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評課稿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diào)節(jié)教師的教學工作,了解、掌握教學實施的效果,反省成功與失敗原因之所在,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及時修正、調(diào)整和改進教學工作。優(yōu)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烏鴉喝水》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烏鴉喝水》評課稿1
識字、聽說、閱讀……頭緒紛繁的低段語文教學,如何做到有機結合進行,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近日,吳望舒老師執(zhí)教的《烏鴉喝水》第一課時,便做到了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湊合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兼顧,從而使這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識字教學扎實有效
低年級生字詞的教學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本節(jié)課中,吳老師設計了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識字,這些設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也使學生輕輕松松地獲得了新知。
吳老師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對“烏”、“鴉”這兩個字的識記,吳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烏鴉是一只鳥,所以“鴉”字是鳥字旁;“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這樣學生就感覺非常有趣,記起來也就容易了。還有另一組形近字“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吳老師引導學生,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學生記起來十分方便,且不太會搞錯。
二、抓關鍵詞理解感悟
吳老師善于抓住課文的關鍵詞,采用了讀讀、想想、說說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文本,可以說這些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如:老師引導學生關注“到處”一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老師引導學生看圖合理想象:烏鴉可能會飛過哪些地方呢?通過想象說話,讓學生體會到了烏鴉找水的辛勞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導學生用“到處”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對這個詞語達到真正理解并掌握運用。
三、注重進行朗讀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這堂課,吳老師帶著孩子們著重研讀了課文的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也是情節(jié)曲折。烏鴉經(jīng)歷了找水,看見水,卻又喝不到水這個過程。隨著事情的變化,烏鴉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靜的。吳老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讀,逐句品讀感悟,體會烏鴉心情的變化。讀文中體現(xiàn)了個性化的閱讀。
綜觀整堂課,上得既充滿語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
《烏鴉喝水》評課稿2
上完這堂課后,劉主任組織語文組的老師和實習生進行評課,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需要改進:
1、這篇寓言故事可多叫幾位學生到講臺上復述,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因為后面還剩下8分鐘。
2、這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遇到困難要仔細觀察并尋求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里我只提到一點點,沒有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我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jīng)歷,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幾位學生到講臺動手做實驗,學生觀察烏鴉喝著水的過程。通過觀察,學生不禁發(fā)出:“喲,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時,學生便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
3、要關注全體學生。這是許多新老師會犯的毛病。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大部分是喊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回答問題。應該多鼓勵其他成績較弱的孩子積極發(fā)言。從而讓更多的學生跟著我的教學思路走。
4、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太少。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是探究性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不同的探究需求,愛護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痹谏险n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5、講“到處”這個詞語時,可以讓學生想象烏鴉可能去過什么地方。
