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
歷史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探究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演變與規(guī)律。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接觸到歷史命題,這既是對知識的考驗,也是一個反思自我的機會。通過歷史命題的學習和思考,我領悟到歷史不僅僅是個別事件的堆砌,更是一種深入思考和對比分析的能力。以下是我個人關于歷史命題的心得體會。
首先,歷史命題要求我們善于把握時間和空間的關系。歷史命題往往涉及到不同時間段和地域范圍內的事件和人物,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以此為基礎,分析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通過對不同時間和空間背景的比較和對照,我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歷史的變遷和發(fā)展規(guī)律。比如,通過對比中國、歐洲和美洲殖民地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多樣性和不平等的現(xiàn)象,從而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歷史的進程。
其次,歷史命題要求我們善于分析事件的多重因素。歷史事件背后往往有著多種因素的作用,我們需要運用歷史學的方法和工具,將事件置于更廣泛的歷史背景中進行分析。例如,對于二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僅僅簡單地歸因于希特勒的.侵略欲望是不全面的,我們還要考慮到戰(zhàn)后修正主義、經濟危機等因素的影響。通過對事件的多重因素進行分析,我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歷史的本質和規(guī)律。
再次,歷史命題要求我們善于評價歷史事件的意義和影響。歷史事件的意義和影響不僅僅限于當時的發(fā)生和結果,還涉及到對未來的啟示和指導。我們需要審視歷史事件的長遠影響和現(xiàn)實意義,并站在歷史命題的角度,對事件的意義進行評價。例如,通過對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歷了被列強侵略、國內政治混亂等困境,但這些痛苦經歷也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奮斗精神。從而認識到中國近代史對于民族復興的啟示。
最后,歷史命題要求我們善于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歷史知識不僅僅是一種關于過去的認識,更是一種為解決當前問題提供思路的工具。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深入了解,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運用歷史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由于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國家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復雜。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回顧歷史,了解不同國家間的歷史進程和相互關系,以此為基礎來評估當前的決策和選擇。通過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當代社會的挑戰(zhàn)。
總之,歷史命題的學習和思考使我深刻認識到歷史的學科性質和其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性。通過把握時間和空間關系、分析多重因素、評價歷史事件的意義和影響以及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歷史的內在邏輯和發(fā)展規(guī)律。歷史命題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更是為了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提高思辨的能力。希望我們能夠在歷史命題的學習和思考中取得更大的收獲,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智慧和勇氣。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2
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實現(xiàn)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領域最為深刻的思想變革,也是歷史教學領域的重大任務。在歷史教學的嘗試與實踐中,我切實感受到我們都在不由自主地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從灌輸?shù)教骄康慕虒W方法的轉變;從接受到合作的師生關系的轉變。對于如何落實課改,具體有如下心得。
(一)、教師在課堂中做一個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
要做好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師在課前、課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課、背學生。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力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生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新的問題,既要做好可以預測的應對
2、關注學生和學生學習過程
教學中,教師真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不是機械地執(zhí)行課前的課程設計。同時,還特別關注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間的學習差異,通過不斷調整教學進程,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卷入到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來。請保留此標記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
點。
3、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學起來也就覺得輕松愉悅。歷史教師要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突出歷史知識的趣味性、生動性,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使課堂對學生永遠都有一種魅力,感受課堂生活的快樂。
(二)、教師需進一步提高自己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究的學習理論。那么,光憑一本書、一張嘴走進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讓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系統(tǒng)等探索活動,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這一切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
新課程改革浪潮猶如一縷春風吹遍了祖國神州大地,給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嶄新的活力。通過學習和實踐我知道,新課程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著重大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要求也更高了。接下來我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將課改精神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3
9月25日,我參加了由縣教研室主辦的“中考備考復習研討會”,研討會為期兩天,第一天由各中學物理教師代表分享他們各自的復習計劃和策略,由縣教研室楊慶龍老師做復習指導,第二天由來自西安的權老師和與會的所有老師分享他的復習策略、安排及建議。通過這兩天的學習和交流,我受益頗深,接下來我就簡單回顧總結一下,談談參加這次研討會的感想。
一、發(fā)現(xiàn)自己復習教學中的不足
通過這次培訓,我發(fā)現(xiàn)以前教學和復習中的許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輪回歸課本的復習只是對知識點的重復和講解,老師講的多,結合實例的講解比較少,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主動整理知識點,有針對性的練習比較少,缺乏對知識的整合和練習;第二輪復習中只是讓學生做中考復習資料,講解復習資料,仍然缺乏針對性,以題海戰(zhàn)術代替復習,學生學習負擔重,身心配備,處在盲目的復習題海中,效率低,復習效果差;第三輪專題復習相對來說針對性強了,但往往難度太大,不能面向全體,效果還是不好;第四輪復習是中考題測試,還是讓學生一味的做題,學生面對七門課程的試卷無暇應付。
