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
利用假期時間,我有幸拜讀了馮恩洪校長的一本教育著作《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書中有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們一直在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卻沒有關注我們的教育是否適合學生。馮恩洪校長不僅是具有遠見卓識,還是“藝高人膽大”的教育實踐家。早年,他就對德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及思考。我們傳統(tǒng)課堂往往經常要求學生樣樣都行,但馮恩洪校長說,全才、全面發(fā)展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應該接受他:“人皆有才,人物全才,揚長避短,個個成才”的觀點,要為有差異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教育才是我們教師的任務。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chuàng)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但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大部分的時候是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滿堂灌”成了我們的教學模式,這樣的課堂讓學生“難受”,如何讓學生從“難受”過渡到“享受”,我從馮恩洪校長《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得到了一些啟示:
一、愛學生
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認為“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都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毕胍Wo孩子的自尊心,首先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就不能稱之為教育。教師把不同的愛獻給不同的學生,種進不同學生的`心里,就能結出不同喜人的碩果。
二、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孔子早在千年教育史中就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教育理念?鬃娱T下的成功學生頗多,其實跟孔子教學理念有很大的關系,孔子常常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師面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人們常把教師比作是辛勤的園丁。然而,我覺得這種比喻并不恰當。園丁的工作是把花園里的參差不齊的草本修剪得規(guī)規(guī)整整,千篇一律。難道教師所做的工作也是把有個性的學生給調教得千篇一律?那是扼殺學生的天性,也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教師的眼里既要有牛頓,愛迪生,也要容得下平凡的清潔工人,因為社會需要多方位的人才。所以,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在某個階段落后,經過努力趕上。允許學生某個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許個別“超常”學生脫穎而出,這一切的參差不齊,才是教育的正常現(xiàn)象,因為教師并不是克隆專家。
如今,課堂教學要提效,就要退出講授,提倡合作,課堂教學要由講授走向合作,“班里最好的學生一定也沒有老師知道的知識多,但老師知道的知識絕不會比全班同學加起來的知識多。”馮恩洪前輩的這句話有力的揭示了講授教學的弊端,非常具有說服力。讓每個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真的很好!我們也不能等待,不妨去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方說尊重差異的調整與嘗試,全面優(yōu)化課堂,提高效率等!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2
假期初,我參加了縣第x屆骨干教師培訓班學習,期間有幸拜讀了上海著名教育家馮恩洪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本書,里面的文字是那么的新鮮、案例是那么的鮮活,沒有那喋喋不休的“指導”,有的只是與你促膝般的交流。讀完這本書,感受良多。
教育是一種發(fā)現(xiàn)。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談到姚明,我們第一個聯(lián)想到的是什么?是姚明的總分是多少還是姚明的特長是什么?同樣,談到劉翔這兩個字,我們聯(lián)想到的是什么呢?是跨欄,是亞洲飛人,沒人會聯(lián)想到他的幾門主課的總分是多少。顯然易見,其實卓越,不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我們教育必須承認和尊重“差異”,每個學生在智能發(fā)展方面都存在差異,教師要為有差異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真所謂:人皆有才,人無全才,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實現(xiàn)個個成才,這就要求我們探尋一條適合學生的教育,發(fā)現(xiàn)學生的強勢智慧,讓學生的強勢智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教育是一種智慧。衡量一個教育者能力高低的標志之一就是看他能不能發(fā)現(xiàn)或制造出教育的契機。機會其實是無時不有的,只是我們經常沒有注意。
夸夸其談。一個小小的閃光點,被你發(fā)現(xiàn)了,本來很平常,但是你刻意地將其放大,謊言重復千遍,終于成為了事實。在《窗邊的小豆豆》中不斷地向我們傳遞出這樣的思想: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在大家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誰受到的積極暗示多一點,態(tài)度就積極一點,最后的效果就好一點。我們要善于明察秋毫,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傾聽、朗讀、表達、想象、合作、坐姿等,讓他們感受到,課堂是屬于他們的,他有讓所有人引以為豪的東西,他就愛上了你的課。
借力使力。衡量一個班主任業(yè)務能力高低的.標志之一就是看他能不能發(fā)現(xiàn)或制造出教育的契機。有時,教育的契機在糾結中閃現(xiàn)。釣魚時,如果一條大魚咬鉤,此時硬拉反而容易將弦崩斷,正確的方法是拉一拉、放一放,反復地收線放線,一張一弛,時松時緊,在反復地拉鋸中等待最后收獲的良機,教育學生也是一樣,一位非常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經常把他人打得鼻青臉腫,只是強硬的批評教育是不起作用的,老師靈機一動,通過表演課本劇《孤獨的小老虎》,讓他扮演小老虎,欺凌弱小動物,沒有人能近身,快樂沒人分享,傷心也無人安慰,孤獨的看著動物們在六一兒童節(jié)歡聚一堂載歌載舞。他演得很棒,但他再也不想當“小老虎”了。最佳機會往往只有一次,所以要一劍封喉。
只有把教育的死水變成了活水,學生才能常飲不竭,我們才能常勝不敗。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3
當我翻開我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的著作《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本書,我就愛不釋手讀著這本著作,結合自身的教育生活,我有了許多的思考與感悟。
教育的真諦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知識,讓學生擁有學習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學生是否享受學習似乎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因為讀書就是枯燥的,需要每個人勤奮的。而《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文中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chuàng)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者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所以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撬起教育質量的支點在哪里?在課堂。“撬起課堂教育質量的課堂變革在于,走出講授,走進合作或者差異發(fā)展,以釋放學生的潛能!
