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吶喊高中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吶喊讀后感高中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吶喊讀后感高中,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人說過:一個溫馨美好的童年會拯救一個人的一生。魯迅先生的早年經歷既可以作這句話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這句話的反面例子。父親生病時開始的不愉快經歷在魯迅先生心中早早地種下了孤獨和懷疑的種子,有這樣悲劇性格的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于樂的。雖然說這方面的特質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魯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對于個人的生活來說,我們是不免要為之嗟嘆傷悼的。但是魯迅先生畢竟曾經有過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場行賄倒臺之前,他還是過著比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于一個地方望族,能夠自由閱讀一堆雜書,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夠躺在大桂樹下的小飯桌上,有特別疼愛他的祖母搖著芭蕉扇,在習習的涼風中給他講故事,什么貓是老虎的師父啦,什么許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親有空閑的時候,還可以跟著她去農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魯迅是可愛頑皮的。也可能正因為這樣的童年,魯迅一生都沒有放棄對底層人民的大愛。
魯迅先生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個病態(tài)的靈魂,如被科舉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無助可憐的單四嫂子,愚昧殘忍的華老栓及其他看客們,愚昧麻木的中年閏土,當然還有永遠的阿Q,然而正像魯迅先生自述的那樣:“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辈还芩侨绾蔚亍白≡跇渖稀,如何痛心疾首地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確實都是在“以巨大的愛,為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叫喊和戰(zhàn)斗”著。所以他的作品才有著這樣的穿越時間的力量。
其實在我讀過的魯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野草》中的《過客》。也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但我自認在俗世中浸泡多年,害怕自己已經沒有痛覺,前后瞻望,也不知自己回往何處或是去向哪里,只得時時翻閱《過客》,從中借一點那無盡的勇氣,讓我一直往前走。
【吶喊讀后感高中】相關文章:
吶喊高中讀后感11-28
吶喊讀后感07-02
《吶喊》讀后感06-30
吶喊讀后感01-05
吶喊的讀后感02-11
《吶喊》讀后感01-03
《吶喊》的讀后感05-01
《吶喊》讀書筆記07-03
吶喊讀書筆記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