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語背后的心理學解釋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成語是人們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通常來自于古代經(jīng)典或著名著作歷史故事,反映了人們生活的智慧和經(jīng)驗總結。心理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很多成語是反映心理學的一些現(xiàn)象或原理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幾個有趣的例子:
一、 驚弓之鳥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心理學解釋:當我們受到驚嚇時,大腦將這種情境以及害怕和恐懼的情緒給深刻地記錄下來,在下一次相似的情境出現(xiàn)時,會自動聯(lián)想起這種害怕和恐懼,還會聯(lián)想到不好的后果。大腦這樣做是為了警示我們及時逃離危險,以免再一次受到傷害,動物也具有相同的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所以“驚弓之鳥”想必是得了心理學上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了!類似的俗語還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驚弓之鳥”的常見心理反應是“草木皆兵”、“疑神疑鬼”、“風聲鶴唳”和“杯弓蛇影”等。
提示:當某一件事物或某一個情境讓你反復不斷地回憶起來,并且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時,就應該及時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了!
二、三人成虎
[解釋]:出自《韓非子》,原意指三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心理學解釋:人都有“從眾心理”,當一個人在一件事情被很多其他人重復和相信時,他自己的想法和反應也會趨同。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通常情況下,多數(shù)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眾服從多數(shù),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shù),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一般情況下,受暗示性高的人更容易從眾。
提示: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適度的獨立判斷能力,就不容易被別人誤導。若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很容受到他人的干擾而無法保持獨立,你可以考慮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來改變現(xiàn)狀。
三、望梅止渴
[解釋]: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會流出口水,這樣能解渴。后來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便用空想來安慰自己或他人。
心理學解釋:空想和想象有時具有神奇的效果,有時能否達成一件比較艱難的事情,是需要信念來支持的!比如在地震、礦難事故中幸存并等待救援的人們,如果能夠巧妙地應用心理學的方法來支持自己,就能大大增加最終獲救的機會和希望。類似的成語還有“畫餅充饑”。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適當?shù)貞每障牒拖胂笫怯袔椭,但如果整天活在空想中,那也是不現(xiàn)實的。若你發(fā)現(xiàn)有人沉迷于空想而耽誤了正事,你可以建議他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成語背后的心理學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的典故及解釋07-04
成語心曠神怡的解釋及典故07-04
古往今來成語解釋及造句06-11
曾母投杼的成語解釋與近義詞11-09
贊美祖國的成語(帶解釋)07-02
試字開頭的成語及解釋03-22
和猴有關的成語及解釋07-04
和蛇有關的成語及解釋07-03
生物武器成語解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