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讀后感(合集)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蓮說》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蓮說》讀后感1
前些日子,于百忙中,偷得半日浮閑,重讀了初中時的《愛蓮說》一文,感觸頗深。蓮花之美在于一個“潔”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描述它雖身處污泥之中,卻不染纖塵,不隨世俗,潔身自愛;“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道出它表里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蓮于廉音同、廉于蓮意通,目前我們所倡導的廉政建設正是一篇新時期的“愛蓮說”,我們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正是蓮花的品質。
作為一名黨員,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關系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聲譽和威信。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的領導干部,我們要有蓮一般的清純品質,在工作中陽光透明,表里如下,淡泊名利,熬得住艱苦,耐得住清貧,自覺抵制各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當前有個別領導干部,不是想著為民造福,而是假公濟私,沽明釣譽,整天沉迷在燈紅酒之中,在位時民生載怨,離開后留下一片罵聲,這樣的'人還是人民公仆嗎?這樣的干部雖是極少數(shù),卻也破壞了干群關系,降低了黨的威信。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們基層干部經濟條件較差,思想負擔也較重,但作為一名黨員,人民的公仆,我們不應抱怨并不豐厚的物質待遇,也不應計較個人得失。面對洶涌的經濟大潮,誘人的物質利益,我們黨員干部就應當有蓮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拒絕一切誘惑,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心間,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當前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應始終保持“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心態(tài),為了大局利益,可以犧牲個人利益。“與其濁富,寧比清貧”,我們黨員干部要真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化作一朵品質高潔的蓮花,守身如玉,潔身自愛,為構建和諧社會培育出久開不敗、絢爛奪目的“廉政之花”。
《愛蓮說》讀后感2
在我書房的墻角,有一尊花瓶。之所以稱其為“一尊”,是因為它太瘦了:上下兩端寬,到了中間一下子窄了,仿佛病弱的孩子,讓人擔心;又仿佛窈窕的舞者,頗有幾分靈活的動感。
這花瓶并不像名字大作那般珍貴,只是普通的樣子,卻足以叫人愛不釋手了。在那瘦弱的頸里,裝著幾樣東西:一束干花、幾枝蘆葦,干花是原來有的,而蘆葦是之后放的,這倒映得它有幾分妖嬈了,花瓶是透明凈澈的,便可看到蘆葦根本上的泥土,遠遠地看去,既不礙眼,也添了幾分鄉(xiāng)土氣息。在那花瓶的邊上,雕著淡雅的小花,不知是蘭還是什么,總之,仿佛舞者身上絢麗的裝飾,若是比作那瘦弱的孩子,這小花——便是帽檐上的花環(huán)了。
我自愿把這花瓶比作君子,便不愿再將它的妖嬈展現(xiàn),但這花瓶的美,卻遠在心目中的君子之上了:你若夸它,它便搖搖那瓶中的花兒,像是說:“過獎了!”遇上不喜歡的人罵,它也不怒,一動不動,大有“沉默是金”的意味。你看這花瓶的時候,它就把花兒對著你;若是不看,它便老實地盛著花兒。
有人說國畫好,有人說書法妙,還人有夸木雕、石雕,而我自愛我的`花瓶,便把那雨點般的贊揚擋在背后,再觀賞那花瓶:把它放在琳瑯滿目的工藝品中,它也許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它的心中所盛著的美,是那般色彩絢爛古玩所不及的,也是我們所不及的。我若把這瓶看作榜樣,那必遭人們的嘲笑。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愛蓮說》來,作者我記不清了,只是隱約記得其中一句,用白話講便是:愛菊的有陶淵明,愛牡丹的人很多,愛蓮的除了我,還有誰呢?
......
這篇文章若作為狀物文,也許有些牽強,但我依然把這尊花瓶記在紙上。追求樸素美的人并不多,就像《愛蓮說》:“愛蓮的除了我,還有誰呢?”是啊,珍惜簡潔的除了我,還有誰呢?
《愛蓮說》讀后感3
北宋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寫出的《愛蓮說》受到了許多人的贊許。我第一次接觸這篇文章是在一年前,剛開始讀這篇文章,就感覺與以往所學習的古文區(qū)別甚大,此文辭藻華麗,句段簡潔,很是富有詩情畫意。
但是,隨著后來越來越多的閱讀,讓我對此文有了新的看法和認識。
“蓮之出於泥而不染”這千古名句,一直以來被世人所傳頌,蓮花也因此而受到比牡丹、玫瑰等更高的評價。而對于這句話,我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固然不錯,當所有的人都在關注著蓮花的高潔的時候,是否有人注意到蓮之腳下的淤泥呢?如果沒有塘中淤泥的培育,蓮是否還會有如此華麗的外表?更何況“蓮中通外直”,世人也只是看到它正直的品格,是否想到它僅僅只是虛有其表,而腹中空虛呢?由此觀之,周敦頤寫的這篇文章只是從單方面道出了蓮的美,而忽略了它的.丑!