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課堂承擔著個體社會化的第一責任。課堂變革要由講授走進合作。合作課堂就是學生能講的讓學生講,經過啟發(fā)后,學生仍然存疑的,教師才發(fā)揮畫龍點睛的作用的課堂。合作課堂上,讓學生主動想?yún)⑴c課堂,開動機器,做課堂的主人,學到知識并理解知識,提高課堂知識的鞏固率。課堂變革還要由講授走進差異發(fā)展。差異發(fā)展就是我們給有差異的學會提供合適的教育,就是不固定班級,按照層次開展課堂教學,實實在在地實施分層次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發(fā)展。
回顧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也在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fā)展,但每個班級學生確定,教材單一,課時緊,教師每天都在趕進度,在練習,有時完全忘卻了學生的需求,只是想著讓學生將課程內容學完就好,于是,講授知識就占去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聽了課,做了練習,但就是課堂知識鞏固率極低。而那些為了展現(xiàn)合作教法而合作的課堂,讓后進生舉手發(fā)言的所謂關注差異的課堂,都不是高效的課堂。當前,由于課堂變革沒有適應時代,課程建設較滯后,導致我們的課堂大多在約束學生的潛能,萎縮學生的潛能,而非釋放學生的潛能,因此,學習的不快樂成了不少學生的痛苦感受。所以,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已經成為我們當下及將來亟需完成的任務。我們要建立符合學生個性、適應學生發(fā)展的動態(tài)、綜合的課程體系;我們要讓合作課堂,讓差異發(fā)展成就學生的美麗人生。
教育的關鍵是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加特長的人才是中國社會發(fā)展需要。而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是重合格輕特長。過分強調合格,過分看重學生的分數(shù),讓分數(shù)說了算,而擁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是鳳毛麟角,令人遺憾。試想,“一個學生將來用特長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形成一個結合點,找到一個結合點,那么對這個學生來說,工作就是享受了”。反之,只有合格,毫無特長,走上社會,能快樂地享受工作嗎?
