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xué)語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集合)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1
1、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4、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章》
5、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抖Y記》
6、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陡裱赃B璧》
7、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 《戰(zhàn)國策》
8、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9、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蛾套哟呵铩
1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墩撜Z》
11、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肚f子》
1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
15、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16、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zhàn)國策》
1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睹献颖M心上》
18、魚離水則鱗枯,心離書則神索。
19、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2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22、窮當(dāng)益堅,老當(dāng)益壯!逗鬂h書》
23、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盾髯印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2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度龂尽
2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27、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盾髯印
28、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妒酚洝
2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
3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31、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肚x騷》
3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33、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蹲髠鳌
34、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抖Y記》
3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36、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7、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秾O子兵法》
38、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讀書之要》
3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
4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41、巧言令色,鮮矣仁!墩撜Z》
4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3、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墩撜Z》
4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45、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墩撜Z》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4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对娊(jīng)王風(fēng)黍離》
48、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抖Y記》
49、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
5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睹献印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53、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xué)者,必不夸學(xué)!陡裱赃B璧》
54、見侮而不斗,辱也。
55、多行不義必自斃。
56、行成于思,毀于隨!啤ろn愈《進學(xué)解》
57、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過分勞苦)勞。
5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師說》
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60、鑒前世之興衰,考當(dāng)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61、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62、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独献印
63、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論語》
6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yǎng)生主》
66、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
6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墩撜Z》
68、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6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
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独献印
71、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渡袝
72、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端沃祆溆^書有感》
73、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風(fēng)相鼠》
7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
7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76、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端嗡抉R光訓(xùn)儉示康》
77、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犊鬃蛹艺Z·六本》
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墩撜Z》
7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痘茨献诱f林訓(xùn)》
8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8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8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睹献印
83、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84、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印
86、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度龂尽
87、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大序》
8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妒酚浟艉钍兰摇
89、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9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91、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弟子規(guī)》
9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
93、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对娊(jīng)》
9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睹献颖M心上》
9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jì)》
96、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9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
9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墩撜Z》
9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洞蟠鞫Y記》
100、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01、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論語》
102、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xì)!独献印
103、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稇(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10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
10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墩撜Z子罕》
106、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107、報國之心,死而后已。
10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10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墩撜Z》
1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1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稇(zhàn)國策》
1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113、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禮記》
114、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
1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116、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
1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
11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9、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鳌卫ぁ渡胍髡Z·應(yīng)務(wù)》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2
1.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
——《詩經(jīng)》
譯:可憐我的父母啊,如此勞苦的養(yǎng)育我。
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譯:上天降下的災(zāi)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
3.人而不學(xué),其猶正墻面而立。
——《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xué)習(xí),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東西也看不見。
4.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尚書》
譯:懂得道理并不難,實際做起來就難了。
5.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
——《尚書》
譯:(人要有九德)寬厚而莊重,溫和而有主見,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聰明能干而敬業(yè),善于變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節(jié)制,剛強而務(wù)實,勇敢而符合道義。
6.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zāi)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禮記·學(xué)記》
譯:玉石不經(jīng)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jīng)過學(xué)習(xí),就不懂得事理。
8.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
——《禮記·儒行》
譯:不要見到財利就做有損于大義的事,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決不改變自己的志節(jié)。
9.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禮記·祭義》
譯:自己不說出惡言, 別人的忿語就不會返回到自身上來。你若以惡語傷人,他人也會以惡語相加。
10.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xué)習(xí),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yuǎn)遠(yuǎn)的。
11.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dān)主要責(zé)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zé)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壞別人的事,而小人卻與之完全相反。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
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yīng)于此,君子處世,應(yīng)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yīng)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14.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兩人心意相同,行動一致的力量猶如利刃可以截斷金屬;在語言上談的來,說出話來像蘭草那樣芬芳、高雅,娓娓動聽。
15.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不到處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rèn)真學(xué)習(xí),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zāi)難、禍?zhǔn)隆?,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18.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zé)任推向別人,后來發(fā)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19.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0.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1.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3.三思而后行。
——《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jīng)過反復(fù)的考慮后才去做。
2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譯:為人正直坦蕩,抬頭無愧于天,低頭無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2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2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譯:憂患使人得以生存發(fā)展,貪圖安逸享樂會使人萎靡死亡。
27.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yǎng)個人品德,得志時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這樣。
3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譯:金錢地位不使自己迷惑腐化,貧苦窮因不改變自己的志向,權(quán)勢武力不讓自己屈服變節(jié),這才是大丈夫。
31.當(dāng)仁,不讓于師。
——《論語》
譯:遇到應(yīng)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yīng)該搶著去做。后發(fā)展為成語“當(dāng)仁不讓”。
3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3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fēng)度的表現(xiàn)嗎?