聯(lián)系到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時代,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發(fā)展都需要全面的人才,《愛蓮說》這篇文章的思想無疑不是抑制著人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社會因此得不到更好的發(fā)展,人才不拔尖,一個民族可能會因此而失去新的嶄新的局面。綜上所述,我們在思考問題時要全面,不能人云亦云,而放棄本來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這篇文章,我個人受益匪淺。它告誡了我看問題不應該只是看其美好的一面,而要抓住錯誤,并且要及時改正。在成功之時也不能忘本,就比如蓮之所以如此美麗,那是因為有淤泥的栽培。如果不是在淤泥的培育下生長出來的,蓮花絕不會如此高潔。做人也決不可虛有其表,外表在某些時候時候只是一張通行證,當進入某個領域之后,還是少不了真正的才華和學問,虛有其表,就如繡花枕頭一般,再漂亮也逃不過智者的眼睛。
《愛蓮說》讀后感4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的作者是宋代大哲學家周敦頤,它描寫了荷花雖然身處污濁的環(huán)境,但是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令人尊敬的品格。作者通過對蓮花的喜愛之情,來贊美那些在污濁環(huán)境中都能夠堅定不移,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的人物。
文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這句寫出了蓮花的不同尋常的可貴之處,是全文的精華之處。我們看到開放的蓮花總是朵朵清香,含苞欲放,楚楚動人。它是生長在污濁的`淤泥中,卻清清白白,靜雅宜人,令人肅然起敬,卻又心生愛慕。 蓮花出于“淤泥而不染”,我們做人也要一樣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我們的人生,也應該學習蓮花積極向上,努力進取,不隨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大千世界,萬千變幻,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總是變化多端。學習蓮花精神,就是在利益沖突面前,遇到追名逐利的時候,能夠獨善其身,保持清醒冷靜的態(tài)度,始終堅守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原則。
蓮花是生長在凡塵俗世的花朵,又是那么超凡脫俗,獨具一格。它不象牡丹艷麗富貴,它不似菊花消極隱逸,永遠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不浮華不喧囂,保持獨立。
讀完《愛蓮說》,我想,在我們的人生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的時候,特別需要這樣一朵靜怡宜人的蓮花,時時提醒我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愛蓮說》讀后感5
今天,我認真的閱讀周敦頤寫的《愛蓮說》這篇古文,不既使我心潮起伏,而且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大家都見過蓮花。開放的蓮花朵朵清香,打著骨朵的蓮花含苞欲放,楚楚動人。早上的蓮花精神抖擻,朝氣蓬勃;晚上的蓮花若隱若現(xiàn),朵朵幽芳。近看蓮花,像一個寧靜素雅的少女;遠看蓮花,好像很多身穿紗裙的女孩在翩翩起舞······
周敦頤的`《愛蓮說》,通過對蓮花與牡丹、菊花的對比,表現(xiàn)蓮花的高潔,表達了周敦頤獨特的審美情操,以及對人云赤云之流俗的厭惡。周敦頤將自己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于避世也。這不正是作者的孤芳自賞嗎?一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就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之情?梢娮髡呤嵌嗝磹勰缴徎ò!
文中說“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她19個月大時,由于急性腦充血而喪失了聽力和視力,但她不畏困難,勇往直前,最終戰(zhàn)勝了命運。她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嗎?雖然她生活在一個全無光明的世界里,沒有自由和力量,但她一直堅持著,永遠沒有放棄的念頭,不被那些“淤泥”而污染。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品格嗎?
社會很復雜,我們要先做好一個學生,長大后進入社會才能做好一個社會公民做一個像蓮一樣的人,高風亮節(jié),清雅脫俗,花中君子。她的美好形象,是“美” 的化身,相信蓮教給我們的品質,一定能讓我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蓮的品質是我一生的箴言,我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讓我們貢獻出自己小小的力量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吧!
《愛蓮說》讀后感6
古往今來,蓮花一直有“花中君子”的美名,追其緣由,向來是出自背誦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這篇愛蓮、贊蓮的美文,歷經千年,多少文人墨客說誦吟詠。由此,蓮花也不再是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人們賦予了它心的生命意義。讀完這篇千古美文,心中存有些許疑惑。
周敦頤愛蓮、贊蓮,因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同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是他認為蓮花所具有的可貴之處。而我對此卻有著不同的理解!爸型ㄍ庵薄钡尼屃x是“中間是空的,外身挺直”。而中間是空的不正是“腹中空空無點墨”嗎?如此華而不實的'花又怎能稱之為“花中君子”呢?
