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1
最近讀了許倬云先生的《中國文化的精神》,覺得這本書易懂,適合我們高中生閱讀,我認為,這就是中國文化該有的樣子,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神。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存在狀態(tài)。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卻“統(tǒng)之有宗,會之有元”,簡而言之,脈絡很清楚。經史子集、書卷浩繁,不脫“三玄”(《周易》《老子》《莊子》)、“四書”、“五經”之淵藪;百家爭鳴、三教九流,亦不脫“外儒內法,劑之以道”之底色。經兩漢東晉、隋唐兩宋,印度佛教傳入中土并且逐步融入我國傳統(tǒng)文化,與民間的神鬼傳說、民俗信仰合為一體,成為共生共存的人際網絡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些觀念相互交織,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
全書正文總共十章,涉及中國文化里的生活美學、宇宙觀、多元秩序、宗教信仰、人際網絡、古典小說等內容,可想而知,這么多的主題,不可能一一深究,那么許先生又是如何將文章做到容易理解的呢?我覺得,他做到了兩個字——普及,真正的雅俗共賞。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的`故事,在第三章神鬼故事的傳說里,作者分天、地、人間三個部分講述自己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從家庭的長輩、鄉(xiāng)里的父老以及朋友的談話中所取得的材料,例如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梁祝、孟姜女哭長城等耳熟能詳的悲慘愛情故事。也有大禹治水,李冰治水,張渤治水等人類對抗自然的故事。亦或是蛇妖、狐貍精、鬼魂等民間故事常見的主題……這些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淺顯易懂,讓讀者能夠更深入的理解,這就是“文化下移”。一些簡單的故事讓平民百姓讀懂,初步了解中華文化,接著一傳十,十傳百,口耳相傳,各有各的特色。北魏孝文帝占領中原之后,必須進行改革,向中華文化學習,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強大之處。一切想占領甚至吞并中華文化的企圖終將破滅,最終也會作繭自縛,被中華文化兼容。中華民族是迄今為止唯一保留的四大文明古國,中華文化也是世界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只要中華文化還在,中華民族就不會滅。這也是抗戰(zhàn)勝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國文化精神的本質是什么呢?許倬云說,“我希望在本書中從中國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與現實間的各個角度,呈現這個長久傳承的文化的特色”。是的,這樣的文化精神需要傳承的。許倬云對于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研究,歷來貫串一致,并且不斷深化。他很擅長吸收他人著述里的營養(yǎng)。比如,他對中國人宇宙觀、生命觀的看法,有許多成分來自于馮友蘭先生作于抗戰(zhàn)時期的“貞元六書”,他希望繼承“貞元六書”所陳述的大方向,以及提示的新人類精神,重新抵達天人合一的境界。本書的另一個源流,是費孝通先生在社會學領域用以陳述中國人際關系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即,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同心圓網絡,從自己開始,擴散為各種不同的人際關系,親疏遠近,確立了身處網絡的個體的權利和義務。許倬云以自己家鄉(xiāng)無錫作為例子,呈現了傳統(tǒng)倫理丟失后的鄉(xiāng)村的衰敗。作者潛心研究,做到了古今一貫,就是為了更好的將故事講給讀者聽,將文化精神呢傳承下去。
顧炎武有言:“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边@本書,淺顯易懂的足以明道,厚重的文化精神又顯示出其救世之內涵,這很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2
用了一個晚上讀完了何茲全老先生的《中國文化六講》,不得不再提到“大家小書”從書理念,何老先生這本書真的屬于一本小書,簡單易讀可以讀得很快,但是從主題來講,這又必然是一本“小書”無法承擔的——何老先生講得是“文化”。本書只有六個章節(jié),全部是何先生為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研究生所作的中國思想文化問題的講座內容。六講內容,圍繞著中國文化的起源、背景、發(fā)展及未來前途展開探討,可以說是比較全面,普及性的一面要強過學術性,適合想要對中國文化有個粗略宏觀了解的讀者。
我更感興趣的是老先生在書里的論斷性內容,比如,何先生認為,中國文化自始至終受到兩個社會因素的影響,一是農耕生活,二是家族本位,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源,一個是外在的根源,一個是內在的根源。另一個何老先生歸納中國文化的四條主流:天命思想、倫理觀念、大一統(tǒng)思想,中庸之道。這些論斷簡單毫不拖泥帶水,也是這六講的主旨內容,然而,這些精簡的內容卻需要一個歷史學家耗盡平生所學,深思而得之。除此之外,更多的歷史資料的簡略介紹,只能說比我們的高中課本更詳實一些而已。我想這也是“大家小書”的.真意,讀者可以按需所取,而這本書里的精髓,即是何老先生畢生所學后的論斷。
