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5篇(精華)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yǎng)人思考的習慣。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得到了很大啟發(fā)。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它就像一盞指路明燈一樣,指引著我在教育事業(yè)上不斷前行。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就要無怨無悔!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就要切實負責。而且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huán)節(jié),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對于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
同時,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叵朊恳淮螌W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總之,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其實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需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2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讀了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受益匪淺。
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要注重知識上的給予,更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書中的每條建議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不是講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fā),由一些常見的現象,普遍的觀點,以及頗具爭議的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對我們教師有很實用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我們都知道,要教給學生一滴水,那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補充知識大海的營養(yǎng),量變逐漸就轉化為質變。是什么促使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堅持讀書閱讀呢?愛學生,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許多教師都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的許多內容與學生緊緊相連。正是這樣的情感,讓他們在24小時中做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事情,讓24小時孕育了無數新的想法,也出現了許多奇跡。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他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之所以有差距,問題出在態(tài)度上,主動做事和被動做事有天壤之別。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相關的和知識;為了寫一篇論文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這就是平時不學習,臨時“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弊鳛橐幻聲r期的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質,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蔽矣肿龅搅硕嗌伲慨斎淮藭械慕ㄗh都是值得我在以后教學中借鑒的。
只要智力正常,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善良的。要毫不猶豫地愛自己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性格如何,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就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每個人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希望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自己是多么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要充分地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
在這個喧囂的社會,人性如果不定期洗滌就會變得浮躁,甚至忘了自己出發(fā)時的目的,只有書籍能讓人保持一顆孩童般純真的心。學校職工書屋給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找回自己、做回真我的機會,其中很多書都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感謝《給教師的建議》,讓我找到了初為人師的方法;感謝職工書屋,讓我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3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讀了之后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
學生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
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么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業(yè)、知識含量低、知識范圍窄、知識老化、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征。
所以要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四十分鐘內最有效的發(fā)揮,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愿望。
課堂的四十分鐘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這節(jié)課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難教的是什么?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難接受的是什么?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
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呢?別人的為什么好?好在哪里?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我有什么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
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系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四十分鐘,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課堂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 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松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chuàng)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課堂的四十分鐘之后,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里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為常發(fā)事件和偶發(fā)事件,常發(fā)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驗積累;偶發(fā)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于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經驗之后,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鉆研。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4