34.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3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wù)。
3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那他就可當(dāng)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xué)習(xí),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3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譯:富貴不能擾亂他的心意,貧賤不能改變他的節(jié)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 意志,這就叫大丈夫。
3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棄者不可有為也。
——《孟子》
譯: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fù)責(zé)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yè)。
39.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孟子》
譯:人的毛病,在于喜歡教導(dǎo)別人,做別人的老師。喜歡教導(dǎo)別人的人,又往往自以為是,自以為正確,一副高高在上的氣魄。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xué)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xué)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xué)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41.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譯:勤奮好學(xué)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xiàn)。
42.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45.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莊子》
譯:有技巧的人勞累,聰明的人憂慮,沒有本事的人沒有追求。
46.見侮而不斗,辱也。
——《公孫龍子》
譯:當(dāng)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xiàn)。
47.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zāi)而焚毀。
48.事隨心,心隨欲。欲無度者,其心無度。心無度者,則其所為不可知矣。
——《呂氏春秋》
譯:事從心出,心隨欲來,如果不從心欲的細(xì)微處觀察事物,我們往往會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騙。縱橫古今中外,詳細(xì)考察事情的成敗得失。如果深入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的發(fā)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4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5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譯:人沒有不犯錯誤的,只要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最好的了。
5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yuǎn)的地方,不把細(xì)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2.學(xué)不可以已。
——《荀子》
譯:學(xué)習(xí)是不可以停止的`。
53、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xué)好問才能成才。
54.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xì)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dāng)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55.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56.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史記》
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為了利益而來往(為了利益而奔波)。
5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漢書》
譯: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里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jié)網(wǎng)。
58.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
——《漢書》
譯:先出擊就能制服敵人,隨后應(yīng)戰(zhàn)只會被控制。
5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yè)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6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史記》
譯: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6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
譯: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xiàn)個別錯誤。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后漢書》
譯: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說沒人知道呢?
63.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后漢書》
譯:人們都認(rèn)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64.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
——《后漢書·王符傳》
譯:聰明人舍棄短處,發(fā)揮長處,以此來取得成功。
6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66.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復(fù)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67.君子立身,雖云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
——《隋書·文帝紀(jì)》
譯:君子在社會上立足成名,盡管需要修養(yǎng)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誠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68.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
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和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69.成遠(yuǎn)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xì)謹(jǐn)。
——《明史》
譯:有長遠(yuǎn)打算的人不應(yīng)為眼前的一點怨言而擔(dān)憂,做大事的人不必顧及一些細(xì)微瑣事。
70.明者見危于無形,智者見禍于未萌。
——《三國志》
譯: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yù)見到,智慧的人在災(zāi)禍還未發(fā)生時就會有所覺察。
71.義感君子,利動小人。
——《晉書》
譯:道義可以感動君子,利益可以打動小人。
72.太剛則折,至察無徒。
——《晉書》
譯:過于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門徒。
73.成敗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譯:成功與失敗互為因果關(guān)系,世事不會永遠(yuǎn)太平安寧。
74.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南史》
譯: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zhì)留給后代子孫,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筆財富嗎?