時間的車輪已經劃到了20xx年,何先生20xx年已經作古?陀^地來講,文化講座亦有時代性。很多老先生書里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這也是讀者閱讀時需要甄別的。比如,筆者很難理解,老先生作為一名歷史學家所做的假設,對于慈禧和光緒的爭權,孫中山先生的早逝,以及對袁世凱的不滿,在論述中出現多次。老先生甚至做出假設,如果慈禧、光緒聯(lián)手,如果孫中山先生的思想能得到貫徹,中國許是會現實君主立憲,也許會現實真正的共和。我們都知道,歷史是不允許假設的,時勢造英雄,也許英雄的出現,是天意也是后世的定論。不管怎么樣,太平天國失敗了、義和拳失敗了、戊戌變法失敗了、洋務運動也失敗了,而失敗的原因,絕不可能是因為當時是中國沒有一位明治天皇一樣的人物。自然,慈禧與光緒的眼界和胸懷,對當時世界的認知是原因之一,甚至是重要原因,但是隔過這些歷史塵;乜催^去,這絕不可能是決定因素。歸根究底,中國文化心理因素、中國人的國民性、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林林總總,每一個小的分支都不是那么容易下定論的,如果用六講來歸納論述,顯然太為難這本“小書”,而且也為難了十多年前寫出這些文字的老先生。自然,對于國家的發(fā)展,他必有深切的感觸,愛之深哀之切,然而,用再過將近十年的眼光來看,國運就像一個人的運氣,如今我我們,已經不懼談論痛苦歷史,這就像一個人,大抵也是要走許多彎路才能真的認清自己。放在20xx年來講“中國文化”,我深信,講義中的某些自然流露是另一番景象了。
時至今日,其實中國依然是家族本位,依然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有種學院的排外,依然與建立在崇尚個人的心理基礎上的西方不同,但是,我們也找到了適合自己文化心理的發(fā)展道路。很難說崇尚個人、追求自由是好與壞,在文化領域的探索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所以,今天我們讀這樣的書,不能獨立于時代之外,自然也不能做出任何假設,只是客觀地看待與甄別閱讀即可。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3
之前對余秋雨先生的《中國文化課》只是略有耳聞,直到學校統(tǒng)一給我們買了此書籍,看了幾頁書竟然愈發(fā)不能自拔,也許只是其中的一兩句話觸動了我的靈魂深處,我反復的咀嚼著,累的時候就聽著喜馬拉雅有聲書繼續(xù)學習著…
文化是什么?
作為一名藝術出身的我來說,其實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好像我們身邊的一切生活方式、古建筑、生活習慣都可以算是文化,好像又都不是。
1
余秋雨先生在這本書的第1個部分就給出了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他認為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價值,它是一種集體人格的民族化體現。簡單的來說,中國人的飲食、家庭觀念以及我們踏實肯干的民族精神都屬于中華文化。
2
中華文化的認知
在給出這樣定義之后,第2部分作者從詩經開始講起,唐詩宋詞、諸子百家,到后來的程朱理學都有所涉獵,最后又將明清小說這部分單獨拿出來講,讓我們對于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這一部分也讓我感受到老先生學富五車的知識背景。
3
中國文化必修課第3部分講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一些哲學觀點,作為一名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我不是特別感興趣,這部分就沒有細看。
4
第4部分講的'是中國文化的優(yōu)點和缺點。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循規(guī)蹈矩,輕視創(chuàng)新思維,更強調集體利益而忽視個人感受。但正是這樣一種傳統(tǒng)文化,使得中國人民的凝聚力非常強大,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中華人民勤勞刻苦的民族精神,又讓我們在5000年的歷史中即使遭遇重創(chuàng)亦可重新走向輝煌。
書的最后一部分在以上的基礎之上梳理了中華文化發(fā)展脈絡,希望我們年輕一代能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將中華文化不斷發(fā)展壯大。
讀完這本書,一時之間原本在我腦海中雜亂無章的中華文化,赫然歷歷在目。
中華文化從李煜被俘虜開始呈現出一種嶄新的發(fā)展方式。宋朝之后逐漸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種植技術和各類新型發(fā)明不斷涌現,中華民族的人口也突破1億。在當時宋朝甚至是經濟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像宋朝出現的活字印刷,指南針等,也為人類文明的傳播文化的傳承奠定了基礎,宋朝時期的夢溪筆談算術九章等也是在世界文化科學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
如果說唐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強音,宛如一簾巨大的瀑布從九天隕落,宋朝則像是瀑布之下的一泓深泉,承載了唐朝時期飛流直下的水幕,并將其統(tǒng)一整合,全部囊括在自身的文化當中。余秋雨先生還特別指出了宋代的幾位文學天才:一位全才,兩位高官,三位戰(zhàn)亂詩人。蘇東坡才高八斗,令人敬服,兩位文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人格魅力,光輝閃耀。
三位戰(zhàn)亂詩人其中之一的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丈夫戰(zhàn)死,作品呈現出鮮明的轉折。從他的詩句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那種悲涼和超脫世俗的靈動。
而陸游和辛棄疾則是馳騁沙場的戰(zhàn)士,他們的背景是整個宋朝的衰落,他們的夢想是渴望九州統(tǒng)一的大唐盛世。余秋雨先生所列舉的這幾位人物,完整的涵蓋了宋朝文化的核心內涵。
在余秋雨先生的一步步指引之下我對中華文化的脈絡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樂老師,之前對于中國古典文化一知半解,認為只要把自己教的學科弄懂就行了,在讀完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之后,我感受到文化、藝術、音樂、禮教這些都是渾然一體的,深刻的了解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內涵,才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指導學生。
作為祖國的園丁,我們教師也應當消化和理解中華文化,將它發(fā)揚光大,引導學生進一步的認知。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4
手捧心愛的書籍在這漫漫冬夜中細細品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在讀了這一本書后,我浮想聯(lián)翩,好像是看到了孔子、莊子、孟子等大教育學家就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講述著他們的教育之道--------------
首先我們來說下大圣人孔子他對老師的要求是要對待學生誨人不倦,何為不倦,就是不能沒有耐心,對待學生,尤其后進生尤其重要,要不厭其煩地教育他們。還有一句是“學而不厭”這要求我們在工作之余還要不斷地充電學習,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素養(yǎng),不能得過且過,敷衍塞責,這樣必然會誤人子弟,自己也會被社會所淘汰。其次做為老師還要做到仁且智,就是做為老師要達到較高的人格境界和師德風尚,就像陶行知所說的:“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不僅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還要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再次作為一名老師也要做到溫故而知新,就是在溫習舊知識時要能有新體會、新的發(fā)現,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知道自己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根------過去,也要知道現在社會的新學問,不但國內的事,國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告訴了我們如何能當一名合格的老師,而《學記》一文中卻告訴了我們具體的教學原則:
一、教學相長原則:指的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教學相長是一種美好的教育境界,學生從老師那里獲得成長的營養(yǎng),教師從學生那里得到鮮活的教育素養(yǎng)。
二、預見性原則:指的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有預見性,要預先采取教育教學措施以防止學生不良行習的發(fā)生。比如在上課前我們會讓學生練習一些口令,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比如:一二三、我坐端小嘴巴不說話小眼睛看黑板等,這就是要求學生做到注意力集中,用口令告訴他們要遵守紀律,認真上課。
三、適時性原則: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抓住時機及時進行教育,如果錯過了教育時機再進行事后補救,盡管非常勤奮刻苦地學習,也很難取得成功。
四、循序漸進原則:循序漸時時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生的認識水平,二是要考慮教材的難易程序,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的深淺進行教學,不能以小教深,以大教淺。
五、相觀而善原則:提倡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彼此取長補短,發(fā)揮集體作用。
六、長善救失原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善于發(fā)揮學生的長處,補救他們的種種缺點。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要堅持正面地教育,重視因材施教,善于因勢利導,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將學生的缺點轉化為優(yōu)點。
七、藏息相輔原則:正課學習與課外學習必須兼顧,相互補充,互相促進;學習與休息兼顧,使學生樂學而親師。就是在孩子學習正課之余,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第二課堂學習,比如我校就開展的有拉丁舞、輪滑、合唱、足球、籃球等興趣課堂,讓他們在這些課堂中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經受挫折的能力,使其自我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了古代教育學家的一些教育思想,再結合當代的一些教育理念,這樣一本有營養(yǎng)的好書寶典實在值得大家細細品味,尤其做為老師,是我們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一本必不可少的藏書。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5