周敦頤還認為,蓮花的君子之風還體現(xiàn)在它的“不蔓不枝”。“不蔓不枝”的釋義是“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周敦頤認為這正體現(xiàn)了君子不愛慕名利,不攀權附貴的高貴品質。而我認為,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是蓮花的一個缺憾。因為它決定了蓮花不能向更高處攀爬,如此不思進取的花,還能稱得上是“花中君子”嗎?孟子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濒斞赶壬浾f:“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由此可見,君子不該安于現(xiàn)狀。
同時,“亭亭玉立”的蓮花十分清高,它是不愿與人親近的,甚至有一點兒桀驁不馴。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告誡劉禪:“誠意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笨梢姡甯邔嶋H上就是在堵塞忠諫之路。所以,作為君子,應該放下清高的姿態(tài),廣泛去聽取別人的意見。
君子之風,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應該從內而外散發(fā)的氣節(jié)。
《愛蓮說》讀后感7
宋朝著名的的哲學家周敦頤,又稱濂溪先生。周敦頤的《愛蓮說》是古代散文中的膾炙人口的名作。表現(xiàn)了作者堅貞的氣節(jié)和潔身自好的志向。其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句,更是有口皆碑,廣為傳頌。黃庭堅還稱周敦頤“人品甚高,興懷灑落,如光風霽月”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提到了“晉陶淵明獨愛菊”,下文進一步提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陶淵明是
我們所熟悉的東晉大詩人,文學家。他的`詩文辭賦中,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他優(yōu)秀的作品中隱喻著他對腐朽統(tǒng)治集團的憎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他當官還不足三月就辭官歸隱。他渴望人人有個豐衣足食
,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菊花不與百花爭春,卻在百花凋謝的寒秋悄然獨放,真可謂是隱逸者了。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陶淵明為什么只喜歡菊花,意思是不愿意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
他那追逐名利的人比起來,確實應該大加贊揚。在哪社會環(huán)境下,真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
然而,在今天,仍然有一些人因為受到了失敗挫折,被一時的黑暗籠罩著,就喪失進取斗志,幻想著有一個能避開這一切的世外桃源,把自己與世界隔絕,這是消極的做法,被動的也不現(xiàn)實,那五一會把自己包圍在一個小圈子里,自行其樂,不參與外界活動,一個人如果這樣活著,縱然飽食終日
,可還有什么意義呢?隱居也許能辦到,但避世是不可能的,何況現(xiàn)在的社會,根本不同與那時的環(huán)境中。在改革的今天,怎么能遇到問題就退縮,遇到惡勢力就隱而退之呢?從這個意義上講隱居是自私的.
也許有人說,隱居使自己不會與邪惡斗爭人,很難想象會不會被邪惡玷污,征服。
潔身勝于隱身。我們身處在一個激烈變革的時代,時代要求我們要有頑強的進取精神,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過去和今天時代不一樣,時代允許也需要我們只是邪惡,做勇敢于斗爭,不怕污身,勇于潔身,有所作為的“弄潮兒”
《愛蓮說》讀后感8
世間花卉品種繁多,特點各異。牡丹冠絕群芳,海棠嬌艷超凡,水仙雅潔清馨,可宋朝的周敦頤卻獨鐘情于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
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讀了周敦頤的《愛蓮說》后我才恍然大悟。蓮花的外觀、精神、修養(yǎng)無一不讓我為之動容,無一不讓我陷入無盡的感染中。
作者用《愛蓮說》這篇文章中對蓮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寫,贊美了正直高尚的氣節(jié),鄙棄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借以表現(xiàn)出作者自身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對蓮花的描寫正是作者對文章中心的最好的詮釋。試問,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呢?
封建統(tǒng)治時期,那鳴冤的鼓聲不絕于耳,可那些所遇的青天大老爺們卻在后堂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數(shù)著做案人送來的“白花花”的`銀子。當今現(xiàn)代,家長掀著大包小包的禮品樂滋滋地叩響老師家門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蓮花尚且能夠做到不愿意隱退,不貪圖榮華富貴,堅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而我們?yōu)槭裁醋霾坏侥?