6、一堂課還剩8分鐘是我最失敗的`地方,但也有幾個小原因:(1)本來星期二要上的課因為多種原因推到星期四才上,學生讀了三個早晨,幾乎可以背下來了。(2)我的指導老師鐘老師提前把《烏鴉喝水》的練習講完,所以我提的問題,學生馬上就回答出來了,本來安排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也省了。所以加快了教學進度。
原來許多課是要自己多上、多反思才能體會到其中真正的涵義。
《烏鴉喝水》評課稿3
28號在xx小學參加了縣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成長中心成員的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共聽了七節(jié)精彩紛呈的課,現(xiàn)重點對第二節(jié)嚴研老師的<<烏鴉喝水>>這一課簡單的點評。
一、抓住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巧妙的進行隨文識字。
我們都知道低年級的孩子(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多,難度大。那么如何提高孩子識字的效率,加深對生字的理解和記憶呢?嚴老師從課堂的開始就關注了這個問題。對于生字詞的學習沒有集中集中學習,而是在讀課題,讀句子,讀段落,讀課文的時候相機出示,指導孩子讀字音,認字形,懂字意。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嚴老師在指導孩子學習“渴”這個生字時,欲揚先抑,先用“喝”字做鋪墊。在讀書時有意識、有目的的讓孩子畫出帶“喝”字的詞語(孩子畫出了“找水喝、喝不著、喝著水”)。然后拋出問題:烏鴉為什么找水喝?自然引出“口渴”這個詞語,再然后又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出和“喝”很像的一個字,于是“渴”自然而然就被孩子找到了。最后嚴老師通過引導孩子分析這兩個字的異同,偏旁和部首的意義,更巧妙的借助象形字(即古文字)把“渴”淋漓盡致的描畫了出來,讓孩子在趣味和欣賞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這個字。最后通過指導學生反復的讀,加深了孩子對生字的學習和運用。又如學習“看”時也是在孩子讀到這句話時,教師不失時機的指導學習,讓孩子分析字形結構,理解偏旁“手”和“目”的意思,并讓孩子手搭涼棚做“看”的動作,呵呵,孩子可高興了,這樣的隨文識字孩子怎能不喜歡哦。
是啊,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條條魚兒的話,那課文就猶如河流,孩子只有不離開水才能快活的游來游去。隨文識字對孩子來說猶如魚兒離不開水哦,而嚴老師恰好的做到了這一點,俺是由衷的贊嘆。
二、讓孩子的親身體驗成為理解詞語的源頭活水。
我們常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對于詞語的正確理解能很好的幫助孩子理解文本。嚴老師在指導孩子理解“漸漸”一詞時,可謂一波三折,用心良苦。
她首先拋出兩個問題:烏鴉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它是怎樣做的?用筆畫一畫相關的.句子。對于這個問題,孩子很容易就找出了答案。但嚴老師緊接著讓兩個孩子上臺表演,一個讀,一個當小烏鴉,現(xiàn)場演示。這下,孩子可樂了,一個個睜大小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一顆顆放進去的小石子和變化的水面看的格外認真。當表演結束時嚴老師再問“水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升高了)“是如何升高的?”孩子不約而同的答道:漸漸升高了。然后讓孩子理解“漸漸”的意思時,孩子很容就懂了是“一點一點、慢慢”的意思。最后,嚴老師不失時機的指導孩子練習造句,可謂是水到渠成了。
三、鼓勵學生進行精彩的想象。
不可否認,在這堂課上,學生是成功的。順著學生的這股勁,嚴老師又拋下了一個問題:除了書上的辦法,還有什么辦法讓烏鴉喝到水呢?真是一時激起千尺狼,孩子的熱情一下子又被調(diào)動了起來。有的說可以在瓶子上打個小洞,有的說可以把瓶子放倒,還有的說可以用吸管……呵呵,總之孩子們的辦法多的是啊,這都得益于老師精心的設計和熱情的鼓勵哦。
當然,任何一節(jié)課都不可能完滿無缺,嚴老師這節(jié)課同樣也存在著不足,如:
1、讓孩子表演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點操之過急,如果能讓孩子在充分的讀和說的基礎上再融入表演,我想理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2、讓孩子復述課文時總感覺要求不是很清晰。而且無論是復述還是講故事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讀書、思考、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速度要盡量的慢下來。孩子齊講故事的形式不建議用。
但瑕不掩瑜,這樣的課堂還是成功的。
《烏鴉喝水》評課稿4
本次新人大賽教學活動聽了唐潔老師一節(jié)課,為她在課堂上的奔放、灑脫深深吸引。作為一名上崗不到一年的新手,唐老師信手拈來,能把課上到這般水到渠成,可見其個人能力之強。這堂課學生動起來了,氣氛活躍起來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用起來了。
一、創(chuàng)境引題,解放學生的手、耳、口
開課伊始,由于家長和聽課教師的到來,孩子們的注意力有些分散,唐老師靈機一動,和學生們一起做《三字經(jīng)》武術操!罢埬阆裎疫@樣做”學跳武術操,學做動作猜謎語,學生動一動、扭一扭、猜一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收回了游蕩的心思,開始豎起耳朵仔細聽。在謎語的猜一猜中引入課題,借機板書課題,(烏鴉)。隨即就考學生,“烏”的“烏”這個字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嗎?學生立即開始動腦思考,見稍有難度,唐老師提醒他們,鳥去掉一點就是烏,鳥失去眼睛,眼前就一片烏黑。所以這種鳥就叫烏鴉。最后學生知道用減一減的方法記住了這個字。
接下來唐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質疑,你看到這個課題想問什么問題嗎?面向全體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為下一步課文的學習做鋪墊。
二、先學后教,多種花樣,訓練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
