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紅領(lǐng)巾真好》評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lǐng)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領(lǐng)巾真好》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星期五下午,聽了教研室張副主任帶來的兩堂教學視頻——《“紅領(lǐng)巾”真好》和《記金華的雙龍洞》,兩位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和對教材的巧妙處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xiàn)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例,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記,也是一篇典型的游記類散文,語言雖然直白,但是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主要描寫了“外洞、空隙、內(nèi)洞景物”的特點。在教學時,教師抓住“孔隙”的特點,著重對“孔隙”這一部分進行了教學,重點突出,基礎(chǔ)落實,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抓主線,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
這是一篇游記,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作者的游覽順序。在教學時,讓學生初讀課文,開門見山地拋出閱讀要求: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懡鹑A的雙龍洞的。接著讓學生再讀課文,合作完成游程圖。這是非常巧妙的一個安排,老師制作了比較精致的課件,很直觀地把這篇課文的游覽順序用圖畫表示出來,學生很快理清了游覽的順序——羅甸——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在學生理出文章的線索后,再讓學生細細朗讀、品味。將文本的語言達到內(nèi)化、并一同去感受景色的美,最后整理出游覽圖,了解寫游記的一些技巧,學習體會詞句的精妙。這是一篇游記,一定要明白作者的游覽順序,抓住文章的主線,可以使教學散而不亂。
二、抓重點,以點帶面進行教學。
四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游記,老師在上課時先進行方法指導,告訴學生游記就是把“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寫出來。這位老師抓住了“孔隙”這部分內(nèi)容,以點帶面,重點帶學生學習游記的寫法。因為課文中關(guān)于孔隙,作者用墨最多?紫断率橇魉,孔隙上是巖壁。中間不過容許一艘小船進出的距離。由于空間太過狹小,所以帶給我們的感受著實深刻。這里是一段非常精彩的進入內(nèi)洞的敘述。沒有華麗的詞藻,近乎白描的寫實筆觸,把孔隙狹小的特點描摹得十分傳神,讀了有身臨其境之感。老師由解“孔隙”這個詞入手,讓學生說說“孔隙”這個景點的特點,自然引出了孔隙的小、狹窄。通過找重點詞句體會這個特點,老師還引導學生體會哪些是作者的所見到的,哪些是作者所聽到的,哪些又是作者所感受到的,處處抓住游記的特點進行學法指導。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角色轉(zhuǎn)換——變成游客,用音樂渲染氣氛,把學生帶到了游覽現(xiàn)場,讓學生真正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寫話就變得水到渠成了。老師選擇了學生比較熟悉的景物——武夷山的一線天,讓學生先看圖片,然后簡單地說說寫法,就讓學生動筆寫了。從學生的寫作效果來看,這堂課是非常成功的,因為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已經(jīng)掌握了游記的寫法。
三、抓基礎(chǔ),落實語言文字訓練。
雖說這篇游記的教學以落實游記的寫法為重點,但是從課堂安排來看,老師也非常重視詞語的教學。課始,教師抓住“蜿蜒“這個詞,復習《長城》一課中的語句,了解這個詞的意思,然后延伸到這篇課文中的意思,找找課文中的句子,讓學生明白了雙龍洞的得名原因。再如學習“孔隙”這段時,教師先從“孔隙”的意思入手,讓學生說說“孔”和“隙”分別是什么意思,然后說說“孔隙”的意思,再讓學生猜猜“孔隙”這個景點的特點是什么,引入到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絲絲相扣,特別自然,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堂課是非常成功的,雖然沒有非;ㄉ诘奶幚,但是樸實、扎實,這樣的課才是真正走進學生心里、真正讓學生學到東西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