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教育反思精品[7篇]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自己的表現(xiàn)。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老師教育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1
每個人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十多年的學生生涯,經(jīng)歷過許許多多的老師,這些老師中,哪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甚至永生難忘……
我記憶深處的是中學時的張老師。張老師教我們語文課,那時候的我很是內向,上課根本不會主動發(fā)言,用張老師的話說“像一個小綿羊”。但我卻經(jīng)常被張老師當堂叫起來朗讀課文,朗讀完后她總能找到“贊揚”的理由,比如吐字清楚啦,比如語氣輕重緩急把握的好啦等等。漸漸地,我喜歡上了語文課,也喜歡上了的作文。因喜歡而熱愛,我的作文幾乎成了每堂作文課的范文。
那個年代,還沒有“賞識教育”這一概念,但我幸運遇到了一個會賞識學生的老師。
我也曾有過從教經(jīng)歷,三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也遇到過一些“問題學生”,其中一個男生的個子幾乎比我還高。正是因為個大身壯的緣故,這個學生很霸道,課堂搗亂課后打架哪個老師也管不住,而每門功課的成績可想而知地差。于是課任老師多次將狀告到我面前。我對他也是束手無策,惟一的念頭就是將他“驅逐”出班級。于是,在他又一次課堂搗亂的時候,我不由分說連喝帶斥把他趕出教室,并當即叫來他的家長,嚴厲聲明不允許他參加即將到來的.期中考試。
那一年,這個男生不但沒有參加期中考試,而且我再沒有在學校看到過他。有學生告訴我,他停學了。
班里的刺頭兒沒有了,一段時間,我甚至感到慶幸。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他。當時他和三四個男孩在一起,衣著都是不倫不類的時尚,頭發(fā)染得一半紅一半黃,看到我并沒有打招呼,而是打了聲長長的口哨。
那一聲尖利的口哨,將我的心拽得生疼。
……
我為什么要寫下上面的事件和感受,是因為手頭一本《班主任教育案例反思》(張英華、楊學杰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書中的許多案例讓我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讓我看到聽到摸到甚至嗅到一種親切的氣息。從中我看到當年的班主任,也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看到了當年的學生。
中學時的班主任,善于發(fā)現(xiàn)并鼓勵學生的閃光點,至今,許多學生提起她都是滿心的感激。讀《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我明白了:最好的老師就是尊重學生的老師,是可以和學生成為朋友的老師。
曾經(jīng)為師的自己,如果多進行反思,會不會做出武斷的舉動?我意識到:過去對于學生,我們只是一味地強調嚴字當頭,放棄了愛所蘊涵的理解、寬容。而理解和寬容正是構架師生和諧關系的橋梁。
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告訴我們,每個所謂的“問題生”都不差,差的是我們的關注程度。因為教育是用愛心呼喚良知的事業(yè),教師要懷著對學生的關愛,對教育的熱愛,身體力行關愛孩子。
教育要產(chǎn)生最佳效益,還必須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結合,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所以說,《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也是聯(lián)系教師與家長的紐帶。作為班主任老師,只有隨時觀察了解自己的學生,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并能從指導家教入手,端正家長的思想認識和教育態(tài)度、方式方法,以達到家校合力,共同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就會實現(xiàn)理想的教育效果。
春江水暖鴨先知。評價教育的發(fā)展,教師的感受最為真切,也最有發(fā)言權。《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來自教學實踐第一線,是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對課堂的反思,對學生的反思,更是對人生的反思。帶著反思,他們更多地走近學生,貼近學生,靠近學生,與學生成朋友,關注著教育,關注著學生個體。
反思有利于提高,這不僅是一條教育思想,一條教育原則,也是教育者自身素質提升的一種模式!栋嘀魅谓逃咐c反思》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樸素,真摯,抒寫著內心的一個個感動,充滿著教育的智慧,充滿著愛,充滿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熾熱、真摯和溫暖;一個個案例的背后,呈現(xiàn)的是教師人生履歷中或深或淺的詩意的印記;一個個案例,有教師的聲音,也有學生的聲音,與其說是教師個體的,莫如說是運城市實驗中學的整體宣言。它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的簡單匯總,承載著教育人的反思,更承載著教育工作者的夢想。