前段時間,閑逛書店無意中發(fā)現一本書《中國文化》,作者是歷史大家——呂思勉先生。
客觀講,個人對于呂思勉先生了解不多,關于他的作品更是沒有讀過,但是書中的內容編排,以及推介說明還是讓自己入手買了一本。
近日斷斷續(xù)續(xù)讀完此書,有一點心得,簡單分享如下:
1.全書內容豐富,參考價值大
《中國文化》一書,281頁,分為18個主題展開,從三皇五帝到民國期間,也就是覆蓋中國歷史5000年。此書不是中國通史,但是分門別類的說明,卻是深刻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非常不錯的書籍。
呂思勉先生,生平年表1884-1957年,也就是從清末到新中國,與陳垣、陳演恪、錢穆并稱“史學四大家”,當然以上幾位歷史大家,也是成名在民國期間。
書中從“婚姻”專題開始,而后到“宗教”專題結束,書中內容旁征博引,內容非常豐富,在論述每個專題時,作者有自己的見解,同時大量引用古典史籍對于某個專題的說明,或者說佐證自己的觀點,此處可以看到呂思勉先生看書頗多,另外從作者引用的書籍,也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相關經典史籍。
2.作者觀點鮮明,觀察入木三分
不同于普通書籍,《中國文化》一書對于自身觀點也是毫不避諱地道出。盡管無法獲得本書的成書時間,但是結合先生的生平,此書應該是1957年前發(fā)表,或者是后世基于呂思勉先生的作品編輯而成。書中很多觀點,即使放在現在,讀了都讓人耳目一新,確實了不起。
關于作者觀點,從開篇的“婚姻”專題,作者有非常鮮明的男女平等觀點,近代女性走出家庭,參與社會工作是時代的進步;又如對于古代婚姻,原始社會更多是群婚,財產私有制之后,買賣交易盛行,婚姻才演變成為一夫一妻,乃至后來對于女性的約束。
又如對于三皇五帝時期很多事情的說法,作者一般辯證看待,既看到古代傳說和記載有一定的合理性,又看到不免有杜撰以及今人托古之嫌。很多上古時代的記錄,作者是有明確的判斷的,這一點應該說難能可貴。
再者,作者也有明確的唯物主義的觀點,提出“財富即權力”的見解,不同社群對于財富的占有和創(chuàng)造,就會對國家制度、家庭制度和人際關系產生根本影響。換言之,這可以視為歷史唯物主義當中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另外一種表達。
此外,書中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也有較多描述,指出儒家的不足,以及法家的務實;同時也看到中國的.社會改革,自從王莽新政失敗后,實際上王朝更替命運就無法避免了,中央集權、土地兼并、豪強崛起的矛盾一直存在。
3.此書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中國文化》一書內容豐富,可以說如果某個人要了解中國歷史某個專題,這本書應該可以納入其重點參考書目之一。
對于大多人而言,如果要更好地了解書中內容,最好是先讀一本中國通史,對于中國歷史發(fā)展脈絡有基本了解,而后再讀此書,應該說讀下來對于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有了更為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當然,可能是時代原因和作者表達文法習慣,書中表達有點偏文言文,個別地方表達使用古語,如果要細細研讀,需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
個人涉略的歷史書中,對于許倬云先生的歷史書籍,印象深刻;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也是感受頗多;易中天先生對于中國歷史的通俗表達,也讓自己獲益不少;此次呂思勉先生的《中國文化》一書也是讓自己有所增益。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6
文化是民族的符號。一個民族的崛起,除了經濟發(fā)展的強盛外,更為重要的是文化的繁榮。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黃騰達,中國文化的復興也迫在眉睫。
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雖歷經滄桑,但仍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巔,文化的薪火相傳居功厥偉。中國文化不絕,中華民族便不滅。在這個意義的基礎上傳承、弘揚傳統(tǒng)文化,成了青少年及炎黃子孫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隨著國學誦讀的持續(xù)深入,整個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日增,對經典神話的關注也越來越高。浩瀚大地,輕聞誦讀之聲,細品傳統(tǒng)經典,蔚然成韻,縈繞于心?梢哉f,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正在悄然重現舊時的輝煌!所謂重回輝煌,就是在新的時代將老祖宗留下來的不可磨滅的“神跡”發(fā)揚光大,在此基礎上改進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人心包括思想。這一歷史性的創(chuàng)舉帶來的將會是青少年宏偉的未來,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將是全國的榮幸之至,乃至世界!