二、修改和調整復習計劃
通過這次培訓,我便立即修改了復習計劃,將許多計劃中老師講的內容讓學生去整理和歸納。我計劃在第一輪復習中采取給出每一章節(jié)的考點、分值、難易程度、題型等考試信心,讓學生梳理總結知識點,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可單獨完成,并針對考點找兩道典型的題目練習,我指導學生把握中考中的重要考點和?伎键c,加強對考點的理解和記憶,如此學生對中考要考什么內容了然于心,側面能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
第二輪采取分層次復習,由于他們的基礎和成績不同,他們的需求也不同,對于一部分學困生,我只要求他們做比較簡單的'題目,鼓勵他們做一些中考熱點的練習;而中等學生,則要求他們基本完成復習資料的題目,實在不會的交老師解決;而對于一部分優(yōu)等生,我則要求他們獨立完成復習資料,幫助其他同學復習,適當給一些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探討和交流。
三、細致研究中考題的作用
在培訓中,幾位教師多次提到要細致研究歷屆中考真題,我認為細致研究中考題對把握中考動向和考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通過研究歷屆中考試題,教師更清晰地知道中考要考什么;會是哪種類型的題來考;難易度如何;分值大約占多少;從而能指導教師在教學復習中把握中考重點、易考點等,如此教師能更好的把握復習的側重點,合理安排好時間、進度,能做到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讓教師復習少走彎路,學生復習起來也輕松。
四、復習中的“三講、三不講”原則
在教師復習備考交流中,長嶺中學一位教師針對復習中提出的“三講、三不講”原則,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所謂三講為“重難點講、疑難點講、不會的講”,三不講為“學生會的不講、始終不會的不講、非考點不講”。做到了“三講三不講”,講得時間少了,給學生的支配的時間多了,就給了學生主動性,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匾龑В踩菀资箤W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4
作為一名新手歷史教師,我非常重視本次教材培訓。認真聽講,收獲良多。
本次教材培訓既有對學科的宏觀把控,又有對教材使用的具體指導,非常實用。宏觀上明確了《課標》、《教參》、《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教材的編寫目的,教材的編寫體例。讓我們能夠俯視教材。
本次培訓更多的是對教師的具體指導。
1.要更新歷史教學理念。新理念指"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立德樹人為目標",把教材變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學本".新教材內容生動,更注重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培養(yǎng),因此在使用統(tǒng)編教材時,教師的啟迪作用將更加突顯,教師要更加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體驗和參與程度。
2.要以唯物史觀為教學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力圖科學、準確地展現(xiàn)中外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對歷史問題作出實事求是的評述。
3.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歷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敘述歷史教學內容中與這些方面有密切關系的史事,從歷史發(fā)展的演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培訓讓我認識到了培養(yǎng)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陳老師對三個課例的分享中,真正體現(xiàn)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為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奠定了基礎。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聯(lián)系,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行價值觀教育。史料和故事教學貫穿于課堂,史料實證的精神扎根于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更加注重史料的運用,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分析史料,并學會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促進學生史料論證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把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歷史教學的首要任務,讓學生在每一節(jié)歷史課堂中都有所思、有所想,培養(yǎng)他們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真正體現(xiàn)歷史學科立德樹人的功能。
通過培訓,我開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時,新教材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對每個歷史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它給每位教師提供了發(fā)揮的舞臺。這次培訓引領我們每一位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切實用好新教材;激勵我們篤學深思,為自己充電,提升歷史專業(yè)素養(yǎng),爭做專家型的教師,而非照本宣科的教書匠。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學習中進步 從實踐中提升。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5
今年11月29日我有幸參加了濰坊市教科院在臨朐組織的學業(yè)水平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時間雖不長,但每天的感覺是充實的、在這里,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yè)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xiàn)學現(xiàn)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chuàng)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歷史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歷史知識、不錯,中學歷史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普及歷史知識、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的歷史教育僅重視歷史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他,這無疑是陷入了誤區(qū)、任何一種教育,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人的發(fā)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中心的人的全面發(fā)展,歷史教育也不應例外、我們傳授歷史知識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獲、我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刻的感受到來自歷史教師身上的壓力、每一位歷史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很精彩,讓自己的每節(jié)課都亮起來、然而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有一個衡量教學的標準——學生的成績、你的課是亮了,而你學生的成績卻暗了,你作為歷史教師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會不理解,為什么你的課亮了,而學生的成績會暗呢?這兩個不應該成正比嗎?非也!因為我們要向學校、要向家長、要向學生有個交代,
所以我們的`歷史課就變得說者無味,聽者無趣,考前狂背的現(xiàn)象、這是學生的可悲,更是教師的可憐、我們到底應怎么做?
