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京七夕的習俗:觀巧云、食巧果
南京七夕的習俗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個問題,小編告訴你,南京七夕有“觀巧云,食巧果”的習俗。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南京七夕的習俗。
南京七夕的習俗
七夕乞巧的風俗起源于漢代,古代南京女子乞巧之風尤盛,東吳時建業(yè)(今南京)就有了絲織業(yè),到南朝絲織業(yè)遍布全城,處處皆聞織布機聲,所以贏得了“秣陵之民善織”的美譽。
傳說南京人巧織云錦的技術就是織女傳授的,人間的“巧女”、“巧姑”、“巧媳婦”也都是從天上織女那兒乞來巧藝的。
六朝的都城南向秦淮河,北倚覆舟山(今九華山)而建,宮里宮外的婦女都在忙碌。南朝齊武帝時,宮女于此時登上城樓,對初升之月引絲線穿七孔針,以“乞巧”,故此樓又稱穿針樓,南朝梁時《小說》中曾記述了這則傳奇故事。
南京七夕有“觀巧云,食巧果”的習俗。因“巧”和“橋”諧音,因此人們認為在七月七“觀巧云,食巧果”,不僅能幫助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還能讓自己的心愿通過“巧”(橋)來實現。
下面小編為您具體介紹南京七夕的習俗。
1、拜織女
南京是以云錦為自豪的,織女就是在天上織云錦的,六朝的書中就記載著“織成云錦天衣”。所以古時七夕節(jié),那些以織云錦為生的百姓就會拜云錦娘娘織女,那時南京雨花臺有個云錦娘娘廟,百姓們去祭拜,希望自己能織出美麗的云錦。
2、卜巧
老南京人家七月六日先要將一碗凈水“置日中曬之,夜露一宵”,次日清晨將一些折斷的細草浮在盛水的碗中,再視細草的影子像何物(如呈算盤、針、如意、戥子、珠子、傘、箭、筆等狀)來定巧拙(俗稱“卜巧”),以驗吉兇。
3、浮草乞巧
六朝時期紡織術風靡江南,“秣陵(今南京)之民善織”的美名相傳就得助于天上織女的親傳,故南京婦女對此一直懷有特殊情愫。每年七夕都要走到戶外看“巧云”,向天上的織女“求藝”(即“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在迷人的月光下面對織女星用彩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手藝很“巧”了。
4、吃巧
這天南京婦女還時興用面捏果油炸成各色點心(俗稱“巧果”),供人品嘗(舊謂“吃巧”)!扒晒庇置捌蚯晒印薄ⅰ扒娠灐,是用油、面、糖等做成的各種形狀的小面點,香甜可口。巧果制作比較簡單:先將面皮切成一兩寸的條形,放入滾燙的油鍋里炸成金黃色,撈出來后立即撒上芝麻或白糖,酥脆香甜的巧果就做好了。
5、吃江米條
七夕的應節(jié)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但各地的風俗不同,除了巧果外還有餃子、面條、餛飩等。然而,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
6、吃燒雞
在我國民間很多地方,還有另外一種習俗,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只有在七夕,才得以鵲橋相會;而當雄雞報曉時,他們就不得不分開了。古時人們因為同情牛郎織女,有流行在七夕宰雞的風俗,以祈禱有情人永不分離。因此,七夕節(jié),吃雞成為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tǒng)風俗。
[南京七夕的習俗:觀巧云、食巧果]相關文章:
【南京七夕的習俗:觀巧云、食巧果】相關文章:
巧果的簡單做法08-12
山東巧果做法步驟06-30
解讀七夕節(jié)喜蛛應巧習俗08-05
《巧折巧剪》評課稿07-02
巧巧匯報一下今天面試結果07-13
家居色彩巧搭配07-02
面試陷阱巧回答07-13
求助:巧答離職原因07-12
巧說繞口令作文06-28
帶巧的成語有哪些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