當然,所謂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并非是指像劉禹錫那樣隱居山林,從此不問世事,這是斷然不可取的。如果不問世事,只關心自己,確實也可稱為“潔身自好”,可是換一種方式,這就成了自私只在乎自己,而不管他人死活。
“濯清漣而不妖”也并不是指整天穿著麻衣、布鞋這就叫做“不妖”,社會總在進步,人的思想也不能停滯不前,而是指蓮花在清澈的水中不斷洗濯、滌蕩,唯恐蒙受些微不潔的心態(tài),這便很容易使人想起蓮花素凈雅致,儀態(tài)莊重的本質,而并非思想的止步不前。
《愛蓮說》這篇文章教會我們要有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鄙棄追名逐利,趨炎附墊的惡濁世風,要做到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說》這篇文章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愛蓮說》讀后感9
周敦頤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他愛蓮,他愛蓮那棄淤泥做君子的志向。那蓮呢?蓮其實愛著淤泥,也沒有舍棄淤泥。
蓮深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闭l都想做蓮,誰都在水上亭亭玉立,收獲人們的贊嘆。那如果這樣,誰來做淤泥?只有淤泥做了淤泥;只有淤泥化作淤泥為蓮花提供養(yǎng)分;換句話說,若沒有淤泥,又怎么會有蓮花出水芙蓉的那一瞬。
周敦頤認為蓮是花中君子,那人中君子是什么樣的呢?真正的君子不會因出身貧寒而自卑,不會厭棄出身泥塘的人,不會糾結他人好或壞的過往。所以蓮是花中君子,它雖然美麗的一面向世人綻放著,但它把自己的根植于淤泥中,它枯萎后回歸到淤泥中為新生命補充養(yǎng)分。
所以蓮成為花中君子,主要是因為淤泥。結合《愛蓮說》,作者所說的“淤泥”是指官場上的奢靡腐敗之風,他在官場上經歷這些仍能守住本心、高潔傲岸的人才是君子。但哪一個官員初入官場不用經歷誘惑,利益,人情這些不光彩的事?無論最后是否抵擋住了這些,都應感謝這些“淤泥”。人和自己的經歷都是一體的,分離不了,你所獲得的一切是經歷帶給你的,你所失去的一切也是因為經歷。若沒有“淤泥”,就教不會你遇上壞人壞事怎么處理。每個人也終將要接受“淤泥”,因為這個世界不是童話,我們總要面對現(xiàn)實。你帶著淤泥不管走向哪個方向,你所得到的也都是獻與你的經歷。所以曾經的淤泥帶給你的是好或壞,一定是有益的。
能在淤泥中開出花,用花香拂去腐氣,再反哺這片泥土,讓它開出更多花來,能做到這點的`人才能算是真君子。
至此,我才認為出淤泥根本不可能不染。人這一生總要犯錯,而若說錯誤就是淤泥,那沾染淤泥的代價也小了許多。我們不可能一輩子不帶著淤泥,蓮雖上面風光,但它的根不是也被淤泥浸裹著嗎?
每個人身上都有淤泥,但你怎么對待淤泥,同樣的,世上的一切就會怎么對待你和你的淤泥。
《愛蓮說》讀后感10
《愛蓮說》是宋代的哲學家周敦頤的一個著名作品,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蓮花的美麗與純潔的品格。而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也寫出了蓮花的純潔,更使《愛蓮說》千古流傳,天下皆知,成為世人詠人的經典。
蓮花,在盛夏開放,有著水嫩干凈的顏色,亭亭玉立的身姿,還有那淡淡的清香,令人涼意暗生,惹人憐愛。周敦頤則通過這篇文章完美地表現(xiàn)出了蓮花的美好以及對蓮花與眾不同的感情。那千古名句更是道出了他眼中的蓮花的品質,不虛偽、不做作、虛心、高尚、正直。作者不僅僅是描寫有嬌美外表的植物,也說出了作者對自己的要求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他感嘆了世人只愛富貴與美麗,甘愿隨波逐流、不思進取、不重內在的做法,也對這樣的社會感到惋惜和無奈。但是他會讓自己像蓮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成為一個君子,而不是去隱逸,漠視這一切。
周敦頤將蓮花喻為花中君子,表達了對蓮花的喜愛,更表達了對君子的.崇敬。君子,不僅有著知書達理、正直坦蕩的品質,更包含了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高尚氣概。在現(xiàn)在,我們看似不需要成為君子,只要能有錢就行,人們缺少了君子的品質,為了利益同流合污。如果人們能有君子的品質,那么世上便少了勾心斗角,更少了戰(zhàn)爭,多了和平。所以我們要學習君子的品質,讓世界變得更好。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有時候,我也意志不堅定,例如我看到別的同學在抄作業(yè),也會忍不住跟著抄,不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對自己要求不嚴格,F(xiàn)在我知道我錯了。我希望自己能變得正直、表里如一,像蓮花那樣純潔高尚,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愛蓮說》讀后感11
樸素,清純,傲立于荷塘的蓮花晶瑩玉潤,給人以清涼之感。
蓮,渾身是寶,蓮子可食用,清涼祛火,蓮子中的蓮心可泡茶,蓮藕可食用,整枝蓮皆可入藥?墒蔷褪沁@種作用如此之的蓮,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菊,在百花零落后的九月吐幽芳;牡丹,十分濃艷嬌媚,可周敦頤卻獨愛蓮花,因他既不愿意隱密,也不貪圖富貴,志在堅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因為“蓮,花之君子者也!