“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是一種溫暖,是一種關懷!斑m合教育”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追求人文關懷,引導學生的心靈走向真、善、美;強調教育要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適合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民主、科學的教育教學服務;強調整體大于部分之和,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有發(fā)展。強調教育要與時代發(fā)展緊密結合;強調教育必須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自主性、選擇性、傾向性還給學生。總之,適合教育就是要吸納古今中外一切科學合理的教育思想精華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并在此基礎上賦予時代的特征,繼續(xù)發(fā)揚創(chuàng)新,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躬身自問:從教十年,我是一個珍惜講臺,努力做最好的自我的老師嗎?我是一個熱愛讀書,學會合作,由單科型的老師走向了復合型的老師嗎?對此,我還有極大的差距呀。既然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已成共識,我們還需要等待嗎?作為一名現(xiàn)代教育者,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xiàn)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以適應教育現(xiàn)代化的要求,為走進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做好準備,做出貢獻。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4
在馮恩洪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本書中提到了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關鍵是要研究學生,使教師告別書本中心,走進學生發(fā)展以人為本的教育變革新時代。只有這樣,我們培養(yǎng)的人將真正是“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fā)展,有個性有特長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那么教師怎樣做到以生為本呢?有的教師從早到晚的泡在學校甚至教室里,一發(fā)現(xiàn)問題就提醒學生,他認為這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可,結果學生并不認同。我們提倡終身學習,但是長久的壓抑狀態(tài)的學習會造成許多仇視學習的現(xiàn)象。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教育學生呢?馮恩洪提到讓學生感動,讓學生從自身起見,不好意思不這樣做。這樣的動力來源于自身。有位教育家說,有時寬恕所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要強烈得多。它有助于學生認識自己的問題,促使他自身逐漸增長克服缺點的內在力量,激起他們進行自我譴責,自我教育。而這種自我譴責、自我教育比別人的譴責教育更為有力。
如果教師一味的“嚴格”和“高壓”,過分夸大學生的錯誤,動不動責罵學生甚至不允許學生犯錯,要求學生“必須如何”、“禁止怎樣”。勢必會抹殺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就會遷怒于教師,拒絕改正自己的錯誤,進而產生對抗情緒,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針對不同學生針對不同的違紀行為,應體現(xiàn)“人性化”。例如學生在犯了錯誤之后,我們切不可傷害學生的自尊,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需求,少用批評多用鼓勵。
學生可以犯錯,老師也可以犯錯嗎?我認為可以,有時候故意的犯錯不僅讓學生對老師的這個錯誤印象深刻,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并非高高在上,也是平易近人的,拉進師生的距離,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的確,壓制中的執(zhí)行只是一時的成效,而鼓勵中的約束卻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自覺行為,只要孩子的心是朝著你的,還需要死命的不許這、不許那嗎?
總之只有讓學生“愛其師”,學生才會“信其道”。而讓學生“愛上你”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時時換位思考,處處為學生著想,學生就一定會“愛上你這個老師”,學習的興趣將大大提高,他們的潛力就會發(fā)揮出來。所以說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學生管住,而是讓學生感動。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5
假期讀了馮恩洪先生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感悟很深,對我觸動很大。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其中關于教師自我提高,如何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部分。我們不但要珍惜講臺,熱愛講臺,享受講臺,而且要挑戰(zhàn)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同時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講臺。要發(fā)展自己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知識的補充,主要的補充方式就是讀書,讀書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在各個方面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同時讀書使自己累計更多的經驗,用最好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知識的補充需要讀書學習,經驗積累需要反思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學會合作雙贏,做復合型的教師,就會成功。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和一個普通的教師的區(qū)別在于,一個一般的教師總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經上過的`那節(jié)課有多么成功,而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永遠認為教學是一個可以改進可以更好的事情。一個會讀書、會反思的老師,才是一個能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老師,才是一個好老師。
對照馮先生的告誡,反思自己在這兩方面的作為,感覺到距最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讀書學習方面,感覺自己做的很不夠。在讀書方面來說,自己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較少,很多不同學生的最好處理方法,很多課堂有效教育方法在前人的書中都有一定的提及,并找到了一些不錯的解決方法,而我卻有很多還沒有學到,F(xiàn)在讀了馮校長的書后,覺得從現(xiàn)在開始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過去教師們常講:要給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現(xiàn)在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不努力跟上,就會落后,就會被淘汰。只有改變觀念,終身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才能更好地、更長時間地照亮別人,發(fā)展自己。