75.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增廣賢文》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yán)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76.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zāi)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77.知不足者好學(xué),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xué)習(xí)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7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蘇軾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环e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dāng)?shù)剡x擇運用。
7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jīng)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80、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xué)早成材。
——《醒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8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82.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譯:學(xué)習(xí)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8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譯:事業(yè)或?qū)W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jǐn)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dǎo)致失敗。
8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xì)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85.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
——《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86.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xué)》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xué)習(xí),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8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后。
88.位卑未敢忘國。
——陸游《病起書懷》
譯: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zé)任。
8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90.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明·呂坤《呻吟語·卷上》
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9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為了解除國難獻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樣。
9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顧炎武
譯: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fù)有很大的責(zé)任。
93.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明·顧憲成
譯:風(fēng)聲、雨聲、瑯瑯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yīng)該關(guān)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94.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95.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語
譯: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96.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國。
——武則天
譯: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97.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漢·陳蕃語
譯: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yīng)當(dāng)敢于跟各種不利于國家的行為作斗爭,哪能只滿足于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8.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99.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
譯: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當(dāng)英雄。
100.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譯:時局艱難的時候不屈的氣節(jié)就表現(xiàn)出來,一一記在史冊上,垂名后世。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3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墩撜Z》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兑捉(jīng)》
3、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易經(jīng)》
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5、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秾O子兵法》
6、逝將去女,適彼樂土!对娊(jīng)》
7、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春秋》
8、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洞髮W(xué)》
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1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1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睹献印
12、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渡袝
1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14、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墩撜Z》
1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睹献印
16、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睹献印
17、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吨杏埂
18、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兑捉(jīng)》
19、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dāng)∫!秾O子兵法》
2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庸》
21、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蹲髠鳌
22、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fù);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秾O子兵法》
23、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对娊(jīng)》
24、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兑捉(jīng)》
25、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吨杏埂
2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洞呵铩
2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墩撜Z》
2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
2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墩撜Z》
30、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蹲髠鳌
31、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抖Y記》
32、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兑捉(jīng)》
3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34、靜言庸違,象恭滔天!渡袝
35、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兑捉(jīng)》
36、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xué)》
37、故兵貴勝,不貴久!秾O子兵法》
38、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睹献印
39、亡羊而補牢,猶未遲也!稇(zhàn)國策》
40、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洞呵铩
41、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抖Y記》
42、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渡袝
4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洞呵铩
4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洞髮W(xué)》
45、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兑捉(jīng)》
46、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洞髮W(xué)》
47、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睹献印
48、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吨杏埂
49、欲加之罪,何患辭!蹲髠鳌
50、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詩經(jīng)》
51、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
52、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秾O子兵法》
5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經(jīng)》
5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墩撜Z》
55、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墩撜Z》
56、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
57、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
58、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
59、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洞呵铩
60、為山九刃,功虧一簣!渡袝
61、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吨杏埂
6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睹献印
63、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jīng)》
64、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蹲髠鳌
65、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策》
66、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67、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兑捉(jīng)》
68、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吨杏埂
6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洞髮W(xué)》
7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71、舉不失德,賞不失勞!洞呵铩
7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墩撜Z》
73、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7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75、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
76、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論語》
77、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易經(jīng)》
78、知為人子,然后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后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禮記》
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0、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吨杏埂
81、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稇(zhàn)國策》
82、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抖Y記》
83、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洞呵铩
84、差若毫厘,繆以千里!抖Y記》
8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
86、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大學(xué)》
87、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洞髮W(xué)》
88、多行不義,必自斃!洞呵铩
89、視遠(yuǎn)惟明,聽德惟聰!渡袝
90、侮慢自賢,反道敗德!渡袝
9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洞呵铩
92、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
93、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睹献印
9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95、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96、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蹲髠鳌
97、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4
01《論語》
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譯文:我每天多次地進行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竭盡全力了嗎?和朋友交往免誠實守信嗎?老師傳授知識,是否用心認(rèn)真地復(fù)習(xí)?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xué)習(xí),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知天命,懂得哪些事是人力所不能決定的,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對別人所說的話能分清是非,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隨意而為卻不越出規(guī)矩。
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已經(jīng)做過的事就不要再解釋了,已經(jīng)完成的事就不要勸阻了,已經(jīng)過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
譯文:腐朽的木頭不能用以雕刻,糞土壘的墻壁不能被粉刷。
5、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譯文:對自己要求嚴(yán)格而對別人要求寬松,這樣就可以避免怨恨了。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dān)責(zé)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zé)于人”。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dāng)?shù)囊,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蚴俏ǹ痔煜虏粊y,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譯文: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rèn)真學(xué)習(xí),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8、當(dāng)仁,不讓于師。
譯文:遇到應(yīng)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yīng)該搶著去做。后發(fā)展為成語“當(dāng)仁不讓”。
9、言必信,行必果。
譯文: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做下去。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fù)擔(dān)很重,就常憂慮、擔(dān)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
11、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一個人內(nèi)在的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nèi)在的質(zhì)樸就未免浮夸虛偽。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dāng),然后才能成為君子。
12、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滿口討人喜歡的花言巧語,滿臉的偽善神色,這種人是沒有什么仁德的。
13、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不要圖快,不要貪小便宜。圖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小便宜就做不成大事。
14、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譯文:整天聚在一起閑聊,不說正經(jīng)話,喜歡耍小聰明,很難有什么出息。
1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處不求舒適,做事靈敏而言談謹(jǐn)慎,到有賢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xué)的了。
16、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文: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狂,卻很容易。
17、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譯文: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xué)習(xí),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那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yuǎn)遠(yuǎn)的。
1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君子總是責(zé)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9、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譯文:以前我對人,聽了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如今我對人,不僅聽他說,還要觀察他的行為。
20、不遷怒,不貳過。
譯文:不遷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有什么煩惱和憤怒不發(fā)泄到別人身上去,就是你自己心情不好,不要拿不相干的人當(dāng)出氣筒。不貳過,是知錯就改,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
02《孟子》
1、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譯文:人總是要有所不為,然后才可能有所作為。
2、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譯文:行為有未能達到預(yù)期目的者,都要反過來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會向你傾心。
3、言人之不善,當(dāng)如后患何?