這一環(huán)節(jié)唐老師主要分了三步,一是生字教學,二是課文品讀,三是書寫指導。在第一步的生字教學中,唐老師開展了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小老師領讀,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跳讀,游戲中讀等,方式多樣,加深學生記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交流識字方法。由于低年級過于幼小,缺乏一定的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但唐老師仍在結合實情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所以她請學生跟自己的同桌討論討論自己的記字辦法。并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展示:誰愿意和大家分享記字辦法?在這樣一個自學、合作學、交流的基礎上,學生學會了許多生字,如:石-右、辦-為、漸:水車有千斤重瓶:瓦片并在一起。尤其是對于字形極其相似的漢字,唐老師進行了重點指導,比如“為”“辦”,“渴”“喝”,學生在分析對比后知道“渴”需要水—三點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接下來的課文品讀中,唐老師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習慣與閱讀方法。如給課文劃分自然段,第一段有幾句話等,大部分學生少數(shù)了一句話,原因在于標注問號的語句他們不知道如何判斷,雖然這是及其簡單的閱讀技巧,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一個十分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注意力是很短暫的,唐老師立馬開展隨文識記詞語,利用青蛙過詞橋,讀詞和瓶子里的水等課件進一步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抓在手里。與此同時,注重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如“到處”一詞,唐老師讓學生演一演到處找水喝的樣子。通過四處尋找學生明白了這一詞的含義。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的理解,體會烏鴉的心情,唐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出口渴的感覺,“不怎么口渴”,“嗯,有點兒口渴了”,一步步的激勵下,學生讀出了口干難忍的感覺,甚至還有同學捏著脖子咽唾沫,表現(xiàn)出一臉難受、失望的樣子。接下來唐老師又準備好道具,讓學生演出小烏鴉喝水的故事,借機訓練句式:
1、烏鴉一個一個的把石子放進瓶子里
()把()放進()
()把()放進()
2、水漸漸升起來了
()漸漸()
雖然一開始學生都在模仿課文里的句子,但在視覺、思維的作用下,很快就掌握了這兩個句式。
三、展示反饋
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解放學生的耳的同時,還解放學生的腦、口、手。聰明的小烏鴉想出了丟石子的辦法,要是你是那只小烏鴉,旁邊沒有石子,你還有其他什么辦法么?學生立即嘰嘰喳喳開始興奮起來,有的說用吸管,有的說把瓶子推到,有的說打破瓶子等等,雖然有些方法經(jīng)不起推敲,沒有時間的可能性,但這不是目的。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的運用就是最大的成功?隙▽W生多元的價值取向,促進了學生認知的整體性發(fā)展。
但這一節(jié)課,我也有些個人的小看法,說出來交流交流:
1、識字方法中有些字的記法有些牽強,比如“漸”,唐老師推薦的拆字法,水車幾百斤。個人覺得這一方法有些牽強,與字義相去甚遠,不利于正確識記和理解字義字形。按說文解字的釋義來說,斬,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切分成小的部分。漸,(水,河水)(斬,切分),造字本義:多步驟分流治水。所以個人覺得在識字時可以盡可能的聯(lián)系字義來加深記憶。
2、在提出一個問題時要盡可能的多給予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盡可能留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不要急切的把自己的意見先說出來或是強加給學生。比如在板書課題“烏鴉”一詞時唐老師問學生:鳥字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嗎?學生有點兒沉默,唐老師自己就指出了答案,是不是和鳥字好像啊,鳥字去了一點就是烏黑一片。還有后面的喝與渴,為與辦,石與右,學生的思考空間都不是十分充分。不過早地出現(xiàn)結論,肯花時間讓學生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探究時間和體驗的機會才能讓學生學得深刻,記得牢固。
《烏鴉喝水》評課稿5
聽了潘老師的語文課《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新穎,各環(huán)節(jié)緊扣,又有較大的彈性。既達到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又做到了以人為本的目的。課上,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看的真切有趣,學的.輕松愉快。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
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了三種主要的學習活動形式:
。1)體驗學習(自己動手做實驗)。
。2)發(fā)現(xiàn)學習(自己尋找方法)。
。3)接受學習(在實驗與讀課文中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
使學生放開手腳,放飛想象,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情境,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方法,找答案。給學生自己去選擇的權力,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只聽老師說教的新式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會了課文,學會了思考,明白了道理。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fā)展。