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長談話》的八次談話。給我的教育很深,每次談話就像給我們每位校長按上了翅膀,找準的前進的方向,同時也給校長們找到解決實際學校管理問題的答案。
每次談話給我感觸很深的有幾條,例如《要了解兒童》這段話中寫到,要了解兒童應當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弱點,理解他的思想和內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觸他的'心靈。懂得兒童心理世界。只有當教師了解兒童時,才可能實現一切愿望。作為校長一定要把學生全面發(fā)展放在首位。尤其特別要注重孩子心靈的健康發(fā)展。只有這樣教師的課堂學生會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只有這樣孩子在學習中才會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才會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這幾次談話它不光是提出了自己正面的觀點而且也談到怎樣去挖掘學生的興趣。它說到: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和上課的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作為一名校長我看了這一些話后很受感動。所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熱愛,但在事實上我們卻在追求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并沒有多大的幫助。通過我的聽課感覺到了我們的教師也會犯這種錯誤,但素質教育的技巧和手段及目的之間的相互作用還不是很清晰,通過學習我們從中會受到了啟發(fā)、也得到了一些感悟,這本書很值得一看。
通過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理論學習,使我對不斷加強學校改革的更堅定了信念,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只有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質,才能提升學校的品位,通過學習同時也告誡自己要想發(fā)展教育必需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思想,以此創(chuàng)造出學校自己的特色。
每次談話的學習,我從文字中悟出一些生動真實地道理,也能更好地指導我怎樣去搞好學校的管理。像這樣有價值、有意義的書籍我們還要多看、?、反復看。為了我校的工作更加有意義,多學多看多提高。為了蔡家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5
近來我利用空余時間讀了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一本書,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學習這些名著,接受專家的建議,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但是說實話,面對這樣一本厚厚的書,我知道我沒有耐性一頁一頁把它讀完,現在我只能簡單地談談我所讀過的章節(jié),以及這些建議給我的啟發(fā):
當我讀關于寫教師日記的建議時我感觸很深。蘇霍姆利斯基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我參加工作13年了,每天都是上課、下課、感覺沒什么可寫?商K霍姆林斯基一生都堅持寫教育日記,讀他的一個個故事,心里有說不出的敬佩,為什么我就無話可寫呢?其實仔細想想我們身邊并不缺乏可寫的東西,有時候同學之間的一次爭吵,課堂上一次激烈的爭論,老師生病時同學們的一句問候,都可以點燃我們心靈的火花,只是我們沒有及時把它記錄下來。記得20xx年臘月二十九晚上,我在家看春晚,我的手機響了,我猜肯定是好朋友發(fā)來的祝福短信,誰知我打短信一看,我猜錯了,上面寫道:“老師祝您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蔽仪椴蛔越匦α,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接著我給他回復了一條短信:“老師也祝你新年快樂。”接著他馬上回復了我:“謝謝老師!边@是一個很平常的例子,也許大家會說像這樣的小事我每天都會發(fā)生。但是當我讀了這本書后,我才明白,為什么不把這種震撼心靈的事記錄下來呢?原來發(fā)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在自己身上也發(fā)生過呀。都怪自己太粗心,太不善于觀察,不善于總結了。所以從今以后我要做個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都要隨時隨地把它記錄下來,保存下來,若干年后這將是一筆多么寶貴的財富呀。這些教育日記不但記錄了學生的點點滴滴,還記錄了教師的成長過程。我想我們把觀察到的和記錄下來的情況加以深入思考,這對教師的工作會有很大幫助的。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還給我們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大家都知道在大的集體里,要比在小型學校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因為這里總有些有經驗的教師。但是學習別人的教育經驗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是一種創(chuàng)造。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學習別人的經驗要注意節(jié)約時間,如果你一個挨一個地去聽所有教師的課,那是很難得到教育技巧的。他建議我們首先看看所有低年級教師的學生的練習本,如果發(fā)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里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么在這個班里你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因為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關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們學校里的優(yōu)秀教師魏瑞攢老師,她班上的學生百分之九十五寫字都清清楚楚,每次鄉(xiāng)里統測都是第一名。她是怎樣要求學生的,怎樣為學生做好示范的,她的許多經驗、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其次要學習別人的優(yōu)秀經驗,這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即,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不是簡單地照搬挪用,而是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教育對象的現狀,采用“拿來主義”,在吸收別人經驗的基礎上,滲透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做到移植別人的思想精華而非形體。
每一次縣里組織聽評課活動,這都是我們學習先進教師經驗的機會。當我們聽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觀摩課時,常常熱血沸騰,也想回去以后一試拳腳?苫氐阶约旱恼n堂,卻常常是無從下手,因為生搬硬套的東西永遠不是自己的。教育的行為受教育思想的支配,如果我們不能通過有經驗的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透析他的教學理念,那么感受必定膚淺,學到的也必定是皮毛,所以我們要把別人的經驗和思想精華融入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
在這條建議的最后,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你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睂W習別的教師的經驗就是讓我們在老教師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更快的速度前進。作為新教師,我們要借鑒、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更要大膽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相信通過努力,我們新教師會像那些優(yōu)秀教師一樣優(yōu)秀的。
