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送燈有什么由來
元宵節(jié)介紹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早在20_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元宵節(jié)定為參佛的吉日良辰。據(jù)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jīng)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jié)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后來節(jié)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jié)”。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xù)的慶;顒油葡蛴忠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jié)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jié)。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元宵節(jié)送燈的由來
元宵節(jié)送燈是其傳統(tǒng)習俗之一,并且由來已久,據(j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但這一習俗在全國范圍內(nèi)并不多見,下面就來看看它的由來。
“送燈”、“送亮”盛行于何朝何代何年何月已無法考究,但她的起源卻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的傳說。據(jù)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兵荒馬亂的年伐自己的母親離散了,當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得知母親去世好多年了。一天,他來到母親的葬地,可是遍野都是荒冢,哪一座才是母親的呢?于是他在每一座墳前點一盞燈,然后說:“孩兒不孝,孩兒今天給母親叩頭謝罪來了!是我母親您的燈就亮著,不是就都熄掉!”當時君臣民有著的分辦界線,誰敢不服從皇帝,就連死掉的服魂都懼怕皇帝三分。因此,當朱元璋進前三拜拜時,除了一座墳墓的燈亮著以外,其余的全都熄滅了。而這亮著的,正是朱元璋母親的墳塋。后來這種“亮燈”的風俗也逐漸盛行起來,人們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先輩的懷念。
一方水土就有一方習俗,山東大部分地區(qū)都有這一習俗,元宵節(jié)這天太陽落山后,各家各戶都帶著各自制作的油燈,到祖墳地,每座墳頭放一盞,在墳頂背風處點燃,然后也到河邊灣旁、水井旁放燈,家中糧倉放老鼠燈,豬圈、牛羊欄也放燈,現(xiàn)在條件好了,買燈去放當然可以啦。
元宵節(jié)送燈的.寓意
在正月十五去給自家的祖墳送燈、送亮,以示后繼有人。即便一些無主的孤墳,也會有行善之人,送一柱弱弱的燭光,讓孤魂也享受到關愛的溫暖。
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該節(jié)經(jīng)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fā)展過程。
送燈時,以誰先點燃為吉利。往墳地送燈的人,點燈時必須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別人的火柴點燈,認為祖先看不見光明。點燈時要邊點點說:正月十五來送燈,送金燈、送銀燈、送鐵燈,有兒墳前一片明,無兒墳前黑洞洞。有心來偷燈,偷個大鐵燈,背也背不動,天冷地滑鬧個抑歪蹬,大布衫燒個大窟窿。元宵節(jié)晚上,因為家家送燈,所以路口、野外墳地一片通明。
元宵節(jié)掛彩燈的來歷
西漢時代,就有了簡單的慶;顒,但還沒有元宵掛燈的習慣,只是在正月十五日晚祭祀天帝。東漢時,明帝劉莊信仰佛教,命令官民在元宵節(jié)掛燈。這是元宵節(jié)掛燈的最早記載。因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普遍掛燈,故元宵節(jié)又稱為“燈節(jié)”。
關于掛彩燈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jié)送燈有什么由來】相關文章: