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臺階》課后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自己的表現(xiàn)。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臺階》課后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臺階》課后反思1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那深沉的父愛;
2、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nóng)民的典型形象;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父親”的形象特點和其意義。
【教學方法】
析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看一幅“臺階”的圖片,展開想象,引入新課。
二、傳授新課
。、整體感知,初步探究:
師:簡略概述故事內(nèi)容(提示:誰 干什么?)
師:故事中的父親有一個怎樣的強烈愿望?
生:略
師:父親為何會有這樣的愿望?
生: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文眼)。
師:正因為如此,所以父親發(fā)出感嘆:“我家的臺階低!”
。ǚ治霰揪,感知父親形象。)
生:略
師:自從父親有了這個愿望,他是如何行動的?
生:“他今天從地里撿回一塊磚,明天可能又撿進一片瓦……”
師:分析本句,體會動詞的妙用,感受父親的好品質(zhì)。
生:(討論)
。、品析句子,領(lǐng)悟內(nèi)涵:
師:小說對父親的刻畫是非常細致、生動的,除了語言與動作描寫,看看作者還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父親,找出你喜歡的句子。
生:略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個句子。
。ㄆ肺雒鑼懜赣H的幾個典型句子,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并討論解答,進一步體會父親身上折射出的中國農(nóng)民所特有的品質(zhì)。)
生:(讀、寫、討論)
。、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師:父親是千百萬中國農(nóng)民的代表,請試著概括父親的`形象。
生:(討論)
師:父親是這樣一個老實厚道、謙卑而又要強的農(nóng)民,那么你認為父親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房子僅僅是為了顯示地位嗎?若不是,那又是為了什么?(借用馬斯洛的人類需要層次論)
生:a、實現(xiàn)自我價值
b、追求人生目標
c、為了子孫后代
師:我們常說“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臺階》卻謳歌了一位老實厚道、謙卑而又不甘人后、勞累一生的慈父,請大家拿起手中的筆寫下對父親的贊美。
生:a、詩歌
b、對聯(lián)
臺階板書: 父 愛
《臺階》課后反思2
筆者始終認為語文教學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單篇課文,不見一類文章。語文教學應該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中把閱讀權(quán)交給學生,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谝陨线@幾點的思考,本節(jié)課,從小說的文體出發(fā),筆者安排了三個板塊的教學。
第一板塊“抓關(guān)鍵詞句,理讀故事”。嚴謹?shù)奈膶W作品,作者非常注意內(nèi)容的前后聯(lián)系,段與段的過度,思路異常清晰,但我們的學生卻往往忽略前后有關(guān)聯(lián)的詞句,從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教學中,剛好兩位同學的意見有了分歧,其實,他們的分歧,也正是班上同學的困惑之處,因而,我引領(lǐng)學生抓關(guān)鍵詞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學生對文本也就有了整體的感知和把握。閱讀中,還要讓學生盡可能地習得寫作方法,我想抓關(guān)鍵詞句,理作者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也許能啟發(fā)學生今后在寫作中,也要注意前后句子的聯(lián)系,段和段的銜接。
由理讀故事第一板塊中父親和臺階的關(guān)系,很自然地帶出了第二板塊“抓細節(jié)描寫,析人物形象”的教學。這一板塊的教學,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教師引路、學生自主的教學理念加以設計。應該說,這一板塊的教學設計還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學生的交流比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學生對細節(jié)描寫理解的比較到位,第二天作業(yè)的反饋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應該說,這一板塊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完成了“寫了什么”“怎樣寫的”這兩個板塊的教學后,筆者引導學生進入第三個板塊“讀懂主旨、讀出自己”的教學中。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筆者始終扣住關(guān)鍵詞“父親”“臺階”,始終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fā),讀懂父親,讀懂臺階的`含義。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師確實要重視,但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也應在文本的解讀、把握中加以體現(xiàn),對農(nóng)民的關(guān)注、尤其是對農(nóng)民精神世界的關(guān)注,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它只需要教師點一下即可,因而,筆者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小說?編者為何又要編選這篇小說呢”,筆者想以此來推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
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筆者始終不忘學法的指導,從抓關(guān)鍵詞句、理讀情節(jié)到對細節(jié)描寫的總結(jié),從整個一節(jié)課的學法總結(jié)到作業(yè)的布置,筆者的目標很清楚,那就是真正教會學生閱讀小說、主要是閱讀短篇小說的方法,應該說,整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師生互動較好。
當然,一節(jié)課下來后,本人也存在著很多的困惑和遺憾。如,這么長的一篇小說,如何在一節(jié)課中,即能讓學生、聽者有一整體感,又要在某一點上講深講透;又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該如何體現(xiàn)學生評價,這一問題,武進的張立成校長向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筆者確實沒有細加考慮。但過后反思時,筆者還是覺得比較難操作,懇請各位同仁多加指點。
課已上完,成功也罷、失敗也罷,收獲也罷,遺憾也罷,這一切都會成為我的寶貴財富,激勵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語文課。
《臺階》課后反思3
《臺階》一課是一篇新教材,自己讀到它時,當時的觸動遠遠比《背影》要大。細膩的文筆,質(zhì)樸的敘述,近乎悲壯的人物刻畫,辛酸、凄婉的氛圍營造,深深地折服了我,當時就有一種要把這篇文章上好的強烈沖動。如何教好呢?