通過讀這本書,我對教育的理解加深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閱讀未讀完的章節(jié),繼續(xù)學習書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我們要想當一名合格的教師,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不斷吸取書中的知識,這樣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得到自身的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6
讀一本好書能夠發(fā)人深省,是讀者產生共鳴。學生時代,常會在寢室里和室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如今踏上社會,瑣碎的事情多了,那些我想要看本好書的心情也漸漸的少了。本學期,園領導給我們創(chuàng)設了專用的閱覽室,投入資金購買了很多關于幼兒保健、飲食營養(yǎng)、學前教育方面的書籍,當然還有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書籍。每周一中午空班的時候,我們幾個同事就會約好一起去看書,這又仿佛回到了校園時代與同學一起看書的日子。這次我又細細的品了品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又使我有了新的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撰寫的寫本書中,一共對教師有100條建議。其中第二條就是在論述教師的時間的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書中舉例說一位女教師的來信中表示:“是的,沒有時間!”——這是教師勞動中的一把利劍,它不僅傷害學校的工作,而且損及教師的家庭生活。作者又舉例,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公開課,由于他上的.太出色,聽課的教師與視導員聽得太入迷竟然忘記了記錄。課后,聽課的教師對他說:“你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了,您的每一句話都是那么有感染力,你花了多長時間準備這節(jié)課?”那個老師老師回答:“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但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說現場準備只用了15分鐘。”讀到這我產生了很大的疑慮,什么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呢?為什么那個老師說我準備了一輩子?”繼續(xù)往下讀,我才知道“終生的備課”原來是讀書,他不是為了上一節(jié)課而去準備,而是將自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閱讀過程中所積累的知識告訴給他的學生。再想想自己的備課,我只是在單純的為準備一節(jié)課在備課,單純的在備學習活動中的素材點,怎么樣和這個老師一樣,將自己所知道的東西與教學結合起來了,這是我要思考的東西。聯想到大教研中觀摩佳佳老師的一節(jié)活動《小兔找太陽》,一節(jié)原本簡單的語言課《小兔太陽》竟上成了一節(jié)綜合活動,活動中包括語言、計算、科學,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想象力與記憶力。當孩子說道月亮有時也是“圓圓的、紅紅的”這個現象時,她也應將月食這個現象應答自如;顒雍筮留給幼兒探索的機會,讓孩子們思考“為什么太陽能熱水去需要太陽”使整個活動有了延伸,有了新的知識點。能上出這樣好的優(yōu)質課離不開教師的實踐經驗,更離不開教師本身的知識水平,才會在孩子提出疑慮的時候應答自如。
書中表明,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的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F在回想,為什么園領導和組長讓我們看《教師成長手冊》、《課程綱要》,給我們創(chuàng)設閱覽室、讓我們多看書,這都是有原因的。在沒有弄懂原理知識、不掌握孩子年齡特點的基礎上去盲目的備課、上課是不會產生優(yōu)質課的。
作《給教師的建議》,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知道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一定要多看書。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閱讀過程中吸取他人的教學經驗,叢中取長補短使自己的頭腦更加的成熟。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7
今年暑假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指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娓娓道來。讓人讀了受益匪淺
書中的第2條建議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它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參加教研活動等,一天過得非常緊張,但有時還感覺有些工作沒做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建議:他在書中一個很好的建議,他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
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庇商K霍姆林斯基舉的這個例子,我明白了:這位教師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用了終生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技巧,上天給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每天24小時,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比如寒暑假及節(jié)假日,應制定合理的計劃,保證學習時間,不斷為大腦補充營養(yǎng),增強知識儲備,到教學用到時就不必再去現學了,這就節(jié)省了一部分時間,正如那位上課的教師,對課題直接準備,只用了15分鐘,其實課題的內容早已存在他的腦海里。我一定接受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節(jié)約時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不斷地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到上課時就應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了,再也不會感到天天忙忙碌碌了。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學習和反思,都是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8
近段時間,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團。今天,我就來談談我讀“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條建議的一點讀書體會。
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的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引用本書中的一段話)
的確是這樣;叵胱约涸谄綍r的教學工作中,每當講到一個知識點,特別是有難度的知識時,自己的目光始終是先關注那些優(yōu)等生,生怕他們不會,而對于能力差一些的學生或上課不會聽講的學生,心里抱著反正不會,能聽懂算你白揀,不會就算了。根本沒有了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想法。長久下去,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能力,對自我的要求等等方面就逐日下降。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難。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后,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總結原因就是對學生缺少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決心以后在自己的工作中,盡力做到因材施教。
作為老師,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點燃學生心靈中“想成為一個好學生”的火花,愛護好這點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燒起來。
這就是我的一點淺顯的認識與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9