譯文:講說他人的不善之處,如果這種說法造成了后來的麻煩,你應(yīng)當(dāng)怎樣去對待呢?譏人者人恒譏之,謗人者人恒謗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偏偏有人喜歡挑撥、離間、誹謗、誣告,越是無才并且不中(用)的無恥之徒,越是將上述這些變成自己的人生方式。
4、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一個人)在本不應(yīng)結(jié)束的點上結(jié)束、舍棄了自己的努力,這樣的人就什么事都可能結(jié)束放棄。對于應(yīng)該厚待與重視的人,沒有厚待重視而是慢(。┐p視,那么他對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慢待輕蔑。這樣的人,向前進行的時候銳氣十足,(遇到難點)倒退下來,也會非常迅速。
5、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譯文:有時會得到未曾料到的贊美聲譽,有時會碰到求全苛責(zé)的毀謗攻擊。
6、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譯文:自我反省,如果自己理虧,哪怕面對手無寸鐵的布衣百姓,我能不害怕得心驚肉跳嗎?相反,如果自我反省之后能夠理直氣壯,無愧于良心道理,即使面前是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決不退縮!
7、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譯文:志,是氣的統(tǒng)帥;氣充塞在人體全身。志朝向哪里,氣就跟隨到哪里。所以說:“要做到不動心,一定要堅守這個志,同時不要讓氣走向偏狹極端!”
8、诐(bì)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譯文:偏頗的言論,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過激的言論,知道它陷入錯誤的地方;邪曲的言論,知道它背離正道的地方;閃爍其詞的言論,知道它理屈辭窮的地方。
9、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譯文: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可以使人心悅誠服。
10、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譯文:我反躬自問,自己是忠誠踏實的,這就是最大的快樂。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達到仁德的道路沒有比這更直接的了。
11、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譯文:人了解你的'時候,你安然無欲,悠然無所求;別人不了解你的時候,你也同樣要安然無欲,悠然無所求。
1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1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金錢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貧苦窮因、地位低下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權(quán)勢武力不能讓自己屈服變節(jié),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14、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fù)責(zé)任的人)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yè)。
15、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譯文:不倚仗自己年紀(jì)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倚仗家里富貴來交友。
16、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譯文: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要有個結(jié)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17、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譯文: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敬。
1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譯文: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yǎng)個人品德,得志時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這樣(保持善性)。
19、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0、道在邇而求諸遠(yuǎn)。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譯文:道在近處卻到遠(yuǎn)處去找,事情本來很容易卻往難處做——只要各人親愛自己的雙親,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太平了。
03《大學(xué)》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譯文: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節(jié),任何事情都有終了和開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譯文:從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養(yǎng)身心為根本。
3、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譯文:人的心靈都具有認(rèn)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rèn)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限。
4、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譯文:喜愛別人所憎惡的,憎惡別人所喜愛的,這就是違背了人的本性,災(zāi)禍一定會降臨到身上。
5、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譯文:小人獨處的時候,什么壞事都做得出來。見到品德高尚的君子就會遮遮掩掩,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且故意表現(xiàn)出好的的行為。
6、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譯文:心思不在這里,即使看到東西,也像沒有看見一樣,聽到聲音也像沒有聽見一樣吃東西卻不知食物的味道。這就是所說的修身必要先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而無邪念。
7、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譯文:修身在于端正內(nèi)心而無邪念,是因為:內(nèi)心產(chǎn)生憤怒,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內(nèi)心產(chǎn)生恐懼,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內(nèi)心沉浸于偏好享樂,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內(nèi)心憂慮、患得患失,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
8、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譯文:品德高尚的,總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不這樣做,然后才要求別人不這樣做。不采取這種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9、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
譯文:之所以說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養(yǎng)自身,是因為人們對于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于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恨;對于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于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于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
10、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譯文: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yōu)點。
11、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譯文:用違背情理的語言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語言來回答你;以不和情理的手段聚斂的財物,也會以不合情理的方式喪失。
1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文:財富可以將房屋修飾得漂亮,道德可以美化自身,心胸寬廣可以使身體舒適安泰。因此,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真誠。
1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譯文:知道所要達到的目標(biāo),才會有確定的志向。有確定的志向,才能做到內(nèi)心寧靜;內(nèi)心寧靜,才能泰然自若;所處泰然自若,才能思慮周密;思慮周密,才能達到至善的境界。
1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古時想要使天下人都發(fā)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1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譯文:對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識就能豐富,知識豐富以后,誠意就能證實,誠意證實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養(yǎng),身心修養(yǎng)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國家就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