就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
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
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
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fā)展智能"延伸"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并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于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yǎng)、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6
為實現(xiàn)延遲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根據我!巴Un不停學”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我們九年級歷史學科,扎實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網課教學工作,以下是我們在線上網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體會。
首先,我們充分利用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網絡平臺、微信、QQ等方式,積極開展知名網上直播視頻、自主學習和在線輔導答疑等教學活動,保持學生學習狀態(tài),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學生課程學習、升學考試的影響。
其次,在線上網課教學的前期,我們反復向學生叮囑、強調在家自學的注意事項、安全事宜、以及師生溝通的方式和方法等,建議學生防護須知,叮囑孩子們在家多喝水,課間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和清肺食物,讓學生們在家學得安心、家長放心、教師舒心。
再有,就是我們根據九年級畢業(yè)班的實際,線上網課教學都以學習新課為主。具體在學習新課的`教學中,我們采取以學生自主學習網絡資源、教師輔導答疑為主的教學模式。第一步:由任課教師認真查閱、篩選網上教學資源,給學生提出本課的重難點、需要掌握的知識、重點解決的問題等,并為學生推送學習資源地址;第二步:由學生自主觀看學習視頻資源,完成教師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教師進行監(jiān)管,隨時為學生進行答疑、輔導,但不在線直播講授課程;第三步:由任課教師對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并布置課后作業(yè);第四步:對布置課后作業(yè)做到有布置有批閱有反饋,并強調學生觀看視頻免費直播或者教師在線課堂必須做好筆記拍照上傳給班級微信群。
此外,在線上網課教學期間,我們還多次協(xié)助班主任做好教師家訪事宜,通過家訪、電話、微信語音視頻等方式對學生與家長進行密切溝通或聯(lián)系,了解線上網課教學期間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和存在問題。
雖然九年經從4月27日就已經復學了,但回過頭來綜觀整個線上網課教學的實際效果,其實并未達到預期,有的甚至還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學生的自律是最主要的。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7
在縣局和縣進校的安排下,我參加了灤南縣骨干教師第四階段提高培訓,經過三天的學習和自主學習,我接觸了培訓的專家教授們的先進教學理念,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教授嚴謹?shù)闹螌W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聆聽著專家的教誨、倍感親切和敬佩。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感自己的成長歷程的進步,首先接觸到課改前沿的理念,課改力行了十年之久,沒有固定模式,我們可以大膽創(chuàng)新,但不能背離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偏離歷史的客觀公正,不能脫離課標和學科說明,總之,我們需要改變的是思想理念,是教師唱主角的傳統(tǒng)教學,把課堂的主人演繹成學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他們樂學、學會、會學。其次學習了許多歷史理論知識,專業(yè)性與綜合性相結合,大大豐富了我的知識智囊,澄清了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知識體系,會使我今后的教學更加輕車熟路,會讓我從事的教育事業(yè)錦上添花。
在聽課中,我深刻體會到課程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從各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tài)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盡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中心。教師自身素質要提高,駕馭課堂能力要加強,對于學生錯誤性的認識,教師能夠及時通過查找資料等方法予以解決。教師要能靈活地運用教材,處理知識點,與信息技術、其他學科整合,提高課堂效率。在講課時,不拘泥于教材順序,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變動。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來說是居于主導地位的,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教育的對象。一堂成功的歷史課就是教師在教學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的最佳結合。若是沿用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的老模式,會抑制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所以在推進素質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以教育者為自居,包辦代替,而是應以指導者的'身份,啟發(f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傳授知識和真理的過程轉化為學生努力思考和實踐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感謝這次培訓,讓我有幸聆聽了國內的著名專家學者講座,開闊了眼界,收獲了知識和理念;感謝培訓,讓我認識了許多一線骨干教師,他們的敬業(yè)精神深
深感染了我,從而也激勵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進取,力爭上游;感謝培訓,讓我的學生學會了獨立自主的參與教學,我會帶著諸多收獲,走上今后的教學崗位,綻放青春光彩,澆灌教育事業(yè)。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8
20xx年9月高中新課改將在我省全面展開,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時代的教師,除參加學校組織的理論培訓外,還通過網絡、報刊等媒體了解新課改的相關精神,特別是對課改中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點滴體會:
一、新課改要求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對教師在新課程發(fā)展中的地
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xiàn)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變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生方法!笆菇虒W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huán)境。
二、正確把握新課標規(guī)定的學習版塊,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
新課標規(guī)定高中歷史必修分三個學習模塊,四個學習主題
。ㄕ、經濟、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共計25項學習內容。通過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fā)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xiàn)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視角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選修分為六個學習模塊(六個獨立的學習主題),學習內容涉及:重大改革(9個)、近代民主思想與實踐(7個)、20世紀戰(zhàn)爭與和平(6個)、中外歷史人物評論(6個)共30個學習內容、探索歷史的奧秘(1個)、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
三、歷史教師要真正“教好”歷史,就必須樹立全新的教
學目標觀。
1、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
極參與,鼓勵學生探討和解決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方式越豐富、越靈活,學生的歷史思維就越活躍,越有創(chuàng)造性。
2、讓學生學會學習
新課程將“過程和方法”作為三大課程目標之一,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從中學會學習。歷史教師還應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應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貢獻。學生學會學習的顯著特征是學生能夠自己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教學“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必要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更主要的是,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給每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使他們在師生平等交流和探討中得到發(fā)展。