可以說這是一本讓我百看不厭的一本書,也可以說從來沒有像這樣一本書深深打動我。這本書的作者是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在這本書中他每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現實作為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給予合理的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書中告訴教師:教學并不是機械的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疏導到學生的頭腦里,這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道德關系,在這種關系里起主導的決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養(yǎng)兒童的榮譽感和自尊感。我們教師的任務就在于,要敏銳而巧妙的、堅持不懈而嚴格要求的培植兒童的智力和道德力量。幫助兒童把學習看做一種要求做出很大努力地勞動,這種勞動只有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而取得成果的時候才是愉快的。在此他又給孩子劃分三個階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勞動取得成果,享受到腦力勞動的歡樂。我們教師可以據此評價學生,讓學生感覺到熱愛勞動的樂趣,讓孩子的一生中都在追求“我比今天知道的'多”的不可動搖的愿望。從此我們可以正確的評價學生,讓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道德觀。
他還告訴我們讓孩子學會在集體中交往,因為“唯一真正的美是人與人交往的美”。
是呀,一個人將成為怎樣的人,這里有賴于他與人交往中的表現,有賴于這種交往會激起他什么養(yǎng)的思想,以及這種交往會把他的知趣引向何方。他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讓孩子去發(fā)現美,他和孩子們把一些地方稱之為“童話角”、“美麗角”。讓孩子在那里體驗美、感知美、發(fā)現美。因為這樣孩子才會有美的心靈,才會用美去對待他人;叵胛覀兊慕逃_實也注意到此方面,但我們與作者卻不能同比。反思之,不由讓自己又充滿力量前進。
可以說這邊兒本書的點點滴滴都存在著教育,可以說讀它可以排解煩惱,可以指點迷津;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以幫助,讓每個人充滿信心……所以我會反復讀之。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0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選集。這是一部論文集,涉及內容很廣,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方面的論文,也有勞動教育、情感教育、語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論文;有論述學校教育的論文,也有論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各種教育有機結合的論文?梢哉f,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結晶。在書中,他從多角度談了教師、家庭、社會對學生成長的多方面影響,既有對成功做法的贊揚鼓勵,也有對學校和社會錯誤行為的嚴厲批判。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從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巴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失去的一天》和《給女兒的信》《學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兒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專著都收在《蘇霍姆林斯基選集》里。
蘇霍姆林斯基在該選集中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yǎng)共產主義建設者”、“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聰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個觀點是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倍囵B(yǎng)這種人需要實現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任務,即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呈現現個統一的完整的過程”。關于德育,他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要求教師和家長尊重兒童的人格,全面關心兒童。他說:“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愛孩子’。”他提出了“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的主張,并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學校的墻壁也說話”。他同時指出愛不等于無原則的溺愛,應該用嚴格的紀律和道德規(guī)范去要求兒童,并注重通過集體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是啊,我們的學生是一本豐富的書,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是一具活潑的生命體,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教師必須愛他的學生,相信他的學生,尊重他的學生,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他們無限的創(chuàng)新能力。
讀了這部專著,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復錘煉,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動。他對學生充滿了無限的愛,而他的這愛,來自于他的人格的魅力;來自于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毅的奮斗精神;來自于虛懷若谷,刻苦學習,頑強拼搏,不斷求實、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來自于勇攀科學高峰,不滿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斷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教學中實踐活動中不斷充實、完善和發(fā)展自我的頑強毅力。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我作為一名教師所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相信經過我們不懈地努力,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1
雖然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提倡了很多年了,但是應試教育的現狀根本沒有得到改變,其根源首先當然要歸罪于現行的官僚式教育體制及其制度派生的難以更改的評價體系,但是教師也難逃其咎,一些教師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已經成為了冷血動物,已經不知道什么叫做了,他們只知道用擠占時間來控制學生的精力,用題海戰(zhàn)術來贏得名次和榮譽,用分數排名來刺激學生的斗志,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成了不堪學業(yè)重荷的一頭驢子,成了瘋狂接受的一只機器鸚鵡,成了喪失生活情感的一架活動書櫥。
解決當前的教育現狀,我們的教師首先得從“愛”開始,心中要有愛,但不能是膚淺的愛,要明白愛是一種責任,愛是一種能力和智慧。要把愛融入到真正的素質教育的理念中去加以實踐。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愛,就應該懂得和教學的規(guī)律合作,努力將他的學生從沉重的學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使學習變得“簡單”;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愛,就應該懂得和學生合作,讓學生的學習充滿“幸福的趣味”,讓學生在個性化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加個性化地活動,從而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再做教師設計的王國里的順民;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愛,就應該把他的學生引向大量的閱讀或直接的生活里去,使他們的心智活躍在一個“真實豐富而廣闊的生活背景”中,不再讓他們的大腦變成一具堆積抽象概念而易碎的容器。我把以上對充滿愛的教育的愿望歸結為“簡單——有趣——豐富”。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努力追求這樣的課堂教學。下面我再結合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分別加以闡述。
