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孟子〉兩章》語文教學實錄
【教學依據(jù)】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閃爍著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點燃過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讓人懂得維護安定團結(jié)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國理想;它讓人徹悟“人才要在困難環(huán)境中磨煉造就”的真諦。這些千古絕論,就出自于春秋戰(zhàn)國時孟子的《孟子》兩章。
《孟子》兩章,皆為說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說明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根本條件是人心的向背,而決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與否。從而闡明“人和”對戰(zhàn)勝的決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吧趹n患,死于安樂”論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過艱苦磨煉,才能有所作為。進而由個人談到治國,由此自然導入文章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眱善恼,篇幅短小,邏輯嚴密,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沛,感情洋溢,語言精辟,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讀后發(fā)人深思,頗受啟迪。
教學這兩篇短文,切忌把它上成純文言知識傳授的機械枯燥的工具課,而應遵循《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新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與見解,真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科學釋疑的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兩篇短文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所以在教學中要始終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讓學生在獲得知識能力的同時,還受到深刻的德育美育的熏陶。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 讀準字音,劃準節(jié)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誦讀技巧。
⑵ 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匯。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及通假字現(xiàn)象。
⑶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 品讀關鍵詞句,深層挖掘作品內(nèi)蘊。
、 動情背誦課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 多角度賞讀課文,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和生動、形象、精辟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 反復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匯,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nèi)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nèi)蘊,在讀中鑒賞語言的精辟,在讀中質(zhì)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⑵ 鼓勵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 強調(diào)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創(chuàng)設互動互學的教學情景。
、 引導學生鏈接生活,拓展思維,從縱深角度擴展學生閱讀空間。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作品的閱讀探究,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引導學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啟迪學生明了“人才是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磨煉出來的”道理。讓學生認識我國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及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生對作品的傾心解讀,實際上也就是情感培養(yǎng)的過程,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教學方式】
1、本文采取“文言美文六步誦讀法”來教學,六步為:初讀課文,疏通句意;吟讀課文,引情入境;研讀課文,理解文意;賞讀課文,玩味精粹;展讀課文,飛揚神思;背讀課文,積累語言。其核心就是強調(diào)“以讀為本”。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思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3、創(chuàng)設“質(zhì)疑──探疑──解疑”的教學情景!皩W則須疑”,疑能增進興趣,疑能獲得真知,心中有疑,才會探疑,主動探疑才會科學釋疑,在這個過程中,將充分突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4、比較閱讀,遷移拓展。閱讀兩篇短文,要在比較中弄清它們在論點、論證思路、論證方法、論證語言等方面有何異同。這樣聯(lián)系起來思考,將會更有啟發(fā)性,同時還可以由此及彼,聯(lián)系生活,進行必要的遷移拓展。
5、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自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而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避免上成純文言知識傳授課和思想政治課,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
【教學構(gòu)思】
1、導語激趣,導入課題。激趣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方法多種多樣,可由孟子眾多的名言警句說起,可由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導入,可講孟子的生平故事,……總之,無論用哪種方式導入,其目的都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疏通句意。辨析疑難字詞句,是本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可以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討論、互相解疑,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研究解決。
3、吟讀課文,引情入境。反復吟誦課文,揣摩吟誦要領,體味吟讀美感,從而忘我入境,讓讀者與作者彼此心心交融。
4、研讀課文,理解文意。在研讀探究過程中,始終不能離開讀。速讀知大意,細讀明道理,在范讀、齊讀、對讀中質(zhì)疑發(fā)問,探討解疑,挖掘課文內(nèi)涵,明了作者觀點,懂得作者所講的道理。
5、賞讀課文,玩味精粹。引導學生學會在誦讀中欣賞,在欣賞中誦讀。一賞其嚴密的邏輯思路。二賞其恰當多樣的論證方法。三賞其精辟生動的論證語言。四賞其獨到鏗鏘的政治見解。
6、背讀課文,積累語言。熟讀成誦,誦中有思,思中有獲。此項任務可延展到課外完成。
7、展讀課文,飛揚神思。由此及彼,聯(lián)系自我,鏈接生活,拓展閱讀和思考的空間,從語文小課堂走向生活大課堂。
【課堂實錄】
一、導語激趣,引入正題
師:同學們,我們在講“諸子百家”時,常提到“孔孟”二人,這里的“孟”,就是“孟子”,大家對孟子知道多少?
(以問題導入,考查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和篩選處理資料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豐富了學生的文學常識。)
生1: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為“亞圣”。
生2: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代。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功立業(yè),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xiàn)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政治主張,提倡“仁政”“王道”的治國理想。
生3: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孟子》一書,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此書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師:同學們收集資料能擇其重點,不錯。對于這樣一位儒家學派的大師,你知曉他哪些流傳千古的精辟言論呢?