16、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采用忠誠信義來爭得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17、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譯文:生產(chǎn)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chǎn)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chǎn)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jié)省。這樣,財富便會經(jīng)常充足。
18、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
譯文: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yǎng)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fā)財。
19、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譯文:誠意存于內(nèi)心,在行為上一定會表現(xiàn)出來。因此,君子在獨處獨知時也一定要言行謹(jǐn)慎。
20、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譯文:如果厭惡上司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下屬;如果厭惡下屬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上司;如果厭惡在你前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后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右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左邊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左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右邊的人。這就叫做“絜矩之道”。
04《中庸》
1、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譯文: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違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為君子能在變動不居中做得適度;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2、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dāng)然。
譯文:崇尚中庸的人,不偏袒任何一邊,不會超過或少于本來的度,只是按照平常的道理行事而已。
3、忠恕違道不遠(yuǎn),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譯文:一個人做到忠恕,那就離中庸之道不遠(yuǎn)了,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4、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譯文:端正自身而不苛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什么有抱怨了。對上不怨恨蒼天,對下不責(zé)怪他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己,等待命運的安排,而小人卻專做冒險的事情,想僥幸獲得非分的好處。
5、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譯文: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箭沒有射中靶心,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術(shù)不行,用心不正。
6、君子之道,辟如行遠(yuǎn)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譯文:君子實行中庸之道,就像走遠(yuǎn)路一樣,必然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然從低處起步。
7、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譯文:喜歡學(xué)習(xí)就接近了智慧,努力實行就接近了仁愛,知道羞恥就接近了勇敢。
8、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譯文:真實無妄是天生萬物的道理,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
9、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
譯文: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符合于中,不用思慮就有所得,從從容容就會符合中庸之道,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是圣人,努力求得真誠的人,就是選擇善道而執(zhí)著堅守的人。
10、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譯文:由于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jié)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11、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博學(xué),學(xué)習(xí)要廣泛涉獵;審問,有針對性地提問請教;慎思,學(xué)會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斷力;篤行,用學(xué)習(xí)得來的知識和思想指導(dǎo)實踐。
12、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譯文:只有天下至誠的人,才能充分發(fā)揮其自身的天賦本性;能充分發(fā)揮其天賦本性,就能充分發(fā)揮眾人的本性;能充分發(fā)揮眾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fā)揮萬物的本性;能充分發(fā)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幫助天地化育生命;能幫助天地化育生命,就可以與天地并列為三了。
13、人皆曰:余智,驅(qū)而納之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避也。人皆曰:余智,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譯文:人人都說自己很聰明,可是被驅(qū)逐到羅網(wǎng)陷阱之中卻不知躲避;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他們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的時間都不能堅持。這里指一個人天命天性做不了主,被情識欲望拖著走,就好像掉入羅網(wǎng)籠子洞坑一樣,卻不知躲避,是愚昧到了極點,知道天性天命的尊貴而不能堅守是智慧不及。
14、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zāi)及其身者也。
譯文:愚蠢卻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生活于現(xiàn)在的時代卻一心想恢復(fù)古代的制度,這樣做的人,災(zāi)禍一定會降臨到他身上。
15、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譯文:仁就是愛人,親愛親人就是最大的仁;義就是做事適宜,尊重賢人就是最大的義舉。
16、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別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自己就用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自己就用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這樣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變得聰明起來,即使是柔弱的人也能變得剛強起來。
17、君子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譯文:君子經(jīng)常自我反省,就沒有內(nèi)疚,也就無愧于心。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不被人看見的時候也能嚴(yán)格要求自己吧。
18、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譯文:任何事情,事前有準(zhǔn)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zhǔn)備就會失;說話前先有準(zhǔn)備,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做事前先有準(zhǔn)備,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行事前先計劃有定奪,就不會發(fā)生錯誤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夠事先決定妥當(dāng),就不會行不通了。
19、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譯文:言論要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要符合自己的言論,這樣的君子怎么會不忠厚誠實呢。
20、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譯文:誠,是世間萬事萬物的發(fā)端和歸宿;如果沒有誠,就沒有了萬事萬物,因此君子把真誠奉為最寶貴的東西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5
1.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2.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7.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
8.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9.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1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1.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jié)也,無言而不行也。
12.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
1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4.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北娋呀詯偂
15.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6
1、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傳統(tǒng)文化代代流傳。
2、以敬為基,以信為本,以和為貴。
3、世界以美、美、惡著稱;眾所周知,善是善,但不是善。老子的(道德經(jīng))。