一、追求教學的“簡單”。
教學顯得繁難的根源在于教師沒有把握住所教學科的規(guī)律。蘇霍姆林斯基強調要讓學生擁有讓教養(yǎng)、智力發(fā)展和信念的血肉能夠依附在上面的那個“骨架”,這個骨架就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即觀察周圍世界的現象,思考,表達出自己關于所見、所做、所想的思想,閱讀,書寫共五種;他認為缺少這個教養(yǎng)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學校工作中最為嚴重的缺點之一。我認為在這五種技能中,最首要的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使學生的閱讀達到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即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過“出聲地讀”的能力。培養(yǎng)這種達到自動化程度的閱讀能力的關鍵就是培養(yǎng)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概括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就是從“具體的概括”到“抽象的概括”;有了概括能力以后再培養(yǎng)反咀細節(jié)的能力。這個規(guī)律可以簡單歸納為“具體概括——抽象概括——反咀細節(jié)”。教師應該牢記這種規(guī)則,通過足夠數量的事實材料的演練,使學生自然而然地也牢記了這種規(guī)則,從而能夠自動化地運用這種規(guī)則。
關于教會學生思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各種事實和現象之間的那些接合點,認識到把各種事實和現象串聯起來的那些線索。
二、追求教學的“有趣”。
這里所說的“有趣”,不是一般的低級趣味,而是一種來自于創(chuàng)造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發(fā)現他那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源泉,幫助每一個人大開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見、理解和感覺到自己身上的人類自豪感的火花,從而成為一個精神上堅強的人,成為維護自己尊嚴的不可戰(zhàn)勝的戰(zhàn)士!苯處煹呢熑尉驮谟谂囵B(yǎng)學生養(yǎng)成從事緊張而又快樂的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的習慣,在那些各種思想相互交叉、糾纏、碰撞的“交集點”上,啟發(fā)并監(jiān)視學生的腦力勞動,使他們能夠在這樣的勞動中由于激動和自豪而快樂地戰(zhàn)栗。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成立各種的活動小組,力求每一個小組都能夠顯示自己的特長和個性,并且能夠在活動中,設法使理論知識成為組員進行創(chuàng)造、解決各種智力任務和勞動任務的主要刺激。
努力追求教學的“有趣”,是追求真知識的必然途徑。關于什么樣的知識才是真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解釋的相當透徹,他認為,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據人的思想,激發(fā)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所以,教學沒有學生的'絕對參與,沒有學生的自主活動,沒有觸動學生精神、思想和興趣的創(chuàng)造,就不是真正的教學。只要在教學的第一線工作了一些時日的老師都應該知道,如果只是讓學生記誦別人的思想,而不創(chuàng)造自己的思想,那么學生就會采取漠不關心和不易接受的態(tài)度,這樣哪里還會有真正的教學存在呢?
三、追求教學的“豐富”。
追求教學的豐富,就是使學生從閱讀和生活之路走向真理,從而使學習的過程真正地豐富多彩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提倡的“兩套教學大綱,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鼓勵優(yōu)秀的學生超大綱”的教學理念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所謂“兩套教學大綱”,就是要求學生必須重視的兩套材料,第一種就是來自于教材中的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材料,第二種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他認為第二種材料就是為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里保持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材而創(chuàng)造的一個智力背景。所謂“超大綱”,就是讓那些天賦高、有才能的學生在他們有能力的那些學科上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領域里超越教學大綱的界限,因為在這種豐富的智力生活的氣氛中,那些最有才能的學生了解、聽到和想到的東西很多,這樣就能激發(fā)他們去從事深入的研究,而且使他們理解和學會必須識記的材料變得更加的容易。而這些超越大綱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生活必然使集體的智力生活變得豐富多樣,對學習較差或比較平庸的學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實踐蘇霍姆林斯基的這種教學理念關鍵就是要靠把課堂教學與以閱讀和小組活動為中心的整套課外活動緊密聯系起來,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力求通過組織并激勵學生閱讀和組織小組的活動,使他的學生在最喜愛的學科或創(chuàng)造性活動方面知道的東西,比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多好幾倍。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避免學生成為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很可能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中學畢業(yè),但是卻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沒有體驗個閱讀和思考這種人類的巨大喜悅”的人。
如果我們的教學能夠真正做到了“簡單、有趣、豐富”,那么我們的愛就能真正地得到了體現,這種愛才成為了真正有價值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2
今年寒假,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每一條建議都談一個問題,非常詳細,讓人讀后豁然開朗,感受頗多。讀完此書,猶如與大師進行了一次精神對話與交流,并且在讀書的同時反省自己近一年多的教育教學,時常會有茅塞頓開之感。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卻能給人以借鑒。
在閱讀過程中,我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晰的話語中讀到了很多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指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我們娓娓道來。他不喜歡大而空的說教,而是深入我的內心,聯系教育生活的實際,用了很多生動的事例和實際體會,給我們提出了很多教育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建議這本書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它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因為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認為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學生作業(yè)、參加教研活動等,忙忙碌碌的一天時間就這么過去了,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讀書。他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其他老師問“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于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在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我們只有主動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游刃有余。