教育家葉瀾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運城市實驗中學始終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關注教師自身成長,為教師發(fā)展提供平臺,這本《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的匯編出版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從而告別教書匠,實現(xiàn)教育家的夢想。我想,這是編者的初衷,也是全體教師的共同目標。
在反思中成長,教育因反思而美麗。相信運城市實驗中學的教育教學會是一片新天地,真正實現(xiàn)師生與學校同成長、學校與師生共發(fā)展。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2
x教育集團在x縣遠近聞名,據(jù)說為提高學生成績,從娃娃抓起,竟然讓小學一年級學生參與晚自習。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說法出自一位當事人,言之鑿鑿,對該校的做法心生幽憤。小學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晚自習拖延放學回家的時間,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以至于家長生出強烈地擔憂:“如此進行,又即將孕育一個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當教育的循序漸進被無端打破,只剩下孩子的叫苦不迭。盡管如此,審時度勢的大多數(shù)家長仍不愿自己娃娃輸在起跑線上。很難想象挑燈夜讀的'小不點兒,被剝奪了玩耍的時間,被勒令做著和年齡不相符的事情,該有多么心塞?很多時候,他們本來就是在做一種無用功!一邊是心急如焚的家長拍手稱贊,一邊是開明的家長滿腹憂患。他們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不惜傾盡自己能給予他們的一切。家長們巴不得親生骨肉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并且越快越好。然而,教育豈能太著急?教育的長期性需要它無論如何不能著急,更不可急功近利,否則自食其果。就像城區(qū)蓋樓,地基不牢,或者其中的x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紕漏,極有可能造就爛尾樓,時刻存在著安全隱患。如果學生在懵懂的年齡被強迫進行填鴨式教育,不僅收效甚微,而且極容易造成身心俱疲,致使健康出現(xiàn)問題,得不償失。
教育的順序性決定著施教節(jié)奏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別說是一年級,即便小學準畢業(yè)生也絕不適合上晚自習,更別提令人啼笑皆非的“開夜車”。教育猶如一個耿直的謙謙君子,畢恭畢敬但絕不是軟弱可欺,一旦你不溫柔待他,反抗的呼聲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爆發(fā)出來,落實到行動中去,讓你措手不及。小孩子被逼成了高考生的樣子,小胳膊小腿兒被束縛在課桌前,一派懸梁刺股的模樣!皨寢寣ξ艺f:‘長大之后,一定要上清華北大!’”多少無知且無畏的期待,就像他們必須祖輩的遺志,絕不要學自己的父母做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人。多少年來,家長們在口頭上對孩子的要求和期許,僅僅止步于考上大學。他們才不去思量孩子適合什么?喜歡什么?我該為孩子實現(xiàn)夢想做些什么?也許不少家長會反駁:“我這一路對孩子的成長鞠躬盡瘁,這家伙還不給我爭氣,真是不孝!”這令人瞠目結舌的發(fā)泄,不正是一些家長的真實寫照?他們曲解了教育孩子的意義,只讓無辜的寶貝成為他們實現(xiàn)未完成的理想的工具。揠苗助長,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教育豈能“揠苗助長”?“我們如何引導教育正確的價值觀?”值得社會各界來深思。愿每一名孩子都能擁有一個沒有負累的愉快童年!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3
這是一個老話題,但這個老話題還是經(jīng)常有人提起,有老而彌香的意味。對于“科研興師”,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相信它,只是在日常工作中看到的行動卻很少,它更多的是出現(xiàn)在工作總結中。不過,就像“經(jīng)典就是沒多少人做但都在喊”一樣,它確實是經(jīng)典,甚至可以說是真理。
做老師,還是應該相信一些名人名家的話的。任何一個人,沒有研究就沒有發(fā)展,也就無所謂成長。杜威早就提出要做“研究型教師”,斯騰豪斯主張“教師作為研究者”,要求教師“集服務、專業(yè)研究、專業(yè)學習于一體”。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工作能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么就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道路上來。”這是說給管理者聽的,但教師能自覺地走到這條道路上來不是更好嗎?魏書生認為:教育科研能使教師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更豐富的自我,從而也能發(fā)現(xiàn)一個更廣闊的教學天地,更新了,便有了新的眼力、新的觀察力、新的承受力、新的胸懷。陶行知先生說:“教員最重要的精神,是求事業(yè)能力的長進,要把我們的教材教法一天長進一天”。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確指出:“發(fā)展與培養(yǎng)是不能給予或傳播給人。誰要享有發(fā)展與培養(yǎng),必須用自己內在的活動和努力來獲得!辈ㄋ辜{則是更具體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重要意義,反思是最為常見的研究行動。這些名人的語言,有的是基于經(jīng)驗,有的是基于實踐,有的是基于理論,但揭示的是教師發(fā)展和成長的規(guī)律。