馮先生還告訴我們要積累經驗,學會反思。要提高自己就要學會反思并經常性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方法,教師要有反思的意識、習慣和技能。勤反思,勤總結,總結成功的部分,反思失敗的教訓,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較高素質的教師,更好的為學生、學校服務。
對于做教育,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教好書,育好人?追蜃咏逃龑W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對顏回、子路、曾參等學生的性格特長、思想狀況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意同自己作心與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師益友。
除了讀書和反思,提高自身的能力,還需要我們學會合作。這里說的合作除了教師間的合作還包括師生合作。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關鍵在于教師要研究學生。我已經打好了十足的精神來迎接一切挑戰(zhàn),一定要做一位有知識,有能力,帶給學生溫暖的老師!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6
本學期學校組織學習我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的講座:《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收獲很多: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chuàng)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膽識。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離不開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
一是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者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很多人贊美老師的工作,把教師比作是辛勤的園丁。然而,我卻不喜歡這樣的比喻,也覺得這種比喻并不恰當。園丁的工作是把花園里的參差不齊的草本修剪得規(guī)規(guī)整整,千篇一律。難道教師所做的工作也是把有個性的學生給調教得千篇一律?那是扼殺天性,也是教育的失敗。教師的眼里既要有牛頓,愛因斯坦,也要容得下平凡的清潔工人,因為社會需要多方位的人才。所以,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在某個階段落后,經過努力趕上。允許學生某個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許個別“超!睂W生脫穎而出,這一切的參差不齊,才是教育的正,F(xiàn)象,因為教師并不是克隆專家。
二是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認為“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都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彼裕處煂γ總孩子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更是如此。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边有一句話這樣說:“諷刺和謾罵可使天才變白癡,鼓勵和贊美可使白癡變天才。”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贊美評價。
三是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教育的關鍵是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加特長的人才是中國社會發(fā)展需要。而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是重合格輕特長。過分強調合格,過分看重學生的分數(shù),讓分數(shù)說了算,而擁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是鳳毛麟角,令人遺憾。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7
泰戈爾說過“播種一個信念,收獲一個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獲一個性格;播種一個性格,收獲一個命運!币恢币詠碜约悍浅P欧钸@句話,而馮恩洪老師的書《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使我更深刻體會了這句話。假期中雖然繼續(xù)教育很快考完了,但自己又把這本書從頭讀了一遍,靜心體會,有幾點尤其讓人深思。
一、實實在在做教育
與快樂同行,從教師到校長。想要讓學生尊敬你,就要走入學生的心中,把握每個學生的心理軌跡。對學生應該嚴而有愛、嚴而有序、嚴而有方、嚴而有格。因此幫助學生用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卓越不只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不代表全面優(yōu)秀。
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比學會學問更重要,高等教育主要是學會做學問,學會做文明人,學會做現(xiàn)代人,學會做社會主義人,學會做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時代新人。這一切都要從小處做起,能夠反映人的品位的主要是細節(jié)。
二、學生的發(fā)展
一直以來,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我們都聽熟了“全面發(fā)展”這個詞兒,自己也一直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著,奮斗著,但同時也迷茫著:讓每個孩子都全面發(fā)展,我們真的能做到嗎?看看眼前為學習而累的孩子們,有時真的覺得他們好可憐呀!但自己卻不敢有半點的疏忽,害怕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孩子一輩子的落后,為了“全面發(fā)展”這面旗幟,我們在痛苦地努力著。
馮教授的一席話終于解開了我心頭的一塊沉重的石頭:國家提出的“全面發(fā)展”指的是一代人的全面發(fā)展加一個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強勢智慧發(fā)展。做教師的我們,是不是有了新的方向?讓我們一起去挖掘、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強勢發(fā)展區(qū)吧!
三、比分數(shù)更重要的
差異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優(yōu)秀的教育不是排斥差異的教育,而是適應差異的教育。我們必須清醒地承認孩子之間的差異。另外,學生是有激情的,他們是有感情需求的。要想讓學生喜歡語文課,我們首先得讓學生喜歡上你這個語文老師。同時,學生是有有待釋放的`潛在能量的,而他們也是渴望成功的,我們需要做的是讓70%的學生領到獎狀,讓他們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自己的肯定,從而更好地、更自信地發(fā)展自己。三尺講臺上有比分數(shù)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每個孩子自信快樂地成長!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直木造梁,彎木造犁,讓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蔽蚁,這就是素質教育的真諦吧,如果真的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那么這樣的教育就是適合學生的教育。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8