4、心平氣和,才能沉淀國學(xué)文化的精髓。
5、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之本、為世之道。
6、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平常心對待功名利祿,凡事從容不迫。
8、國學(xu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珍藏品,保護、傳承和發(fā)揚它是我們的責(zé)任和使命。
9、學(xué)好國學(xué),做個有文化素養(yǎng)的人。
10、愛國精神是國學(xué)的核心價值,讓我們永遠(yuǎn)銘記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
11、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12、養(yǎng)生之道,順應(yīng)天道人和。
13、知音難覓,但只要我們彼此信任,相互理解,那么在人生道路上,友誼的美好就會與我們同行。
1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第二十節(jié)》
15、為國學(xué)為民族復(fù)興盡一份力。
16、心存仁德,奉行正義,才能追尋人性之光。
17、敏感而好學(xué),問心無愧,用那文字也。(論語)。
18、落實中央政策,崇尚科學(xué)發(fā)展觀,以穩(wěn)健發(fā)展確保國家和民族的長遠(yuǎn)發(fā)展。
19、大國格局不僅體現(xiàn)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也表現(xiàn)在經(jīng)濟、科技、教育等多個領(lǐng)域。
20、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需要我們秉持愛國主義情懷,緊緊把握時代機遇,堅定信仰,勇往直前。
21、高山之巔不在天,而在人心之上。
22、學(xué)習(xí)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使命。
23、謊言如同國學(xué)的陰暗角落,無法承載真實與正義。
24、以愛國之名,傳承中華文明,為祖國和人民作出貢獻,是我們每個公民應(yīng)該做的事情。
25、深入學(xué)習(xí)國學(xué),更好地理解和領(lǐng)悟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從而培養(yǎng)和弘揚我們的愛國精神和文化自信。
26、守正不阿,才高八斗。
27、靜心體悟,發(fā)現(xiàn)國學(xué)所蘊含的博大精深。
28、國學(xué)教育是培養(yǎng)擁有愛國主義情感、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一代人的有效手段。
29、小人物以小善為利,以小惡為利,以小惡為利,以小惡為利,以小惡為利,以小惡為利,以小惡為利,以小惡為利,以大惡為掩蓋,以大惡為未破之罪。
30、人在生時軟弱,死時強壯。植物的生命也是脆的,它的死亡也枯萎了。強者死亡,弱者生存。老子的(道德經(jīng))。
31、學(xué)無止境,不斷探索才能卓有成就。
32、知識改變命運,勇氣創(chuàng)造未來。
33、凡事以謙虛為本,才能更好地成長。
34、吾日三省吾身,日思不學(xué)則已,學(xué)思未精則亡。
35、靜心國學(xué),涵養(yǎng)哲人之風(fēng)。
36、為學(xué)之道,先修自律;為人之德,始于誠信。
37、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38、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需要我們努力掌握新時代的科學(xué)理念,增強實戰(zhàn)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切實的行動奉獻祖國。
39、不爭天下二字,安得世間無事。
40、在國學(xué)的世界里,自律是一種內(nèi)在的品質(zhì),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也是人生之路上的一道重要的里程碑。
41、忍辱負(fù)重,方能成大器。
42、愛國之心,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43、我們要堅持理想信念,增強自身素質(zhì),樹立勤勞勇敢、團結(jié)協(xié)作、敬業(yè)奉獻的.精神。
44、在自律的道路上,我們不僅僅追求個人的成長,更追求成為作為一個民族的脊梁,為國家的繁榮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45、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仁愛和諧是萬世宗。
46、高尚的愛國情操是我們所有公民的必要品質(zhì),而國學(xué)則是從根本上萌發(fā)和培育這種情操。
47、愛國主義情感是我們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凝聚了每個人的力量,讓我們有信心和勇氣向前奮斗。
48、承繼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堅定信念和獨特風(fēng)范,是我們的歷史責(zé)任和使命所在。
49、拾起書本,猶如撥開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門。
50、靜心聆聽經(jīng)典之音,方可感悟國學(xué)的深厚內(nèi)涵。
51、愛國之心,國學(xué)之魂。
52、心有仁義才能重于泰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3、一個格局大國不僅關(guān)注自身的利益,也重視共同發(fā)展的全球利益。
54、把握時代機遇,提振文化自信。
55、“啐,良田美池難掙得,要把握好機會!边@是楊修的名言。
56、天堂之路失去的已經(jīng)超過了它所能填補的;人的道路是不夠的。老子的(道德經(jīng))。
57、困于心,其志乃難,眾人拾柴火焰高。
58、衣食住行都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勿忘保護環(huán)境,以保自身和未來子孫的生存。
59、書山有路勤為徑,心靜如水國學(xué)境。
60、道德經(jīng):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1、愛國主義精神即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沉情感彰顯,同時也是我們對歷史和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光大,國學(xué)弘揚這種精神,加強我們對這種精神的內(nèi)涵體驗和情感共鳴,特別注重了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愛國教育獨特性的提高。
62、知行合一,以學(xué)為養(yǎng),以道為經(jīng),以德為本。
63、心知其錯,悔過自新,修正不足,才能成長。
64、國學(xué)所弘揚的是古老中華文化中的精華,如人文思想、詩歌文學(xué)、歷史政治、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這些不僅是培養(yǎng)和強化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依托,也是我們在建設(shè)更加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中的有力補給。
65、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66、傳承中華文化,打造愛國精神家園。
67、愛國者應(yīng)該為祖國的繁榮發(fā)展作出更多貢獻,弘揚國學(xué)正能量。
68、以德化人,以禮治國,以文興邦。
69、國學(xué)不僅僅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過程,更是培養(yǎng)我們的品格和道德修養(yǎng)的過程。
70、三個朋友交三個朋友。朋友直了,朋友明白了,朋友多了,就好了。(論語)。
71、既重視經(jīng)濟建設(shè),又注重文化建設(shè)。
72、以國學(xué)教育為基石,鑄就愛國砥柱。
73、高尚品德,理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勤奮努力。
74、國學(xué)為基,愛國為本。
75、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愛國主義的合理表現(xiàn)。
76、大國格局的形成需要長期穩(wěn)定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以及扎實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77、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精神、文化基因和道德根基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中國文化的典范和精華。
78、愛國主義情感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所在,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魂靈。
79、心有靜氣,方能無憂無慮地經(jīng)營家國天下。
80、愛國主義情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貴重的情感之一,需要我們從文化高度加強凝聚力,勇往直前。
8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踏遍山河方見天地寬。
82、坐覺明心,思慮清晰,才能悟得人生真正意義。
83、自知之明,猶如良藥,能加強我們內(nèi)心的力量。
84、中華文化中的愛國主義情懷滲透到了我們國家、民族和個人的血脈中,是我們立足世界的重要支撐。
8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不懼權(quán)貴,不屈于時。
86、自律是一種美德,一種正直的品格,只有我自律,我們國家才能強大起來。
87、學(xué)習(xí)國學(xué)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愛國情懷,傾聽祖國的聲音,傳遞中華文化精髓。
8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論語》譯文曾子說:“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為他擔(dān)負(fù)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遙遠(yuǎn)。
89、全民參與,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緊密團結(jié)在黨中央周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
90、立足中國文化,以愛國為榮。
91、知識越多,越知道自己的無知。
92、見義勇為,剛毅有為,方能成就偉大事業(yè)。
93、格局大國應(yīng)該對國內(nèi)發(fā)展問題保持高度關(guān)注,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發(fā)展機會。
94、君子之德其若林,其忍若海,其寬若土,其敬若神。
95、以愛國心鑄就美好未來,以國學(xué)之道贏得古今共鳴。
96、一個格局大的國家應(yīng)該具備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廣泛的影響力和高度的自信心。
97、志士忘身,一心向?qū)W。
98、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讀書如飯后果腹,養(yǎng)生之道不可或缺。
