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登飛來峰》課堂實錄
《登飛來峰》的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最后兩句蘊含的哲理、哲理詩的特點。以下是《登飛來峰》課堂實錄,歡迎閱覽!
(1)讀一、二行,作者給我們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課件出示現代煉鐵中鋼花四濺的畫面)
學生1:只見爐火熊熊燃燒,映紅了整個天地,在夜幕中遠遠望去,景色非常壯觀;從爐中噴出一股股紫色的濃煙,時而有腥紅的火星從爐煙中歡快地跳出來。
學生2:遠遠望去,爐中的火燒得正旺,紫色的煙霧不斷地向空中升騰。半空中字眼裊裊。如流星的火星跳的非常歡快。
……
(2)通過“亂”這個字,你體會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詞之妙。
學生1:體會到了冶煉工人們非常辛苦,工作艱辛危險。
學生2:我體會到了工作雖然艱苦,但是這些工人工作熱情很高。
學生3:我體會到了火星飛舞,像夏夜的螢火蟲。
……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詩人在親臨這種火熱的勞動場面后,所引起的興奮、欣喜而又夾雜著新奇、贊嘆的多重感情體驗,然后通過品讀來回味。
古詩三、四句,作者從視覺、聽覺的角度,通過正面描寫,體現了工人們那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為羞愧而臉紅。冶煉工人為什么臉紅?
學生1:因為熊熊燃燒的爐火烤紅了他們的臉。
學生2:因為繁重的體力勞動,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們各個使足氣力,臉掙的發(fā)紅。
學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凍得發(fā)紅,火光又映照更顯通紅。
學生4:因為勞動的緊張,在月色的籠罩下和爐火的輝映中,一個個顯得精神煥發(fā),紅光滿面。
……
(2)在這樣的勞動狀況下,工人們的心情如何?怎么體會到的?
學生1:繁重的體力勞動,并沒有壓垮他們,相反,他們在這種艱苦的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豪邁與振奮。
學生2:他們才能夠一邊揮汗如雨地工作,一邊情緒昂揚地放歌,那高亢的勞動號子,此起彼伏,響徹夜空,編織成一曲粗獷的勞動創(chuàng)造一切的贊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為之激情蕩漾起來!
(3)想象一下,工人們是怎樣勞動的?
(4)詩中“動”你認為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他們的勞動號子應該是怎樣的調子,該怎么讀三四行詩。
學生1: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驚動,因為詩中詩中說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靜,工人們的勞作驚動了寂靜的夜。我認為他們勞動號子是響亮的。(讀)
學生2: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震動”,因為照亮天地的爐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們一起發(fā)出的號子必定是震動河川的。號子是激昂鏗鏘的(讀)
學生3:我認為“動”的意思是“感動”,工人們勞動中的錚錚號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顆失落的心,使他為之一振。號子是雄渾有力的。
學生4: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們還這樣揮汗如雨,那么他們的白天也一樣辛苦,勞動人民的艱辛震撼著李白的心。號子是振聾發(fā)聵的。
……
(5)還有什么震撼著此時的李白?“寒川”難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嗎?
學生: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無比艱辛;積極奉獻……
學生:“寒川”是李白那顆冰冷的心。
(6)教師小結:如果說詩歌的前三句是通過主要是通過畫面來表達詩人內心所受到的視覺沖擊的話,在詩歌的結尾,則是通過音響效果來重現詩人當時所感受的聽覺震憾。他在這一瞬間,已經全然忘記了自己滿頭的白發(fā),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貴,體驗到勞動的崇高,于是他的內心再也無法消沉,他的靈感又一次煥然噴發(fā)。
(7)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配樂讀,齊讀、試背。)
(8)齊背古詩,邊背邊想象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