衣女工住在了一起,正如他在給其哥哥的信中所陳述到,她并不漂亮,也談不上賢慧,但我有一個家了,還有一個孩子——洗衣女工與他人的孩子,我感到平靜與幸福。然而,就連這種幸福也是不能長久的,由于梵高沒有經濟來源,完全靠其弟弟資助,他卻全部用來買顏料和畫布了,常常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在梵高的自傳中,常常可以看到談到他挨餓的情景,同時一收到他弟弟的錢后,又馬上買工作原料,連挨餓也再所不惜。無法忍受這點的女工離開了她,并重操舊業(yè).
對于友情,他與畫家高更在一起工作過一段時間。他給其弟弟的信中寫到,我是如此的孤單,常常會陷入絕望中。而高更的到來使他欣喜如狂?墒敲舾猩窠涃|的他,卻也沒能和其好朋友一起工作多久。人太自我了,也就很難融入別人的世界,也很難讓別人融入自己的世界。
梵高的讀后感2
溫森特梵高,一個一想起來就聯系起他那幅狂熱的絢麗的的向日葵的畫家。我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他的畫,一直對他有著一種同情才華橫溢的落魄的藝術家的情感。今天終于把那本歐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傳看完了,從新的一個角度認識了他,并改變了對他那種同情的態(tài)度,換之的是尊敬和仰望。含著眼淚,想要記錄點什么。淚水不是因為他悲苦的一生,或者是那可憐的終結,而是因為感動,一種非凡的生命力的感動。一種對生命的非凡熱愛而感動的淚水。 日記
他的一生在流浪中渡過,他沒有家,被除了弟弟提奧之外的'親人的排斥在外。沒有經濟來源,有的只有提奧,這個無私愛著他的弟弟,從最初每個月給他寄50法郎到后來每個月150法郎,提奧的一生跟他哥哥沒有分開過,從這樣的關系上講。在梵高自殺死后的六個月后的前后幾天,提奧也隨即去陪伴了他的哥哥。梵高為了繪畫四處流浪,不管是最初灰蒙蒙的博日納里,還是找到藝術方向的紐恩南,他都是四處受盡白眼的人。在塵世生活中,他不擅長,太單純,他不遵循人世間的生活規(guī)則,在藝術道路上他走上了天堂,可是在生活之路上他一直在地獄里承受著(用我們常人的眼光看)。不管怎么樣的煎熬,沒有一分錢忍饑挨餓十天,發(fā)燒不止,或者是終日畫畫而被人認作瘋子,他都承受住了,最后讓他走向自我滅亡道路的卻是藝術上靈感的衰竭。雖然生活在最貧苦的塵世里,他卻從來沒有覺得苦過,只要他能畫,他可以畫,他就很快樂。最后因為精神分裂的折磨,導致他靈感衰竭,然后開槍自殺,那也沒有讓人覺得灰暗,反而覺得他渴望生活的力量一直存在。只是他要自己與自然淪為一體罷了。
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直想要表達的是他的思想,他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崇拜。閃爍的星星《星夜》,張揚的向日葵《向日葵》大概是我們在教材圖畫書上不陌生的一些畫,那一顆顆呈漩渦狀旋轉的星星,是充滿光芒的閃耀的力量,耀眼的黃色的向日葵是伸向天空渴望生活的一只只手。我沒有辦法在這樣零亂的思緒中表達梵高的繪畫意愿,但是我愿意抄下這段印象派畫家聚會中的宣言,來宣揚他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藝術表達意愿:
我們把性格看的比丑陋更重要。把痛苦看的比漂亮更重要,把赤裸裸的嚴酷現實看的比法國的所有財富更重要。
我們全盤接受生活,無須再道德上加以評斷。我們認為娼妓和伯爵夫人,看門人和將軍,農民和內閣部長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全都符合自然主要的要求,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正如梵高的最早的一個畫家朋友說的那樣,藝術的才華需要痛苦來滋養(yǎng)。也許正是因為在生活中的貧窮,不平等,才創(chuàng)造了他不懈追求藝術上的表達之路吧。他熱愛生活的意愿從來沒有放棄過,直到被精神分裂折磨到靈感消失殆盡。
作為一種對高高在上的情感,我感動于梵高的熱愛生活,對藝術的狂熱的精神。
僅此,膚淺地寫完讀后感,以此紀念這顆為藝術而生的靈魂。
梵高的讀后感3
歌曲《野生花》是這么唱的:“在貧瘠的土地上燃燒自己!币苍S梵高就是這樣一朵燃燒生命的野生花吧。
歐文·斯通把梵高的一生平整地舒展開來,像展開一卷沉封的畫卷。
梵高并不偉大,他不過是一個奇奇怪怪的紅胡子青年,心中懷著一團青春的熱火。從小說開頭的一個平凡早晨開始,到密布鴉群的那個麥田黃昏,這團熱火曾搖擺跳躍過,卻不曾熄滅過。這團熱火一直燃燒著他的生命。他用光亮的筆觸、流動的線條描繪自己的一生,名字叫做“渴望生活”。
