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探究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和變化規(guī)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于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教育心理學在19世紀末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歷史上的許多教育家已能夠在教育實踐中自覺地根據(jù)人的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給人知識,而是使知識自己產(chǎn)生的產(chǎn)婆”這樣的教育心理學思想。
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傾向于把教育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這是促進教育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的前提條件。德國心理學家赫爾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學》、《心理學教科書》等書,對教育心理學的建立起到開拓作用。雖然當時尚未使用“教育心理學”這一名稱,但實際上已把教育學與心理學結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
赫爾巴特在教學理論中,把教學分為教育的教學和非教育的教學兩種,前者指倫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養(yǎng),后者指傳授知識、技能的智育活動,這兩方面都必須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在討論教育和教學問題時,他特別重視“興趣的引起”,并把興趣分為經(jīng)驗的興趣、思辨的興趣、審美的興趣、同情的興趣、社會的興趣和宗教的興趣等六種。這些心理狀態(tài),可以引導兒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快感,促進思想活潑和精神旺盛。對興趣的研究成為把教育學和心理學聯(lián)結起來的一個重要聯(lián)結點。赫爾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齊在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上對啟發(fā)后來的教育理論家重視心理學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響。
實驗心理學的產(chǎn)生是教育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的另一重要條件,這導致實驗教育學的出現(xiàn)。實驗教育學是教育心理學的先驅(qū),是實驗心理學與教育學結合的產(chǎn)物。德國的萊和莫伊曼都把實驗心理學的理論廣泛地與教育和教學理論相結合。萊所著《實驗教學論》一書,實際上是以教育心理學為內(nèi)容的著作,為教育心理學成為心理學中的獨立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
測驗學在教育心理學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起了重要的觸媒作用,它促使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結合,為教育心理學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和方法。教育學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則,是由于學生存在著個別差異。如何適應個別差異而因材施教,則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共同課題。智力測驗和教育測驗是實行班級教學制度所必須掌握的兩種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教學效果的工具。學校招生和入學后測量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以及對學生的個案研究,都要應用各種測驗。
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應該歸功于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學》一書,以學校情境詳盡說明學習的概念,這是近代教育心理學的真正開端。1913年,這一著作擴充為三大卷,內(nèi)容包括人的本性、學習心理學、個別差異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學習三大定律(效果律、準備律、練習律)及個別差異理論,成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放在學習心理方面,導致了中國的教育心理學界長期把學習心理作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20年代前后,行為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等學派的學說傳入中國,對近代中國教育學產(chǎn)生一定影響。格式塔學派介紹到中國以后,教育心理學開始重視“頓悟”在學習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嘗試錯誤、刺激與反應等聯(lián)結主義,心理學所提出的教育心理學問題,使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范圍擴展到桑代克的學習三大定律之外的“頓悟”問題,也將格式塔學派的“整體的概念”,“轉(zhuǎn)移的概念”、“精確律”、“完成原則”等等原理、原則應用到教育上來。
行為主義理論則促使30年代的中國教育心理學界重視人的行為的研究,注意環(huán)境對人的心理的影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使教育心理學重新重視意識的研究,特別是潛意識和下意識問題。教育心理學重視情感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把心理衛(wèi)生知識引進教育和教學過程中,也都是受這一學派的影響。
巴甫洛夫?qū)W說傳入中國以后,在20世紀50年代不僅影響了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也影響了教育心理學。他的兩種信號系統(tǒng)學說,給教育心理學提供了新的理論根據(jù),也給教育心理學找到了與自然科學相聯(lián)系的紐帶。第二信號系統(tǒng)學說的提出,使兒童言語與思維的問題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教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為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學的任務不斷增加,研究對象的范圍在發(fā)展初期偏重于學習心理的研究和學習律的討論,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問題。隨著教育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日益重視,也就越來越重視道德行為、道德情感以及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
近代科學的發(fā)展,特別是近代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醫(yī)學及精神病學的發(fā)展都對教育心理學產(chǎn)生影響,促使它不斷更新內(nèi)容,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學家曾對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和對象提出具體建議。
1947年,美國心理學會成立了對教育心理學研究進行規(guī)劃的委員會,認為教育心理學應包括五個方面,即人類生長和發(fā)展,包括遺傳與環(huán)境,一般生長和發(fā)展,社會與情緒的發(fā)展,動機的基本理論,智慧、性向與興趣,以及個別差異等;學習,包括學習的本質(zhì),影響學習的因素,學習的動機,技能,推理與問題解決,態(tài)度,特殊科目的學習,以及訓練的轉(zhuǎn)移等;人格與適應,包括情緒,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衛(wèi)生,特殊兒童,品格,以及社會活動;測量與評價,包括測量的基本原則,智力與性向的測量,學習的測量,適應的測量,以及測量結果的應用;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與技術,包括教育問題的科學研究,統(tǒng)計技術,以及為教師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美國《心理學年鑒》綜合各方面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和對象應包括八個項目:教育評評價和測量;兒童發(fā)展的特點;特殊兒童及其教育;有關學習心理學的教育方法;特殊學科的學習;學習輔導和心理健康;教師人事和促成學習的教師行為;教育心理學的方法。
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觀察的實施是在班級集體的活動中或在個別交談中進行的,可以對外部的活動和表現(xiàn)進行觀察,也可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反應進行觀察或?qū)W生的書面材料進行分析。
調(diào)查分普遍調(diào)查和抽樣調(diào)查。前者是對全班級或全學校進行調(diào)查,后者又分隨機抽樣、分層抽樣分群抽樣、比重抽樣等多種。調(diào)查的方式可分為問卷法和晤談法。
問卷法是通過編制種種不同的測驗,調(diào)查各種不同的教學效果,測量各種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問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質(zhì)的變化。各種測驗的編制及各種量表的使用,應保證其效度和信度。
對比研究一般是在嚴格控制條件的實驗中進行。把實驗對象分成各種條件(智力、學力、年齡、心理素質(zhì)等)基本相同的兩個組,一組叫實驗組,另一組叫控制組,在實驗組的學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組則保留經(jīng)常使用的教材。經(jīng)過一段教學時間,然后測量兩組的學習成績、學習速度、理解程度,比較兩組的特點和優(yōu)劣。對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其他種種教和學的問題,都可以作不同的設計,進行不同的實驗。
自然實驗法是在日常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這可以減除在實驗室的實驗中人為造成的不必要的壓力,反映被試的正常心理狀態(tài),但對有關變量難以做到嚴格控制。
當今,中國把發(fā)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學研究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
【教育心理學探究】相關文章:
探究職教師范生對職業(yè)教育心理學課程認同程度論文07-03
教育心理學的心得01-23
教育心理學的總結04-01
《教育心理學》總結04-01
教育心理學心得03-30
心理學對教育的影響04-15
教育心理學的心得04-30
多媒體教學幼兒教育中的探究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