我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礎(chǔ)上,初擬了“教學流程”。
1、一讀課文,概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說說你對父親形象的感知。
2、二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細節(jié)談談自己的鑒賞。
3、三讀課文,思考如何理解父親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心愿卻悵然若失?你對本文的主題如何理解?
4、四讀課文,聯(lián)系自己的家庭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的主體是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己在課堂上只是充當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一讀采用默讀,因為新課標要求學生能每分鐘讀五○○個字以上,在這給他們記了時間,大都在七分鐘左右,速度還能達到要求。但雖然文章敘述的事情簡單而清晰,但很多學生被作者細膩的描寫所蒙蔽,繞不開細節(jié),所以大都概括得很繁瑣。我不得不提示他們:文章以什么為線索?──臺階。要求抓住文眼概括。所以在這里消耗了一些時間。在完成一讀的第二個任務時倒有意外的收獲。請到第一個學生,他的答案是:父親是一個不甘人后、希望受人尊重、老實厚道、堅忍不拔、有志氣、但自卑的人;疽迅爬烁赣H的所有特點。我以為答案過于完美,顯然不善誘發(fā)討論,正躊躇如何引導,有很多學生質(zhì)疑:父親沒有“自卑”這一特點。我就趁勢把這問題拋回給那學生,他以十九自然段“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了一輩子,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沒覺得他有地位!睘槔碛。同學們還不是很折服,我再把問題拋給大家,同學們再深入教材,越找越多,特別是二十一、二十七自然段,父親的無所適從大家越品越有味,我們一起把自卑上升為謙卑。經(jīng)過這一過程,大家對父親的形象把握一下子深入了許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二讀中,要求學生先跳讀,再細讀,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或最有觸動的細節(jié)談談自己的鑒賞。學生直感較好,找到了第五和第二十七自然段,都是較典型的片段。第五段多角度的描寫,二十七自然段反復的渲染都很有可讀性,我于是指導他們反復閱讀,效果較好。但在一學生提到十九自然段時,我當時一震,但又有點茫然。與學生直言,這一細節(jié)描寫的確頗有深意,但老師也有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之感(引用了剛才一學生的說法,所以大家都笑了),你能談談自己的高見嗎?學生的回答是:霧寫出了時間早,體現(xiàn)了父親的辛苦。我問大家對這樣的賞析是否滿意,同學們基本上都搖了搖頭。于是我們又繼續(xù)討論,學生的回答還是較表層,如:寫出了父親因理想快要實現(xiàn)的興奮之情。這個答案本已牽強附會,有的還別出心裁:文中父親頭上的小水珠凝結(jié)成大露珠的過程象征著父親勞動的積累過程。這些答案是只能肯定其思維活躍的。在學生的反復商榷中,我也不禁頻頻插話。后來我們較一致地認定:霧的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起到了烘托父親形象──艱辛而又執(zhí)著的作用。這在文中“艱難地挑著”這幾個詞中有所體現(xiàn)。當時我也提出另一種想法:霧是虛幻的`,在這里也是否暗示父親的興奮會轉(zhuǎn)瞬即逝呢?不過,沒有時間詳研就已經(jīng)下課了。有時,教學準備是怎么也不會充分的。
三讀,學生對前一個問題基本能理解,但主題的把握就較難,本不應該講,似違背了新課改的初衷,但終又忍不住,心想: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個從認知到感悟的過程,只有讓他們多接觸一些更高一級的鑒賞,才能拔高他們的視野。到此完全背離了原先的教學設想,教師自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更融入了學生之中,與他們共同探討,成為他們學習的合作者和引領(lǐng)者。不知是老的教學思想作祟,還是本身的思想保守,我對新教改后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教師對學生的所有回答一概贊賞有加一向不大以為然。知識性的不說,主觀題的答案雖說大可不必拘泥于一種,但即便在看一些特級教師的教學實錄時,也看到教師對學生一些毫無道理的回答不僅不于指出,更不于否定。