周國平曾說梵高是一個因善良受苦的天使。的確,梵高本是一個極致單純與善良的人,也因此落入窮困潦倒之境,被人唾棄,被人誤解。關于藝術,他說“我喜歡更簡潔、更純樸、更嚴肅的作品。我需要多些靈魂,多些愛,多些感情!彼桥c主流背道而馳之人,也因此被其他人排斥。正如他筆下孤立的紫色鳶尾,他也是那個時代的獨行者。時代都在追求獨特,但當真正獨特的事物出現時,它們常常難被大多數人所接納。
梵高生前只賣出過一幅油畫、兩張素描,過著無人賞識,貧窮潦倒的生活,這是他的貧瘠的土地。有人問過“為什么《向日葵》帶有一種壓抑感?”我回答道:“那不是壓抑,是掙扎!痹谪汃さ耐恋厣,拼命掙扎,吸取光明的養(yǎng)分,野蠻生長,迸濺出生命的汁液,金黃的扭曲的花瓣就這樣掙扎出最熱烈的生命;蛟S這是一朵正在燃燒的向日葵,它的生命短暫而絢麗。
梵高讓人相信邁向高處的掙扎足夠充實一個人的心靈。春日的'玉米地和桃樹林、淳樸的農民在田地中勞作的自然姿態(tài)、田野上緩緩流動的星空和黑夜、如火焰般跳動的松樹、西去而旋轉的鴉群為什么這樣一個被時代的陰霾籠罩著的人的筆下卻飄蕩著自然的靈氣和魂魄?為什么這樣一個一生艱辛的人對生活的渴望如此真切急迫?
這樣的問題不會有答案,對于后來者來說,梵高本身就是答案。哲人云:“人一直走在一條通向自身的道路上。”我想,梵高已經到達了終點,發(fā)現了自己,找到了自己,并最終陷落于他所瘋狂追隨的藝術。他不是伊卡洛斯,被太陽熔化掉翅膀后便永遠墜落。他能夠為了太陽燃燒生命,最終與太陽交融,發(fā)出永恒的芒――它不隸屬于某時某地,而能照亮后來者的精神世界。
我是億萬個后來者中的一個。曾經把自己的青春比作下水道,狹隘而孤獨。并蓋是牢門,世界是被它分割出的幾道天空,一切對于世界的浮想是在臟水中漂浮的白色泡沫,偶爾對著井蓋呼喊,卻沒有回應,不是擊打泡沫。
尚未真正長大的小小少年,帶著偏激的看法,質問生活,質問世界。而梵高告訴他,青春的光亮足以斥退周遭的陰霾,試煉的終點是花開萬里。
鳥兒叫了一整個清晨,鳥叫聲像水滴一樣墜入清醒夢中;天空泛起波紋,它又夢到了大海;熄滅讀書燈,我身披月光回家在這些時刻,萬物的魂靈碰撞充實的心靈的時刻,我總會不可避免地想起梵高。內心不愿意相信永恒,但梵高,是真的獲得了永生吧。
野生花,永生花。
梵高的讀后感4
是我喜歡讀的書中的一本。沒事的時候,我總喜歡拿在手里翻翻、再看看。因為看著它,我就覺得全身都被注滿了奇異神美的力量。它能激勵著我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上有不平凡的對生命的、對人生的堅定信念和對繪畫藝術的自強不息的執(zhí)著追求。
梵高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每當我向哪些不知梵高其人其畫的人們介紹梵高時,我自己先就激動不已,卻找不到確切的語言來表達我內心的真實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適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當。以李賀或王勃比其短命才華?不一樣。我童年看到飛蛾撲火被焚時,留下了深刻的永難磨滅的印象……梵高,他撲向太陽,被太陽熔化了。
梵高是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他的一生很苦、很累、很瘋。梵高是以絢爛的色彩,奔放的筆觸表達狂熱的感情而為人們所熟知的。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對象外表的美,梵高愛的是對象的本質,猶如對象的情人,他力圖滲入對象的內部而占有其全部。印象派愛光,梵高愛的不是光,而是發(fā)光的太陽。
他熱愛色彩,分析色彩,他曾從一位老樂師學鋼琴,想找出音和色之間的契合關系。他追求用色彩的獨特效果表現獨特的內心感受和感情,用白熱化的明亮色彩表現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
梵高不倦地畫向日葵。他曾說“黃色何其美”!對于他,黃色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征。只要你見過了作品《向日葵》是永遠都不會忘記了,就象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一樣一經被誰見過,它的形象便永遠留在誰的記憶里一樣,他的向日葵永遠不會被世間無數的向日葵所混淆、沖淡。他的很多感人的作品讓人看了以后都會戀念不忘、會落淚涕零!