生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生5:“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師:他的這些言論代表他怎樣的政治主張和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讓我們走近孟子,去品讀他的《孟子》兩章。
二、初讀課文,疏通句意
師: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圈點批注疑難字詞句,通過、看注解、同學交流、師生交流,盡可能地解決問題。
師:通過自學,大家還有哪些疑難字詞句沒有解決,請?zhí)岢鰜怼?/p>
生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中有幾個形容詞,如“苦”“勞”“餓”“空乏”,它們后面都接了賓語,請問我應該怎樣解釋這幾個詞?
師2:哪位同學幫他解答一下?
生:形容詞后面接賓語,一定活用為動詞了?煞謩e解釋為:使……痛苦;使……勞累;使……饑餓;使……資財缺乏。
師:對,這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后面的“行拂亂其所為”中“亂”的用法也如此。來,繼續(xù)提問。
生3:“發(fā)”與“舉”的意思是不是一樣的?
生4:是一樣的,都是“被舉用”的意思。
生5:我認為不盡相同,“發(fā)”與“舉”表現(xiàn)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zhuǎn)變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還是他自身的才干與努力的結(jié)果,故曰“發(fā)”;傅說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主要還取決于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學生鼓掌。)
師:回答得太精彩了,同學們是充滿智慧的,如果還有問題,請趕快向他們提出來,你將會得到最誠摯的幫助。
生6:“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正確的翻譯是怎樣的?
生7:這句話應該這樣翻譯:“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取得勝利!
生8:“委而去之”怎樣翻譯?
生9:意思是棄城而逃,“委”是放棄,“去”是離開,注解上有,請你自學時不要忘了讀注解。
師:這位同學既有正確的解答,還有真誠的提醒,很不錯。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解答或還有什么內(nèi)容需強調(diào)?
生10:請同學們注意文中幾個字的讀音,一個是“畎”,讀 quǎn;一個是“傅說”中的“說”,讀 yuè;“膠鬲”的“鬲”要讀 gé;“曾益其所不能”的“曾”讀zēng,通“增”;“法家拂士”的“拂”讀 bì,通“弼”,“輔佐”之意。
生11:請同學們注意課文注解中“畔”“曾”“衡”“拂”幾個通假字。并做上重點記號。
生11:大家要注意文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對于一詞多義的要結(jié)合具體語境去理解。如“親戚畔之”中的“親戚”,現(xiàn)在是因“婚姻聯(lián)成的親屬關系”,文中則是“親人”的意思。“所以”現(xiàn)在是表結(jié)果的連詞,文中則是“用來”的意思。
師:很好。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基本上解決了本文疑難或重點的字詞句。讓我們一齊流暢地朗讀一遍課文。
三、吟讀課文,引情入境
師:誰嘗試吟讀一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吟讀指導,有吟讀示范,有吟讀嘗試,把吟讀訓練落到了實處。)
(生吟讀。)
師: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齊)好!
師:只能說他朗讀得很好,卻少了一點吟的味道。吟讀語速要稍慢一些,聲音要有起伏變化。聽老師吟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師讀,生品)。
師:兩人一組,互相比一比,看誰吟讀得好。
(生讀。)
師:吟讀得好,可以讓我們享受到文言文的美感,它的節(jié)奏,它的韻律無不透出文言文的音樂美;吟讀得好,還可以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走進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內(nèi)心,去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讓我們再來齊聲吟讀課文。
四、研讀課文,理解文意
師:兩篇短文均屬議論性散文,仔細研讀文意,你能讀出哪些內(nèi)容?分小組討論、研究后,各小組推選代表發(fā)言。
生1:我們小組通過討論,對第一篇文章的內(nèi)容作出以下歸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論述了戰(zhàn)爭中民心背向的問題,指出民心背向是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了“人和”在戰(zhàn)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2:我們小組還讀出了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即文章開頭一句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科學釋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生3:請問××同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為什么不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呢?