《愛蓮說》一文作者借蓮花的可愛來歌頌君子的堅貞氣節(jié),這既是作者的自況,也是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者的批評,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愛蓮說》一文不僅是作者對蓮的.喜愛,借蓮抒情,更告訴我們做人要品格高尚,不能貪慕虛榮。
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看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充分體現(xiàn)了蓮的品質之高,表現(xiàn)了蓮堅貞不渝地保持君子操守,這種高尚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坝瑾殣凵徶鲇倌喽,濯清蓮而不妖。”一朵晶瑩玉潤的蓮花從骯臟的污泥中生長出來,潔白晶瑩,淡雅高潔,即使經過清水的洗滌也不顯得嬌艷,因為這是為人之本的道德信念。
自古以來,如蓮一樣高雅寬這士數(shù)不勝數(shù),如李白,蘇軾,李商隱,他們即使面對那一黑暗的社會,卻依然潔身自好,身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中學生,我們不必隱逸,但我們現(xiàn)在應好好學習,不互相攀比,要有耐心,要做君子,自覺抵制社會的不良風氣,遵守《中學生守則》,做一名好學生。
周敦頤愛蓮,我也愛蓮,不僅是因為蓮渾身是寶,皆可入藥,更是因為蓮的君子性格,我們應學蓮,學蓮之高尚,懂蓮之文雅,即使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也能安靜學習,做到“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說》讀后感12
我喜歡的經典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有大教育家孟子的《魚我所欲也》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文學家劉禹錫的《陋室銘》;有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還有舍生取議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其中,當然少不了我最喜歡的經典散文——《愛蓮說》。
《愛蓮說》是一篇僅一百多字的散文。它是北宋著名的大哲學家,周頤敦的筆下之作。文章首先寫“水陸草木之花”各有癖好,接著盡情贊美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借它歌頌潔身自好的君子品質。然后將蓮花、菊花和牡丹對比,以菊花隱寓隱士,蓮花隱寓君子,牡丹隱寓富貴人。作者對賞菊愛蓮者表示敬意,對追求富貴利祿的人厭惡。文章把人的品格寓于花卉之中,贊頌了蓮花的不同于世俗,表達了作者對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說到這,我想到雙休日發(fā)生的'一件事,那天,正是我們靈城的街日,批發(fā)市場自然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和姥姥在這一天準備到豐江批發(fā)市場買一些日用品。我們走著我走著,忽然看見一個人正在偷東西,我想: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人敢偷東西。我正想喊出來,可姥姥把我的嘴捂住,把我拉到另一個地方,訓訴道:“這種事情大人都不管,你一個小孩子管什么?”“可是,如果這樣的話,不就相當于包庇罪犯,與他們同流合污嗎?”我毫不示弱。姥姥又換了種語調,說:“你懂什么,那些年輕力壯的都是畏首畏尾,像我們這種老弱病殘就不要管了!薄翱墒恰蔽疫想據(jù)理力爭!皠e說了走吧!”姥姥還沒等我說完,就邊說邊拉我走了。事后,我向公安局門衛(wèi)叔叔反映這件事情,警察叔叔對我說:“只有大家行動起來,敢于和壞人壞事做斗爭,社會才會安定。小朋友,你做的對!我會向領導們反映這種情況!甭犃诉@些話,我才松了一口氣。
我多么希望社會是一個文明和諧的大家庭。如果我周圍的人都有蓮花那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何愁社會不文明?《愛蓮說》是我最喜歡的經典作品。
【《愛蓮說》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蓮說作文06-11
愛蓮說譯文07-03
愛蓮說課后反思06-26
《愛蓮說》教學實錄06-29
《愛蓮說》教學設計06-22
愛蓮說教學設計02-05
愛蓮說評課稿06-04
周敦頤《愛蓮說》教學設計07-02
《愛蓮說》優(yōu)秀教學實錄07-01
《愛蓮說》教案設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