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的著作《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馮恩洪教授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實踐,對中國教育的理性思考與展望。這本著作,深深地吸引了我。
閱讀此書,我的感悟是:要學會欣賞,不遮擋陽光。
教師職業(yè),雖然辛苦,但卻極富挑戰(zhàn)性。在和每一個學生每一天的相處中,要針對學生千差萬別的個性因材施教,面對一個個活生生有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工作要時時創(chuàng)新,但更應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當你走在學校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有時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我們老師只喜歡班上某某,而對我們從來都視而不見,真是偏心。這些被忽視的學生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有時就會用一種不好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你為此很生氣,師生關系鬧得很僵。相反,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下,紀律就不再是什么問題。學生相信你非常關心他,他就會盡可能地使你高興: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虛心向你請教……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體驗成功的感覺,希望被尊重,被欣賞。所以,不要擋住學生的陽光,讓我們多做手指運動,當你豎起你的大拇指,可能造就一大批自信的人。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9
本學期讀了教育專家馮恩洪《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使我受益頗深。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直木造梁,彎木造犁,讓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蔽蚁耄@就是素質教育的真諦吧,如果真的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那么這樣的教育就是適合學生的教育。
首先先來談談“教育的真諦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知識,讓學生擁有學習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學生是否享受學習似乎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因為讀書就是枯燥的,需要每個人勤奮的。而《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文中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chuàng)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者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所以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明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對當下的課堂教育進行了反思:回顧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也在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fā)展,但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像我們這樣的班額大,人數(shù)多,一個班級五十人,一個教案,統(tǒng)一練習,完全沒有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差異;但每個班級學生確定,教材單一,課時緊,教師每天都在趕進度,在練習,有時完全忘卻了學生的需求,只是想著讓學生將課程內容學完就好,于是,講授知識就占去大量的課堂時間,學生聽了課,做了練習,但就是課堂知識鞏固率極低。而那些為了展現(xiàn)合作教法而合作的課堂,讓后進生舉手發(fā)言的所謂關注差異的課堂,都不是高效的課堂。當前,由于課堂變革沒有適應時代,課程建設較滯后,導致我們的課堂大多在約束學生的潛能,萎縮學生的潛能,而非釋放學生的潛能,因此,學習的不快樂成了不少學生的痛苦感受。所以,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已經成為我們當下及將來亟需完成的任務。我們要建立符合學生個性、適應學生發(fā)展的動態(tài)、綜合的課程體系;我們要讓合作課堂,讓差異發(fā)展成就學生的美麗人生。
另外一點,對于學生的評價只有理性的對錯,沒有感性的激勵,特別對于學生的“錯誤”回答,缺少引導,缺少尊重,致使學生在忍受教育,在挫敗中痛苦學習;我們每天為了學生考高分,在想方設法為學生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讓學生在作業(yè)堆里拼命,經常性地忘卻學生潛能的發(fā)展,只是固執(zhí)地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內掙扎,這樣的教育能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嗎?這樣的教育能讓學生感動嗎,能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嗎?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0
面對書柜中的眾多教育讀物,我選擇了《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本書。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對教育有著正確的認識,探尋教育的真諦,其次,是教師本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自我完善,作為教師,不能固守著一灘死水,這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兩點。同時吸引我的,還有這本書的教育事例和敘述口吻,是口語化下的一幕幕活潑生動有趣的場景,活靈活現(xiàn),源于實際生活,卻從中折射出不一樣的深刻體會。
這本書的作者是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他致力于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經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對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張人的社會化和人的個性化和諧發(fā)展,主張優(yōu)質教育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實踐中探索了建平模式。
在《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本書中,馮恩洪先生強調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關鍵是要研究學生,使我們的老師從心中有書走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的境界。這就要求我們老師首先要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差異,以及尊重學生的情感,釋放學生的潛能。
其次是積極建設教育環(huán)境,改善課堂效率。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以講授為主,講述教學有好處,他的知識有系統(tǒng)性,它的邏輯性組織的很嚴密,但是講授教教學有它的缺點。書中有一個令人深刻的例子,就是首都師范大學文哲教授帶著他的學生在北京做的一份十萬初中生的取樣調查,其中一道題目是“初中語文老師不講,你自己能看懂多少?”最后取出的平均值是:初中語文老師不講學生能看懂95%。通過這個實際例子,很明顯的是想告訴大家,初中語文需要老師講的僅僅只有5%。所以在今后的教育過程當中,要注重由講授走進合作。這也很好的解釋了在豐華學校,課堂上為什么老師們講的少,學生們做的多了,初中的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只要老師善于引導,學生們就可以通過自己或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并且得到深刻理解。