其次,“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條建議也對我?guī)椭艽蟆W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師感到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上課或者進行學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特別愛開小差。三年級的孩子特別容易被一些奇異的、刺激的事物所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很長時間。但如果我們放任他們,不去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問題,那樣的話對他們的學習是一個極大的影響。但如果去強制,效果也不是很好。即使看著他坐得端端正正,說不定這時候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了。蘇霍姆林斯基針對這種情況,他說“要能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個積極途徑,那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
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有一定的困難。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學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時候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使他自己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所以要使學生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就是要將所學的內容與他所掌握的與這部分有關知識讓他們發(fā)生聯系,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會越來越集中了。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教育的真諦。雖然他和我們來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家,但他所闡述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仍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時代的變遷改變或消失。書中的許多經驗都是值得我學習和反思的,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一本好書,讓我這個平時不太愛看書的人,都為之吸引。既然是好書,我就會經常閱讀。當我在教育的某一方面遇到困惑的時候,我還會再讀一讀這本書,我相信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3
前不久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它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體會。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睍刑岬竭@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變得枯燥無味,產生厭學心理,從而影響數學教學的效果。
“追求知識的愿望,是靠兒童的雖不輕松然而快樂的、誘人的、出于自愿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千萬條根須日以繼夜、不知疲勞的工作來滋養(yǎng)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兒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時候,他的勞動才能成為快樂的、誘人的、自愿的勞動。必須使兒童感到自己是一個勞動者,使他為自己的努力所達到的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培養(yǎng)自豪也就會意味著在兒童心靈中樹立一種要成為思考者的愿望!睌祵W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huán),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抓住了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對教學將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yǎng)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能激發(fā)大腦組織加工,有利于發(fā)現事物的'新線索,并進行探索創(chuàng)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yǎng)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維活動是最積極最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課,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外,更重要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做為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才能對學習有興趣,只要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我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激發(fā)學生興趣。我認為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都是通過觀察實踐而的不到的,沒有觀察也就沒有豐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確的推理、概括和創(chuàng)造性,所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去觀察、去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數學的趣味性,又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數學教學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主動積極的學習,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知識智力興趣關系密切,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熱愛學習與情感,并對所教學科產生興趣,因此,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順利掌握知識,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添學習興趣,使設計的教法符合學生的學法,持之以恒地結合知識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引和訓練,使學生掌握求知識的鑰匙,可以增添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4
讀了《教師要學蘇霍姆林斯基》這本書,感觸很多,略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F在教師的工作量都是很大的,而且社會的諸多因素都影響著教師的精力,能坐下來讀點書是需要有勇氣和決心的,F實生活中,教師為了應付教學所看的那些書,也是用不著思考的,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也足以能夠對付得了教學的需要了。如此下去,教師除了是“匠”以外,還能有其他的素質嗎?而這樣的教師來教育學生豈不有點誤人子弟?作為教師,如果不能先行一步,真正發(fā)揮“示范”作用,那引帶學生“行千里”,必將成為一句空談。