3、學生學會生存
新課程的根本精神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叭宋闹髁x”是最主要的價值追求。要求歷史教師要樹立明確的人文意識,讓學生學會生存,具有正確的生存價值觀,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9
20xx年3月8日至3月28日期間,我有幸參加了在揚州大學舉辦的“國培計劃”初中歷史班的學習,通過這次學習,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歷史文化底蘊的重要性、明確了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提高了專業(yè)理論水平。20天的培訓,接受了專家、教授的33堂講座,聽了1節(jié)示范課、4節(jié)同課異構,共120個學時,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下面對此次培訓總結如下: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同志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tài)度端正、學習專注,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yè),如饑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培訓提高了我的思想認識和改革意識。
由于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且擔任班主任,機械地跟班、跟學生,圈子小,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過此次培訓,有了靜下心來思考的'時間,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fā)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在“國培計劃”的學習中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培訓學員同課異構、初中歷史新課程資源交流、教學改革研討、
班級學員間討論、合作式探究互動等,讓我們培訓學員多層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讓我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幫助我準確地把握了歷史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幫助我認識并掌握了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
三、這次培訓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收獲頗豐。
1、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
在聽課中,授課專家有新課標的修訂者、教學課本的編寫者,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軍人物,他們各具特色,見解獨到。身上都有著這樣一些高尚的品質:刻苦鉆研、學識淵博、思想開放,實事求是,對教育事業(yè)充滿了務實求真、沉著冷靜。專家、教授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這些專家本身就是讓我們學習的典范。
2、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
用思想點亮課堂,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所有專家的講座,都體現(xiàn)一個“真”。作為歷史研究或是歷史教學,一定要盡可能追求和逼近歷史的真實。論從史出,真實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現(xiàn)代唯物史觀為指導,盡可能地搜集史料,復原史實是歷史教師的責任。然而,教育有很強的選擇性和導向性,應選擇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并引領學生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
3、做一個終生學習的歷史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弊鳛橐幻麣v史教師要敢于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人文素養(yǎng)。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yè)發(fā)展方案發(fā)展自己:立德、立行、立言。
4、做一個開放性、研究型的教師。
做一個開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師。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開放自
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通過這次學習認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師、名師,相信這將為參訓成員帶來強大的優(yōu)化資源,今后的工作中學員間一定要利用這個平臺,交流學習,不斷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師從教書匠轉化為能師,甚至是名師。雖然學習結束了,我們應努力進行課題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5、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做專業(yè)型教師。
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敢于迎接挑戰(zhàn)也敢于創(chuàng)新?梢哉f,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fā)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zhí)著的撲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上。
6、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培訓過程中每一位專家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一次次的課例視頻講座,我們都有很大的收獲。一次次的課后交流,我們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凝結成智慧的結晶。短短20天的學習時間,大家共同的心聲產生了共鳴:收獲多多,感悟多多,每一天都與精彩相伴,每一刻都與精彩相約,每一秒都與精彩共舞!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了學員們勤勉踏實,滿腔熱情。通過這次“國培”學習,使我走上了初中歷史教改路上的又一個起點,我將迎著教改的春風奔向教改的陽光大道。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論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今后我要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歷史教學工作。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0
通過幾天的培訓,我對課程標準、課程設置、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點:
一、新課標下,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體現(xiàn)了教學的階段性和過渡性,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觀點。發(fā)揮歷史學科的特有功能。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學生。
二、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要求: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現(xiàn)階段,我國大多數(shù)的學校教育還是以傳統(tǒng)的傳授教學為主,這在我們農村中學中更為普遍,中學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點的歷史學習方式。這種注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新穎性、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這也是我們的課題研究中圍繞的中心話題。
三、在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更新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善于培養(yǎng)質疑意識,形成創(chuàng)新精神;適時運用討論法教學,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歷史新課標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體現(xiàn)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免專業(yè)化、成人化傾向,克服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倡導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發(fā)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
四、歷史新課程遵循時代性、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的設計原則,重建歷史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學生經驗有機聯(lián)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
但是,仍然有幾點顧慮,需要得到同行的幫助:高中新課程歷史課內容繁多,想說愛它確實不容易。如何處理問題:
。1)教學內容的處理――――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講到什么程度為止?