一般教師上課的應變能力本身有限,更可打著新教改的旗號對學生“唯唯諾諾”。固然,這似乎維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遵循了文學鑒賞獨創(chuàng)性特點。但文章賞析又豈是空穴來風,可以牽強附會。且賞析也有高下之分,教師恰中肯罄的評價,高瞻遠矚的觀點對他們無疑更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當然并不是都講,只是我們沒有必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四讀后要求學生談感受,我預想將會水到渠成,學生一定都會有話可說,但實際情況卻不如預想的好,有些學生甚至說他們的父母都挺享福的,可能一則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愈來愈好,二則他們對父母肩上的責任感受不深。對父母的艱辛體會到的不多,有一個學生講起父母為自己的升學苦苦掙扎、四處奔波,真實動人;還有一學生父親是菜農(nóng),早出晚歸,辛苦耕耘勞作,她的感受也是深切的。之中,我也談起自己的一些情感體驗,營造更為平等、融洽的暢談氣氛?上r間有限,有些剛被激發(fā)的靈感與激情在鈴聲中告斷了。
回顧《臺階》一文的教學應該說基本上完成了我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也發(fā)現(xiàn),雖然學生思維活躍,感情投入,對父親的人物形象有了較深的體驗。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力顯然還遠遠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對作品的賞析很多都是膚淺的、片面的。課后,我總有意猶未盡之感,所以又選了一篇較為感人的短文《與父同寢》與學生一起研讀。課后,布置作業(yè),以父親或母親為素材寫作一篇真實感人的文章。并隨后小組交流、互評,推薦上臺全班交流,評出“最為感動人的父親或母親”。我希望藉此吧我的第三個教學目標更加落實到位。
到此,我自感在這一周營造了一個感悟親情的高潮。真希望能與他們的父母溝通一下:孩子是否比以前體貼、懂事了?如能這樣,這段時間的教學就不僅是教學上的收獲,也算是對父母們的一種告慰吧!
《臺階》課后反思4
葉子
隨著一聲下課鈴聲的敲響,我的這堂課終于上完了,剎那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蹦跳起來、舒活起來,像一個長途負重的人突然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感覺是那樣的輕松:十天的苦熬終于暫且畫上了一個逗號。我要忘了這一段的奔忙,好好享受一下這來之不易的舒爽……靜下來時,我又不由自主地去回想、體味,課堂上的分分秒秒又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里重新放映,而自己就像一個頗有資歷的大導演,對一段段情節(jié)認真的品評。驀然發(fā)現(xiàn)這其中深藏著的一些不足與得意,而這些的的確確是我在此前的備課中是沒有發(fā)現(xiàn)的呀!
先說一下不足:
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力求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施展空間。我所設置的問題,幾乎都在課本上,原因是這是一篇小說,而且是一篇自讀課文,目的是如何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而且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細節(jié)的描寫突出人物性格特點,從而表達主題。在拋出的問題后,讓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少,成績好的學生,領(lǐng)悟強,很快的說出答案,但是一些后進生?或者沒來得及聽清題目,答案早已被其它同學說出。此其一。
其二,在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討論得不夠激烈,由于最后時間所剩不多,有一些急躁,提出的問題,見學生回答不上,急于說出答案,其實這可以啟發(fā)學生一步一步獲得答案,而不是按著我設計環(huán)節(jié),跳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處于緊張狀態(tài),沒有出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
其三,語速有點快,雖然在課前不斷提醒自己,語速要慢,從容些。
也還有一些得意:
有的老師認為我的教學思路不錯,與眾不同。那么,我的思路哪里來?而這一切都是受到了我初中的班主任劉紅玉老師的啟發(fā)才萌生出來的。她說:“一堂好課,一定要有與眾不同的東西!