梵高的畫幾乎不用平涂手法。他的人像的背景即使是一片單純的色調,也憑其強烈的韻律感的筆觸推進變化極微妙的色彩組成。就象是流水的河面,其間還是會有暗流和旋渦,將人們帶進繁星閃爍的天空,瀑布奔騰的山谷……
梵高是用自己的生命來繪畫的,他最后因為受到感情和事業(yè)繪畫的各方面的挫折,他的精神完全崩潰了,就在他不得不住進瘋人院的期間,他還是堅持不懈地在炎炎烈日下繼續(xù)畫他心中的畫,以至于最后吞食了顏料!他對繪畫的執(zhí)著追求是何等的`瘋狂!最終他還是忍受不了命運的折磨,英年早逝,年僅37歲!
他的作品能打動人們的靈魂。形式美和意境美在梵高的作品里得到了自然的自由的和高度的結合!他的作品幾乎每一幅都透露了作者的心臟在跳動。他死后,他的那些用生命換來的作品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認可和贊美,成為世界繪畫史上的絕世珍品。
他對人生的堅定信念和對繪畫藝術的自強不息的執(zhí)著追求,將會永遠激勵著我不斷進取……
梵高的讀后感5
梵高,印象派杰出的荷蘭畫家。獨特的個人畫風,鮮艷的濃烈色彩是他的關鍵詞。從《吃土豆的人》到《麥田里的烏鴉》,每一幅畫,都是梵高的生活寫照。梵高終其一生都是一個落魄的藝術家。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至死都只賣出過一張油畫。在每次失敗后,到底是什么支撐這個藝術家?
逐夢青年
在不了解梵高時,我只知道他是個偉大的藝術家。但認真讀完《梵高傳》才發(fā)現,他不只是個藝術家,他還是個逐夢的人。在逐夢道路上,梵高從未停止,他也從未放棄。即使是受到每個人的嘲諷,即使只有一個親人支持他,梵高也從未放棄追逐夢想。
每個月靠弟弟提奧的150法郎維持基本生活,其實只要放棄繪畫,梵高依舊可以做個牧師。梵高出生于藝術家族,其實他根本就可以做一個賣畫的資本階級的人?墒撬麤]有,他為了自己最初的夢想,為了藝術,他犧牲了一切。我們只看到了梵高的色彩多么美,畫作多么精致,卻從未了解過每幅畫背后那個為了夢想永不言棄的梵高。哪怕身無分文,也絕不放棄繪畫;哪怕遭到全世界的反對,也絕不停止追夢。只要不放棄,夢想永遠近在咫尺。
創(chuàng)造瘋子
從最開始的暗淡無光,到最后的鮮艷色彩,梵高的畫技越來越高超,他的創(chuàng)造力越來越強。自然之美被梵高畫得淋漓盡致。梵高不畏懼酷暑,不畏懼嚴寒。他為了藝術繪畫竭盡一切,接近瘋狂;蛟S不敢想象,即使在圣雷米病院,他也能創(chuàng)造出傳世奇作。對于色彩的迷戀,對于創(chuàng)造的瘋狂,才是梵高的本色。陽光的熾熱,大地的深沉,都是他繪畫的一部分。向日葵的黃色,星夜的藍色,梵高想象與創(chuàng)造齊頭并進。他的作品里,仿佛一切都活了過來。
渴望生活
對于這樣一個熱愛繪畫的人來說,生活里大部分都充斥著顏料畫筆是很常見的。從早晨到夜晚,他總是需要大量時間來來繪畫。即使是在饑寒交迫中度過,他也沒有放棄繪畫。在梵高的作品中,有一種對于自然的崇拜,有一種對于生活的渴望。他渴望可以賣出一兩幅畫,來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柔和的.線條,鮮艷的色彩,都表達出他對于生活的渴望。梵高的個性孤僻,生活里只有印象派的瘋子畫家愿意與他相伴。梵高之所以成為了畫家,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梵高對于生活美的追求,對于艱苦生活依舊不放棄的精神。梵高的一生痛苦卻又精彩,他的生活艱苦卻又不失色彩。只有痛苦過,經歷過,才知道人生該怎么走。梵高渴望生活,熱愛生活。從最開始空白的畫布到最后精彩的畫作,支撐著梵高的正是他對于生活無窮的喜愛。每一幅畫作都是對于梵高的詮釋。這一生支撐著梵高不放棄的便是對于生活的渴望。
就是這樣一個天才畫家,最后還是在夜幕中隕落了。他再也受不了精神疾病的折磨,他選擇了自殺;蛟S對于梵高這才是最好的解脫。
“是梵高那在人生的磨難中擺脫了傳統(tǒng)的桎梏而化入永恒的美麗靈魂吸引了一代代讀者,《梵高傳》也許會因此而有幸成為一部可以傳之久遠的書。”