教育科研的規(guī)范方式是課題研究,但課題研究不是唯一的方式,對教師成長來說,作用最大的還是經(jīng)常性地對工作的不斷反思、實踐、反思,所以對自己行動的研究才是促進成長最有效的方式。那么,教師的行動在哪里?不可否認,最主要的是課堂,而且是發(fā)展、變化、動態(tài)的課堂。哲學家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其實,教師也不可能兩次走進同樣的一節(jié)課堂,課堂的主旨就是變化,怎樣把握課堂的變化,成為教師成長的重要標志。真正的課堂應當是一個積極的思考王國,在這個王國里,因為教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豐富程度,這是我們研究的礦山。鄭金洲教授說:“真實的教育實踐場景既是研究得以進行的主要依托,同時又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重要所在。”在每天都要經(jīng)歷的課堂上,教師都有哪些真實的體驗或感受:愉快、痛苦、沉悶、苦惱、力不從心;仰或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現(xiàn)了什么?遇到了什么?經(jīng)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忽視了什么?遺憾了什么?靈感了什么?感悟了什么......等等。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真實素材,把這些切身體會到的東西,加以思考、整理、綜合、研究、挖掘、總結、提升,進而優(yōu)化課堂,優(yōu)化自己,這不正是科研所追求的研究價值取向嗎?其實,人最可怕的是習慣于司空見慣的事情,對身邊“經(jīng)常性”的事件無動于衷,我們不能像波拉德說的那樣“都是自己思想的奴隸”,每天都“重復昨天的故事”,退休時總結自己“三十年如一日”。這才是當教師的悲劇。
教師不能把研究看得很高,看得很神秘。有人說:研究是一種生活,也有人說:研究是一種狀態(tài),這都是很有道理的。研究可以先從記或寫開始,寫就是記錄,記錄教學生活中的“一盞一盞的.燈”。對我們而言,記錄恐怕是最基本最容易的一項技能,最重要是看能否形成經(jīng)常性的行為,就是說容易達到,貴在堅持。其實,記錄就是研究,記錄的過程伴有你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不僅是思考的過程,也是提升的過程。朱永新贊賞記錄“實際上是超我與本我的對話,是超我對本我的監(jiān)督。”并告誡“中小學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記錄自己教育現(xiàn)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鏈。”擁有了這個項鏈,也就美麗了自己的事業(yè)。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就是因為記錄自己孩子的成長而開始成為專家的。所以,生命要留下“痕跡”,就要教海中去“拾貝”。教學日志、教學案例、教育敘事、教育課例、隨筆、反思、札記,甚至感言、感動、感悟,或一篇一篇,或一段一段,或一句一句,都可以成為教師生命中的明珠,點亮未來的前程。
有人說:真正的財富是一種思維模式,這道出的是一個真諦。研究不僅僅是解決了什么問題,取得了什么顯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喚醒專業(yè)意識,助推思維的發(fā)展,提升思維的品質。發(fā)展的思維會使你看到別致的風景,成就不同凡響的自己。誠然,研究不一定能使自己超越別人,但一定能超越自己,讓自己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豈不是一種成長的幸福?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4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后,殺豬給你吃!逼拮訌氖袌龌貋砹,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痹诱f:“絕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F(xiàn)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痹佑谑前沿i給殺了。
讀完曾子殺豬的故事后,我被曾子這種說到做到的絕心震撼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好多家長承諾給孩子的事情往往都會忽略不計。可是孩子都會記得非常清楚,甚至還會對一些沒有實現(xiàn)的允諾耿耿于懷。那么作為老師,更應該把誠信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中。承諾給孩子的小獎勵就一定要兌現(xiàn),并且要及時兌現(xiàn)。這樣孩子才會相信你。從小我們都教育孩子不要做放羊的孩子,那么為師者更應該以身作則。只有當老師做到了,孩子們才會模仿著老師做得更好。誠信教育,如影隨形,發(fā)生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5