謝謝劉老師。她的指點和幫助使我獲益匪淺,她的身上真的有學不完的東西。所以我時常提醒自己多虛心、多請教。
當然也要感謝初三組里的'三位語文老師,對我的教案,我所設計的個個環(huán)節(jié)提出了很寶貴的建議。
也有的老師被我的課堂所感染,甚至和學生一樣流下了眼淚。是怎樣營造出這么好的課堂氛圍的呢?我認為關(guān)鍵是老師的真情投入。首先在導入時,我播放劉和剛《父母》 MV ,里面拍攝的是他的父親是如何撫養(yǎng)他成長,父親唯一的愿望是希望劉和剛長大之后出人頭地。故事非常感動。課前創(chuàng)造了這么一個氛圍,于是學生的情感也開始被打動,文中的父親的愿望是建這座高臺階的新屋,為了建九級的臺階卻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從而贊頌父親的淳樸,善良、不辭勞苦,堅持不懈,愚公移山的精神。其實我們身邊都有一個父親生文中的父親一樣。為了建設我們幸福有家庭,為了實現(xiàn)他們心中的宏愿,都在搭一級一級的臺階啊。 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父親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為了自己的家庭又做出了哪些貢獻?啟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他們也就愿意把深藏心中的真實情感流露出來,而學生的真情實感才是課堂上最寶貴的財富呀!學生講述自己父親非常精彩,也很感動,贏得聽課老師陣陣的掌聲,我最后也被學生的真情打動,淚水在我眼里打滾,我趕緊一收,作總結(jié):走進父親,我們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話語,就讓我們在心里默的道一聲:父親,您辛苦了,老師也衷心的希望若干年后大家有所建樹,我想,這也是對你們父親最好的報答。
我也犯了一個最低級的錯誤,拖堂了二分鐘,因為最后一個同學在講述時,下課鈴聲響了,但學生邊流淚還繼續(xù)說,我不忍心去打斷。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曾為他們不認真去課前預習這篇課文發(fā)了很大的火,我在反思,學生如果被我這么嚇到了,等真正上課時,不敢發(fā)言怎么辦?我在反思,于是在上這節(jié)課的上午,我面帶微笑的面對他們,與他們分享我剛?cè)ヂ犉渌蠋熒险n的感受,并且也告訴他們其它班級表現(xiàn)得如何好。并鼓勵他們,說他們非常有潛力,快要爆發(fā)了,個個是那么的聰明,刻苦,學校還請電視臺來拍攝,要錄制下來,大家要好好的表現(xiàn),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都會有鏡頭。學生被我發(fā)動起來,積極性更高了。最后讓他們?nèi)孔x一遍課文,聲音是如此的宏亮。
這堂課之所以上得這么順利。還得感謝初三( 1 )全體同學的積極配合?磥恚處熍c學生融合在一起,真誠地進行情感溝通,學生們必然尊重自己的老師,回報給老師的則會更多。
第二節(jié)課還是我上,但沒有老師聽課了,這時我腦海里早已空白一片,上課時,我首先對他們的表現(xiàn)提出了表揚。于是問他們:這節(jié)課要講些什么內(nèi)容呢?一個學生大聲說:聽歌!昂谩蔽宜斓幕卮,出乎他們的意料了,他們個個是那么的喜出望外。“聽歌,可以,但是,咱們邊聽邊寫作文好嗎?我覺得這是一種享受,作文題目就寫:父親,把你們剛才想對父親所說的話,認真的構(gòu)思,形成一遍文章,而且這次的作文,老師不限制你們上交的時間,你們什么時候?qū)懲晔裁磿r候交,”我接著說。邊放著他們喜愛的歌曲,他們邊寫作文,我巡視一下,個個都是那么認真,而且隔天就把作文全部上交了。
一堂課,有成功,有不足,在反思中我堅信我在進步,在成長。如此看來,再痛苦的煎熬都是值得的,正所謂痛并快樂著!