總之,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教師輕松,學生愉快,獲得了情感體驗,教學效果甚佳。
《烏鴉喝水》評課稿6
上周有幸傾聽了章秀平老師的《烏鴉喝水》這一課收獲很大,這是一篇描寫一只聰明的烏鴉口渴找水喝,并最終克服困難喝到水的小故事。在本課教學中章老師充分引領學生發(fā)揮想象,開動腦筋,首先從題目《烏鴉喝水》做文章,讓學生朗讀,認生字,問同學們,“烏鴉喝水”想到了什么?”學生“為什么烏鴉要喝水?”“烏鴉喝水成了一個故事!庇纱诉M入本課內(nèi)容的學習。讓一年級的學生很快的進入了本課內(nèi)容的學習氛圍中去。章秀平老師本節(jié)課堂教學總體上感覺很突出低段閱讀教學的特點,生字詞語教學扎實。在教學過程中章老師以下幾方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1、認生字詞,學生看拼音舉手起立朗讀,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氛圍,之后教師點評學生,及時的鼓勵學生,并糾錯個別學生的讀音,加深學生的印象。游戲開火車,一個學生讀,其他學生跟讀,既增加了學生的朗讀次數(shù),又加強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朗讀的樂趣。最后去掉生字上面的拼音讓學生再次朗讀。
2、喝”和“渴”的區(qū)別,教師讓學生想想辦法,怎么樣才能很好區(qū)別這兩個字?目的是學生通過自己找辦法區(qū)別兩個字來加深認識,而不是教師一味的`去講解,體現(xiàn)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的主體性的學習方式。
3、我會寫:“石”“可”,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兩個字異同的地方?學生起立回答,都有一個“口”,一橫長短不一樣,教師再示范寫這兩個字,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布置寫字,教師隨機拿三位同學的作業(yè)本投影集體點評優(yōu)缺點,教師及時表揚學生,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
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層次清晰,教學語言生動活潑,能根據(jù)低年齡的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思路,章老師的語文教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教學示范。
《烏鴉喝水》評課稿7
《烏鴉喝水》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極富有童趣及人生哲理的童話故事。吳老師在教學設計上富有新意,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性格。整個課堂妙趣橫生,充分地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交流很到位,很好地完成了這些目標,下面就談談自己對本堂課的幾點看法。
一、激趣導入,引起學生說話的興趣
吳老師在導入部分非常貼切,由圖到字,出示烏鴉的圖片,引出“烏鴉”二字,并及時抓住學生學生興趣,利用圖片讓學生展開說話,“烏鴉的‘烏’為什么中間沒有點?”學生集體展開想象,并紛紛舉手回答,那“烏”是什么意思?老師立即出示一張烏云圖,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烏”是黑的意識。老師又馬上讓學生用“烏黑”組詞,課件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孩子的言語訓練。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非常巧妙,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及說話的興趣,為后面的課堂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抓“到處”,引導說話,體會烏鴉的心情變化
在精讀課文教學中,吳老師抓住第一段展開,雖然只有短短四句話,但是仔細觀察,這四句話是緊緊聯(lián)系著烏鴉的內(nèi)心變化的'。吳老師在這四句話中又有取舍,著重抓住“到處”二字層層展開分析。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設計非常巧妙,由字到詞,再由詞入句,很符合低年級孩子的思維。烏鴉喝水的故事之所以能發(fā)生,究其原因是它口渴了,所以才會到處找水喝。老師就緊抓“到處”,讓學生體會當時烏鴉的心情,這里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都能講出自己的想法,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又讓學生好好地訓練了言語。
其實,在精讀教學中,老師完全可以多加幾個語言訓練點,讓孩子自己說,這樣對故事的掌握就深刻了。比如,“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边@里就有兩個很好的語言訓練點:一是“口渴”,烏鴉為什么會口渴呢?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然后說出自己的觀點;二是“到處”,烏鴉會到什么地方找水呢?學生同樣能展開說話。不要覺得這是很幼稚的問題,一年的孩子,他們本來就還是幼兒,這樣問題真是訓練他們說話,訓練他們想象的好問題。
最后,承接單志明老師的一句話:“編者把這篇課文放在教材中的價值是什么?”是呀,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文本的價值,把故事放大,不要只看到故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看到價值所在。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烏鴉喝水》評課稿】相關文章:
烏鴉喝水評課稿06-02
《烏鴉喝水》評課稿08-19
烏鴉喝水評課稿04-02
《烏鴉喝水》評課稿[熱]07-21
[熱門]《烏鴉喝水》評課稿10-03
《烏鴉喝水》評課稿集錦04-13
《烏鴉喝水》評課稿3篇08-07
《烏鴉喝水》評課稿8篇[精選]08-07
(精品)《烏鴉喝水》評課稿集錦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