99、有志者事竟成。
100、時而停步,坐而憶往,感悟生命之真諦,方得圓滿。
10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边@是老子的名言。
102、身正不怕影子斜,立己達人天下太平。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7
1)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傳)
3)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4)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5)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6)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7)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8)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10)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唐杜甫)
11)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2)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13)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14)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15)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韓愈進學(xué)解)
16)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唐劉禹錫陋室銘)
17)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8)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19)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8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lián)》
3、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稌x書》
4、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檻棾
5、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論語》
6、“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論語》
7、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睹魅崭琛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墩撜Z》
10、“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1、“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弟子規(guī)》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13、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对鰪V賢文》
1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妒酚洝
15、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吨芤住
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
18、“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
1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鳌ぶ祆
20、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21、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
22、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抖Y記》
2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洞髮W(xué)》
2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印
2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
26、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8、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洞鹳e戲》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嵃鍢颉吨袷
3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櫻孜
31、“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薄兜茏右(guī)》
32、“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
33、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犊鬃蛹艺Z》
34、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35、“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37、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lián)》
38、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稌x書》
39、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墩撜Z》
40、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洞鹳e戲》
41、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檻棾
4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4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墩撜Z》
4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櫻孜
4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6、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对鰪V賢文》
47、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吨芤住
4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稇(zhàn)國策》
49、“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論語》
50、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51、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睹魅崭琛
52、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嵃鍢颉吨袷
5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5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5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56、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57、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洞髮W(xué)》
58、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5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9
1、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xué)》
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墩撜Z》
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墩撜Z》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墩撜Z》
6、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墩撜Z》
7、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xué)》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10、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妒酚洝
11、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12、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13、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
15、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弟子規(guī)》
16、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抖Y記》
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18、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19、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2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墩撜Z子罕》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冻o》
2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对娊(jīng)王風(fēng)黍離》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独献印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26、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
27、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