二、愛心彌足珍貴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講述中,有一個“費加”故事,很感人,也很有說服力。蘇霍姆林斯基是這樣描述費加的,他“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他的意識里,來不及形成關于作為條件的依據的那些事物和現象的表象:他的思想曲折要轉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認定的笨的學生非常相似,那我們平時對這樣的學生往往采用補課的方式,使他們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傍晚留下來反復地給他講解、背誦直到他“懂了、會背”為止。而蘇霍姆林斯基卻不這樣做,他給她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于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就這樣,費加到了五年級,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七年級畢業(yè)后,費加進了中午技術學校,后來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整技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費加碰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老師真是她的幸運,這樣的教育為他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我想,我們雖然不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地去對侍一個后進生,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對他們要有信心、耐心和愛心。后進生思想覺悟較之好學生有差距,他們認識能力較低,思想基礎不牢,容易出現反復。所以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上進心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需要老師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只要我們工作做到位,是完全可以轉變的。后進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當他們做錯了事后,往往會感到懊悔。因此,教師對他們的思想反復、動搖要有充分思想準備,要更加關心他們,克服急躁情緒,不斷地從反復中發(fā)現他們的進步因素,教育引導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同時,要注意做好鞏固工作,防止后進生思想重新出現反復。這就需要我們做大量的持久的艱苦的思想工作,應該像對子女一樣愛護他們,要求他們,對他們負責任,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嚴父之情,要愛得得體,嚴得適度,積極為他們創(chuàng)造向進步轉化的條件。
三、勤能補茁是良訓
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寫作四十多部專著,六百多篇科學論文,而且一生都堅持寫教育日記。而我每個月完成兩篇教育隨筆、一個教學案例有時候都覺得無從下手,沒什么好寫呀,寫什么呢?不就是每天上課、下課、處理些雞毛蒜皮的'事嗎?有時候瀏覽別人的教育博客,看到別人三天兩天都有更新,有時上面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小事在她的筆下卻變成了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我很敬佩,也很羨慕。同樣是教師,我為什么總覺得無話可寫、無事可說呢? 現在看完這條建議后再想想:其實我們身邊并不缺乏可寫的東西。有時候同學間的一次爭吵、一句話語和家長的一次交流,都可以點燃我們靈感的火花,只是我沒有及時記錄下來,等到再想寫時已不留痕跡了。再有我覺得善于觀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同事們在一起互相討論的問題:哪些課堂效果如何,哪個學生喜歡插嘴,哪個學生能回答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我時?戳藙e人寫了以后才發(fā)覺,我也有這樣的事呀,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寫下來呢?原來自己太粗心,不善于觀察,教育隨筆就無從寫起,所以我們要寫好教育隨筆必須做個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在自己的眼睛里留下痕跡,隨時隨地記錄下來,這樣就會擁有很多的寶貴的財富。
客觀而現實地講,雖然從事教育工作多年,但通過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書,深深感覺自己對于教師這個行業(yè)還存在著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于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15
愛學生,為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最集中的體現之一,為此,他也做許多有益的探索。一是教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教育環(huán)境在學生教育中的作用。在他所經營的學校中,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環(huán)境布置以及校舍內部的陳設都非常講究,不僅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還充分的`考慮學生的愛好與興趣,每一幅畫、每一條標語、每一本書都是經過慎重的考慮后才設置或是擺放的,特別是一些專用場室的布置更是如此,如數學專用室、語言文學專用室少先隊室等。再如他校園的南部、西部和北部規(guī)劃的是一個站地兩公頃的果園,里面培育著烏克蘭地區(qū)生長的所有果木——蘋果、梨、李子、杏、櫻桃、歐洲櫻桃、核桃等,讓學生每年的5月到11月都能欣賞到茂密的葉蔓之海,感受到日漸成熟的累累果實。二是教書育人,德育為先。在蘇霍姆林斯基“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的理論中,道德教育居于主導的地位,他認為,從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不管他從事什么職業(yè),都必須首先是一個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因此,他非常重視樹立兒童堅定的共產主義道德信念,認為道德信念是道德發(fā)展的最高目標;重視培養(yǎng)兒童豐富的愛祖國、愛人民的道德情感,認為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則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偽君子”;重視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道德習慣,尤其強調把“同情人、關心人”視為奠基性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種“教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教書育人,德育為先”的理念以及他為次所采取的一些做法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目前,我們從上到下也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的育人環(huán)境也可以說是非常的完善,非常好,但所收到的效果應該說跟預期的相差甚遠,這就值得我們反思,我們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否真正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只有真正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才能談得上是真正從心底愛學生,才能為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服務。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04-14
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01-05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12-29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11-27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11-27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必備)05-27
(必備)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06-23
(精華)蘇霍姆林斯基名言11-27
蘇霍姆林斯基心得體會08-21
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11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