書中描寫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思想成度極其活躍,文化程度極其繁榮昌盛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候,孔子、老子、孟子、韓非子等諸多名人前輩并作絕世佳話,儒家、法家、道家等百家蜂起,出現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巔峰,也因此奠定了中國文化堅若磐石的基礎。其中最令人銘記于心當然是儒家學派的學說。
儒家學派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嘔心瀝血創(chuàng)立的學派,是當時最被世人認可的的一派,也是百家爭鳴中數一數二的強者,居十家之首。并創(chuàng)作了許多舉世聞名的佳作,譬如《論語》、《孟子》、《荀子》等。其中,《論語》是迄今仍廣為流傳的著作。但成為現代人熟記于心的,不過爾爾罷了。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那么多的`中國人不懂自己老祖宗傾心付出的著作?為什么曾經中國文化被“埋沒”了些許時日呢?為什么是中國人卻抓不住真正的中國魂呢?可能是由于科技的進步促使中國文化得以“隱姓埋名”?萍嫉陌l(fā)展雖然使時代更加先進,但文化一類,著實不如古時了,科技這把雙刃劍,無情的削去了中國不可缺少的文化。
現在的學生們日夜與手機為伴,對父母的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老師沒有應有的尊重和愛戴,處處犯犟;對同學不以禮待人,總以武力相逼;每句話不帶臟字就不舒服,油嘴滑舌,出口成臟,整日胡言亂語;對自己做錯的事情想的是推卸責任而不是主動承擔責任……
而本書恰恰把一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描寫的淋漓盡致,面面俱到,令人不禁浮想連翩。書中寫到紫禁城、天壇、兵馬俑、民居建筑等一處處有形實物,又寫到書法、繪畫、京劇等一系列藝術品。在作者的筆下,他們有著非同一般的生命色彩,盡情的伸展著他們嬌嫩的肢體,顯露他們活的精神。都凝聚著中國人的生活情趣,我由此看到了一個多彩的、流動的新世界。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正是本書的重點,集各種文化特色為一體。中華文明歷久不衰,可能與中國的靈魂——中國文化有關。
中國人民現急缺民族精神,而中國文化就是最好的補藥。了解中國的文化,就能透徹的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內涵,就能體會到作者奧秘的內心世界,更能了解中華民族歷經浩劫不滅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動源。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7
梁漱溟,應該有不少人對他有印象,而他寫的《中國文化要義》以及《東西方文化極其哲學》,應該也有所耳聞。今天先介紹一下《中國文化要義》,其另一本著作《東西方文化極其哲學》留著后面有機會再來介紹。
梁漱溟有著“中國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稱,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fā)起過鄉(xiāng)村建設運動,并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
《中國文化要義》一書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思想急劇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發(fā),系統(tǒng)地分析了中國的社會狀況、文化精神及其產生的要素和發(fā)展的歷程。其文筆通達、思路清晰、旁征博引,充分彰顯了梁先生的才華橫溢。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對幾千年來儒家思想的細致分析更讓我們嘆服先生真無愧于“中國最后的'大儒”之名。
可能有些人覺得,梁漱溟先生腦子里有一股守舊之風氣,但是在我看來,他的很多思想都是超前的。 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梁漱溟先生的思路是:首先將中國文化常被人指說的特異之處一一羅列,而后歸并為十四特徵,繼而拈取其中某一特點為研究入手,解釋其來由, “前后左右推闡印證,愈引愈深;更進而解釋及於其他特點。(中略)總之,最后我們若能發(fā)現這許多特點,實不外打從一處而來;許多特徵貫穿起來,原都本於惟一之總特徵;那就是尋到了家。中國文化便通體洞然明白,而其要義可以在握。”
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提到,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倫理本位的社會。所謂“倫理本位”,就是整個社會受著“倫理關系(情誼關系)”、“義務關系”的支配,這種關系始于家庭,并表現于社會、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在社會中,“每一個人對于其四面八方的倫理關系,各負有相當的義務;同時其四面八方與他有倫理關系之人,亦各對他負有義務。全社會之人,不期而輾轉互相連鎖起來,無形中成為一種組織!边@就是:倫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國人就家庭關系推廣發(fā)揮,以倫理組織社會。
《中國文化要義》中,提到家,就讓我想到了費孝通先生的《鄉(xiāng)土中國》一書。其中有很多理念其實是共通的。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對于家是這樣認為的:家在中國人的心里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以家庭來作為一個單位,以家族的聯(lián)系程度來分析彼此之間的親疏遠近。文章指出中國老話有“國之本在家”及“積家而成國”,中國人常常將社會比作一個大家庭,這樣一個大家庭就是有無數個小家庭組成的。如果你一和某一人恰好都是同一個姓氏,拉近彼此距離的最好說法可能就會說“五百年前我們還是一家呢”。在中國文化的第十三特征:孝的文化中我們應該也能分析出家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幾千年的文化延續(xù)也許也是靠家庭制度的傳承。而在《鄉(xiāng)土中國》里面,也曾提到過家對于中國人之重要性。