每個班里也許都有一些內向不愛表現(xiàn)自己的孩子,如果學習也不突出,就很容易被忽略。近來,我觀察了內向學生在課堂和家庭作業(yè)兩方面的情況。內向同學聽課習慣好,成績自然就好。他們在課堂上呈現(xiàn)的特點是:安靜、聽話、專注。而這類孩子的家庭作業(yè)也相當不錯,端正、整潔,有家長簽名,檢查的痕跡。
很顯然,家庭作業(yè)的情況能反映學生在家學習的狀況,也直接反映孩子的家教。那些內向的孩子,如果家長足夠重視,能分更多的精力給孩子,孩子無論從學業(yè)成績,還是心理上都會更好發(fā)展。這些孩子會因為內向,更加專注;因為內向,善于傾聽;因為內向,更加踏實。那些家庭作業(yè)質量不高的內向學生,無論是聽課狀態(tài),還是考試成績,都不容樂觀。從這點可以看出,家長對內向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內向的孩子也不比外向孩子差勁,關鍵是要發(fā)揮內向孩子的優(yōu)勢。這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更多付出。他們一般因內向被老師忽視,缺乏師愛,缺乏和老師的溝通,再加上這類孩子本身比較敏感,所以更需要老師主動關注。
所以,我決定多去關注這類的內向孩子。上課,盡管他們不經(jīng);卮饐栴},我也會表揚他們“善于傾聽,遵守紀律”,誰說這不是孩子的聽課優(yōu)點呢?如果他們偶爾回答一次問題,我相信,內向孩子一定是鼓足很大的勇氣,這時,我一定會把機會讓給內向孩子,并加大表揚力度。他們會因此高興許久,并且慢慢不再懼怕表達。
內向孩子相對外向學生而言,更需要老師表揚,外向孩子善于表現(xiàn),他們無論在校園還是在校外,都很容易成為焦點,得到的贊揚聲要比外向孩子多。所以我努力搜索內向孩子的`優(yōu)點,并通過校訊通給全體家長發(fā)表揚短信。
內向的孩子因不起眼往往被老師遺忘在角落,敏感脆弱的他們會因內向缺乏表揚和鼓勵,處處小心翼翼,膽戰(zhàn)心驚。作為老師,我們要像太陽一樣,把陽光灑向內向孩子的心田,讓他們感受到光明和溫暖。我們要去用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用鼓勵激發(fā)孩子的潛能,讓他們發(fā)揮安靜的力量,在陽光下幸福自由的成長。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6
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每年每個班都有,而且我相信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對策。要讓學生真正從心理上敬畏老師,教育和引導學生建立一種尊師愛生、民主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了這種關系是提高素質教育成果、搞好班級工作的重要條件。發(fā)現(xiàn)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是需要不斷研究和反思的過程。需要時間和過程和學生進行磨合的。
我負責的是美術教學。各班都有哪些讓人頭疼的“多動生”……我剛五年級某班上課時就領教了陽陽(化名)的厲害,他課堂上與老師極不配合,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在課間我看到的卻是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美術作業(yè)總是找各種理由完不成,……每次課堂上周圍的孩子總是向我告狀。于是,每次在學生制作時的間隙,我總是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伤倥龅剿是如此,毫無長進,真是“屢教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心想:他的家長看到孩子課堂如此表現(xiàn)會如何呢?今后,孩子的未來又是如何呢?但又覺得身為教師,放任自己的課堂,也是對自己和學生的不負責任。認真反思自己的方法,冷靜面對現(xiàn)實!我覺得還是從“心”入手,只有觸動靈魂,才會有所為;蛟S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因為自己的努力,讓別人羨慕的人。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先讓他欣賞別人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那就是展示別的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讓后反問他在干什么?都有什么困難?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參與進來呢?拒絕參與,老師是無論如何也教不會你的……沒有材料,可先用老師的!彼缓靡馑嫉鼗卮穑骸耙驗榕屡秒y看,被人看笑話!蔽翼樦鴨枺骸叭绻阏J真做了,或有困難老師可以幫你,老師為什么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任務,……”“你已經(jīng)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品……”“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只要有時間,我總是把他叫到前面,進行“一對一”教學。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只要他作品有“亮點”,我都進行表揚。還告訴同學們: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任何一件美術作品,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互相鼓勵,共同成長,共享快樂。陽陽(化名)在第一學期社團展示中,還選了自己“最優(yōu)秀的作品”參與活動。我為了鼓勵他,獎給他一幅自己的剪紙作品。獎品雖單薄,但能表示老師的一點心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會為他樹立一個對待困難和問題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只要參與,就會有收獲。