再者,德育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德育更是積極人生的需要,預適合的方法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人生。面對孩子們的德育工作,要尋求適合他們的才是最好的,重視談話的可接受性,同時也要意識到方法比結論更重要。這讓我想到,在豐華學?倳o學生們布置德育作業(yè),要求幫父母做一件事,是通過一次次的實踐,從中讓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孝順父母,體諒父母。
想要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師不僅僅是要對教育有著正確的認識,對課程的研究和對學生的研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學會享受講臺,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不斷自我完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更需要責任。
第一,要熱愛講臺,享受講臺。每一個老師都想上出自己最滿意的好課,上出這樣的課,其首要條件是熱愛講臺,享受講臺,關鍵是端正我們的位置。如何熱愛講臺,享受講臺,那就要珍惜講臺。珍惜講臺就要做最好的自我,不斷的發(fā)展自我,改變自我,才能為學生呈現(xiàn)不一樣的精彩課堂。第二,要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大方向考慮,老師三尺講臺上的事情頻繁,具體,瑣碎,但是具體頻繁瑣碎的日常事務卻關系著國家的強弱興衰。往下再看,站在三尺講臺,面對的是幾十個家庭的希望,是幾十個孩子的未來。作為老師,要對自己的學生學習和生活而負責。第三,要學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說到底就是知識的補充,經驗的積累。知識的補充需要讀書,經驗的積累需要反思。教師應該養(yǎng)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在每一節(jié)課后,能夠積累經驗,學會反思,同時,不忘合作教學,實現(xiàn)共贏。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和經驗分享,雖說是有了基本的理解認識和經驗累積,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諸多不足。要使這些經驗積累能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教學方法中,我還需要不斷潛心研究和學習。最后,借用馮恩洪先生的話來和大家共勉:做最好的自己,讓生命因三尺講臺而精彩!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1
前段時間讀了馮恩洪校長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靜心體會,有幾點尤其讓人深思。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其中關于教師自我提高,如何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部分。針對自身的實際,我覺得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自己:
一、學習:
實現(xiàn)自我超越。未來的教師應當成為學習型的人,具有現(xiàn)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學內容,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方法,并以積極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學技藝指導學生學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更新觀念、充實知識、掌握方法,在客觀審視現(xiàn)實的同時不斷超越自我。
二、實踐: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的假設、成見,甚至圖像、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它影響著個人如何對待外在客觀世界,如何采取行動,決定自己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什么時候做,到底怎樣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須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自覺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反思、研究、創(chuàng)新中不斷修正、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三、培訓:
建立共同愿景。教師的共同愿景是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為此,中小學教師應積極參與新課程培訓,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訓目標的達成休戚相關,自覺地把專業(yè)發(fā)展的共同愿景和培訓目標緊密聯(lián)系起來,加快角色轉變,改進工作方式,始終實現(xiàn)專業(yè)提升。
四、合作:
整合團體智慧。團體智慧高于個人智慧。教師要實現(xiàn)共同愿景,就必須通過合作來發(fā)揮團體智慧。在合作中,每一個教師都可以自由交談,并且要在思想碰撞中發(fā)現(xiàn)別人的遠見,發(fā)現(xiàn)有礙團體發(fā)展的消極因素,進而通過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優(yōu)勢來加以解決。
五、研究:
學會系統(tǒng)思考。系統(tǒng)思考是以系統(tǒng)動力學為理論基礎的一種思考方式,它要求人們掌握問題整體運作的本質,以提升組織整體運作的群體智力。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學會系統(tǒng)思考、科學研究,從宏觀視角動態(tài)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及時吸收學生的反饋信息,密切關注、深刻洞察學生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漸變,用系統(tǒng)的、發(fā)展的、鼓勵的眼光支持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馮校長的這本書告訴我們:在三尺講臺上,我們同樣可以品味一流人生,創(chuàng)造一流業(yè)績。我們不但要珍惜講臺,熱愛講臺,享受講臺,而且要挑戰(zhàn)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同時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講臺。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2
德育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德育更是積極人生的需要。合適的德育,合適的方法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人生。
作為一位教師,一名年輕的班主任,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深有體會。以下幾點做法值得推敲。