。2)對于教學方式的改變――要不要探究,哪些該探究?哪些不該探究?又如何探究?
。3)教輔資料的的選擇――――選什么資料?如何使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注重進行教學反思,最好在每個班的`每節(jié)課后都能寫一個反思。努力學習提高個人素養(yǎng)。除了要多讀史學專著,還要多讀一些文學、藝術、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做一個有情趣、有思想、不僅工作出色而且還要會生活的教師。
在確認基本史料真實無誤的前提下,為什么還有許多爭鋒相對的觀點出現(xiàn)呢?我認為選取材料的主觀性差異是導致上述情況產生的決定因素。同為真實的史料,但因為主觀想表達的意圖不同,結論的差異也就理所當然了。
歷史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整體教育的一個組成環(huán)節(jié),在這么一個特定環(huán)境中還必須考慮整體性原則。平心而論用史學所倡導的理性眼光來分析現(xiàn)階段很多德育教育的內容,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很多膚淺甚至誤人的成分,如果一味從自身學科的角度出發(fā),這樣會使我們的學生有茫然無所適從之感,在這樣情況下,只能首先考慮主渠道特殊地位,“真實性”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匆忙間將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觀點,付諸于同行,本身就是一次向大家的學習過程,望批評指正。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1
具有鮮明時代性的歷史新課標新教材,在吸納新的學術成果和新的史學觀念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新課標歷史教科書體現(xiàn)的時代性,是與歷史學的學科特性密切相關的。進入新時期特別是近20多年以來,我國的史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一批批具有雙重史學背景和史學體系的研究人員成為學術中堅,國外新的史學理論和新的研究成果不斷被引進,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研究的思維和方法;同時,史學研究和歷史教育的手段大幅度更新,研究手段日益現(xiàn)代化,開始了從傳統(tǒng)手工業(yè)作坊式研究向現(xiàn)代化模式研究的過渡?傊,“當代中國史學正是在全面反思與新的探索中實現(xiàn)了自身的升級與發(fā)展。”中國史學研究的繁榮,促使了當代史學多元化與多樣化發(fā)展格局的形成。
新課標歷史教科書是我國當代史學發(fā)展和繁榮的縮影。以高校學者為主體的新教科書編者,跟蹤史學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力求與同時期的史學研究的整體水平同步,所編新課標教科書一定程度上成為反映學術成果、體現(xiàn)學術進展的載體,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性。除了明顯體現(xiàn)了文明史觀、全球史觀和現(xiàn)代化理論等新的史學范式外,還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方法,如淡化了五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審慎地用文明史觀、全球史觀和現(xiàn)代化理論透視中外歷史,對革命和改革的關系和評價,做了更合理的闡釋;對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進行歷史唯物主義的.客觀評價;正本清源,以往一些被隱蔽的歷史真相和被顛倒的歷史事實恢復了歷史原貌。
但是受各種主客觀條件限制,不少擔任新課程教學的教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史學觀念滯后、知識陳舊等問題。他們對史學界的學術進展反應遲鈍,對教科書中的新觀點、新提法研究甚少,這與新課標教科書所體現(xiàn)的史學進展形成了巨大反差。
新課標和新課標教科書,滲透了文明史觀的理念,并依此對歷史知識進行了篩選,從而確定了新課程體系。不少教師面對模塊專題體例下時序紊亂的現(xiàn)狀,不能用文明史觀整合教材,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對《考試大綱》運用文明史觀所構建的新體系內涵理解不深,認識不清。盡管新教科書已經淡化了社會形態(tài)理論,但是不少教師仍用傳統(tǒng)的五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來把握中外歷史的線索和階段特征,還花費著大量時間補充、分析著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和社會轉型的表現(xiàn)。
在具體史實和重大事件的闡釋中,一些教師受困于“傳統(tǒng)語境”和“革命語境”的制約,仍恪守著片面化、教條化的觀點。階級分析的方法仍是評定人物和歷史事件的主要標準,不能依據新的史學觀點和新的理念,與時俱進、科學、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致使歷史人物臉譜化、歷史事件格式化。如對李鴻章的評價,有的教師就沒有認定他在中國現(xiàn)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仍按革命史范式將其定位于賣國賊和劊子手。盡管教科書中絕少提及社會形態(tài)的語匯,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封建統(tǒng)治階級”等過時的稱謂仍充斥于課堂和教輔書中。但是最新史學研究就體現(xiàn)出價值認識的多元化,對其有了客觀的評價。
新課程實施中忽視史學觀念的做法已經成為制約新課程健康發(fā)展的不利因素,正如黃牧航教授所言:“如果不轉變史學觀念,所謂轉變課程觀充其量是使教師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的資料收集者,而所謂轉變教學觀也很有可能就是運用更有效的方式把原來的一些陳舊錯誤的觀念加以強化!边@種負面影響已在新課程教學和高考復習中顯現(xiàn),長此以往,勢必會使推行新課程的初衷落空。