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我們教師決不能放棄,我們要為孩子樹立一個“敢于面對困難”榜樣,我們要堅持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標奮進。執(zhí)著向前,永不放棄。我們要堅信:執(zhí)著的力量是強大的;叵胱约旱慕逃(jīng)歷,如果遇到“多動生”就發(fā)脾氣,就想放棄是對自己和學生的不負責任。教育工作難免會有一些坎坷與困難,遇到困難,努力解決,不放棄。做一個堅持不懈,堅定執(zhí)著的人。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7
xx教育集團在xx縣遠近聞名,據(jù)說為提高學生成績,從娃娃抓起,竟然讓小學一年級學生參與晚自習。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說法出自一位當事人,言之鑿鑿,對該校的做法心生幽憤。
小學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晚自習拖延放學回家的時間,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以至于家長生出強烈地擔憂:“如此進行,又即將孕育一個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當教育的循序漸進被無端打破,只剩下孩子的叫苦不迭。盡管如此,審時度勢的大多數(shù)家長仍不愿自己娃娃輸在起跑線上。很難想象挑燈夜讀的小不點兒,被剝奪了玩耍的時間,被勒令做著和年齡不相符的事情,該有多么心塞?
很多時候,他們本來就是在做一種無用功!一邊是心急如焚的家長拍手稱贊,一邊是開明的家長滿腹憂患。他們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不惜傾盡自己能給予他們的一切。家長們巴不得親生骨肉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并且越快越好。
然而,教育豈能太著急?
教育的長期性需要它無論如何不能著急,更不可急功近利,否則自食其果。就像城區(qū)蓋樓,地基不牢,或者其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紕漏,極有可能造就爛尾樓,時刻存在著安全隱患。如果學生在懵懂的年齡被強迫進行填鴨式教育,不僅收效甚微,而且極容易造成身心俱疲,致使健康出現(xiàn)問題,得不償失。
教育的順序性決定著施教節(jié)奏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別說是一年級,即便小學準畢業(yè)生也絕不適合上晚自習,更別提令人啼笑皆非的“開夜車”。教育猶如一個耿直的謙謙君子,畢恭畢敬但絕不是軟弱可欺,一旦你不溫柔待他,反抗的.呼聲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爆發(fā)出來,落實到行動中去,讓你措手不及。小孩子被逼成了高考生的樣子,小胳膊小腿兒被束縛在課桌前,一派懸梁刺股的模樣。“媽媽對我說:‘長大之后,一定要上清華北大!’”多少無知且無畏的期待,就像他們必須祖輩的遺志,絕不要學自己的父母做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人。
多少年來,家長們在口頭上對孩子的要求和期許,僅僅止步于考上大學。他們才不去思量孩子適合什么?喜歡什么?我該為孩子實現(xiàn)夢想做些什么?
也許不少家長會反駁:“我這一路對孩子的成長鞠躬盡瘁,這家伙還不給我爭氣,真是不孝!”這令人瞠目結舌的發(fā)泄,不正是一些家長的真實寫照?
他們曲解了教育孩子的意義,只讓無辜的寶貝成為他們實現(xiàn)未完成的理想的工具。
揠苗助長,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
教育豈能“揠苗助長”?
“我們如何引導教育正確的價值觀?”值得社會各界來深思。
愿每一名孩子都能擁有一個沒有負累的愉快童年!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08-30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08-31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經(jīng)典09-25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經(jīng)典)08-24
[熱門]小學老師教育反思08-27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集錦10-09
小學老師的反思教育隨筆03-25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必備】08-23
(熱門)小學老師教育反思09-20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實用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