一、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競爭,對人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有促進作用。它能給學生以直接現(xiàn)實的追求目標,賦予學生壓力和動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習的效率;使學生在競爭、比較中,客觀地評價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讓班集體更富有生氣,豐富學生的生活,增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現(xiàn)在社會,流行團隊合作。真實這一觀念也可以引入到班級管理中。通過我這幾年我試行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挺顯著的。其實真正自覺的學生不是很多的`,真正讓他做到每天都能認認真真做好每件事情,好像不是很簡單。況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學生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了一種“與世無爭”的現(xiàn)象,不求上進,只求一般,對于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很淡。怎么樣采取措施改變這些現(xiàn)象呢?道理學生也懂,但是真正做起來好像不是那么簡單。為改變這一現(xiàn)象,可以制定出一份詳細的評價表。從遵守紀律、完成作業(yè)情況、班干部組長完成工作、勞動、衛(wèi)生方面,分別說明各項的加減分情況。另外,通過抽簽形式,分成5人一組為一團隊,各個學生的表現(xiàn)加減分,不光和自己有關,也和自己所在的團隊有關。每月評選一次,分別給予團隊總分第一名,個人總分第一名獎勵。獎勵的錢是班上每月積攢下來的易拉罐和礦泉水瓶換來的錢。這樣一來,有些作業(yè)拖拉、不認真的學生,進步許多,因為他扣分,他所在的團隊會相應扣分,因此他的團隊成員就會批評他,督促他。其實學生還是要面子的,這一招比老師批評強。而且這樣做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公平的。因為你做得好,就會得到相應的加分,且為自己的團隊加分。避免一些學生以前的一些想法“這么認真有什么用,不也是一樣做作業(yè)嗎,只要不是最差就行了”,F(xiàn)在學生做任何事,都是想方設法做得更好,因為在他們心時時刻想到:做得好有加分,還能得到團隊成員的肯定和贊揚,做得不好就減分,還要拖團隊的后腿。團隊里的各個成員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爭取第一。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3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馮恩洪教授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實踐,對中國教育的理性思考與展望,讀完此書,心頭的諸多困惑迎刃而解。
教育是一項需要愛心的事業(yè)。這個愛心首先表現(xiàn)為強烈的事業(yè)心,舍得投入和付出。我們常說,師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只有發(fā)自內心的愛學生,并允許學生淘氣、調皮、犯錯誤。凡是把教育當成一項事業(yè)的人民教師,就必須具備高尚而偉大的師愛,用我們的愛去滋潤幼苗,用我們的愛伴隨孩子的健康成長。著名的特級教師霍懋征就提出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的教師想把教育事業(yè)做好,想成為一個有些作為的人,那就必須奉獻出愛心。
一些學生學習品質差,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這是更需要我們的教師用更多的關愛去感化和幫助的'。任何輕視、嫌惡,只會使他們自暴自棄。把一個智商優(yōu)秀、學習品質良好、家庭背景好的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人,這也許并不困難;而要把一個智商一般、家庭背景一般、學習品質差的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樂觀的、文明的、好學上進、學業(yè)優(yōu)秀的合格的畢業(yè)生,就很不容易。也真因為不容易,才更顯示出我們工作的難能可貴。
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學生發(fā)展的不平衡,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同,使他們有很大的差異。而教育的關鍵是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加特長的人才是中國社會發(fā)展需要。因此“因材施教”,讓我們的教育去適合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讓我們的學生不管程度如何,都能夠在我們的教育指揮下,一點一點朝前走,取得一點一點的進步,真正獲得發(fā)展個性和特長的空間。魏書生老師曾說過,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程度,不要難為孩子,讓孩子生活在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里,我們要喚醒孩子積極、向善、熱愛生活的那根神經。
此外,我們不僅要在學習上關愛學生,還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比如我們學校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我們給學生做校服量身定做等,無疑都在從各個方面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讓我們的學生在學校里,或者走向社會,或者升入高一級學校以后,能夠安全地生活、健康地生活、文明地生活、負責任地生活、有尊嚴地生活、有愛心地生活和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這應該是我們教育的重要目標。我們還要使我們的學生學會關注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和敬畏生命,成為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和美好社會的建設者!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讓我們的教育適合每一個學生。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4
按照輝南縣進修學校干訓部及我校黨支部的學習要求, 20xx 年xx月末,我認真閱讀了馮恩洪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中的前兩個主題文章--- 《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的目的》《撬起教育質量-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這兩個主題主要講述了五個方面的觀點:
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
二、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
三、教育要釋放學生的潛能
四、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
五、課程建設釋放學生的潛能
我校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我校的學生主要來自初中畢業(yè)沒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不僅在學科學習方面落后于整體水平,而且相當一部分處于一種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極其嚴重,持久地影響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tài)和目標動力。有些學生有著強烈的厭學情緒,自覺或不自覺地離開學習的主流。他們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不充分,學習精神不飽滿;敏感而自卑;自以為是卻不自信;表面自主內心卻缺乏獨立能力,僅有雄心和抱負,卻顯得懶惰。