我們可以反思一下新課程實施以來的實際情況,在各種形式的新課程培訓活動中,史學觀念的培訓一直是被忽視和冷落的。以歷史教學論和課程論專家為主的培訓團隊和推進團隊,不論是在培訓實踐還是理論撰述中,都是集中于課程理念和教學理論方面,而很少涉及史學觀念和史學理論。以中學骨干教師和教研員為主體的培訓團隊,由于自身史學理論素養(yǎng)的先天不足,指導內容更是側重于具體的教學案例和教學方法,鮮有涉及史學觀念的。從出版的林林總總的新課程論著看,多數(shù)也是論述新課程理念和教學觀念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教師一直處于“教教材”的狀態(tài),很少突破歷史教科書的敘述。同時,不少教師把唯物史觀視作唯一的史學理論,忽視了新史學觀念的吸納。即便少數(shù)教師重視新的史學觀念的學習,也多是從應對高考的角度,以臨時抱佛腳的心態(tài),僅是只言片語的接觸一下史學理論知識,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掌握。新課程培訓中對史學觀念的忽視,致使教師集中學習史學理論的機會喪失,失去了及時充電的良機,史學觀念薄弱的現(xiàn)狀未能得以改變。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2
高中歷史共有5本書,要怎樣才能學好歷史呢?歷史關鍵在于背。許多同學會擔心自己的記憶力不佳。但背書不僅僅是記憶力的問題,處理好以下幾個因素,背起來就更有效率了!
1.時間:背歷史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然而高中共有9科,從平日的自習時間里也很難再擠出時間背歷史了。其實若能把平日的一些瑣碎時間利用起來,便不用占用自習課的時間了。在我讀高三時,總會將早上、下午、晚上放學后的時間利用起來背歷史,這些時間合起來大概也有1個半鐘了,也就足夠了!另外,有mp3的同學可以把課本錄制下來,在晚上睡覺時聽聽,這印象會很深的!
2.地點:在讀歷史時,選擇一個較為安靜的環(huán)境是挺重要的,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影響到別人,而且能集中精力背書。在高三時,我常常在放學后跑到實驗樓的樓梯或走廊上,靜靜的`一個個人背書。在晚修課放學后,也可以開著燈看。
3.聲量:歷史不是瘋狂英語,背得大聲不等于記得牢。從我以前的背書經驗中,我發(fā)現(xiàn)當我大聲讀書時,不僅僅是過了一會兒便聲嘶力竭了,更重要的是我發(fā)現(xiàn)我只是一味地背,并未將其記在心中,徒勞無功。其實,在讀歷史時,只需要用平時說話的聲量讀即可。這樣,長久地讀也不會累,而且有助于慢慢理解所背的內容。
4.頻率:我是屬于記憶力較好的人。然而在背完某一段歷史時,盡管當時是能將其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但過沒一個星期便會忘得七七八八。不管是記憶力再好的人,這種情況也是難以避免的。唯一的辦法便是不厭其煩地背,盡量縮短背一本書的時間,提高背一本書的頻率。
5.方法:背歷史不是簡單地把一本書從頭背到尾。這種做法使自己腦海中一堆歷史知識,卻沒有一個清晰的結構體系。要避免這種情況,在復習一本書時,就應從目錄開始。先將整本書每一章的標題記下,接下來就記下每一章下的每一節(jié)的標題。在背每一節(jié)時,先看粗體字。這種做法有助于理清整本書、每一章、每一節(jié)的脈胳,使整本書的內容在自己頭腦中條理化。在看歷史書時,對于小字、注釋、閱讀課都不可以放過,這有助于知識的連貫性。
在背一些純記憶性東西時,并不是理解就能背,如一些人名、地名、時間等。這些可以通過編順口溜,句子或聯(lián)想進行記憶。例如,太平天國東征、西征和北伐的目的總易搞混。采用聯(lián)想的方法:東征——東部地區(qū)——經濟實力雄厚——目的:充實自身經濟力量;西征——西部地區(qū)——接近貧富差距,穩(wěn)定中國——目的:鞏固天京大本營;北伐——清政府都城在北京——目的:推翻清朝統(tǒng)治。再如,南昌起義參與人共有5個,怎樣背呢?為此我自己編了個句子將其背下來:周__和葉×得到一個老伯伯(注:周__與葉×為同班同學名字)乍聽之下似乎挺滑稽的,但卻能記下這5個人:“周__”即周恩來:“和”即賀龍;“葉×”即葉挺:“得”即朱德:“伯”即劉伯承。后來又想到怎樣才能記住“葉×”是指葉挺還是葉劍英,“得”是朱德還是彭德懷呢?聯(lián)想到南昌起義的“南昌”是2個字的,故“葉×”與“得”所指的人名也是兩個字的。就算有時候自己編的句子很滑稽,但能記得住便可。
在學完每一課后,許多同學都會把練習冊上的課本解析看一遍,但常常會發(fā)現(xiàn)記住的并不多。而到了復習階段,同學們一般都著重于課本,因此未能將練習冊充分利用。練習冊上的解析大致分為2大類:一是理解型;二是記憶型。對于前種我們看過一遍即可,而后一種易忘。其實我們可以將這些小知識點抄在課本上。我們看課本的時間占主要,在看課文時便能記下這些小知識點。
在背完該背的東西后,如何把所背的東西組織起來應用于主觀題作答是十分重要的。往往看到題目后腦海中有一大堆東西卻不知如何組織。這時,應先列列提綱,每次做主觀題時我都會這么做,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千萬不要認為這浪費時間,砍柴不誤磨柴工。答主觀題時字是頗重要的,不要求漂亮,但起碼要工整!另外,常常研究以往一些主觀題的答法是十分有幫助的。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3
歷史中考命題一直是考生們關注的重點,而參加歷史中考命題培訓則是提升歷史考試成績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在這次培訓中,深受啟發(fā)與感悟,下面就是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歷史中考命題是一項藝術。在講解中,我們了解到,好的歷史考卷不僅需要符合考試要求,還應當具備情感體現(xiàn)和思想深度。這些參差不齊的知識點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加以整合,經過嚴密的思考和比對,才可以形成合理的命題形式。
其次,歷史中考命題是一項生動的任務。要挖掘出歷史知識點背后的故事,需要我們掌握一個精進的技巧——“故事化教學法”。記住歷史的確切時間、重要人物、事件、背景等,使每一個知識點生動有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發(fā)揮能力和潛力。
再次,歷史中考命題是一項高尚的事業(yè)。歷史中考命題不僅僅是傳承歷史文化,更是通過歷史知識點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進行人格熏陶。通過探究歷史,引導考生秉持美好品德,同時增長博覽群書之志,不僅提高了考生知識的綜合水平,也對考生未來成長具有積極影響。
最后,歷史中考命題是一項緊急的使命。歷史領域的知識點難度較大,精度要求較高,需要我們有針對性、高質量的學習和練習。要做好歷史中考命題,我們必須要勤奮學習,積極思考,才能具備答題的清晰頭腦和過硬其它素質。
總之,歷史中考命題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讓我深刻了解了歷史領域知識點的書寫規(guī)則,領悟到了歷史命題的藝術和意義。我將會在今后崇尚歷史,深入學習歷史,理解歷史,做好歷史中考命題這項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4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1 歷史教學的定位不準確,以應試教育為主
