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端午節(jié)習俗
江南地區(qū)
端午節(jié)賽龍舟,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jié)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xiàn)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guī)定距離內(nèi),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后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jié)”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jié)打井水,往往于節(jié)前預汲,據(jù)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于端午節(jié)兜售櫻桃桑葚,據(jù)說端午節(jié)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于端午節(jié)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jié)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里。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jié)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jù)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jié)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陜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zhèn)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zhèn)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jié)”。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于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chǎn)。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于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于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后,獻紙于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jié)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lián)以彩線,系于釵上。幼女則懸之于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jié)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后,潑灑于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并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寶寶起名大全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nèi),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jié),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于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xiāng)”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shù)匮睾Q睾泳用衩糠甓宋,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nèi)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nèi)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jù)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石柱縣位于重慶市東部。)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游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于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shù)萬。光緒二一年(一八xx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fā)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在綿陽市和遂寧市的部分地區(qū),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面皮包餡煮食]的傳統(tǒng),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浙江省
桐廬縣鄉(xiāng)塾之學童,端午節(jié)具禮于師長,稱之“衣絲”。醫(yī)家則于午時采藥,相傳此日天醫(y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jié)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jié)巴河鎮(zhèn)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陽下曬,等水熱了給小孩洗澡,據(jù)說可以洗去污濁和病魔。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全國各地端午節(jié)習俗】相關文章:
全國各地端午節(jié)的習俗06-28
關于全國各地的端午節(jié)習俗07-02
全國各地立夏飲食習俗06-26
盤點全國各地立秋習俗06-22
盤點全國各地立夏習俗07-05
夏至全國各地的飲食習俗06-22
秋分全國各地都有哪些習俗07-04
全國各地重陽節(jié)習俗07-03
全國各地元宵節(jié)的習俗02-25
中元節(jié)全國各地的習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