老師要了解學生情緒產生原因和表現(xiàn)。教師應該根據(jù)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洞察學生此時此刻情緒如何:是精神愉快還是愁眉苦臉;是精神貫注、思想集中還是思維遲鈍、聯(lián)想困難。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情緒和情感狀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當學生心情舒暢,情緒穩(wěn)定時,應珍惜這段最佳學習時機,加大學習量;也可以找同學談心,指出他這段時間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當學生心情煩躁、不安、冒失時,應少說缺點,多說閃光點,采取誘導的談話方法,促使學生轉變。反之,如果老師在學生情緒不好時,用過激的言行對學生進行壓制、馴服,如若學生不服,則很可能與老師發(fā)生頂撞、沖突,收不了場,達不到教育效果。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們的獨一無二,來自于他們基于遺傳的,在環(huán)境影響下的自我實現(xiàn)。這里說的環(huán)境影響,教育教學責無旁貸;谌吮拘睦韺W、建構主義理論,課堂教學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興趣、需要,創(chuàng)設適切的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營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互教互學,共同提升,尊重和允許學生有不同的進步與發(fā)展。而xx學習金字塔理論告訴我們,多運用xx示范、小組討論、做中學或實際演練、教別人或馬上應用xx等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學習潛能會得到激發(fā)和釋放,學習效果會更好。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假如你的工作、學問和成績都非常出色,那么你盡管放心,他們會站在你這一邊,決不會背棄你。相反地,無論你的話多么動聽,但是你的工作總是一事無成,總是失敗,甚至處處都可以看出你不通業(yè)務,那么除了蔑視以外,你永遠不配得到什么!边@就說明,打造優(yōu)秀的課堂,從根本上講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我們要對學生給與信任和期待,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心理學研究表明,期待值與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話語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正視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的本領,而且在于鼓勵、喚醒、鼓舞。學生會在教師的期待和鼓舞中獲得信心和力量,教師如能注意自己人文素質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專業(y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也是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質量里的途徑之一。
我們都知道,知道撬起教育質量的支點是變革課堂。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由講授走進合作,由講授走進差異發(fā)展,我們就能把教學質量撬起來。
在馮恩洪著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中強調教育要釋放學生的潛能,在學科教學中我們如何能真正做到釋放學生的潛能?我認為:讓學生自覺地探索問題、拓展問題是釋放學生的潛能的有效做法。激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不僅可以落實在導入新課階段,而且還應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學中可以放飛學生的想象,通過交流評價、互動質疑等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促使學生不斷探索問題、拓展問題。
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能,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所以我們教師要有發(fā)展的眼光與真誠的愛心,用適當?shù)姆椒,讓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學習興趣,釋放他們無限的潛能。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5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恒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著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yōu)質的教育。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光有滿腔的熱情和遠大的理想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認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為了什么?
通讀全書,我們認為它有如下幾個明顯特點:第一,教育理想與教育現(xiàn)實相結合。第二,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實踐性與科學性、整體性與開放性的統(tǒng)一。再次又切入對中國德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關注,提出了中國道德教育目標、內容、方法、體制等創(chuàng)新的具有較強實踐價值的具體構想。第三,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第四,教育熱情與教育沉思相結合。
朱永新教授說“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苯逃液徒虝,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他們以不教之本為基本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追求的是一種充滿靈性與智慧的教育教學。而教書匠往往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灌輸作為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學手段。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卻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單一,視角更加狹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這難道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嗎?我們該如何人保護兒童的想象力與好奇心呢?
我想,或許我們會從中獲得一些啟示。我覺得像這樣的教育才稱得上是讓人終身受惠的'教育。其實這種教育也在進行灌輸,但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灌輸,它充滿著靈性與智慧,能給每個孩子以深深的心靈震撼,又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給每個孩子樹立起遠大而切實可行的目標。“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教師,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教師,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教師與一個教了一年卻又重復了一輩子的教師,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作為一個教師,我覺得應該具有不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千萬不要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教書匠。此乃感觸一。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精品】12-19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07-02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