雖然,我國歷史教學新課標指出“歷史課程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但是這不意味著歷史教學是偏門教學。當今,由于升學壓力的不斷加大,不少初中學校以及歷史教師對歷史教學的定位不準確,錯誤認為歷史課在初中課堂當中地位并不重要。無論是課堂學習時間,還是資源配置等方面,歷史課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輕視。即使在歷史教學課堂上,不少老師以應試教育為主,歷史知識的講授往往以考試為導向,以成績?yōu)槟康,忽視了對學生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歷史進程以及歷史觀的教育。錯誤教學觀念,又引導了部分學生對歷史知識學習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喜歡、不接受甚至反感。
1.2 以宣教為主,學生參與度不高
照本宣科式教學也是歷史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突出問題。我們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不少歷史老師既沒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而且在歷史課堂授課中,授課形式也比較單一,直接按照歷史教材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甚至直接宣讀課本歷史知識。這種老師主動授課、學生被動聽課的方式,學生參與度不高,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說,由于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對學生掌握全面的歷史知識體系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1]。
1.3 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吸引力
在歷史教學當中,教學方式固化,缺乏創(chuàng)新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歷史老師多從自身主觀意識出發(fā)教學,沒有充分關心教學對象,往往習慣于同一種教學模式。課堂宣講似乎成為了很多歷史老師傳授歷史知識的唯一渠道。一方面,不少老師沒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和條件進行教學;另外一方面也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求知欲望,缺乏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不少老師的教學模式固化,照本宣科,教學創(chuàng)新度不夠,而且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錯誤的教學觀念,簡單地把學生當成教學的客體,使得學生必然產生厭學、反感等情緒,嚴重影響歷史教育的成效。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加強對歷史教師的培訓
一方面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要選擇專業(yè)的、知識能力強、思維開闊的教師。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對歷史教師的培訓,避免教師的落伍。不斷豐富培訓“歷史教學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并對培訓效果設定科學的評價機制。首先歷史教師的培訓不能鉆牛角尖,造成培訓內容枯燥、乏味、深奧。使受培訓人員不但不能完全掌握,還會把這種枯燥的講授方式應用到教學實踐當中,造成了歷史課堂教學更加枯燥、乏味。其次培訓形式要豐富、新穎,使受培訓教師能受到啟發(fā),從而跟上改變課堂教學的模式,增強歷史課堂教學的豐富多彩、靈活風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
2.2 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發(fā)揮
首先,注意課堂導入的形式,盡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愛上歷史學習。同時,注意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注重歷史知識與其他科目的結合,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如《秦王掃六合》的課堂教學中。第一,可與語文知識“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結合長城的存在,秦始皇的功績,勞民傷財,當年的威風,在歷史的長河中如一粒塵埃。第二,可與地理結合。秦始皇掃平六國的“根據地”在哪?今天的陜西咸陽、西安地區(qū)。還可以結合歷史地理,深化學生的歷史知識及能力。如在講課中巧妙設計內容,讓學生知道鴻門宴與阿房宮有多遠等。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其次,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和課堂魅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另一方面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幫助學生總結歷史學習的規(guī)律。如對秦始皇、武則天等人物的評價,一般都會從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在軍事、農業(yè)等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進行評論,同時結合影響社會進步的阻礙進行綜合評價。
2.3 注意與學生的溝通
歷史是一門內容豐富多彩,知識蘊含廣泛的學科,受很多學生的喜愛。可是由于中學生對學科的一些偏見和學生學習中的一些障礙等原因,影響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溝通,化解學生思想上的一些偏科行為,排解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才能更有效地組織歷史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將歷史學習當成一件輕松、愉快又很重要的事去做[2]。
2.4 樹立人本教育理念,以素質教育為核心
