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
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1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shù)黃河里放燈壯觀。
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nóng)歷七月,人們都會于入黑后,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干糧。每到中元節(jié)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shù),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吃瀨粉
在中元節(jié)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guī)缀踉谡麄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qū),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祈豐收
中元節(jié)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lián)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著秋收稻谷豐登。
吃鴨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jié)被當?shù)厝朔Q為“掐嘴節(jié)”,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在江蘇省的東縣鄉(xiāng),很多鄉(xiāng)民在中元節(jié)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臺州市的天臺,中元節(jié)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于春卷的食物。
祭祖
祭祖節(jié)在陰歷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nóng)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面塑
七月十五節(jié)前,民間婦女盛行面塑活動,晉北地區(qū)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jù)家庭實有人數(shù)(包括出嫁的女兒及女婿、外孫,另過的兒子及媳婦、孫子等等),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余。
入廟祈福
準備素齋果品去寺廟,施佛及僧,誦讀地藏王經(jīng)卷和咒語,報答父母恩情,為去世的先人祈福。
放天燈
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2
接亡客
湖南人們從農(nóng)歷七月初七或初十開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說,每日三餐飯茶,禮儀相敬。接亡客是一件很講究的細致活,特別是家中有老人的,更是分外的隆重,準備工作也是極為細致與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清洗干凈。準備好祭品、紙錢香燭;準備好豐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雞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還有一些對祖先許下的諾言或者祖先托夢交代的事情等等。
湖南隆回地方,中元節(jié)接亡客的習慣是在農(nóng)歷十一晚上把老客接回家,農(nóng)歷十二至十四日供飯,一日三餐,餐餐必備新鮮飯菜、每餐必須是葷菜,且須是三碗或五碗菜,成雙數(shù)不行。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節(jié)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燒包
每逢中元節(jié)前后,不少群眾會在路口或水邊“燒包”,這是湖南綿延千年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盁卑ā敖疸y紙包”、“衣冠箱”,這些“財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經(jīng)寫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規(guī)則折好的成捆的冥錢,按親疏關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邊焚燒,讓他們領著后人的孝敬,開心快樂回家。
湖南沅江中元祭祀先人的方式就是燒包,但一般不會在七月十五燒,而是十一或是十二就燒,因此還流傳一句話是“十一金十二銀”。
吃鴨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湖南地區(qū)也不例外,這是因為“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祭祖
農(nóng)歷七月十五又稱“七月半”,是中元節(jié)也是祭祖節(jié),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湖南湘潭楊嘉橋一帶,中元節(jié)祭祀先人時,大人要沐浴完畢,穿戴整齊,準備香燭、紙錢、鞭炮把在外面游蕩的祖先迎接回家。祭祀的過程中禁忌吹口哨。而湖南岳陽一帶的人家,有用掛吊錢的方式來祭祀先人的。
祭祀土地和莊稼
農(nóng)歷七月十五,湖南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人們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nóng)作物的穗子上,傳說這樣做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放天燈
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
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3
1接亡客
湖南人們從農(nóng)歷七月初七或初十開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說,每日三餐飯茶,禮儀相敬。
接客是一件很講究的細致活,特別是家中的有老人,更是分外的隆重,準備工作也是極為細致與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清洗干凈。準備好祭品、紙錢香燭;準備好豐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雞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還有一些對祖先許下的諾言或者祖先托夢交代的事情等等。
2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3燒包
每逢中元節(jié)前后,不少群眾會在路口或水邊“燒包”,綿延千年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
“燒包”包括“金銀紙包”、“衣冠箱”,這些“財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經(jīng)寫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規(guī)則折好的成捆的冥錢,按親疏關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邊焚燒,讓他們領著后人的孝敬,開心快樂回家。