梁漱溟作為“中國最后的大儒”,其思想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挖掘!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8
這本書是由高教司組編的,因此書中所述皆是當今權威之論證,而眾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國文化界的領軍人物,我個人認為文章很有可讀性。盡管我在讀第一遍時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許這也恰恰證明了文化內涵的一種深刻,證明了這本書的價值。確實,姑且不談讀完后我對中國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單是那種巨大的時間跨度就會讓人忍不住在內心生出無盡的肅穆和莊嚴之感。用半年的時間讀完千年的歷史,恍惚中總感覺半年的時光就如同已過了千年。也許這種感覺并不奇怪,用一個半年用一雙眼睛去見證中國人從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會不令人慨然?其中點點滴滴記載了中國的輝煌,透射著歷史中燦爛的光芒,也詳述了中國千年文明中所走過的所有曲折的路,讓人讀來自然會感到幾分沉重。
不難看出,同樣沉重的是歷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種浩瀚的滄桑感之后,其實我覺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內涵和它在人類進程中發(fā)揮的作用。一種文化往往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為的指導,沒有文化的民族應該是不會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沒有希望的。中國經歷了千年的風雨,走到今天其實也同樣面臨著一場文化的抉擇。中國人其實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中國的文化該走向何方?在本書的末尾,本書的編者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觀為中國新時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拋開一種言論的說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們會發(fā)現這樣的解釋是經不住推敲的。一種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會因為一種貌似客觀甚至超脫的語言解釋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實踐的考驗,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它的決定者是歷史。
筆頭落下上述文字之時,正聽著那首小剛的《黃昏》,多少有種傷感,所以讀史一定不能再聽著傷感的音樂,否則那份慨嘆足可令人窒息,因為人總是在不經意中把歷史的滄桑與人生的際遇相結合,兩相交映,便是一個滄桑的時代。由此我想到中國文化在今天發(fā)展的狀況對于我們這代人的影響。人們曾經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為迷茫的一代,就是說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個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沖突的時代,而這個時代造成了一種文化的波動與混亂,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動混亂的人。這些人面臨歷史向前的滾滾大潮,在一種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狀態(tài)中變得無所適從,也因此,這一代人又常被戲稱為沒有希望的一代,其實本質上說的就是,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終無法讓自己找到一種讓自己信服的文化價值系統(tǒng),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們伴隨著經濟的超速膨脹顯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國新時代文化的真正定型過程還遠未結束,中國文化依舊任重道遠。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知興替。這本書記載的.歷史文化處處透射出了中華文明曾經的輝煌,但細讀這本中國千年文化史的終極目的絕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種昔日的文明,去單純重溫昔日中國文化的光輝燦爛。歷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訴后來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經走過的錯誤的路,或是讓后人從前人的經驗中汲取養(yǎng)分指導未來,因此文化始終與歷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們可以在書卷中穿越時空,走過這歷史的千年,不勝唏噓。然而當曾經的八零后最終開始登上社會的舞臺時,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了,因為恰恰是無數的人生百年才湊成了歷史的千年。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9
1“有教無類”的教育對象。
子曰:“有教無類!笨鬃邮侵袊鴼v史上第一個私人辦學的教育家。在教育對象上,孔子奉行“有教無類”的原則,打破了官府對教育事業(yè)的壟斷,擴大了受教育對象的范圍,讓那些有意向學習又有物質保證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鬃又赋,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見面禮的人,他都收做了學生,這是孔子“有教無類”原則的一個具體體現。