在教育領域,以人為本理念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并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和奉行。在學校,以人為本,就是要求學校以及老師牢牢樹立人本教育理念,以學生成長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和需求,努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其實,按照現(xiàn)代教育研究成果認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學活動中的兩大最基本主體,二者是相互的、共進的。
三、結語
歷史課本身就是一門豐富多彩,容易吸引學生學習的學科。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培養(yǎng)。對備課內容要做到精益求精,在教學中適當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滿足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進一步促進歷史教學效果的提高。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5
本人有幸參加為期兩天的20xx年寧夏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會,通過培訓,對我有很大的感觸和啟發(fā),現(xiàn)將內容整理如下,與同行的前輩和老師共同交流。
首先,在觀看了教育部有關領導對這次部編教材的有關視頻,反映了國家對初中歷史學科的重視。其中特別提到了家國情懷的滲透,也是以往歷史學科中提到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或不能比擬的。通過歷史學科很好的滲透家國情懷,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現(xiàn)教書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觀念,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從而很好地體現(xiàn)歷史學科的自身價值,也為我們今后在教學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本次培訓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張靜老師和丁丁老師對于部編教材的解讀和有針對性的案例的分析。應了那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得事先準備一桶水”,課前的準備工作是上好一節(jié)歷史課的前提和基礎,需要老師在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具體而繁雜,特別是歷史學科更注重史論結合。每當看到老師們展示的案例和視頻,不禁感嘆老師們能把歷史課上的有聲有色、有理有據,是因為確實在課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試問這樣的歷史課堂學生又怎會不喜歡呢?而且在講求實證的同時,不再像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只是老師一味的講解,不僅僅是“傳道受業(yè)解惑”而是能不斷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這樣的歷史課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內容豐富,依據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所以也為我們今后上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鑒和幫助,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第三,這次的部編教材是經過了多位國家級的專家和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經過了審慎的考量編制的,與之前的教材相比,僅就中國史而言更加的系統(tǒng)和完善,能夠將中國史所涉及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東漢的光武中興,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沒涉及這段歷史,會使學生對于兩漢的內容不夠清晰,東漢的內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學生知識點的盲區(qū);再比如本次部編教材中關于唐朝的安史之亂,之前的教材也沒涉及或是不作為必要內容讓學生掌握,這也是有缺憾的,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對于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卻沒有給予必要的交代,這不利于學生對整個唐朝歷史作出完整而準確的評價。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還有就是在對歷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辭方面更加的準確而嚴謹,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及時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本次歷史培訓的一點粗淺的心得和認識,僅供交流,如有不當?shù)牡胤竭希望各位老師及時提出并批評指正。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07-03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05-06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05-29
歷史教材培訓的心得體會01-12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9-10
(精華)歷史培訓心得體會09-30
歷史遠程培訓心得體會01-28
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06-26
(必備)歷史培訓心得體會06-01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實用)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