《臺階》課后反思5
上完《臺階》一課后,我有一種滿意的成功感,因為我上此課,既教了學生閱讀方法,又指導了學生寫作技巧。今后的記敘文閱讀教學,我將以此為范例,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我認為記敘類文章的閱讀教學,我們教師在講授時不能僅僅滿足于讓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而要力求以課文為本,在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之上,學會閱讀方法,學習一定的寫作技巧,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感悟,回想自己的寫作中的不足,進而揣摩提高寫作能力。在上《臺階》一課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閱讀與寫作的指導。
一、文眼很關(guān)鍵。
閱讀時,我們要找文眼,所謂的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戶,就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樣,通過它就能窺探到文章的中心。那么寫作時我們一樣要設置文眼。我讓學生找到《臺階》一文的文眼-----“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并圍繞它展開分析。正是因為這一觀念,才有了父親奮斗一輩子去蓋有高臺階的新屋。抓住了這一句,就抓住了全文的要害所在。在講此問題時,我提醒學生在寫作時也要有意識的設置文眼,那樣,既有利于自己圍繞中心寫作,也有利于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
二、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詳略。
學生作文不會選材,或長篇大論卻離題千里,這也是寫作中的常見病。這是因為學生還沒弄清楚材料與中心的關(guān)系。《臺階》一文就是很好的詳略得當?shù)匕才挪牧系牡淅。閱讀時有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我適時指導學生: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臺階則要詳寫。同時我提醒學生想想自己以前的作文是否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沒有考慮所選材料能否為文章中心服務,并要求學生以后寫作注意這一點。
三、結(jié)構(gòu)上要前后照應。
文章若注意了前后照應,能給讀者以緊湊感,如是前后對比,則能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在《臺階》的教學之中,我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筆墨?因為這是課后習題,所以很多教師在學生思考后只是照本宣科地給出答案:這篇小說題為“臺階”,先在老屋的臺階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1)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么大,后面寫造新屋時托石板閃了腰,前后就形成對比。
(2)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jīng)濟條件更差。
(3)寫“我”在臺階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蓋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低。寫父親在臺階的坐姿,又說明臺階低。
(4)寫父親的腳板,寫出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的窮困。而我,在此基礎(chǔ)之上,重點強調(diào)了(1)、(3)兩點,造新屋時托它閃了腰的石板是父親當年背下來的;當年小孩子能連跳三級的.低臺階,現(xiàn)在的高了卻讓父親挑水閃了腰。這前后一照應,父親為造有高臺階的新屋而衰老的形象邊躍然紙上了。同時我提醒學生以后在寫作中也可以嘗試著應用前后照應的寫法。
四、心理描寫要注意人稱。
很多學生在寫作中不管什么情況下,都直接寫別人的心理活動,根本不考慮文章的不同人稱。在《臺階》閱讀教學中有一個老師都會提的問題:“父親坐在綠陰里,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薄@一處描寫表現(xiàn)父親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為什么不作心理描寫?很多老師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答案:小說用第一人稱寫,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動作、表情表現(xiàn)思想(以形寫神),父親抽煙時專注地望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向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家羨慕。在此我告訴學生:以第三人稱寫的文章可以直接寫人物心理活動,而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因為有“我”,而“我”不是神仙,不能鉆入別人的腦子里,所以不能直接寫別人心理活動。另外這里我還著重講了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搖來搖去的柳樹枝搖動了父親的心,做高臺階的新屋正是父親心上飄不去的煙霧。這樣一講,學生很容易感知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由此,我要求學生在寫作中學習運用。
五、細節(jié)描寫能成功刻畫人物心理。學生寫作中往往不會運用細節(jié)描寫,而好的細節(jié)描寫常常為文章增色不少!杜_階》一文就有一處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我讓學生細細品味:“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因此,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眾^斗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一輩子低眉順眼、老實厚道,高興起來也與眾不同。一雙手放在哪里都不是。高臺階的新屋建成了,父親明明應該高興才對,可是卻表現(xiàn)得極不自然。由此細節(jié)刻畫了父親一輩子處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變高了而感覺不對勁的謙卑形象,同時寫出了臺階低的陰影一時難以消除心理。品味之后,我讓學生當堂寫一段細節(jié),有幾個同學寫得相當精彩。
總之,我感覺本課上得相當成功。今后在記敘類文章的閱讀教學中,我將努力把閱讀與作文教學結(jié)合起來,讓我們的語文課本,真正成為“本”,在此“本”之上,讓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別是閱讀寫作能力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