4吃鴨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
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5祭祖
祭祖節(jié)在陰歷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6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
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nóng)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7放天燈
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
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
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
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4
接亡客
湖南人們從農(nóng)歷七月初七或初十開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說,每日三餐飯茶,禮儀相敬。
接客是一件很講究的細致活,特別是家中的有老人,更是分外的隆重,準備工作也是極為細致與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清洗干凈。準備好祭品、紙錢香燭;準備好豐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雞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還有一些對祖先許下的諾言或者祖先托夢交代的事情等等。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燒包
每逢中元節(jié)前后,不少群眾會在路口或水邊“燒包”,綿延千年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
“燒包”包括“金銀紙包”、“衣冠箱”,這些“財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經(jīng)寫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規(guī)則折好的成捆的冥錢,按親疏關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邊焚燒,讓他們領著后人的孝敬,開心快樂回家。
吃鴨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
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祭祖
祭祖節(jié)在陰歷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
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nóng)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放天燈
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
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
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
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5
自七月之初,在湖南城市鄉(xiāng)鎮(zhèn)可看到各色各樣的祭品,冥錢、冥衣、靈屋、線香和鞭炮,琳瑯滿目。自初十日開始,家家戶戶便要將廳堂打掃干凈,神龕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備酒肴饌品連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許吵鬧、不許赤身露體,開始焚香燒紙。據(jù)說中元節(jié)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nèi)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現(xiàn)在多選擇在傍晚時),先用石灰在院子里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里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后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里還要不住地念叨:“某某來領錢!弊詈筮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
按照當?shù)氐娘L俗,每年大概從7月初起。要把自己的祖先從另外一個世界里接回來住上幾天,吃上幾天飯。當?shù)亟小敖永峡汀。在接老客時家里將神龕上的祖宗牌位請下,每日三餐奉祀。農(nóng)家則煮新米飯,做時新瓜菜,請祖宗先試新,叫”薦新“。到了十三日,焚燒冥衣、冥錢、靈屋,祭奠新逝的長者;十四日晚或十五日是送祖之日,晚燒包“送老客”,叫“薦包”。有的宗族還設有燒衣會,自七月初起,即舉家折金銀紙錠和衣包,由長房長孫恭寫“列祖列宗某某冥中受用”,下書“某某子孫敬具”。到夜晚,便成群結隊上祖墳祭祀燒包,或在月亮初升時抬至水濱行禮焚燒。燒紙錢是不能只獨給自己的亡親,也要給無后人的亡靈燒一些紙錢,否則人們寄托給自己亡親的“物,就會被那些孤魂野鬼搶去。人們常常把這種燃點香燭、供奉祭品、焚燒冥衣、冥錢、靈屋的祭祀儀式,稱之為”燒包”。由燒包引發(fā)的.“紙扎文化”,成為了一項民間手工業(yè)技術和民間藝術,成為了一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接老客”的那一天。家里人把家里的衛(wèi)生搞好,干干凈凈的,在家里堂屋的正中間擺上一張大桌子,四條長登。桌子上擺上干干凈凈的碗筷和茶杯。象是貴客到來的一樣。有錢的人家殺一只雞買上幾斤肉,熱熱鬧鬧地煮好了飯菜,恭恭敬敬地把飯菜和茶水酒倒好。家里的長者洗了手,干干凈凈地,在祖先的牌位面前點上蠟燭和香火,燒上一把錢紙?谥心钪孀孑呡叺睦先说氖裁词裁蠢献孀谑裁词裁蠢蠣敔?shù)拿,念了之后又到大門外燒上一把紙?诶锶匀皇悄钸吨嫦,請他們回來,一路上還畢恭畢敬地喊著“某某爺爺你好走”“某某婆婆你腿不好你先走”等等。然后把祖先們請入席,按照祖先的老幼長輩依次坐下。
飯來了菜來了。恭恭敬敬地擺在桌子上。家里人要站在一旁伺侯著。要老人們吃菜要老人們多吃點飯。就這樣,每天恭恭敬敬地敬上飯菜敬上酒和茶水。叫作好酒好飯接待自己的祖先。
從下午6點開始,大街上就陸陸續(xù)續(xù)的開始了鞭炮聲和燃起了一堆堆的蠟燭和燒紙錢,人們拿來一堆堆的紙錢,放在地上燃燒,嘴里還說念著方言。在河里還要放河燈,這些都是對祖先的一種祭祀和懷念,也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
【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相關文章:
湖南地區(qū)中元節(jié)習俗01-03
湖南中元節(jié)的習俗08-09
湖南中元節(jié)習俗的特色08-15
中原地區(qū)的中元節(jié)習俗07-04
中元節(jié)的習俗04-26
中元節(jié)的習俗08-24
中元節(jié)的習俗01-22
中元節(jié)習俗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