28、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妒酚浉咦姹炯o(jì)》
29、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30、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陡裱赃B璧》
3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zhàn)國策》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抖Y記》
33、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抖Y記》
34、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35、魚離水則鱗枯,心離書則神索。
3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xué)者,必不夸學(xué)!陡裱赃B璧》
3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睹献印
38、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3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端嗡抉R光訓(xùn)儉示康》
40、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41、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4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4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45、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7、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对娊(jīng)》
4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蹲髠鳌
49、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章》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5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大序》
52、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讀書之要》
53、鑒前世之興衰,考當(dāng)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5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
55、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抖Y記》
56、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5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58、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5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墩撜Z》
60、行成于思,毀于隨!啤ろn愈《進學(xué)解》
6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6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
6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64、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禮記》
6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6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6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6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yǎng)生主》
7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7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
72、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端沃祆溆^書有感》
73、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弟子規(guī)》
7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度龂尽
7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墩撜Z》
76、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蛾套哟呵铩
77、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 《戰(zhàn)國策》
78、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抖Y記》
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
80、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81、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渡袝
8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83、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風(fēng)相鼠》
84、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吨杏埂
85、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xì)。——《老子》
86、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稇(zhàn)國策》
8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
88、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独献印
8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睹献庸珜O丑》
90、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91、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盾髯印
9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9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9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95、窮當(dāng)益堅,老當(dāng)益壯!逗鬂h書》
9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9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9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9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盾髯印
100、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論語》
10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論語》
10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痘茨献诱f林訓(xùn)》
103、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犊鬃蛹艺Z·六本》
104、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度龂尽
10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印
106、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
107、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
108、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109、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肚x騷》
11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
11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11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睹献颖M心上》
113、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11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明·呂坤《呻吟語·應(yīng)務(wù)》
115、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吨芤住
116、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論語》
117、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11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1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120、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
12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師說》 國學(xué)精粹與生活藝術(shù)第241期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相關(guān)文章:
國學(xué)經(jīng)典語句03-05
國學(xué)的經(jīng)典01-24
國學(xué)經(jīng)典07-28
國學(xué)經(jīng)典07-14
實用國學(xué)經(jīng)典作文國學(xué)經(jīng)典 作文01-09
讀國學(xué)經(jīng)典04-22
國學(xué)經(jīng)典書目09-20
國學(xué)經(jīng)典心得01-23
國學(xué)經(jīng)典征文11-03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言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