基于“有教無類”的原則,孔子招收學生,有八個不分:一是不分貴賤;二是不分貧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國籍;八是不分美丑。這“八不分”說明孔子對各種類型的學生都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鬃訉逃龑ο蟆坝薪虩o類”的思想,適應當時新興地主階級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為一種獨立的活動,順應了時代潮流,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
2“德才并重”的教育內容。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笨鬃又赋,要學好修身治國的學問,必須先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他在教學中采取品德修養(yǎng)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重的原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鬃右运捻梼热萁逃龑W生:禮樂和文獻、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個人只講究品德修養(yǎng)而不喜歡學習禮儀,就是叫狂過正,只有將這兩種并重才能成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注重傳播古代文化遺產,加強教材建設。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編著成教學用書,被后世奉為儒家經典。他向學生講授“六經”,傳授“六藝”,教育學生怎么做人,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3“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也!笨鬃又赋,在教學上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難度不同的教學內容。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人的才智高下有別,如何才能更好地揚長避短,完善學生的德業(yè)修養(yǎng),以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根據這一原則,孔子深入了解弟子們的不同的興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個人的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
1 建立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
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為當代教師如何處理好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借鑒?鬃拥倪@句話告訴我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而沒有出身貧富、貴賤之分,其實質就說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對于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來說,如何實現教育平等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思考如何才能使班級的每一個同學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素質教育能否踐行的關鍵一步。
2 在師生相互學習的和諧氛圍中,實現教育的濟世功能。
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靠的是教育,因此,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否則,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創(chuàng)新型的課堂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和富有個性地發(fā)展。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實現教育的濟世功能。
通過學習孔子的教育思想,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很多與小學語文教師想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鑒和采納的地方,所以說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啟發(fā)意義。最后感謝各位老師的傾聽,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10
許倬云先生說:“我為什么會寫這樣一本《中國文化的精神》,我就在想,人類在整個歷史的選擇過程當中,有沒有另外一條道路可以選擇?有沒有可能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想法、過日子的方式能給世界帶來不一樣的參考?”所以說這本書不是在一味的懷古、而是希望中國文化的特色能發(fā)生他山之石的功用,以“匡救現代文明的困難”。
本書從中國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與現實間的各個角度,呈現出傳承的文化的特色。讀起來讓人感覺是在追尋著歷史的顛簸和挫折中中國文明丟失的、遺忘的精神余瀝,觸摸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浸潤著“時間文化”的生活美學
在“時空中的生活美學”中作者提及,他小時候剛剛能握筆的'時候,每個識字的兒童恰逢冬至這天,都會被分到一張九九消寒帖。字帖上寫了這么幾個字(繁體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然后每天早上起來孩子們都要拿著毛筆在那個描紅的字上寫一個筆畫。等把這九個字寫完的時候,正好八十一畫。八十一畫寫完意味著春天來了!因為當一個小孩子拿著筆,把這八十一畫寫完了,正好從冬至這天走到了柳條垂絲、燕子回飛的時候。對于傳統(tǒng)的中國兒童,這是一種注意時間的教育,中國人對于時間的敏感、對于自然與自身關系的全盤融合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中漸漸培養(yǎng)出來的。