梵高的讀后感6
“痛苦便是人生”,這是著名畫家文森特·梵高的臨終遺言,又或者說是他那短暫人生的真實寫照。歐文斯在給梵高寫的傳記《渴望生活——梵高傳》的前言時寫道:“梵高是世上最孤獨的人之一”,這位著名的美國作家用一支神奇的筆勾勒了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滿痛苦的悲劇人生。梵高最后因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而這不是最終的痛苦,悲劇是最后開槍身亡?赐赀@本書,感慨很多,許多人說:梵高是個為藝術而生的天才,他的偉大毋庸多言。
當我看到他面對饑餓、病痛、心靈的煎熬、情感的失意等每一次生活的打擊時,他都鍛造著自己。不屈的頭高高地仰起,他脆弱的心越加的堅韌,在他的心中一直保持著那個鋼鐵一般的執(zhí)著的追求。我想:他是為繪畫而生的,繪畫就是他的生命。在19世紀的印象派畫家里,梵高是一個另類,與其說是另類,不如說更是一棵奇葩。他那類似兒童的創(chuàng)作,讓他無法被世人接受,線條和色彩大膽純粹,每一抹繪制的是他筆下的生物和貧苦大眾的真實寫照。是否記得那明亮又張揚的向日葵,奇妙幻彩的星空,純樸的麥田,還有蘋果園,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農民,拾麥穗的婦人。畫面中的每一個物體,都以獨特的方式燃燒著它的生命力。它們已經不僅僅是一些靜物。它們是凄艷的生命。在看過不少畫家的作品后,不禁抒發(fā)感概:沒有一個畫家的用色,會像梵高這樣濃烈,明亮,無法控制般的亢奮。顏料中他大膽的用色深紅,銘黃,碇藍,冷紫,蒼綠。很多時候油彩有時候以凝固狀態(tài)呈現在畫布上,那種粘稠像是無法稀釋和抹勻,用畫筆輕輕一旋,好像一顆被揉搓的靈魂,把暗紅的鮮血噴射在包容著無限向往的.空白上。粘稠的血液似乎被賦予了生命,帶著一種激情,在喪失傾訴的寂靜中,像混亂的手指,因為無法抓住空虛而扭曲。在麥田里散發(fā)著一股危險的氣息,一種騷動激越的情緒糾纏在壓抑而明麗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氣息撲面而來。像是暴雨之前的清新而寒冷的風。又像是靈魂無法突破的孤獨。那種無人能理解的心情,又有誰能明白?梵高是個低調的畫家,但卻處處遭到他人的冷眼和排斥,他不明白為什么,卻也不在意。因為他只是潛心去做畫。在世人不知道的背后,我們要告訴你,他是一個高產的畫家,每天都沉浸在繪畫的創(chuàng)作之中,風雨無阻,他渴望畫畫,他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畫卻要時時刻刻的畫和點評修改。他力求完美,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只是追求著繪畫上的個性表現,卻又在畫中無聲的展現出生命力。
梵高的憂郁是全人類的過失,他本是快樂的,他向往快樂。梵高把他的內心世界全部表達在畫布上,那是他唯一的表達方式,人們透過畫布看到了他滾燙的心:樸素、善良、執(zhí)著、熱情、高貴的心。多少年后,人們在他的畫作前流連往返,唏噓感嘆。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在臨摹《向日葵》。“人們如果確能真誠相愛”,生命則將是永存的,這就是凡高的愿望和信念。
請讓我們記住這位偉人——文森特·梵高!
【梵高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梵高經典語錄11-10
讀后感讀后感01-03
讀后感02-16
經典的讀后感01-23
讀后感03-24
讀后感精選03-28
作文讀后感400字 幸福的鴨子讀后感07-11
《大衛(wèi)科波菲爾讀后感》讀后感08-21
百萬英鎊讀后感作文百萬英鎊讀后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