生4:這一句是文章的主旨句,是對中心論點的深化。
生5:我們小組通過研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明白了本文反映了孟子對個人修養(yǎng)、對人生態(tài)度的看法和見解,他認為人才是艱苦環(huán)境造就的,有了艱苦環(huán)境的磨煉,才能使人性格堅韌、頑強,才能擔負重大使命,同時也順便談到了治理國家的問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在結(jié)尾處歸納的。
師:各小組都真正動了起來,通過研讀課文,基本讀懂了兩篇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學們還想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涵的話,就讓我們一齊來賞讀課文,玩味精粹吧。
五、賞讀課文,玩味精粹
師:文無定讀,同學們各人有各人的欣賞水平,各人有各人的見解。那就請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賞個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來賞讀你最欣賞的內(nèi)容吧。(生賞讀、交流)
(擷取文章最美最精彩之處進行賞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相得益彰。)
生1:我最欣賞這兩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它們是那樣的嚴密,緊湊,一氣貫穿,渾然一體,就拿第二篇來說吧。全文4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開頭舉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跡加以概括,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yè),就必須先在生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都經(jīng)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然后從正反兩面論證經(jīng)受磨煉的益處,最后歸納中心論點。
師:議論文最講究邏輯的嚴密,這位同學用嚴密的邏輯思維概括出了文章嚴密的結(jié)構(gòu),在思考中,培養(yǎng)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生2:我最欣賞第一篇第四自然段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的獨具匠心,這一段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fā),將論點的范圍由戰(zhàn)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xiàn)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如此論述,更深化了中心論點。
生3:我最欣賞第二篇第一段,因為這一段用排比句式,列舉了六個歷史人物的事跡,每一個歷史人物的事跡只用一句話概括,這樣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生4:我最欣賞第二篇的第三段,因為這一段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中,才能不斷奮發(fā);國家如常無憂患,則往往遭至滅亡。在論證方法上運用了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為推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生5:我最欣賞第一篇短文在說理時運用的藝術手法,如第三段運用雙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強語氣的作用,極言防御一方地理條件的優(yōu)越。如第四段,運用排比,再次強調(diào)“地利”不足恃;運用對比,把“得道者”與“失道者”的后果進行比較,點明文章主旨。
生6:我最欣賞這兩篇短文的語言,兩篇文章多用短句,句式整齊,近似對仗,讀起來瑯瑯上口。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開頭的六句,第二段“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第三段的“困于心,衡于慮”“征于色,發(fā)于聲”等等。
(生邊說,邊搖頭晃腦地讀,贏得陣陣掌聲。)
師:聽同學們爭先恐后醉心地講述,老師和大家一樣,也完全沉醉在這兩篇短文的藝術魅力之中了。這么精美的文章,這么睿智的見解,這么透辟的論述,不背下它一定是學習中的一大遺憾,請同學們試著背下來。
六、背讀課文,積累語言
師:哪位同學能大膽地站起來背誦一下第一篇。
生1:(一學生背,但不熟)
師:雖然不很熟,但能邊想邊背,說明自己對課文理解較好,再請×××同學背一下第二篇。
生2:(背書,較熟練)
師:掌聲鼓勵。
(學生嘖嘖贊嘆。)
(趁熱打鐵,及時背誦。讓學生充分認識背誦對語言積累的重要,同時,請一生起來示范,能喚起學生對背讀課文的強烈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七、展讀課文,飛揚神思
師:孟子以其酣暢淋漓的論述,闡明了“逆境造就人才”這個道理。請同學們聯(lián)系實際,結(jié)合現(xiàn)實,談談自己對這個觀點的看法。
(立足課文,飛揚神思,唇槍舌劍,難分高下,此環(huán)節(jié)把教學推向了最高潮。)
(生思考、交流、推舉代表發(fā)言。)
生1:我覺得“順境也能造就人才”,因為像現(xiàn)在,許多的“微軟少壯派”就是“順境成長”的典例,他們從小就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下成長,并沒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校內(nèi),而用于娛樂、交友。他們不曾經(jīng)歷過艱辛,卻同樣獲得了成功,難道有人還想遭受磨難?
生2:我還是贊同孟子的觀點。古往今來,許多領域中杰出貢獻的人都是在逆境中誕生的。貝多芬在兩耳失聰,雙眼失明的情況下譜出了震驚音樂界的《命運交響曲》;愛迪生在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失敗后,發(fā)明了電燈;輪椅上的霍金不畏命運的挫折提出“黑洞說”,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睦佣颊f明──逆境造就人才。
生3:我認為,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斗逞勇;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鉤心斗角;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自怨自艾;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充滿信心;嘉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愛人愛己……因此我要說:順境給予孩子的成長影響要好一些。
生4:我認為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固然很重要,但關鍵還是靠自己主觀的努力。逆境也能成才,順境也能成才。
(長時間鼓掌。)
師:“逆境磨煉人才”,“順境也能造就人才”,關鍵看你是不是一個可造之才!同學們思維活躍,見解深刻,表達流暢,表現(xiàn)優(yōu)秀,希望這種學風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地發(fā)揚光大。下課!
【教學反思】
1、本次課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思維活躍,沖破樊籬,充分解放了他們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學習的主人。
2、本次課還體現(xiàn)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許多不能解答的問題得到了解答,使許多能解答的問題在頭腦中愈發(fā)明朗。
3、“質(zhì)疑──探疑──合作解疑”貫穿教學始終。學生在學習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討問題,真正感受到求知的樂趣。
4、在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同時,還突出了文言文教學“以讀為本”的教學宗旨,讀貫穿整個教學中,且形式多樣,有吟讀、有研讀、有賞讀,還有范讀、齊讀、對讀……在讀中賞美點,在讀中研難題,在讀中獲知識,在讀中明道理。
5、本節(jié)課既教書、又育人,既重知識能力目標的落實,又重方法過程,還特別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孟子〉兩章》語文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孟子》兩章-教學實錄07-01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4-01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7-05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6-03
小學語文《兩只鳥蛋》教學實錄07-04
語文教學實錄之古詩兩首07-03
寓言兩則的教學實錄07-01
寓言兩則教學實錄07-01
《寓言兩則》的教學實錄07-01
《寓言兩則》教學實錄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