二、平衡著“各種因素”的圓融之道
許倬云老先生談到了八卦這個圖形。他說其實這幅圖中蘊藏著一個細節(jié),從圓心出發(fā)放出去一根半徑,這個半徑繞著這個圓隨便轉,你不會發(fā)現這個半徑有一個地方是全白或者全黑,都是有白有黑,陰陽調和的。中國人講這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隨之慢慢地構造出了五行生態(tài)的相生相克。五行觀念指出了人類生活之中的各種因素必須在平衡之中找到調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維生的資源不僅不能夠有助于生存,反而可能妨害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
三、凝集著“世俗小說”的修心處事
許倬云先生認為,真正給中國人的價值觀帶來影響比較大的四部書是《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和《西游記》。這四部書對中國人的文化養(yǎng)成有著非常大的作用!端疂G》是由聚義結合的一個理想人間,其間的嘗試和破滅令人唏噓。《三國》挑選“義”這個字,塑造了幾個典型人物,他們功業(yè)未成,卻留下理想人格,千古彪炳!斗馍瘛肥菍τ谏婆c惡、成與敗種種對立和斗爭提出辯證過程的對抗、超越和解脫,最終出現共存的和諧!段饔巍罚箤⑷碎g的許多艱難困苦內化為內心的掙扎,由認識欲望到克服欲望、提升自我,終于悟解一切俱空而得到自由。四部小說的串聯(lián)譜成了既悲又喜的人生心路,中國人最喜歡的人物性格、處事方式基本上都來源于此。
《中國文化的精神》以“人間的精神”為立足點,描繪了一個復雜互動、充滿了文化隱喻的社會體系。我覺得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深入的挖掘積淀著中華民族深層的、獨特的精神文化,以期在今日之中國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顧炎武曾說:“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時又是一部“救世”之作。
《中國文化》讀后感 篇11
“古有三千弟子「論語」孔夫子,今有北大學生「問學」余秋雨”—這,便是余秋雨的《問學》。
遇見這本書,是無心的;買下這本書,是有心的。一直以來,我深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卻未見人細談,恐怕是他們沒這膽量吧。但是,余秋雨先生,卻用最具個性的文筆精心淬煉華夏五千年文化。從“童年的歌聲”到“文明的胎記”;從“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到“道可道,非常道”;從“尋找真實的孔子”到“君子的修身治國”;從…到…,這些,就是這本書中的內容。
記得在自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余秋雨)故意把中國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因為我認為它們是全部中華文化的奠基元素;我故意在某幾個古人身邊反復流連,因為我認為他們是中華文化在不同時期的魂魄所在,至今還活在很多中國人的心里;我又故意在某些漫長的歷史走廊里快步走過,因為我認為那里的故事只屬于故事,出于古代宮廷史官和現代說書藝人的謀生需要,不必讓很多人記憶……”就這樣一段話,簡潔明了的闡述了余秋雨先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說明了余秋雨先生對于中國文化話題的設計。
這本書的模式,可以說是最新的“散文式”,文中貫穿著人物的對話,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人們闡述華夏五千年文化。就從北大學生的話中可知,現在的青少年對于本國文化理解的'雖說不是很全面,但也抓住了重點。總之,中國文化也許會有一個說得過去的未來。
針對中國文化,余秋雨先生與北大學生共同探討了四十七節(jié)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節(jié)課“走向現代的困惑”。回憶起秦、漢、唐、宋的失落,大家都處于一種“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心情之中。因為那時候,人們才朦朦朧朧看到了中國。中國人在十九世紀后期遇到的災難,應證了任何再輝煌的回憶反而加深了失敗的體驗。但是,這是政治失敗還是文化失敗呢?余秋雨先生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說文化失敗有點不準確。中華文化畢竟已經延續(xù)了幾千年,在別的文明一輪輪相繼滅亡和中斷的過程中一直維持著自己的生命,到十九世紀,還沒有充分的理由判定它已經滅亡。但是毫無疑問,這種過于長壽的文化在生存狀態(tài)上確實出現了一系列難以逾越的障礙。在沒有逾越的時候,看上去像是不可逾越?吹接嗲镉晗壬@樣透徹的分析,我們還有什么話好說呢?
再次說到文化的困惑,我們不得不相信中國在二十世紀前期所做成的兩件大事—推廣白話文,破讀甲骨文,證明中國文化并沒有失去生命,甚至也沒有失去高貴。其次,作為一種文化,自然會有毛病,到了現代,依然如此。所以我們不得不困惑為什么明、清兩代只出了曹雪芹和王(yang)陽明這樣寥寥無幾的文化創(chuàng)造者,但到了近代、現代、當代,連出現曹雪芹這樣的小說家,王(yang)陽明這樣的哲學家的希望都沒有了。中國文化難道就一直“僵滯”著嗎?
《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這本書,讓我對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和國際其他文化,有一種總體的透視,同時我們也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我們民族的一切。什么時候才能用一種真正的漢文字之美,用一種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來傳播文明的話呢?
【《中國文化》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文化的作文12-15
中國文化禮儀12-13
中國文化作文03-15
論中國文化的發(fā)展06-22
中國文化地理:邯鄲11-28
中國文化金句11-25
中國文化的精髓作文12-14
中國文化初中作文12-10
形容中國文化的句子01-26
關于中國文化的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